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構造論哲學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構造論哲學

發布時間: 2021-03-22 12:18:28

哲學的物質范疇與自然科學的物質結構理論有何關系

哲學的物質范疇來與自然科學的物質源結構理論的關系:
(1)哲學的物質范疇是各種具體物質形態的總和的一種抽象
自然科學關於物質則強調於比如原子、質子等只是某種具體物質形態. 可見自然科學的「物質」隸屬於哲學的「物質」,只是其一個小部分。
(2)兩者是抽象和具體的關系,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哲學中所指的物質不是某種具體的物質,而是指物質的客觀實在性,即物質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就要求我們做任何事都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3) 在某些哲學概念中,也有重合的部分,比如:
①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尋求萬物的「始基」即具體的物質形態。
②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尋求萬物的「始基」即具體的物質層次——原子。

⑵ 什麼叫建構論哲學

建構從字面不難理解啊,建立構造,這個構造是一種用於理解、分析某個文本的系統。
與建構對立的就是解構,而消解是解構的具體手段。
「新聞消費主義對新聞專業主義的建構」意思就是新聞消費主義建立了一套可以分析、解釋新聞專業主義的系統;消解則是使得這種系統失效。

⑶ 哲學的基本結構

現代哲學的基本結構
i
現代社會的第一個理論家是霍布斯。他是第一個形成國家概念的人,該概念的證明極具影響。國家概念除了社民意志的聯合再無其他。這個意思最清楚的表現來自霍布斯反對的東西里:一方面,國家並非是一種大家為了能夠達成某種重要的目標而使用的手段。如果它果真如此的話,它就決不能(用社民自己的名聲)轉而反對他具體的(或者譯為:特有的)意志。另一方面,它也並非是對形成人類生活的微觀雛形的世界-秩序的一副圖景和再現。如果是那樣的話,它向來做的只能是表現社民意志的需要,而不能表現他們自身。但是如果每一個人的意志是一般意志的源頭和標准,那麼法律和自由,個人和制度就不會陷入沖突中,而是保持一致,這些東西並不以人類本性或世界秩序的一般性為基礎而是依賴每一單個人的意志能力,甚至在每一單個人投身於任何具體目標之前,乃至理解這個世界的一致性之前,這一意志力就能區分出他來。(未完) 霍布斯的國家概念一直以來都極具影響。他消弱了傳統政治權力實踐的合法性,形成了現代解放的活力規程。然而霍布斯並沒有從政治論證中導出新的國家概念。他是從人類學方面獲得它的,這一人類學就像他的國家學說改變古典政治哲學一樣根本性地改變了傳統的人學。霍布斯思辨地構想出了人類學自身的基本概念:人的本性就是抵制毀滅的危險---它就是自保。人越強烈地強調他自身的存在,他就越要佔有他唯一爭取的東西。這種存在沒有目標,沒有一種本質的奮斗是趨向於靜止的。亞里士多德相信他知悉這種目標。對他來說每一種生物都會努力達到一種與它的本質恰適的完美狀態。如果它找到這種完美狀態,所有的慾望,所有的朝向他物的運動就會停息下來。在這種靜止狀態中,它不是不動了,而是當它真切地擁有並歡愉地領受了它爭取的目標時,它在某種程度上就處於了一種增強的活動狀態,這一狀態徹底而純粹地表現了它的本質。 但是霍布斯提到的活動方式-----通過這種方式人們運用他自己的力量來保存他的存在-----是完全不同的:他的幸福並非停留在對目標的歡欣上,而是在獲取一切欲求事物的不斷成功的喜樂上。對他來說肯定無疑的是他要以某種強力的方式存在,並能夠抵制每一種危險。就他活動的各種目標的靜止狀態(rest)來說,它們(每一種危險)是根本不同的。人不可能預測到它們會是什麼或按照級別或緊要的程度來為它們排序。某種程度上它是新的目標不斷地彼此相繼的他的生命的一種特有的感受。因為生命是運動的。但並非是趨向於目標的歡愉的運動,而是從一個目標到另一個目標的運動。在某種程度上說,生命就是欲求。毀滅的恐懼(fear)將自身表達在這種欲求的活動要終止了的擔心(fear)上。這種恐懼不知道死亡和天啟的幸福的願景(the beatific vision of the divine (visio beatifica))的區別,也不知道在亞里士多德這個哲學家之前他堅持的願景和在那些剛好被上帝之眼發現的人們之前的中世紀教會的區別。 自保的同一結構也描述了國家內社民的統一意志。將社民帶向他們生活的本質目標不是國家的任務。如果他們在社會中過著一種統一的生活,那麼唯一能保證的是即便在同別人的聯合中一切意志都會維持自身和處於免遭毀滅的保護狀態,這意志能夠斷定自己要比它在自然狀態時更好,也意識到要比它在自然狀態時有更強的能力。因此自保同國家生活一樣是個人生活的理性原則,一旦它自身擺脫蒙蔽(deceptions)和特殊的趣味,就會贏得對人類世界真正背景的清楚認識。
人不能忽略自保概念的思辨含義:它反對人性在被構想為目的體系的宇宙中的那種目的論解釋。人只能通過自己找到他行動的正確性標准------他自身,也即活動的結構,並非是一切他努力奮斗的首要目標,對於所有他的行動來說他發現首要目標是被預設的前提,只有參照這一目標,他的行動,區別於靜止(rest),才能唯一被理解,也就是說,作為條件,只有在首要目標下,其他所有目標才能實現。 因此在自保概念的思辨的組成部分中,自決斷的某些優柔寡斷的東西就表達了自身。首先在早期古希臘時代,這種優柔寡斷引導智者們以他們自己的名義來交流知識,而不是通過上帝的名字,這樣就發展出了哲學的概念。兩千年之後,在義大利文藝復興中,它把同哲學精神締結了含糊、易變的盟約基督教的世界解釋帶向了終結。

⑷ 板塊構造理論的傳入,豐富了中國大地構造理論的內涵及其影響

近年來,由於地幔對流理論的建立,地磁倒轉和逆掩斷層的論證,大洋中脊理論和海底擴張學說的涌現,促使沉睡了50餘年的大陸漂移學說得以蘇醒,給大地構造學領域內水平運動和活動論增添了新的內容。在這些理論的基礎上,地球科學中的一個嶄新的學說——板塊構造學,顯示著強大的生命力。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吸收和探索板塊構造理論,結合我國大地構造結構特點,提出和解釋了一些有關地殼運動的理論問題,諸如對青藏高原結構,地震成因及機制等,獲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當時板塊構造理論的共識,豐富了中國地質學理論和地球科學哲學內涵。
80年代後,板塊構造理論和模式,由於是建立在60年代中期,基於在大洋洋底調查成果的基礎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地球科學研究的深化,板塊構造理論已顯示出對大陸地質探索甚為乏力,加之原創的力源機制等問題,受到了嚴峻的挑戰,即便有「板塊登陸」之說,也似乎收效甚微。
眾所周知,板塊構造理論自其誕生起,就不斷有一些地學方面權威學者的質疑和反對,像上文所述,諸如英國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傑弗瑞斯和蘇聯大地構造學家別洛烏索夫院士等,都曾提出過幾十條質疑,堅定地否認其地幔對流理論和海底擴張學說,總的來說,當前越來越多的地質學家認為板塊構造理論,未能闡明大陸動力學作用,包括大陸上山脈的隆起、盆地的沉降、地震活動和岩漿活動等,特別是使板塊驅動的力源問題,沒有提供出令人信服的理論解釋和論證。
70—80年代中,這些反對和質疑意見,曾一度被湮沒在對板塊構造理論的贊揚聲中。近年來國內也有專文質疑,甚至否定板塊構造學說,甚或有人提出不久的將來將會有更先進的理論來替代。
板塊構造理論「登陸」後,在世界范圍內開展了岩石圈計劃(ICP),其中包括「全球大斷面」(GGT)、大陸地震反射剖面、世界應力圖編制、大陸超深鑽、板內變形、層析成像和地殼結構分析等取得一些新資料,提高了一些新的認識,特別是在區域性深部結構、莫霍面性質與變化,殼幔拆離、深大斷裂和火山活動等方面的新認識,但還不能說在大陸地質的研究中,已取得了大家公認的新觀點和新理論。
鑒於學者們認識到板塊構造理論的局限性,與描述大洋板塊動力學的海底擴張和俯沖機制相比,大陸物質增生和消減過程,仍然是一個謎。
1989年美國提出大陸動力學計劃,試圖來解決大陸行為作用、歷史和演化,探索有關大陸演化新模式,試圖把板塊構造理論引向縱深發展,建立起大陸動力學理論。
從1996年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上,一些先進國家代表的論文、學術報告中顯示,大陸動力學確取得頗大的進展。其中作為大會東道主的中國地質學家們無論在大會主題學術報告中,抑或是在大地構造學的專題研討會,對大陸動力學,都展露出新的亮點。一批中國大地構造學家多年堅持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進行了多學科、多兵種的調查與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新資料、新論證,特別是劉東生院士、李挺棟院士、肖序常院士關於青藏高原構造的抬升與演化及其機制,提出了新的認識和理論,受到了與會地質學家們的高度評價和稱贊。
青藏高原被譽為「地球第三極」,這里地處中央造山帶—高壓—超高壓變形帶、特底斯帶,早已是國際岩石圈、大陸地質動力學的研究基地,國際性協作的示範區,全球構造帶獨特構造條件的熱點區,更是板塊構造理論的「試金石」,揭開青藏高原的構造地質的面紗,將是對全球地質科學發展的一大貢獻!
從板塊構造學說來論,據參加第32屆、第33屆國際地質大會的中國地質學家告知,板塊構造理論,仍是當前大地構造學中佔有主流地位的學說,渴望通過在實踐國際岩石圈計劃、地球動力學計劃以及沿著當代地球系統科學新方向,以「超板塊」、流變學等為理念,定會有新的觀點和理論出現,來揭開地球新的奧秘!

⑸ 關於結構主義哲學的一個基本問題

"市場"這個概念
根據不同的參照物
有不同的所指
比如參照物是"消費者"
他的所指就是"很多賣家聚集的場所"
如果它的參照物是"產品生產廠家"
那麼他的所指就是"消費者"
如果它的參照物是"經濟學家"
那麼他的所指就是"買賣的整個行情"
所涉
就是"市場"這個概念
所涉及到的所有這些解釋

⑹ 冗餘論融貫論構造論三者區別

何謂真理?查閱文獻有各種各樣的見解和論述。有融貫論、符合論、冗餘論、構造論、履行論、客觀論、邏輯論、相對論、絕對論等等,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令人感到非常復雜和撲朔離迷。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何在呢?我們究竟應當怎樣來洞察真理這個極為重要的概念規定呢?

出現上述情況的根本原因在於人類意識結構的自身特性,也就是說,真理的概念規定是和人類意識結構直接相關的。我們當從人類意識結構的勘察中洞察真理,給予真理透徹的理解。

關於真理的各種見解有一點是共同的,即真理一定是實在的和真確的,是以實在和真確為立足的。問題在於,這是一種怎樣的實在和真確呢?這樣的實在和真確是意識外的自在呢?還是意識所賦予的規定呢?

在人類的意識結構中有兩種不同的實在和真確,一種是以經驗直觀為依據的實在和真確,另一種是以概念邏輯為必然的實在和真確。關於意識外的自在,它是自在的和無規定的,是沒有它的實在和真確的自我規定的,當意識外的自在進入人類的意識結構,首先,它為人類身體方式的感知所製作,轉化為經驗對象;接著,經驗對象為人類概念方式的認知所製作,轉化為概念事物。由是,當我們討論實在和真確時,就離不開人類意識結構的規定,離不開人類意識結構所造就的兩種不同規定的實在和真確,即經驗直觀規定的實在和真確,以及概念邏輯規定的實在和真確。

要達到真理的透徹理解和界定,我們就需要深入人類的意識結構,搞清兩種不同規定的實在和真確,以及兩種不同規定的真理,即以經驗直觀為依據的真理和以概念邏輯為必然的真理,並由此給出真理的界定。

一、經驗直觀的真理。

人類意識結構是身體方式和概念方式的聯結。在人類的意識結構中,身體方式的經驗感知是根基性的,這種身體方式的經驗感知在生命世界中已經延續了數億萬年了。在數億萬年的漫長時代中,生命意識習慣於通過身體方式的經驗感知聯結對象,並以經驗直觀為實在和真確。例如,一粒種子,會通過適當溫度和濕潤土壤的聯結為經驗直觀的實在和真確,觸發它內在的發芽和生長機制;一群長途跋涉飢渴的野象會以經驗直觀到的水源為實在和真確,毫不猶豫地奔向水源;一隻非洲原野上的獅子一旦經驗直觀到獵物,就會以此為實在和真確,迅疾地猛撲過去,如此等等。對於人類來說也是這樣。人類是從生命世界中進化出來的,其意識結構從根基上傳承了以經驗直觀為實在和真確。例如,對於有沒有「外星人」的問題,在沒有經驗直觀到「外星人」之前,無論關於「外星人」的各種說法多麼有道理,都不是實在的和真確的。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剛提出的時候,被許多人譏笑,當相對論所預言的空間彎曲被星光穿越太陽空間而發生彎曲的觀察所經驗直觀時,一夜之間就為人們普遍認可,並以此為實在和真確。

⑺ 哲學方法論什麼

方法論,是來關於人們認識世界、改造源世界的方法的理論。

人們關於「世界是什麼、怎麼樣」的根本觀點是世界觀。用這種觀點作指導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論。

方法論是普遍適用於各門具體社會科學並起指導作用的范疇、原則、理論、方法和手段的總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著作中經常提到方法論這個概念。

(7)構造論哲學擴展閱讀:

方法論在不同層次上有哲學方法論、一般科學方法論、具體科學方法論之分。科學方法論,包括培根闡述的實驗方法與歸納邏輯、笛卡兒論述的數學方法與演繹邏輯,以及貝塔郎菲的一般系統論方法與中國曾邦哲的系統邏輯《結構論》。

關於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實現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理論是哲學方法論;研究各門具體學科,帶有一定普遍意義,適用於許多有關領域的方法理論是一般科學方法論;研究某一具體學科,涉及某一具體領域的方法理論是具體科學方法論。

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互相依存、互相影響、互相補充的對立統一關系;而哲學方法論在一定意義上說帶有決定性作用,它是各門科學方法論的概括和總結,是最一般的方法論,對一般科學方法論、具體科學方法論有著指導意義。

⑻ 分析哲學與結構主義哲學區別與聯系

我們可以比較簡單地區分兩種思想的不同取向,分析哲學是要從結構本身出發解構一個內語言命題或者日常表達的容描述形式的確定性,結構是一種模式化的思想形式(就是說我們可以從一個模式出發確定出一切包含在此個模式中的真形式),結構主義的思想明顯具有一種局限性(就是說我們的知識假設在結構性的立場就毫無創新可言),分析哲學析它主要是源於數學思想本身不在邏輯結構中造成的,盡管羅素和懷特海的數學原理將數理邏輯的思想推向高潮,可是哥德爾的證明卻讓我們回歸重新認識結構的確定性成份上,於是我們又必須對結構性的邏輯封閉形式展開一種重構的工作,關於此種重構工作和對確定性的研究你可以去閱讀維特根斯坦的作品,我本人推薦哲學研究(陳嘉映教授譯)以及張金言譯的論確定性,你能從中發現維特根斯坦在懷疑結構性的確定性成份,從此種懷疑出發我想你能更加完整的理解它們之間的區分。本來還可以引用比較的哲學家在此方面的闡述,可你需要一種直白就只好全部自己打了,只希望對你會有幫助的。

⑼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知識結構圖

結構圖如下: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是:

馬克思主義是關於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徹底解放的學說。它由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大部分組成,是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繼承和吸收人類關於自然科學、思維科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的基礎上於19世紀40年代創立的,並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發展和完善的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

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無產階級專政」。最重要的就是兩點:唯物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

(9)構造論哲學擴展閱讀

實踐的觀點是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實踐的原則是馬哲的建構原則。

馬哲從實踐出發去反觀、透視和理解現存世界,把對象、現實、感性當做實踐去理解。

馬克思把自己的哲學對象規定為作為現存世界基礎的人類實踐活動,把哲學的任務規定為解答實踐活動中的人與世界、主體與客體、主觀與客觀的關系,從而為改變世界提供方法論。

馬克思第一次把實踐提升為哲學的根本原則,轉化為哲學的思維方式,從而創立了以實踐為核心和基礎的嶄新形態的現代唯物主義。

科學的實踐觀是馬克思創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機制。實踐觀點不僅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批判唯心主義的銳利武器,而且是同舊唯物主義的分界線,並由此終結了傳統哲學。



⑽ 簡要介紹幾個哲學流派的主要觀點及代表人物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也譯作結構主義,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亞傑(J.Piaget)。他是認知發展領域最有影響的一位心理學家,他所創立的關於兒童認知發展的學派被人們稱為日內瓦學派。皮亞傑的理論充滿唯物辯證法,他堅持從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觀點來研究兒童的認知發展。他認為,兒童是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建構起關於外部世界的知識,從而使自身認知結構得到發展。兒童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涉及兩個基本過程:「同化」與「順應」。同化是指把外部環境中的有關信息吸收進來並結合到兒童已有的認知結構(也稱「圖式」)中,即個體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認知結構內的過程;順應是指外部環境發生變化,而原有認知結構無法同化新環境提供的信息時所引起的兒童認知結構發生重組與改造的過程,即個體的認知結構因外部刺激的影響而發生改變的過程。可見,同化是認知結構數量的擴充(圖式擴充),而順應則是認知結構性質的改變(圖式改變)。認知個體(兒童)就是通過同化與順應這兩種形式來達到與周圍環境的平衡:當兒童能用現有圖式去同化新信息時,他是處於一種平衡的認知狀態;而當現有圖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時,平衡即被破壞,而修改或創造新圖式(即順應)的過程就是尋找新的平衡的過程。兒童的認知結構就是通過同化與順應過程逐步建構起來,並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環中得到不斷的豐富、提高和發展。這就是皮亞傑關於建構主義的基本觀點。在皮亞傑的上述理論的基礎上,科爾伯格在認知結構的性質與認知結構的發展條件等方面作了進一步的研究;斯騰伯格和卡茨等人則強調了個體的主動性在建構認知結構過程中的關鍵作用,並對認知過程中如何發揮個體的主動性作了認真的探索;維果斯基創立的「文化歷史發展理論」則強調認知過程中學習者所處社會文化歷史背景的作用,在此基礎上以維果斯基為首的維列魯學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動」和「社會交往」在人的高級心理機能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所有這些研究都使建構主義理論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完善,為實際應用於教學過程創造了條件。
後現代主義是一場發生於歐美60年代,並於70與80年代流行於西方的藝術、社會文化與哲學思潮。其要旨在於放棄現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規范內容。在後現代主義藝術中,這種放棄表現在拒絕現代主義藝術作為一個分化了文化領域的自主價值,並且拒絕現代主義的形式限定原則與黨派原則。其本質是一種知性上的反理性主義、道德上的犬儒主義和感性上的快樂主義。
生命哲學

生命哲學是廣泛傳播於西方各國,並貫穿與20世紀的哲學流派.一種試圖用生命的發生和發展來解釋宇宙,甚至解釋知識,或經驗基礎的唯心主義學說或思潮。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流行於德、法等國。它是在A.叔本華的生存意志論和F.W.尼采?的權力意志論、C.R.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和H.斯賓塞?的生命進化學說,以及法國M.J.居約(1854~1888)的生命道德學說的影響下形成的。德國哲學家W.狄爾泰?最早用「生命哲學」一詞來表示他的哲學,主張精神生活哲學的R.C.奧伊肯(1846~1926)也是這種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新康德主義者如W.文德爾班?、H.李凱爾特?等人,嚴格區分了自然科學與價值論(或文化哲學、精神科學),也對生命哲學的發展給予有力的推動。20世紀初,德國H.A.E.杜里舒(1867~1941)的生機主義,法國H.柏格森?的創化論,則試圖從生命的進化或生物學的立場,為生命哲學建立自然科學的基礎。

生命哲學是對19世紀中期的黑格爾主義(見德國古典哲學)和自然主義或唯物主義的一種反抗。生命哲學家不滿意G.W.F.黑格爾?所主張的嚴酷的理性,不滿意自然主義或唯物主義所依據的因果決定論,認為這些思想是對個性、人格和自由的否定。他們要從「生命」出發去講宇宙人生,用意志、情感和所謂「實踐」或「活動」充實理性的作用。他們聲明自己並不反對自然科學和理性,只說這些經驗或知識不完全,必須提高意志、情感的地位,才能窮盡「生命」的本質。但他們誇大生命現象的意義,把生命解釋為某種神秘的心理體驗,從而使這種觀點帶有濃厚的主觀唯心主義特色。

生命哲學對現象學的創始人、德國的E.胡塞爾?和主張「信仰意志」的美國哲學家W.詹姆斯?等人均有過重要影響,尤其是存在主義者如德國的K.雅斯貝爾斯?、M.海德格爾?和法國的J.-P.薩特?等人都繼承和發展了生命哲學的觀點,他們拋棄了「意志」而改用「存在」表示生命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