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哲學中.如何理解意識的定義.
意識是世界的內在規定、一般規律和組成部分,是具有客觀實在性同世界的其他組成部分處在對立統一關系中的事物。
意識有很多別名:中國人稱它道(天道)、意(天意)、理(天理)、命(天命);外國人稱它邏格斯、必然性、絕對精神、意志;現在很多人稱他規律、法則、意識。例如,自然規律、自然法則、自然意識;社會規律、社會法則、社會意識;思維規律、思維法則、辯證法則。
世界是我們認識的對象,是具有多樣性規定的萬千事物的統一體。世界和萬物的存在、運動和變化是意識的表現形式,我們通過觀察世界和萬物的存在、運動和變化,就可以發現意識,發現世界和萬物的一般規定、一般規律和隱藏的部分。意識是存在、運動、變化、行為的本質,統帥、指揮者。沒有意識就沒有存在、運動、變化、和行為。
意識普遍存於世界和萬物之中,世界是包含意識的世界,萬物是包含意識的萬物。沒有意識存在於其中的世界不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世界,沒有意識存在於其中的萬物也不是我們天天眼見手觸的萬物。有了意識的存在,世界和萬物就有了生機和活力。
世界和萬物是意識同世界和萬物的其他組成部分「物」或物質組成的統一體。
例如:生物。生物是有生命的物體。
生命是生物的生長、發育、繁殖、代謝、應激、進化、運動、行為所表現出來的生存意識。
生存意識就是生命,就是生物生來具有終生不離的內在規定,就是生物所遵循的一般規律,就是生物的隱秘組成部分,就是具有客觀實在性同生物的其他組成部分處在對立統一關系中的事物,就是具體形式的意識。
生物是生存意識同生物的其他組成部「物」或物質組成的統一體。我們現在經常說生物是生命同「物」組成的統一體。我們今後也可以說生物是生存意識同「物」組成的統一體;或者說生物是生存意識同物質組成的統一體。
例如:非生物。非生物是有意識的物體。
意識是非生物的存在、運動、變化所表現出來的自然規律、自然法則,自然意識、是非生物的內在規定和組成部分,是具有客觀實在性同非生物的其他組成部分「物」或物質處在對立統一關系中的事物。
因此我們今後也可以經常說非生物是意識和「物」或物質組成的統一體。
意識是人認識的主要對象之一。
人類在日常生活中創造和使用的每一個動詞都是對意識的表述,是意識的表述和傳播形式。一切現實的存在、運動、變化、行為都是意識的表現形式,是我們發現意識、認識意識的橋梁。
意識也是哲學研究的重要對象。
精神哲學、法哲學、倫理哲學、道德哲學、邏輯哲學、形而上哲學、辯證法哲學、本體論哲學、認識論哲學、思維論哲學、實踐論哲學、存在論哲學、靈哲學、意志論哲學都是把具體意識作為研究的直接對象。
盡管各種哲學都承認意識的存在,但對什莫是意識、對意識在世界和萬物中的地位和作用、意識同世界和萬物其他組成部分「物」或物質的關系的認識存在著嚴重分歧。
唯心主義哲學誇大意識在世界和萬物中的地位和作用,貶低物質在世界和萬物中的地位和作用;唯物主義哲學貶低意識在世界和萬物中的地位和作用,誇大物質在世界和萬物中的地位和作用;二元論哲學雖然認為意識同物質在世界和萬物中具有平等的地位,但由於對意識和物質缺少正確和科學地認識,難以取得理論上的突破。
到目前為止,人們對什莫是意識、什莫是物質、對意識和物質在世界中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意識同物質的關系問題爭論不休。
我認為:意識是世界的內在規定、一般規律和組成部分,是具有客觀實在性同世界的其他組成部分「物」或物質處在對立統一關系中的事物,是存在、運動、變化、行為的本質和規定。
② 哲學上的意識的本質是什麼
對意識的本質問題可以從多種角度來理解,譬如,可以從人類意識與動物心理相區別的角度說意識的本質特徵是其「理性形式」和「自我意識」。但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哲學的所有理論和討論都得圍繞解決這一基本問題進行。因此,對意識本質的理解就只好從意識和物質的關系范圍內來進行,就像上面對物質的理解要從物質和意識的關系中來進行一樣。當然在意識和物質的關系中也密切地滲透著一般和個別、本體和現象、形式和
③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關於意識本質的論斷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種社會經濟學的分析手段,擅長於用矛盾沖突的觀點分析社會中利益存在沖突的社會群體,是一套「經典」的社會學理論。
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主觀反映,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意識不是從來就有的,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是社會的產物。關於意識的本質:意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主觀反映。
世界上先有物質後有意識,意識依賴於物質,世界統一於物質。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理論為黨的思想路線提供了理論基礎,要求我們從實際出發。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是社會的產物,社會性勞動起了關鍵性作用,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
(3)哲學是意識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實踐出發解決哲學基本問題,即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對人與世界的關系的最高抽象。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刻地指出人與世界的關系實質上是以實踐為中介的人對世界的認識和改造關系。
從實踐出發解決人與世界的關系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偉大哲學變革的實質和關鍵。是實踐為人提供了認知對象。因此在實踐中,人不僅認識了世界,而且改造了世界,在天然、自然的自在世界的基礎上創造了人類的屬人世界。所以,實踐不僅具有認識論意義,而且具有世界觀意義。
④ 哲學上的意識是什麼
起源:在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是社會的產物。本質:是人腦的機能與內屬性,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主觀映容象。馬克思指出,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並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作用:意識能動性或主觀能動性是指意識具有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功能,其表現有: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與計劃性、高度創造性、對生理活動的控制性、對客觀世界的反作用性。於物質辯證關系原理:物質是客觀存在,意識是主觀存在;物質是根源,意識的派生;物質不能代替意識,意識不能代替物質。
⑤ 什麼是意識哲學
首先,需要對「意識哲學」這個概念加以說明。哈貝馬斯把意識哲學作為交往理論的靶子。不版論是權他對現代哲學史的闡釋還是他解決現代性問題的方案,都與對意識哲學範式的批判密切相關。他針對的是知識論哲學向語言哲學的轉向:近代認識論哲學把語言符號作為意識的表現工具,認知行為的主體是「意識」而非「符號」,而語言哲學不再從意識的功能而是從語法結構中解釋知識論問題[3] 。哈貝馬斯把「意識哲學」限定於認識論問題,認為近代哲學在意識之中尋找知識起源的一整套方法、範式。本文中的「意識哲學」概念則更為寬泛,用來指代從近代認識論哲學中演變出來的幾種歷史解釋形式,這些形式相互區別,甚至相互對立,但是在與文化哲學的歷史解釋模式相左的意義上,這些相互對立的形態卻具有共同性,因此統稱為「意識哲學的歷史解釋範式」。由於自身根植於近代以來的哲學傳統,意識哲學的歷史解釋跳不出「主體—理性—歷史」的窠臼,它總是把「意識主體」放在歷史的阿基米德點上。概言之,意識哲學的歷史解釋模式是以現代哲學的思維方式尋找對現代性的哲學理解,這種理解必然要落回到現代性之中,因此不可能取得批判性的視角。
⑥ 哲學上「意識」的定義
一、意識的起源
(一)意識是自然界長期進化的產物
1、由一切物質都具有的反應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性感應性。
2、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應性到高級動物的感覺和心理。
3、從動物的感覺和心理到人類意識
(二)意識是社會的產物
1、勞動為意識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客觀的需要和可能。
2、在勞動實踐構成中產生了語言,這是意識形成的關鍵一步。
3、勞動豐富了意識內容,推動了意識的發展。
二、意識的本質
(一)意識是人腦機能
1、人腦是十分復雜獨特的物質器官。
2、意識是基於第一信號系統和第二信號系統協調工作的神經活動
(二)意識是客觀世界的主觀映像
與物質相對應的哲學范疇,指與物質既相對立又相統一的精神現象。意識對物質的關系問題是哲學基本問題。哲學家們依照他們對哲學基本問題的不同回答,對意識也有不同的理解。唯心主義哲學家強調意識對物質的本原性,因而把意識理解為超物質的獨立存在的實體,是創造或產生物質世界的本原,意識的內容就是意識本身。唯物主義哲學家強調物質對意識的本原性,認為意識是由物質派生的,意識在任何時候都不能脫離物質而獨立存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揭示了意識的本質,認為意識是高度組織起來的物質即人腦的機能和屬性,是社會的人對客觀存在的高級心理反映形式,從內容來說,意識是被意識到的存在(包括外部對象的存在和意識承擔者自身的存在),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意識的產生擺脫不了語言這一物質的外殼。但意識又對存在具有反作用,意識表現為個人意識和社會意識,它們都由人們的社會存在所決定,都具有社會性。
哲學史上的意識觀人類在其早期階段就已經注意到意識現象的存在。但是,當時的人們並不了解意識的本質,把意識看作是一種獨特的、寓於人的肉體之中而在人死亡時就離開肉體的靈魂的活動。唯心主義哲學家通過哲學的論證,更加鞏固了這種觀念。古希臘的柏拉圖認為意識起源於靈魂,理智、意志、情感等意識現象是靈魂的屬性。在他看來,靈魂是最初的東西,是先於形體而存在並能支配形體的能動的本原。靈魂在取得人的形式之前,住在理念世界裡,並具有理念的知識。靈魂在取得人的形式之後的認識,是對過去已有的理念知識的回憶(見回憶說)。中世紀的基督教神學和經院哲學認為,人是上帝的最高創造物,是靈魂和肉體的結合,靈魂是不同於肉體的單純的精神實體,意識是靈魂的機能,靈魂不依賴於肉體,但它是指導和形成肉體的基質,是生命的基質;有意識的靈魂是不死的,它能夠脫離肉體而執行其職能。
古希臘的唯物主義哲學家也把意識包括在靈魂的概念里,但他們試圖唯物主義地解釋靈魂,認為靈魂也是物質的。比如阿那克西米尼認為「靈魂是空氣」;赫拉克利特認為靈魂是火的一種形態;德謨克利特認為靈魂是由精緻的、能動的原子形成的。德謨克利特還提出了影像說,認為「若不是有影像來接觸,就沒有人能有感覺或思想」,肯定了意識是外部世界的反映。中國戰國時期的荀子提出了 「形具而神生」 的命題,認為意識、精神是由人的形體器官產生的。南北朝時期的范縝關於「形質神用」、「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的觀點,同樣肯定了意識、精神對於形體的依賴性。
在近代哲學史上,R.笛卡爾提出了精神和物質彼此對立的二元論觀點。他認為心靈和物質是兩個互相獨立的實體。心靈實體是各種精神屬性的承擔者,它的本質是思想,不具有任何廣袤;物質實體是各種物質屬性的承擔者,它的本質是廣袤,不能思想。兩種實體彼此完全獨立,互不決定。B.斯賓諾莎反對笛卡爾關於兩個實體的學說,認為意識同廣延是物質自然界這一唯一實體的兩種屬性。T.霍布斯也否認獨立存在的精神實體,認為思維著的實體是物質,心理作用、意識狀態是物質實體運動產生的現象。J.洛克把觀念即意識理解為心靈在本身中的知覺者、人們思維時理智的任何對象即心靈在思維時能夠當作對象的任何東西。他認為心靈是一塊白板(見白板說),心靈的觀念來自經驗:外部經驗(感覺)和內部經驗(反省)。G.巴克萊拋棄了洛克經驗論的唯物主義內容,認為心靈、精神或自我是唯一的實體,意識、知覺、感覺不是客觀實在的反映,而是客觀實在本身,「存在就是被感知」,心靈、精神或自我的意識、知覺、感覺,是世界的創造者。D.休謨認為存在的只有知覺、感覺,在知覺、感覺之外的任何東西,包括物質實體或精神實體是否存在,是不可能知道的。G.W.萊布尼茨把意識看作是能動的精神性的實體──單子的屬性。單子有知覺,但知覺的清晰程度不同。低級的單子只有模糊的知覺,較高級的單子如動物的靈魂具有較清楚的知覺和記憶,這就是意識。人的理性靈魂是更高級的單子,它的意識更清楚,不僅能認識必然的真理,而且有關於內在狀態的反省的知識,即自我意識。
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者把意識解釋為大腦的機能和屬性。J.O.de拉美特里明確提出腦是思維的器官,而腦之所以具有思維能力,是同腦的組織結構相關的。D.狄德羅認為腦神經和感覺器官構成一個完整的反映機構,腦是這個機構的中樞,思維是腦的能力,他還探討了物質怎樣產生出能思維的人腦的問題。法國唯物主義者肯定意識是對外部現實的反映。但是,他們還不理解意識的社會本質和能動性。
德國古典唯心主義者把意識看作是絕對獨立的心靈;即「自我」的活動。I.康德認為,「自我」是與個體的經驗的東西相對立的「先驗自我」,是統覺的先驗統一的體現者。J.G.費希特認為,「自我」是絕對的創造的精神始原,它作為意識的活動,既信定自己本身,也信定自己的「非我」。G.W.F.黑格爾把「自我」解釋成為絕對精神,即客觀的自我意識,它是一種能動的創造力量。德國古典唯心主義者關於自我活動的學說,提出了和發揮了意識的創造性和能動性的觀點。但是,他們並不理解意識的創造性和能動性的真正根源。黑格爾還接觸到了意識的發展同社會歷史的發展的關系,但是,他所謂社會歷史也是絕對精神的體現。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意識觀馬克思主義哲學批判地總結了哲學史上的各種意識觀,總結了自然科學的發展成果,第一次科學地解決了意識的起源、本質、社會性和能動性問題。
意識的起源馬克思主義哲學從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出發,認為人的意識不管看起來是多麼超感覺的,總是物質的、肉體的器官即人腦的產物。物質不是意識的產物,而意識卻是物質的最高產物。意識是物質自身長期發展的必然結果。一切物質在相互作用中都具有在本質上跟感覺相近的特性,即反映的特性。這種反映特性是意識得以發生的自然基礎。反映特性同物質的組織結構相聯系。由於物質的組織結構水平不同,物質的反映特性也表現為不同的形式。無生命的物質對作用於它的事物的反映,是以機械的、物理的、化學的反應形式表現出來的。隨著有生命物質的出現,產生了生物的反映形式。生物在進化過程中,其反映形式經歷了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植物和原生動物的反映形式表現為刺激感應性,隨著動物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的形成,產生了感覺這種較高級的反映形式;高等動物不僅已經分化出各種不同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而且形成了大腦這一神經系統的指揮中心,與此相適應,反映形式就由感覺進一步發展為動物心理。動物心理包括感覺、知覺、表象等反映形式,並且具有初步的分析綜合能力。動物心理是在動物適應環境的活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動物適應環境的活動愈復雜,它的心理也愈發展;動物的心理愈發展,對動物行為所起的控制和調節作用也愈大,因而動物的活動能力愈大,就愈能適應復雜的環境。但動物心理不管如何發展,總是受著生物學規律的支配,並服從於適應環境的需要。
生物反映形式從刺激感應到感覺,再到動物心理的發展,是人類意識產生的史前時代和自然史前提,為人類意識的產生准備了條件。恩格斯指出,由於C.R.達爾文建立了生物進化論,「不僅有了可能來說明有機自然產物中的現在者,而且也提供了基礎,來追溯人類精神的史前時代,追溯人類精神從簡單的、無構造的、但有刺激感應的最低級有機體的原生質起到能夠思維的人腦為止的各個發展階段。如果沒有這個史前時代,那麼能夠思維的人腦的存在就仍然是一個奇跡」(《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3卷,第526~527頁)。人類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是從動物心理發展而來的。但意識並不是單純生物自然發展的結果,而是同人和人類社會一起產生的,它從一開始就是勞動的產物,是社會的產物。
人是由猿轉化而來的。猿轉化為人的決定力量是勞動(見勞動創造人)。在生物自然進化的基礎上,作為人類祖先的古猿直立行走、前肢解放、高級神經活動和心理活動的高度發展,為勞動准備了先決條件。而古猿利用某種天然的中介手段來採取現成食物的活動已孕育著勞動的萌芽。在這種萌芽狀態勞動的推動下,前肢愈來愈轉化為自由的並不斷獲得新技巧的手。手的變化引起了整個軀體其他部分和其他器官的變化,心理活動也愈趨復雜,從而導致了工具的製造和使用,使古猿採取現成食物的活動過渡到真正的人類勞動。與此同時,在動物心理活動的本能基礎上,逐步形成了意識活動的生理機制,猿腦逐漸地變成了人腦,猿的感覺器官逐漸地變成了人的感覺器官。於是,人類所特有的高級心理反映形式──意識,也在逐漸地形成著、發展著。
人的勞動從一開始就具有社會性。社會性的勞動既體現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又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在勞動中形成和發展的這些關系,不僅通過物質的活動表現出來,而且通過意識的活動表現出來。最初的人類社會集體為了使勞動和生活協調一致,社會成員之間不僅要交換物質活動,而且要交換意識活動,要互相通訊,傳遞信息。手勢、呼叫成為最初的人類交換意識活動的手段。在人類發音器官具有一定方向性的逐漸發展的基礎上,呼叫發展成語言符號系統。在勞動和語言的推動下,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和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更加復雜化,人類活動也愈帶有間接的性質。人的腦和感覺器官更加發展和完善,人的感覺能力和思維能力也不斷得到提高和發展。特別是藉助於語言符號系統,使人們有可能用觀念的形式反映外部對象,並有可能觀念地改造對象和創造對象,而意識也就成為人類有目的的實踐活動的觀念方面。這是動物心理轉化為人類意識的一個標志。在連續不斷的有規律的勞動基礎上,人們在意識交換活動中所使用的手勢系統和愈來愈復雜化的語言符號系統,逐漸地固定成為人腦意識活動的內部結構。藉助於語言符號系統,意識作為人類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以相對獨立的並具有連續性和繼承性的形態形成、發展著。
意識的本質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意識的本質包括兩個互相聯系的方面:①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意識不是脫離物質而獨立存在的實體,它是人腦這種具有高度組織和復雜結構的物質體系的機能或屬性,人腦是意識的物質器官。 . .巴甫洛夫的高級神經活動學說和兩種信號系統學說,揭示了意識的物質生理機制,闡明了意識同腦的神經生理活動的物質過程有不可分割的聯系。腦的生理過程同心理過程是一個統一的過程,意識就是這一過程的內部狀態。
現代科學進一步從腦神經細胞的水平,對意識活動的生理機制進行研究。神經細胞即神經元是腦神經組織的基本單位。腦是由約□~□個數量級的單個神經細胞所組成的復雜網路系統。神經細胞中含有豐富的和不同型式的核糖核酸分子 (RNA)。研究家們傾向於認為,核糖核酸分子很可能是儲存信息即記憶的物質基礎。精神元有一個對刺激特別敏感的區域,叫做樹突區。樹突區包括圍繞胞體本身的膜和比較短而粗的突起的表面即樹突。神經元的第一個主要部分是一個長而細的突起即軸突。軸突末端分成一些細枝,每一個細枝末端稍有膨大,叫做突觸囊,內部貯存有化學物質。軸突末端和第一個神經元的樹突區靠近,形成一個突觸。突區感受刺激,當它受到足夠的刺激,就會引起軸突產生一種神經沖動,沖動傳到軸突末端就引起突觸囊中化學物質的釋放,並通過突觸刺激下一個神經元的樹突區,又在這個神經元的軸突中引起神經沖動。神經元本身是一個復雜的物質體系。神經元之間又以高度的有序性和特異性互相聯結著,形成具有極其復雜結構的神經網路組織,產生反映外部世界的復雜的意識活動功能。
腦是通過傳遞和處理信息來進行意識活動的。隨著對腦的每一區域依次加以考察,研究家們越來越認定,腦的功能是有秩序的,並且可用生物的電化學活動來闡明神經元傳遞信息的情況。一般說來,神經元經由樹突輸入信息,又經由軸突輸出信息給下一個神經元,以此類推,神經元的活動由電化學刺激來觸發。神經元傳遞的信息表現為電脈沖信號,信息從一個神經元傳遞到另一個神經元依靠一定的傳遞物質,即突觸囊中所釋放的化學物質。一個神經元接受從另外眾多的神經元傳來的信息,又把信息輸送到其他眾多的神經元,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遞是按「有」或「無」的規律進行的,傳遞物質有興奮性和抑制性的區分,在這種情況下,不同的信息由各種神經元通過神經纖維傳遞到大腦皮層專司不同職能的各個區域,形成復雜的意識活動過程。
意識作為人腦的機能,同可以用實驗方法加以確定的人腦的生理過程以及電的和化學的過程分不開。但是,這並沒包括意識的全部本質,而僅僅大體揭示了人腦產生意識的生理機制和電化學機制。
② 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意識是人腦的機能,人腦是意識的器官,但是意識的內容並不是人腦本身固有的,是人腦對外部客觀存在的反映。從意識是人腦的機能這個意義來看,涉及的是意識同它的物質器官的關系,即意識這種人腦的屬性同這種屬性的物質承擔者即人腦的關系。從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這個意義來看,涉及的是人腦中的觀念映象同外部客觀對象的關系,即觀念的東西和物質的東西的關系、主觀和客觀的關系。然而,這兩個方面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人腦由於具有意識這種機能和屬性,能夠反映外部客觀對象,造成關於外部客觀對象的觀念的映象。同時,只有在人腦反映外部客觀對象、造成關於外部客觀對象的觀念映象的過程中,才實現、表現、確證人腦具有意識這種機能和屬性。只有這兩方面的緊密結合,才能全面地表現出意識的本質。
意識是人腦對外部客觀存在對象的主觀反映,其內容是客觀的;但這種反映不是客觀對象直接進入人腦,只是客觀對象在人腦中的觀念映象,因而其形式是主觀的。意識是人的頭腦中主觀觀念的形式和客觀實在的內容的對立統一。人的意識作為對客觀存在的反映,不是一種單一的反映形式,而是各種反映形式的總和,包括感覺、知覺、表象等感性的反映形式和概念、判斷、推理等理性的反映形式。感性的反映形式是關於事物的現象和外部聯系的反映,直接依賴於客觀事物,因而具有直接性。理性的反映形式是關於事物的本質和內部聯系的反映,是在對大量感性材料進行抽象、概括的基礎上形成的,因而具有概括性和間接性。所有這些反映形式都是客觀事物的主觀映象,它們在形式上是主觀的,但內容是客觀的,即使是虛幻的、錯誤的觀念,也不純粹是主觀的。它們雖然具有濃厚的主觀色彩,但歸根結柢仍有自己的客觀「原型」,是對客觀存在的一種歪曲的反映。沒有外部客觀存在的現實,沒有人自身同這種現實相互作用的經驗關系,人就不可能在自己的頭腦中反映和意識到這種現實,因而也就不可能有意識的本身。
意識的社會性人的意識從一開始就是社會性的。人腦是意識的器官,具有觀念地反映外部客觀現實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在整個人類實踐活動,首先是勞動的歷史過程中形成和「遺傳」下來的。同時,人只有在社會中生活,通過社會的教育和社會環境的其他影響,掌握了歷史地形成的意識發展的形式、規范,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大腦才能現實地成為社會的人的意識器官,它產生意識的能力才能得到實現。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社會,如何反映在人的頭腦中成為人的意識的內容,受人的社會生活條件的制約,並以一定歷史階段的社會實踐為基礎。人的意識同語言有不可分割的聯系。語言是意識活動過程的必要條件,是人們鞏固意識活動成果的手段,也是人們表達和交流思想的工具。馬克思和恩格斯都把語言看作是一種實踐的、既為別人存在並僅僅因此也為我自己存在的、現實的意識。語言是作為社會的產品給予每個社會成員的。離開社會,就不可能有作為社會的人的存在,也就不可能有作為社會的人的意識。意識是人的社會活動、社會生活中固有的精神方面。
意識表現為個體意識和社會意識。個體意識是指個人對外部現實的反映過程和意識活動,是個人對外部現實的觀念的關系。社會意識是指整個一定社會或一定社會集團的精神生活過程和觀念的關系,它具有復雜的結構和不同的水平,包括不同的形式。政治、法律、道德、宗教、藝術、哲學等觀點和科學理論,以及不同階級、不同社會集團、不同民族的心理和精神生活習俗、傳統等,都是社會意識的組成部分。個體意識和社會意識一樣,也是社會的。因為任何現實的、具體的個人都是社會存在物,他的活動不管採取什麼形式,都是社會的活動。個體意識和社會意識都由人們的社會存在所決定,並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社會意識不是脫離個體意識或與個體意識絕對對立的抽象的東西。社會意識通過個體意識而發展,個體意識客觀化的成果通過社會交往的中介而轉變成為社會意識的內容。但是,個體意識又依賴於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個體意識形成和發展的思想前提和思想環境,只有根據社會意識所給予的形式、規范、資料,才有個體的意識活動。
意識的能動性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強調意識由物質所派生、為物質所決定的同時,又肯定意識的能動性,肯定意識對物質世界有巨大的反作用。列寧指出:「人的意識不僅反映客觀世界,並且創造客觀世界」(《列寧全集》第38卷,第 228頁)。人的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反映不是死板的、消極的直觀,而是能動的、積極的。人通過自己有目的的活動,同客觀世界發生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的基礎上,人的意識不僅以感性的形式反映客觀世界事物的現象和外部聯系,而且還通過理性思維的形式反映客觀世界事物的本質和內部聯系,造成理論的體系或觀念的系統。同時,人的意識還有超前反映的能力,這就是根據已經掌握的客觀規律,在一定的事實材料的基礎上,通過合理的推理和想像活動,創立關於事物發展未來趨勢或預示未來事實的新思想、新觀念。
意識是人的有目的的實踐活動的觀念方面,人在進行實踐活動的時候,首先在自己的意識中,根據客觀事物的屬性和規律,根據自己的需要,為實踐活動創造觀念的對象。這種對象是客觀世界本身並不存在也不能產生的東西。這就是實踐活動結束時所要得到的結果,也就是實踐活動所要實現的目的。這種目的在一開始雖然還是觀念的東西,但它能指導物質性的實踐活動改變客觀對象,對客觀對象進行有序的分解和組合,從而創造體現目的的新對象。這樣,就使意識中創造的觀念的對象變成現實的對象,使意識中形成的觀念的目的變成實在的東西。馬克思主義哲學所說的意識創造世界,不是由意識本身直接創造世界,而是人們從物質世界及其規律的客觀存在出發,依照自己的需要在意識中形成觀念的目的,創造觀念的對象,並通過物質的活動改變客觀事物的形態,從中實現自己的目的,使觀念的對象變成現實的對象,意識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在任何時候都不能超越物質的界限。
人的意識的能動性同人所具有的自我意識密切相關。自我意識是人對自己的存在、活動、思想、感情、願望和需要的意識,人由於具有自我意識,才把自己同客觀世界自覺地區分開來,把活動著的自己同自己活動的對象當作主體與客體對立起來。自我意識是人在實踐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意識的必要的自覺因素。自我意識愈發展,人為了自己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目的自覺地有意識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動的創造性活動,也愈有保證。
三、意識的結構
人類意識作為關於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其本身又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關於這一復雜系統的結構,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加以剖析。
首先,根據意識的主體的不同,可以把人類意識區分為個體意識與社會意識。個體意識是個人或社會個體在自己的親身實踐中對客觀存在的反映。個體意識本身又是一個復雜系統,它是知、情、意三者的統一。「知」,是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及其結果,即關於客觀事物的知識;「情」即情感,是指人類對客觀事物的感受和評價,它表現為熱愛、仇恨、嚮往、遺憾以及對自身喜、怒、哀、樂的體驗;「意」指意志,是指人類追求某種目的和理想時表現出來的自我剋制、毅力、信心和堅韌不屈等的精神狀態。社會意識是社會主體對客觀存在的總體反映。它主要表現為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藝術、宗教、哲學、科學等形式。
其次,根據意識對象的不同,可以把人類意識區分為對象意識與自我意識。對象意識是對世界的物的尺度的反映。對象意識主要包括自然意識和社會意識。自我意識是主體對自身內在尺度的反映,是人類作為主體對於自身區別於他物的地位、性質、以及與他物的關系的意識。
再次,根據意識的高低層次(自覺程度)的不同,又可以把意識區分為潛意識與顯意識。
潛意識(下意識、無意識)是一種沒有被主體明確意識到的意識,是一種不知不覺的內心的意識活動,它經常而大量地表現為本能的慾望和沖動,通過記憶而貯存在腦中的先前意識,非自覺的情感體驗和情緒態度,不由自主的心理活動。在睡眼或夢境中自覺意識失控狀態下的心理活動以及因身心失常導致的病態的心理現象。潛意識具有非自覺性、非控制性、非語言性、隨意性和零散性等特點,因而潛意識主要歸屬於非理性意識。顯意識則是人們自覺地意識到並受到有目的控制的意識,它表現為人們定向的心理、自覺的反映、能動的認識、主動的思慮、有目的思維以及反思性的觀念活動。顯意識本身又包含著不同的層次和水平,可區分為經驗意識、理性意識和非理性意識。
此外,還可以按照不同的標准把意識區分為理性意識與非理性意識、形象意識與抽象意識、傳統意識、現實意識及未來意識等等。
四、意識的能動作用
物質 對意識 的決定作用與意識對物質的能動反作用,這兩個方面是辯證統一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物質對意識的決定作用不僅表現在意識的起源、基礎和本質上,而且也表現在意識的作用上。意識作用的產生、意識作用的大小、意識作用的發揮和實現,都一刻也離不開物質運動及其客觀規律的制約作用。同時,在唯物主義基礎上堅持辯證法,在肯定物質決定意識的前提下,又承認意識對物質有著巨大的反作用。只有把物質的決定性和意識的能動性統一起來,才能科學地解決物質與意識的關系問題,真正理解意識的能動作用及其實現途徑。
意識對物質的能動反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意識活動的目的性和計劃性。人反映世界的認識活動,是意識活動,這種活動是有目的有計劃的。在意識指導下的人的實踐活動因意識的參與也是有目的有計劃的。羅素說,除了文明人以外「沒有一種動物,也沒有一種野蠻人會為了冬天吃糧食而在春天工作。」(羅素:《西方哲學史》上,第38頁)
其次,意識活動有能動創造性。意識不僅能描摹、復制當前的對象,而且因其主觀性能夠超越現在追溯過去、推測未來,並創造一個現在世界中沒有的理想世界或幻想世界。意識能超越經驗,超越時間,從而能創造新事物。意識如果不會復制現實、不會創造,那麼就不會有日新月異的現實世界。
再次,意識活動對客觀世界有改造作用。意識先是在觀念范圍內把知識和價值結合起來創造出一個現實世界上所沒有的、理想的、人所需要的事物,這種理想的事物以理論、觀念的形態存在著。這理論、觀念可以變成實踐的目的,通過指導實踐,然後轉化成現實的東西,精神變物質。這個精神變物質的過程也就是意識通過實踐改造世界的過程。因此說意識對客觀世界有改造作用。意識通過實踐對世界的改造使「自在自然」變成「人化自然」。人越來越生活在意識所創造的「人化自然」世界之中。意識,尤其是意識中的科學在近現代世界中的作用越來越大。
最後,意識活動對人體生理活動有控製作用。靈魂和肉體、意識和身體的關聯極為密切。身體好壞會影響情緒、思維、態度;反過來人的情緒、思維、態度也反過來影響和控制人的身體及其生理活動。許多疾病是心因性疾病。負面的情緒,心態會對人體的生理過程產生消極影響,而樂觀的情緒,健康的理性,崇高的精神境界則對人體生理過程產生積極的影響。
當然,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也不容被隨意誇大,正確發揮意識能動作用必須把握一定的前提、途徑和條件。
首先,深入認識和遵從物質世界的客觀規律,這是正確發揮意識能動作用的前提。
其次,能動地認識世界,能動地改造世界,都必須藉助於實踐來實現。因此,人們的社會實踐是正確發揮意識能動作用的途徑。否則,意識這種主觀精神就什麼也不能實現。
再次,一定的物質手段和物質工具,是正確發揮意識能動作用不可缺乏的外部條件。
⑦ 哲學中,什麼是意識
意識就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是人腦特有的機能。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世界的本質是物質,先有物質後有意識。
⑧ 哲學上 意識和認識有什麼區別
一、性質不同
1、認識:主體在發現客體對主體有影響後,在思維組織產生的認知意識的引導下,感知組織主動地收集目標客體的屬性和規定的知識,有目的地系統、系統地發現了主體生存與發展所面臨的現實危機、矛盾與問題,並通過主體的行為來探討解決問題的途徑。
決策者遇到的矛盾和問題的意圖、方法、路線和方案。
2、意識:物質的一種先進有序的組織形式。指生物體從其物理感知系統中所能感知的特徵與相關的感知和加工活動的總和。它必須與精神、理性和真理的概念清楚地區別開來。
二、產生不同
1、認識的發生、發展和結束,是在認知意識的指導下實現的,是認知意識的表現。認知過程是指在知識發生之前就已經確立的認知意圖、計劃、路線和規則的過程。
2、意識是思維主體處理信息的產物。沒有思維主體和思維活動就不可能產生意識。思維主體是能夠主動操縱信息的物質(如採集、傳遞、存儲、提取、刪除、對比、篩選、判別、排列、分類、變相、轉形、整合、表達等等作業)。
(8)哲學是意識擴展閱讀:
認識意識從思維組織中產生並發送給感知組織以後,主體的感官會立即行動鎖定目標對象,對目標對象表現出強烈的興趣,表現出高度的警惕和關注。因此,在認知意識的引導下,由知覺組織和感覺器官主動地收集客體信息知識的主觀行為發生了。
在認知意識的引導下,主體各感官器官積極、有序、合理地收集對象屬性和規律的知識,並對收集到的知識進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