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歷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2019詹姆斯·皮布爾斯、米歇爾·馬約爾、迪迪埃·奎洛茲首次發現太陽系外行星和宇回宙學相答關研究。
2、2018亞瑟·阿斯金、傑哈·莫羅、唐娜·斯特里克蘭在激光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
3、2017基普·索恩、巴里·巴里什、雷納·韋斯在LIGO探測器和引力波觀測方面的決定性貢獻。
4、2016戴維·索利斯、邁克爾·科斯特利茨、鄧肯·霍爾丹發現了物質的拓撲相變和拓撲相。
5、2015梶田隆章、阿瑟·麥克唐納發現中微子振盪現象,表明中微子擁有質量。
6、2014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二發明「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
7、諾貝爾物理學獎是1900年6月根據諾貝爾的遺囑設立的,屬諾貝爾獎之一。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葯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諾貝爾獎包括金質獎章、證書和獎金支票。在遺囑中他提出,將部分遺產(920萬美元)作為基金,以其利息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及和平(後添加了『經濟』獎)5種獎金,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的學者。
② 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日本科學家因為發明了什麼而獲獎
本報斯德哥爾摩10月7日電 (記者劉仲華)瑞典皇家科學院7日宣布,將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日本科學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學
家中村修二,以表彰他們在藍色發光二極體(LED)方面的發現。
瑞典皇家科學院的新聞公報說,3名科學家於20世紀90年代初發明的藍色發光二極體比傳統的光源更加明亮、高效和環保。全球1/4的電能用於照明,而藍色發光二極體的發明將大大減低能耗,可以造福全球遠離電源的15億人。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諾爾馬克說,授獎給這3名科學家符合當年阿爾弗雷德·諾貝爾設獎的初衷,即通過發明創造造福人類。3名科學家將平分總額為800萬瑞典克朗(約合111萬美元)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獎金。
③ 2014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是誰
三位獲獎者在發現新型高效、環境友好型光源,即藍色發光二極體(LED)方面做出巨大貢獻。在藍光LED的幫助下,白光可以以新的方式被創造出來。使用LED燈,我們可以擁有更加持久和更加高效的燈光代替原來的光源。
諾獎物理學獲獎者的人物介紹:
赤崎勇,1929年生,日本工程學、物理學家,曾任松下電器研究員,現任名城大學終身教授、名古屋大學特聘教授。赤崎勇開發了氮化鎵結晶化技術,並完成世界第一個高亮度的藍色發光二極體。
天野浩,1960年生,日本工程學家,專長半導體器件製造,現任名城大學、名古屋大學教授。曾與赤崎勇合作,完成世界第一個高亮度的藍色發光二極體。
中村修二,1954年生,日裔美籍電子工程學家,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與青紫色激光二極體的發明者,世稱「藍光之父」。
日美3位科學家獲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圖)
現任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他於1993年在日本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Nichia Corporation)就職期間,基於GaN開發了高亮度藍色LED,從而廣為人知。當時,開發一種藍色LED被認為是不可能的,此前的20年間只有紅色和綠色LED。中村修二教授的創新使得LED生產商能夠生產三原色(紅、綠和藍)LED,從而使實現1600萬色成為可能。或許最為重要的是,LED行業利用這種新技術來開始白色LED(半導體生態光源)的商業化生產。
④ 2004年至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及他們的成就
2004年
戴維·格婁斯 美國
休·波利策 美國
弗朗克·韋爾切克 美國
「發現強相互作用理論中的漸近自由」
2005年
羅伊·格勞伯 美國
「對光學相乾的量子理論的貢獻」
約翰·霍爾 美國
特奧多爾·亨施 德國
「對包括光頻梳技術在內的,基於激光的精密光譜學發展做出的貢獻,」
2006年
約翰·馬瑟 美國
喬治·斯穆特 美國
「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黑體形式和各向異性」
2007年
艾爾伯·費爾 法國
彼得·格林貝格 德國
「發現巨磁阻效應」
2008年
小林誠 日本
益川敏英 日本
「發現對稱性破缺的來源,並預測了至少三大類誇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南部陽一郎 美國
「發現亞原子物理學的自發對稱性破缺機制」
2009年
高錕 英美雙籍
「在光傳輸於纖維的光學通信領域突破性成就」
威拉德·博伊爾 美國
喬治·史密斯 美國
「發明半導體成像器件電荷耦合器件」
2010年
安德烈·海姆 荷蘭俄羅斯雙籍
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 英國俄羅斯雙籍
「在二維石墨烯材料的開創性實驗」
2011年
索爾·珀爾馬特 美國
布萊恩·施密特 美國澳大利亞雙籍
亞當·里斯 美國
「透過觀測遙距超新星而發現宇宙加速膨脹」
2012年
塞爾日·阿羅什 法國
戴維·瓦恩蘭 美國
「能夠量度和操控個體量子系統的突破性實驗手法」
2013年
弗朗索瓦·恩格勒 比利時
彼得·希格斯 英國
「次原子粒子質量的生成機制理論,此發現促進了人類對這方面的理解,並且最近由CERN屬下大型強子對撞機的超環面儀器及緊湊μ子線圈探測器發現的基本粒子證實。」
2014年
赤崎勇 日本
天野浩 日本
中村修二 美國
「發明有效率的藍色發光二極體,催生明亮而節省能源的白色光源」
⑤ 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中村修二教授因什麼發明而獲得諾貝爾獎
發明「高效藍色抄發光二極體」而獲得襲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1954年5月22日出生於日本伊方町,畢業於日本德島大學,日裔美籍電子工程學家,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工程學院材料系教授 。
中村修二於1993年在日本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Nichia Corporation)就職期間,基於GaN開發了高亮度藍色LED,從而廣為人知。當時,開發一種藍色LED被認為是不可能的,此前的20年間只有紅色和綠色LED 。
因研發藍光LED而獲得2014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中村修二於2015年1月16日在東京的駐日外國記者協會舉行記者會,批評了日本的專利制度和整個東亞教育體系。他抨擊了日本的教育制度,稱大學入學考試制度非常糟糕,中國和韓國也都如此,所有高中生的教育目標都是考入著名大學。
⑥ 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名單
赤崎勇是日本工程學、物理學家,曾任松下電器研究員,名古屋大學版教授。現任名城大學終身權教授、名古屋大學特聘教授。赤崎勇開發了氮化鎵結晶化技術,並完成世界第一個高亮度的藍色發光二極體 。
天野浩是日本工程學家,專長半導體器件製造,現任名古屋大學教授 。
中村修二則是日本電子工程學家,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與青紫色激光二極體的發明者,現任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愛媛大學客座教授 。
⑦ 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理由
三位獲獎者在發現新型高效、環境友好型光源,即藍色發光二極體(LED)方面做出巨大貢獻。在藍光LED的幫助下,白光可以以新的方式被創造出來。使用LED燈,我們可以擁有更加持久和更加高效的燈光代替原來的光源 。
⑧ 中國諾貝爾物理學獎所有獲得者名單
中國諾貝爾物理學獎所有獲得者名單:
一.楊振寧
獲獎時間:
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獲獎原因:
楊振寧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貢獻。
20世紀50年代和R.L.米爾斯合作提出非阿貝爾規范場理論;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統計物理方面做了大量開拓性工作,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開辟了量子可積系統和多體問題研究的新方向等。
(8)2014諾貝爾物理學獎擴展閱讀
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葯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在1895年創立的。 。在世界范圍內,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
諾貝爾獎最初分設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等五個獎項,於1901年首次頒發。1968年,瑞典國家銀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際,捐出大額資金給諾貝爾基金,增設「瑞典國家銀行紀念諾貝爾經濟科學獎「;該獎於1969年首次頒發,人們習慣上稱這個額外的獎項為諾貝爾經濟學獎。
諾貝爾獎以「諾貝爾獎基金會」每年的利息或投資收益授予世界上在這六個領域對人類做出最重大貢獻的人,截止2017年,共授予了892位個人和24個團體。諾貝爾獎包括金質獎章、證書和獎金。
網路—李政道
網路—丁肇中
網路—朱棣文
網路—崔琦
⑨ 如何評價 2014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如何評價 2014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在關於獲獎成就的聲明中指出:「白回熾燈照亮了20世紀,答那麼21世紀將是被LED燈照亮的。 」 目前,世界上四分之一的電力用於照明,藍光LED以及LED照明的發明有助於全球節能。在許多不發達地區,LED燈依靠當地低成本的太陽能就能使用。對於全球15億尚未能受益於電網的人口來說,這種新型光源帶來了更高生活品質。
⑩ 歷屆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名單
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0月6日,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里亞·格茲(Andrea Ghez)共同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三位獲獎者因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黑洞,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彭羅斯,因為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另外一半授予根澤爾和格茲,因為他們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天體。
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1931年8月8日-),英國數學物理學家與牛津大學數學系名譽教授。他在數學物理方面的工作擁有高度評價,特別是對廣義相對論與宇宙學方面的貢獻。
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1952年3月24日-),出生於巴特洪堡,德國天體物理學家。
安德里亞·格茲(Andrea Mia Ghez,1965年6月16日-),美國天文學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
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之一,該獎旨在獎勵那些對人類物理學領域里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歷屆(1901年-2019年)獲得者名單如下:
1、1901年:威爾姆·康拉德·倫琴(德國)發現X射線
2、1902年:亨德瑞克·安圖恩·洛倫茲(荷蘭)、塞曼(荷蘭)關於磁場對輻射現象影響的研究
3、1903年:安東尼·亨利·貝克勒爾(法國)發現天然放射性;皮埃爾·居里(法國)、瑪麗·居里(波蘭裔法國人)發現並研究放射性元素釙和鐳
4、1904年:瑞利(英國)氣體密度的研究和發現氬
5、1905年:倫納德(德國)關於陰極射線的研究
6、1906年:約瑟夫·湯姆生(英國)對氣體放電理論和實驗研究作出重要貢獻並發現電子
7、1907年:邁克爾遜(美國)發明光學干涉儀並使用其進行光譜學和基本度量學研究
8、1908年:李普曼(法國)發明彩色照相干涉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
9、1909年:伽利爾摩·馬克尼(義大利)、布勞恩(德國)發明和改進無線電報;理查森(英國)從事熱離子現象的研究,特別是發現理查森定律
10、1910年:范德華(荷蘭)關於氣態和液態方程的研究
11、1911年:維恩(德國)發現熱輻射定律
12、1912年:達倫(瑞典)發明可用於同燃點航標、浮標氣體蓄電池聯合使用的自動調節裝置
13、1913年:卡末林-昂內斯(荷蘭)關於低溫下物體性質的研究和製成液態氦
14、1914年:馬克斯·凡·勞厄(德國)發現晶體中的X射線衍射現象
15、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威廉·勞倫斯·布拉格(英國)用X射線對晶體結構的研究
16、1916年:未頒獎
17、1917年:查爾斯·格洛弗·巴克拉(英國)發現元素的次級X輻射特性
18、1918年:馬克斯·卡爾·歐內斯特·路德維希·普朗克(德國)對確立量子論作出巨大貢獻
19、1919年:斯塔克(德國)發現極隧射線的多普勒效應以及電場作用下光譜線的分裂現象
20、1920年:紀堯姆(瑞士)發現鎳鋼合金的反常現象及其在精密物理學中的重要性
21、1921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德國)他對數學物理學的成就,特別是光電效應定律的發現
22、1922年:尼爾斯·亨利克·大衛·玻爾(丹麥)關於原子結構以及原子輻射的研究
23、1923年:羅伯特·安德魯·密立根(美國)關於基本電荷的研究以及驗證光電效應
24、1924年:西格巴恩(瑞典)發現X射線中的光譜線
25、1925年:弗蘭克·赫茲(德國)發現原子和電子的碰撞規律
26、1926年:佩蘭(法國)研究物質不連續結構和發現沉積平衡
27、1927年:康普頓(美國)發現康普頓效應;威爾遜(英國)發明了雲霧室,能顯示出電子穿過空氣的徑跡
28、1928年:理查森(英國)研究熱離子現象,並提出理查森定律
29、1929年:路易·維克多·德布羅意(法國)發現電子的波動性
30、1930年:拉曼(印度)研究光散射並發現拉曼效應
111、2013年:比利時理論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因希格斯玻色子(上帝粒子)的理論預言獲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12、2014年:日本科學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學家中村修二,因發明藍色發光二極體(LED)獲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13、2015年:日本科學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學家阿瑟·麥克唐納,因在發現中微子振盪方面所作的貢獻分享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14、2016年:三位美國科學家戴維·索利斯、鄧肯·霍爾丹和邁克爾·科斯特利茨,因在理論上發現了物質的拓撲相變以及在拓撲相變方面作出的理論貢獻分享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15、2017年:三位美國科學家基普·S·索恩、巴里·巴里什以及雷納·韋斯,因在LIGO探測器和引力波觀測方面的決定性貢獻而獲得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16、2018年:美國科學家亞瑟·阿斯金、法國科學家傑哈·莫羅以及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里克蘭,因在激光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而獲得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17、2019年:美國科學家詹姆斯·皮布爾斯因宇宙學相關研究而獲得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瑞士科學家米歇爾·馬約爾和迪迪埃·奎洛茲因首次發現太陽系外行星而獲得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