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哲學四大特性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哲學四大特性

發布時間: 2021-03-23 21:01:08

『壹』 中國哲學的特質有哪些

你提的問題很有水準啊~很切入核心!那我就來回答一下,可以供你參考一下

中國哲學的特質有哪些?
我個人覺得中國哲學以道家為核心,而道家的主旨思想就是「道法自然」,說的是與自然的心靈溝通以達到一種超然的境界,這就是中國哲學當中最重要的特質。
有人說中國哲學思想起源於《易經》而《易經》所給人展現的,除了道家那種「道」的學說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質就是「輪回」說。八卦就以及很多典故就反應了這種思想,「否極泰來」「喜極而涕」還有「人無遠慮必有遠憂」其實都在說對立的相互輪回轉化和矛盾統一。
第三點,我覺得特質就是「水」和「中」的精神。這主要體現在與人交流和處事上,因為中國哲學部喜歡走極端,喜歡柔和的處事方式,喜歡中庸之道。這也許也算是一種特質吧

如何理解中國哲學的基本精神?
如上題所說的那樣,就如道法自然一樣,中國的哲學史載謀求與自然的融合以求真正的自然的法則。無論是道家的」道「還是儒家的」水」「中庸」都是在尋求一種天然的平衡!
因為中國人以開始就在詢問為什麼太陽會升起會下落,為什麼會有著世界的生生不息,他們認為這是尋求了隱藏於世界的自然法則所制定的。所謂「大道無痕」就是這個意思。

為什麼說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的進路有所不同?
剛說到中國人所謂的大道無痕思想就是與西方哲學的不同之處,西方在世界法則上的認識是模糊的,他們往往是被宗教哲學給覆蓋了。西方認為世界法則的制定者是神,一個神話的人,而中國認為是一種絕對精神,無形的法則。
其次西方哲學有一種開拓自然的精神,這主要與他們所處的環境有關。西方哲學的起源在希臘,那裡自然條件惡劣,這給予他們改造自然渴望的自然環境!而中國地處肥沃之地,在自然條件上壓力小,這就養成了農耕文化,轉而投入對自然的敬畏和人與人、人與自然的思索,可以說中國在物質富足的情況下思考的問題更加空靈,更抽象。而西方哲學就顯得世俗了,研究科學、經濟等,這與所處自然環境有關!

『貳』 怎樣理解真理的四種屬性

真理的客觀性 它包含兩層意義:其一,任何真理都包含著不依人的一直未轉移的客觀內容。其二,檢驗認識真理的標准即實踐是客觀的。

真理的價值性。 是指真理是有用的,即對人具有某種積極的效用性。真理的積極效用程度越高,越能滿足主體物質的和精神的需要,真理的價值越大;反之,真理的價值越小。

真理的絕對性 包含兩方面的含義:其一,任何真理都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包含有不能被推翻的客觀的內容,這時無條件的,絕對的;其二,人類的認識能力就其本性來說,能夠認識無限發展著的客觀世界。

真理的相對性 是指人們在一定條件下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總是有限的。 包含兩方面:其一,從認識的廣度來看,人類的任何真理性的認識都只是對客觀世界的某些領域、某些方面和過程的一定范圍的正確反映,還遠遠沒有窮盡整個物質世界所有領域、所有事物和一切過程
的認識,世界上尚有未被認識的東西,我們的認識有待擴展。其二,從認識的深度來看,人類的任何真理性的認識都只是對特定具體對象一定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層次的近似正確的反映,認識有待於深化。

『叄』 中國哲學史大綱 胡適的四個特點

《中國哲學史大綱》所引起的震動,不僅僅是哲學史研究本身,而專是中國當時整個的文化思想領屬域。蔡元培專門為這部書寫了序言,盛贊此書有四大長處:(一)證明的方法;(二)扼要的手段;(三)平等的眼光;(四)系統的研究。就史學界而言,這部書除了在使用了證明的、分析的、系統的等研究方法而給予當時的史學研究以極大的影響和啟迪之外,更重要的,是在觀念上的啟蒙作用。人們開始從中認識到,歷史學必須建立在有所依憑的、可信的材料的基礎上,摒棄杜撰和編造,只有追求歷史的真實,才是科學的歷史學。因此,後人稱《中國哲學史大綱》是具有「示範」、「典型」、「典範」、「劃時代意義的書」,也可以說,這部書使中國史學開始具有了現代史學的基本觀念。

『肆』 關於政治必修四幾個哲學性語言的具體意思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又稱「素樸唯物主義」。用某種或某幾種具體物質形態來解釋世界的本原的哲學學說。唯物主義發展的最初歷史形態。它否認世界是神創造的,把世界的本原歸根為某種或某幾種具體的物質形態,試圖從中找到具有無限多樣性的自然現象的統一。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認為,萬物產生於水,並經過各種變化之後又復歸於水。中國的「五行說」認為,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構成世界的本原。印度古代的「四大」說認為宇宙萬物是由水、風、地、火構成的。這些都是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唯物主義思想的樸素反映,在總體上是正確的。而且,樸素唯物主義往往和樸素辯證法結合在一起。中國古代唯物主義在把「五行」當作世界萬物的本原時,還以它們之間的「相生相剋」的關系來說明世界的聯系和發展。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用「火」來說明世界發展的辯證景象。他說:「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體,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所創造的,它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按規律燃燒著的、按規律熄滅著的永恆的活火。」由於受到社會實踐和科學發展水平的限制,樸素唯物主義是依據直觀經驗和比較粗淺的自然知識所作的理論概括,缺乏一定的科學論證和嚴密的邏輯體系,帶有猜測的成分,帶有直觀的、樸素的性質。它的產生和發展經歷了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屬於奴隸主民主派和新興地主階級或地主階級進步階層的世界觀。隨著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和資本主義的產生,樸素唯物主義就不可避免地為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所代替.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又稱機械唯物主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指用形而上學觀點解釋宇宙的唯物主義哲學;狹義指西方哲學史上第二種唯物主義形態,即16~18世紀的唯物主義哲學。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亦稱機械唯物主義,唯物主義發展的第二種形態。以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觀點解釋自然界和認識論問題的哲學學派。以17、18世紀西歐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為典型。它承認世界是物質的,在反對唯心主義和宗教神學的斗爭中起過積極作用。例如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霍布斯認為,哲學的對象是客觀存在的物質實體,物體是不依賴於人們思想的東西,它是世界上一切變化的基礎。世界上除了具有廣延的物體之外,不存在其它任何東西。從這一觀點出發,他論證了世界的物質統一性,批判了宗教神學和笛卡兒的二元論。形而上學唯物主義還包含某些辯證法因素。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具有四個特性,亦是局限性:第一:機械性,它把一切運動歸結為機械運動,企圖用力學的觀點解釋一切現象,甚至把人和動物都看成受力學規律支配的機器,因此形而上學唯物主義也稱機械唯物主義;第二:形而上學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質上是不發展變化的;第三:直觀性,它對待世界、認識,都缺乏實踐的觀點;第四:不徹底性:它只在自然觀上堅持唯物主義,在歷史觀上則陷入唯心主義,把精神看成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 否認自然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否認事物內部因矛盾而引起的發展變化,認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實質上是不變的,即使有變化,也不過是量的增減或場所的變更,沒有質變,也沒有飛躍;離開人的社會性,不了解認識對實踐的依賴關系,把認識看作是直觀的、消極的、被動的反映,把抽象的理性、天性、情感等屬於社會意識的現象當成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是適應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伴隨著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而出現的,是上升時期的資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隨著社會歷史和科學的發展,它被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即馬克思主義哲學所代替。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是二元論,既唯物又唯心,所以它存在唯心史觀和二元論的局限。同時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又稱為機械唯物主義,機械性又是它的一個局限。但是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又是堅持唯物主義的可知論,所以不可知論並不是它的局限。因此,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主要局限有:唯心史觀、機械性、二元論。 辯證唯物主義( 即現代唯物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德國古典哲學---黑格爾的辯證法的『合理內核』和費爾巴哈唯物論的『基本內核』,在總結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的基礎創立的一系統科學的邏輯理論思維形式。 歷史唯物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社會歷史觀和認識、改造社會的一般方法論。亦稱唯物史觀。「歷史唯物主義」這個名詞來表述這一科學的社會歷史觀:「認為一切重要歷史事件的終極原因和偉大動力是社會的經濟發展,是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改變,是由此產生的社會之劃分為不同的階級,是這些階級彼此之間的斗爭。 主觀唯心主義 是唯心主義哲學的基本形式之一。主觀唯心主義把個人的某種主觀精神如感覺、經驗、心靈、意識、觀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產生和存在的根源與基礎,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則是由這些主觀精神所派生的,是這些主觀精神的顯現。中國宋明時期的心學所謂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心外無物」、「心外無理」,英國貝克萊的所謂「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觀念的集合」等觀點,就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和唯我論觀點。 客觀唯心主義 把客觀精神(如上帝、理念、絕對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客觀唯心主義是唯心主義哲學的兩種基本形式中的一種。客觀唯心主義認為某種客觀的精神或原則是先於物質世界並獨立於物質世界而存在的本體,而物質世界(或現象世界)則不過是這種客觀精神或原則的外化或表現,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後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中國宋代程朱理學的「理」,古希臘柏拉圖的「理念」,德國黑格爾的「絕對觀念」, 就都是這種作為世界本體的客觀精神或原則。客觀唯心主義的所謂客觀精神或原則,實際上是把人的思維或一般概念加以絕對化的結果,是通過抽象思維把它們升華或蒸餾為不僅脫離人頭腦並且脫離或先於物質世界及具體事物而獨立存在的實體,同時還進一步把它們神化、偶像化,部分分支陷於神秘主義的創世說和宗教信仰主義。因此,客觀唯心主義同宗教常常有著密切的聯系。可以說,客觀唯心主義的部分分支是宗教的一種比較精緻的形式,而宗教則是客觀唯心主義的一種理想形式。

『伍』 結合具體例子解釋價值的四個特性

價值的特性包括客觀性、主體性、多維性、社會歷史性。
1、客觀性
價值客觀性是價值屬性的客觀方面。具體表現為三點。(1)客體的屬性是客觀的。作為價值的承擔者--客體,無論是物質客體,還是精神客體,均具有能滿足主體需要的某種屬性,這種屬性是客觀存在的,不依主體需要和價值關系的存在為轉移。
2、主體性
價值屬的主體性包含兩層含義,一事物是否有價值由主體判斷;二價值是由主體創造的。價值是主體認定的客體對主體的積極作用。主體自身的每一規定、人同周圍世界普遍聯系的每一環節,都產生一定的需要;同時,人的生存和發展有著需要的內在規定性,需要對象具有滿足人需要的結構和屬性時,需要才能生成。
3、多維性
維是指向量,以及空間發展所具有的某一種衡量標准。 多維是指多種(一般是指三種以及三種以上)維和維度同時存在和發生作用。 價值的多維性任何一個層次的主體都表現為一定的整體,由於其結構和規定性又是復雜的、立體的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主體的價值關系都具有多維性或全面性。
4、社會歷史性
價值具有社會性,也就是人類勞動必須為人類社會所接受,也就是社會或其他人類需要你的勞動,你的勞動才有價值。這就是價值的社會性,同時價值還有歷史性。也就是不同歷史階段的人類社會對價值的判斷是不同的。
正確把握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有助於我們正確評價歷史和現實中的各種價值觀念,防止簡單化和片面化傾向。

『陸』 馬克思主義的四個維度

1、對馬克思主義追求人類解放崇高目標的情感認同,是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精神指引。

2、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理性認知,是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基礎,也是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基本內容。

3、對馬克思主義社會理想的堅定信念,是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核心內涵。

馬克思主義社會理想的價值指向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它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闡釋人類解放主題過程中提出的合乎歷史發展邏輯的社會理想,是基於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得出的科學結論。

4、以馬克思主義指導實踐的堅定意志,是領導幹部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現實指向。

馬克思主義不僅要求人們科學地認識世界,而且還要求人們在實踐活動中按照客觀規律正確地改造世界。

(6)哲學四大特性擴展閱讀:

領導幹部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四個維度

1、領導幹部要積極接受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

領導幹部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內容,運用相應的教育培訓方式,使領導幹部發自內心地對馬克思主義產生情感認同、理性地認知馬克思主義、堅定共產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實際踐行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培訓過程。

2、領導幹部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指導實踐。

領導幹部是否善於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並總結實踐經驗,是考驗領導幹部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不堅定的主要標志。

『柒』 哲學思維方法有什麼特徵簡介

唯物辯證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根本是相對於枝葉而言的,是指樹木最有用的部分,引申為事物最重要的東西。
哲學思維方法,既是哲學使用的也是哲學提供的認識世界的基本方法。包括:
1、分析和綜合相統一的方法;
2、歸納和演繹相統一的方法;
3、抽象和具體相統一的方法;
4、歷史和邏輯相統一的方法。

『捌』 「草根文化」的四個特性

1、論壇草根文化具有獨特性

文化代表著基本的價值觀念,論壇草根文化是論壇的靈魂,在論壇發展中有著不可或缺的支撐作用。

眾所周知,來我們論壇的大多是二級醫院以及一級醫院的院感人,而且絕大多數都是院感新手,從他們的回帖中我們可以知道這樣的一些背景。為什麼我們的論壇當初將宗旨定位在「紮根基層,服務基層」,推行「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共享精神?其目的我想大家都很明了。

目前,網路市場的競爭正面臨著全面的開放式的高強度競爭,而各論壇間的競爭最終必將是文化的競爭。我們論壇草根文化的根本性表現在基層院感人的基本價值觀上,而這基本價值觀的確立又具有獨創性和不可模仿性。正如老子所言「萬物生於有,又生於無」。因此,正是因為我們論壇會員的特殊性和草根文化的獨特性,才使我們的論壇最不容易被克隆,最不容易被競爭對手模仿和超越,才使我們的論壇充滿了勃勃生機和充足的源動力,才使論壇的遠景一片光明。它是比設備、資產、專家、經驗更重要的財富,是論壇發展的最關鍵因素。

2、論壇草根文化具有層次性

作為論壇無形資產的草根文化必須通過有形載體來表達和實現。我想把論壇草根文化分為建設文化、管理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種,他們之間具有層次性,論壇草根文化應在這三個不同、依次遞進又相互重疊的層次上展開。

建設文化:建設文化是論壇文化中最為表淺的第一個層次,是論壇文化最直觀的載體,是論壇文化的表象,如論壇的首頁、論壇的版面、論壇的風格、論壇的帖子內容等,它們能在外部直接表達論壇的特徵,是論壇外在形象。

論壇的風格和內容是建設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較好地體現出論壇的文化特徵。比如:感染控制大講堂欄目,切合了廣大基層院感人的培訓需求,體現出了論壇「服務基層」的宗旨;話題與答疑欄目,滿足了大多數基層院感人交流、釋疑的願望;文化與哲學欄目,彰顯了論壇的文化氣息與風采;書籍與雜志欄目,烘託了大家對知識渴求的氛圍;快樂驛站欄目,提供了心靈小憩的港灣......這些都起到了展示論壇個性的作用。

管理文化:管理文化是論壇文化的第二個層次,是論壇文化建設的重點和基礎,是論壇精神文化的體現和外化。論壇發帖、回帖、管理等規章制度,版主的職責,論壇活動的流程程序,欄目管理辦法和獎勵激勵機制等均是論壇管理文化。論壇的核心價值觀要通過管理文化來表述,通過管理文化來培養。論壇運作的高效、有序與成功的論壇管理文化建設有著緊密的關系。如果沒有很好的管理,那麼,就談不上論壇的發展。所以,一支有素質的管理團隊很重要。

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論壇文化的第三個層次,也是論壇文化的最高層次,是論壇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和最高境界。精神文化是建設文化和管理文化兩個有形文化的升華。精神文化的核心內容是形成論壇的核心價值觀和論壇精神。核心價值觀以廣大院感人共同價值觀為基礎,是論壇主導思想。在多元化日趨明顯和許多論壇競爭的沖擊下,凝煉論壇精神,尤其是團隊精神,培育共同價值觀對論壇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如培育院感人源於草根、不甘於草根的自強意識,培育頑強拼搏、爭做院感專家的進取意識。培育「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共享意識等等。

人在生活也在論壇里,在網路世界,每一個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傳播者,每個人都是互聯網中的一個神經元。我們在論壇上學習獲取的同時,更應秉承分享的精神,讓開放、交流、分享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為。現在很多人急功近利,缺乏公益心,只想獲得,不願付出。因此,在提倡論壇團隊精神、論壇草根文化的同時,有必要大力弘揚「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共享精神。只有這樣,論壇才能保持生命常青和持續發展!

3、論壇草根文化具有基層性

論壇草根文化的基層性對實施論壇文化建設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基層性決定了論壇草根文化建設的階段性。表象文化作為一個低層次文化較容易達到,但是管理文化是需要長期和艱苦的堅持和不斷地完善來實現的,而高層的精神文化則是長期傳統的傳承和經久的文化積淀的結果。通常來講,文化需要分階段實施,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任何事物都是互相作用和相互依存的,三個層次和三個階段事實上是不能絕然分開的,是互為交叉、互為重疊和相互支撐和影響的。因此,我們既要注重在論壇普及院感基礎知識,同時注重介紹院感方面的專科知識、培養低中高不同層次的院感人才。比如在論壇開辟一級醫院院感人學習欄目,院感新手欄目等。

因此,論壇草根文化建設中必須統籌兼顧,既分步實施,又主題明確,既相對獨立,又相互統一,使精神文化最終成為論壇文化的靈魂。這也對論壇的管理者提出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玖』 哲學的特徵

什麼是哲學?試作如下回答:

一、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這里的世界觀是一種傳統的說法,其實際是指宇宙觀。人類對於宇宙的看法,包括如下一些認識:1、對立統一規律,2、矛盾運動規律,3、物質不滅定律,4、內因外因論。除此之外還有靜與動,有與無,變與不變等等的一些對運動的基礎的矛盾理解概念。這些認識與概念構成了哲學認識世界,認識宇宙的學說。

二、哲學是社會的意識形態之一。社會的意識形態是指政治、法律、道德、藝術、宗教等,並包括哲學在內的社會思想意識方面的各種形態。政治決定方向,法律講究秩序,道德規范行為,藝術在娛樂享受中接受教育,而哲學是整個意識形態領域的思想基礎,當然也是整個社會的思想基礎之一。

三、哲學是人們對自然、社會、思維的根本認識觀點,這種認識規點還形成一個論識體系。哲學對於自然的認識也在發展著,目前在社會實踐中符帶著一個保護環境的問題,過去學哲學中常講,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但改造世界會不會把地球的自然環境改壞了,如果改壞了,環境治理的成本是很高的,所以我們在經濟建設中要符帶保護環境,使我們,使人類有一個舒適的生活空間。這個環境的矛盾,是哲學認識自然的一個新課題。

哲學對於社會的認識,主要在於對社會運行中的政治和經濟兩個矛盾運動的看法。國家的存在,社會的政治、經濟運動都帶有區域性,特別是裂變、聚變武器的存在,使世界政治具有危險中的平衡特徵,我們的世界,既充滿危險,在這種滅頂的危險中,同時存在一種平衡,這是世界政治的一大特點一一高危中的和平!

這種高危中的平衡或許比無危(沒有核武)的平衡更安寧,因為誰都知道,戰爭意味著人類的毀滅!在這種高危和平之下,各國都在發展經濟,但對於經濟運動的認識,西方經濟學也沒有明確的解說,只是說將資源配置到需要上去,這離說明社會經濟運動的本質還差十萬八千里。社會經濟運動的矛盾,從哲學上解釋是經營矛盾。

哲學對於思維的認識,主要在於實踐的觀點,即先有實踐,後有認識,先有感性認識,後有理性認識。

四、哲學是對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總結。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是科學的兩門知識,這兩門知識的特點是研究各具體矛盾的特殊性,而哲學在廣泛概括這些矛盾的特殊性之中,總結出它們的普遍性,所以不管是對立統一規律,還矛盾論,或者內外因學說,在這兩門科學中都無一例外的普遍存在。

五、哲學的根本問題是思唯對存在、精神對物質的認識問題。哲學上的矛盾和斗爭,主要在於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斗爭,其實實踐論的哲學觀點,作為唯物史觀具有客觀性和先進性,是一種正確的認識論。

六、哲學是認識世界,進行經濟建設的一種有效工具,也可稱之為一種武器,學哲學,不但要解釋世界,還要用哲學,用哲學這個工具,這個武器,去為經濟與政治服務,當然也可以為市場服務,為人民服務。

對於哲學理論,也總結不出什麼特證,只是有一些感悟,敘述如下:

一、我們常常去追求一種絕對的真理,要求是永恆的、不變的真理,這是人類的天性使然,是一種進取心的表現,但是我不希望能追求到這種絕對的真理,因為一旦追求到了,那是世界的未日,為什麼這么說?因為人類一旦追求到了絕對的、永恆的真理,那麼社會再也無法進步,人類因無法超越真理而失去進取之心,這是人類的滅頂之災!

好在世界不會讓我們簡簡單單的就獲得絕對真理,而且永遠也無法獲得,我也希望這樣,讓人類永運具有進取心,永遠在前進的道路上奮力前進!

二、相對真理與絕對真理。真理是在與繆誤作斗爭中獲得的,但是我們所獲得的都是相對真理,不是絕對真理。對於對立統一規律,是一種最接近絕對真理的真理,我希望它不是絕對真理,如果是絕對真理,那麼,我們的哲學理論已經發展到頂了,這種到頂,宣告了哲學最多隻能橫向發展而不能向上發展了。

其實相對真理就是一種在某種條件之下的絕對真理:,比如1+1=2,在十進制下,它是絕對真理,氫氣和氧氣在常溫下能合成水,在常溫下它也是絕對真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都是相對真理,在必定的條件下,兩門科學又都是絕對真理。對於兩門科學中具體的知識和規律,我們可以去懷疑它,懷疑而不能否定,那你還是要把它當作真理,並在工作和理論思考中尊重它。

三、哲學是文化的構成內容之一。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知識構成了文化的知識體系,而哲學是關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總結,故哲學在文化構成中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具統帥作用,具有文化之魂的感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具有傳統哲理的文化,更具傳統文化的高度。設有哲理,文化就達不到必需的高度,沒有哲理的文化,只是普通的民俗文化,其不能凸現文化的高度與精采,文化必需要有哲學的武裝才能體現文化的精采與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