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毒理風險評估
Intertek TRA 是毒理學家和風險評估師基於產品內在(毒理和理化)特性和特定的使用暴露場景進行的風險評估,從而判斷該產品的安全性。於此同時,還將審該產品是否滿足各個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和法規要求。
根據歐盟玩具和化妝品的法規和指令,相關產品必須進行毒理風險評估並確認其安全後方可上市銷售。歐盟一般製品安全指令也要求產品須符合安全性規范並保護消費者免於安全隱患。另外,進行毒理風險評估可以減少產品在安全性方面的風險並對產品聲譽產生正面積極效應。
毒理風險評估是基於產品配方進行的審核和評估,並不進行任何測試。
毒理風險評估一般適用於化妝品和玩具,其它消費品如果含有一定量的液體,膠體或固體(如粉末狀),並在日常使用中可能被接觸到也適用於毒理風險評估(如文具等)。
『貳』 食品毒理學安全性評價的意義如何
安全性評價是利用毒理學的基本手段,通過動物實驗和對人的觀察,闡明某一化學物的毒性及其潛在危害,以便為人類使用這些化學物質的安全性作出評價,為制訂預防措施特別是衛生標准提供理論依據。
(2)評價的步驟:目前我國現行的對食品安全性評價的方法和程序也還是按照傳統的毒理學評價程序:即初步工作→急性毒性試驗→遺傳毒理學試驗→亞慢性毒性試驗(9d喂養試驗、繁殖試驗、代謝試驗) →慢性毒性試驗(包括致癌試驗)(GBl5193.1—94)。
(3)評價食品安全是應考慮哪些因素?3·2.1凡屬我國創新的物質一般要求進行四個階段的試驗,特別是對其中化學結構提示有慢性毒性、遺傳毒性或致癌性可能者或產量大、使用范圍廣、攝入機會多者,必須進行全部四個階段的毒性試驗。
3.2.2 凡屬與已知物質(指經過安全性評價並允許使用者)的化學結構基本相同的衍生物或類似物,則根據第一、二、三階段毒性試驗結果判斷是否需進行第四階段的毒性試驗。
3.2.3 凡屬已知的化學物質,世界衛生組織已公布每人每日容許攝入量(ADI,以下簡稱日許量)者,同時申請單位又有資料證明我國產品的質量規格與國外產品一致,則可先進行第一、二階段毒性試驗,若試驗結果與國外產品的結果一致,一般不要求進行一步的毒性試驗,否則應進行第三階段毒性試驗。
3·2.4 農葯、食品添加劑、食品新資源和新資源食品、輻照食品、食品工具及設備清洗消毒劑的安全性毒理學評價試驗的選擇。
『叄』 簡述食品安全毒理學評價的程序.8.什麼是食品變質,包括哪些類型
7. 簡述食品安全毒理學評價的程序。
答:一,程序:
1.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試驗的四個階段內容及選用原則
(1).四個階段內容
第一階段 急性毒性試驗。
第二階段 遺傳毒性試驗,傳統致畸試驗,短期喂養試驗。
第三階段 亞慢性毒性試驗—90d喂養試驗,繁殖試驗,代謝試驗。
第四階段 慢性毒性實驗(包括致癌實驗)。
(2).選用原則
凡屬我國創新物質一般要求進行四個階段試驗。
凡屬已知物質(指經過安全性評價並允許使用者)的化學結果基本相同的衍生物或類似物,則根據第一,二,三階段毒性試驗結果判斷是否需進行第四階段試驗。
凡屬已知的化學物質,世界衛生組織已公布每人每日允許攝入量(即ADI,以下簡稱日許量)者,同時申請單位又能證明我國產品的理化性質、純度和雜質成份及含量均與國外產品一致,則可以先進行第一、二階段試驗。如試驗結果與國外相同產品一致,一般不再繼續進行試驗,可進行評價。如評價結果允許用於食品,則制定日許量。凡在產品質量或試驗結果方面與國外資料或產品不一致,則應進行第三階段試驗。
農葯,食品添加劑,食品新資源和新資源食品,輻照食品,食品工具及設備用清洗消毒劑的安全性毒理學評價試驗的選擇。
2.目的和結果判定
(1).急性毒性試驗的目的(有七點)
(2).各項毒理學試驗結果的判定(有六點)
3.影響食品安全性評價的因素(有六點)
8. 什麼是食品變質,包括哪些類型?
答:食品變質,一般是指食品在一定的環境因素下,因微生物的作用使食品失去原有的營養價值、組織性狀以及色、香、味,轉變成為不符合衛生要求的食品。
食品腐敗變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因微生物的繁殖引起食品腐敗變質;因空氣中氧的作用,引起食品成分的氧化變質;因食品內部所含氧化酶、過氧化酶、澱粉酶、蛋白酶等的作用,促進食品代謝作用的進行,產生熱、水蒸氣和二氧化碳,致使食品變質;因昆蟲的侵蝕繁殖和有害物質間接與直接污染,致使食品腐敗。
『肆』 闡述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程序的目的和內容
目的:
預測食品安全性毒理對人體和生態環境的危害,為確定安全限值和採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內容:
食品安全性評價是運用毒理學動物試驗結果,並結合人群流行病學調查資料來闡述食品中某種特定物質的毒性及潛在危害,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性質和強度,預測人類接觸後的安全程度。
對食品中任何組分可能引起的危害進行科學測試,得出結論,以確定該組分究竟能否為社會或消費者所接受,據此制訂相應的標准。
(4)毒理學安全性評價擴展閱讀:
主要應用生理學、葯理學、生物學、生物化學和病理學等基礎學科的理論和技術;通過動物實驗、臨床觀察和流行病學調查方法。
研究外來物質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毒性作用及其機制和中毒治療,不僅為保護人類和其他生物,免遭化學物質的有害作用。
保障人民身體健康,而且也是直接為研製有良好選擇作用的毒物,通過比較毒性和選擇毒法,研製出更具選擇性的葯物和農葯等。
並進行化學物質的安全性評價或危險性評價,制訂衛生標准,提供科學依據。毒理學與葯理學密切相關,目前已發展成為具有一定基礎理論和實驗手段的獨立學科,並逐漸形成了一些新的毒理學分支。
食品安全性評價的適用范圍包括:
1、用於食品生產、加工和保藏的化學和生命物、食品添加劑、食品加工用微生物等。
2、食品生產、加工、運輸、銷售和保藏等過程中產生和污染的有害物質和污染物,如農葯、重金屬和生物毒素以包裝材料的溶出物、放射性物質和食品器具的洗滌消毒劑等。
3、新食品資源及其成分。
4、食品中其他有害物質。
食品衛生標準是國家提出的各種食品都必須達到的統一衛生質量要求,按照《食品安全法》規定,我國對食品有關的強制性標准,包括食品衛生標准,予以整合,統一公布為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品中的有害物質的容許量標准按食品毒理學的原則和方法制定的。
網路-食品安全性評價
網路-毒理學
『伍』 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程序和試驗方法有哪些標准
毒理學安全性評價是通過動物實驗和對人群的觀察,闡明食品中的某種物質(含食品固有物質、添加物質或污染物質)的毒性及潛在的危害,對該物質能否投入市場做出安全性的評估或提出人類安全接觸的條件,以達到最大限度的減小其危害作用、保護人民身體健康的目的。
對人類食用這種物質的安全性做出評價的研究過程稱為食品毒理學安全性評價。
應用食品毒理學的方法對食品進行安全性評價, 為我們正確認識和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劑(包括營養強化劑)、開發食品新資源和新資源食品及保健食品的開發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證,為我們正確評價和控制食品容器和包裝材料、輻照食品、食品及食品工具與設備用洗滌消毒劑、農葯殘留及獸葯殘留的安全性提供了可靠的操作方法。
1.毒理學安全性評價的法律法規
①1994年8月10日批准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現行GB15193.1-2003 《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程序》
②1991年12月頒發了《農葯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程序》。
③1984年9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
1988年衛生部頒布《新葯(西葯)毒理學研究指導原則》
④1987年5月28日國家標准《化妝品安全性評價程序和方法》
⑤1993年5月發布了《保健食品功能毒理學評價程序和檢驗方法(試行)》
⑥1987年國務院發布《化學危險品安全管理條例》
2.我國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法律法規和標准
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程序和試驗方法(共21個標准)
GB 15193.1-2003 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程序
GB15193.2-2003 食品毒理學實驗室操作規范
GB 15193.3-2003 急性毒性試驗
GB15193.4-2003 鼠傷寒沙門氏菌
哺乳動物微粒體酶試驗
GB15193.5-2003 骨髓細胞微核試驗
GB15193.6-2003哺乳動物骨髓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
GB15193.7-2003 小鼠精子畸形試驗
GB 15193.8-2003 小鼠睾丸染色體畸變試驗
GB 15193.9-2003 顯性致死試驗
GB 15193.10-2003 非程序性DNA合成實驗
GB 15193.11-2003 果蠅伴性隱性致死試驗
GB 15193.12-2003 體外哺乳類細胞(V79/HGPRT)基因突變試驗
GB 15193.13-2003 30天和90天喂養試驗
GB 15193.14-2003致畸試驗
GB 15193.15-2003 繁殖試驗
GB 15193.16-2003 代謝試驗
GB 15193.17-2003 慢性毒性和致癌試驗
GB 15193.18-2003 日容許攝入量(ADI)的制定
GB 15193.19-2003 致突變物、致畸物和致癌物的處理方法
GB 15193.20-2003 TK基因突變試驗
GB 15193.21-2003 受試物處理方法
為了保證毒理學實驗結果的正確性,還必須規范整個毒理學實驗條件和實驗過程,其目的是規范試驗方法和實驗數據的收集和整理過程,確保實驗數據的可靠性和可比性,以便管理部門據此做出正確決策。
為此,世界上一些國家和組織研究制定了毒理學良好實驗室規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GLP),我國也在近年制定了GB15193.2-2003《食品毒理學實驗室操作規范》。
根據我國衛生法規的規定:食品、食品添加劑、農葯、獸葯、工業化學品等各類可以經食物鏈進入人體的化學物質必須經過安全性評價,才能允許投產,進入市場或進行國際貿易。
『陸』 如何對毒理安全性評價結果進行綜合分析
《毒理學安全性評價標准操作規程指南》(上、下)是參考國內外GLP研究的最新進展編寫的。這部書內容非常豐富,全書分上下兩冊,1500頁左右,是GLP實驗室不可缺少的一部指南。
『柒』 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的程序是什麼Ames實驗的具體操作
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程序包括四個階段,即急性毒性試驗,蓄積毒性和致突變試驗,亞慢性毒性(包括繁殖、致畸)試驗和代謝試驗,慢性毒性(包括致癌)試驗。
Ames試驗的常規方法有斑點試驗和平板摻入試驗兩種,具體操作如下:
1、斑點試驗;
吸取測試菌增菌培養後的菌液0.1ml,注入融化並保溫45℃左右的上層軟瓊脂中,需S9活化的再加0.3ml-0.4mlS9mix,立即混勻,傾於底平板上,鋪平冷凝。
用滅菌尖頭鑷夾滅菌圓濾紙片邊緣,紙片浸濕受試物溶液,或直接取固態受試物,貼放於上層培養基的表面。同時做溶劑對照和陽性對照,分別貼放於平板上相應位置。
平皿倒置於37℃溫箱培養48h。在紙片外圍長出密集菌落圈,為陽性;菌落散布,密度與自發回變相似,為陰性。
3.平板摻入試驗:
將一定量樣液和0.1ml測試菌液均加入上層軟瓊脂中,需代謝活化的再加0.3ml-0.4ml S9mix,混勻後迅速傾於底平板上鋪平冷凝。
同時做陰性和陽性對照,每種處理做3個平行。試樣通常設4個~5個劑量。選擇劑量范圍開始應大些,有陽性或可疑陽性結果時,再在較窄的劑量范圍內確定劑量反應關系。培養同上。
同一劑量各皿回變菌落均數與各陰性對照皿自發回變菌落均數之比,為致變比(MR)。MR值≥2,且有劑量-反應關系,背景正常,則判為致突變陽性。
(7)毒理學安全性評價擴展閱讀:
一、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實驗項目;
第一階段:急性毒性試驗,試驗項目:
1.用霍恩氏法、機率單位法或寇氏法,測定經口半數致死量(LD50)。如劑量達10克/公斤體重仍不引起動物死亡,則不必測定半數致死量。
2.必要時進行七天喂養試驗。以上兩個項目均分別用兩種性別的小鼠或大鼠。
第二階段:蓄積毒性和致突變試驗,試驗項目:
1.蓄積系數法。用兩種性別的大鼠或小鼠,各20隻。
2.二十天試驗法。用兩種性別的大鼠或小鼠,每個劑量組雌雄各10隻。以上兩種方法任選一種。
第三階段:亞慢性毒性(包括繁殖、致畸)試驗和代謝試驗,試驗項目:
1.90天喂養試驗。
2.喂養繁殖試驗。
3.喂養致畸試驗。
4.傳統致畸試驗。
第四階段:慢性毒性(包括致癌)試驗,試驗項目:
可將兩年慢性毒性試驗和致癌試驗結合在一個動物試驗中進行。用兩種性別的大鼠或小鼠。
二: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實驗要求:
1、凡屬我國創制的新化學物質,一般要求進行四個階段的試驗。特別是對其中化學結構提示有慢性毒性或致癌作用可能者,產量大、使用面積廣、攝入機會多者,必需進行全部四個階段的試驗。
2、凡屬與已知物質(指經過安全性評價並允許使用者)的化學結構基本相同的衍生物,則可根據第一、二、三階段試驗的結果,由有關專家進行評議,決定是否需要進行第四階段試驗。
3、凡屬我國仿製的而又具有一定毒性的化學物質,如多數國家已允許使用於食品,並有安全性證據,或世界衛生組織已公布每人每日允許攝入量(即ADI,以下簡稱日許量)者,同時生產單位又能證明我國產品的理化性質、純度和雜質成份及含量均與國外產品一致,則可以先進行第一、二階段試驗。
如試驗結果與國外相同產品一致,一般不再繼續進行試驗,可進行評價。如評價結果允許用於食品,則制定日許量。凡在產品質量或試驗結果方面與國外資料或產品不一致,則應進行第三階段試驗。
資料來源:網路-ames試驗網路-食品安全毒理學評價
『捌』 毒理學安全性評價標准操作規程指南的介紹
《毒理學安全性評價標准操作規程指南》(上、下)是參考國內外GLP研究的最新進展編寫的。這部書內容非常豐富,全書分上下兩冊,1500頁左右,是GLP實驗室不可缺少的一部指南。
『玖』 毒理學安全性評價標准操作規程指南怎麼樣,好不好
毒理學安全性評價標准操作規程指南
外觀漂亮,設計合理
價格便宜,性價比高
質量很好,總體來說很好
相信您在知道這個平台
一定會有滿意的收獲
如果有疑問可以繼續追問我哦
希望能夠幫助您,如果滿意記得採納哦
『拾』 你認為新化學物毒理學安全性評價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我覺得遇到了最大的機遇和挑戰,就是不同種化學物質混合在一起的時候,有些它產生的變化以及和另外加進來的物質,他們會產生的變化以及反應還有可能生成的有毒物質都是很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