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哲學的三大終極問題是什麼
一般來說,哲學的三大終極問題是: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弗洛伊德人格理論認為,一個嬰兒剛生下來是只有"本我"而沒有"自我"的,只有當他開始探尋"我是誰"這個概念的時候,他才開始真正的成為一個"人"。而當人有了「自我」意識以後,人生似乎就總要經歷這么一個階段——我們會思考「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這三大終極哲學問題。
從一出生開始我們就坐在一輛名叫時光的列車上,每個人都只有起始站和終點站,中途不可下車。這是一個既定的事實,但是兩站之間的路線你卻可以自由選擇,我們謂之為人生。那麼人的一生又該怎樣度過?我覺得人生應是一場修行——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因耳濡目染潛移默化難免會沾染多多少少塵世的惡俗,修行的目的就是為了明心見性,以期達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境界,能夠讓我們在離開人世的時候可以和我們初到人世時一樣天真無邪。
Ⅱ 火車壓到五個人,如果改道,只壓到一個人,怎麼選擇,我記得反映了一個哲學問題,是什麼
解讀哈佛--行為選擇的道德困境
--解讀哈佛桑德爾教授公開課之一
火車疾馳,司機在駕駛室里悠閑地喝著咖啡,一抬眼,猛然看見五個人正在前方鐵軌上幹活,按警鈴,沒響,拉手剎,失靈,眼看就要撞上這五個人,突然發現不遠處鐵軌有個分岔,岔道上站著一個人。是轉向岔道,撞死一個人,還是繼續開下去,撞死五個人?如果你是火車司機,會怎樣選擇?
這是美國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邁克爾·桑德爾,在自己的公開課「正義應該怎樣做?」中,開篇設想的場景。邁克爾·桑德爾(MichaelJ.Sandel)是美國著名政治哲學家,當代美國最有影響的公眾知識分子之一,他致力於「公民教育」,深信任何一個社會的健康發展,都需要積極參與和善於思考的公民精神。桑德爾教授認為所謂的政治哲學,就是詮釋人類各種行為的道德基礎,就是不停地追問我們行為選擇的背後,為什麼要這樣做?道德依據是什麼?
對桑德爾教授提出的這個場景,大多數人都會輕松地做出選擇:轉向岔道,撞死一個人。如果無法避免亡人的悲劇,只能在一條生命與五條生命之間進行抉擇,那為了五個人能活下來,犧牲一個人是值得的。其背後的道德依據是:做法是否正確,行為是否符合道德,取決於我們選擇這種行為的結果。犧牲一條生命,可以拯救更多的生命,結果是合算的,是道德的,那轉向岔道的行為選擇就是正確的。這種只關注結果的道德原則,姑且稱之為結果主義,以成敗論英雄的功利主義,就是在結果主義的土壤上開出的花朵。
讓我們再設想第二個場景:火車失控向前疾馳,警鈴不響,剎車失靈,前方沒有岔道,火車向鐵軌上幹活的五個人撞去,此刻,你正在鐵軌旁,身邊還站著個大胖子,把胖子推到在鐵軌上,碩大的身軀可以停住這列火車,但胖子會命喪黃泉。推,還是不推,你又會怎樣選擇?
如果按照結果主義的道德原則,應該把胖子推到鐵軌上,同樣是犧牲一條生命,拯救五條生命,結果是道德的,選擇推胖子的行為也應該無可厚非,是正確的。我們在第一個場景中就是這樣選擇,這樣做的。然而,面對後一個場景,我們大多數人會對胖子「下不了手」,在前面是正確的做法,放在後面就感覺不對勁了,問題出在那?
在後一個場景中,我們不僅關注了行為結果,也關注了行為本身,關注了行為的過程。其背後的道德原則是:什麼是應該做的正確行為,與行為結果無關,只與行為本身或行為過程有關。關注行為過程的道德原則,姑稱之為「過程主義」,它宣稱:如果行為本身就是不正確的,無論結果好壞,都是不道德的。我們不能為了拯救更多的生命而濫殺無辜,我們之所以對胖子「難以下手」,是因為胖子是「無辜」的。
二個場景,同樣是在一條生命與五條生命之間選擇,結果一樣,過程不同,行為選擇就有了變化。我們發現:行為結果有道德,行為過程也有道德,而且行為過程的道德原則,並不依附行為結果的道德原則而存在,二者是分離的。也就是說,行為結果的道德原則不能凌駕於行為過程的道德原則之上,我們不能為了大多數人的利益,而對少數人的利益,胡作非為。因為,「胡作非為」的本身就是不道德的。我們之所以對胖子「下不了手」,不是因為我們不認可「一個換五個」的結果,而是不能認同這樣「換」的方式。
換一個事例,就會更能清楚地認識這樣的區別。
一個醫生要照顧六個車禍病人,五個病情中等,一個危重,如果醫生把一天的時間,照顧五個病情中等的病人,就能救活這五個人,但那個病情危重的會死去;用一天時間照顧病情危重的病人,可以挽救他的生命,但另外五個人會因病情加重而死去。如果你是醫生,你會如何選擇?
放棄一個病情危重的生命,去拯救那五個生命,大概是多數人的選擇。這里,結果主義的道德原則幫助我們做出了抉擇。
如果這個醫生,面對著五個車禍後的病人,每個病人都有一個身體器官損傷,需要立即移植,否則就會死亡,但找不到可供移植的器官。這時,隔壁病房來了個體檢的健康小夥子,正躺在床上休息,為了拯救五個生命,醫生能不能從這個小夥子的身上,取出需要移植的五個器官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過程主義的道德原則告訴我們,我們殺害一條無辜的生命,這樣的行為本身就是不道德的,無論為此拯救了多少條生命,事情的道德與否和結果無關,只在行為本身。
由此看來,人類行為選擇是否正確,既要看行為選擇的結果,也要看行為過程的本身。只看結果,不講過程,可以成為「不擇手段」幌子;只講過程,不講結果,也可能會「好心辦壞事」。當我們為了增進大多數人的所謂「社會福利」,而犧牲少部分人的所謂「個人利益」時,是不是可以「不擇手段」地進行「強制」呢?結果主義與過程主義,在什麼情況下,誰更優先?這是擺在人類面前的道德困境。
當我們用政治哲學的眼光審視這些「習以為常」的事情時,會讓平常熟悉的行為變得陌生,會讓「想當然」」和「理所當然」離我們遠去,這不是政治哲學提供了新的信息,而是它在引導我們用新的視角或方式,重新思考這些問題,政治哲學會讓我們疏遠過去的慣例、約定的習俗、固有的觀念和習慣的判斷,一旦熟悉的事情變的陌生,它就永遠地和以前不一樣了。然而,我們又不能不面對這樣的境地,因為我們就生活在行為選擇的答案中,這此答案就是我們的生活。
Ⅲ 列車哲學問題
如果那6個人不是敵人。我會把他們全都解開。你的問題我只能回到到這里。
Ⅳ 有一部美劇講一個哲學問題:一群小孩在鐵軌上玩,一輛火車開過來…
倫理學經典思想實驗之一 電車難題(The Trolley Problem),這個倫理學領域最為知名的思想實驗,是由牛津大學哲學教授菲利帕•富特(Philippa Foot)首先提出來的。 「電車難題」最簡單的版本是這樣的—— 一輛有軌電車,突然失去了控制(原因待查)。在軌道正前方,正巧——或者說不幸,有五個鐵路工人在施工。如果不作任何處理,電車將直接撞上這五個工人,不存在任何僥幸。司機無法剎車——剎車已經失靈(原因依然不詳)!但,司機並不是眼睜睜看著慘劇發生,他還有一個唯一的選項——電車方向盤還是有用的,他可以扳動一下方向,使電車駛進另外一條軌道。在另外一條軌道上,只有一名工人。因此,如果司機扳動方向,他可以救下那五個人,但要軋死另外一個人。司機應當怎樣做?
Ⅳ 德國哲學家康德的火車實驗具體內容是什麼,得出
A,1是因為物質決定意識,康德所說人的理性為自然立法思想,就是說人的意識影響自版然規律,是唯心權主義思想。2是因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於物質,康德說人心並不是消極接受感官材料,而是主動,正是意識反作用於物質的意思。所以2也是正確的。
Ⅵ 火車離不開鐵軌的哲理性作文
我是來一列火車,一列源渴望周遊世界的火車。而媽媽則是一條鐵軌,一條直達目的地的鐵軌。我被迫地按照她設計的道路行進,無法欣賞到路徑外的許多美麗。我渴望……
清晨,叮叮當當的鬧鍾聲,想魔爪一樣,把我從睡夢中拽到了現實。我一腳踢開被子,穿上衣褲,一番洗漱過後,我就捧起語文書端端正正地坐在書桌前開始朗讀。
媽媽,正在廚房給我做早飯。
我在心中祈禱:換點花樣吧!每天都是雞蛋湯和一些粗糧,都吃厭了!
然而祈禱並不能改變現實。媽媽小心翼翼地端著蛋湯,放在我書桌上。又從廚房拿來兩根玉米給我放著。
我皺了皺眉,放下書,轉頭朝向她。「媽媽,你能不能不要再給我吃這些東西啦!」她摸摸我的頭,「孩子,吃雞蛋對身體好。粗糧營養多。」我嘆了口氣,「媽媽,話是這么說,可是,我想吃另外的、好吃的!你為什麼要把你心中所想的強加在我身上!」我跺跺腳,發泄心中的不滿。「你以為我做這些——很簡單嗎?我——是——為了——你——好——啊!孩子——」媽媽語重心長,一臉嚴肅。
「我是為了你好!」千遍不厭的那句老話啊!
Ⅶ 列車上急救手術用哲學理論分析
體現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聯系具有多樣性和客觀性。同時體現人們的意識具有能動作用。
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和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上,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將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
Ⅷ 火車快不快全靠車頭帶體現的哲學原理
說明主要矛盾是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