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中醫哲學史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中醫哲學史

發布時間: 2021-03-24 04:24:39

Ⅰ 中國古代哲學中「精氣」與中醫中的「氣」有什麼聯系

氣」的概念,幾乎貫穿中國哲學史的全過程。「氣」原指風氣、雲氣、霧氣等自然之氣,後漸被賦予哲學意義,指構成一切形質的物質性原始材料或最基本的客觀實在。「氣」的概念在戰國時已經非常流行,兩漢時期更得到進一步發展,但也出現了被神秘化的傾向。宋、明時期,氣的學說更得到全面發展,一些具有唯物主義思想的哲學家肯定了「氣」是宇宙萬物的最終本原,還認為氣的自身內部即包含了陰陽兩種勢力的矛盾,由此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而氣的運動變化也有其自身的規律。

「氣」的概念,對中國哲學的發展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對各自然學科理論的形成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中醫學中,「氣」的概念運用十分廣泛,佔有特別重要的位置。一、氣是構成天地萬物最基本的物質。古人對「氣」的認識,是從對自然界中「風」的感知中得到的。風能流動,遍布天地間,與人類的生產生活至為密切。春夏季節,溫暖之風使萬物得到生長;秋冬季節,寒冷之風使植物開始落葉枯萎。人也要吸入氣才能生存,因此人們認識到氣對生命的重要意義。人們又從物質的物理三態(氣態、液態、固態)變化中感悟了氣和物質的關系,如水的固態是冰,而冰可以變為水氣消散,並由此產生了這樣的認識:自然界一切物質的存在和消散,都是由於氣的聚散所致。氣聚集則成形質,形質消散則為氣,氣是最根本的。《莊子知北游》說:「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白虎通義》也說:「天地者,元氣之所生,萬物之祖也……」。《管子》一書中還提出了「精氣」的概念,認為精氣是一種非常精細的物質,是自然萬物和生命的根源。

在古人看來,氣雖然不能用肉眼觀察到,卻時刻能感覺到它的存在。形質要發揮其作用,又往往是通過這個形質所散發的氣來實現的。如風可以說是天氣,而土地所發揮的作用也和風一樣,無形無嗅無聲流行於天地間,作用於農作物的孕育,所以土地也可以說是地氣。

在人體,臟腑發揮的作用也可以說是臟腑之氣,如心氣、肺氣等。從古代的文獻資料中看,氣的意義大體有兩個方面:一是指存在於自然界中的,如雲氣、雨氣、天氣、地氣等;二是指人所具有的,如血氣、精氣、神氣等。二、氣與形質的轉化。

氣聚則成形,形散則為氣,形與氣的轉化構成了物質世界的種種變化。

首先是天地的演化。古人認為,在天地未形成之前,是一團混元一統的氣,氣在不斷地運動和摩盪,其輕清的上升形成了天,重濁的沉降形成了地。天地形成之後,仍然在不斷地升降運動,「地氣上為雲,天氣降為雨」,雲為無形之氣,是有形之地氣升散形成的;雨為有形之質,是天氣下降凝聚形成的。

在人體的生命過程中,這種形與氣的轉化時刻都在進行,正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所說:「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如人食入的飲食物是有形的實質,經脾胃的腐熟消化轉化為無形的水谷精微之氣,而水谷精微之氣又可轉化為精、血等有形的實質,以促進肌肉骨骼的生長,這種轉化稱之為「氣化」。

三、氣的運動方式。

氣的運動稱為「氣機」。古人把氣的運動歸納為升降出入四種方式。升是由下而上,降則與之相反;出是由內而外,入則與之相反。在一般情況下,升降出入應保持著相對的平衡,這樣才能完成「氣化」功能。《素問六微旨大論》說:「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說明升降出入是永恆的,倘若升降出入一旦停止,事物也就走向了死亡。四、中醫學理論中「氣」的含義。

在中醫學理論中,氣的概念運用得十分廣泛,主要包括:

1.氣是指在體內流動著的微小難見的營養物質,如水谷精微之氣、營氣、衛氣等。這些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是化生精、血、津液等促進人體臟腑發育成長的基本材料。

2.氣是指臟腑組織的機能活動,如心氣、胃氣、肺氣、經氣等。人體臟腑之氣的運動也具有升降出入四種方式,同時反映出該臟腑功能作用的趨向和基本特點。如肺主肅降,其氣下行,若肺氣逆而上行,則會發生咳嗽、氣喘等證。胃氣也以下降為順,胃氣下降,才能使經腐熟消化後的食物殘渣下行至腸,完成降濁的功能。若胃氣上逆,則會發生嘔吐、呃逆等證。

脾氣主升,若脾氣不升則會出現運化失常的病變。人體之氣升降出入失常稱為「氣逆」或「氣機失調」,是中醫學在病因病機理論中的重要概念。

3.人體內物質交換等代謝活動,通常稱之為「氣化」,是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表現。中醫認為人體以攝入的飲食物作為後天營養的基本材料,而從飲食物轉化為精、血、氣、形是生命活動中的氣化過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對此有比較詳細的描述:「陽為氣,陰為味。

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這里所說的「味」,是指有形的飲食物;「氣」是指水谷精氣。《內經》這段經文主要是講味、形(主要指人的形體,包括臟腑、骨骼、肌肉等有形之體)、氣、精的相互轉化過程。

4.在中葯學中,葯物的寒熱溫涼四種性質稱為「四氣」,而葯物的作用趨向則歸納為升降出入四個方面,是中葯學基本理論之一。

Ⅱ 陸廣莘的中醫哲學家

◆他對中醫原旨的獨到見解常不易被人接受,自稱少數派
◆他致力於中醫學理論探索和實踐創新,呼籲中醫要卓然自立
◆他在西醫院臨床26年,56歲歸隊研究中醫,倡導「中醫研究」
◆他中西匯通,診療思想獨樹一幟,治療疑難雜病得心應手 陸廣莘是中國中醫科學院資深研究員,著名的中醫理論學家、臨床家。聽過他講課的人都會被他激昂的語調、犀利的言辭、深邃的思辯、妙語連珠的中英文打動。「循生生之道,助生生之氣,用生生之具,謀生生之效」是他對中醫學術思想的高度概括,是他從醫六十多年尋求中醫學之道的收獲,也是他對中醫發展的期望。 3位名師的教導、西醫名校的系統學習、綜合性大醫院堅持中醫特色的實踐,使他中西匯通,學驗俱豐。他遵循中醫學原旨,執著探尋中醫精髓,真知灼見別具一格,是當代發皇古義、融會新知而卓然自立的代表人物。
「我是正宗中醫出身,當國家號召中醫葯人員要系統學習西醫時,我通過考試,入北京醫學院醫療系,系統學習了5年西醫學,畢業後到中央人民醫院(現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工作。在西醫院堅守中醫26年,56歲時被調到中國中醫研究院,組建中醫基礎理論研究隊伍。」
自18歲在上海開始學習中醫後,陸廣莘先後師從陸淵雷、章次公、徐衡之,老師的言傳身教使他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影響了他的治學態度和學術觀點,激勵他對中醫真諦孜孜以求,奮斗不已。
陸淵雷的古文學和中醫學造詣很高,蜚聲醫界。民國18年與徐衡之、章次公創辦上海國醫學院,國學大師章太炎為院長。「發皇古義,融會新知」的辦校宗旨要求既要學習傳統文化,又要掌握新知識。陸廣莘作為函授弟子,不但接受了現代科學思想,也打下了他兼收並蓄、融古匯今的學風基礎。
章次公1955年任衛生部中醫顧問時,陸廣莘隨他抄方侍診。1956年關於五行存廢問題的討論時,章先生與他切磋討論,並鼓勵他發表意見。章次公「欲求融合,必先求我之卓然自立」的教導使他對中醫學充滿自信、自強、自立的決心。陸廣莘的文章發表在上海《新中醫葯》上,學術見解的鋒芒和論辯的才氣逐漸顯露。
徐衡之提出「心知其意.不為所囿」,臨床上採用中西醫結合取得良好療效。陸廣莘1957年到中央人民醫院中醫科時,徐衡之任主任,對他言傳身教。敢想敢乾的陸廣莘在一流西醫院里開設中醫門診,創建中醫病房,擴大中醫臨床領域,並於1958年秋在北京醫學院開設《中醫學概論》課程,吸引醫療系四、五年級和兒科系四年級學生聽課,以及利用中醫臨床病例編寫教材,推動醫院臨床各科更廣泛的中西醫合作等,均得益於徐衡之的傳教和支持。
對陸廣莘學術思想影響深刻的還有一個重要人物,這就是元末明初的醫學家王履。陸廣莘早年對王履進行了深入研究,很欣賞王履樸素求實的作風、科學的懷疑態度和歷史的批判方法。王履的學術觀點、論辯性強的文字,對陸廣莘影響至深,這在其論文和言談中處處可見。
3位名師的教誨,以及受王履等醫家治學態度、觀點和文風的影響,他不斷勤求博採,繼承創新。他思想解放,科學批判,獨立思考,逐漸形成了高深獨到的見解、超凡脫俗的觀點以及執著的探究精神,這也使他在中醫名家中獨樹一幟,個性鮮明。 他學貫古今,徜徉中外,才思敏捷,人謂之「明」;他兼收並蓄,思辨功深,學驗俱豐,人言其「達」;他聲名遠揚,勤勉和藹,言傳身教,人敬之「尊」;他高屋建瓴,見解獨到,卓然自立,人贊之「才」。
陸廣莘是我國第一批「中學西」人員,受過正規的中西醫教育,曾在中醫、西醫權威機構臨床、科研和教學。他心智超群,且博極醫源,遍求中外,不斷參悟中醫學的精髓,在中西醫模式比較、當代中醫的使命和發展方向等方面形成了邏輯嚴密、高屋建瓴的學術思想。在當今中醫界中,因為敢於提出尖銳問題、善於邏輯思辨和觀點獨具創見,而被譽為「中醫界的哲學家」。
「中醫學之道是養生治病必求於本為主旨的生生之道,是辨證論治的發現和發展人的生生之氣,是聚毒葯以供醫事轉化利用為生生之具,是通變合和謀求實現天人合德生生之效的健康生態的實踐智慧學。」凝聚陸廣莘學術思想精華的《陸廣莘論醫集-中醫學之道》一書,扉頁上有這樣一句醒目的話。
他認為醫學模式轉變的根本在於診療思想的轉變。醫生應該「從實際出發,究天人之際明乎物我之相分;實事求是,通健病之變以識環境利害葯毒;有的放矢,循生生之道發現發展人的生生之氣;講求實效,用生生之具謀求天人合德生生之效。」這種深邃精闢、一針見血的見解,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實際指導意義,在當代哲學界、社會科學界和醫學界引起廣泛反響,對我們重新認識和發展中醫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和啟迪作用。
「上工治未病,以養生保健為先。」他強調「穩態調節與中醫養生保健」的關系,指出人的健康模型是「正氣存內,邪不可乾的自我穩定的生態和諧,並非是「邪」的徹底消滅。他嚴厲指出,現在人們對細菌、病毒採取除惡務盡的態度,是徒勞和好壞不分,反而使病害越來越多。
陸廣莘的中醫診療思想立意高遠,內涵深刻,說理精闢。他說:「人的自我健康能力和自我痊癒能力是中醫學的目標對象和發展對象,是中醫學存在和發展的根源。」他將這一思想時時落實在診療過程中,記者曾跟隨他門診,印象深刻的是看到他經常對病人機體頑強的生命活力發出贊嘆,鼓勵病人與病魔抗爭:「你的病有好轉,不是我的功勞,是你自己有旺盛的生命力,要堅持!」臨床上,他從社會、人文學等角度對病人的工作、生活環境進行全面分析,鼓勵病人發揮機體自愈能力,這是他「中醫學之道,根本在學人」,「道不遠人,以病者之身為宗師」的精彩體現。
由於陸廣莘強調醫生應充分調動人體內一切因素驅除病邪而恢復健康,所以他呼籲客觀、正確看待葯物作用。他指出,醫生是「聚毒葯以供醫事」,不要絕對地看待某種葯物的功效,利用葯物治療疾病時要趨利避害。
他早在1973年就發出的清醒而獨到的警示「葯之害在醫不在葯」,在由於濫用葯物、過分依賴葯物等不斷發生葯害事件的今日,不能不令人贊佩。
自古江南多才俊,陸廣莘的才氣在中醫界鼎鼎有名。他發表有百餘篇論文,篇篇都言之鑿鑿,有理有據,精闢獨到,充滿了對中醫學的熱愛和殷切期望,洋溢著憂國、憂民、憂中醫的激情。2001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將其學術論文80篇匯集為《陸廣莘論醫集-中醫學之道》一書。研讀這些文章,正如中國民族醫葯學會會長諸國本言:「中醫界人士讀陸廣莘的文章,有時感到陌生的『洋味』;哲學界讀陸廣莘的文章,有時感到新鮮的『土氣』,但它確實為中醫界講清了許多難以講清的問題。」的確,捧讀這本書,必須盪滌心中浮塵,才能通過其融合中西醫學、物理學、哲學等概念的語句和別具韻味的行文表述,隨其躍動的思緒,進入探究中醫學千古奧秘的時空隧道。 他在國內一流西醫院堅守中醫26年並嶄露頭角,源於他堅定的中醫信念;大量疑難危重病症用中西醫治療取得的顯著療效,靠的是他對中西醫優勢的巧妙組合運用。
身處國內一流西醫院的西醫強勢環境中,一個中醫很容易被西化,但陸廣莘反而更堅守中醫,並且從醫院中脫穎而出。他才智過人,勤勉不懈,博聞強記,1957年至1983年,在北大人民醫院的26個春來夏往中,他用中西醫診治各種疾病,不但取得了科研、臨床、教學的豐碩成果,還在醫療實踐中不斷對中西醫診療思想進行比較和總結,逐漸形成了其能深刻詮釋中醫原旨、實踐基礎深厚的診療思想。
在中西醫診治乙腦、急腹症、小兒肺炎、肝炎、肝硬變、糖尿病、高血壓、腎炎、喘息性支氣管炎、苯中毒等大量疑難危重病中,陸廣莘先後得到鍾惠瀾、吳階平等名家的指點,受益良多,也積累了豐富的診治經驗。他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研製的闌尾合劑和肺炎合劑等協定處方,供西醫外科和兒科直接使用,取得了比單用西葯顯著的療效。一些西醫大夫開始認識中醫,遇到難題時求助中醫,提高了中醫在綜合性醫院的地位。他與高水平的西醫同事交流合作,針對一些疑難疾病如急腹症、血液病等開展科研。在北大人民醫院後來取得的具有國內外先進水平的中西醫科研項目中,也有他付出的心血。
陸廣莘長於臨床,勇於實踐,但他在全面細致的臨床觀察中,善於總結經驗,不斷進行臨證實踐的反思,筆耕不輟,經常寫出了理論水平高、見解深刻的論文,以至於有人誤以為他只是個中醫理論家。1959年他在總結中醫治療乙腦的論文中,提出乙腦不是「溫邪首先犯肺」,而是「暑邪直入心包」。討論了葉天士、程文囿、張畹香等人提出的「邪入心包」之證,及時應用紫雪丹、至寶丹、安宮牛黃丸等「以截其路」的治療思想,謂他們開了近代「截斷療法」之先河,較早挖掘了後來名聞遐邇、在許多疾病尤其是傳染病中有重要價值的「截斷療法」。寫此文時,陸廣莘剛到醫院兩年。
1976年,陸廣莘在長期治療高血壓病中觀察到,改善高血壓病人的血流供求不平衡是治療的關鍵,辨證論治可助機體的自穩調節能力,比單純的減壓治療更有意義。
1987年,陸廣莘作為我國首批中醫治療艾滋病專家組成員被派赴坦尚尼亞。面對對方專家的質疑,他沉著應對:對艾滋病這些病毒性疾病,抗病毒治療未必是唯一的或最佳方案,中醫治療乙腦、乙肝、天花、麻疹等並非消滅病毒,而是重在提高免疫功能和屏障功能。中醫有許多治療病毒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經驗可以借鑒,可推之百病而不惑。這種看待疾病的思想體現了他的學術造詣,以及他對事物超乎常人的深邃領悟和體驗,也是他臨床治療疾病取得療效的法寶。
陸廣莘不愛細談某個病人的治療方案,記者多次詢問,他只是說,每個病人都不同,有些個案很難重復,關鍵是診療的思維方式。記者猜想,抑或是64年行醫生涯中看過的病例數不勝數而使他不勝枚舉,抑或是一病一方不足以反映他的整體診療思想,抑或是他默然牽系於心以論證自己的觀點。陸廣莘每周一出門診,主要接診自身免疫性疾病、風濕、類風濕等疑難雜病,病人中既有附近的老熟人,也有定期乘飛機來的外地人,還有遠涉重洋的海外人士。
小李是陸廣莘的傳承博士後學生,她告訴記者,老師總是從戰略高度對疾病的中西醫診療進行討論,比較中西醫學模式、診療思想,這突破了僅僅著眼於一病一方研究的套路。盡管如此,陸廣莘還時常向自己、向別人發出提問:辨證論治的「證」是什麼?辨證診斷要發現什麼?辨證論治要實現什麼? 他56歲回歸中醫大本營籌建中醫理論科研隊伍,對「中醫研究」和「研究中醫」的論述已成當今的圭臬;他是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為中醫葯發展建言獻策;他發出「醫學不能拜倒在科學的腳下」的吶喊,驚世駭俗,石破天驚,為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學術命題。
1983年,陸廣莘56歲時被調到中國中醫研究院(現中國中醫科學院),在中心實驗室的基礎上籌建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
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的名稱是陸廣莘策劃並在多次討論會上堅持的結果,「中醫基礎理論」一詞也是由此產生。
「中醫研究和研究中醫,區別在於運用不同的理論和方法,不能互相代替,只能互補互滲。」他提出「中醫研究」和「研究中醫」是兩種不同的概念,主張自主的「中醫研究」。這一認識至今已經成為中醫繼承與發展中的一個判定標准和一句名言。
他先後組織了北京首屆「中醫證的研究」全國會議和國際會議,對「證」研究中的基本問題等進行論述,在中醫「證」的認識上進行從辨證到求本的認識論分析。
「旁開一寸,更上一層」是陸廣莘借鑒針灸術語,提倡解放思想、擴大科研思路而提出的。他帶領同事們在原來工作的基礎上,主持「肝血風(郁)瘀」和「脾津痰濕」兩大系列「七五」攻關課題,先後獲部級一、二、三等獎。
作為中醫葯大家和倡導中醫研究的提倡者,他主持了2003年香山科學會議,提出中醫葯理論建構與研究方法。2005年2月,他參加了科技部「973計劃」中醫理論專項的論證會,對中醫理論基礎研究提出指導思想和研究方法,並致信科技部、衛生部主要領導直陳對中醫的認識和理解,反映中醫葯事業發展中的問題等。
他以獨特的中西醫身份、研究經歷和開放大膽、嚴謹執著的工作精神開始了新一輪中醫研究之路。
陸廣莘是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他利用一切機會為中醫葯發展建言獻策。他聲名遠揚,許多高校、醫院邀他去講課,他在各種場合宣講中醫,反復論說和疾呼中醫學術。一個耄耋老人,對中醫葯仍然捧一顆赤誠之心,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
陸廣莘在鄰居眼中是一個慈祥的老者,在學生面前是一個和藹的老師,但在學術上卻是嚴謹執著、鋒芒顯露的人,他發出「醫學不能拜倒在科學的腳下」的吶喊振聾發聵,驚世駭俗,為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學術命題。有人聽不懂,有人似懂非懂,有人不置可否。但記者注意到,在2009年7月北京大學舉辦的「信仰、哲學與科學」國際會議上,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威廉·菲利普斯「科學不是觀察世界的唯一一扇窗的觀點似與其異曲同工。這是威廉·菲利普斯、陸廣莘等大師洞悉世界的先見,是他們慧眼識天下的呼聲,願我輩也能早日透悟。
如今,在中國中醫科學院有一支他帶出的中醫基礎理論研究隊伍,在相隔千里的廣東等地也有他培養的高徒。他言傳身教,垂範後人,其診療思想正在被認識、研究和光大。
「勤求博採老彌篤,學究天人稱大醫」。陸廣莘說:「我最初選擇了中醫,這輩子就獻給了中醫。」的確,他每天的安排緊張有序,讀書、看報、寫作、講課、坐診、帶教……他繼續在中醫理論和實踐的創新中探尋著「生生之道」。

Ⅲ 中醫養生的認識

樓主你好!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中醫養生重在整體性和系統性,目的是提前預防疾病,治未病。中醫理論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黃帝內經》。中醫養生來自古代精華醫學,當代中醫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醫值得後人繼續開發和研究。 簡述 所謂 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總之,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養生是指通過怡養心神,調攝情志、調劑生活等方法,從而達到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 中國傳統養生強調對人與自然的關系,認為人應順應自然環境、四時氣候的變化,主動調整自我,保持與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周易》雲「一陰一陽之謂道」;「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易·系辭上》)《老子》雲「道法自然。」就是中醫養生的基本要求。 中醫養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養生是以培養生機、預防疾病、爭取健康長壽為目的。中醫養生有食養、葯養、針灸、按摩、氣功等豐富多樣的養生技術。 古人認為養生之法莫如養性,養性之法莫如養精;精充可以化氣,氣盛可以全神;神全則陰陽平和,臟腑協調,氣血暢達,從而保證身體的健康和強壯。所以精、氣、神的保養是最重要的內容,為人體養生之根本。中醫學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質與功能活動概括為精、氣、神,認為這是生命之根本,是維持人體整個生命活動的三大要素。早在兩三千年前,《周易》、《黃帝內經》、《老子》裡面已經有一套很完整的養生原理,就像一個永遠也挖不完的寶庫,值得我們再三探索。中醫的養生觀包括天人合一、陰陽平衡、身心合一三大法寶。 編輯本段歷史古代中醫 中國歷史上有"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傳說,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在與自然和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發現葯物、積累經驗的艱苦過程,也是中葯起源於生產勞動的真實寫照。 早在夏商周時期(約公元前22世紀末--前256年),中國就已出現葯酒及湯液。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前771年)的《詩經》是中國現存文獻中最早記載有葯物的書籍。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典籍《內經》提出了"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臟苦欲補瀉"等學說,為中葯基本理論奠定了基礎。 現存最早的葯學專著《神農本草經》是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了先秦以來豐富葯學資料而成書的。本書載葯365種,至今尚為臨床所慣用。它的問世,標志著中葯學的初步確立。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國已經有關於醫療衛生以及十多種疾病的記載。周代已經使用望、聞、問、切等診病方法和葯物、針灸、手術等治療方法。秦漢時期,形成了《黃帝內經》這樣具有系統理論的著作。此書是現存最早的一部中醫理論性經典著作。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專門論述了多種雜病的辨證診斷、治療原則,為後世的臨床醫學奠定了發展的基礎。漢代外科學已具有較高水平。據《三國志》記載,名醫華佗已開始使用全身麻醉劑"麻沸散"進行各種外科手術。 從魏晉南北朝(公元220--589年)到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脈診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晉代名醫王叔和所著的《脈經》歸納了24種脈象。該書不僅對中國醫學有很大影響,而且還傳到了國外。這一時期醫學各科的專科化已趨成熟。針灸專著有《針灸甲乙經》;《抱朴子》和《肘後方》是煉丹的代表著作;制葯方面有《雷公炮炙論》;外科有《劉涓子鬼遺方》;《諸病源候論》是病因專著,《顱囟經》是兒科專著;《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葯典;眼科專著有《銀海精微》等等。另外,唐代還有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燾的《外台秘要》等大型方書。 唐代(公元618--907年)經濟繁榮,促進了中葯學的發展。唐政府率先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葯典性本草--《唐本草》的編修工作。全書載葯850種,還增加了葯物圖譜,進一步完善了中葯學的規模格局。 在宋代(公元960---1279年)醫學教育中,針灸教學有了重大改革。王惟一著有《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後來,他又設計製造等身大針灸銅人兩具,教學時供學生實習操作。這一創舉,對後世針灸的發展影響很大。明代(公元1368--1644年)時,有一批醫學家提出把傷寒、溫病和溫疫等病區分開。到了清代,溫病學說達到成熟階段,出現了《溫熱論》等專著。 從明代開始,西方醫學傳入中國,一批醫學家們主張"中西醫匯通",成為當代中西醫結合的先聲。 到了明代(公元1368---1644年),醫葯學家李時珍歷時27年,完成了中葯學巨著《本草綱目》,全書載葯1892種,成為中國本草史上最偉大的集成之作。 現代中醫 1、西方醫學進入 1568年澳門區主教卡內羅在澳門創辦了中國境內的第一所西醫教會醫院,從此西醫來華就未曾間斷,但那時他們的主要活動只是在澳門、廣州一帶,而且大多是傳教士醫生,主要工作是傳教,行醫是接近民眾獲得良好印象的傳教輔助方式。 現代醫學進入中國時,奎寧等一些中國原來沒有的葯物豐富了治病手段。但是,當時西方西學是相對落後的。那是西方西學也自覺地把自己的醫術作為針對中醫病症所進行的補充治療。他們所使用的漢文概念大都直接取自中醫學。如感冒、傷風等。 晚清進士唐容川,認為中醫比西醫高明,但西醫也有所長,「西醫初出,未盡周詳;中醫沿訛,率多差謬」,所以應該「不存疆域異同之見,但求折中歸於一是」,這是他著名的《中西匯通醫經精義》的基本主張。 甲午戰爭之後,中醫丁福保和海歸西醫顏福慶創辦的兩個醫學團體「中國醫學會」和「中華醫學會」。那時,醫學會內部並不強分中西門戶,因為醫學會的宗旨是博採各種醫理,改良醫學。丁福保主持的中國醫學會其章程中明確說:「研究中西醫葯學,交換知識,振興醫學。」引進西醫的目的依然體現了改良主義的主張。也就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2、現在醫學的沖擊 辛亥革命後,再次重新制定政策,1912年,北洋政府在新頒布的學制及各類學校條例中,只提倡醫學專門學校,這針對的只是西醫,因為只有西醫有專科學校,而中醫是師徒傳習的。因為條例中完全沒有涉及中醫,各地中醫以為,「是可忍,孰不可忍」。揚州中西醫學研究會創始人袁桂生首先公開批評北洋政府的醫學教育政策,並指責清末民初兩次制訂學制都以日本體制為藍本,日本早在明治維新就已推行廢除中醫的政策,不列中醫的意圖無非是效法日本。這就是近代醫史上的「教育系統漏列中醫案」。此後,廢除中醫與捍衛中醫的問題一直存在至今。 可見,現代醫學沖擊中醫行為開始於政治家的治國方略。在此背後,是西醫學不斷吸收現代科學成果,逐步發展成為現代醫學科學。 3、中西醫結合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主席提出中西醫結合的指示。這從表面上看,依然是政治下的醫學發展。背後的原因是,中醫學在現代醫學的不斷沖擊下,並沒有真正失去市場。中醫學對眾多疾病的治療效果,成為其存在的療效基礎。中醫學完整的體系,符合中國人的思維模式,這成為中醫學存在的文化基礎,或者說因為中醫文化的存在。目前的中西醫結合,更主要的是表現在臨床上中西醫技術的同時獨立使用。因此,聶文濤先生認為,這更多的是技術層面的結合,還為實現理論上的結合。 4、中醫現代化 改革開放以來,中醫界眾多科技工作者都在嘗試用現代科學來理解中醫學。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的院士們為此進行了長期的努力。影響了一代學者。比如上個世紀末,本世紀初,1996年,清華學界對中醫氣本質,經絡實質,陰陽,五行,藏象,中醫哲學觀等都有了新的全面整體創造性的認識和解說。如,鄧宇等發現的:氣是流動著的『信息-能量-物質』的混合統一體;分形分維的經絡解剖結構;數理陰陽;中醫分形集:分形陰陽集-陰陽集的分形分維數,五行分形集-五行集的分維數;分形藏象五系統-暨心系統、肝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中醫三個哲學觀-新提出的第三哲學觀:相似觀-分形論等。 編輯本段理論基礎 中醫具有深度的養生思想。 其一,天人合一的養生觀。中醫認為,天地是個大宇宙,人身是個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無時無刻不受天地的影響,就像魚在水中,水就是魚的全部,水的變化,一定會影響到魚,同樣的,天地的所有變化都會影響到人。所以中醫養生強調天人一體,養生的方法隨著四時的氣候變化,寒熱溫涼,做適當的調整。其二,陰陽平衡的健康觀。陰陽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養生的目標就是求得身心陰陽的平衡。什麼是陰呢?陰就是構成身體的物質基礎。什麼是陽呢?陽就是能量,陰陽是相對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動的、發熱的、都屬於陽;凡是向下的、往裡的、發冷的、都屬於陰。身體所以會生病是因為陰陽失去平衡,造成陽過盛或陰過盛,陰虛或陽虛,只要設法使太過的一方減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陰陽再次恢復原來的平衡,疾病自然就會消失於無形了。所以,中醫養生高度強調陰陽平衡,健康一生。其三,身心合一的整體觀。中醫養生注重的是身心兩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體的鍛煉保養,更注意心靈的修煉調養,身體會影響心理,心理也會影響身體,兩者是一體的兩面,缺一不可。 養生的目的就是為了延長生命、預防衰老和擁有健康。 《黃帝內經》在開篇《上古天真論》首起問題就是關系功能衰退和壽命的問題:「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神農本草經》則不斷提出「不老」的概念。聶文濤在《求索神農智慧》一書中指出:中醫學和中葯學的發展不是依靠偶然的經驗積累,而是大量先哲為追求更高健康水平所進行的探索。 《道德經》上曾經講到,那些善於養生的人們懂得如何避免身心受到傷害。他們知道如何通過正確的飲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疾病的侵害,從而獲得健康,也會比一般人的生命更長久。當人們能夠遠離病痛,自然就能延緩衰老,延長壽命。 編輯本段因素 首先,中醫養生貴在養德,這是健康和長壽的最重要條件。中醫養生歷來重視精神衛生,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醫書《黃帝內經》中所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就明確提出養生應注重精神方面的保養。道家也強調人應該善良,忠誠、富於愛心、友好、仁慈、同情心以及願意幫助他人的美德。這些美德不但有益於自身更有益於社會。而那些可以擁有這些美德的人則會更能體會到生活中的愉快,享有健康的身心。 養生的第二個關鍵因素就是進行有規律的運動。生病的人需要運動,沒有生病的人也需要通過運動從而得以預防。在運動的同時,達到強身健體,增強意志、促進消化循環,增強免疫力的目的。 第三點就是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養生要求我們要培養健康的精神,穩定的情緒,這樣才能避免精神極端、心理波動,和情感不穩定。根據中醫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 肺、恐傷腎的觀點,進一步說明情緒,精神心理保健是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切對人體不利因素的影響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緒。人的精神狀態正常,機體適應環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會增強,從而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健康、平衡的飲食也是養生的必備因素。數千年以來,健康的食物,平衡膳食一直被認定是達到長壽的關鍵因素,不合理的飲食習慣責備認為是使健康出現問題的根源。預防疾病也是養生的重要一環。通過有規律的鍛煉,正確使用葯物,適當的進行食補,以及其他的有益於健康的活動,每個人都可達到強身健體,延緩衰老之目的。 希望我能夠幫到你! 呵呵~

Ⅳ 中醫和西醫的區分在哪裡

中醫和西醫的區別首先是哲學思想不同。如果可以概括的話,西醫是形而上學哲學,中醫是辯證哲學。在哲學史上,西方的哲學家一度把辯證哲學稱之為東方哲學。
形而上學的哲學首先要求實證。因為形而上學認為,一切結果必定有其原因;只要這個原因找到了,這個結果就可以重現。因此形而上學承認的是完全確定性。
辯證哲學也承認原因和結果的關系,但認為原因和結果的關系並不是完全確定的,特別是在復雜系統中原因和結果並不總是一一對應的,人們對這種關系的認識不總是完整、正確的,因此不可能完全重現。也就是說,辯證哲學不承認完全的確定性。
在醫學思想上,西醫主張的恰恰是完全確定性,也就是可以從人體的組成完全可以確定人體疾病的根源,因而可以有針對性地實施治療。中醫則主張需要從人體的全局認識疾病,而且採取的治療措施不僅僅因病而異,還因人、因時、因地而異。
中醫和西醫哲學基礎的不同形成了兩者科學基礎的差別。
形而上學哲學在當代科學中占據了統治地位。可以說,現代科學大廈完全是建立在形而上學的哲學基礎上的。科學的發展同時也極大地鞏固了形而上學哲學思想。這種影響主要體現在當代科學對人的思維及其方式的影響。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科學思維方式」。
然而,辯證思維則沒有得到相應的發展,在認識自然、人類、社會等各個方面都沒有做出相當清晰且普遍接受的理論及其技術。換句話說就是,辯證思維還缺乏科學、技術的支撐。這就使得以辯證哲學為基礎的中醫顯得和當代科學不能完全相容。
正是由於辯證哲學的這種不完整性和不科學性,決定了中醫在解釋人體結構和疾病上的無能為力。為了能夠總結和發展,中醫藉助了神靈等超自然力量。在中醫理論建立和完善的時候,這些超自然力量恰恰在人們的意識形態中占據著統治地位。這樣一來,中醫就被蒙上了一層神秘,或者說是迷信的色彩。
中醫現代化的任務顯然不能簡單歸結為科學化,也就是說不能簡單地用形而上學的哲學改造中醫。
中醫現代化目前最迫切的主要任務之一,是把中醫的迷信外衣脫下來,盡可能地作出非超自然的解釋,實在作不出非超自然的解釋也不要勉強。
中醫現代化的另外一個迫切任務就是總結中醫治療經驗,能夠切切實實地治病救人。中醫始終面對的都是數量很小的病人,中醫的傳承也始終依靠是師徒、家族關系。只是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才有了較大規模的中醫學校和中葯葯廠。這些中葯學校和中葯葯廠在這些年中和其它事業一樣,也經受了各種各樣的干擾。顯然,中醫還沒有能力和已經經過100多年大規模發展的西醫相抗衡。不能企圖通過短短幾年,或者十幾年的中醫現代化努力就使中醫成為西醫的替代。目前可以作的只能是實實在在地總結中醫和中葯的成績,解決好因規模擴大而面臨的種種問題,從而使它健康的生存下去,並得到適當的發展。

Ⅳ 中國哲學史學會的組織機構

學會下設四個專業委員會:中國現代哲學專業委員會、馮友蘭哲學專業委員會、中醫哲學專業委員會、張岱年哲學專業委員會。學會會員遍布全國各省。

Ⅵ 哲學經典書籍

最經典的,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尼採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林中路》,都很難懂。
如果是要入門水平的,那往往不是經典。可以去看看知名高校出的《哲學通論》孫正聿、《哲學概論》一類的書。推薦復旦王德峰的《哲學導論》。
另外推薦
文德爾班(Windelband, W.):《哲學史教程》(1-2卷
羅素(Russel, B.):《西方哲學史—及其與從古代到現代的政治、社會情況的聯系》(上、下),
施太格繆勒(Stegmueller, W.):《當代哲學主流》(上、下
希爾貝克(Skirbekk, G.):《哲學史》,正在翻譯中,將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趙敦華:《西方哲學簡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趙敦華:《現代西方哲學新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江怡主編:《走向新世紀的西方哲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劉放桐等編著:《新編現代西方哲學》,人民出版社,2000

汪子嵩主編:《希臘哲學史》(1-4卷),人民出版社,1997

趙敦華:《基督教哲學1500年》,人民出版社,1994※

陳修齋:《歐洲哲學史上的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人民出版社,1986※

楊祖陶:《德國古典哲學的邏輯進程》,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

趙修義、童世駿:《馬克思恩格斯同時代的西方哲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

洪謙:《論邏輯經驗主義》,商務印書館,1999

江天驥:《當代西方科學哲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穆尼茨(Munitz, M. K.):《當代分析哲學》,吳牟人等譯,復旦大學出版社,1986※

王路:《走進分析哲學》,三聯書店,1999※

潘德榮:《詮釋學導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

考夫曼(Kaufmann, W.)編著:《存在主義—從陀斯陀也夫斯基到沙特》,陳鼓應、孟祥森等譯,商務印書館,1987

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編:《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上、下),商務印書館,1981※、1982※;
《西方古典哲學原著選輯》(共5本:《古希臘羅馬哲學》、《十六-十八世紀西歐各國哲學》、《十八世紀法國哲學》、《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德國哲學》、《十八、十九世紀俄國哲學》),商務印書館,1982※

洪謙主編:《現代西方哲學論著選輯》,商務印書館,1993※

陳啟偉主編:《現代西方哲學論著選讀》,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俞吾金、吳曉明主編:《20世紀哲學經典文本》(共5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

經典著作(A)

柏拉圖(Plato):《蘇格拉底的最後日子》,余靈靈,羅林平譯,三聯書店上海分店,1988※

奧古斯丁(Augustinus, Aurelius):《懺悔錄》,周士良譯,商務印書館,1963年※□◎

笛卡爾(Descartes, R.):《談談方法》,王太慶譯,商務印書館, 2000

培根(Bacon, F.):《新工具論》,許寶騤譯,商務印書館,1984※□

洛克(Locke, J.):《政府論下篇》,葉啟芳,瞿菊農譯.,商務印書館,1964※□◎

休謨(Hume, D.):《人類理解研究》,關文運譯,商務印書 館,1981※

斯賓諾莎(Spinoza, B.):《知性改進論》,賀麟譯,商務印書館,1996※

盧梭(Rousseau, J.):《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李常山譯,商務印書館,1996※□◎

康德(Kant, I.):《未來形而上學導論》,龐景仁譯,商務印書館,1982※□;
《道德形而上學原理》,苗力田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歷史理性批判》,何兆武譯,商務印書館,1991※

費希特(Fichte, J. G.):《論學者的使命 人的使命》,梁志學、沈真譯,商務印書館,1997※

黑格爾(Hegel, G. W. F.):《小邏輯》,賀麟,商務印書館,1980※□;
《精神現象學》、《邏輯學》、《自然哲學》、《法哲學》、《歷史哲學》、《美學》、《哲學史講演錄》等著作的序言和導論※

費爾巴哈(Feuerbach, L. A.):《宗教的本質》,人民出版社,1999年※

馬克思(Marx, K.):《共產黨宣言》,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中央編譯出版社 , 1998※;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人民出版社 , 1962※

恩格斯(Engels, F.):《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人民出版社 , 1997※

普列漢諾夫(Plekhanov, G. V.):《論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唯真譯,三聯書店, 1965※

孔德(Comte, A.):《論實證精神》,黃建華譯,商務印書館 , 1996※

穆勒(Mill, J. S.):《論自由》,程崇華譯,商務印書館, 1959※

斯賓塞(Spencer, H.):《社會學研究》,張宏暉, 胡江波譯,華夏出版社 , 2001

尼采(Nietzsche, F.):《偶像的黃昏》,周國平譯,光明日報出版社 , 2001※

赫胥黎(Huxley, T. H.):《進化論與倫理學》,《進化論與論理學》翻譯組譯,科學出版社,1971

柏格森:《形而上學導言》(Bergson, H.),劉放桐譯,商務印書館,1963

詹姆斯:《實用主義》(James, W.),陳羽倫、孫瑞禾譯,商務印書館,1979※

杜威(Dewy, J.):《哲學的改造》,許崇清譯,商務印書館,1989※□

羅素(Russell, B.):《哲學問題》,何兆武譯,商務印書館,1999※□;
《我們關於外間世界的知識》,陳啟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0※

卡爾納普(Carnap, R.):《哲學和邏輯句法》,傅季重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維特根斯坦(Wittgenstein, L.):《邏輯哲學論》,賀紹甲譯,商務印書館, 1996※◎

波普爾(Popper, K.):《歷史決定論的貧困》,華夏出版社,1987※;
《猜想與反駁》,傅季重、紀樹立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
《通過知識獲得解放》,范景中、李本正譯,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6□

庫恩(Kuhn, T.):《科學革命的結構》,李寶恆、紀樹立譯,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0□◎

胡塞爾(Husserl, E.):《哲學作為嚴格的科學》,倪梁康譯,商務印書館, 1999;
《現象學的觀念》,倪梁康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 1986※

海德格爾(Heidegger, M.):《面向思的事情》,陳小文, 孫周興譯,商務印書館, 1996

薩特(Sartre, J.):《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周熙良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

雅斯貝斯(Jaspers, K.):《時代的精神狀況》,王德峰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

伽達默爾(Gadamer, H-G):《哲學解釋學》,夏鎮平、宋建平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4

羅爾斯(Rawls, J.):《正義論》(第1章),何懷宏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8※□◎

哈貝馬斯(Habermas, J.):《作為『意識形態』的技術與科學》,李黎、郭官義譯,學林出版社,1999;
《交往與社會進化》,張博樹譯,重慶出版社, 1989※

羅蒂(Rorty, R.):《後哲學文化》,黃勇編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2※

Ⅶ 中國哲學史於中國哲學史新編

你到底是想了解哲學還是哲學史?研究中國哲史的話,《中國哲學史》1934年完成,值得一讀。但是新編看不看無所謂,因為新編很顯然是在馬哲原理的框架下寫的,對你學馬哲會更有幫助。
如果你是想了解中國哲學,那就不要看哲史,直接看哲人的著作不就行了么?中國哲學首推《老子》《莊子》,《老子》是理論體系,諸子百家中不少學派都是受此書引響,有的是融匯,有的是發揚,所以以此書為代表作。《莊子》內容則是一百多則寓言故事,是中國文學(有的說是小說)的鼻祖,也很有代表性。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也可以看看,畢敬是儒家經典,引響中國2000多年的哲學思想,很了不起啊 。

Ⅷ 中醫學的歷史

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神農嘗百草,春秋戰國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了解剖和醫學分科,已經採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葯、艾灸、導引、布氣、祝由等。西漢時期,開始用陰陽五行解釋人體生理,出現了「醫工」,金針,銅鑰匙等。東漢出現了著名醫學家張仲景,他已經對「八綱」(陰陽、表裡、虛實、寒熱)有所認識,總結了「八法」。華佗則以精通外科手術和麻醉名聞天下,還創立了健身體操「五禽戲」。唐代孫思邈總結前人的理論並總結經驗,收集5000多個葯方,並採用辨證治療,醫學院,醫學分科接近完備,並且統一了中國針灸由於傳抄引起的穴位紊亂,出版《圖經》。金元以降,中醫的發展出現了一片繁榮,以劉完素、張子和、李東垣、朱丹溪金元四大家為代表的河間學派、易水學派等中醫流派出現,極大的補充了中醫學的理論,提出了許多新見解和新思路。明清以後,隨著瘟疫的大范圍流行,醫學家們有感於用治療狹義傷寒的方法來治療溫病的不足,經過數代醫學家的努力,終於形成了一整套治療溫病的理論方法,溫病學派誕生。在明朝後期成書的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標志著中葯葯理學又一次的總結,對醫學和自然科學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同一時期,蒙醫、藏醫受到中醫的影響。在朝鮮東醫學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例如許浚撰寫了《東醫寶鑒》。
自清朝末年,中國受西方列強侵略,國運衰弱。同時現代醫學(西醫)大量湧入,嚴重沖擊了中醫發展。中國出現許多人士主張醫學現代化,中醫學受到巨大的挑戰。人們開始使用西方醫學體系的思維模式加以檢視,中醫學陷入存與廢的爭論之中。同屬中國醫學體系的日本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來,中醫開始有復甦跡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中醫作為「古為今用」的醫學實例得到中國共產黨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發展。現代,中醫在中國仍然是治療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在國際上,針灸引起了醫學界極大興趣,世界衛生組織的觀點認為,針灸已被證實在減輕手術後疼痛、懷孕期反胃、化療所產生的反胃和嘔吐、牙齒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然而,對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頭痛,數據顯示出模稜兩可或者爭議性。。WHO認為很多針灸和一些草葯的有效性得到了科學雙盲研究的較強支持,但是對於其它的傳統療法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研究,而且不能忽視未經研究的傳統療法存在的安全性及危險性等問題。WHO在2002年5月26日發表「2002-2005年傳統醫葯研究全球策略」,邀請全球180餘國將替代醫學納入該國的醫療政策。 1996年,學界對中醫氣本質、經絡實質、陰陽、五行、藏象和中醫哲學觀等都有了新的創造性的認識和解說。如鄧宇等發現的:氣是『信息-能量-物質』的統一體;分形分維的經絡解剖結構;數理陰陽;中醫分形集:分形陰陽集-陰陽集的分形分維數,五行分形集-五行集的分維數;分形藏象五系統-暨心系統、肝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中醫三個哲學觀-新提出的第三哲學觀:相似觀-分形論等。
還包括近代針灸經絡的發展史,近代中醫氣的進展簡史,中西醫結合史,中醫中葯史等。

Ⅸ 文史哲學包括中醫醫史文獻嗎

不包括,中醫醫史文獻屬於醫葯類專業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