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哲學廣延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哲學廣延

發布時間: 2021-03-24 00:52:05

⑴ 廣延是什麼意思

某物占據或表面上占據空間部分的性能
廣延 guǎngyán 這是笛卡爾「第一哲學」特有的哲學術語。

⑵ 哲學上常說的「廣延」這個詞究竟是什麼意思

某物占據或表面上占據空間部分的性能 廣延 guǎngyán 這是笛卡爾「第一哲學」特有的哲學術語。

⑶ 哲學的分類

唯心主義,唯物主義。

(一)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決定意識.

代表人物及觀點:
1.費爾巴哈:肯定了自然離開人的意識而獨立存在,時間、空間是物質的存在形式,肯定人是能夠認識客觀世界。

2.赫拉克利特:「人不能兩次走進同一條河流」,主張「萬物皆動」,「萬物皆流」。

3.霍布斯:「物體是不依賴於我們思想的東西,與空間的某個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樣的廣延」。

4.馬克思:繼承了黑格爾的辯證論,並將自己的唯物論集合為辯證唯物主義,將歷史哲學發展為階級斗爭理論,即歷史唯物主義。

(二)唯心主義:認為世界是意識的,意識決定物質.

代表人物及觀點:
1.柏拉圖:客觀唯心主義的創始人,提出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和「現象世界」所組成。

2.笛卡爾:「我思故我在。」「人的心靈是由精神實體構成的。」

3.黑格爾:他的思想標志著19世紀德國唯心主義哲學運動的頂峰,如存在主義和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產生了直接影響。

⑷ 哲學上常說的「廣延」這個詞究竟是什麼意思

就是占據一定的空間、具有長、寬、高的意思,是物體的屬性。

⑸ 哲學中的廣延是

廣延指一個概念包括的內容的范圍。

⑹ 什麼叫哲學

哲學網路全書中的哲學詞條
【中文詞條】本原
【外文詞條】arche
【作 者】楊壽堪
指世界的來源和存在的根據。希臘文為 ,原義是開始,又譯為始基。亞里士多德認為,一切存在物都由本原構成,一切存在物最初都從其中產生,最後又復歸為它。古希臘米利都學派首先提出和探討了世界本原這個重要的哲學問題,開創了哲學本體論的研究。後來希臘哲學家圍繞這一問題提出了各種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哲學家認為萬物的本原是物質性的元素,如水、火、氣,以及原子,另一部分哲學家認為本原是抽象的原則,如畢達哥拉學派(見畢達哥拉和畢達哥拉學派)認為是數,愛利亞學派認為是存在等。
本原一詞為以後西方哲學家所沿用,和哲學基本問題相聯系。主張世界只有一種本原的稱為一元論,認為世界本原是物質的,即是唯物主義一元論,認為世界本原是精神的,即是唯心主義一元論;主張世界有物質和精神兩種互不依賴、彼此獨立的本原的稱為二元論。
【中文詞條】先驗的和超驗的
【外文詞條】transcendental and transcendent
【作 者】錢廣華
西方的宗教或唯心主義哲學的一般術語。歐洲中世紀經院哲學就已使用過,康德,I.第一次把這兩個術語作了區分。在康德哲學中,這兩個術語是不能相互替換的。所謂「先驗的」,在認識論中有先於經驗的意思。康德用來表示在先天可能的范圍內,關於認識方式的知識。康德所說「先驗的」,是指這樣一種特殊知識:它不涉及對象,而只涉及我們認識對象的形式,並且在這種形式中也只限於先天可能的形式。康德藉此企圖說明,先天知識為什麼是經驗之所以可能的一般條件以及為什麼只能限於經驗的使用。這種理論知識的體系就是康德的先驗哲學,即所謂觀察先天知識的限界、本性與可能性的一門科學。
所謂「超驗的」,一般指思維或意識的一種活動性質,即超出經驗世界的界限而進入超經驗的領域。在康德的先驗唯心論體系中,「超驗的」是理性的辯證本性的表現。與知性不同,理性追求絕對的完整性,即無條件者,而經驗的東西只具有相對的完整性,即有條件者。因此,理性所追求的無條件者就超出了經驗的界限,它在經驗世界中沒有相應的對象。康德指出,理性這種對經驗世界的超越是必然的,問題在於對這種理性的必然性要有批判的認識。康德認為理性超越經驗界而必然形成的只是「理念」,它們只具有規范性的意義,不存在於經驗界,因而不是認識的對象,而是「物自體」。理性的理念有三種:「心靈」,是主體的絕對統一;世界或宇宙,是客體的絕對統一;上帝,是主體與客體的統一。康德認為,舊的形而上學正是對於理性自身超越作用的必然性沒有批判的認識,因而陷入了「假相」,即把「物自體」當作了可認識的對象,產生一系列謬誤推理和二律背反。康德認為,知識是「內在的」,不能超出主體可能的經驗,理性的超越作用是必然的,但要予以批判的考察即規定它的正當地位。
【中文詞條】先驗論
【外文詞條】apriorism
【作 者】曙光
一種與唯物主義反映論根本對立的唯心主義的認識理論(見認識論)。它一般主張在人所處的現實世界之外,有一個超越經驗、超越時空、永恆存在的理念世界,人們無法通過經驗獲得有關理念世界的知識,只能通過某種先天的形式或手段獲得。在西方哲學史上,典型的先驗論者是柏拉圖和康德,I.。
【中文詞條】白板說
【外文詞條】theory of tabula rasa
【作 者】呂大吉
主張認識來源於經驗的一種哲學思想。白板,拉丁文是 tabula rasa,原指一種潔白無瑕的狀態。西方哲學家用它比喻人類心靈的本來狀態象白紙一樣沒有任何印跡。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其《論靈魂》中認為,靈魂如同蠟塊一樣,從外物接受印紋。17世紀英國經驗論哲學家洛克,J.繼承和發展了這個思想,批判了天賦觀念說,認為人出生時心靈猶如白紙或白板,對任何事物均無印象;人的一切觀念和知識都是外界事物在白板上留下的痕跡,最終都導源於經驗。
【漢語拼音】wuxianding
【中文詞條】無限定
【外文詞條】apeiron
【作 者】楊壽堪
古希臘米利都學派哲學家阿那克西曼德使用的術語。希臘文為,指產生宇宙萬物的一種物質本原。這種物質本原沒有固定的性質和形狀,沒有邊際,是永恆不滅的,沒有規定的,故稱為「無限定」,舊譯為「無限者」。這個無限定分離出對立物,即熱和冷,濕和乾等,因對立物的作用產生了天體和萬物。阿那克西曼德的「無限定」比古希臘其它哲學家用某種具體物質元素作為萬物本原的觀點高明,因為任何一種具體的物質元素總有某種規定性,其本身還得加以說明,因而難以解釋它是如何產生同它相對立的東西;「無限定」由於本身不具有任何規定性,所以能夠產生各種不同物質。從哲學上說,「無限定」是個比較一般的物質概念,這一概念的產生表明了人們認識的深化。
【中文詞條】人是萬物的尺度
【外文詞條】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
【作 者】陳聞桐
公元前 5世紀古希臘智者普羅泰戈拉的著名哲學命題。最早見於柏拉圖的對話《泰阿泰德篇》:「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意思是說,事物的存在是相對於人而言的。人的感覺怎樣,事物就怎樣;對同一事物的感覺,因人因時而異,這些不同的感覺並無真假是非之分。這種觀點曾受到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批評。亞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學》第4卷第5章中批評他說:照普羅泰戈拉的說法,如果沒有動物即感覺的主體,也就沒有存在的世界了。後來皮浪把普羅泰戈拉的觀點推向極端的懷疑論。19世紀前,大多數思想家將普羅泰戈拉的這個命題看作是詭辯論,直到黑格爾,G.W.F.,才從認識史發展的角度,肯定這個命題體現了思維的能動性。這個命題集中代表了普羅泰戈拉的相對主義和懷疑主義的錯誤觀點,有主觀唯心主義的因素,但是它觸及到主觀與客觀的關系問題,表明了人類認識的進步。
【中文詞條】反思
【外文詞條】reflexion
【作 者】王樹人
近代西方哲學中廣泛使用的概念之一。又譯為反省、反映。原意指光的反射,作為哲學概念是借用光反射的間接性意義,指不同於直接認識的間接認識。在17、18世紀的西方哲學中,這個概念只指有較高價值的內省認識活動,例如洛克,J.把離開感覺形成內部經驗的心靈活動稱為反思:斯賓諾莎,B.認為反思是認識真理的比較高級的方式。顯然,這時尚未對於反思概念本身作出具體規定。康德,I.提出了正確規定反思概念的問題,並認為反思構成表象或概念在聯結中歸屬何種認識能力的主觀條件,特別是把審美與合目的性的認識能力明確規定為「反思的判斷」,作為聯結知性與理性的橋梁。但是,反思概念在康德那裡尚未達到辯證的理解。黑格爾,G.W.F.在客觀唯心主義形式下,把反思變成一個把握發展的辯證概念,完成了規定反思概念從而使之含義更加深刻的工作。他認為反思具有不同的層次。對於本質的認識,「設定的反思」尚停留在抽象的自身同一階段:「外在的反思」則進展到把握區別與對立;只有「規定的反思」才能從聯繫上把握對立面的統一。這樣,黑格爾在反思的認識上達到了一個飛躍,即反思本身也有一個過程。但是,反思只是作為一種從把握外在本質到把握內在本質的過渡。
【中文詞條】實體
【外文詞條】substance
【作 者】陳村富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首創的一個重要哲學概念,也是後來西方哲學史上許多哲學家使用的重要哲學范疇。又譯為本體。其含義一般是指能夠獨立存在的、作為一切屬性的基礎和萬物本原的東西。
實體范疇的起源 古希臘哲學以探討萬物本原為開端的。本原即某種獨立存在的東西,一切存在物都由它構成,最初都從其中產生,最後又復歸於它。它包含著實體范疇的萌芽。從泰利斯到巴門尼德,人們對本原的認識經歷了從感性的具體上升到抽象的過程,開始是把水當作萬物的本原,最後得出一個最一般最抽象的概念「存在」。亞里士多德總結前人的成就,在《范疇篇》中,將「存在」分成作為「這個」的存在,以及作為數量、性質、關系、狀況、時間、地點等的存在,共10類。作為「這個」的存在名之為「實體」。它是其它幾類存在的基礎,其它幾類都只是它的「屬性」。這樣,從亞里士多德起,「實體」開始作為哲學范疇被使用。
亞里士多德關於實體的基本思想 亞里士多德認為實體是獨立存在的東西,是一切屬性的承擔者,從語言和邏輯上說它處於主詞地位,其它表示數量、性質的范疇依附於實體,處於賓詞的地位,只能用來說明主詞。他認為實體的主要特徵是:它是「這個」而不是「如此」,是獨立的,可以分離存在的;實體在保持自身不變的同時,允許「由於自身變化」而產生不同的性質,例如,同一個人可以有時健康,有時生病,但仍是這一個人;實體是變中不變的東西,是生成變化的基礎。對此,亞里士多德明確指出:「這是實體的最突出的標志」。
根據這些標准,亞里士多德認為個體,如這個人、這匹馬,才是最真正的、第一性的、最確切意義而言的「實體」,它們是所有其它東西的基礎和主體。「人」、「動物」這些一般的「屬」和「種」則是第二實體。這體現了亞里士多德的唯物主義思想。
但是,亞里士多德在實體問題上,存在著矛盾和混亂。在《形而上學》第 7卷中,他把個體分解為質料與形式的組合,認為質料、形式及二者組合的個體在某種意義上都叫實體,嚴格說來卻只有形式,即本質才是實體,形式與質料組成的個體構成第二實體。在《形而上學》第12卷中,他又認為最高的實體是永恆不動的、無生無滅的,是萬物邉擁淖鉞釀右顢o即第一推動者——神。
近代西方哲學的實體觀 西方中世紀的經院哲學利用亞里士多德哲學中的唯心主義成份為基督教神學作論證,貶抑人和自然界,認為上帝是最圓滿的實體。近代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哲學家們總結新興科學的成就,在批判經院哲學的同時,提出了自己的實體觀。笛卡爾,R.、霍布斯,T.、洛克,J.等人認為具有長、寬、高的「形體」是獨立的實體。但是,笛卡爾又認為,除了「形體實體」之外還有一個「心靈實體」,形體以廣延為屬性,心靈以思維為屬性,二者並立而互不依賴。他認為這兩個實體是相對的,雖然彼此獨立,卻依賴於一個共同的原因,即最圓滿的上帝,上帝是絕對的實體。笛卡爾是機械唯物主義的創始人之一,卻保留著唯心主義的一面。後來的一些哲學家要求克服他的不徹底性,貫徹唯物主義思想,斯賓諾莎,B.是這方面的重要代表。他認為思維和廣延並不是分屬於兩個實體的屬性,而是唯一實體的屬性。這唯一的實體是獨立自存的「自因」,他雖然也稱之為最圓滿的上帝,卻清除了神學目的論思想,把它等同於自然。他還提出,這唯一的實體有眾多的樣式,即特殊表現,以此解釋個別事物。這是溝通一般和個別的辯證法觀點。萊布尼茨,G.W.認為實體有內在的活力,不是僵死的東西,不同意用機械論觀點來看待實體。他非常重視個別事物的多樣性,因而把實體規定為無限眾多的精神性的「單子」,認為每個單子是獨立自存的「單純實體」,具有不同程度的表象能力,各自反映全宇宙,但是彼此之間「沒有窗戶」,不能相通,其所以能夠一致,是由於上帝的「前定和諧」。在萊布尼茨的唯心主義思想中,也包含著辯證法觀點。
主觀唯心主義者巴克萊,G.認為,我們既然感覺不到物質,物質就是不存在的,只有個人的心靈和上帝才是實體。休謨,D.又把這種看法用在心靈和上帝上,認為這二者也不是實體,從而取消了實體,成為不可知論者。18世紀的法國唯物主義者狄德羅,D.等人與他們相反,吸取了洛克認識論和笛卡爾物理學的合理成份,建立起唯物主義一元論,認為有廣延的、能邉擁末p有感受性的形體即物質是唯一的實體,精神只是物質的機能,精神實體的上帝是根本不存在的。
19世紀德國古典哲學家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即對實體加以辯證地考察。康德,I.認為過去的哲學家們離開主體談論實體,是非批判的獨斷論,實體並不是獨立存在的東西,只是知性的一個范疇,是知性構成判斷的條件。康德還保留著「物自體」這一概念,但物自體是不可認識的。費希特,J.G.拋棄了物自體,只留下「自我」。謝林,F.W.J.又用「客觀精神」代替了「自我」。但無論「物自體」、「自我」或「客觀精神」都不是原來意義的實體。原來意義的實體是一個機械論的哲學范疇,已經不適用了。客觀唯心主義者黑格爾,G.W.F.根本改造了這個范疇,認為「絕對理念」才是最高、最豐富的范疇,實體只是理念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而對實體的認識必須經過一個辯證的中介過程。他的這一理論含有深刻的辯證法思想。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體觀 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地總結了實體范疇的發展過程,認為物質概念是哲學的最高范疇,它是指不依賴於意識而又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而實體觀則是人類對自然界和物質的認識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階段。以往的哲學家關於實體的各種觀點,反映了各個時期或同一時期人們對物質和自然界認識的深度和分歧。哲學史上形形色色的關於實體的觀點為馬克思主義物質概念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思想數據。馬克思主義哲學吸取了以往哲學中實體范疇的合理因素。例如:物質是客觀存在的,可以認識的,物質是一切屬性的承擔者,是多樣性統一的基礎;物質是按其自身固有的辯證規律發展的,物質自身包含著邉雍桶l展的源泉,必須用辯證法研究物質世界及物質范疇的含義等等。馬克思主義哲學無需在物質概念之外再加一個實體范疇。通常所說的本體論,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也就是物質論。

⑺ 哲學基本原理

一、唯物論(三觀兩原理一方法論)10個原理

1、三觀:物質觀、意識觀和實踐觀

①物質觀:

物質和運動的辯證關系原理: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處在運動和變化之中,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物質是運動的物質,脫離運動的物質是不存在的;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主體),脫離物質的運動是不存在的。

運動和靜止的辯證關系原理:

區別: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永恆的,靜止是相對的、有條件的和暫時的

聯系:靜止是絕對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只承認靜止而否認運動是形而上學的不變論,只承認絕對運動而否認相對靜止則導致相對主義和詭辯論。 運動的物質與時間、空間的辯證關系原理:

空間是物質的廣延性或伸張性。空間的特點是三維性,即具有長、寬、高三度。時間是物質運動的持續性、順序性。時間的特點是一維性,即一去不復返的性質。

時間、空間與物質運動是不可分離的:一方面,物質運動總是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中進行的,離開了時間和空間的物質運動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時間和空間也離不開物質的運動,離開了物質運動的時間、空間同樣是不存在的。(人的時間觀念既有相對性又有可變性)
時空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的辯證關系原理:

時間和空間的絕對性,是指時間和空間作為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方式是客觀實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所謂時間和空間的相對性,是指時間和空間作為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方式又是客觀具體的,它因物質具體形態和運動速度的不同而不同,因而是相對的。
時空的有限性與無限性的辯證關系原理:

時空的無限性是指物質世界的存在方式和發展的持續性是無限的,物質世界具有永恆性。時空的有限性是指物質存在的各種具體形態在時間和空間上又都是有限的。
②意識觀:意識的能動性原理:

第一,在認識世界過程中,意識不僅可以反映事物的現象,而且可以通過抽象思維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第二,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意識具有指導性。意識可以通過實踐把觀念的東西變成現實的東西。意識的這一能動作用具有兩種不同的性質:其一,正確的意識促進事物的發展,使人們的實踐活動獲得成功;其二,錯誤的意識阻礙事物的發展,使人們的實踐活動遭到失敗。意識的這一作用是意識能動性最突出的表現。

第三,意識能夠反作用於主體,影響人的生理過程。人的精神是否愉悅,對於其身體健康狀況有重要影響。

③實踐觀:主體與客體的辯證關系原理;自在世界與人化世界的辯證關系原理。

2、兩原理:

①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

②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辯證唯物主義主張世界統一於物質,是指統一於所有物質形態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客觀實在性;世界的統一是無限多樣的統一,是包含著質的差別的統一;世界的物質統一性是運動和發展的充滿聯系的統一。

3、一方法論: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二、辯證法(一個核心,兩大特徵,三大規律,四對范疇)23個原理

1、一個一是指一個核心——矛盾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辯證關系原理;

②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原理;

③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辯證關系原理。

④矛盾是事物發展動力的原理:

第一,矛盾雙方相互依存,使每一方在相互統一中得以存在和發展。

第二,矛盾雙方相互包含,使任何一方都從對方那裡吸收到了有利於自身的因素,從而在相互利用、相互促進中共同地得到發展。

第三,矛盾雙方相互貫通,規定了事物發展的基本趨勢。

第四,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斗爭,推動事物的發展。矛盾的斗爭性首先引起事物的量變,一旦矛盾雙方的斗爭突破原有事物的限度,就會引起事物的質變。

⑤內因與外因的辯證關系原理。

2、兩個二是指兩大總特徵:聯系和發展

聯系:

①世界是普遍聯系的原理(聯系的含義和特徵);

②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原理;

③系統與要素的辯證關系原理。

發展:

①新事物必然要戰勝舊事物的原理:新事物符合客觀世界發展的規律,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前進性,因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新事物脫胎於舊事物的母腹,它對舊事物採取了揚棄的態度,具有舊事物所沒有的優越性;社會領域的新事物符合人民利益,得到人民的擁護、支持。

②尊重客觀規律性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系原理。

③唯物辯證法過程論的原理:世界的發展是無限的,而每一個具體事物的發展是有限的,世界的無限發展是由無數個事物有限的發展過程的集合而成的。

3、三個三是指三大規律: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

(1)質量互變規律:

①度的原理:度是質和量的統一。把握事物的度,可以全面而深刻地認識事物,做到胸中有數,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統一。把握事物的度,要求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掌握「適度」的原則,不能隨意超出事物所允許的范圍。

②質變和量變的辯證關系原理;

③改變了物的量的結構引起質的飛躍的原理。

(2)否定之否定規律:

①肯定和否定的辯證關系原理;

②辯證的否定觀的原理:

第一,辯證否定觀認為,事物否定的根源存在於事物的內部,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第二,辯證否定觀認為,否定的實質是揚棄,否定是批判和繼承、克服和保留的統一。肯定和否定相互滲透,肯定之中有否定,否定之中有肯定。

(3)對立統一規律(又叫矛盾規律)見一個一。

4、四個四是指四對范疇:原因與結果,現實與可能,必然與偶然,現象與本質

①現象和本質;②必然與偶然;③原因與結果;④現實與可能。⑤形式與內容

三、認識論(三個一,一觀一論一方法)10個原理

1、一觀——真理觀

①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辯證關系原理;

②真理的具體性的原理;

③真理和謬誤的辯證關系原理;

④真理的價值性與客觀性的原理:

第一,真理既具有客觀性又具有價值性。

第二,真理的客觀性是指,真理的內容是對客體的本質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不附加任何主觀隨意想像的成分。

第三,真理的價值性是從真理對主體的意義和效用上考察,是對真理的作用、意義、功能的揭示和反映。第四,真理的價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觀性為基礎的。

⑤價值的主體性與客觀性的原理:

價值既有客觀性,又有主體性。價值的客觀性表現在:價值必須以客觀事

物本身所具有的屬性為現實基礎,人的需要受社會歷史條件制約。價值的主體性表現在:客觀事物的某種屬性是否能實現價值的滿足要以人的需要為基準,另外,同一客體對於不同的主體的價值滿足帶有主體的個性特徵。

⑥實踐是檢驗真理標準的原理(實踐標準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辯證關系原理)。

2、一論——認識論

①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

②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

③實踐和認識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所謂具體的統一,是指認識、理論要同一定時期、地點、條件下的具體實踐相適應。認識、理論要根據具體實踐不斷地補充、豐富和完善。所謂歷史的統一,是指認識、理論要同不斷發展的實踐相適應,要根據實踐的變化而變化,不能落後於實踐。

④認識過程的反復性與無限性:

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往復以至無窮,這是認識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無限發展的全過程。

3、一方法——辯證思維方法。

注意:辯證思維方法、理性因素與非理性因素在認識活動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唯物史觀(社會發展的因素、規律、特點和動力)15個原理

1、因素:

①人口是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

②地理環境是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

③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2、規律:

①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規律(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原理,從屬)。

②上層建築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發展的規律(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辯證關系原理)。

3、特點:

① 會形態更替的多樣性與統一性的原理;②社會形態更替的前進性與曲折性的原理;③社會形態更替的必然性與主體選擇性的原理。

4、動力:

①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性力量;②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③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④科學技術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⑤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和創造者;⑥社會革命和改革推動著社會發展;

註:本章還有一個原理: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

馬克思主義哲學方法論意義總結

一、唯物論的方法論意義:

1、一切從實際出發

一切從實際出發,就是要把客觀存在的事物作為觀察和處理問題的根本出發點,這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根本要求和具體體現。從實際出發,就是要從發展變化著的客觀實際出發,從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出發,按照客觀世界的本來面目認識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觀成分。從根本上說,就是要從客觀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出發,在實踐中按客觀規律辦事。

2、要堅持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辯證的統一(也就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

其一,在認識世界時,由於規律隱藏在事物的內部,我們只有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透過現象認識、把握事物的規律。其二,在改造世界時,我們應該發揮主觀能動性,根據實踐目的的需要改變規律賴以起作用的條件,從而限制和防止規律的有害作用,利用其有利作用。

二、唯物辯證法的方法論意義:

1、把握矛盾性原理的方法論意義(矛盾分析方法):矛盾是客觀、普遍存在的,要正視矛盾,不要迴避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全面地具體地分析矛盾;用不同方法解決不同矛盾是辯證法的基本要求,要用正確的方法去化解矛盾。解決矛盾時要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要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但要抓重點、抓關鍵、看主流。

2、尊重客觀規律性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系原理的方法論意義:要堅持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辯證的統一(也就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

3、唯物辯證法過程論的原理的方法論意義:我們在實踐活動中應該做到與時俱進。

4、改變了物的量的結構引起質的飛躍的原理的方法論意義:我們在實踐活動中應該既要看到量變又要看到質變,注意特殊量變引起的質變。

三、認識論的方法論意義:

1、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真理

堅持認識和實踐的統一,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真理觀,努力做到以正確的理論為指導,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真理。對待馬克思主義,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不斷進行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做到堅持和發展的統一。

2、一切從實際出發

一切從實際出發,就是要把客觀存在的事物作為觀察和處理問題的根本出發點,這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根本要求和具體體現。從實際出發,就是要從發展變化著的客觀實際出發,從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出發,按照客觀世界的本來面目認識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觀成分。從根本上說,就是要從客觀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出發,在實踐中按照客觀規律辦事。

3、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類創造歷史的兩種基本活動。認識的任務不僅在於解釋世界,更重要的在於改造世界。堅持認識與實踐的統一,歸根結底是要將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結合起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賴、相互制約,是辯證統一的。認識世界是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須正確地認識世界。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統一,決定了理論與實踐必須相結合。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具體實際相結合,是達到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徑。

四、唯物史觀的方法論意義:

1、要尊重社會基本矛盾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2、要尊重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性力量。

3、要尊重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和創造者。

4、要尊重社會存在的第一性,堅持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⑻ 廣延性 是什麼

1、空間的廣延性是指任何事物都有其體積。

2、語言的廣延性是指廣大無限的意味、意思。

3、邏輯廣延性是指廣袤無邊的思緒空間。

4、 哲學廣延性是指廣泛延伸到最根本的狀態。

空間是指物質的伸張性、廣延性。任何物體都有一定的伸張性、廣延性,它具體表現為事物的存在和發展總要向上下、前後、左右幾個方向延伸,具有一定的形態或體積,占據一定的位置。空間的特點是三維性,即物體的長、寬、高三個方向。



(8)哲學廣延擴展閱讀:

笛卡爾的著作中常出現一詞一一「nature」。笛卡爾的nature指事物所具有的本質或本性,或者說具有某種本質和本性的都是某種自然事物。他的nature具有三種含義。首先,在精神方面他認為存在著純粹知性,這是人們思維中各種概念都具有的本性。

比如,「廣延」使人們對事物的抽象認識而不是具體事物的特殊廣延。同時,笛卡爾又把思維等同於自我,他說「我是一個本體,其全部的本性和本質僅僅是思維,不需要任何地點,也不依賴於任何物質性的東西。

其次,關於物質的「nature」可以被翻譯為物體性自然物以及由物體性自然物組成的自然界,它意味著一種物體的性質一一廣延,這種廣延是物體本身具有的根本屬性,在這個意義上,物體就是廣 延,廣延就是物體。

⑼ 「物質的本性是廣延,精神的本性是思維」是什麼哲學觀點

「物質的本性是廣延,精神的本性是思維」這是笛卡兒的觀點,笛卡爾認為,物質和精神是兩種絕對不同的實體, 精神的本性是思維, 物質的本性是廣延,廣延不能思維,思維不具有廣延。物質和精神互不相通,彼此獨立,兩者都是世界是本原。屬於二元論的觀點,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