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科學社會學發展遲緩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學校課程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從課程發展史和當代各國所進行的課程改革來看,最主要的受社會需求、科學知識的進步和兒童身心的發展三方面制約。(1)社會需求這里所謂社會是社會結構,它包括政治經濟發展,社會意識形態、文化傳統等因素,它們對課程的設置,課程的內容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學校課程是這些社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些社會因素對課程的共同需求主要體現在:對培養新的勞動者和新的政治繼承人的需要;對更新課程內容的要求;對課程設計思想的影響。但社會因素對課程的需求往往不是直接對應的,而是通過教育方針、政策、有關課程的法規等中間環節或手段來實現的。(2)科學知識的進步人類積累的科學知識是課程的重要源泉。課程內容總是從人類積累的知識總和中,根據一定的標准精選出來的,體現著人類科學知識的基本要素和精華。自然科學的形成和發展,對學校課程的完善和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自然科學的發展影響著課程設置的水平、性質和特徵;自然科學發展的歷史順序與普通學校開設的課程科目基本是同步的;自然科學新的發明和發現,對課程發展變化的方向、內容、結構和形式都有顯著影響。在社會科學方面也有類似情況;科學知識的分類對學校的課程內容,尤其是課程設置有著重大的影響。(3)兒童身心的發展課程是要學生掌握並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的,所以就必須是學生能夠接受的,適合學生身心發展需要的。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和可能、原有知識基礎和能力發展水平、年齡特點等等,都是影響課程的重要因素。其制約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對課程目標的制約。不同學段由於兒童身心發展特點不同,其課程目標也各異;對課程設置的制約。學者們的長期研究認為,個體發展有六個方面的共同需在:認識活動的需要、價值定向活動的需要、操作活動的需要、社會交往的需要、審美活動的需要、體力活動的需要。課程設置不僅反映社會需求和科學知識發展情況,也要反映個體的這種共同需求。因此,任何時代,任何國家所設計的課程體系中幾乎都自覺或不自覺地包含了上述六個方面的內容;對教材編制的制約。學生的心理發展順序制約著教材內容的邏輯順序。只有把教材的邏輯順序與學生心理發展的順序統一起來,這樣的教材才能受學生歡迎。綜上所述,社會需求決定了學校課程發展的方向;知識的更新促進了課程內容的更新及組織形式的改變;學生身心發展強烈影響各學校的課程計劃、課程標准及教材組織。
B. 哪裡可以買到劉珺珺的《科學社會學》
你可以去當地書店問問看看
http://search.dangdang.com/search.aspx?selectcatalog=&key=%C1%F5%ACB%ACB&search=%CB%D1+%CB%F7&catalog=&SearchFromTop=1
這個鏈接你可以看一下,不知道有沒有你要的
如果知道出版社的話可以打電話去詢問,應該可以匯款買書的
C. 科學社會學研究集中在對人才的什麼的共性探討上
科學社會學研究集中在對人才社會屬性的共性探討上。
廣義的科學社會學是在一般意義專下討論科學與屬社會諸方面的關系。這可以包括科學與政治,經濟,教育,宗教,文學藝術等其他社會諸因素的作用,這種研究在西方社會,特別是英語國家,有一個總稱叫作」對科學的社會研究「從事這方面研究的還有許多在第一線進行科學研究的科學家。
(3)科學社會學劉珺珺擴展閱讀:
將科學看作是一種獨立的社會制度或系統,與經濟制度、政治制度、軍事制度等並列,都是社會整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社會學旨在研究科學( 制度)的社會文化結構和組織方式,及其內部和外部的互動關系。
60 年代以哥倫比亞大學為中心,直接由默頓指導或受默頓影響的一大批默頓範式支配的成果相繼涌現。科學社會學作為一個獨立的分支學科首先在美國建立,並作為STS研究的重要構成學科迅速發展起來。
D. 默頓的科學社會學的主要思想是什麼他的工貢獻是什麼
默頓是科學社會學的奠基人之一。他早期研究的重點是外部社會環境對科學的影響。他考察了17世紀英國的情況,得出了兩個假說:①新教(尤其是清教)倫理精神的潛功能促進了科學的興起;②經濟、軍事和技術的需要促進了科學的發展。後期他轉而對作為社會一個子系統的科學內部的社會現象的研究,討論了科學精神氣質與科學共同體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科學精神由客觀性和創造性兩個價值標准來表現,從中又產生出構成科學共同體社會結構的規范標准:普遍性、共有性、無私利性和有條理的懷疑性。默頓認為科學共同體還有自己的組織結構。他區分了科學的交流、評價、防範和獎勵系統,研究了科學共同體的社會分層及馬太效應(科學家的名望越高,越容易獲得更好的研究條件,也就可以得到更高的名望)。他認為,科學內部社會系統既不能脫離整個社會環境,又應該有相對的自主性,這是科學的認知結構所提出的要求。
在社會學研究中,默頓反對狹隘經驗主義或實用經驗主義和抽象理論化的傾向。他對帕森斯的抽象化傾向也持批判態度,指出這種一體的、全面指導性的理論與所觀察到的具體社會行為、社會組織和社會變遷相去甚遠,缺乏實際指導意義。默頓不反對把建立一整套全面的社會學理論作為社會學的終極戰略目標,但他認為現階段還不夠成熟,還有很多准備性的經驗研究工作要做,現在就期望建立廣泛並有效的全面理論,只能把學科發展引入歧途。為此他提出了與當代社會學相適應的理論目標,即作為戰術目標的具體形式的中層理論概念。認為它能夠解釋社會現象中的有限部分,並在有限概念范圍內適用。典型的中層理論主要包括角色沖突、參照群體、社會調適性、規范的形成、異常行為與社會控制等。
默頓吸收了B.K.馬林諾夫斯基在社會人類學中所倡導的功能主義思想和É.迪爾凱姆等人對社會進行結構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他的結構功能理論。他把社會看作是由各個部分組成的一個結構系統,各部分之間依某種相對穩定的形式結成一定的關系,這些關系表現為功能並對社會現象有決定性影響。默頓所發展的結構功能分析方法被人稱為經驗功能主義,它有3個特點:①把結果層次的功能分析轉變為方法層次的功能分析;②把功能分析中理性主義的、抽象的方法轉變為更具經驗性的中層理論指導的方法;③把社會的靜止圖景轉變為動態圖景。 默頓還提出了對社會進行功能分析的範式,包括11個方面: ①確定具有功能的各個社會要素(如角色、制度、組織等); ②主觀意圖(動機、目的)的前因後果; ③社會結構運行的客觀效果,並要區分正功能與負功能、顯功能與潛功能; ④功能所影響的各個部分; ⑤功能必要條件; ⑥滿足功能的機制; ⑦功能替代; ⑧結構約束條件; ⑨社會動態過程與社會變遷; ⑩通過比較研究證實功能分析結論; ?意識形態對功能分析的影響。正功能與負功能是指社會結構要素及其關系對於社會調整與社會適應是起幫助作用還是削弱作用;顯功能是被社會系統內的參與者所認識到的並有意造成的客觀作用,潛功能不是由社會成員有意造成並未被認識到的客觀作用;功能替代是指某一結構組成部分可以具有多種功能,而同一功能也可由系統的不同部分所實現。
默頓是繼帕森斯之後結構功能主義的又一位傑出代表,他在批判帕森斯的理論過程中建立起來的經驗功能主義,被L.A.科瑟爾等人譽為最精緻圓熟的功能主義;他的中層理論在理論框架與經驗研究之間和認識意義與實踐意義之間架起了橋梁,並把以前認為是毫無聯系的一些實際研究方向溝通起來,為社會學各種理論方法派別提供了一個相互匯合的基礎;他的科學社會學思想為該分支學科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他運用負功能和功能替代的觀點對官僚機制的研究,對作為社會組織重要因素的職業問題,特別是對醫學教育的社會學研究,以及根據社會的結構分析對社會失范與異常行為等問題的探討,在學術界頗有影響。
貢獻:http://sci-cul.ihns.ac.cn/review/2-3/2-3-41.pdf
經濟學或法學的研究生都可以報考。
若要跨專業考經濟學的研究生,准備英語,專數學,政治,專業課四門考試,屬其中,英語,政治是全國統考,數學分一,二,三,四四個難度級別,不同學校要求不一樣,准備專業課需要看的書及復習資料不同學校也不一樣,這就需要你先確定想報考學校,再去學校主頁和論壇搜相關信息。對你來說,數學和專業課可能是難點,所以建議你按照自身條件選擇合適院校報考,因為不同級別的學校專業課難度差別很大;
報考法學的研究生對你來說可能簡單點,因為考法學不需要考數學,並且相對於經濟學來說,法學的專業課不涉及數學(經濟學專業課與數學關系很大,越是好學校越是如此),但本科非法學專業而研究生學法學,與本科與研究生都是法學專業的學生是有區別的,前者被稱為法律碩士,法律碩士基本上是自費,少數學校有公費指標,比如中國政法大學;後者被稱為法學碩士。社會上的普遍認識是,前者偏應用,後者更專業,偏學術。
F. 科學社會學與科學哲學有哪些區別
社會哲學:
1、社會學與哲學的聯稱
2、社會類學與哲學類的聯稱
3、研究社會方面的哲學,稱為社會哲學,屬於邊緣學科
因此要比較社會學和社會哲學的區別,應該按照社會哲學的3解釋進行:
社會學:
社會學是從變動著的社會系統整體出發,通過人們的社會關系和社會行為,研究社會的結構、功能、發生、發展規律的一們綜合性的社會科學。
社會學按其知識結構,可分為 理論社會學、應用社會學、經驗社會學三大類。
社會哲學:
從認識史上看,雖然人類對於自身生活的總體性認識可以說與人類歷史同樣悠久,但在哲學范圍內總體地把握社會生活的基本方式卻只有兩種,一種是歷史哲學的方式,一種是社會哲學的方式。因此,關於社會哲學這種理論活動的獨特性,便主要的是相對於歷史哲學的獨特性。而關於相應的社會生活的特性,為了使問題簡單起見,我們把視野只限制在文明時代,並把文明時代劃分為非市場經濟社會和市場經濟社會兩種形態。
因此可以說社會學是研究社會方面相對淺顯與表面的東西,而社會哲學則是更深入本質的去研究發掘社會及其發展的內部規律與原理、理論總結。這好比人類學與人類心理學的卻別一樣。
哲學是什麼?這是一個問題,一個既簡單又復雜的問題。我們說它簡單是因為它應
該是哲學這門學科最基本的規定,但凡學習哲學的人都要從這個問題開始,如果一個學習或研究哲學的人說他不知道哲學是什麼,那似乎是一件很可笑很滑稽很不可思議的事情。然而,這的確是事實。我們說它復雜就是因為迄今為止它仍然是一個問題,而且很可能永遠是一個問題。
換言之,「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至今尚未有終極的答案。
對於初學者來說,「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是很好解決的,翻翻哲學辭典或者大百
科全書就行了,雖然他們並不一定真正理解那上面說的是什麼。但是我們這些號稱研究哲學的人,或者說自認為對哲學「略知一二」的人,卻不能這樣做,因為那並不能解決我們心中的疑問。說來令人難以置信,也令我們感到汗顏,雖然哲學這門學科已經存在了幾千年,但是「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卻至今尚未有定論。由於這個問題太大太難了,即使是以此作為書名的大部頭著作業已汗牛充棟數不勝數,所以我們在此並不想(實際上也不可能)解決「哲學是什麼」的問題,而只是想把這個問題本身當作一個問題,看一看會有什麼答案。
從問題本身看,「哲學是什麼」可以有兩種表達方式:「哲學是什麼」與「什麼是
哲學」。表面上這兩種表達方式所說的是一回事,都是關於哲學的基本規定或定義,似乎無論把問題中的「什麼」放在後面還是放在前面,並沒有什麼根本上的區別。在西方語言中一說到「哲學是什麼」或「什麼是哲學」,其實就是一句話,例如英語中的「what is philosophy」,德語中的「Was ist die Philosophie」。雖然當我們把它們翻譯成中文的時候,既可以譯作「哲學是什麼」,也可以譯作「什麼是哲學」,不過通常並沒有要突出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的意思,但是實際上在這兩種表達方式之間存在著某種差別,而且這一差別不僅僅是翻譯的方式問題,而且是表述的含義問題。不要以為我們是在玩兒文字游戲,因為不同的表達方式的確可以有不同的意義。
「哲學是什麼」與「什麼是哲學」之間究竟有什麼區別?
當我們追問某種東西「是什麼」的時候,通常在邏輯上問的是這種東西的「本質」
或「本性」,亦即規定它「是什麼」的「定義」。然而所謂「定義」所表述的既可以是曾經如此或現在如此的實際狀態,也可以是將來如此或應該如此的理想狀態,前者說的是「是如何」,後者講的則是「應如何」,一個是「實然」,一個是「應然」。在一般情況下,一門學科的基本規定是沒有這種區別的,或者說上述兩方面是統一的,但是哲學卻不一般。由於哲學家們在「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上始終未能達成普遍的共識,使得我們只知道以往人們關於哲學的不同規定,而無法確定關於哲學的一般規定,於是在「哲學是什麼」與「什麼是哲學」之間就出現了差別。在某種意義上說,「哲學是什麼」問的是作為歷史事實的哲學過去和現在「是什麼」,而「什麼是哲學」問的則是究竟什麼樣的哲學才能夠被我們稱之為哲學,亦即作為普遍意義的哲學「是什麼」。
當我們以這兩種不同的方式追問哲學的時候,似乎顯得對哲學有點兒不太恭敬,因
為這意味著在「哲學過去和現在是什麼」與「哲學應該是什麼」之間存在著差別,把這個問題問到底就很可能得出這樣的結論:無論哲學過去或者現在是什麼樣子,它有可能還不是它應該所是的樣子。
有人可能會說,對於一門已經存在了幾千年之久的學科是不應該產生這樣的疑問
的,而且哲學也可以有一般的規定,如「世界觀」和「方法論」等等。從理論上講的確是這樣,但是事實上卻不盡然,因為哲學是一門與眾不同、十分獨特的學問。不僅如此,對於一門學科而言,存在的時間長短其實並不重要,關鍵要看它是否已成定型。我們之所以不會向其他科學提出這樣的質疑,原因就在於它們早就定型了,無論它們的內容、方法甚至對象的范圍等等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一門科學的定義通常是不變的。哲學就不同了。因為哲學與任何一門科學都不一樣,我們簡直無法將它看作是科學。
盡管說哲學不是科學很難為人們所接受,對於以哲學為職業的人尤其如此,然而只
要有一點兒哲學史知識的人都知道,這實在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事實。2000多年來,哲學家們幾乎在所有的哲學問題都爭論不休,甚至在哲學的對象問題上也難有定論。雖然我們都希望哲學是科學,都認為哲學應該是科學,但是它的的確確並不具備一門科學知識應該具有的基本特徵。因而即使從這個角度看,哲學也還不是它應該所是的樣子。
為什麼說哲學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科學?原因有很多,而其中最明顯的原因是,哲學
不像科學那樣是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或者說,哲學留給我們的不是知識,而是許許多多的問題。譬如就數學而論,通常我們認為只有一門數學,其他各式各樣的數學都是數學的分支或不同的發展階段。但是我們卻不能說歷史上只有一門哲學,其他哲學都是哲學的分支或發展階段。黑格爾曾經主張歷史上只有一種哲學,其他哲學不過是哲學發展的不同階段,現在很少有人持這種庸俗進化論的觀點了,因為它起碼與事實不相符合。無可否認,哲學也有自身的發展過程,然而這個發展過程並不是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歷史上的哲學思想的確有某種傳承關系,但是在大多數哲學問題上它們的基本觀點卻是很難調和的。不恰當地說,自然科學類似某種知識積累的「直線運動」,我們可以不管科學的歷史,只要把它積淀下來的成果拿過來使用就行了。哲學卻不一樣,它更像是一種「圓周運動」,圍繞著一些永恆無解的難題,嘗試著一種又一種不同的解答方式。所以盡管在哲學家們之間的確存在著繼承和發展的關系,但是每個哲學家的理論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而這種價值並不在於它的知識內容,而在於它提供了什麼樣的解決問題的獨特方式。顯而易見,今天的人們在知識的佔有上是古人無法比擬的,任何一個醫學院的學生所具備的知識都要比醫學始祖希波克拉底「先進」得多,然而即使是研究哲學的人也極少有人能夠達到柏拉圖或者亞里士多德的思想水平,雖然他們所表述的知識內容早已過時了,故而哲學很難用「進步」來衡量。
那麼,把「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區分為「哲學是什麼」與「什麼是哲學」這樣兩
種不同的問題形式究竟有什麼意義?如果這種區別是有意義的,那麼我們除了知道歷史上不同的哲學思想之外,究竟能否把握所謂一般意義上的哲學或者說哲學的普遍規定?
首先,上述區別給我們的啟發是,哲學的一般規定與科學的一般規定是不同的,它
具有更廣泛的「寬容性」和「歷史性」。關於哲學的規定應該體現它的研究領域和范圍(這種領域和范圍亦有其不確定性),與此同時亦不應該企圖以一種哲學思想代替全部哲學,除非這種哲學思想確實可以含蓋過去、現在乃至將來所有哲學(倘若如此,它也就不是「一種」哲學了)。因為哲學的問題和對象根源於人類要求超越自身的有限性而通達無限之自由境界的最高理想,就人類有理性而言他一定會產生這樣的理想,但是就人類的有限性而言他又不可能現實地實現這一理想,雖然他無法實現這一理想但他又不可能不追求這一理想,哲學就產生於這個「悖論」之中。由於在有限與無限、現實與理想、此岸與彼岸、暫時與永恆之間橫著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而我們命中註定要千方百計地去嘗試各種方式以圖超越這一界限,所以真正的哲學問題不僅是沒有終極的答案,而且永遠也不會過時,因而哲學就表現為過去、現在和將來人們面對共同的哲學問題而採取的不同的解答方式。由此可見,哲學不可能存在於「一種」哲學之中,而只能存在於所有哲學之中,因為任何一種哲學都只不過代表著哲學問題的一種解答方式,而不可能代表哲學問題的所有解答方式。我們之所以堅持在「哲學是什麼」與「什麼是哲學」之間作出區別,就是為了說明所謂哲學歸根結底乃是哲學史這個道理。這也就是說,誰要想給哲學下一個定義,他就必須把過去、現在乃至將來所有可能的哲學都考慮在內,我們不能按照給科學下定義的方式來規定哲學,因為一旦哲學有了這樣的科學的定義,哲學也就不再是哲學了。
我們並沒有正面回答哲學「是什麼」的問題,或許我們永遠也不可能解決這個問
題。在有些人看來,哲學雖然存在了2000多年,但是時至今日仍然面臨著這樣的困境,這實在令人感到悲哀。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未嘗不是哲學的幸運。因為它意味著哲學而且只有哲學是一門真正開放的、永遠沒有定型的學科,而這也許正是哲學的魅力所在。當然,即使我們永遠也無法解決「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了解「哲學是什麼」與「什麼是哲學」之間存在著差別仍然是有意義的,因為那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不過雖然它們是不同的兩個問題,實際上它們之間又是有聯系的。這倒不是我們有意賣弄「辯證法」,事實就是如此。誰也不可能在沒有哲學的時候憑空想像「什麼是哲學」,只有當我們對哲學的實際狀況感到不甚滿意時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
在某種意義上說,我們研究哲學史,就是要通過「哲學是什麼」來解決「什麼是哲
學」的問題,即通過研究歷史上的哲學來解答哲學究竟應該是什麼的疑問。
如此說來,研究和學習哲學史,從來都不是與過時的歷史打交道,其本身就具有「
現實意義」。
學習哲學史就是學習哲學史上哲學家們的思想,因而可以看作是我們的思想「思
想」哲學家們的思想,也可看作是思想與思想之間的「對話」。由於哲學家們的思想保存在他們的著作之中,學習哲學史也就是「讀書」,所以與哲學家們的「對話」通常是通過「讀書」來實現的。然而,盡管歷史上的哲學家們斯人已逝,我們讀他們的「書」卻不是讀死書。雖然這些書的內容大多已經過時了,但是哲學家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卻沒有也永遠不會過時,因為哲學問題並沒有過時,這些問題不僅是他們面臨的難題,而且也是我們面臨的難題,甚至可以說是人類將永遠面臨的難題。既然哲學問題沒有終極的答案,那麼任何一種解答方式都不可能取代其他的解答方式,也不可能為其他的解答方式所取代,所有一切的解答方式都有其各自獨特的意義和價值,它們為後人提供了各式各樣可供選擇的可能方式。因此,對於學習哲學史的人來說,學習哲學史無非是將人類精神所思想過的東西再思想一遍,把人類精神已經走過的思想之路再走一遍,然後選擇或者開創我們自己的路。
由此可見,我們學習哲學史並不是站在哲學史之外,在某種意義上說,前人的思想
就構成了我們現存在的組成部分。我們之所以說研究和學習哲學史本身就具有「現實意義」,原因就在於此:當我們與哲學家們進行思想之間的「對話」的時候,他們的思想「復活」了。這並不是說,哲學家的思想「死了」,是我們的「對話」使之「復活」了。其實,歷史上的哲學思想原本就是「活的」,因為它們構成了哲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因而它們的「復活」並不是「復古」。換言之,哲學家們的思想既是歷史性的,同時又超越了歷史,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具有現實性。所以,哲學史從來就不是什麼死材料的堆積,而是一種活生生的思想律動。
就哲學是哲學史,學習哲學就是與哲學家們進行思想「對話」而論,我們與哲學家
們之間的思想對話並不是「單向性」的受動活動,而是「雙向性」的互動活動,這種思想與思想的對話類似現代解釋學所說的「視界交融」。
哲學家們的思想保存在他們的著作之中,讀他們的書需要「理解」和「解釋」,
而「理解」和「解釋」的過程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再創造」的過程。以往傳統的解釋理論追求知識的客觀性,將理解和解釋看作是本文原著之純粹的再現。但是現代解釋學卻告訴我們,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再現所謂客觀存在的文本,因為古人有古人的「視界」,我們有我們的「視界」,換句話說,古人與我們處在不同的歷史、文化、社會、個人環境等等的背景之下,我們既不可能完完全全地將古人的視界「復制」到現代來,也不可能徹底擺脫掉自己的視界,純粹沉浸在古人的視界之中。從這個意義上說,理解和解釋實際上是不同視界之間的碰撞和交融,而且正是因為如此,人類文化才有可能進步和發展。
因此,學習哲學史的過程並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富於創造性的「視界交
融」,亦即我們與以往的哲學家們就大家共同關心的哲學問題進行思想之間「對話」的過程。正是在這種思想對話的過程中,我們由研究「哲學是什麼」而進一步追問「什麼是哲學」。
總而言之,一切研究和學習哲學的人,都應該追問這兩個問題:「哲學是什麼」
與「什麼是哲學」。因為,哲學就存在於這種追問活動之中。
G. 科學社會學的三個理論派別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相關的信息分享到這個點,這是什麼呢?非常多的一些東西在這個。
H. <科學社會學>莫頓第五章局外人與局內人視角原文及評論
我有,但是在我的書上,沒有電子版本。你去買書回來不就行了嗎?這是科學社會學的經典,應該備一套。
I. 科學社會學家的典型代表是哪個學派
實證主義學派。實證主義的基本特徵:將哲學的任務歸結為現象研究,以現象論觀點為出發點,拒絕通過理性把握感覺材料,認為通過對現象的歸納就可以得到科學定律。它把處理哲學與科學的關系作為其理論的中心問題,並力圖將哲學溶解於科學之中。
實證主義的影響:實證主義不僅對哲學而且對整個社會科學均發生了深刻影響,孔德所創立的實證主義社會學,在其後的一個半世紀是西方社會學的主流。
J. 求問所謂「科學中的老人政治」是什麼意思 此為科學社會學研討課論題
不好找吧,葉老師也真是的,出這個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