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普遍語法學派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普遍語法學派

發布時間: 2021-03-23 05:12:55

1. 喬姆斯基的語言觀是什麼

喬姆斯基認為說話的方式(詞序)遵循一定的句法,這種句法是以形式的語法為特徵的,具體而言就是一種不受語境影響並帶有轉換生成規則的語法。兒童被假定為天生具有適用於所有人類語言的基本語法結構的知識。這種與生俱來的知識通常被稱作普遍語法理論。

其研究對象是內在性語言,而不是一般語言學家所研究的外表化語言)。其研究范嗣限於人的語言知識或語言能力,而不是語言的使用,即它一般不研究話語的社會內容、交際功能和說話的環境等。轉換一生成語法分為句法、語義、語音三部分。

(1)普遍語法學派擴展閱讀

艾弗拉姆·諾姆·喬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1928年12月7日—),美國哲學家。是麻省理工學院語言學的榮譽退休教授。喬姆斯基的《句法結構》被認為是20世紀理論語言學研究上最偉大的貢獻。

轉換一生成語法是美國喬姆斯基關於語言能力的天賦性和創造性的理論。與以前的語言理論僅僅研究語言的現象如語音、語法等不同,把研究語言的內在能力放在重要地位。認為語言能力是說某種語言的人對這種語言的內在認識,是一種可以了解這種語言的本質的能力。

2. 語言學分為幾個流派,代表人物又是分別是誰

現代語言學一百多年來的發展經歷了三個主要時期——歷史比較語言學、結構主義語言學、轉換-生成語言學。
1.歷史比較語言學
歷史比較語言學是在19世紀逐步發展和完善的,主要豎通過語言親屬關系的比較來研究語言的發展規律,擬測它們的共同母語。歷史比較語言學在理論和方法上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在初始階段,丹麥的拉斯克(R•Rask)、德國的格里姆(J•Grimm)和葆撲 (F•Bopp)被稱為歷史比較語言學的奠基者。
19世紀中期發展到第二階段,代表人物是德國的施萊歇爾(August Schleicher),其代表作是《印度日耳曼語系語言比較語法綱要》。
19世紀的最後25年是歷史比較語言學的「新語法學派」時期。這個學派的代表人物是奧斯特霍夫(H•Osthoff)和布魯克曼(K•Brugmann)。
歷史比較語言學是語言學走上獨立發展道路的標志,是語言學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2.結構語言學
興起於20世紀30年代的歐洲,基本理論源出於索緒爾的《普通語言學教程》。
結構語言學內部又分為三大學派:布拉格學派、哥本哈根學派以及美國結構語言學派(也稱美國描寫語言學)。
(1)布拉格學派,又稱「結構-功能學派」或「功能學派」。其先驅者是馬泰修斯。布拉格學派強調語言是一個功能體系,對語言現象的評價應著眼於它的功能,所以又稱「結構-功能學派」。特魯貝茨科依的《音位學原理》是這一學派的一部重要的代表作。
(2)哥本哈根學派,又稱丹麥學派。代表人物有葉姆斯列夫、布龍達爾、烏爾達爾等。布拉格學派和哥本哈根學派共同匯成歐洲結構主義語言學,它區別於美國的結構主義語言學。
(3)美國結構語言學,又稱美國描寫語言學,是結構語言學中發展最完善、最重要的一個學派。先驅者是鮑阿斯和薩丕爾。這個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是布龍菲爾德。1933年布龍菲爾德的《語言論》出版,對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的形成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是這一學派的奠基性著作。
3.轉換-生成語言學
出現於二十世紀50年代末,以美國喬姆斯基為代表,運用轉換-生成的理論和方法研究語言。
1957年喬姆斯基的《句法結構》出版,標志著「轉換-生成語法」的誕生。這一理論是建立在理性主義的哲學基礎之上的,它完全不同於建立在經驗主義基礎之上的美國結構主義,因此,它的出現是對當時居於主流地位的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的一大挑戰,被人稱作「喬姆斯基革命」。
轉換-生成語法強調對人的語言能力作出解釋,而不是僅僅描寫語言行為,它要研究的是體現在人腦中的認知系統和普遍語法。它為語言研究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對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3. 思維和語言有緊密的聯系,但是二者畢竟是不同的社會現象。試說明它們有哪些不同之處。

語言決定思維,還是思維決定語言?

From 5th BC to 4th BC, 希臘產生了三個famous philosophers, 蘇格拉底,Plato, Aristotle, 他們三個的關系是:師爺(master』s master),師傅(master)和徒弟(apprentice)。

師爺最叛逆,因被charged with毒害雅典年輕人的頭腦而受到審判,並因此put to death。師爺的成就主要是首創了「a question-and-answer method of teaching 」 作為認識自我的手段。他關於道德和正義的理論,通過Plato(最愛做筆記的學生)的著作而得以survived。

師傅不僅愛做筆記,還喜歡辦學校教書。Plato founded the Academy (學園), where he 教書寫作for much of the rest of his life. 師傅 presented his ideas in the form of 戲劇對話, for example理想國。

Aristotle雖然是apprentice, 但比師爺和master的成就更大,不僅研究哲學還研究數學, poetics, logics和politics,等等。徒弟還當了tutor of Alexander the Great, 職位相當於中國古代的太子傅。他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就是「形式邏輯三段論」,英文是syllogism。之所以這個英文被翻譯成「形式邏輯三段論」,是為它的推理包括三步,並有形式上大前提和小前提之分。For example,大前提是「All human beings are 會死的」, 小前提是「I am a human being」, 因此,結論是「I am 會死的」。有時候,通過syllogism,也可能得出讓人啼笑皆非的結論。For instance, 大 premise是「人發明了英語並且會說英語」,小premise「我是人」,結論是「我會說英文,如果不會就不是人。」

那麼這三位famous philosophers與我們討論的問題有什麼關系呢?

關於語言的起源在古希臘有兩種說法:「約定俗成」和「自然天成」。前者的代表是Aristotle和他的學生,被稱為「慣例派」,後者的代表是斯多葛學派(Stoics),也被稱為「自然派」。「慣例派」認為除少數象聲詞以外,語言詞彙的意義與形式之間沒有任何必然聯系,也就是是說語言形式和內容之間的聯系是任意的,人類可以改變並發展的。「自然派」認為一切詞天然地代表著它們所指稱的東西,例如象聲詞(onomatopoeia),雖然這些次不多,卻是語言的基本詞彙,其它次是由此而發展來的。他們說有些詞模仿了所指事物的部分特徵,如smooth(光滑),harsh(嚴厲/刺耳),liquid(液體)等等。兩派的爭論持續了幾個世紀,這場辯論深刻了人們對語言的認識。後來的許多philosophers and 語言學家(linguists) 都重中受益。

德國著名數學家和哲學家(Leibniz, 1646-1716)對語言也有研究。首先,他認為人的知識不是由感官聽到的,也不是生來就一清二楚的,而是作為人類頭腦中的「天賦或自然的潛能」。他做過一個有名的比喻,說語言猶如大理石中的紋路,這些紋路原來雖然不大清楚,但是適宜於把它雕刻成什麼樣的東西,卻早已由「天賦」的紋路決定了。

德國學者洪堡特(Humboldt,1767-1835)最著名的著作是《人類語言結構的多樣性》。他指出,「在人腦里天生有著創造語言的能力,語言是講話著產生語言和理解語言的能力,而不是說話或寫字所產生的可觀察的結果。」洪堡特還因為關於民族語言和思維的論斷而出名。他認為,「一個民族的語言和思維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民族的語言就是他們的精神,一個民族的精神就是他們的語言。」

薩丕爾—沃爾夫假說(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把洪堡特關於民族語言與思維的論點推向了極端。假說認為:語言形式決定著語言使用者對世界的看法;世界上各民族的語言不同,所以各民族對世界的分析也不相同。簡而言之,就是語言決定思維。

當代美國語言學家 Chomsky認為,人腦的初始狀態應該包括人類一切語言共同具有的特點,稱為普遍語法(universal grammar)。通俗地說,普遍語法是所有語言的基本特稱。就像汽車必須有輪子和發動機一樣,所有語言必須有動詞和名詞。嬰兒在出生時腦袋裡面已經具備了這些基本的句法結構。一個兒童在五、六歲時就可以掌握母語;這個年齡的兒童智力還不發達,學習其它知識(如數學物理)還相當困難,而學習語言卻這樣容易。這也說明了,一個中國出生的嬰兒,在3-4歲後被帶到美國,成年後其英語水平與美國小孩沒有區別。

語言結構是否會影響人對世界的看法呢?有的sociologists(例如Susan Ervin-Tripp, 1953,1964) 做過實驗。受實驗者是幾個移居美國的日本婦女,她們的英語和日語都很流利,對兩種文化一樣熟悉。給他們每個人一幅畫,畫上近景是一個挾著書的女孩子,遠景是一個農民在犁地,還有一位婦女靠著樹。受實驗者分別用日語和英語來描述這副畫。結果,用日語時,典型的描述為:「這個姑娘要上大學了,心裡十分矛盾。母親長年有病,父親辛苦幹活,收入很少。」用英語時,典型的描述是:「這位姑娘是一位學社會學的大學生,她正在觀察農民如何勞動,深為農民的艱苦生活所感動。」從以上的實驗我們可以看出,使用不同語言時,就會受到這種語言所承載的價值觀和社會文化的影響。 然而,其它更多的學者認為,語言不同會使人對世界的看法不同,這是不符合事實的。科學的歷史證明,人類對世界的看法經歷多次變化,並不是語言的原因引起的,科學思想的傳播也不受語言界限的束縛。Einstein是說印歐語言的,但他的相對論對於歐洲人來說同樣難於理解。北京外國語大學劉潤清學者也強調:「任何語言中的可發明和創造都可以被其他語言所理解。沒有這一點,就沒有跨民族、跨文化的交流和溝通。」

作者觀點

語言與思維相互作用(interact),相互制約(inter-constrain),是人腦機能的兩個方面。語言並不能決定思維,但是語言對思維有暗示、誘導作用。例如:隔壁一對中國夫妻吵架了,我們會怎麼做。當我們用中文思維時,結果就已經由中文誘導暗示出來了。因為用中文思維,自然會用到中國特色的成語和俗語,而成語和俗語是前人智慧的積累,這種積累已經成為一個民族的文化和習俗。因此我們得出的很多結論就會與前人趨同。例如:「夫妻床頭吵架床尾和」,「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忍風平浪靜」,「家和萬事興」,「夫唱婦隨」,「相敬如賓」等等。而在美國恰好相反,夫妻吵架,鄰居很少會過問。因為美國人不願意別人知道自己的隱私,因此鄰居來勸架時,主人會說,「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Mind your own business.」 所以,只有在會發生人生傷害或影響到自己休息時,鄰居才會打電話叫警察來。總體上而言,由於語言的暗示誘導,中國人傾向於二元調和(陰陽調和)、思想中庸,而歐美傾向於二元對立(陰陽對立)、思想偏執。根據作者的直覺觀察,中國南北方人做事說話的方式也存在語言的暗示誘導。北方人講話多以開口音,口型大:「咋了?」,「煎餅卷大蔥,鋼鋼的!」,「小夥子帥,大姑娘浪。」廣東人講話多閉口音,口型小。因此在東北人學廣州話後,其說話做事也變得含蓄起來了。

既然是暗示誘導作用,語言對思維就有制約,思維也能打破語言的制約。一個創造性思維的頭腦總是在與語言發生矛盾,人類的一些突破性的認識總是打破了某種語言的思維定式。沒有人類打破語言束縛的創造能力,科學就不會發展,社會也不會進步。

學習啟示

既然語言能力也是人天賦的一部分,任何語機能正常的人都應該有語言能力,學生也不應該抱怨自己怎麼沒有語言天賦,當然天賦有高低之分。如果存在普遍語法,那麼一個人就應該能學會任何一門語言,當然也包括英語。學不會英文並不是人的腦子笨,而是方法不對,或不夠勤奮。

學習一種語言,也無形中接受了這種語言的誘導和暗示,所以當我們學習英文時也會自然流露出英美人的思想火花,我們應該「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為我所用,方為上策。」

4. 韓禮德在學語言學之前都干什麼了

分支和流派肯定不是一個概念。分支:從總體或一個系統中分出的部分。流派:指學術、文化藝術等方面有獨特風格的派別。從概念上就可以判定它們的區別。分支是從研究內容、對象上進行區別,流派是從研究方法、角度、風格等上面的區別。一個分支上也有不同的流派。====================個人理解。語言學流派社會語言學社會語言學(sociolinguistics)是在20世紀60年代在美國首先興起的一門邊緣性學科。它主要是指運用語言學和社會學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從不同的社會科學的角度去研究語言的社會本質和差異的一門學科。對這個定義,有一些不同的理解。有的學者認為,此研究應以語言為重點,聯系社會因素的作用研究語言的變異;有的學者認為是語言的社會學,研究語言和社會的各種關系,使用語言學的材料來描寫和解釋社會行為。我們比較傾向於前者。社會語言學的研究范圍:一般而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語言狀況如雙言制(diglossia)、雙語、多語或多方言狀況;2.各種語言變體包括地域方言和社會方言(socialdialect或socialect)、標准語和土語(vernacular)、正式語體(formalstyle)和非正式語體(informalstyle)等構造特點及其社會功能;3.交談情景與選擇語碼之間的關系以及語碼選擇與人際關系的相互作用;4.社會以及不同的集團對各種語言或語言變體的評價和態度以及由此產生的社會效應;5.由於社會的、文化的、經濟的、政治的種種原因以及語言接觸所引起的語言變化的方式和規律,等。社會語言學的研究對象一般認為是:1.語言的變異(variation),並且聯系社會因素來探討語言變異發生的原因和規律,常常使用統計的方法和概率的模式來描寫這些變異現象。這又被稱為"微觀社會語言學"(micro-sociolinguistics)或"小社會語言學";2.社會中的語言問題,如上面提到的雙語、語言接觸、雙方言,語言規范化問題等,這又被稱為"宏觀社會語言學"(macro-sociolinguistics);3.研究人們怎樣在實際環境中使用語言進行交際,以及不同的社會、社團使用語言的差別,如某一社會階層使用語言的不同習慣(包括語音、語法和詞彙的不同,這被稱為語言的社會變異),又如不同的性別、年齡、行業和經濟地位等對個人言語的影響(這被稱為個人語言變異)。如果說,從索緒爾開始的結構語言學、轉換-生成語言學研究的是同質的(homogeneous)語言,那麼社會語言學研究的是有序異質的(orderlyheterogeneous)的語言,聯系社會因素的作用來研究語言的結構。這是社會語言學不同於結構主義語言學的重要特徵。社會語言學現在已取得了一些明顯的進展。隨著60年代以後語言學家對語言異質性的認識的加深,社會語言學又發展出交際民族志學、跨文化交際、交際社會語言學、語言社會化和語言習得、會話分析、語言變異研究等學派。社會語言學的理論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對語言提出了一種更為細致的同時又更為廣闊的概念,打破了索緒爾以來只研究語言內部同質系統的局限;2)對語言研究進行計量統計的分析;3)通過語言變異的研究在共時和歷時之間架起了一道溝通的橋梁,解決了共時和歷時的矛盾。系統-功能學派系統功能學派的興起,與整個語言學的功能主義思潮有關。功能主義(functionalism)指的是當代語言學界與形式主義相對峙的一種學術思潮。它旨在通過語言在社會交際中應實現的功能來描寫和解釋各種語言的音系的、語法的和語義的語言學特徵。在這個學術思潮中,有幾個主要的學派影響比較大,它們是布拉格學派倫敦學派。布拉格學派一直是語言學界公認的一個功能主義學派,它所說的功能主要包括語言在交際行為中的功能、語言在社會中的作用、語言在文學中的功能以及從功能觀點看語言在不同層次方面的問題。倫敦學派的興起稍為晚一點,由英國語言學家弗思教授開創,後來由他的學生韓禮德(M.A.K.Halliday)教授繼承和發展,形成現在人們稱之為系統功能語言學的學派。韓禮德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陸續發表了很多著述,建立起系統功能語法的理論體系,成為語言學中一個獨樹一幟的的學派。系統功能語法學派的語言學家門每年舉行一次系統理論討論會。第一屆至第八屆在英國召開。隨著影響的擴展和隊伍的擴大,1982年第九屆年會在加拿大召開,這標志著該學派的理論已具有國際影響。1985年美國密執安大學舉第十二屆年會,由於到美國是布龍菲爾德結構主義和喬姆斯基轉換生成語法學派的堡壘,所以在美國舉行這樣的大會具有深遠意義。到今天,功能主義已經與形式主義成為語言學研究中的兩大思潮。系統功能語法包括"系統語法"和"功能語法"兩個部分,但這不是兩種語法的簡單總和,而是一種完整的語言理論框架的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系統語法或系統語法學著重說明語言作為系統的內部底層關系,它是與意義相關聯的可供人們不斷選擇的若干個子系統組成的系統網路,又稱"意義潛勢"。語言作為符號的一種,在表述說話人想要表達的語義時,必然要在語言的各個語義功能部分進行相應的選擇。功能語法重點需要說明的是:語言是社會交往的工具,語言系統是人們在長期交往中為了實現各種不同的語義功能而逐漸形成起來的;人們在交往中需要在語言系統中進行選擇時,也是根據所要實現的功能而進行有動因的活動。轉換-生成流派出現於二十世紀50年代末,以美國喬姆斯基為代表,運用轉換-生成的理論和方法研究語言。其活動中心是在美國麻薩諸塞州的麻省理工學院;另外,在歐洲有一個專門研究轉換-生成語法的學術組織,稱為"舊大陸生成語言學協會",它是一個國際性的生成學派的組織,於1975年秋成立於荷蘭。1957年喬姆斯基的《句法結構》出版,標志著"轉換-生成語法"的誕生。這一理論是建立在理性主義的哲學基礎之上的,它完全不同於建立在經驗主義基礎之上的美國結構主義,因此,它的出現是對當時居於主流地位的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的一大挑戰,被人稱作"喬姆斯基革命"。轉換-生成語法從提出至今已經四十多年了,在這期間,它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古典理論"時期,從1957年到1965年,《句法結構》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有重要影響的理論有短語結構規則、轉換規則以及語素音位規則。古典理論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主張語法自主,把語義排除在語法之外,在這一點上與此前流行的結構語言學的理論是一致的。第二階段是"標准理論"時期,從1965年到1971年,代表作是《句法理論要略》,其語法包括四部分規則,即基礎部分、轉換部分、語義部分和語音部分。標准理論中最引人注目的修正是把語義納入到語法中來,提出語法結構有深層和表層之別,深層結構決定語義,他通過轉換規則而轉化為表層結構。這一修正使它跟古典理論有了原則區別。第三階段是"擴展的標准理論"時期,從1972年到1979年,1972年出版的《深層結構、表層結構和語義解釋》標志著這一時期的開始,而以1977年出版的《關於形式和解釋的論文集》為代表,則對這一時期的理論又作了一些修正,因而也稱為"修正的擴展的標准理論"。1972年的主要變化在於表層結構對語義解釋也起一定的作用,而在1977年的理論中,語義解釋則被全部放到了表層。此外,這一階段還提出了"虛跡"的理論。第四階段是從1979年至今,以《支配和約束論集》為代表。這本書是根據喬姆斯基1979年在義大利比薩的一次學術會議上提出的"支配"和"約束"理論整理成的。這一階段的理論有兩個重大變化:一是在原來的規則系統之外增加了原則系統,二是提出了"虛范疇"。目前,支配和約束理論仍然處於不斷的修正和發展中。轉換-生成語法強調對人的語言能力作出解釋,而不是僅僅描寫語言行為,它要研究的是體現在人腦中的認知系統和普遍語法。喬姆斯基認為"語言"不是實際存在的東西,這個概念是從語法中派生出來的,只有語法才是實際存在的,因此,轉換-生成語法研究的對象是語法而不是語言。另外,轉換-生成語法採用的是現代數理邏輯的形式化方法,根據有限的公理化的規則系統和原則系統用演繹的方法生成無限的句子,以此來解釋人類的語言能力。所以說,轉換-生成語法無論是在研究目的、研究對象,還是在研究方法上都和傳統語言學、結構主義語言學有原則的區別。它為語言研究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展現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方向,使語言學以新的面貌呈現於世。它對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轉換-生成學派的研究還包括生成音系學,它是生成語法學的一個分支,其任務是研究人頭腦中的音系知識。生成音系學從醞釀、形成到標准理論,直至現在的非線性理論,一共也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代表人物有雅科布遜、哈勒、喬姆斯基等。1952年,雅科布遜、哈勒等人合寫的《言語分析初探》、1956年喬姆斯基、哈勒等合寫的《英語的重音與音渡》以及1968年喬姆斯基和哈勒共同撰寫的《英語語音模式》分別是前三個階段的代表性著作。《英語語音模式》中提出的標准理論使生成音系學在60年代的美國音系學中居於主流地位。1975年以後,生成音系學進入非線性理論時期,演化出各種名目的音系學,如自主音段音系學、節律音系學、詞彙音系學等。在這一時期,喬姆斯基退出了音系學領域的研究而專攻句法,哈勒則仍是這一領域的旗手。生成形態學也是轉換-生成學派的一個研究范疇。喬姆斯基在"論名物化"一文中首先確定了形態學在生成語法中的特定作用,哈勒於1973年進一步提出了生成形態學的第一個明晰的模式,繼而西格爾、傑肯道夫、阿羅諾夫等人跟進,又對生成形態學的模式作了一些改進。總之,轉換-生成學派以語法為研究目的,各個分支學科的研究都服從於這個目的,同時又都對各自領域的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轉換-生成學派的影響不僅體現在語言學方面,在其它學科,如計算機科學、人工智慧以及認知科學等方面都產生了一定的反響。喬姆斯基認為,轉換生成語法將促進認知科學的發展,並把語言學的研究和神經科學、心理學以及生物學等學科的研究結合起來,共同為探索人腦的奧秘作出貢獻。美國描寫語言學派結構語言學的一個分支,是本世紀美國的一些學者在對美洲印第安語調查和研究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以面向語言材料、注重語言結構的形式描寫而著稱。20世紀的20-30年代,哲學中的邏輯實證主義和心理學中的行為主義在美國盛行,這種哲學背景和印第安語的研究相結合,使美國的結構語言學呈現出鮮明的特點。這一學派的先驅是鮑厄斯(FranzBoas)和薩丕爾(EdwardSapir)。鮑厄斯1911年為《美洲印第安語手冊》所寫的序言可以說是美國從事人類學的語言學家對印第安語調查和研究的初步理論總結,其中特別強調了語言描寫的一條原則,即對語言事實要做客觀的描寫,不要用其他語言或者傳統語法的框框去套,為了描寫不同結構的語言而應當創立新的概念和方法。薩丕爾1921年的名著《語言論》把語言研究同人類心理、社會和文化聯系在一起。他們二人都強調尊重語言事實,主張記錄口語作為研究素材,然後對他們的結構做客觀的共時的描寫。1924年在鮑厄斯、薩丕爾、布龍菲爾德等人的創議下成立了"美國語言學會",該學會可以看成是美國描寫語言學的搖籃。1925年該協會出版了會報《語言》雜志。這個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是布龍菲爾德。本世紀20年代,這一學派只具雛形,理論上還不是很成熟,直至1933年布龍菲爾德的《語言論》出版,才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論和方法。他們把語言看成是一系列代替實際的刺激和反應的行為,在語言的分析中著眼於可以觀察到的言語素材,主張依靠形式特徵來描寫語言結構,反對用非語言學的標准(特別是心理因素)來分析語言,在共時描寫中完全排除了歷史因素。這些論點產生了巨大影響,在以後二、三十年語言學的發展中一直以該學派的理論為指南。可以說從本世紀的三十年代起這一學派進入了"布龍菲爾德"時期,也有人成為"布龍菲爾德學派"。1934年,派克(Pike)、柰達(Nida)、弗里斯(Fries)等人開始舉"語言學暑期學院"。他們主要繼承薩丕爾的學術傳統。派克在結構分析中區分"位"和"素",並且試圖把他們運用到人類一切行為的分析中去。這一學派的後期重要成員有:哈里斯(Harris)、威爾斯(Wells)、布洛克(Bloch)、特雷格(Trager)、霍蓋特(Hockett)、格里森(Gleason)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哈里斯。1951年,他出版了《結構語言學的方法》一書,標志著該學派的理論和方法進入了一個新時期。他把數理邏輯的方法運用於語言學,主張排除意義標准,把分布和替換看作結構分析的主要原則和方法。他們的學說被稱為"後布龍菲爾德學派"。總的看來,這個學派具有以下顯著的特點:1.注重口語的描寫和共時的研究。2.注重形式的分析,迴避意義問題。3.在結構分析中主要運用分布和替換的方法,以便從一堆言語素材中切分出獨立的單位並加以歸類。4.對句法結構進行層次分析,這是分布和替換的方法在句法研究中的具體運用,並由此發展出直接成分的分析法,即把句子或詞按層次區分出它的組成部分。5.建立語素音位這個新的單位,這是在語法和語音結合的基礎上建立的一個新的單位。它是由出現於某個語素變體的一組音位所組成的語音單位(如英語名詞復數的詞尾-s,-z,iz是由不同的音位組成的同一個語素音位)。6.強調驗證。布拉格學派狹義的布拉格學派是指本世紀20年代後半期以來,參加布拉格語言學會,以及在學術觀點,學術活動上跟這個學會有密切聯系的一批語言學家和文藝理論家。廣義的布拉格學派則包括參加捷克斯洛伐克語言學會等語言學團體,繼承布拉格語言學會傳統的當代語言學家。布拉格學派接受了索緒爾的基本理論,承認語言是一個符號系統,但不把語言形式與超語言因素截然分開,重視語言的共時研究,但並不把它與歷時研究割裂開來;他們還接受了俄國語言學家庫爾德內的功能觀,對語言進行結構與功能相結合的研究,因而自稱為結構-功能學派。這個學派頗有影響。美國語言學家鮑林格作過這樣的評價:"在歐洲語言學團體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布拉格語言學會,美國語言學的每一項重要發展,都與這一學派的學說有關。"這一學派的先驅者是馬泰修斯。1926年10月,他與雅科布遜,哈弗拉奈克,貝克爾等6人發起,建立了布拉格語言學會。參加學會的外族人中,以俄羅斯人最多,除雅科布遜外,著名的有:特魯貝茨柯依,卡爾采夫斯基,柯別茨基,依薩欽柯等。俄羅斯翼成員大多專注於語言內部結構的研究,忽視語言與超語言因素的關系。捷克斯洛伐克的會員多數比較重視語言與社會的關系,注意語言理論的應用性。他們被稱為捷克翼或馬泰修斯翼。捷克翼的會員中除馬泰修斯,哈弗拉奈克外,著名的還有:特倫卡,溫伽爾特,穆卡碩夫斯基,瓦海克,斯卡利奇卡,柯日奈克,何拉萊克,特羅斯特,奧別爾普法爾采,博爾道夫,諾瓦克,鮑利尼等。該學派在理論和方法上的貢獻大致可歸為以下幾點:(1)提出語言是多功能的結構體系(2)建立了音位學說。(3)把音位學的概念,類型學的原則應用於語法研究。(4)提出"語言聯盟"的理論。他們認為,鄰近地域的語言,由於相互影響,常常獲得一些共同的或相似的特徵。所以某些語言的共同特徵不一定都是來源於語言的親屬關系。(5)提出了句子的實際切分說。(6)提出要加強對標准語理論,術語和功能語體的研究,以指導整個語言文化工作。(7)提倡把最新理論運用於從中學開始的語言教學。結構語言學語言學的重要流派之一。興起於本世紀30年代的歐洲,基本理論源出於索緒爾的《普通語言學教程》,反對對語言現象進行孤立的分析,主張系統的研究。結構語言學內部又分為三大學派:布拉格學派、哥本哈根學派以及美國結構語言學派(也稱美國描寫語言學)。布拉格學派,又稱"結構-功能學派"或"功能學派"。其先驅者是馬泰修斯,成員主要有雅科布遜、特魯別茨柯伊、哈弗阿奈克等。1926年10月,由馬泰修斯和雅克布遜等6人發起,建立了布拉格語言學會。該學會在第一屆國際語言學會議上第一次把音位學的觀點公諸於世,引起很大反響。1929年出版了會刊《布拉格語言學會論叢》。布拉格學派集體觀點的全面論述見於他們在第一屆國際斯拉夫學會議上所提出的《論綱》,《論綱》中強調語言是一個功能體系,對語言現象的評價應著眼於它的功能。特魯貝茨科依的《音位學原理》是這一學派的一部重要的代表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布拉格學派的主要成員散居於世界各地,影響衰落。1956年,布拉格語言學會與斯拉夫語言學會等團體合並,成立了捷克斯洛伐克語言學會,何拉萊克擔任第一任會長。這個新的學會繼承了布拉格語言學會的傳統,因此其成員被稱為"當代布拉格學派"。布拉格學派接受了索緒爾關於語言是系統的思想,特別致力於音位系統的研究,建立了音位學說。它的另一個特點是不僅研究內部語言學,對廣義的語言學問題也很感興趣,運用語言學理論研究文學作品及外部語言學的其它各領域。哥本哈根學派,又稱丹麥學派。代表人物有葉爾姆斯列夫、布龍達爾、烏爾達爾等。1931年,葉爾姆斯列夫和布龍達爾共同創建了"哥本哈根語言學會",該學會成為當時歐洲結構主義語言學的一個中心。1938年創會刊《語言學學報》,1939年的創刊號布龍達爾發表了他的論文《結構語言學》,遂成為這個學派的綱領。葉爾姆斯列夫任哥本哈根語言學會會長,他的《語言理論導輪》和《普通語法原理》是哥本哈根學派的代表性著作。這一學派以索緒爾的語言系統的學說為基礎,著重語言形式的研究。它特別注重語言的組合關系,這是這個學派區別於布拉格學派的一個主要方面;它把語言理論看成一個"純演繹系統",採用"假設-推理"法對語言進行分析,不大涉及具體語言事實的研究,因而其影響面比較小。布拉格學派和哥本哈根學派共同匯成歐洲結構主義語言學,它區別於美國的結構主義語言學。美國結構語言學又稱美國描寫語言學,是結構語言學中發展最完善、最重要的一個學派。它是本世紀美國的一些學者在對美洲印第安語的調查和研究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先驅者是鮑厄斯和薩丕爾,分別著有《美洲印第安語手冊》和《語言論--言語研究導論》,二人都強調要對語言作客觀的共時描寫。這個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是布龍菲爾德,1924年他和鮑厄斯、薩丕爾等人一起創立了"美國語言學會",1925年出版會刊《語言》。1933年布龍菲爾德的《語言論》出版,對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的形成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是這一學派的奠基性著作,使它進入"布龍菲爾德時期"。50年代,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進入"後布龍菲爾德時期",哈里斯和霍蓋特是這一時期的主要代表。霍凱特1958年出版的《現代語言學教程》是美國結構語言學集大成的理論著作,對美國結構語言學的發展進行了一次科學的總結。1951年,哈里斯的《結構語言學的方法》出版,被人視為後布龍菲爾德時期的象徵和轉折點。美國結構語言學派的顯著特點是注重口語和共時描寫,這不同於歐洲結構主義學派注重書面語的傳統。他們的主要貢獻在於制定了一套對語言結構進行形式分析和描寫的技術。這一學派對漢語研究影響很大。布拉格學派、哥本哈根學派、美國結構語言學派雖然各有自己的傳統和特點,但也有共同之處:都接受了索緒爾的一些基本理論,如區分語言和言語,在語言中又區分共時和歷時,認為語言是一個符號系統,系統中的成分依據成分之間的差別和關系從話語中切分出來,並加以分類歸並,而後從它們之間的緊密聯系、互相制約的關系中去研究語言的系統。結構主義語言學自產生以來,不僅影響到語言學研究的各個領域和各個流派,而且還影響到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其嚴密的分析方法已滲透到人類學、哲學、心理學和文藝批評等其它領域。這樣,結構主義就由一種語言學理論演變成一股幾乎對人文社會科學各個學科都產生影響的思潮,因而引起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歷史比較語言學歷史比較語言學從前又稱比較語法,通過語言親屬關系的比較研究語言的發展規律,擬測它們的共同母語。歷史比較語言學是在19世紀逐步發展和完善的,主要是印歐語系的歷史比較。19世紀之前,這種研究不是沒有,但都是孤立的分散的研究,到19世紀才進入系統的研究,並使語言學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產生有兩個不可或缺的條件,一是廣泛收集世界各種語言材料,二是認識到梵語在語言比較中的地位和作用。19世紀歷史比較語言學家為語言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收集了豐富的語言材料,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查和比較,不僅提出了人類語言演變過程的假設,畫出了世界語言的譜系,而且還創造出比較科學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有關語言起源、語言本質的新理論,為後來結構主義和描寫語言學的產生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5. 傳統語法的西方語言學史

哲學語法
柏拉圖 以意義為基礎將詞劃分為主詞與述詞兩類
亞里士多德 可能注意到形態變化,將詞分為主詞、述詞與連詞
主詞 (格的變化)
形態變化 述詞 (時態的變化)
連詞
實用語法
狄俄尼修斯·特拉克斯 《語法術》第一部系統的希臘語法,他認為「語法是詩人和散文家使用語言的實際知識。它包括六個部分:首先,准確地閱讀,並適當注意韻律;第二,解釋作品中文字表達法;第三,為習語和主題作注;第四,發現詞源;第五,找出類比規則;第六,欣賞作品,這一部分是語法中最崇高的知識。」
奠定了詞類劃分的標准:既採用了意義標准,也採用了形式標准(詞尾以及詞與詞之間的相對位置) 名詞、動詞、分詞、代詞、介詞、冠詞、副詞、連詞
奠定了詞本位思想:以詞法為先導建立語法。以詞為基礎的語法包含三個主要程序:
一、識別詞這種可離析的語言實體;
二、確定詞的類別以便把這種語言中的各個詞加以歸類
三、制訂完備的語法范疇來描寫和分析歸屬於由有關形式構成的各種詞形變化系列的詞的形態,描寫和分析詞與詞之間在句子結構中的獲得的句法關系。
阿波羅尼·狄斯柯利(Apollonius Dyscolus) 《論句法》,第一部句法專著。
思辨語法
活躍於13-14世紀的思辨語法學派,其興趣在於為語法規則提供哲學和邏輯解釋,他們頗為鄙夷教學語法,他們甚至說,不懂邏輯的語法學家只配去教書。他們將主要精力花在語法規則的邏輯化上,並企圖證明用這種方法證明語法結構反映了現實結構和人類理性。
詞類聯系指稱方式:名詞表達物質,動詞表達活動,形容詞表達性質
句子結構表達了外部客觀世界存在的方式。
物質結構 —— 人腦 —— 語言結構
(普遍語法)
在邏輯范疇與拉丁語中尋找普遍法則。
唯理語法
哲學基礎是笛卡爾的理性主義。笛卡爾認為雖然人的知識、技能等大都來自經驗,但有一些能力和觀念是由於遺傳而與生俱來的。以語言為例,人之所以能夠學會語言和創造性地使用語言,完全是由於人腦中具有某種天生的、內在的抽象機制。
重要著作是波爾-羅瓦雅爾修道院的《唯理普遍語法》。通過對比研究,發現各種語言有大量的相似之處。在思辨語法的啟示下,他們可以認為必然存在著某種基本的、普遍的語言規則,語法學家的任務就是找出普遍法則。與思辨語法不同的是,他們關注更廣泛的語言素材。
語言之所以存在普遍法則,是因為人類的思維具有共性。
思維的共同性——語言的多樣性
內部形式——外部形式
Invisible God created the visible world
語言是以片語而不是以詞為基本單位的,每一個句子都是以一系列片語組合而成的,每個片語代表一個深層觀念。
詞與事物及其概念之間不是意義對應的,一個詞在不同的情況下(即不同的片語中)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

6. 語言學三大流派

我是自然語言處理博士,正研究這個方向

生成語義學(generative sementics)、系統功能語法、句法體系即轉換生成語法

生成語義學認為語義具有生成性而不僅是解釋性,芝加哥大學是生成語義學的中心。以Paul Postal, George Lakoff, James D.McCawley , John R.Ross為代表。Newmeyer將生成語義學派school的核心命題總結為兩點:第一,生成語義派堅持語法中不存在解釋派所謂的處於詞彙規則與非詞彙規則之間的一個深層結構。第二,生成語義派始終堅持所有重要的句法上的歸納都是建立在語義基礎之上的

系統功能語法(systematical functional grammar),主要人物韓禮德,他是悉尼大學教授,系統功能語法總是強調結構的定義是「功能的組合」

句法體系主要人物是喬姆斯基,美國人,計算機專業的,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你看看他的《句法結構Syntactic Structures》1957,那是他主要著作,句法體系我們一般各專業的人都接觸過,就是把英語句子分成詞類和短語結構、建立句法樹,然後用計算機進行句法樹分析

我對第二項的回答比較簡單,第三項的回答則完全是用我自己的語言來說的,你最好用關鍵詞查一下綜述性的文獻,很容易查到的,上一個仁兄的回答中其實已經有這內容:)所以我就不再重復

7. 語言學流派和分支有哪些

分支和流派肯定不是一個概念。

分支:從總體或一個系統中分出的部分。
流派:指學術、文化藝術等方面有獨特風格的派別。
從概念上就可以判定它們的區別。

分支是從研究內容、對象上進行區別,流派是從研究方法、角度、風格等上面的區別。一個分支上也有不同的流派。
====================
個人理解。

語言學流派

社會語言學

社會語言學(sociolinguistics)是在20世紀60年代在美國首先興起的一門邊緣性學科。它主要是指運用語言學和社會學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從不同的社會科學的角度去研究語言的社會本質和差異的一門學科。對這個定義,有一些不同的理解。有的學者認為,此研究應以語言為重點,聯系社會因素的作用研究語言的變異;有的學者認為是語言的社會學,研究語言和社會的各種關系,使用語言學的材料來描寫和解釋社會行為。我們比較傾向於前者。

社會語言學的研究范圍:一般而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語言狀況如雙言制(diglossia)、雙語、多語或多方言狀況;
2.各種語言變體包括地域方言和社會方言(social dialect或socialect)、標准語和土語(vernacular)、正式語體(formal style)和非正式語體(informal style)等構造特點及其社會功能;
3.交談情景與選擇語碼之間的關系以及語碼選擇與人際關系的相互作用;
4.社會以及不同的集團對各種語言或語言變體的評價和態度以及由此產生的社會效應;
5.由於社會的、文化的、經濟的、政治的種種原因以及語言接觸所引起的語言變化的方式和規律,等。

社會語言學的研究對象一般認為是:

1.語言的變異(variation),並且聯系社會因素來探討語言變異發生的原因和規律,常常使用統計的方法和概率的模式來描寫這些變異現象。這又被稱為"微觀社會語言學"(micro-sociolinguistics)或"小社會語言學";

2.社會中的語言問題,如上面提到的雙語、語言接觸、雙方言,語言規范化問題等,這又被稱為"宏觀社會語言學"(macro-sociolinguistics);

3.研究人們怎樣在實際環境中使用語言進行交際,以及不同的社會、社團使用語言的差別,如某一社會階層使用語言的不同習慣(包括語音、語法和詞彙的不同,這被稱為語言的社會變異),又如不同的性別、年齡、行業和經濟地位等對個人言語的影響(這被稱為個人語言變異)。

如果說,從索緒爾開始的結構語言學、轉換-生成語言學研究的是同質的(homogeneous)語言,那麼社會語言學研究的是有序異質的(orderly heterogeneous)的語言,聯系社會因素的作用來研究語言的結構。這是社會語言學不同於結構主義語言學的重要特徵。

社會語言學現在已取得了一些明顯的進展。隨著60年代以後語言學家對語言異質性的認識的加深,社會語言學又發展出交際民族志學、跨文化交際、交際社會語言學、語言社會化和語言習得、會話分析、語言變異研究等學派。

社會語言學的理論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對語言提出了一種更為細致的同時又更為廣闊的概念,打破了索緒爾以來只研究語言內部同質系統的局限;2)對語言研究進行計量統計的分析;3)通過語言變異的研究在共時和歷時之間架起了一道溝通的橋梁,解決了共時和歷時的矛盾。

系統-功能學派

系統功能學派的興起,與整個語言學的功能主義思潮有關。功能主義(functionalism)指的是當代語言學界與形式主義相對峙的一種學術思潮。它旨在通過語言在社會交際中應實現的功能來描寫和解釋各種語言的音系的、語法的和語義的語言學特徵。在這個學術思潮中,有幾個主要的學派影響比較大,它們是布拉格學派倫敦學派。

布拉格學派一直是語言學界公認的一個功能主義學派,它所說的功能主要包括語言在交際行為中的功能、語言在社會中的作用、語言在文學中的功能以及從功能觀點看語言在不同層次方面的問題。倫敦學派的興起稍為晚一點,由英國語言學家弗思教授開創,後來由他的學生韓禮德(M.A.K.Halliday)教授繼承和發展,形成現在人們稱之為系統功能語言學的學派。韓禮德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陸續發表了很多著述,建立起系統功能語法的理論體系,成為語言學中一個獨樹一幟的的學派。

系統功能語法學派的語言學家門每年舉行一次系統理論討論會。第一屆至第八屆在英國召開。隨著影響的擴展和隊伍的擴大,1982年第九屆年會在加拿大召開,這標志著該學派的理論已具有國際影響。1985年美國密執安大學舉辦第十二屆年會,由於到美國是布龍菲爾德結構主義和喬姆斯基轉換生成語法學派的堡壘,所以在美國舉行這樣的大會具有深遠意義。到今天,功能主義已經與形式主義成為語言學研究中的兩大思潮。

系統功能語法包括"系統語法"和"功能語法"兩個部分,但這不是兩種語法的簡單總和,而是一種完整的語言理論框架的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

系統語法或系統語法學著重說明語言作為系統的內部底層關系,它是與意義相關聯的可供人們不斷選擇的若干個子系統組成的系統網路,又稱"意義潛勢"。語言作為符號的一種,在表述說話人想要表達的語義時,必然要在語言的各個語義功能部分進行相應的選擇。功能語法重點需要說明的是:語言是社會交往的工具,語言系統是人們在長期交往中為了實現各種不同的語義功能而逐漸形成起來的;人們在交往中需要在語言系統中進行選擇時,也是根據所要實現的功能而進行有動因的活動。

轉換-生成流派

出現於二十世紀50年代末,以美國喬姆斯基為代表,運用轉換-生成的理論和方法研究語言。其活動中心是在美國麻薩諸塞州的麻省理工學院;另外,在歐洲有一個專門研究轉換-生成語法的學術組織,稱為"舊大陸生成語言學協會",它是一個國際性的生成學派的組織,於1975年秋成立於荷蘭。

1957年喬姆斯基的《句法結構》出版,標志著"轉換-生成語法"的誕生。這一理論是建立在理性主義的哲學基礎之上的,它完全不同於建立在經驗主義基礎之上的美國結構主義,因此,它的出現是對當時居於主流地位的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的一大挑戰,被人稱作"喬姆斯基革命"。

轉換-生成語法從提出至今已經四十多年了,在這期間,它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古典理論"時期,從1957年到1965年,《句法結構》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有重要影響的理論有短語結構規則、轉換規則以及語素音位規則。古典理論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主張語法自主,把語義排除在語法之外,在這一點上與此前流行的結構語言學的理論是一致的。

第二階段是"標准理論"時期,從1965年到1971年,代表作是《句法理論要略》,其語法包括四部分規則,即基礎部分、轉換部分、語義部分和語音部分。標准理論中最引人注目的修正是把語義納入到語法中來,提出語法結構有深層和表層之別,深層結構決定語義,他通過轉換規則而轉化為表層結構。這一修正使它跟古典理論有了原則區別。

第三階段是"擴展的標准理論"時期,從1972年到1979年,1972年出版的《深層結構、表層結構和語義解釋》標志著這一時期的開始,而以1977年出版的《關於形式和解釋的論文集》為代表,則對這一時期的理論又作了一些修正,因而也稱為"修正的擴展的標准理論"。1972年的主要變化在於表層結構對語義解釋也起一定的作用,而在1977年的理論中,語義解釋則被全部放到了表層。此外,這一階段還提出了"虛跡"的理論。

第四階段是從1979年至今,以《支配和約束論集》為代表。這本書是根據喬姆斯基1979年在義大利比薩的一次學術會議上提出的"支配"和"約束"理論整理成的。這一階段的理論有兩個重大變化:一是在原來的規則系統之外增加了原則系統,二是提出了"虛范疇"。目前,支配和約束理論仍然處於不斷的修正和發展中。

轉換-生成語法強調對人的語言能力作出解釋,而不是僅僅描寫語言行為,它要研究的是體現在人腦中的認知系統和普遍語法。喬姆斯基認為"語言"不是實際存在的東西,這個概念是從語法中派生出來的,只有語法才是實際存在的,因此,轉換-生成語法研究的對象是語法而不是語言。另外,轉換-生成語法採用的是現代數理邏輯的形式化方法,根據有限的公理化的規則系統和原則系統用演繹的方法生成無限的句子,以此來解釋人類的語言能力。所以說,轉換-生成語法無論是在研究目的、研究對象,還是在研究方法上都和傳統語言學、結構主義語言學有原則的區別。它為語言研究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展現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方向,使語言學以新的面貌呈現於世。它對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轉換-生成學派的研究還包括生成音系學,它是生成語法學的一個分支,其任務是研究人頭腦中的音系知識。生成音系學從醞釀、形成到標准理論,直至現在的非線性理論,一共也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代表人物有雅科布遜、哈勒、喬姆斯基等。1952年,雅科布遜、哈勒等人合寫的《言語分析初探》、1956年喬姆斯基、哈勒等合寫的《英語的重音與音渡》以及1968年喬姆斯基和哈勒共同撰寫的《英語語音模式》分別是前三個階段的代表性著作。《英語語音模式》中提出的標准理論使生成音系學在60年代的美國音系學中居於主流地位。1975年以後,生成音系學進入非線性理論時期,演化出各種名目的音系學,如自主音段音系學、節律音系學、詞彙音系學等。在這一時期,喬姆斯基退出了音系學領域的研究而專攻句法,哈勒則仍是這一領域的旗手。

生成形態學也是轉換-生成學派的一個研究范疇。喬姆斯基在"論名物化"一文中首先確定了形態學在生成語法中的特定作用,哈勒於1973年進一步提出了生成形態學的第一個明晰的模式,繼而西格爾、傑肯道夫、阿羅諾夫等人跟進,又對生成形態學的模式作了一些改進。

總之,轉換-生成學派以語法為研究目的,各個分支學科的研究都服從於這個目的,同時又都對各自領域的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轉換-生成學派的影響不僅體現在語言學方面,在其它學科,如計算機科學、人工智慧以及認知科學等方面都產生了一定的反響。喬姆斯基認為,轉換生成語法將促進認知科學的發展,並把語言學的研究和神經科學、心理學以及生物學等學科的研究結合起來,共同為探索人腦的奧秘作出貢獻。

美國描寫語言學派

結構語言學的一個分支,是本世紀美國的一些學者在對美洲印第安語調查和研究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以面向語言材料、注重語言結構的形式描寫而著稱。20世紀的20-30年代,哲學中的邏輯實證主義和心理學中的行為主義在美國盛行,這種哲學背景和印第安語的研究相結合,使美國的結構語言學呈現出鮮明的特點。

這一學派的先驅是鮑厄斯(Franz Boas)和薩丕爾(Edward Sapir)。鮑厄斯1911年為《美洲印第安語手冊》所寫的序言可以說是美國從事人類學的語言學家對印第安語調查和研究的初步理論總結,其中特別強調了語言描寫的一條原則,即對語言事實要做客觀的描寫,不要用其他語言或者傳統語法的框框去套,為了描寫不同結構的語言而應當創立新的概念和方法。薩丕爾1921年的名著《語言論》把語言研究同人類心理、社會和文化聯系在一起。他們二人都強調尊重語言事實,主張記錄口語作為研究素材,然後對他們的結構做客觀的共時的描寫。

1924年在鮑厄斯、薩丕爾、布龍菲爾德等人的創議下成立了"美國語言學會",該學會可以看成是美國描寫語言學的搖籃。1925年該協會出版了會報《語言》雜志。這個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是布龍菲爾德。本世紀20年代,這一學派只具雛形,理論上還不是很成熟,直至1933年布龍菲爾德的《語言論》出版,才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論和方法。他們把語言看成是一系列代替實際的刺激和反應的行為,在語言的分析中著眼於可以觀察到的言語素材,主張依靠形式特徵來描寫語言結構,反對用非語言學的標准(特別是心理因素)來分析語言,在共時描寫中完全排除了歷史因素。這些論點產生了巨大影響,在以後二、三十年語言學的發展中一直以該學派的理論為指南。可以說從本世紀的三十年代起這一學派進入了"布龍菲爾德"時期,也有人成為"布龍菲爾德學派"。

1934年,派克(Pike)、柰達(Nida)、弗里斯(Fries)等人開始舉辦"語言學暑期學院"。他們主要繼承薩丕爾的學術傳統。派克在結構分析中區分"位"和"素",並且試圖把他們運用到人類一切行為的分析中去。這一學派的後期重要成員有:哈里斯(Harris)、威爾斯(Wells)、布洛克(Bloch)、特雷格(Trager)、霍蓋特(Hockett)、格里森(Gleason)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哈里斯。1951年,他出版了《結構語言學的方法》一書,標志著該學派的理論和方法進入了一個新時期。他把數理邏輯的方法運用於語言學,主張排除意義標准,把分布和替換看作結構分析的主要原則和方法。他們的學說被稱為"後布龍菲爾德學派"。

總的看來,這個學派具有以下顯著的特點:

1.注重口語的描寫和共時的研究。
2.注重形式的分析,迴避意義問題。
3.在結構分析中主要運用分布和替換的方法,以便從一堆言語素材中切分出獨立的單位並加以歸類。

4.對句法結構進行層次分析,這是分布和替換的方法在句法研究中的具體運用,並由此發展出直接成分的分析法,即把句子或詞按層次區分出它的組成部分。

5.建立語素音位這個新的單位,這是在語法和語音結合的基礎上建立的一個新的單位。它是由出現於某個語素變體的一組音位所組成的語音單位(如英語名詞復數的詞尾-s, -z, iz是由不同的音位組成的同一個語素音位)。

6.強調驗證。

布拉格學派

狹義的布拉格學派是指本世紀20年代後半期以來,參加布拉格語言學會,以及在學術觀點,學術活動上跟這個學會有密切聯系的一批語言學家和文藝理論家。廣義的布拉格學派則包括參加捷克斯洛伐克語言學會等語言學團體,繼承布拉格語言學會傳統的當代語言學家。

布拉格學派接受了索緒爾的基本理論,承認語言是一個符號系統,但不把語言形式與超語言因素截然分開,重視語言的共時研究,但並不把它與歷時研究割裂開來;他們還接受了俄國語言學家庫爾德內的功能觀,對語言進行結構與功能相結合的研究,因而自稱為結構-功能學派。

這個學派頗有影響。美國語言學家鮑林格作過這樣的評價:"在歐洲語言學團體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布拉格語言學會,美國語言學的每一項重要發展,都與這一學派的學說有關。"這一學派的先驅者是馬泰修斯。1926年10月,他與雅科布遜,哈弗拉奈克,貝克爾等6人發起,建立了布拉格語言學會。參加學會的外族人中,以俄羅斯人最多,除雅科布遜外,著名的有:特魯貝茨柯依,卡爾采夫斯基,柯別茨基,依薩欽柯等。俄羅斯翼成員大多專注於語言內部結構的研究,忽視語言與超語言因素的關系。捷克斯洛伐克的會員多數比較重視語言與社會的關系,注意語言理論的應用性。他們被稱為捷克翼或馬泰修斯翼。捷克翼的會員中除馬泰修斯,哈弗拉奈克外,著名的還有:特倫卡,溫伽爾特,穆卡碩夫斯基,瓦海克,斯卡利奇卡,柯日奈克,何拉萊克,特羅斯特,奧別爾普法爾采,博爾道夫,諾瓦克,鮑利尼等。

該學派在理論和方法上的貢獻大致可歸為以下幾點:

(1)提出語言是多功能的結構體系
(2)建立了音位學說。
(3)把音位學的概念,類型學的原則應用於語法研究。
(4)提出"語言聯盟"的理論。他們認為,鄰近地域的語言,由於相互影響,常常獲得一些共同的或相似的特徵。所以某些語言的共同特徵不一定都是來源於語言的親屬關系。

(5)提出了句子的實際切分說。

(6)提出要加強對標准語理論,術語和功能語體的研究,以指導整個語言文化工作。

(7)提倡把最新理論運用於從中學開始的語言教學。

結構語言學

語言學的重要流派之一。興起於本世紀30年代的歐洲,基本理論源出於索緒爾的《普通語言學教程》,反對對語言現象進行孤立的分析,主張系統的研究。結構語言學內部又分為三大學派:布拉格學派、哥本哈根學派以及美國結構語言學派(也稱美國描寫語言學)。

布拉格學派,又稱"結構-功能學派"或"功能學派"。其先驅者是馬泰修斯,成員主要有雅科布遜、特魯別茨柯伊、哈弗阿奈克等。1926年10月,由馬泰修斯和雅克布遜等6人發起,建立了布拉格語言學會。該學會在第一屆國際語言學會議上第一次把音位學的觀點公諸於世,引起很大反響。1929年出版了會刊《布拉格語言學會論叢》。布拉格學派集體觀點的全面論述見於他們在第一屆國際斯拉夫學會議上所提出的《論綱》,《論綱》中強調語言是一個功能體系,對語言現象的評價應著眼於它的功能。特魯貝茨科依的《音位學原理》是這一學派的一部重要的代表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布拉格學派的主要成員散居於世界各地,影響衰落。1956年,布拉格語言學會與斯拉夫語言學會等團體合並,成立了捷克斯洛伐克語言學會,何拉萊克擔任第一任會長。這個新的學會繼承了布拉格語言學會的傳統,因此其成員被稱為"當代布拉格學派"。布拉格學派接受了索緒爾關於語言是系統的思想,特別致力於音位系統的研究,建立了音位學說。它的另一個特點是不僅研究內部語言學,對廣義的語言學問題也很感興趣,運用語言學理論研究文學作品及外部語言學的其它各領域。

哥本哈根學派,又稱丹麥學派。代表人物有葉爾姆斯列夫、布龍達爾、烏爾達爾等。1931年,葉爾姆斯列夫和布龍達爾共同創建了"哥本哈根語言學會",該學會成為當時歐洲結構主義語言學的一個中心。1938年創辦會刊《語言學學報》,1939年的創刊號布龍達爾發表了他的論文《結構語言學》,遂成為這個學派的綱領。葉爾姆斯列夫任哥本哈根語言學會會長,他的《語言理論導輪》和《普通語法原理》是哥本哈根學派的代表性著作。這一學派以索緒爾的語言系統的學說為基礎,著重語言形式的研究。它特別注重語言的組合關系,這是這個學派區別於布拉格學派的一個主要方面;它把語言理論看成一個"純演繹系統",採用"假設-推理"法對語言進行分析,不大涉及具體語言事實的研究,因而其影響面比較小。

布拉格學派和哥本哈根學派共同匯成歐洲結構主義語言學,它區別於美國的結構主義語言學。美國結構語言學又稱美國描寫語言學,是結構語言學中發展最完善、最重要的一個學派。它是本世紀美國的一些學者在對美洲印第安語的調查和研究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先驅者是鮑厄斯和薩丕爾,分別著有《美洲印第安語手冊》和《語言論--言語研究導論》,二人都強調要對語言作客觀的共時描寫。這個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是布龍菲爾德,1924年他和鮑厄斯、薩丕爾等人一起創立了"美國語言學會",1925年出版會刊《語言》。1933年布龍菲爾德的《語言論》出版,對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的形成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是這一學派的奠基性著作,使它進入"布龍菲爾德時期"。50年代,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進入"後布龍菲爾德時期",哈里斯和霍蓋特是這一時期的主要代表。霍凱特1958年出版的《現代語言學教程》是美國結構語言學集大成的理論著作,對美國結構語言學的發展進行了一次科學的總結。1951年,哈里斯的《結構語言學的方法》出版,被人視為後布龍菲爾德時期的象徵和轉折點。美國結構語言學派的顯著特點是注重口語和共時描寫,這不同於歐洲結構主義學派注重書面語的傳統。他們的主要貢獻在於制定了一套對語言結構進行形式分析和描寫的技術。這一學派對漢語研究影響很大。

布拉格學派、哥本哈根學派、美國結構語言學派雖然各有自己的傳統和特點,但也有共同之處:都接受了索緒爾的一些基本理論,如區分語言和言語,在語言中又區分共時和歷時,認為語言是一個符號系統,系統中的成分依據成分之間的差別和關系從話語中切分出來,並加以分類歸並,而後從它們之間的緊密聯系、互相制約的關系中去研究語言的系統。

結構主義語言學自產生以來,不僅影響到語言學研究的各個領域和各個流派,而且還影響到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其嚴密的分析方法已滲透到人類學、哲學、心理學和文藝批評等其它領域。這樣,結構主義就由一種語言學理論演變成一股幾乎對人文社會科學各個學科都產生影響的思潮,因而引起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歷史比較語言學

歷史比較語言學從前又稱比較語法,通過語言親屬關系的比較研究語言的發展規律,擬測它們的共同母語。歷史比較語言學是在19世紀逐步發展和完善的,主要是印歐語系的歷史比較。19世紀之前,這種研究不是沒有,但都是孤立的分散的研究,到19世紀才進入系統的研究,並使語言學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

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產生有兩個不可或缺的條件,一是廣泛收集世界各種語言材料,二是認識到梵語在語言比較中的地位和作用。

19世紀歷史比較語言學家為語言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收集了豐富的語言材料,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查和比較,不僅提出了人類語言演變過程的假設,畫出了世界語言的譜系,而且還創造出比較科學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有關語言起源、語言本質的新理論,為後來結構主義和描寫語言學的產生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8. 語言發展的兩種基本形式是什麼

形式語言學和功能語言學。其根本的理念,就是不相信僅靠單一語言的深入發掘,就能洞悉人類語言的共性、本質或者說「普遍語法」,因此致力於通過跨語言的觀察比較來獲得對人類語言共性的認識。語言類型學家相信,對人類語言機制和規則的任何總結概括都必須得到跨語言的驗證,而對任何具體語言的「特點」之研究也必須建立在跨語言比較得到的語言共性和類型分類的基礎上(而不僅是基於一兩種語言間的比較)。類型學特有的研究對象,就是人類語言間的共同點和差異點,差異的不可逾越之極限也就是語言共性之所在。其特有的研究方法,包括語種庫(language sample)的建立及語種均衡性的追求、參項的選擇、相關語言要素或語言特徵間的四分表分析及其空格的發現、絕對共性和蘊涵性共性的建立、對跨語言的優勢現象(prominence或priority)和標記性(markedness)的總結、將蘊涵性共性串成系列的等級序列的建立、基於大規模語種庫統計的和諧性(harmony)的總結,對共性或傾向的解釋,等等(參閱劉丹青2003)。

關於學派,有學者將語言類型學歸為功能語言學的一部分,而不是一個獨立的學派,文獻中也能看到「功能-類型傾向/方法」(functional-typological approach)這一類表述。這的確反映了部分的現實:類型學家中的多數學者在語言哲學上傾向於功能主義而不是形式主義,而功能派學者中也有不少人樂於做類型學研究。但這只表明類型學和功能語法的交叉,而並不體現兩者的等同。類型學的「區別性特徵」是它在理念上對跨語言研究必要性、重要性的堅持和上面所述的研究對象和方法的特色,而不是功能主義的那些基本信念。不少功能派學者主要從事單一語言的內部研究並在此基礎上構建自己的理論,並不重視跨語言研究,如一些話語分析的學者和認知語法的學者。雖然部分(哪怕是大部分)類型學者像功能學派一樣相信,語言共性的存在,不是因為天生得來的普遍語法,而是為了滿足人類語言交際或認知等功能的需要(參看科姆里(Comrie)1981,沈家煊譯1989:28),但也有一些類型學家,包括最專業的類型學家,卻很樂意採納形式語言學的觀點。例如,Hawkins在用處理機制(processing)解釋語序共性的同時,就很強調句法的獨立性,他不但樂意採納X杠桿的理論來分析句法結構(Hawkins 1983:184),而且強調語序共性或傾向是為了便於處理純句法結構而不是處理語義關系或語用功能(1994:409),這是明顯有悖於功能學派的基本信念的,並且在成果的表達上也盡量地追求嚴格的形式化。此外,也有不少形式派學者、包括像來自生成語法大本營麻省理工學院的Ken Hale這樣的學者,非常熱心於類型學的研究,願意讓生成語法的理論解釋去接受更多人類語言的驗證。將語言分為結構定型(configurational languages)語言與非結構定型語言(non-configurational languages),被視為類型學中的一項重要分類,而這項類型劃分正是由Hale等生成學派類型學家所作出的,而關於話題結構化語言、焦點結構化語言等類型劃分,也是由此派生出來的。這些學者構成了類型學中一個分支 「原則與參項」類型學派(Fukui1995),他們雖然從形式學派出發,但在相信跨語言驗證的必要性和致力於從事跨語言比較方面跟其他類型學家是一致的,體現了類型學和形式學派的交叉。形式學派的最新分支之一優選理論更是大量吸收了類型學的觀念和成果(其對某個特徵有無標記的判斷就主要基於跨語言的分布情況)。因此,將語言類型學簡單地歸入功能學派的分支,難以反映當代語言學學術分野的大勢。

功能學者或形式學者從事的跨語言類型研究往往帶有舉例說明的性質,而不太講究類型學特有的那套工作程序。「職業」類型學家的成果特別是經典性成果,則遵循Greenberg(1963)所奠定的方法並在此基礎上不斷發展。這些著述首先追求語種庫的覆蓋面和均衡代表性,一方面是逐步擴大語種庫的數量,從Greenberg(1963)的30種語言,到Keenan & Comrie(1977)的50多種語言,到Hawkins(1983)的200多種語言,再到Dryer(1992、1999)的600多種語言和900多種語言,另一方面是通過改進統計程序來減少譜系、地域方面的不平衡(如Dryer1992)。此外,這些成果在大型均衡語種庫的基礎上,或者尋求無例外的蘊涵性共性,如Greenberg(1963)和 Hawkins(1983)關於語序的共性,或者尋求嚴格的等級序列,如Keenan & Comrie(1977)關於制約名詞短語關系化的可及性等級序列(Accessibility Hierarchy),或者追求大規模的統計結果,如Dreyer(1992)通過625種語言的調查來確立各種句法結構與動賓結構是否和諧,或者追求全面覆蓋的分類系統,如Grinevald(2000)關於類別詞(classifier,包括漢語所謂「量詞」)的分類系統。在這種範式下所獲得的研究成果,能夠在語言普遍性方面獲得最大的說服力。而功能主義學者或形式主義學者所從事的類型學研究,盡管在理論追求和洞察力方面也許有其不俗的表現,但其類型學的充分性(typological adequacy)[1]卻無法與狹義的類型學成果相比,多多少少帶有「客串」的性質。憑著自身特有的範式,語言類

9. 喬姆斯基轉換生成語法與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的區別

二者是語言學的兩個不同流派
現代語言學一百多年來的發展經歷了三個主要時期——歷史比較語言學、結構主義語言學、轉換-生成語言學。
歷史比較語言學是在19世紀逐步發展和完善的,主要是通過語言親屬關系的比較來研究語言的發展規律,擬測它們的共同母語。
結構語言學興起於20世紀30年代的歐洲,其內部又分為三大學派:布拉格學派、哥本哈根學派和美國結構語言學派(也稱美國描寫語言學)。其中美國結構語言學是發展最完善、最重要的一個學派。先驅者是鮑阿斯和薩丕爾。這個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是布龍菲爾德。1933年布龍菲爾德的《語言論》出版,對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的形成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是這一學派的奠基性著作。這一學派注重口語和共時描寫;注重語言形式分析,迴避語義問題;在語言結構分析中主要運用分布和替代的方法;創造了語言結構分析的直接成分分析法。
轉換-生成語言學出現於二十世紀50年代末,以美國喬姆斯基為代表。喬姆斯基受美國描寫語言學的影響,最初曾經運用結構主義的方法研究希伯萊語的語法,他發現以分布和替代的原則和方法對語言素材進行切分和分類的「分類主義」的方法,雖然對語言結構的表面現象作了一定分析,但對於語言結構內在的聯系卻解釋不了。所以提出研究語言不能僅僅描寫現成的語法形式,而是要探索「普遍語法」, 探索隱藏在語法行為背後的人類普遍的「語法能力」。這種語言能力是通過一套規則由「深層結構」向「表層結構」轉換的,語言學家就是要研究探索這種轉換的規則。
轉換-生成語法是建立在理性主義的哲學基礎之上的,它完全不同於建立在經驗主義基礎之上的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因此,它的出現是對當時居於主流地位的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的一大挑戰,被人稱作「喬姆斯基革命」。它為語言研究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對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