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將哲學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將哲學

發布時間: 2021-03-24 04:50:08

1. 要不要將哲學作為興趣

沒什麼不好。
哲學的思維方式其實每個人都,只是很多人沒有自覺地認識到而已。
讀了哲學,有時候會覺得豁然開朗。
潛在的危險可能正是你所說的,知道的越多有時候會覺得苦惱。因為現實和哲學差的太遠了。現實有太多荒唐的事情了。如果不讀哲學,可能你根本意識不到這些事情是荒唐的。
想當一個無知而快樂的傻瓜,還是相當一個清醒而苦惱的思考者。自己決斷吧。。

2. 如何將哲學中的方法論運用在生活中

用心去體會,思考,領悟才能更好地運用

3. 最早把哲學一詞引入中國的人是

中國本無「哲學」一詞,它是舶來品。

其最早的譯名見於艾儒略的《西學凡》(1623),這是對中世紀以來歐洲大學所設學科和所授課程的大概介紹。其中的理科之學稱為「理學」,即「裴祿所費亞之學」(P h i l o s o p h y)。

這里,對西文「哲學」一詞既有音譯,也有意譯。近代早期將P h i l o s o p h y譯為當時通用的「科學」(S c i e n c e),譯名「格致學」或「格學」,或許是為了強調科學的地位。

如《格致匯編》(1877)和《心靈學》(1889)都是如此譯。近代另一重要哲學譯名是「理學」、「性理學」,如《性學舉隅》(1898)。

嚴復早年譯著也多用「理學」作為哲學的譯名。現在我們所用的「哲學」乃取自日本的漢字譯名,是由日本明治初期著名的啟蒙思想家西周提出的。

19世紀80年代,井上哲次郎編纂日本第一部《哲學字匯》採納了這種譯名,「哲學」便成為日本學界普遍慣用的譯名。

在中國,「哲學」一詞被黃遵憲在《日本國志》中最早採用。

梁啟超為「哲學」譯名的傳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他創辦的《清議報》和《新民叢報》上多次使用「哲學」一詞。

另外,蔡元培對「哲學」的使用也功不可沒,在他的《哲學總論》中論述了哲學的性質及其與其他各門自然科學的關系。

他把「哲學」與「理學」分開,說哲學是探究整個宇宙的普遍規律的,理學是指各門自然科學,兩者是「統和與部分」的關系。

4. 將哲學定義為「愛智慧」的是誰

哲學是愛智慧的學問,不是愛智慧.這個「哲」是後來創造的新詞,對應西方哲學里那種愛智慧學問傳統的思維方式.

因為早期希臘哲學產生是人們為了能夠更好的征服自然,解釋這個世界而對一些代表性的基本問題探討而展開的.這些問題當然也是現在都無法解釋清人類又迴避不開的一些問題,比如宇宙的本源是什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等等.能去解釋哲學問題的人當然在人們看來是智慧的人.從現在可以追溯到最早的泰勒斯開始,一直到蘇格拉底,中間有很長一段時間,那些企圖追尋這些問題終極答案的「智慧的人」其實都失敗了.
後來到了蘇格拉底就認為,人類是沒有辦法佔有智慧的,換句話說,對於一些問題,我們只能不斷去追尋答案,不能得到答案,我們不能無所不知,只能認識到自己無知.那些特殊的,沒辦法得到終極答案的問題,其實就是哲學問題.從那時起,西方哲學就真正誕生了.
我上面說到,因為這些問題的特殊性,是根本沒有辦法得到答案的,又是誰也生來迴避不了的.甚至直到現在,有些問題幾乎日日在翻新,得到新的答案,比如物理學的很多問題.可是這些問題都幾千年了,仍然誰也沒有客觀的標准答案,卻又不得不一直追問.這些問題的答案就是智慧.當你去追問時候,馬上就會發現,就只能追問,沒有答案.追問本身,就成了一門學問,那就是哲學.

5. 怎麼理解「蘇格拉底把哲學從天上請回人間」

蘇格拉底要求作「心靈的轉向」,把哲學從研究自然轉向研究自我,即後來人們所常說的,將哲學從天上拉回到人間。他認為對於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無窮無盡的;感覺世界常變,因而得來的知識也是不確定的。蘇格拉底要追求一種不變的、確定的、永恆的真理,這就不能求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於己,研究自我。 他的名言是認識你自己。從蘇格拉底開始 ,自我和自然明顯地區別開來;人不再僅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種獨特的實體。

6. 將哲學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

應該是赫爾巴特吧.誇美紐斯的主要觀點是班級授課,杜威主要是實踐教學.洛克是教育家嗎?赫爾巴特是個哲學家、心裡家,同時也對教育有很深的涉獵,主張講教育建立在哲學和心理的基礎上.

7. 將哲學一詞由日本介紹到中國的學者身處哪個朝代

將哲學一詞由日本介紹到中國的學者身處哪個朝代?
19世紀,一名叫西周的日本哲學家將其轉譯為「哲學」。在1896年前後,康有為等將日本的譯稱介紹到中國。另一說法為黃遵憲把這一表述介紹到中國。
日本近代啟蒙哲學家西周(1829-1897),在幕府的翻譯機構工作時接觸到西方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後被派遣留學荷蘭,更深切地體會到西方的人文智慧。特別是當時流行在荷蘭的法國人孔德的實證主義和英國密爾的功利主義。所以當他一開始考翻譯:phliosophy這個詞的譯法時,很自然的試圖在他所接觸到的東方文化傳統中,特別是儒家文化中找到它的對應物。開始他將phliosophy譯作「西洋理性之學」,因為他感覺phliosophy所包涵了對於世界本原的討論,又包括了對於人生的討論,跟中國宋代學者「理性之學」有很多共通之處,故在其前面加上「西洋」二字,指代從西方傳入的關於理性的學問。但phliosophy的希臘詞Φιλοσοφα本意是「愛智慧」,上述譯法實質是意譯而非「直譯」,後又將其譯做「希臘學」含有「希求賢哲的學問」。此後還藉助「音譯」做「非鹵蘇比」。但是經過多次推敲、比較,最後決定譯為漢子「哲學」。因為「哲」一詞在中國起源很早,歷史久遠。「哲」字就有「智慧」的意思,中國古代的字典《爾雅》:「哲,智也」。《說文》:「哲,知也 ,」如「孔門十哲」,「古聖先哲」等詞,「哲」或「哲人」,專指那些善於思辨,學問精深者,即西方近似「哲學家」、「思想家」之謂。此外「主觀」、」客觀」、「理性」、「悟性」、「現象」、「實在」、「歸納」、「演繹」等哲學用漢字表達的哲學術語,也都是西周苦心精譯的成果,對於用漢語來思考西方哲學問題的人來說,西周的這些貢獻很大的。
後來哲學這一概念被介紹到中國,而具體是康有為還是黃遵憲介紹進中國的不是很清楚,但是朝代大概是清朝光緒年間,大概是1896年。

8. 怎樣將哲學知識貫穿到學習中

舉個例子,學東西總是從簡單的,再到復雜的。這就是哲學。

至於貫穿,這個沒人能幫你,只有你自己多思考!

9. 如何將哲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

哲學在現實生活中最沒有用,也最有用,最沒有用,因為它不是任何一個具體的技術和技能,到處沒有具體的用武之地,說它最有用從最抽象的學術自然科學各個領域到日常生活它都存在。

日本有一個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非常崇拜毛澤東,他把自己對「誇克」電子的發現歸功於毛澤東的辯證法。毛澤東不懂得現代物理學,但是卻相信萬物可以無窮地分解下去,正是這一點啟發了那位科學家。

哲學是一種思維方式,是一種看透萬物本質關系的思維,把握哲學的人才真正悟出人生大道,他的生活才是有意義。我曾以一個青年的戀愛說明哲學辯證法的兩極相通,及哲學對指導現實生活的意義。我用的概念是「得」與「失」的矛盾轉化。談戀愛是「得」,你得到了一位女子的喜愛,同時又是一種「失」,你失去了同時選擇其它女孩作對象的可能。失戀是一種「失」,同時又是一種得,你失去一個女孩的同時,意味著你獲得了選擇所有其它女孩作對象的機會。得就是失,失又是得,有了這種思維,你才不會因失戀而尋短見,做人才會拿得起,放得下,真正瀟灑走一回。

10. 恩格斯根據什麼標准將哲學劃分為兩大陣營

哲學基本問題普遍存在於不同時代、不同階級、不同派別的哲學中,它們對哲學基本問題的回答各自不同,但可以在基本上分為兩類。哲學家依照他們如何回答這個問題而分成兩大陣營。凡是斷定精神對自然界說來是本原的,從而歸根結柢以某種方式承認創世說的人,組成唯心主義陣營。凡是認為自然界是本原的,則屬於唯物主義的各種學派。有沒有第三種回答呢?例如,認為精神和自然界同為本原,是兩個平行的本體的。在歐洲哲學史上有這樣的典型學說,這就是二元論,它的代表人物為法國的R.笛卡爾。但是,二元論不可能堅持到底,往往以設想一個凌駕於兩種平行本原之上的更根本的本原──上帝為結局,實際上仍未能脫出唯心主義的窠臼。笛卡爾哲學的命運就是如此。到了他的後繼者N.de馬勒伯朗士,乾脆取消兩個平行的本原,拒絕承認具有廣延性的物質實體同思維實體有相互作用,而把神抬到唯一實體、唯一本原的地位。
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大基本派別體現了兩種根本不同的世界觀,兩條根本不同的認識路線,它們互相對立、互相鬥爭,這種對立和斗爭貫穿於哲學史的始終。在斗爭中二者之間又存在著互相滲透、互相轉化的情形,它們的對立和斗爭常常通過十分復雜的形式表現出來。唯心主義的萌芽在蒙昧無知的原始社會的人們中間就產生了,但唯心主義作為一種哲學體系,作為一種完整的世界觀,是在階級社會中形成的。其社會根源就是階級剝削制度本身以及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分離。唯物主義的思想是人類社會的生產發展和人們對於周圍事物認識發展的產物,這種自發形成的唯物主義思想的萌芽,後來在階級社會中,經過唯物主義哲學家的提高和理論化,發展成為唯物主義的哲學體系。
唯心主義有兩種基本形式: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認為某一種客觀精神或精神的原則先於物質世界並獨立於物質世界而存在,是第一性的,物質世界是這種客觀精神或精神原則的表現、產物和附屬品,因而是第二性的。代表人物有中國的朱熹('理在氣先')、古希臘的柏拉圖(個別事物是觀念的'摹本'或'影子')、德國的G.W.F.黑格爾(自然是絕對理念的外化,社會是絕對精神的體現)等。客觀唯心主義把某種精神原則或一般概念絕對化,看成是脫離並先於物質世界和具體事物而客觀獨立存在的東西,並進一步把它們偶像化或神化。因此,客觀唯心主義常常同宗教有密切的聯系。主觀唯心主義認為個人的精神(心靈、意識、觀念、意志等)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只存在於個人的心靈之中,或是個人心靈的產物,是第二性的。主觀唯心主義否認客觀物質世界和客觀規律的存在,所以認為人的思想不是外界事物的反映,而是自己的頭腦所固有的。代表人物有中國的王守仁('天下無心外之物')和英國的G.巴克萊('存在就是被感知')等。這種觀點最後往往陷入唯我論的絕境,或者轉化為客觀唯心主義,把某種客觀精神或上帝作為自己的膜拜對象。在哲學史上,盡管有的唯心主義哲學包含了相當深刻的內容,反映了人類的抽象思維在某一方面的深入發展,如:中國的程朱理學,某些佛教哲學,古希臘的柏拉圖哲學,歐洲文藝復興之後的萊布尼茨哲學、康德哲學、黑格爾哲學等,但是,從總體上說,唯心主義對人周圍環境的認識,對人的意識同物質世界關系的認識是錯誤的。
唯物主義哲學形成以後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直到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產生以前,唯物主義經歷了古代的樸素唯物主義和近代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發展階段。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唯物主義的第三個歷史形態。唯物主義在其發展的某些歷史階段雖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局限,但在總體上,在對人所生活的周圍環境以及人的意識同物質世界的關系的認識上是正確的或基本正確的。
唯物主義哲學的最初歷史形態是樸素唯物主義。恩格斯指出,樸素唯物主義的特徵是:試圖在某些一定的有形體中,在某些特殊的東西中,尋找具有無限多樣的自然現象的統一。如中國西周末年的史伯認為'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管子》書中以精氣為構成天地萬物的基本元素;古印度奧義書中有一種觀點認為,地、水、風、火,或存在、質料、自然等是世界的根源;古希臘泰利斯認為,萬物由水生成,又復歸於水。他們都是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一種或幾種具體的、特殊的物質形式。這是由於自然科學不夠發展,人們往往用直觀的方法觀察周圍世界的原因造成的。
唯物主義的第二個歷史形態是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它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出現以後形成的。這種唯物主義的特點是,承認世界是物質的,但卻以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去看世界。由於當時自然科學在個別領域(如力學)的發展,使得一些唯物主義哲學家往往用某種自然科學中的唯物主義觀點來解釋整個物質世界。17~18世紀歐洲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典型形式之所以是機械唯物主義,其原因即在於此。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在反對唯心主義和宗教神學的斗爭中起過積極作用,但同時又具有明顯的局限性。由於東方的印度、中國等國家都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封建時期,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出現較晚,而且後來又先後淪為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因而在這些國家裡,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包括哲學)都沒有來得及得到充分的發展。盡管這樣,在中國近代哲學中仍有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某種形態存在。這種唯物主義吸取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學的知識,同中國的傳統哲學相結合,形成了一種既和西方某些哲學相接近,又有中國自己特色的機械唯物主義。例如,康有為吸取了自然科學的知識,對中國傳統哲學中氣的范疇作了新說明,把氣說成是熱、火、電產生的原因:譚嗣同吸收了當時物理學中的一個概念'以太',用以說明世界的本原,認為世界上各種現象的關聯、變化和結合,都是以太的作用;嚴復則受進化論的影響,宣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認為宇宙萬物都從'質、力相推'中演化而成。這些學說都打上了西方機械唯物主義的烙印。這種唯物主義由於吸收了近代自然科學的知識,在某些方面超過了樸素唯物主義,但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它沒能得到充分的發展,遠沒有達到中國封建鼎盛時期的樸素唯物主義具有的那種異采。至於同得到充分發展的西方機械唯物主義相比,就更為遜色。因此,在樸素唯物主義的發展上有很高成就的中國哲學,在近代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方面,卻缺乏像歐洲近代哲學史上那樣的典型代表。而英國的經驗主義、法國的唯物主義和德國L.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則構成了歐洲近代哲學史上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幾個最重要的流派。英國經驗主義的奠基者F.培根認為,世界本質上是物質的,自然中真正存在的東西是按照一定規律活動的單純個體,它的最小單位是分子。法國的D.狄德羅把統一的物質實體看作是一切自然現象的基礎。他認為,手風琴是木頭做的,人是肉做的,音樂家是一種結構不同的肉做的,可是大家都有著同一的來源,都是屬於物質的;P.-H.D.霍爾巴赫把物質理解為通過某種方式作用於我們感官的東西,他指出,物質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宇宙是一切存在物的龐大的結合體,它向人們表明到處都是物質和運動,到處都存在著客觀的而不是假想的因果鎖鏈;C.A.愛爾維修關於本體論的唯物主義原則論述得並不多,在他看來,自J.洛克以來,這已成為自明的真理,他的哲學重點在於闡明人的認識和外界對象的關系,即人如何通過肉體的感受性感知外物。如上三位是18世紀法國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代表。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的出發點是唯物主義的自然觀,這種自然觀把自然界視為非發生的、永恆的實體。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這個哲學基本問題,是劃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大派別的依據。但是這個問題除了兩者誰是第一性的,誰是第二性的,誰決定誰這個方面以外,還有第二個方面,即世界能不能被認識?所有的唯物主義和徹底的唯心主義都主張世界可以被認識,但兩者的出發點不同,具體內容也不同。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物質的,認識是物質現象在人腦中的反映,因而認識能夠提供關於世界正確的映象。唯心主義認為,世界是意識的產物,認識世界就是意識自己認識自己,因此世界也是可以被認識的。另一些哲學派別則認為世界不可能被認識,或者不可能被徹底認識,這在哲學史上被稱作不可知論。其中有的派別認為我們的認識不可能超出自己的感覺,因此不但不可能知道外物的本性,而且連外物是否存在也不可能知道,這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是18世紀的英國哲學家D.休謨;有的派別則承認外部世界所謂物自體的存在,但認為人們的認識只能達到物自體所表現出來的各種現象形態,而永遠達不到物自體的本身,這種把現象和本質對立起來,認為現象和本質之間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的觀點,實際上也否認了客觀事物的可知性,這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是18世紀的德國哲學家I.康德。對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方面的回答,雖然不是區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准,但它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斗爭密切相關。因為對第一方面的回答是對第二方面回答的出發點,只有從唯物主義觀點出發才可能科學地解決世界的可知性問題;反過來說,也只有堅持世界可知論,才能貫徹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
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是兩條根本對立的哲學路線。對待唯心主義,不能因為它代表了一條錯誤的哲學路線,就採取一種簡單拋棄的態度,要看到它是人類認識的一朵不結果的花,是人類認識史上的一個環節。列寧在談到唯心主義的認識論根源時說:'人的認識不是直線(也就是說,不是沿著直線進行的),而是無限地近似於一串圓圈、 近似於螺旋的曲線。這一曲線的任何一個片斷、碎片、小段都能被變成(被片面地變成)獨立的完整的直線,而這條直線能把人們(如果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話)引到泥坑中去'(《哲學筆記》,第364~365頁)。因此,不能簡單地把唯心主義看成是某些哲學家捏造出來的胡說,它是他們在對自然界、社會和人類思維最一般規律的探討過程中,把認識的一個片斷、碎片、小段誇大的結果。值得注意的是,唯心主義在這種認識的片斷、碎片、小段中,常常包含著許多有價值的、深刻的思想。不能因為唯心主義在螺旋式的認識曲線的終端發生了變形,而否認它在這條曲線的某個環節上有合理因素,否認這種因素在人類哲學思維的發展中有積極作用。恩格斯指出,在古希臘人和我們之間存在著2000多年的本質上是唯心主義的世界觀,問題決不在於簡單地拋棄這2000多年的全部思想內容,而是要批判它,要從這個暫時的形式中,剝取那在錯誤的、但為時代和發展過程所不可避免的唯心主義形式中獲得的成果。
在哲學思想發展的過程中,除了存在著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矛盾之外,同時還交織著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矛盾。這一矛盾圍繞著世界是否運動這一問題而形成。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有關於世界如江河一樣奔流不息的辯證觀點,也有飛鳥之影未嘗動的形而上學觀點。古希臘的赫拉克利特認為一切皆流,一切皆變,人不能兩次走進同一條河流;愛利亞的芝諾卻提出'飛矢不動'的命題,反映了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兩種對立的動靜觀。世界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對這一問題的回答,雖表現形式不同,但也貫穿於整個哲學史。在哲學史上常常有這樣的情形,哲學家在回答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之後,還要回答世界是靜止的,還是運動變化的。一個哲學家的辯證法或形而上學思想總是包含在他的唯物主義或唯心主義的體系之中,而不是游離於他的體系之外,是受他對哲學基本問題的答復制約的;反過來,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也能影響一個哲學家是否堅持唯物主義或唯心主義的立場。在哲學史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這兩對矛盾形成一種十分交錯復雜的情景。辯證法既存在於唯物主義體系中,也存在於唯心主義體系中;形而上學也是如此。在同一個哲學家的哲學體系中,既有辯證法也有形而上學的情形也不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