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哲學常識題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哲學常識題

發布時間: 2021-03-22 00:00:10

Ⅰ 政治哲學常識答題技巧

-「運用所學的知識,說明為什麼……」這是政治學科中常見的試題類型。此類問題,答題的方向非常明確,只須回答「為什麼」即可,但規范性的答題思路必須講清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這樣做的理論依據,即題中所要求的「運用所學的知識」(還須判明是經濟常識、政治常識,還是哲學常識);二是說明這樣做的現實道理(如果是正確的做法須說明其現實意義,如果是錯誤的行為或觀點須說明其錯誤的實質及其危害)。 -在政治學科的非選擇題中,有一種比較常見的題目:要求學生針對一些社會熱點問題、現實問題談一談自己的認識,類似的問法還有「試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對……進行論述」「說說你的看法」「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理解」等等。這類題從答題的要求上似乎沒什麼特定的指向性,但答題的要求則更加全面,既需要學生有對知識的准確把握,又需要學生有對這一社會問題的全面深刻的認識。一般而言,這類題答題的思路需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從所給的材料入手,弄清材料所講的問題「是什麼」,二是結合所學知識在對材料所述問題明確是非的基礎上說明「為什麼」,三是針對上述問題說明應該「怎樣做」(這一點有時需因題而異,比方說題中講述的就是一種正確的做法,那麼只需說明為什麼也就可以了。總之不可僵化教條,不可生搬硬套)。 -政治學科的主觀題中還有一種比較簡單的題型,一般它是這樣要求的:上述材料體現了哪些經濟學道理(或是哲學道理、或是政治學道理)?回答這一類的問題,一是要求對材料進行全面的分析,分析材料共包括幾個層面的內容;二是從每一個層面入手,分析其主要反映的道理是什麼,切記要抓主要舍次要。總之,要依據所給的分值,既要全面反映材料,又要抓住重點,不要舍本求末,重復啰嗦。 總結為以下幾點:第一,認真審材料,找出中心思想:把材料通讀,並分層次細讀,分析既要全面,又要抓住其中心思想,切忌斷章取義,從個別詞句出發就下結論,以致於下筆千言,謬之萬里。第二,認真審問題,弄清答題要求:一是要弄清答題的限制性要求。如:從經濟學角度說明……、從政治學角度說明……、從哲學常識角度說明……(哲學又可分為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人生觀和價值觀四部分),切忌張冠李戴,文不對題。二是要審清答題的方向,問原因不答措施,問措施無需要講原因,忌不管要求自圓其說。第三,理論聯系實際:答題時一定要把理論(所學知識)和材料密切聯系起來進行說明,切忌離開材料,漫天撒網,理論與材料形成兩張皮,費時費力不得分。第四,規范思路,准確用語:動手答題前,先規范答題思路,明確答題的方向,然後用規范性的政治書面用語,進行准確、簡潔、科學的表述。

Ⅱ 如何運用哲學常識的發展觀答題

哲學是小廣告訴我嗎?發展是社會前進的動力,可以燙個哲學的到底來解答科學發展觀的問題。

Ⅲ 哲學常識的一些問題,回答最好豐富一點

1.辯證法。黑格爾辯證法是德國古典哲學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其基本思想是概念的辯證發展。它第一次把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一個過程,幾描寫為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和發展之中的,並企圖揭示其內在聯系,從而猜測到了客觀事物的辯證法。但顛倒了主觀和客觀的關系,是建立在唯心主義基礎之上的。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吸取了其中的合理內核,拋棄了它的唯心主義體系,創立了唯物辯證法。
2.不可知論。康德是第一個在哲學中體現人的主體意識,第一個對理性自身進行批判的哲學家。只是作為德國古典哲學家,他的哲學擺脫不了一些非理性的信仰的東西,如上帝、靈魂、自由意志等等,由於純粹理性的二律背反,他自覺到這是人類理性無法把握的並且小心翼翼地把理性控制在經驗范圍內,以消除「虛假的矛盾所帶來的恥辱」[1。所以,對於康德的不可知論,我們應該結合原著進行反思。 康德自稱他的分析哲學為「唯心先驗論」,這並非因他給上帝、信仰留了一席之地。他認為,無論是感性認識還是悟性(理性)認識都需有人的大腦不依賴經驗,即先驗或天賦的理性能力的支持。對於感性認識需要的是純粹直觀的空間;(理性)認識更需一系列被稱之為純粹思維范疇,即人頭腦固有的、不證自明的邏輯或理性思維的原則。其實,也就是大腦的邏輯思維能力。通常說的「要用腦子想一想」,也就說要運用這種先驗的思維范疇。說得文雅些即是「要用邏輯推理的方法」。由此可見,康德的認識論雖名為研究「人類的認識」,實際上卻僅以個體個人為模型。因此只能把個體個人的大腦邏輯思維能力視為先驗或天賦。另一方面也就有了認識過程劃分為感性、悟性、理性諸環節之說。應該指出,就此立足點而言,康德的分析是精細的、成功的,並有很多有益的貢獻。以致後來站在同一立足點的分析,在原則上難於超越康德。但是,,恩格斯、列寧是站在全然不同立足點上,即以人類群體作為認識主體來看待問題。所謂先驗的思維范疇,所謂認識的諸環節就有了全然不同的意義。個人的認識范圍有局限、不可知,不等於全人類的認識局限和不可知。
3.這是別人的答案: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這似乎是所有人的困惑,但我們還是應該首先確定是先有的蛋。現在的家養雞源於野生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4000年。早期的家養雞是從一隻原雞產下的蛋中鑽出來的。許多專家認為,原雞是一種野雞,是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雞的祖先。但也有人認為,現在的雞是不同種的雞雜交後的產物。從進化論的角度說,不存在到底是蛋生雞還是雞生蛋的問題,因為,無論是雞還是其他生物,一個物種的早期成員都是其他一種相近物種的後代。 蛋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其實是一個進化或者變異的探討問題,是一個新物種的產生問題。 無論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讓我們來分析「第一隻雞」。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我們可以了解到,雞的前身是鳥,是禽類,而禽類都是「卵生動物」,也就是說,這「第一隻雞」一定來源於某一隻蛋。既然從這個蛋里出來的是「雞」,那麼這只蛋當然可以稱之為「雞蛋」。 當然,有人會說,這第一隻「雞蛋」怎麼來的呢?難道不是「雞」生的嗎? 那麼,讓我們來分析一下,生下「第一個雞蛋」的動物,一定是雞嗎? 不一定。生下「第一個雞蛋」的動物是雞的祖先這個肯定的,我們不妨稱她為「雞祖」。"雞祖"和他的同伴一樣,生了很多蛋(注意,不是雞蛋),但是在某一次卻生下來一直特殊的蛋,因為這是一個後來孵出我們稱之為「第一隻雞」的蛋。當然,這就是「第一個雞蛋」。 「雞祖」生下第一個「雞蛋」有其必然和偶然的因素。比如性在於在鳥到雞的進化過程中,總會有一隻「鳥」有機會生下第一個雞蛋,偶然性在於,這只雞蛋從某一個「鳥」的個體產生。這個偶然有很多因素,比如光線,聲音,疾病等等。 也就是說,生下「第一個雞蛋」的動物,並不能稱之為雞。 「先有蛋」的這種技術其實應用非常廣泛,例如在植物遺傳領域。中國農業大學的植物科技學院在研究新品種玉米的時候,在試驗地里種下玉米(我們不妨稱之為「普通玉米」),教授們在玉米長粟的階段通過強光照射等一系列手段「刺激」玉米,那麼這些「普通玉米」就會長出一些外表一樣,不過用它播種之後會長出不同於「普通玉米」的「特殊玉米」來,然後教授們選擇優良的品種作為一個新品種投入田間。那麼在這個過程是實際上是先有「特殊玉米的種子」後才有「特殊玉米」的,而這個「特殊玉米的種子」卻是從「普通玉米」中長出來的 。
4.唯心主義是哲學的兩大基本派別之一,是同唯物主義相對立的思想體系。它錯誤地回答了意識和物質即思維與存在誰是第一性,誰是第二性的問題。唯心主義認為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意識是世界的本原,先有意識,後有物質,意識決定物質。它根本顛倒了物質和意識的真實關系。唯心主義有兩種基本形式: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精神看做是世界的本原,認為世界存在於「我」的意識之中,是「我」的感覺、觀念的產物。客觀唯心主義認為世界的本原是某種神秘的「客觀的」精神,如「世界理性」、「理念」、「絕對精神」等。唯心主義是信仰主義的一種精巧圓滑的形式。在階級社會中,它通常是反動階級和保守勢力的世界觀,是反動階級維護其階級利益和對勞動人民進行精神奴役的工具。唯物主義(materialism),是哲學上兩個敵對的基本派別之一,是同唯心主義相對立的思想體系。一般地說,它是先進階級的世界觀,反映著適合生產力和科學發展的先進階級的利益。唯物主義哲學往往是社會上的先進勢力、進步階級用來反對反動勢力和宗教迷信,維護科學發展,推動社會前進的思想武器。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按其本質來說是物質的;物質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或精神而獨立存在的客觀實在,意識則是物質世界在人腦中的反映。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唯心主義則相反,認為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具體說來,就是:第一,世界先有物質,然後才有意識。第二,意識是具有高度發展和組織的物質——人腦的機能,是人腦對物質世界的反映。第三,意識是對物質世界的反映。這些論證都說明了:物質是世界的本原,它可以不依賴精神而獨立存在,所以是第一性的;意識來源於物質,它必須依賴物質而存在,世界上沒有離開物質而獨立存在的精神,因此精神是第二性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唯物主義哲學經歷了三個主要的發展階段:古代的樸素唯物主義、機械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即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是,承認世界的本質是物質,世界上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同唯物主義相反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是,認為世界的本質是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根本觀點的分歧,是圍繞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而形成的。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它不僅是所有哲學必然遇到的問題,而且是所有哲學必須首先回答的問題。物質和意識究竟哪個是本原,物質和意識究竟誰決定誰,是哲學基本問題最重要的方面,對這一方面回答的不同哲學的性質就不同。哲學的基本問題,也是實際工作中的基本問題,真正承認物質是本原、物質決定意識,那就是要在實際工作中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

Ⅳ 哲學的基本知識

哲學常識基礎知識
1. 人類有史以來從事的兩項基本活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2. 所謂世界觀,就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和世界關系的根本觀點和根本看法。
3. 哲學是關於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學說,是具體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4. 所謂方法論,就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
5. 馬克思主義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偉大的認識工具。
6. 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目的,在於以這一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更好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常識,有助於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助於正確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有助於在觀察和分析社會問題時,得出正確的結論;有助於分析人生的重大問題,指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前進;有助於搞好學習和指導工作。
7. 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因為:自然界先於人和人的意識而存在;人類產生後,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也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是人類有意識地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前提。
8. 社會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第一,社會是客觀世界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二,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客觀的。
9. 馬克思主義哲學把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叫做物質,指明整個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世界的本質是物質。
10. 意識:從意識的起源看,意識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從意識的本質來看,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
11. 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第一,正確的思想意識與錯誤的思想意識都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第二,無論是人的具體感覺還是人的抽象思維,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第三,無論是人們對現狀的感受與認識,還是人們對過去的思考與總結,以至人們對未來的預測,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
12. 意識的能動作用首先表現在,意識不僅能夠正確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正確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意識的能動作用還突出表現在,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以正確的思想和理論為指導,通過實踐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
13. 從主觀方面看,意識能否正確反映客觀事物的主要因素有:立場不同;世界觀不同,人生觀不同,思維方法不同;知識構成不同。
14. 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意識,能夠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歪曲反映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意識,則會把人的活動引向歧途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一句話,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15. 客觀規律性和人的主觀能動性,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了解國情、立足國情
16. 一切從實際出發,就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把客觀存在的實際事物作為根本出發點。首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起碼要求。其次,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是無產階級政黨正確地制定和執行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提;再次,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是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點。
17. 我們講一切從實際出發,最大的實際就是中國現在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正確認識和把握這個基本國情,意義十分重大:第一,正確認識和把握基本國情,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第二,正確認識和把握基本國情,是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的基礎。
18. 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是,承認世界的本質是物質,世界上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同唯物主義相反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是,認為世界的本質是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
19.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根本觀點的分歧,是圍繞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而形成的。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它不僅是所有哲學必然遇到的問題,而且是所有哲學必須首先回答的問題。物質和意識究竟哪個是本原,物質和意識究竟誰決定誰,是哲學基本問題最重要的方面,對這一方面回答的不同哲學的性質就不同。哲學的基本問題,也是實際工作中的基本問題,真正承認物質是本原、物質決定意識,那就是要在實際工作中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
20.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它對世界的看法,對人與世界關系的看法,不僅是唯物的而且是辯證的;不僅對自然界的觀察是既唯物又辯證的,而且對社會歷史的觀察也是既唯物又辯證的;它是科學的方法論。總之,在社會實踐成熟基礎上產生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哲學優秀傳統思想長期積累基礎上形成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既是科學的世界觀,又是科學的方法論;它的產生是哲學史上的一次革命性變革。
21. 學習唯物論,最重要的是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堅持從實際出發反對主觀主義:第一,堅持無神論,反對有神論;第二,要把想問題、辦事情的立足點切實放在中國國情之上;第三,客觀地看待周圍的人和事,辦事情應當有認真的精神。第四,正確估量和對待自己。
22. 聯系是指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事物的聯系具有普遍性,主要表現在:第一,任何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環節是互相聯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與周圍的其他事物相互聯系著;第三,整個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
23. 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同時又是客觀的,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人們強加的。人們既無法否定一事物與周圍事物的客觀聯系,也無法割斷事物的昨天與今天、今天與明天的聯系。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並不是說人們對事物的聯系無法改變。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
24. 聯系的多樣性表現在:直接聯系與間接聯系;內部聯系與外部聯系;主要聯系與次要聯系;必然聯系與偶然聯系;因果聯系;整體與部分的聯系;主觀聯系與客觀聯系;現象聯系與本質聯系。
25. 任何現象都會引起其他現象的產生,任何現象的產生都是由其他現象所引起的。這種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叫做因果聯系。其中引起某種現象產生的現象,叫做原因;被某種現象引起的現象,叫做結果。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必須既是先行後續的關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
26. 在每一事物的具體因果聯系中,原因和結果有嚴格的區別。倒因為果、倒果為因都是錯誤的。原因和結果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種轉化有兩種情形:一種情形是在這一關系中原因,在另一關系中則是結果;反之亦然。另一種情形是,在同一關系中,兩種現象互為因果。
27. 認識和掌握客觀事物的因果聯系,對於我們科學地認識事物和有效地進行實踐活動,具有極其重要的方法論意義:首先,承認因果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進行科學研究的前提;其次,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才能提高人們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
28. 整體是指由事物的各內在要素相互聯系構成的有機統一體及其發展的全過程。部分是指組成有機統一體的各個方面、要素及其發展全過程的某一個階段。
29. 整體和部分及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區別:二者有嚴格的界限,地位和功能不同;聯系:一是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影響。
30. 整體和部分的地位和功能不同:第一種情形是,整體具有部分根本沒有的功能;第二種情形是,整體的功能大於各個部分功能之和;第三種情形是,整體的功能小於各個部分功能之和。
31. 整體和部分的聯系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二者不可分割。整體由部分組成,整體只有對於組成它的部分而言,才是一個確定的整體,沒有部分就無所謂整體。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只有相對於它速構成的整體而言,才是一個確定的部分,沒有整體也無所謂部分,任何部分離開了整體,它就失去了原來的意義。二是二者相互影響。整體的性能狀態及其變化會影響部分的性能狀態及其變化;反之,部分也制約整體,甚至在一定條件下,關鍵部分的性能會對整體的性能狀態起決定作用。
32. 理解整體和部分的相互關系,系統和要素的相互關系,對於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首先,辦事情要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其次,搞好局部,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
33.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的。哲學上講的運動就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變化和過程。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運動。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物質是運動的主體,物質和運動不可分割。離開物質談運動或者離開運動談物質,都是錯誤的。
34. 哲學上講的靜止指的是兩種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間的空間位置保持不變;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質在一定時期內基本不變。靜止不是絕對的不運動,不是完全的靜止,二是物質運動在一定條件下、一定范圍內處於暫時穩定和平衡狀態。靜止是一種不顯著的運動,是運動的特殊狀態,因而,靜止是相對的。
35.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處在永不停息的變化發展之中,都有其產生、變化和發展的歷史:首先,自然界是變化發展的;其次,人類社會是不斷發展的;再次,人的認識也是一個又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由膚淺到深刻的發展過程。
36. 唯物辯證法認為,發展不是同一事物的簡單重復和反復循環,也不是倒退下降的變化,而是事物具有前進上升性質的變化,是事物由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的變化。這種變化的結果,都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發展就是指新事物的產生,舊事物的滅亡,即新事物代替舊事物。
37. 把握發展的概念要著重注意:第一,要正確理解發展的實質,事物是運動變化的。運動作為物質存在的方式,是一般的變化。而變化則側重於強調運動中所發生的狀態乃至性質的改變。發展是一種運動和變化,但決非任何變化都是發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進步的變化才是發展。發展的實質就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第二,要明確區分新舊事物的根本標准。所謂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前途的東西。相反,那些同客觀規律背道而馳、正在日趨滅亡的東西,則是舊事物。判斷一個事物是新還是舊,就要看其是否符合客觀規律,有沒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的發展前途。
38. 三種判斷新舊事物的錯誤:第一,有的人常簡單地以事物出現時間的先後來判斷一個事物是新還是舊;第二,有的人以事物一時力量的強弱、發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來判斷新舊事物;有的人僅從事物的名稱、旗號等表面形式上判斷新舊事物,而不從本質上、內容上去作深入具體的分析,常常被一些表面現象甚至假象所迷惑,難以得出正確的結論,往往上當受騙。
39.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是變化發展的,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待人和事。人們要正確地認識事物、分析問題,就必須用發展的觀點觀察和處理問題,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必須做到以下三點:首先,要把事物如是看成是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其次,要弄清事物在其發展過程中所處的階段和地位。再次,要有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
40. 規律就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規律的共同特性是:首先,任何規律都是事物運動過程本身所固有的聯系;任何規律都是事物運動中的本質聯系;任何規律都是事物運動過程中的必然的聯系。
41. 唯心主義關於規律的觀點:一種是認為規律是客觀精神外加給事物的,規律不過是天命和神意的代名詞;一種是認為規律是人的主觀精神的產物,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
42. 規律和規則的區別聯系:規則是人們規定出來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忠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二是性質不同。規則使人們制定的,可以修改、補充或廢除,它是主觀的;規律則不能被修改、補充或廢除,它是客觀的。因而,切不可把二者混為一談。當然,規律與規則也不是毫無聯系,一個正確的合理的規則總是根據客觀規律指定的,是對客觀規律的反映。
43. 規律客觀性的表現:規律是客觀的,指的是它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規律是客觀的,還指規律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規律是客觀的,集中表現為它的不可抗拒性。規律是客觀的,不等於說人們在客觀規律面前就無能為力。人們能認識規律並能利用規律。
44. 按規律辦事,就是實事求是。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實事求是,出發於實事,著眼於是,而用力於求。實事求是不僅是我們黨的科學態度、工作方法和優良傳統,而且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理論的基礎、精髓、出發點和根本點。
45. 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解放思想,是指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是思想和實際相符合,是主觀和客觀相符合。只有解放思想,才能達到實事求是;只有實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同實事求是是統一的。
46.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叫做矛盾。簡言之,矛盾就是對立統一。所謂對立,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互相鬥爭。所謂統一是指如下兩種情形:第一,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第二,矛盾著的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轉化。
47. 正確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義,還必須注意:首先,矛盾雙方的對立和統一,始終是不可分割的;其次,矛盾雙方對立統一的關系,既指事物內部存在的這種關系,也指事物之間存在的這種關系。再次,不能把哲學上講辯證矛盾同邏輯矛盾混為一談。
48.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並且貫穿於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即矛盾無處不在,矛盾無時不有。
49. 學習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對於我們科學地看問題、辦事情,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首先,要承認矛盾的普遍性與客觀性,敢於承認矛盾、揭露矛盾;其次,還要善於全面分析矛盾,堅持兩分法,防止片面性。
50. 任何事物都包含著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兩點,而不是一點,那麼我們要如實地反映事物的本來面目,就必須堅持一分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對矛盾作全面的分析。既要看到事物的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即堅持兩分法、兩點論。
51. 堅持兩分法、兩點論:首先對自己要一分為二;要學會全面理解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認真學習和貫徹***一系列「兩手抓」的思想: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打擊犯罪;一手抓經濟建設,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物質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兩手不能變成一手,也不能一手硬、一手軟。
52.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個側面各有其特點。首先,矛盾的特殊性表現在不同事物的矛盾都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特點;其次,矛盾的特殊性還表現在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的特點;再次,矛盾的特殊性還表現為事物矛盾的雙方也各有其特點。矛盾的特殊性是世界上諸種事物之所以千差萬別的內在原因,構成這個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質。
53. 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所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是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這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則,列寧稱之為馬克思主義的最本質的東西、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之所以重要,首先在於它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之所以重要,還在於它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第三,違背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科學方法,對具體問題不作具體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種方法去解決不同事物的矛盾,就必定要碰釘子、犯錯誤,給我們的事業帶來危害。
54.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特殊性(個性)不是各不相乾的,而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辯證統一的關系: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聯結的。一方面,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並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離不開普遍性。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變的,在不同的場合又是可以變化的。
55. 掌握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系的原理,對於我們正確地認識事物,學會科學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要求我們遵循從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認識秩序;學會科學的工作方法。
56. 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系的原理,是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各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原則的哲學基礎,也是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哲學依據。***理論鮮明地體現了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統一。
57.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辯證關系原理: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於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處於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是絕對的、一成不變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58. 主次矛盾及其相互關系原理要求我們看問題、辦事情:首先,要善於抓住重點,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其次,要學會統籌兼顧,恰當地處理次要矛盾。
59.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辯證關系原理:在事物內部居於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處於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關系是對立統一的。它們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賴。事物的性質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規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同,事物的性質就不同。矛盾的次要方面對事物的性質也有一定的影響,是事物發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在一定條件下,矛盾的主次方面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60.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看問題時既要全面,又要善於分清主流和支流。
61.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關系原理要求我們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兩點論就是在認識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認識某一種矛盾時,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點論,就是在認識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要著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認識某一種矛盾時,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兩點論和重點論是緊密相聯的。兩點是有重點的兩點,重點是兩點中的重點。離開兩點談重點或離開重點談兩點,都是錯誤的。我們應該把兩點論和重點論統一起來,看問題、辦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於抓住重點和主流。
62. 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哲學上把事物的內部矛盾叫做內因,把事物的外部矛盾叫做外因。在事物的發展中,內因與外因同時存在,缺一不可。事物的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
63. 內因和外因在事物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64. 內因和外因在事物的發展中同時存在、缺一不可,觀察事物、分析問題時,就要既看到內因,又看到外因,堅持內因和外因相結合的觀點:第一,在個人成長過程中,要學會正確地對待內因和外因。首先,要重視內因的作用:個人成長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觀努力、正確對待機遇、正確對待順境和逆境;其次,也不能忽視外因的作用。第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把內因和外因結合起來。堅持深化改革,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和擴大對外開放相輔相成、辯證統一。
65. 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原理:在哲學上,把事物在數量和程度上的逐漸的、不顯著的變化,叫做量變;把事物顯著的、根本性質的變化,叫做質變。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准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首先從量變開始的。當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的程度,必然會引起質變。但是一次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並不等於事物發展變化的終結,新的事物又開始了新的量變,量變到一定程度時,又會引起新的質變,事物就是不斷地經過「量變—質變—新的量變—新的質變」這樣兩種狀態的循環往復,由低級到高級,又簡單到復雜,永不停息地向前發展。
66. 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對於我們看問題、辦事情具有多方面的指導意義:第一,要堅持適度原則;第二,要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第三,要重視量的積累。
67. 新事物必定能夠戰勝舊事物:第一,是因為新事物符合客觀規律,代表了事物的發展方向,因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途,沒有什麼力量能夠阻止它的成長壯大。第二,是因為新事物具有舊事物無可比擬的優越性。第三,在社會領域里,還因為新事物從根本上符合絕大多數人民群眾的利益,因而必然會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68. 新事物的成長壯大一般都要經歷艱難曲折的過程,因為:第一,新事物的成長總要經歷一個有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過程。第二,舊事物決不會自行消亡,為維護其自身的地位,它總是竭力扼殺和摧殘新事物,阻止新事物成長壯大。這在社會歷史領域中表現尤為明顯。第三,在社會歷史領域中,人民群眾對新事物的認識、理解和接受,需要有一個過程。
69. 事物發展的趨勢——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的原理: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而發展的道路則是迂迴曲折的。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進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進,是一切新事物發展的和途徑。
70. 學習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的原理,要正確對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要正確對待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前進中遇到的困難:要堅信前途是光明的,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未來的共產主義前途充滿信心,要准備走曲折的路,滿腔熱情地支持社會主義事業,作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71. 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是兩種根本對立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二者的分歧表現在:第一,聯系的觀點與孤立的觀點的對立;第二,發展的觀點與靜止的觀點的對立;第三,全面的觀點與片面的觀點的對立。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最根本的分歧,就在於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
72. 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是承認矛盾,主張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形而上學的根本觀點是否認矛盾,孤立地、靜止地、片面地看問題。學習唯物辯證法的基礎知識,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要努力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第一,學會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切忌用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觀點看問題,注意防止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絕對化;第二,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要正確地觀察和分析形勢,學習和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總之,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唯物辯證法為我們正確的看問題、辦事情提供了一個總的指導方法,不能把它當作可以死背硬套的公式,而必須把它同實踐、同調查研究密切結合,加以靈活運用。只有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才能真正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堅持辯證法與堅持唯物主義是統一的。逐步樹立和掌握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就可以使我們在學習和工作中避免或減少失誤,少走彎路,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多的貢獻。
1. 馬克思主義哲學以生產實踐為基礎考察人與物的區別指出:人區別於動物的特點是,人具有主觀能動性,人能夠有意識地自覺地想問題、辦事情。人們應該以客觀規律和客觀條件為基礎,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2. 人的自覺能動性,又叫人的主觀能動性,是人類特有的能力與活動,它包括互相聯系著的三個方面:第一,人類認識世界的能力以及人們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能動地認識世界的活動,突出地表現為我們通常說的「想」;第二,人類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們在認識的指導下能動地改造世界的活動,即通常我們所說的「做」;第三,人類再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所具有的精神狀態,即通常所說的決心、意志、干勁等。
3. 人們要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有所建樹,就必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因為:第一,事物的本質與規律隱藏於現象之中,人們只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運用抽象思維能力,才能透過事物的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與規律,從而正確地指導人們的行動。第二,事物不會自動滿足人的需要,人們只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實實在在的行動,利用規律和條件,才能改造世界,創造美好的生活。第三,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種種困難、挫折,甚至暫時的失敗者就需要堅強的意志和十足的干勁,需要充滿活力的精神狀態。
4. 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要做到:首先,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受客觀因素的制約,要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就必須按客觀規律辦事,從客觀實際條件出發;其次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還受一系列主觀因素的制約,

Ⅳ 哲學的常識題有那些

包括:唯物論 辯證法 認識論
1.唯物論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1)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

物質

自然界、社會的存在及其發展是客觀的

人們改造自然、變革社會的活動要以承認自然、社會的客觀性為前提

(2)人的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

意識

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不同的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著不同的反作用

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

(3)人具有主觀能動性

客觀規律性和人的主觀能動性

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了解國情,立足國情

(4)物質和意識的關系

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一切從實際出發是人們正確認識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點

從實際出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辯證法

(1)聯系的普遍性

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

把握因果聯系的重要性

事物之間聯系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整體和部分的辯證關系

(2)運動和發展

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運動和發展的普遍性

正確理解發展的實質

要以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要有創新精神,與時俱進,學會創造性思維

(3)規律

規律

規律的普遍性和客觀性

認識和利用規律

堅持實事求是,按客觀規律辦事

(4)堅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堅持兩分法,防止片面性

承認矛盾的普遍性與客觀性,是正確對待矛盾的前提

(5)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6)內因和外因

內因和外因

堅持內因和外因相結合的觀點

(7)量變和質變

量變、質變及二者之間的關系

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辦事情

堅持適度原則

(8)事物發展的趨勢

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新事物必定戰勝舊事物

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9)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

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是承認矛盾,主張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

形而上學的根本觀點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靜止地、片面地看問題

3.認識論

(1)發揮主觀能動性

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受主、客觀因素的制約

(2)透過現象看本質

現象與本質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

真理是人們對事物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

認識的根本任務是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並能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分析與綜合相結合

創造性思維、合理想像在認識中的作用

(3)實踐

實踐的基本特徵

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

4.人生觀和價值觀

(1)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

(2)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3)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個人和社會

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辯證統一關系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發揮集體主義的調節作用

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相互制約、相互作用

反對極端個人主義,保護個人正當利益

在社會生活和經濟活動中應提倡誠信

(4)人生價值

人生價值包括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兩個方面

實現人生價值的條件和途徑

走出人生價值觀的誤區,反對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

(5)理想與現實

樹立崇高理想

正確處理理想與現實的關系

(6)社會實踐

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群眾利益高於一切

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

在社會實踐中,實現主觀與客觀、個人與社會的統一

哲學的基本問題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即物質與意識的關系問題

Ⅵ 哲學常識

包括:唯物論 辯證法 認識論
1.唯物論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1)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

物質

自然界、社會的存在及其發展是客觀的

人們改造自然、變革社會的活動要以承認自然、社會的客觀性為前提

(2)人的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

意識

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不同的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著不同的反作用

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

(3)人具有主觀能動性

客觀規律性和人的主觀能動性

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了解國情,立足國情

(4)物質和意識的關系

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一切從實際出發是人們正確認識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點

從實際出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辯證法

(1)聯系的普遍性

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

把握因果聯系的重要性

事物之間聯系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整體和部分的辯證關系

(2)運動和發展

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運動和發展的普遍性

正確理解發展的實質

要以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要有創新精神,與時俱進,學會創造性思維

(3)規律

規律

規律的普遍性和客觀性

認識和利用規律

堅持實事求是,按客觀規律辦事

(4)堅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堅持兩分法,防止片面性

承認矛盾的普遍性與客觀性,是正確對待矛盾的前提

(5)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6)內因和外因

內因和外因

堅持內因和外因相結合的觀點

(7)量變和質變

量變、質變及二者之間的關系

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辦事情

堅持適度原則

(8)事物發展的趨勢

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新事物必定戰勝舊事物

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9)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

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是承認矛盾,主張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

形而上學的根本觀點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靜止地、片面地看問題

3.認識論

(1)發揮主觀能動性

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受主、客觀因素的制約

(2)透過現象看本質

現象與本質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

真理是人們對事物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

認識的根本任務是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並能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分析與綜合相結合

創造性思維、合理想像在認識中的作用

哲學的基本問題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即物質與意識的關系問題

Ⅶ 高二政治哲學常識主觀題怎麼答

1.審設問:明確知識范圍(辯證唯物論、認識論、唯物辯證法、社會歷史觀、人生價值觀、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哲學等等)、找准答題角度、解決什麼問題。2.審材料①通讀與精讀相結合,把材料進行分層,抓住關鍵字、關鍵詞、關鍵句或依據標點符號。②回扣課本,找准理論根據。3.整理答案把原理與材料有機結合起來。基本思路是「世界觀+方法論+扣材料」——要因題而化。

Ⅷ 哲學知識問答,你了解多少

(一)、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包含的兩個基本內容是:第一:物質和精神何者為第一性,誰是世界的本源。第二:思維和存在或事物和意識有無同一性,即人們的思維能否認識現實世界的問題。(二)、原因:第一:思維和存在的關系是一切哲學都必須回答的問題,是解決其他一切哲學問題的前提。第二:思維和存在的關系是人類社會活動中最基本的問題。第三:對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區分不同哲學派別(即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唯一標准。第四:是哲學爭論的焦點。

Ⅸ 公務員考試常識 哲學的基本問題(多項選擇題)

ABCD
A選項來是思維和存在關系問題吧?打自錯了好像,如果沒有打錯,那麼A不選。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恩格斯把它闡述為思維和存在關系問題,這是任何哲學派系必須首先回答的問題。
哲學的基本問題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思維和存在(或者物質和意識)誰是第一性的問題,也就是世界的本原是什麼,唯物主義任務世界的本原是物質,唯心主義認為本原是意識。二是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問題,這是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准,可知論認為人的意識能夠認識並反映世界,不可知論認為意識不能夠認識反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