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李淼物理學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李淼物理學

發布時間: 2021-03-24 07:11:49

❶ 我為什麼支持物理學家李淼對朱清時的「量子佛學」打鬼

魯迅先生在《科學與鬼話》中說:「現在有一班好講鬼話的人,最恨科學,因為科學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許鬼混,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講鬼話的人的對頭。於是講鬼話的人,便須想一個方法排除他。 其中最巧妙的是搗亂。先把科學東扯西拉,羼進鬼話,弄得是非不明,連科學也帶了妖氣......」長期鼓吹「量子佛學」、「物理學步入禪境」的朱清時大抵就是這類說鬼話做鬼事的人,盡管他頂著一個中科大前校長的帽子。然而判斷真理不是看帽子的光鮮,而是看事實和證據。知名物理學家李淼,就是在21世紀打鬼的人。
在4月17日,李淼先生批判朱清時的文章發表在《知識分子》等媒體,打鬼事件「一石激起千層浪」,在讀者中好評如潮,反響強烈。

❷ 李淼的介紹

李淼,1962年出生,2013年加盟中山大學,現為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天體物理專業,1984年在中國科技大學獲理學碩士學位,1988年在該校獲博士學位。1989年赴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波爾研究所學習,1990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90年起先後在美Santa Barbara加州大學、布朗大學任研究助理、研究助理教授,1996年在芝加哥大學費米研究所任高級研究助理。1999年回國,任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著有《超弦史話》《越弱越暗越美麗》《<三體>中的物理學》等。

❸ 朱清時、李淼都是頂尖的科學家嗎

科學家不能用頂尖不頂尖來評價
科學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面:科技應用、科學研究、科學探索。
這三個層面都有各自層面的頂尖科學家。
李淼先生很明顯應該屬於科學研究層面的,中國的頂尖科學家。
而朱清時校長則屬於科學探索層面的頂尖科學家,他所探索的課題是世界級的。
真正引領人類文明進步的是科學探索,而不是科學研究、更不是科技應用。

❹ 如何評價《三體中的物理學》

此書會讓一些慕三體之名而來的人失望,就是陳浩不遺餘力黑的那群人。內
李淼在認真寫科普。容嚴謹與正確性是永遠首先被考慮的,那就自然會在通俗性上有所折扣。
雖然李淼已經相當克制,沒有向05年《超弦史話》那樣,定位為給超弦行內人看的科普,《三體中的物理學》定位大致是讓大一的理科生能看懂,再往下連定性講法也不好講了。

我是三體粉,雖然陳浩黑三體黑得不遺餘力,但我非常尊敬他,他說的基本都是事實。但這好像不能算是三體文本的錯:<
李淼自己對三體也不吝贊美,也是真心想做科普,文中常常以三體的描寫做引入,三兩筆帶過就開始了「正文」,沒有糾纏於原文中的對錯。這種處理方式見仁見智。
換個角度來看,不糾結於原文也可以說成是李淼打著三體的旗號,好好炒作了一番自己原本不可能得到這么多社會反響的科普作品呢?

在我看來,《三體中的物理學》算得上近來科普界的佳作。

❺ 李淼的人物經歷

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天體物理專業,1984年在中國科技大學獲理學碩士學位,1988年在該校獲博士學位。
1989年赴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波爾研究所學習,1990年獲哲學博士學位。
1990年起先後在美Santa Barbara加州大學、布朗大學任研究助理、研究助理教授,1996年在芝加哥大學費米研究所任高級研究助理。
1999年回國,任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任台灣大學客座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客座教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D編委 ,Modern Physics Letters A編委 ,中國科學G編委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編委 。
2014年,為《那些年我們一起信過的謠言》寫了「科學不是雞湯,但它更有價值」的推薦序言。
2015年10月,出版圖書《想像另一種可能》,由海峽出版發行集團 鷺江出版社出版。

❻ 關於物理學的知識:當太空飛船達到一定速度時(如三體中的~~~)

此書會讓一些慕三體之名而來的人失望,就是陳浩不遺餘力黑的那群人。 李淼在認版真寫科權普。嚴謹與正確性是永遠首先被考慮的,那就自然會在通俗性上有所折扣。 雖然李淼已經相當克制,沒有向05年《超弦史話》那樣,定位為給超弦行內人看的科普,《三體中的物理學》定位大致是讓大一的理科生能看懂,再往下連定性講法也不好講了。 我是三體粉,雖然陳浩黑三體黑得不遺餘力,但我非常尊敬他,他說的基本都是事實。但這好像不能算是三體文本的錯:< 李淼自己對三體也不吝贊美,也是真心想做科普,文中常常以三體的描寫做引入,三兩筆帶過就開始了「正文」,沒有糾纏於原文中的對錯。這種處理方式見仁見智。 換個角度來看,不糾結於原文也可以說成是李淼打著三體的旗號,好好炒作了一番自己原本不可能得到這么多社會反響的科普作品呢? 在我看來,《三體中的物理學》算得上近來科普界的佳作

❼ 物理學家李淼,為什麼要給孩子講量子力學,問我吧

然後呢,你想表達什麼

❽ 我是天文物理學家李淼,為什麼要給孩子講量子力

錢穎一,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耶魯大學運籌學/管理科學碩士。

我們一直在說要把孩子培養成有創造力的人,那麼創造力何來?我們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對教育的認識,過於局限在「知識」上。

要成為創新型國家,不缺創新的意志、創新的熱情,也不缺創新的市場、創新的資金,最缺的,是大量的具有創造力的人才。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在校學生最多的國家。中國高等教育在學規模3600萬,高校在校生2700萬,高校每年錄取本科專科學生700多萬,這些數字都是全球第一。中國經濟GDP總量是全球第二,佔世界經濟總量的1/7。

不過,相對於巨大的人口規模和潛在的人才規模,相對於巨大的經濟總量,具有創造性的人才,無論是在科學技術成就、人文藝術貢獻、還是新產品新品牌新商業模式方面,都顯得很不相稱,不令國人滿意。

缺少創造性人才,教育首先受到詬病。這讓我想到「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

雖然錢學森他當時是針對學術研究而言,但這個問題可以推廣到各個領域。更一般的問題是:相對於我們對教育的投入,相對於我們的人口規模,相對於我們經濟總量,從我們的教育體制中走出來的具有創造力的人才為什麼這么少?

過去十年,我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擔任院長。這十年的經歷讓我確信,我們的教育體制,有它的長處,所以才有迄今為止的經濟增長,但也有它致命的短處,尤其不利於傑出人才成長,不利於創新。

其中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對教育的認識,過於局限在「知識」上,教師傳授知識,學生獲取知識,好像就是教育的全部內容。

在我看來,上面所描述「簡潔思維」、「不同思維」、「反直覺思維」、「逆向思維」,都是具有創造力的思維模式、心智模式。它們不完全相同,也不應該相同。

我想強調的是,它們絕不僅僅是思維技能或技巧,而是一種心態,一種習慣。心智模式雖然在學校很難講授,但是我相信學生自己可以在感悟中塑造。

同好奇心和想像力類似,改變心智模式和思維方式需要我們的大學盡力創造條件,培育出一種寬松、寬容的環境和氛圍,讓學生自己「悟」出來,讓人才自己「冒」出來。這是我對具有創造力的人才產生規律的基本判斷。

最後我想說,創新取決於創造性人才,創造性人才取決於教育。在這個意義上,教育決定未來。

科學探索,技術突破,商業創新,僅靠知識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好奇心和想像力,還需要一種開放的、多樣的心智模式。

教育,不僅是教,更是育。

❾ 物理老師李淼是遼寧哪個學校的

沈陽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