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哲學與人生觀後感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哲學與人生觀後感

發布時間: 2021-03-23 10:58:33

1. 學哲學與人生之後的感想

哲學與人生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
最近剛看完一本名為《哲學與人生》的書,這是一位台灣作者寫的書,這本書被列為「高等學校哲學通識教學指導專家推薦用書」,這位教授在大學開設「哲學與人生」這門課程,17以來座無虛席,本書集作者數十年授課之精華,開宗明義地講述了哲學的有關知識,通俗易懂,無半點枯燥乏味之感。有人或許會問,「學哲學有什麼用?又不能當飯吃。」的確,學哲學是不能當飯吃,但學了後卻能知道「吃飯是為了什麼?」以下有一些句子和段落看了後頗有感觸,摘抄出來和大家分享,希望能找到共鳴。
「人的經驗有時候需要概念才能展現內涵」。——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視野》
這句話太精闢了!一個人假設碰到一種情況或一種經驗,但卻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他不知道這種情況和經驗是什麼,也無法去處理,沒有體會也沒有心得,更沒有感知力,不久以後就忘了。即使再有相同的遭遇,也缺少先前的心得作為對照,幾十年的人生雖然經歷很多,但用言語表達出來卻很少,對自己的一生很漠然,很無視,彷彿一生都是很蒼白的,生命力的乏弱使他感受不到生命的快樂和痛苦。
「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沒有豐富的物質享受,可以沒有良好的制度,卻不能沒有正確的理念」。——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視野》
在解釋這句話之前,先講這句話「文化有三個層次:器物層次、制度層次、理念層次。」那麼這句話和上面這句話有什麼關系呢?打個比方,現代人都講究快樂,做什麼事都是以是否快樂為前提。物質的提高和科學的迅速發展是否能證明社會的進步?即使在寢食無憂的生活里,人們是否就能快樂呢?有了一千萬想兩千萬,有了兩千萬想五千萬,人的慾望用無止境,追求不到時就永遠在沒有邊界的痛苦裡輪回。而顏回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回不堪其優,也不改其樂」也能更好地證明了即使在物質極為匱乏的社會里,人也是可以快樂的。顯然,人是否快樂和物質沒有關系。經濟和科學屬於器物層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制度也是一樣。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活的人就比生活在社會主義下的人快樂,社會主義的人一定比封建社會的人快樂,我看不一定。
「至於教育,我們知道關鍵在於內涵而不在於程度。」——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視野》
這句話使我聯想起前不久在電視上曝光的那位從事教育工作的碩士生硬闖紅燈,不聽勸阻並阻撓民-警執法,還故意推桑民-警,最終被治安拘留的事件。不管是初中文化、大學文化、碩士生、博士生,哪怕是小學文化甚至文盲,這只能說明一個人的學歷或教育程度,不能說明這個人的人品是按照學歷排列的,博士生的學歷最高,所以一定是很有文化,人品一等。教育工作所承擔的是文化傳承的歷史使命,肩負的責任是重大的,古人說,君子要三省吾身,其一就是「傳不習乎?」意思就是,學到的知識用到實處了么?顯然,那位碩士生肯定沒有學到實處,更不知道她是怎麼教育別人的,中國的教育如果都落在這等人身上,後果真的很可怕。
我從小是被我外婆帶大的,我外婆有七個兒女,只有我外公一人養活全家,可以說我媽從小都過著這種清貧的日子,再說我外婆也沒什麼文化,最多隻能看看報紙而已。但她經常和我說,人要窮得有志氣,不要隨便要人東西,說話吃飯都要講禮數,當時雖然小,不能全懂。要知道,一個大人的言行舉止對於一個人的童年時期具有深遠意義,甚至可以影響成年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生命重要的不是存活時間的長短,而是活得有沒有意義。意義是指」理解的可能性「。」——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視野》
這句話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甚至有點老套,不過往往越是在老套里越能發現精髓的東西。隨著基因科學的不斷發展,人的壽命可以長得無法想像,活到一兩百歲算是年輕的。有一個問題卻不能忽視,這樣活著有沒有意義,如果僅是生命的延長,意義何在呢?意義是什麼?生命又是什麼呢?(人生感悟 www.lz13.cn)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呢?哇!是不是頭有點暈了,不錯,不要說你暈了,千百年來,古今中外的哲學家們都被這些問題搞暈了,至今也沒有一個統一的定論。但至少有一點可以達成共識,那就是,意義不在於意義本身,也就是意義的結果,而在於創造意義的過程,如果沒有這個過程,意義就沒有意義。意義在於過程。
「很多人不快樂,就是因為找不到人生的意義。然而,人生的意義又是什麼?一個人在念中學的時候,人生的意義是要考大學;念大學的時候,人生的意義則是要順利畢業或繼續深造。這樣的意義一直往後推延,最後總是要碰到結束,而在這個關卡上,不能在以一個具體的東西作為意義了(如賺到多少錢、當到什麼官)。這個意義是一個人在生命過程中無法達成的,因此不能向外探求,只能內向尋找,也就是一種對自己的要求,要求自己達成一種最高的、圓滿的境界。」——摘自第十三章《教育與自我》
所謂「最好總是要碰到結束」那就是死亡吧。一個人一生中會完成一件件有意義的事,難道當他死了後,他所做的一切就都沒意義了么?生命究竟有沒有意義?你既然問了,那就一定有意義。很少人能達到圓滿的境界,但生命的意義不就是在追求圓滿的過程中么!只有人才會有這樣的提問,才會有這樣的終極思考,動物不會,這就是動物與人最根本的區別。

2. 讀哲學與人生讀後感

你或許很辛苦,跌跌撞撞一身傷,在狀態里寫下委屈抱怨,也許會有人安慰你。但不會感同身受,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只能看到勝利者的汗,卻看不到失敗者的淚。你要明白,不是只有你一人在忙碌,大家都各懷心事默默付出,這點傷真的不算什麼,苦當做禮物,永遠在路上,才是一生不改的風景。

3. 讀哲學與人生有感

人總要有目標有夢想,夢想就是努力奮斗才可能實現。人生的價值不在於長短,而在於你賦予你做的事情以意義。

4. 求一份《哲學與人生》2000字讀後感~么么噠

魯迅先生曾說,「不值得讀兩遍的書便一遍也不值得去讀。」然而現在人們讀的書多是只夠讀一遍的書,書雖然多卻很能挑出一兩本有品味的,值得讀兩遍的書來,但《哲學與人生》卻是例外。
在拜讀《哲學與人生》之前,我還真沒有深究過,在這里有必要先熟悉一下哲學的定義:哲學的原意是「愛智」。哲學作為一門學問,原來只是一種生活態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詢一切事物的真相。
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說,「哲學脫離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脫離哲學是盲目的。」因此,看此書與其說是學點哲學知識,不如說是通過它來審視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語言將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的精髓提煉了出來,並貫之以自己的思想,給我們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動,精深的課;在這里,我們不但會看到歷史哲學大師的思想,而且會感悟到許多以前從未想過的東西。相信看過此書的人肯定能看透人生許多事情,看淡人生許多哲學課。在這里,我們得到的不僅是哲學的全部精華,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本質和名利和挫折。
「人的經驗有時候需要概念才能展現內涵」。 一個人假設碰到一種情況或一種經驗,但卻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他不知道這種情況和經驗是什麼,也無法去處理,沒有體會也沒有心得,更沒有感知力,不久以後就忘了。即使再有相同的遭遇,也缺少先前的心得作為對照,幾十年的人生雖然經歷很多,但用言語表達出來卻很少,對自己的一生很漠然,很無視,彷彿一生都是很蒼白的,生命力的乏弱使他感受不到生命的快樂和痛苦。
「人類的典範,應該是那些讓你我這般平凡的,有著許多煩惱的人都能效法的。他們讓我們懂得:煩惱不值得擔心,因為能磨練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為何而死。」這很值得我們深思,現在人們多把擁有大量金錢和物質的人當作自己的偶像,以至於許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掙錢。其實擁有越多並不見得就越快樂,傅先生在介紹存在主義時說,「一個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為擁有越多,越沒有時間做自己。」在介紹道家時又說,「一個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樂,因為慾望沒有滿足會痛苦,一旦滿足之後,又生出更多慾望,更多痛苦。」
「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沒有豐富的物質享受,可以沒有良好的制度,卻不能沒有正確的理念」。物質的提高和科學的迅速發展是否能證明社會的進步?即使在寢食無憂的生活里,人們是否就能快樂呢?有了一千萬想兩千萬,有了兩千萬想五千萬,人的慾望用無止境,追求不到時就永遠在沒有邊界的痛苦裡輪回。而顏回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回不堪其優,也不改其樂」也能更好地證明了即使在物質極為匱乏的社會里,人也是可以快樂的。顯然,人是否快樂和物質沒有關系。經濟和科學屬於器物層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制度也是一樣。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活的人就比生活在社會主義下的人快樂,社會主義的人一定比封建社會的人快樂,我看不一定。
對於作者的某些觀點或許我不盡贊同,但由於此書談論的是人生,對於人生,本就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可提供,正如作者引用愛因斯坦的話說,「一個人對於宇宙和人生,一定要存在敬畏的心。因為其中充滿了許多奧秘,而這些奧秘永遠不能被解釋清楚。」既然是奧秘,那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的互動,更何況傅先生說的許多東西又是那麼正確呢?
書中有一段話我是我最喜歡的,也在此摘錄下來,做為對自己的勉勵,也作為文章的結尾吧!「當真正用理性思考經驗之後,就能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做,知道哪一種人生更為理想,也更適合自己。理想代表針對未來,哲學的思考就是要讓人能夠在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間向度中連貫起來,讓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當下那片片斷斷,剎那生滅的過程中而已。

5. 孫正聿哲學與人生讀後感800字左右

讀了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後,有所感而寫成的文章就是讀後感。
1.今天,我讀了版...一文使我深受感觸權
2.翻開書,...幾個字印入的的眼簾,不禁讓我想起...
3.或者引用名言開頭,在引出內容
結尾一般是:1.這片文章是我深受啟發...

6. 哲學與人生有感作文300字

哲學,英文是Philosophy,希臘語是Φιλοσοφία,是對基本版和普遍之問題的權研究的學科,是關於世界觀的理論體系。世界觀是關於世界的本質、發展的根本規律、人的思維與存在的根本關系的等普遍基本問題的總體認識,方法論是人類根據世界觀形成的認識世界的方法。

7. 哲學與人生-孫正聿 觀後感哲學與人生有什麼關系

sjyftyrtfyreftydhfg

8. 哲學與人生,哲學是什麼,哲學與人生讀後感

最近剛看完一本名為《哲學與人生》的書,這是一位台灣作者寫的書,這本書被列為「高等學校哲學通識教學指導專家推薦用書」,這位教授在大學開設「哲學與人生」這門課程,17以來座無虛席,本書集作者數十年授課之精華,開宗明義地講述了哲學的有關知識,通俗易懂,無半點枯燥乏味之感。有人或許會問,「學哲學有什麼用?又不能當飯吃。」的確,學哲學是不能當飯吃,但學了後卻能知道「吃飯是為了什麼?」以下有一些句子和段落看了後頗有感觸,摘抄出來和大家分享,希望能找到共鳴。

9. 哲學與人生學後感不少於800字

哲學:「使人作為人而能夠成為人」
學科學,我不說,你糊塗;我一說,你明白。而學哲學,我不說,你明白;我一說,你糊塗。
哲學就是對於人生有系統的反思。在這個命題中,包含幾層意思。
一層意思是說,哲學是對於人生的一種反思。這種反思活動,應當說人人都會有。另一層意思是說,作為哲學的這樣一種人類活動,它是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也就是說,能夠系統地反思人生的活動叫哲學活動;而進行這種活動的人呢,就是哲學家了。
系統地反思人生的哲學,它同其他科學的區別在什麼地方?除了哲學之外的其他科學,使你成為「某種人」,也就是使你掌握某種具體的專業,掌握某種特殊的技能,扮演某種特定的角色,將來你可以從事某種特定的職業。我們把這稱為科學,使你成為「某種人」。
與此不同,哲學使你「作為人而成為人」。這句話的含義是極為深刻的。雖然說你是人,但是在真正人的意義上,缺少一種哲學的修養,還不是馮先生所指認的那種真正意義上的人。所以,他作了這樣的一種區別,其他學科使你成為某種特殊的人,用我們現在的通俗說法,就是成為一種「專門人才」;而學習哲學,使你作為人能夠成為人,做一個有教養的現代人。這是哲學與科學的區別,也就是哲學的特殊的意義與價值。
這種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哲學,怎樣才能夠獲得?
馮先生說是「覺解」。我曾經寫過《哲學修養十五講》一書,在國內算一本暢銷書吧。前幾天這本書的編輯給我說,最近在台灣重新出版這本書,更名為《哲學修養的十五堂課》。
在書里,我說學習科學和學習哲學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感覺。學科學是什麼感覺呢?我不說,你糊塗;我一說,你明白。而學哲學則是,我不說,你明白;我一說,你糊塗。大家會覺得很怪,怎麼會是這樣呢?大家想一想,科學是把一些個別的現象,單稱命題和觀察名詞,經過歸納推理,上升為理論名詞和全稱命題,然後再通過演繹推理,做出解釋和預見。例如,我一說,三角形三內角之和等於180度,再一說邊角關系,你就會作相關的幾何題了。這就叫作我不說你糊塗,我一說你明白了。
而哲學恰好相反,它是把人們當作不言而喻的、毋庸置疑的東西作為批判反思的對象。我不說的時候,你清清楚楚的;我一說,你卻可能糊塗了。例如,這里有一張桌子,我不說,它就是一張桌子,清清楚楚的;可是我一旦問你,你如果沒有桌子的觀念,為什麼會把如此這般的一個東西把握為桌子呢?糊塗沒?這就是哲學的「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這個世界是極為復雜的!哲學就是要把這個世界的復雜性,特別是人生的復雜性揭示出來。我不說的時候,你很清楚;我一說的時候,你可能更糊塗了,這就需要馮先生所說的那個「覺解」。如果沒有一種哲學的辯證智慧,你很容易走向極端,你今天是理想主義,明天可能是現實主義,最後可能是絕對主義,相對主義了,榮辱呀,禍福呀,你就不好把握了。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哲學就是對於人生有系統的反思,使人作為人而能夠成為人,是一種「覺解」的活動。
哲學的這種「覺解」活動,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呢?馮先生說是「境界」。他講人生四境界:使人超越自然的境界、功利的境界、道德的境界,最後達到一種天地的境界。所以,中國哲學最講究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養吾浩然之氣。這是一種馮先生所理解的哲學,也就是哲學與人生的關系。
上面是談了馮友蘭先生對哲學的理解。下面,我就想從哲學與人生出發,從哲學層面上對人生有一個大體的解說,談一下自己的體會。我想分成三個問題具體地來談,一是人的存在;二是人的人化;三是人的世界。
人的存在,是一種超越性的存在
人無法忍受單一的顏色、無法忍受凝固的時空、無法忍受存在的空虛、無法忍受自我的失落和無法忍受徹底的空白。人的這五種無法忍受,意味著人是一種超越性的存在。
怎麼樣來理解人的存在呢?我的說法是,人是一種超越性的、理想性的、創造性的存在。我還有一本書《超越意識》。這本書開篇的第一句話:人是世界上最奇異的存在——超越性的存在。怎麼理解呢?我首先是使用反證法:人無法忍受什麼?尤其是青年人,我概括為五個方面:無法忍受單一的顏色、無法忍受凝固的時空、無法忍受存在的空虛、無法忍受自我的失落和無法忍受徹底的空白。人的這五種無法忍受,意味著人是一種超越性的存在。
現在哲學有一個說法,說所謂現代病就是「形象大於存在」,就是「包裝」,方方面面的「包裝」。可是上世紀80年代流行的一首歌里就有這樣的歌詞:「你不用塗紅又沫綠,只要你不斷充實自己,人人都會喜歡你。」充實自己,就是獲得存在的意義。人生的存在是大於它的形象的。它的存在的意義是最重要的。人無法忍受「存在的空虛」。
正因為如此,人又無法忍受「自我的失落」。大家都知道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的層次需要理論。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的需要、審美的需要,最終升華為一種自我實現的需要。
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