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青春期心理學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青春期心理學

發布時間: 2021-03-22 01:09:06

㈠ 關於青春期心理方面的書籍

理學與生活》 --理查德·格里格

推薦理由:一本非常經典的心理學入門教材了,把心理學的知識理論和我們平時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通俗易懂的讓人們了解到基本的心理學知識,解答我們生活中存在的疑惑,看完之後能夠想明白很多。

2、《心理學與生活》 --南京大學 陳昌凱老師

推薦理由:對於剛剛開始接觸心理學的人來說,可能先看一個關於心理學的視頻課程比讀一本書更加的實用。這是一門中國大學慕課上面南京大學開設的國家精品心理學課程,由陳昌凱老師主講,帶領人們了解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課程中包括情感、人格、記憶、文化等多個方面,對於剛入門的人來說非常的友好。

二、關於群體:

3、《社會心理學》 --戴維·邁爾斯

:

推薦理由:這本書是美國心理學系非常非常非常經典的教材之一,書中主要探討人們是如何思索、影響他人並與他人建立聯系的,帶領人們更加透徹有條理的了解自身、了解社會和了解自身和社會之間的關系。

4、《社會性動物》 --埃利奧特·阿倫森

推薦理由:這本書主要講述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涵蓋了情感、偏見、攻擊性、從眾性和利他行為等多個方面,可以看做是社會心理學和實證主義的結合,對於人們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困惑進行了十分詳細科學的解釋。

5、《烏合之眾》 --古斯塔夫·勒龐

推薦理由:以閱讀法國大革命時間為基礎的群體行為的社會心理學著作,在書中極為詳盡地描述了集體心態,分析群眾的心理、群眾的信念、和不同群體的分類及其特點,幫助人們更加容易的理解社會中的集體行為。書中總結:民眾缺乏理性,依賴於信仰與權威的引導,用想像來判斷,模仿他人行為,簡而言之,民眾是盲從的。

三、關於自我:

6、《自控力》 --凱利·麥格尼格爾

推薦理由:如果你真的厭煩了「拖延症」這種負面的詞彙,我非常建議你一定要先看完這本書。書中講述到什麼是自控力,自控力如何發生作用影響我們自身,以及為何自控力如此的重要。高效的幫助我們管理自己的壓力,並積極地在生活中做出改變。

7、《少有人走的路》 --M·斯科特·派克

推薦理由:這是一系列書籍,共有四本,分別是心智成熟的旅程、勇敢地面對謊言、與心靈對話、和在焦慮的時代獲得精神的成長。在書中,他第一次說出了人們從來不敢說的話,提醒了人們從來不敢提醒的事,這就是:幾乎人人都有心理問題,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幾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過得病的時間不同。(更新:小夥伴提醒一共有7本…)

8、《個人形成論》 --卡爾·R·羅傑斯

推薦理由:這是一本寫給「有智慧的普通人」的書,由羅傑斯的各種演講和文章集結而成,書中包括羅傑斯與各種群體的對話,對人們善意的提問和攻擊性的挑戰的回答,體現了他對於人性本善的認同,非常值得閱讀。

《個人形成論》 --卡爾·R·羅傑斯
9、《自私的基因》 --理查德·道金斯

推薦理由:我們從哪裡來,又將到哪裡去?生命有何意義,我們該如何認知自己?道金斯驚世駭俗地在書中提出:我們生來是自私的。人類窺見了社會關系中基本的對稱性和邏輯性,在我們對其有了更充分的理解之後,我們也必將對我們受苦受難的許多根源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

四、關於溝通:

10、《共情的力量》 --亞瑟·喬拉米卡利

推薦理由:共情,是情商的核心能力,也是人類天生的能力,作者在書中分享因自己沒有足夠的共情能力而導致親弟弟走向自殺的經歷,他希望能夠透過共情這束光,教你穿透痛苦和恐懼的漫漫黑暗,擁有無盡的力量,伴你愛的人度過所有的絕望。

㈡ 從心理學的角度如何看待學生青春期心理

這篇文章可能對你有幫助
試論青春期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謝桂珍
摘要: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人們往往是對德、智、體、美、勞等素質的教育給予了極大的關注,而心理素質教育則往往被忽視,似乎心理素質不能和其他素質相提並論。也有人認為心理素質教育無關大局,關鍵是要抓好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素質甚至只是智力素質的培養。然而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地體現出來,加強中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關鍵詞:青春期學生 心理發育 心理知識 心理素質

青春期是兒童向成人的過渡時期。青春期既是身體發育的高峰期、性與生殖能力的成熟期、自我意識和智慧知識的增長期,又是確立人生理想、訓練人格品性、培養道德責任感和促進身心健康與人的全面和諧發展的最佳時期。青春期是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期,又是將來成家立業的預備期。
一、青春期學生心理發育的特點和矛盾
青春期學生的心理發育,因人而異,既是受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又是種族遺傳和文化背景的痕跡。一般來說,在現代開放的社會環境中,青少年在經歷身體發育的突變時,顯得熱情奔放、豪氣大增,一反依賴膽怯的兒童天性,變得喜歡自作主張。他們似乎發現了過去不曾發現的許多機會,獨立意識與權力意識同時滋長起來,以自我為中心和追求快樂成為獨立感和心理躁動的反映。但此時他們畢竟還未真正成熟,不過是處於孩童與成人的過渡期,表現出種種心理上的矛盾。例如獨立意識與依賴心理之間的矛盾,即他們想擺脫父母和其他成年人對他們的約束而獨立行事,但又發現自己並無獨立的資源和能力;成人感與幼稚性的矛盾,即覺得自己長大了,無所不能,為顯示自己是「成人」而去做些冒險的事,然而對做事的方式和後果卻很少考慮,往往惹出一些麻煩而後悔莫及;自我封閉與融入社會的矛盾,即有意保守自己的內心和行動的秘密,不願向父母、老師甚至同齡朋友吐露心事,但又渴望周圍的人能夠理解和接納自己,這種矛盾常常導致青春期少男少女的孤獨感和疏離親人的行為;沖動性與自製力的矛盾,即青少年情緒起伏較大,容易輕率魯莽、義氣用事,但為了保持自己的形象和維持自尊,或擔心受父母和老師的指責,又不得不考慮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為,二者總是處於矛盾沖突之中,使青春期少男少女容易產生焦慮不安、彷徨、壓抑等情緒。
二、青春期學生掌握一定心理知識的重要性
青春期學生正處於青春發育期,從未成熟兒童期向逐漸成熟化的青春期交替轉換過程中,會產生種種矛盾的心理,因此,很需要心理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識,幫助他們順利安全渡過青春發育期,並把這一時期轉化為學習的「最佳期」,人生的「黃金時代」。
1、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發生發展的客觀規律的科學。心理學知識對學習大有益處,它可以促進學生對自身的認識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青春期學生學習了心理學的知識以後,能按心理學規律去學習,學習成績就會有較大的提高。比如:學習了記憶的規律,就可以解決上課不專心,開小差的問題;學習了思維規律,就可以解決記不住,記不牢以及死記硬背的問題;學習了有意注意的規律就可以使思維開闊、更敏銳、更富有創造性,還可以調節考前情緒,消除緊張,輕松上考場。
2、心理學知識還可以解答青春期學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疑難問題,從而更深刻地認識自己,達到自我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完善。比如,學習了有關性格的知識,就可以使自己對自身的性格有所了解,從而矯正自己性格中不良的一面,鍛煉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學習了情感的知識,可以使自己學會調節情緒、升華情感的方法;學習了青春期的心理問題,可以了解青少年在青春斯的心理變化規律,從而主動掌握自己的心理,安全順利地度過青春發育期。
3、學習了心理知識不但能提高自己,還能對正確地處理好人際關系有所幫助。因為在了解自己心理的同時,也學會了了解同學的心理,這樣便可以對不同氣質、性格的同學採取相應的態度,從而防止不必要的矛盾,加強與同學的友誼。
4、心理學的應用非常廣泛,滲透到各行各業當中,不論學生將來從事什麼樣的工作,現在學一些心理學的基礎知識都是有益的,將來的祖國建設需要心理素質較高的一代青年。為了學生的現在也為了將來,中學生應學習一點心理學。
三、如何讓青春期學生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識
對青春期學生進行開展心理衛生教育,就是以人的心理健康為目標通過科學的方法,維護和發展青少年健康的心理,預防心理失衡,消除心理污染,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在心理衛生教育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①創造良好的心理社會環境。良好的心理環境,可以使一切緊張、焦慮、憂郁、脆弱以及情緒不穩定,有孤獨感等不良情緒有所減輕或消除。教師應盡量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幫助學生消除因家庭、社會等因素所造成的種種不良因素的影響,讓學生在良好的心理環境下學習、生活。
②重視發展個性的教育。這里所指的個性,是在共同理想的基礎上,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點,發揮他們各具特色的聰明才智。中學教育應引導學生的個性向著有利於自身、也有利於群體的方向發展,這是個性教育的核心內容。
③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學校應盡可能地創造條件,使學生參加各種學習、文娛、體育、科技、旅遊、參觀訪問等活動,讓他們開拓視野,增長知識,振奮精神,從而促進他們的成長和發展。
④加強心理訓練。加強心理訓練的目的在於增強心理適應能力。心理適應能力的強弱,常在一些重大的、具有關鍵意義的場合明顯地表現出來。例如在重大的比賽、升學考試時,有些心理適應能力較差的學生就會出現怯場現象。心理訓練首先要確定教育與訓練的總目標和實施計劃。心理教育與訓練的成功關鍵在於內容和方法要適合學生心理發展水平,要激發學生的自我要求,使他們自覺地針對自己的心理缺陷進行有效的心理訓練。
⑤將心理素質教育滲透到其他素質教育之中。素質教育包含著多方面的內容,這些內容決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互相聯系、互相滲透、互相促進的整體。在實施心理素質教育過程中,應將學生的素質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將心理素質和和其他各素質聯系起來,並滲入其中。在進行其他方面素質教育的同時,應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教育,在學科教學、班主任工作、學校其他教育活動中,都應注重對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切實將心理素質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⑥積極疏導,克服學生的心理障礙。
心理疏導是一個教育過程,幫助學生疏解各種情緒,消除內心矛盾,恢復心理平衡,形成積極的心態,使之逐步地主動適應所處的環境,同時也應預防和控制各種異常心態的產生與發展。由於各個學生的生活經歷、心理壓力等因素的不同,各個學生的心理素質亦不盡相同。我們在面向全體學生普遍開展心理素質教育的同時,更應密切關注個別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不僅要給這些學生更多的關心和愛護,經常找這些學生談話,疏通他們心中的疙瘩,使他們的心理素質能得到逐步提高;同時更應隨時多渠道地注意他們的心理思想動態,一旦發現存在心理問題或出現心理障礙時,應及時了解產生問題或障礙的原因,進行認真、耐心、科學的心理輔導,使學生的心態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恢復正常,以最好的狀態投入學習生活中去。
心理素質對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成人和成材的心理基礎,在中學中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教育,讓學生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熱情,對其他素質的培養也會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青春與性》,胡佩誠等主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精神心理學》,陳一筠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年版
《讀懂孩子青春期——獻給教師和家長的書》,陳一筠等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

㈢ 青春期心理變化

青春期有以下三個方面的重大心理變化
(1)情感更深刻,認識能力進一步發展。青春期情感上更深刻,但多變而不穩定,認識能力進一步發展,但認識問題有片面性。對人對事有時感到很美好,有時感到很糟糕;興趣愛好比較廣泛,但容易見異思遷;當考試取得好成績往往沾沾自喜,遇到挫折又容易悲觀、沮喪失去信心;情緒易激動、感情易沖動。這些除了青春期性激素分泌的因素外,主要是中學生進入青春期後,對理想的追求、人生的探索、知識的渴求、友情的尋覓、熱情的釋放、才乾的顯露等日趨迫切,因而感情也日益豐富。但由於受年齡、閱歷、經歷、財力等方面限制,情感處於易變不穩定狀態。因此對人對事物都要全面客觀地分析,失敗時不要泄氣,成功時不要驕傲;對人要多看長處,要學會寬以待人,嚴以律己。遇事要有毅力,有恆心,逐步增強理智地控制自己情緒和情感的能力,使心理、品質健康發展。
(2)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能力初步發展。青春期的孩子在觀察和評價身邊的人和事的同時,也開始認識和評價自己,會站在鏡子前打量自己長得怎樣?還會把自己與電影、小說中的主人翁對比遐想。自我評價一般有三種情況:過高、過低或適當。對自己評價過高會產生過分自信,受挫折容易產生消極情緒;評價過低導致缺乏信心,可以達到的目標也不去努力爭取;適當的評價可使自己處於既不自滿也不自卑的狀態,有抱負有上進心,而且能夠經常看到自己的缺點並及時克服。一些品學兼優的學生都善於經常適當評價自己並且採取相應的調節措施。
(3)性意識的萌發。青春期性意識常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①對異性的暫時疏遠。青春期開始,由於男女生理上的差別日益明顯,男女學生會產生一些不安和害羞的心理,從而接觸中出現了短暫的疏遠。
②渴望了解性知識。男女學生隨著自身的發育,對第二性徵的出現產生了好奇、不安,甚至恐懼心理,由於性知識的缺乏還會產生神秘感。他們要求了解身體變化的奧秘,這是很自然而正常的。由於渴望了解性,各種生理衛生和醫葯書成了同學們尋找答案的對象;對文學藝術作品中愛情的描寫及其表現手法極為敏感。有的青少年還從黃色淫穢書籍中了解性知識,因而在思想上受到腐蝕,這是要引以為戒的。
③對異性產生好感。在性意識發展過程中,男女同學會產生一種彼此要求接近的需要,產生互相吸引的心理,表現為希望引起異性的注意和好感,男女同學喜歡接近等。
④模仿性的「初戀」。由於性意識的萌發和社會環境的影響,男女同學開始初步樹立自己的願望和理想,在此基礎上建立起男女間兩種不同的感情:一種是在共同追求理想、追求事業的基礎上建立的純真友誼;另一種則是對愛情的追求與模仿,即所謂交異性朋友。這種交朋友還只是一種模仿行為,具有對象不固定性,沒有深厚感情基礎,不懂得感情的專一性和排他性,盲目地模仿一些從影視和讀物中看來的動作,也不懂這種模仿帶來的嚴重後果等特點,因此,還談不上「初戀」。
以上種種表現說明,處於青春期的男女學生產生性意識是一種正常、自然的現象。如果你在自己身上發現類似的現象,不必產生不安和自責,但由於青春初期各方面還不成熟,要注意這種感情不能任其發展,要善於控制自己,更要防止社會上種種不良影響的誘惑。

㈣ 青春期正常心理現象是什麼

1.抑鬱:總覺得苦悶、無精打采、提不起干勁。

2.焦慮:總感到莫名其妙的緊張、坐立不安心情煩躁、不踏實。

3.人際關系敏感:總感覺別人對自己不好,不理解、不同情自己;與異性在一起時感到不自在。

4.情緒不穩定:心情時好時壞,學習勁頭時高時低,對同伴、家長和老師一會兒親近,一會兒疏遠。

5.心理不平衡:如果同學成績比自己好、比自己有錢或穿得好就不舒服,總覺得別人對自己不公平。

6.適應不良:對學校的各種科目都不喜歡,對學校生活不適應,學習困難。

7.強迫症狀:總在想一些沒有必要的事情,如總想考不好該怎麼辦、說錯了話該怎麼辦;女孩總擔心自己服裝不整潔愛照鏡子等。

8.對抗傾向:常發脾氣、摔東西、大喊大叫、愛抬杠、有理不讓人,沒理攪三分,控制不住自己。

㈤ 青春期心理健康

實際上,心理學中會向你這樣解釋:青春期是從童年到成年的過渡時期,在生理、心理上有許多變化,如情緒容易波動,愛慕異性,興趣易轉移等都是正常現象。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主要體現在以下七個方面:1、與別人相似。 人與人之間都彼此相似。當聽到月亮時,聯想到太陽或星星,都是正常的反應。但聯想到死亡,就讓人難以理解。這種情況出現多了,就應注意他的心理狀態是否正常。如果一個人的想法、言語舉止、嗜好、服飾等,與別人相差太大,則他的心理可能不夠健康。2、與年齡相符 人的行為是隨著身心的發育而變化的。各種年齡的人,在想法、興趣、行為上都有不同。青春期,應是精力充沛,活躍好動。而少年老成的學生,從心理衛生的角度來看,實際上是不大健康的。3、善於與人相處 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中,都是社會的一個成員。一個人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單獨存在。在青春期,社交范圍擴大。在交往中,互相取長補短,培養互助合作精神,豐富群體生活經驗,鍛煉適應他人的能力。對已,要求嚴格一些;對人,則要學會寬容。4、樂觀進取 情緒愉快表示心理健康。樂觀的人,對任何事物都積極進取,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畏懼,即使遇到不幸的事情,也能很快地重新適應,而不會長期沉陷於憂愁苦悶之中。相反,多愁善感、情緒經常憂郁的人,心理上是不健康的。而且,情緒愈低,心理不健康的程度也愈重。5、適度的反應 每個人對事物的反應速度與程度都不相同。但差別不會太大。如反應偏於極端,他的心理就不健康。如學生因考試失敗而一時不悅,是正常的現象;但若他為此而幾天不吃飯,甚至有輕生的意念,就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當然,對考試失敗無動於衷的學生,心理也未必健康。6、面對現實 心理健康的人,都能面對現實。遇到困難,他們總是勇於承認現實,找出問題所在,設法解決。相反,心理不健康的人,由於不能適應環境,往往採取逃避現實的方法。這些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只能達到自我欺騙的效果,久而久之,還會發展成病態。7、思維合乎邏輯 心理健康的人無論做什麼事都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專心致志,有克服困難的決心和毅力,而不是三心二意,有頭無尾。他們的思維合乎邏輯,說話條理分明,而不是東拉西扯,隨說隨忘。對學習的承諾即如此。
心理健康的五條標准 : 1.對現實的正確認識。看問題能持客觀的態度。2.自知、自尊與自我接納。能現實地評價自己,不過分地顯示自己也不刻意地取悅別人。既接納自己的優點也接納自己的缺點。一個人如果連自己都不喜歡,又怎麼談得上喜歡別人。3.自我調控的能力。能調節自己的行為,既能剋制自己的沖動,又能調動自己的身心力量,在實踐中實現自己的更高級目標。4.與人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關心他人,善於合作,不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而苛求於人。這種人一定有知心的朋友,有親密的家人。5.生活熱情與學習效率。人人都會有苦惱,但心理健康的人能從學習與生活中尋得快樂。
除以上標准外,心理健康更需要內外兼顧:所謂兼顧內外是指,對外,要人際關系良好,行為符合規范。對內,基本需要獲得滿足,心理機能正常。與此相反的是兩種人,一是只顧自己需要的滿足,不顧社會規范。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什麼都可以干。這種人一般具有反社會的人格,如上面那個案例中的學生一樣的許多犯罪分子就是如此。另一方面,有極端的同學千方百計讓自己的行為符合學校和家長要求,但又感到苦惱,因為自身的心理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比如就有這樣的同學,很努力地學習,即使星期天在家也從來不外出活動。不是他不想活動,不想玩,而是按照外界的觀念,一玩就不像乖孩子了。久而久之,他的學習效率反而降低了,心理狀態也自然不會好。為什麼呢?因為只有行為既符合外界的規范,又能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才是心理健康人的特徵。在我們同學中就是一個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的問題,同學們的生活要有一定的條理性,要學會安排自己的學習與生活,比如做學習計劃中的目標。
【你可以自己截取一些,不用全抄】

㈥ 青春期的心理特點是什麼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精力充沛、興趣廣泛、對人生充滿美好幻想和有強烈的競爭精神和創造力的上升時期,因此又被稱為「黃金時期」。在此期間,青少年的心理上會發生一系列微妙而又復雜的變化,很容易產生焦慮、困惑不安的不良情緒。本節就為大家介紹一些青春期時的心理特點,看看你是否也具備這些心理?

獨立意識增強

隨著年齡和見識的不斷增長,青少年與社會的交往和接觸越來越廣泛,他們渴望獨立的願望也日益變得強烈。他們不願意受到家長及老師的束縛,渴望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更希望能夠獨立自主地面對人生。為了追求獨立,有些人甚至不惜與家長反目,這是大多數青少年的普遍心理。但是,這種慾望並不穩定,他們對自我的認識和評價過高或過低,常被一些矛盾所困擾,結果帶來一些很不必要的煩惱。

情感更加豐富

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熱情活潑,富有活力,情緒高昂,激情滿懷。他們總是十分樂於參加各種活動,如唱歌、跳舞、體育運動、辯論等等。對於未來,他們也充滿著美好的憧憬和幻想,這是情感、情緒上的所長。相對來說,男生的情感較為不拘小節,他們大多數人都比較崇尚「喜形不露於色」,似乎這樣才能顯現出男人的成熟與穩重。不過,男生的情感一旦外露,則會表現地相當強烈,常常直言不諱或逆反表達。而女生的心思則十分細膩,遇到事情也更容易動感情,甚至是激怒。總之,此時的少女會為某一件小事嘻笑不止,又會為某事不順利而嚶嚶啜位。可以說,她們的感情是十分外露的。此外,她們也開始注意自身的面容和打扮,並且開始按著自己的道德標准和審美觀點選擇朋友。

好奇心及模仿性強

青少年總是對外界充滿了好奇,他們渴望進一步地了解世界,同時也會對一些他們平時所嚮往的人或事進行模仿,這樣的心理狀態使得他們青少年很容易受別人的影響。當然,擁有好奇心和模仿心理是好事,但前提是青少年必須先讓自己樹立正確的理想,培植健康的心理狀態,如此才能順利地度過青春期。

意志更加堅強

青春期的學生在活動中的主動性、進取精神及自製力都明顯的增強。但由於身體成熟和思想發展的不平衡,在意志上都有受情緒的影響而波動的現象。女生的行為有時容易受環境或他人的暗示,男生隨著自我意志的增強,往往不聽教師或家長的教育和幫助,因主觀、片面地看問題而產生偏差。如能根據「培養良好思維品質」和「培養良好意志品質」的要求主動自覺地培養這兩種品質,那不但能發揚這一時期意志上的強項,也能有效克服意志上的薄弱環節,使自己在青春期能更健康的發展。

對於「性」產生困惑

在青春期這個過程中,人體生殖系統開始迅速發育,但很多青少年對自身的性發育及性成熟的生理變化常感到神秘不解。但由於受到世俗觀念的影響,他們又不敢明目張膽地去問家長或是老師。其實,「性」也是人體的一部分,它並沒有什麼值得害羞的。青少年一定要改變這種陳俗落後的觀念,正確地對待「性問題」。在讓自己通過正確的途徑了解性知識外,還應該學會安排自己的業餘生活,激發起健康的生活情趣。

人際交往慾望強烈

這時的青少年十分渴望同他人交往,希望自己能夠結交到志趣相同、年齡相仿、能夠相互理解、分享生活感受的知心朋友,尤其是對自己所屬的集體,有強烈的歸屬感和依賴性。他們會覺得在群體當中有一種安全感。他們的言行、愛好、衣著打扮都互相影響,信任夥伴勝過信任家長和老師,他們互相傾吐內心的秘密和苦惱。對自己周圍的人,他們會盡量保持良好的關系,寧肯自己受點委屈,也要保持生活圈的平衡與協調。

對照以上的幾種情況,青少年朋友是否發現了自己的影子呢?青少年朋友一定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對自己有計劃地做出規劃和調整,讓自己擁有好的心理,摒棄壞的心理,從而擁有一個健康的青春期。

㈦ 青春期心理特徵

①、身心發展時差錯位

在青春期,生理發育迅速成熟,而心理發育則相對遲緩,從而造成人的心理成熟水平、社會閱歷積累與急劇的生理成熟不相適應,出現了心理年齡與生理年齡相脫離的現象。從而會產生許多心理矛盾:個人要求與依賴關系,自我設計與師長要求,理想目標與現實可能,個人消費與經濟能力,**意識與社會行為,這種主觀上欲求與客觀上可能的心理矛盾,引起了他們內心的煩惱與不安。因此青春期容易產生心理不平衡和身心功能障礙。

②、智力發展迅猛活躍

所謂智力,一般說來,是指人的心理特徵,包括觀察、記憶、思維、想像以及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眾所周知,人總是在年輕的時期最有活力。不少事實證明,有很多人在他們未成年時會迸發出智慧的火花,而成年之後卻反而平淡了。這說明,青少年時期在一個人智力發展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由於青春期的思維發生了質變--抽象邏輯思維開始佔主要地位,也必然會影響和制約其他心理現象發生質的變化。

③、情緒發展強烈多變

心理學認為,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會引起對事物的好惡態度,從而產生肯定或否定的情緒體驗。我國古人稱這為,人有喜怒哀懼愛惡欲七種情緒。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情緒雖與人體的生理喚醒狀態有著密切的關系,但也受社會生活所影響,受人的認知過程的特點所制約。

青春期情緒發展的特徵是:(1)易於波動並潛藏不安,表現為寂寞與孤獨,憂慮與不安,以及苦悶與憂郁;(2)憧憬未來並富於幻想;(3)情緒多樣並反應強烈。

可以認為,人到了青春期,既像一輪冉冉升起的朝陽,充滿無限的生命力,又象一艘航行在變幻莫測大海里的航船,隨時都有遭到風暴襲擊的危險。這種難以駕駛的情緒和由於生理上的迅速發展變化所帶來的惱悶心情,就構成了青春期男女情緒和情感的典型特徵。

④、個性發展可變可塑

所謂個性,是指個人穩定的心理特徵(包括氣質、性格、興趣、能力等)的總和,也就是平常所說的一個人的精神面貌。

心理學認為,在青春期,自我評價和社會評價對形成獨特的個性起著重大的作用。

青春期的個性特徵表現為:(1)認同感逐漸擴大;(2)價值取向開始形成;(3)閉鎖心理開始出現;(4)興趣范圍逐漸擴大;(5)評價能力不斷發展;(6)行為方式發生變化。

⑤、自我發展突出高漲

人的自我發展受到自我意識的影響與制約。而自我意識則是人們對人生對自己逐漸形成一定型式的自我價值觀、自我認識能力,能按照自己的需要不斷去探求人生道路和選擇自己的發展方向,具體表現為:企圖和要求擺脫父母和教師的管束,自行其事:不承認自己是小孩,要求長者平等相待,希望父母和教師充分理解和尊重他們的人格。

總之,到了青春期,人們開始注視自我、關心自我、發現自我、突出自我、獨立自我。

⑥、情愛發展單純幼稚

在青春期,情愛包括友情、育情、愛情等多個方面。

友情,反映為對同學、同志的情愛。青春期與兒童期相比,有了很大的專注性和穩定性。到了後期,友情甚至會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和浪漫性,講「義氣」,較「虔誠」。

育情,反映為對父母、師長和撫養、教育過他們的人的情愛。青春期,表現為有一定的感恩性和真誠性。

愛情,反映為對異性的情愛。這是人類特殊的感情,是復雜的精神表現之一,是青春期男女追求和探索人生的一個重要領域。由於性意識的出現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在正式初戀之前,往往會有一個愛情發展的早戀階段,具有性的痴情性、輕信性和幻想性。在青春期,由於他們尚不能正確理解什麼是愛情,正確的戀愛觀還沒有形成,雙方的社會地位又不很穩定,節操觀念與法制觀念較為缺乏,只是憑借著單純的對異性追求和滿足自己一時的欲求,因而早戀乃至初戀往往是不成功的,甚至是痛苦的。

⑦、交際發展自主自鎖

在青春期,交際逐漸擴大。由於自我意識的增強,自我價值觀的逐步形成,他們開始按照自己的價值觀來評判與自己交往的人,選擇與自己投合的朋友,且常常會排斥旁人的議論、影響與干預。因此帶有明顯的自主性、自鎖性。

一般說來,青春期的交際發展中,起作用的是興趣相同、性情相投、思想共鳴、甘苦共享等思想感情因素。

⑧、理想發展起伏不定

所謂理想,是指有實現可能性的對未來事物的想像和希望。富於幻想、探索人生、憧憬未來是青春期的心理特徵之一。他們渴望走向社會,確立個人和社會的理想,勇於開拓創造,敢於沖鋒陷陣。

理想受到人生的制約。理想的產生有賴於個人生理的成熟、社會的要求和個人認識水平的發展這三個基本條件。生理是一種前提條件,後兩者才是有決定意識意義的因素。在青春期,由於他們的認識水平不高,對社會要求的理解比較粗淺,加上情感不夠穩定,意志力比較薄弱,因而他們的理想往往帶有更多的一時沖動與情境激勵,個人色彩較濃,起伏波動較大,容易受境遇影響而變化不定

㈧ 青春期的心理特點是什麼

青春期心理特別的最大矛盾就是,身體的快速發展和成長與心理上依然弱小和依賴帶來的矛盾。如果仔細觀察 ,就不難發現,十二三歲的青春期是一個人身體快速發育的時期。幾個月不見,或者,半年不見,就從一個兒童成長為一個高高大大的 成年人的身體。有的,甚至,比自己父母親還有高大,魁梧。但你去聽他的聲音,就會發現,還是稚聲稚氣的嫩頭青。處理事情的方式方法,和成年人的成熟比起來,更是會帶著他這一年齡的獨有的也是正常的幼稚。

其實 ,父母也是好心,只是在以自己的經驗告訴孩子要如何選擇。想讓他少走一些彎路。但這個世界上,同一件事情,本來就不是只有一個選擇,家長應該放下自己的權威感 ,放下自己為孩子好的自我意淫,只是去陪伴孩子長大,而不是拉著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向和節奏長大就好。

㈨ 進入青春期的心理反應

把心態擺正,以學業為主。別去過份追求時尚和追星。青春期是有所燥動,平時多注意運動,把心思放在運動上,就有空度過青春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