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的人生哲學是奮斗的作文
穿的衣服很舊,國家給他錢修房子他不要,而是與義子一起干。海燈法師訓練徒弟也是從「清貧、清苦、勤儉」入手的,飯菜掉到地上,他都讓撿起來吃了,洗臉要求徒弟只用半碗水。這樣訓練是為了培養勤儉的思想和不愛面子的習慣,以免人家說你什麼,自己就受不了。海燈法師訓練徒弟是從小事上做起,練功夫絕不準偷懶,偷懶就要受懲。人非常勤儉了,也就不怕吃苦了。
自立的人才能吃苦。比如被人打趴在地上,必須自己爬起來,不能依靠別人幫助;身患重病的人,哪怕是癌症,首先要有自立的思想,不能老依靠葯物,依靠醫生,依靠氣功師傅為你發放外氣,一定要自己戰勝自己的疾玻人不能總要別人保護著,不能總想著圖舒服,不能總指望著師傅給你加功。不自立,就不能勇於吃苦,功夫也就上不去。
俗話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自古能吃苦的人有許多,如:王冕為學作畫因貧窮買不起紙,就在沙上繪畫,終於成了畫壇聖手;匡衡為學知識,鑿壁偷光,勤奮讀書,終於成了一位文學巨匠;童第周因家境貧寒,晚上在路燈下看書,自強不息,終於成了第一個將青蛙卵和外膜隔開的生物學家。看來,吃苦精神存在於與失敗和挫折的斗爭中的不斷探索和追求,加上自強不息的精神,最終才引導你到達成功的彼岸。
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時,拔草根,吃樹皮,嘗盡了人生的最苦,但他們仍然憑著堅強的意志和堅定不移的決心走出了危機四伏的草地。而今天,不少人在生活中卻百般挑剔,不愛惜糧食,對照當年紅軍所吃的苦,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暴軫天物呢?人要在吃苦後才會懂得珍惜,這句話一點沒錯。
雖然吃苦者不乏其人,但畏苦者比比皆是。歷史上,著名的阿斗劉禪繼承他父親劉備的皇位後,畏懼吃苦,曾經風雲一時的蜀漢江山就這樣葬送在了他手中,在今天。怕吃苦的人更是數不勝數,怕勞累,怕學習,怕工作,怕麻煩,怕吃苦,久而久知,社會上就形成了 一股弄虛作假的壞風氣。為什麼?因為他們怕吃苦。有一些孩子從小被大人嬌生慣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碰上困難就要麼依賴父母,要麼逃避現實,這時,他們全然忘了平日里老師要他們學習革命先輩們吃苦耐勞精神的教導,只知道一個勁地躲避,怕吃苦,還是怕吃苦。家長們只知道一味地安慰孩子,卻讓他們失去了在困難中歷練的好機會。
我們現在不能完全依賴父母,必須學會自立。要學會自立,就必須學會吃苦,堅強地面對困難和挫折,從小做起,長大後才能成為一個勇於面對挑戰的人,才會有無量的前途。而如果現在不會吃苦,長大後只會成為一個弱者,只會被社會殘酷地淘汰掉。要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所以,我借用這句古話奉勸大家:為了自己的將來,還是多吃一些苦為好!
② 生命的哲學是什麼
禪院文集 人類人生篇
用哲學辯證法指導人生
雪峰
哲學是關於世界的本質和發展規律及人的思維與存在關系的抽象學說,辯證法是關於對立統一,事物的矛盾運動,事物的普遍聯系性和特殊性的理論學說。從屬性上說,辯證法屬於哲學范疇,哲學包涵了辯證法,這就像意識和思維,思維屬於意識范疇,意識包涵了思維,形象點說,哲學是人體,辯證法是眼睛,哲學談的是整體,辯證法談的是局部,哲學是廣義的,辯證法是狹義的。
在我看來,哲學屬於科學,必須用實證來演繹和推理。若無實證,必然在邏輯上不通,邏輯上不通,所推理出的結論將是錯誤的,比如純粹的唯心主義和純粹的唯物主義都是割裂了矛盾雙方的統一性,比如宗教更多地重視了唯心的一面而忽視了現實存在的價值和意義,而實用主義者更多地重視了存在而忽視了存在產生的基礎。
生命禪院的理論體系主要以實證為主,但以前我更多的是用人類歷史上出現的神佛仙聖的教導教誨為主要內核而展開的,這對沒有信仰的人而言有點空,不僅缺乏可操作性,對宇宙時空和人生生命的認識上也缺乏科學性,就像老子對道的描述,「象帝之先,」「道可道,非常道,」「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精,」令人如墜霧中,似是而非,非上上智者難懂。
用哲學辯證法如何指導人生呢?
我總結過的「佛法無法,千變萬化,」「不易中變易,變易中不易,」「無私才能成其私,」「無我才能成就我,」「一無所有,才能擁有一切」等等,是符合哲學意義上辯證法的,這是可以指導人生的。
我們現在來具體談談用哲學辯證法如何認識世界和指導我們的人生。
首先看哲學上認識到的宇宙對立統一規律,這個規律是說,宇宙一切事物,是由正反兩方面的因素構成的,這正反兩個方面是對立的,是互不相容的,是針鋒相對的,是水火不容的,但相悖的是,恰恰是這矛盾的雙方有機地統一在一個整體中,構成了大千世界的精彩紛呈。具體地說,有正必有負,有明必有暗,有真必有假,有善必有惡,有陽必有陰,有雌必有雄,有上必有下,有起必有落,有死必有生,有有形必有無形等等,等等。
這種分析對我們的人生有什麼指導意義呢?
對立統一規律告訴我們,有人間必有天堂,有天堂必有地獄,有物質世界必有反物質世界,有有形的人必有無形的神靈,如此一來,我們的意識思維就不會僅僅局限於人生百年,不會僅僅局限於我們所看到的這物質世界,我們的認識領域可以拓展到無限的時空中,拓展到死後,拓展到我們無法看到聽到的反物質世界中去,這是多麼了不起的思維飛躍。由此,我們做人,不僅要重視現在,還要顧及將來,不僅要重視現實,還要顧及虛無,不僅要重視活著,還要重視死後。
再看辯證法的質量互變規律,這個規律是說,一個事物要發生質的變化,必須要有量的積累,沒有量的積累,其性質是不會變化的,當量的積累達到飽和,突破零界點時,事物的性質就會發生變化。這個規律對指導我們的人生有莫大的價值和意義。從對立統一規律我們知道,有人必有神,既然有神,那麼仙佛的存在也在情理之中,人與神佛仙是不同性質的生命,人有人性,神有神性,仙有仙性,佛有佛性,要使人性升華為神性,必須要有量的積累,且這個量的積累必須朝著神性發展,「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河,」一點一點地積累神性,持之以恆地積累,如此,按照質量互變規律,人終究有一天必然會成為神。
從辯證法的否定之否定規律出發,就可以得出「新事物必然會戰勝舊事物」的結論,「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觀發展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發展前途的東西。舊事物則是那些同客觀規律背道而馳、日趨滅亡的東西。」識別一個事物是不是新事物,不是看其形式和表象,而是看其本質,比如如雨後春筍般興起的各種新型宗教,從其形式和表現上看,都是新的,但察其本質,都是在舊的窠臼中發酵出來稍微有點變異的東西,那都不是新事物。再看全球以金錢盈利為目的的新方法新措施新途徑,比如傳統製造業變成了信息產業或服務產業,從形式和表象上看,都是新的,但察其本質,是賺錢,依然不是新事物,因為盈利的本質沒變。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這就是否定之否定規律的反映和寫照。我們從全球離婚率的不斷上升和單身者陣容的不斷壯大這個現象中會發現一個規律,家庭這種傳統的生產和生活模式將會不斷地被另一種新形式的生產和生活模式取代,這是客觀規律,它不會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不會因許多人的不喜歡不願意和極力反抗而停下行進的腳步,那麼,取代傳統生產和生活模式的新模式將是新事物,這個新事物一旦出現,就沒有什麼力量能夠阻止其發展壯大。但是,新事物的發展壯大必然會經歷艱難曲折的考驗,它必然要經歷一個艱難曲折的過程,當一個人投身於新事物的發展之中,你必須要有這個經歷艱難曲折的心理和精神准備,否則,新事物將會淘汰你。舊事物前途黯淡,新事物前景光明;舊事物的路越走越窄,新事物的路越走越寬。
此起彼落,此長彼消,「兩級相通,物極必反,」「興也忽焉,亡也忽焉,」「有橫財必有橫禍,」「因果報應,如影隨形,」樂極生悲,否極泰來,這些都符合辯證法,既然符合辯證法,我們就要小心了,同時我們就有信心了。當我們明白了宇宙正負能量之和為零的法則,就可以游刃有餘瀟灑自如地處理人生事務了,當我們不斷地付出和奉獻而不享受和索取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我們積存了大量的財寶,這些財寶到哪裡去了?它們就放在了來世或反物質世界裡。誰將享受這些財寶?任何他人都享受不到,唯有積存財寶的人才能享受,否則,宇宙正負能量之和為零的法則將不成立,既然它是宇宙法則,那就是必然的程序,就是說,一旦你付出了,必然會有所得,一旦得到了,必將付出,在人間付出而沒有獲得,那毫無疑問,你將會在下一世獲得,或將去天堂獲得,否則,整個宇宙就是不公正的,宇宙中就沒有真理。
一切皆有定數,宇宙的總能量始終保持不變,這也符合物質不滅定律(能量不滅定律),從哲學意義上而言,孤陰不生,孤陽不長,「陰陽乃萬物變化之綱紀,」——《黃帝內經》,我們從地球上的水量知曉,不管江河湖海暴漲,不管暴雨很多山頂積雪增加,地球上的水的總量保持不變,它是定數,由此可知,宇宙中生命的數量一定也是定數,此消彼長,此起彼伏,那麼,地球上增加的人是從哪裡來的?是憑空誕生的嗎?只要稍微探索研究過輪回轉世現象的人知道,人投胎是在母體即將分娩的前幾天發生的,所以,母體子宮里的受精卵不是一個生命,只有當某一個投胎的靈魂進入其中後才稱其為生命,如此,我們就知道,只有某一個生命死了,才會誕生另一個新生命,沒有死,就沒有生;沒有生,就沒有死,好啦!這樣我們就知道,地球上多出的生命,一定是從其他地方而來,地球上多出一個生命,其他地方一定會少一個生命,如果我們仔細地分析,地球上許多動物死了,它們上哪兒去了?難道不是到人類中來了嗎?如果將來地球上來一場生物大絕滅,那這些生命將會去向何方?(請了解三十六維空間便知。)
哲學辯證法是可以指導人生的,以上只是從哲學的角度談了哲學指導人生的冰山一角作為啟發,請讀者不斷舉一反三,祝願每一位活出一個瀟灑人生,祝願你有一個美好的生命前景。
2014-10-27
③ 哲學給我人生的啟示作文
哲學,它可以讓我們心如明鏡、心如海洋、心如天空,它可以讓我們遠離無知回、遠離愚昧、答遠離狹隘、遠離腐化。廣義的哲學,它還包括高尖端的科學,也涵蓋其它領域的高端研究,是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一種智慧。我們應該學習哲學知識,抽時間學習東方、西方的歷代先賢先哲的作品;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應該把「哲學」當作「動詞」來看才好,我們學習哲學知識的終極目的,不是停留在掌握哲學知識的本身,而是要追求能跨越到擁有自己的哲學思維這個層面上來,用自己的哲學思維去看待所遇到的任何事或任何物。掌握哲學知識的人,是大自然的合作者;擁有個人哲學思維的人,是大自然的管理者或主人;那些哲學白痴的人,是大自然的奴僕,不管他她是窮人還是富人。當然,能達到擁有個人哲學思維這個層面的人是少之又少了,大部分學習者都是停留在掌握和模仿哲學知識的層面上,在中國的13億多的人中,真正擁有自己的哲學思維的人是少數中的少數,掌握和模仿哲學知識的人是少數中的多數,那些遠離哲學的人,是總體人口上的多數。
④ 水的哲學是什麼人的哲學是什麼生命的哲學是什麼
水的哲學聽老莊同學的,就是處下「不爭」,人的哲學跟水相反就是了,就要專「爭」,屬水往低處流,人往。。。但是,高處不勝寒,雲作雨雪飛,江湖三春暖,氣蒸雲夢澤,生命哲學里,柏格森說,在軀體中有種搏動流走的東西,個人覺得相當於中國古哲學中的「氣」的概念。合起來就是:水的哲學:「不爭氣」,人的哲學:「爭口氣」,生命的哲學:「氣不過」。
⑤ 《我的哲學,我的人生》500字作文
從未曾認真地看清自己,是聰明、愚昧,還是什麼?可能是我不敢去面隊吧!在這個世界裡,給我唯一的感覺除了失敗過後的失落,失落過後的振作,振作過夠的再一次失敗之外,存在不了另一種感覺.
我愛學習,為學習,我放棄了所有,我把上網、看電視之類的東西都拋之腦後,我全心全意的投入,但是為什麼,我總是得不到我要的結果,每一次老師宣布參加比賽,我帶著分秒必爭的心態去准備,帶著充足的精神進入考場,可是,卻總是帶著淚水出來.望著別人笑容滿面,而自己,卻總是那麼失落,那麼孤獨.
人們常說:不經歷風雨,怎得見彩虹;陽光總在風雨後;失敗乃成功只母之類的話,我無法從心底里承認這些話的絕對性,我歷經風雨,卻總是成功的腳下石,或許我太執著地追求成功,太看好我的未來,但是,我做錯了?我不理解,為什麼成功的人總說自己的成功是經過努力奮斗的,我也是啊,可是,我的人生,為什麼總是這樣,我想要的結果,總是可望不可及.
人生,是每個人用自己的雙手來創造的,我可能永遠看不透我的一切,但是,我決不會放棄,我不相信命運,不相信世界上有命運的存在,因為,我始終在靠自己! 2.「命運預言著宿命.」這是我聽過的最富有智慧與一針見血的話.的確,無人能預知命運的歸宿.人生亦是如此,變幻無常,時而是美麗的童話,時而是凄慘的悲劇.而我們,就從這些童話與悲劇中走出.歡愉慘惻,凄酸苦楚,向來伴隨著人的一生.每個人都在快樂與痛苦相交織的人生旅程中單獨前行,活出自己的人生.苦澀是人生的原味.眼淚、悲嘆、卑微、落魄,時刻使人痛苦萬分.沉淪痛苦、虛無頹廢抑或是超脫從容,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的難題.人生路上真的是荊棘密布,你不時碰到的逼仄的人生壓力,令你煩憂.有時候,與親人永遠的訣別,令你痛徹肺腑.滄桑的人世,千般失落,千般痛苦,我們都要忍受.如弗蘭克所說:「以尊嚴的方式承受苦難.」痛苦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旋律.「倘若沒有痛苦,人生將是何其蒼白,何其平淡!」一個人真正走出了痛苦的陰翳,並懂得像莎士比亞所說「對著悲哀微笑」,那這個人必定獲得最幸福的感覺.從痛苦中感受到的愉悅是最快樂的快樂,這似乎是個永遠讓人細細品味的人生悖論.這些年來,無論是怎樣的懊喪、悲苦,我從不向人傾訴.我知道,人的想法和抉擇是唯心的,很少受到客觀外在的影響.無處話凄涼,那就以最真實的自我與痛苦相對.我會竭力「構築起富有韌性的精神壁壘」,在時間的輾轉中漸漸銷蝕痛苦.縱使是斷腸之痛,無法忘卻,我也會把它埋葬在心靈的最深處,不再觸及,不再感慨.世間很多事都讓人無可奈何,唏噓惋惜.有些人為了實現心中的理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付出一切甚至於自己的生命,結果也是徒勞.人生長路太多,終點太少,刻意強求只會忽略更多的美好.無法保證未來,那就享受現在,因為現在就是你的人生.既然這樣,我會灑脫一些,擱置一切,好好享受現在,不去多想未來,就讓我的人生充滿彈性,畢竟能找到自己生命的坐標的人寥若晨星.十九年來,我稍稍察覺到緣於世態的紅塵慾望、勾心鬥角.生之悲歡、情之甘苦、理之曲折,幻化成一片片拼圖堆砌著我的人生.生離死別,這蘊含著人生最悲苦的況味的境遇,我見過了.幾近於崩潰邊緣的我在凄苦中掙扎和超越,那種體無完膚的滄桑之感讓我的人生倏地變得寬廣.這次,我遇到很不開心的事,心中不免一陣傷感,但我依舊坦然.我覺悟了:人生本來就是由一連串的人生錯位構建而成的,每天都有無法預料的故事發生.大大小小的故事綰接在一起,那就是——我的人生.
⑥ 生命哲學
首先我要告訴你的是:靈魂是一定存在的!其次,非生命存在一樣有靈魂!
牛頓曾經說過: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毛主席逝世之後也有人在說:偉大領袖永垂不朽!
雷鋒同志逝世後還有人在說:雷鋒同志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還有比如戴比爾斯(DEBEERS)的注冊商標: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這些例子在人類生命發展的過程中不勝枚舉 如果你因為他人或者其他事物的靈魂而迷惑 那大可不必!
如果你因為自己的靈魂而感到孤獨迷惑 那可能是因為你覺得自己碌碌無為 你的靈魂不會有太多的存在感可言 這樣我可以借用保爾·柯察金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裡面的一句話來給你建議: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
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
一個人的生命是應該這樣度過的
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
他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
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這樣在臨死的時候
他才能夠說:'我的生命和全部的經歷
都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最後,祝你靈魂永存!!!
⑦ 我的人生哲學:我對這個世界沒什麼好說的
《我的人生哲學》是沈從文先生最新作品集。作為二十世紀著名的作家,人生與社會問題的思想家,沈從文在他一生的追求和探索中,對人生問題進行了長期深入的思考,形成了獨特的觀點。他關於人生價值的觀點,對人生道德和修養的解說,人生處世的經驗,都隱藏著宏闊的社會主題和悲憫人生的生命哲學,是他留給世界的精神財富,需要世人用心去挖掘。 「感情」若容許我們散步,我們也不可缺少方向的認識。一切散步即無目的,但得認清方向。放盪灑脫只是疲倦的表示,那是某一時對道德責任鬆弛後的一種感覺,這自然是需要的,可完全不是必需的!多少懶惰的人,多少不敢正視人生的人,都借了瀟灑不羈脫然無累的人生哲學活著在世界上!我們生活若還有所謂美處可言,只是把生命如何應用到正確方向上去,不逃避人類一切向上的責任;組織的美,秩序的美,才是人生的美!生命可尊敬處同可贊賞處,全在它魄力的驚人。--沈從文
⑧ 「我」感悟到怎樣的人生哲理
登山不怕難 攻城莫畏艱.仁者樂山,一是山的挺拔,青山的美景;這二:是爬山的累並快著! 我經常爬山鍛煉,與華山(鵲華煙雲)有不解之緣.我喜歡濟南華山的山峰突兀懸崖峭壁,徒手攀岩有點玄,但畢竟是樂在其中!盡管華山只有197米,僅僅602個台階,但是要走上去,沒有本錢是很費勁!如果是走山路爬懸崖,沒有老手指點是不可能的!
作為省級地質公園,上天造物鬼斧神工!要從山南面上去,寬寬的拾級而上的200來個台階,階石打鑿的工整大氣如若樓梯,兩邊壘砌的護欄石板順勢而上,即可供遊人抓扶,也 可以坐滑梯,時不時會有頑童滑下.一大串石階走來.酸腿無力氣喘吁吁,迎面就是一大塊巨石,沒有根基的橫卧在平台之上!上刻民國三十四年歷城縣衙的"佛教居士功德林「凹陷圓潤字體遒勁!
經過祥雲亭,上頭就更有的欣賞嘮,沿階而上映入眼簾的就是有名的」呂祖廟「及」文昌閣「,坐落於半山腰的的懸崖之中,如遇雲霧之天氣,簡直猶如海市蜃樓!兩個字:壯觀!
好奇之心躍躍欲試,我費力的爬上一塊巨石,那石頭粗糙無比,倒是雙手好抓,需要手腳並用,關鍵時刻連屁股也得用上,就這樣子一段段的懸崖,爬爬歇歇,口裡直冒粗氣,心砰砰跳得很猛.可是卻愜意得很,自己就像一個勝利者!
滿山的酸棗樹,成了最亮麗的風景,最粗的直徑大約有十公分,秋來食其果,他時助攀登.真的欣賞酸棗樹的頑強生命力,就在那山崖中巨石旁,土不沃水稀鬆,卻愣是數百年生機勃勃.
山,大自然的恩賜.人生就像爬山,有平台有平坦,也要拾階而上,人往高處走,山要肯登攀!累著,難著,前進著,自賞著,翻過一座山,心裡就有了眷戀,大自然的美景陶冶了自己的情操,生活的艱辛就不是事,不畏難,不怕難,勇於知難而上,挑戰..自然,挑戰自我!多象攀爬山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