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全一點的《核反應堆物理分析》(謝仲生)答案,網上的都不全啊,都差不少題,急用啊
核反應堆物理分析 修訂版 (謝仲生 著) 原子能出版社 課後答案
這個內容在課後答案網有。自己在線瀏覽就是了
⑵ 核反應堆物理分析的本書目錄
第1章 核反應堆的核物理基礎
1.1 中子與原子核的相互作用
1.1.1 中子
1.1.2 中子與原子核相互作用的機理
1.1.3 中子的散射
1.1.4 中子的吸收
1.2 中子截面和核反應率
1.2.1 微觀截面
1.2.2 宏觀截面、平均自由程
1.2.3 核反應率、中子通量密度和平均截面
1.2.4 截面隨中子能量的變化
1.2.5 核資料庫
1.3 共振吸收
1.3.1 共振截面——單能級布賴特一維格納公式
1.3.2 多普勒效應
1.4 核裂變過程
1.4.1 裂變能量的釋放、反應堆功率和中子通量密度的關系
1.4.2 裂變產物與裂變中子的發射
1.5 鏈式裂變反應
1.5.1 自續鏈式裂變反應和臨界條件
1.5.2 熱中子反應堆內的中子循環
參考文獻
習題
第2章 中子慢化和慢化能譜
2.1 中子的彈性散射過程
2.1.1 彈性散射時能量的變化
2.1.2 散射後中子能量的分布
2.1.3 平均對數能降
2.1.4 平均散射角餘弦
2.1.5 慢化劑的選擇
2.1.6 中子的平均壽命
2.2 無限均勻介質內中子的慢化能譜
2.3 均勻介質中的共振吸收
2.3.1 均勻介質內有效共振積分及逃脫共振俘獲概率
2.3.2 有效共振積分的近似計算
2.4 熱中子能譜和熱中子平均截面
2.4.1 熱中子能譜
2.4.2 熱中子的平均截面
參考文獻
習題
第3章 中子擴散理論
3.1 單能中子擴散方程
3.1.1 斐克定律
3.1.2 單能中子擴散方程的建立
3.1.3 擴散方程的邊界條件
3.1.4 斐克定律和擴散理論的適用范圍
3.2 非增殖介質內中子擴散方程的解
3.3 反照率
3.4 擴散長度、慢化長度和徙動長度
參考文獻
習題
第4章 均勻反應堆的I臨界理論
4.1 均勻裸堆的單群理論
4.1.1 均勻裸堆的單群擴散方程的解
4.1.2 熱中子反應堆的臨界條件
4.1.3 幾種幾何形狀裸堆的幾何曲率和中子通量密度分布
4.1.4 反應堆曲率和臨界計算任務
4.1.5 單群理論的修正
4.2 有反射層反應堆的單群擴散理論
4.2.1 反射層的作用
4.2.2 一側帶有反射層的反應堆
4.2.3 反射層節省
4.3 中子通量密度分布不均勻系數和功率分布展平的概念
參考文獻
習題
第5章 分群擴散理論
5.1 與能量相關的中子擴散方程和分群擴散理論
5.1.1 與能量相關的中子擴散方程
5.1.2 分群擴散理論及多群中子擴散方程
5.1.3 群常數的計算
5.2 雙群擴散理論
5.2.1 雙群方程
5.2.2 雙群方程的解
5.2.3 雙群臨界方程及中子通量密度分布
5.3 多群擴散方程的數值解法
5.3.1 源迭代法
5.3.2 二維擴散方程的數值解法
參考文獻
習題
第6章 柵格的非均勻效應與均勻化群常數的計算
6.1 柵格的非均勻效應
6.2 柵格的均勻化處理
6.2.1 柵格的均勻化
6.2.2 堆芯的均勻化截面的計算
6.3 柵元均勻化群常數的計算
6.3.1 積分輸運理論的基本方程
6.3.2 碰撞概率方程的解及少群常數的計算
6.4 燃料組件內均勻化通量密度分布及少群常數的計算
6.5 共振區群常數的計算
6.5.1 非均勻柵元有效共振積分的計算
6.5.2 等價原理
6.5.3 互屏(丹可夫)效應
6.5.4 溫度對共振吸收的影響
6.5.5 共振區群常數的計算
6.5.6 有效共振積分的半經驗公式
6.6 柵格幾何參數的選擇
參考文獻
習題
第7章 反應性隨時間的變化
7.1 核燃料中重同位素成分隨時間的變化
7.1.1 重同位素燃耗鏈及裂變產物鏈
7.1.2 核燃料中重同位素的燃耗方程
7.1.3 燃耗方程的求解
7.2 裂變產物Xe和Sm的中毒
7.2.1.13 sXe中毒
7.2.2.149 Sm#毒
7.3 反應性隨時間的變化與燃耗深度
7.3.1 反應性隨時間的變化與堆芯壽期
7.3.2 燃耗深度
7.4 核燃料的轉換與增殖
參考文獻
習題
第8章 溫度效應與反應性控制
8.1 反應性系數
8.1.1 反應性溫度系數及其對核反應堆穩定性的影響
8.1.2 燃料溫度系數
8.1.3 慢化劑溫度系數
8.1.4 其它反應性系數
8.1.5 溫度系數的計算
8.2 反應性控制的任務和方式
8.2.1 反應性控制中所用的幾個物理量
8.2.2 反應性控制的任務
8.2.3 反應性控制的方式
8.3 控制棒控制
8.3.1 控制棒的作用和一般考慮
8.3.2 控制棒價值的計算
8.3.3 控制棒插入深度對控制棒價值的影響
8.3.4 控制棒間的干涉效應
8.3.5 控制棒插入不同深度對堆芯功率分布的影響
8.4 可燃毒物控制
8.4.1 可燃毒物的作用
8.4.2 可燃毒物的布置及其對反應性的影響
8.4.3 可燃毒物的計算
8.5 化學補償控制
參考文獻
習題
第9章 核反應堆動力學
9.1 緩發中子的作用
9.2 點堆中子動力學方程
9.3 階躍擾動時點堆模型動態方程的解
9.4 反應堆周期
9.4.1 反應堆周期
9.4.2 不同反應性引入時反應堆的響應特性
9.5 點堆動力學方程的近似解法
9.5.1 單組緩發中子近似
9.5.2 常數緩發中子源近似
9.5.3 瞬跳近似
9.6 點堆動力學方程的數值解法
參考文獻
習題
第10章 壓水堆堆芯燃料管理
10.1 核燃料管理的主要任務
10.1.1 核燃料管理中的基本物理量
10.1.2 核燃料管理的主要任務
10.2 多循環燃料管理
10.2.1 平衡循環及各參數之間的關系
10.2.2 初始循環與過渡循環
10.3 單循環燃料管理
10.3.1 堆芯換料方案
10.3.2 堆芯燃料管理計算
10.4 堆芯換料設計的優化
10.4.1 堆芯換料設計優化模型
10.4.2 堆芯換料設計優化方法簡介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 國際單位制(SD)
附錄2 基本常數
附錄3 元素與一些分子的截面和核參數
附錄4 非1因子
附錄5 函數
附錄6 EnCz-)函數
附錄7 誤差函數erf(x)
附錄8 貝塞爾函數
⑶ 反應堆不等於原子彈講的是什麼
核電站與原子彈有什麼區別?它會不會像原子彈那樣發生核爆炸?失控的鏈式反應會不會使整個電站變成一個大火球,然後冉冉上升,形成一朵碩大無比的蘑菇雲?……人們常常會把新聞電影中看到的核武器試驗情景與核電站的意外事故聯系在一起。
出現這樣的問題並不意外,因為核能的利用一直沿著兩條平行的軌道向前推進。它既可服從戰爭的需要,又可用於和平的目的。它們之間在技術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在工業體繫上有密切的內在聯系。在一個領域中取得的成就,總可以推動另一領域的進步。因此,普通居民常常將原子彈和核電站混同起來。在核能發展的早期,甚至在這方面極有修養的學者,也沒有把兩者區別開來。
德國著名的原子物理學家海森堡,在1942年初曾要德國政府相信,他們絕對有把握製造出原子彈來。然而法西斯納粹直到滅亡也沒搞清這種武器究竟是什麼樣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在德國海格洛赫村的地下實驗室里,發現了德國物理學家建造的一座使用重水慢化的反應堆。這座反應堆沒有達到臨界,因為僅有一噸半天然鈾和兩噸重水,不足以實現持續的鏈式反應。這個發現使大家明白了,為什麼德國人在理論上首先發現了裂變原因,但在運用方面卻讓美國人佔了先。
德國學者的第一個錯誤,在於他們認為,只有藉助重水才能建成以天然鈾為燃料的反應堆,而沒有想到採用高純石墨。在那個年代裡,純粹的重水是以升來計算的。德軍佔領挪威以後,控制了那裡的一家重水工廠,並規定該廠每月要向德國提供120升重水。這唯一的重水工廠於1943年2月被挪威的游擊隊炸毀了。好不容易使它部分地恢復了生產後,同年11月,它又在盟軍的大規模空襲中被毀壞。
德國學者的第二個失誤在於他們認為,新的超級武器——原子彈,就是熱中子反應堆或與其相類似的某種裝置,卻沒有考慮到採用美國人那樣的原子彈設計:利用高濃鈾和快中子。他們一直以為,必須將整個反應堆作為原子彈來投擲。
那麼,反應堆和原子彈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原子彈是一種空軍使用的炸彈。它的爆炸機理是利用重原子核的裂變。就外形、尺寸和重量來說,原子彈和空軍所用的普通炸彈沒有什麼區別。它由裝葯、引爆裝置和金屬外殼組成。
原子彈的裝葯是高濃度的鈾-235或鈈-239,其總量超過臨界質量。它們全都放在一個反射層內。在爆炸前,原子炸葯分隔成幾個部分,每部分質量都小於臨界值。
在給定的時刻,在普通炸葯爆炸力的推動下,原子裝葯的各部分聚集到一起。由於超過臨界質量,剎那間引起鏈式核反應而發生爆炸。從鏈式反應開始到發生核爆炸的時間極短,以百萬分之一秒計算。因此原子裝葯各部分的相互聚集是在一瞬間發生的。略有差錯就可能導致只有極少量的裂變物質參加反應,原子彈就發揮不出它應有的威力。
炸彈的外殼用高強度和難熔的物質製成,這種外殼在核反應的初期可以減少裝葯的飛散,從而提高它的利用率,增加爆炸的威力。
反應堆所用的材料以及它的設計和運行,和原子彈有很大的差別。動力反應堆一般都採用低濃度的二氧化鈾作燃料。它分散地布置在一個較大的容器內,與非裂變燃料、慢化劑、冷卻劑以及各種惰性的結構材料交織在一起。這里的中子要比原子彈內的中子壽命長得多,因此不具備核武器的那種能量在剎那間釋放的特徵。由於沒有引爆裝置,即使反應堆達到瞬發臨界而使功率猛增,也會由於材料的膨脹和變形而使堆芯很快解體,核反應便驟然終止,只有少量鈾核來得及發生裂變。這不是核爆炸,只不過是一般的熱爆炸而已。
20世紀50年代中期,美國在一座建在荒原上的熱中子反應堆上進行過功率突升試驗。他們在0.2秒的時間內,把一根控制棒從反應堆中彈出來,相當於向堆芯引入4%的反應性。這遠遠超過了瞬發臨界的條件。反應堆果然發生了爆炸,但堆芯同時變形,限制了功率的上升。爆炸的結果只是把各種碎片,包括幾乎所有的核燃料,散布到反應堆周圍110米半徑的范圍內。從效果上來看,這次爆炸和中等數量化學物質所發生的爆炸相差無幾。這個試驗證實,熱中子反應堆不可能發生類似原子彈那樣的核爆炸。
⑷ 我在學謝仲生的《核反應堆物理分析》有些疑問,誰可以幫忙回答一下
我們上學期學過 習題有電子版答案 是副院長做的答案 不知道能不能幫上你 你可以告我郵箱我給你發
⑸ 二十世紀費米帶領一批物理學家建造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應堆是什麼樣的
二十世紀使鈾核裂變要形成鏈式反應的中子運動速度變慢的實驗得到了根本性的突破後,費米帶領一批物理學家在芝加哥大學的網球場內,要建造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應堆。根據設計要求,反應堆長近10米,寬9米,高6.5米,總重量1400噸,一層石墨一層鈾,總共57層,其中有56噸天然金屬鈾和氧化鈾。看上去,反應堆就像偏球形的「爐灶」。
⑹ 領導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原子核反應堆的物理學家是誰
費米
⑺ 求西安交通大學的網路公開課——核反應堆物理分析(精品課程)
你好,可以提供
⑻ 核反應堆物理是核反應堆物理分析嗎
反應堆物理主要研究反應堆中子輸運過程,通過單群、多群擴散模型研究中子慢化、熱化過程,以及非均勻柵格效應。
謝仲生老師編寫的《核反應堆物理分析》是一本非常優秀的堆物理教材,同時也推薦ann arbor的杜德斯塔特編寫的《核反應堆分析》
⑼ 核反應堆物理分析的內容簡介
內容包括:與堆物理有關的核物理知識,中子在介質中的慢化和擴散,臨界理論,非均勻堆的計算、燃耗、反應性控制、反應堆動力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