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未來的學術研究中,哲學會佔有統治地位嗎
個人認為不會,首先,盡管世界在向「地球村」發展,但是既使一個村莊也不會只有一個聲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局面不會再現,更有可能出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種思想相互吸收,互想融合。
其次,哲學不會支配其他學術研究,只會為他們提供形而上的指導。
㈡ 第15屆全國技術哲學學術會議論文集出版了嗎
當代技術發展與區域經濟生態社會和諧發展研究
具體議題包括:
1.中國化的技術哲學研究;
2.技術哲學的基本理論與研究綱領; 3.新興技術的哲學問題等;
4.綠色技術創新與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㈢ 文章被ISI收錄是什麼概念啊很難嗎是所有的國際會議的摘要文章都會被ISI收錄嗎
ISI 多元化的資料庫收錄一萬六千多種國際期刊、書籍和會議錄,橫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藝術及人文科學各領域,內容包括文獻編目信息、參考文獻(引文)、作者 摘要等一系列關鍵性的參考信息,從而構成了研究信息領域內最全面綜合的多學科文獻資料資料庫。 這些資料庫產品和服務包括現刊題錄數據、引文索引、可定製的快訊服務、化學信息產品以及文獻計量學方面的資料,版本包括書本型、CD-ROM光碟、磁碟, 也可以通過Internet 互聯網檢索 。同時,提供了相應的全文服務。
ISI Proceedings 收錄了來自於 60,000多個會議的350多萬條記錄。每年增加近 260,000 條記錄,其中 66% 是以圖書形式出版的會議錄,其他的34%來自於期刊。 數據每周更新。 ISI Proceedings 同時還收錄了自 1999年至今的文後的參考文獻,其中90% 以上的記 錄都含有參考文獻。 ISI Proceedings的數據最早回溯至 1990年 ISI Proceedings 的版本 科學與技術版本 (ISTP) 涵蓋了所有科學與技術領域,包括: 農業與環境科學、生物 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物技術、醫學、工程、計算機科學、化學與物理等。 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版本(ISSHP) 包含了來自於社會科學、藝術、與人文領域的所有 學科,包括:心理學、社會學、公共健康、管理學、經濟學、藝術、歷史、文學與哲學。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㈣ 台灣大學哲學系 張永儁
張永儁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畢業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畢業(碩士)
經歷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專任教授 (民國94年-迄今)
國立台灣大學教授兼系主任暨哲學研究所所長(共8年)。
東吳大學哲學研究所專任教授(7年)
國立台灣大學副教授(7年)。
國立台灣大學專任講師(7年)。
研究領域
中國哲學史、宋明理學、清代哲學
期刊論文
儒家禮樂教化之宗教精神與人文理想(東吳大學學報〈傳習錄〉第一期)
劉蕺山心學之特質及其歷史意義。(〈哲學與文化〉第二十七卷第十一期)
朱熹義利之辨的倫理價值觀探源。(〈哲學與文化〉第二十八卷第一期)
清代朱子學的歷史處境及其發展。(〈哲學與文化〉第二十八卷第七期)
清代哲學思想的歷史轉折及其發展。(跨世紀的中國哲學國際會議,五南書店出版)
〈宋代學案〉的歷史地位與思想特點
〈明儒學案〉概述。(香港新亞書院中國近代哲學國際會議會議論文)(〈哲學大辭典〉第三輯專輯)
孟子與孟子學說。(〈哲學大辭典〉第四輯專輯)
宗法與倫理--歷史意義。(韓國國際中國學研究第五輯)
周子(濂溪)概述(通識教育講稿—排印中)
第一屆宋代學術研討會:鵝湖之會),略論兩宋理學的思想價值與現代意義,發表日:2007/8/1,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
宗法之禮與家族倫理-禮文化的思想特質《文化與哲學》第35卷十期,頁109-132,2008/10/1
會議論文
從「周易」與「尚書、洪範」之自然觀透視古代中希自然之異趣。(東吳大學第一屆比較哲學研討會會議論文)
從儒學史略論當代新儒家的自我肯定與自我期許。(二○○二年東方文化與國際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
略論儒佛會通與宋理學的基本向度。(華梵大學第二屆儒佛會通國際會議論文)
家族倫理與儒學哲學--宗法與倫理的哲學史詮釋。(大韓民國第22次中國學國際學術會主題演講)
略論兩宋理學在中國文化中的繼承與創新。(輔仁大學中國哲學與文化研討會議論文)
專書
二程學管見(東大圖書公司)
朱熹哲學思想探源(漢苑出版社)
人生哲學(正中書局)
中國新文明的探索(正中書局)
㈤ 列出美國參加的與對日斗爭相關的一次國際會議是什麼
開羅會議 還有 雅爾塔會議
㈥ 有誰參加世界哲學大會投到張汝倫那一組
2018年元月中旬我才間接得知世哲大會消息,十天之內投出了5篇論文。第三天,就收到一篇被錄用,第12天又收到一篇被錄用的郵件。。。沒感覺自己特別幸運,更不知自己的方向在哪裡?!
……一個100%民科,私企打工崽
㈦ 清華大學重要國際會議目錄 有3月截稿 5月開會的嗎
清華大學(TsinghuaUniversity)是中國著名高等學府,坐落於北京西北郊風景秀麗的清華園。是中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成立於1911年,當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為嘗試人才的本地培養,1925年設立大學部,同年開研究院(國學門),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並於1929年秋開研究院,各系設研究所。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清華大學遷回清華園原址復校,設有文、法、理、工、農等5個學院,26個系。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後,清華大學成為一所多科性工業大學,重點為國家培養工程技術人才,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1978年以來,清華大學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逐步恢復了理科、經濟、管理和文科類學科,並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繼續教育學院。1999年,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並入,成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在國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經過「211工程」建設和「985計劃」的實施,清華大學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科學研究以及整體學條件等方面均躍上了一個新的台階。目前,清華大學設有13個學院,54個系,已成為一所具有理學、工學、文學、藝術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和醫學等學科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清芬挺秀,華夏增輝。今天的清華大學面臨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清華人繼承「愛國、奉獻」的優良傳統,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行勝於言」的校風以及「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為使清華大學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1911年建立「清華學堂」後更名為「清華學校」(留美預備學校)1925年設立大學部,同年開研究院(國學門)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有文、法、理、工4個學院,16個系1937年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長沙臨時大學遷到昆明,更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北京清華園復校,有文、法、理、工、農5個學院,26個系1952年經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成為多科性工業大學1978年恢復全國高等教育招生考試1984年設立國內高校中第一個研究生院在管理工程系基礎上建立經濟管理學院在已有理學科系基礎上恢復理學院1985年建立國內第一個繼續教育學院1988年在建築系基礎上建立建築學院1993年在已有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系、所基礎上建立人文社會科學學院1994年在已有信息學科系、所基礎上建立信息科學技術學院1996年在已有機械類學科系、所基礎上建立機械工程學院1999年恢復建立法學院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並入,成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00年在已有土木水利類學科系、所基礎上建立土木水利學院在公共管理系的基礎上建立公共管理學院2001年建立醫學院2002年在傳播系基礎上建立新聞與傳播學院2003年原隸屬信息產業部的華信醫院(原酒仙橋醫院)和玉泉醫院正式並入2004年4月正式掛牌,分別成為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第二附屬醫院2004年在工程力學系、宇航技術研究中心等基礎上建立航天航空學院
㈧ 請大神幫忙查詢以下會議有沒有被CPCI-S (原ISTP)檢索
CPCI-S檢索是一種綜合性的科技會議文獻檢索刊物,該檢索工具收錄包括自然科學、技術科學以及歷史與哲學等,覆蓋的學科範圍廣,收錄會議文獻齊全,而且檢索途徑多,出版速度快,已成為了檢索全世界正式出版的會議文獻的主要的和權威的工具。
《科技會議錄索引》(簡稱ISTP),ISTP現在已經更名為CPCI,但由於傳統稱呼,現在各大科研單位大部分依舊稱之為ISTP。原科學技術會議錄索引ISTP,提供1990年以來以專著、叢書、預印本、期刊、報告等形式出版的國際會議論文文摘及參考文獻索引信息,涉及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所有領域。自2008年10月20日起,在全新升級的Web of Science中,ISTP更名為CPCI。由此,CPCI成為Web of Science大家庭中的新成員,與SCIE, SSCI, A&HCI共同形成了一道獨特的「引文索引」風景線。
㈨ 什麼叫學術會議
什麼叫解構呢?解構這個詞,單從字面上理解,一個解字意為解開、分解、拆卸;構字則為結構、構成之意。兩個字合在一起引伸為解開之後再構成。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一詞正式出現在哲學范疇內應該是從1966年德里達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人文研究中心組織的學術會議上的講演開始。當時36歲的德里達把矛頭指向結構主義,對西方人幾千年來所崇拜的確信無疑的真理、思想、理性、意義等打上問號。為了有助於理解解構主義,我們在這里必須對結構主義作以簡要介紹。結構主義是本世紀前中期有重大影響的一種哲學思想。結構主義哲學所說的結構指的是事物系統的諸要素所固有的相對穩定的組織方式或聯結方式(《中國大網路全書·哲學卷》)。結構主義強調相對的穩定性、有序性和確定性。然而結構主義的問題出在:沒有任何結構是一成不變的。人們指出結構的穩定性是不存在的。例如人們欣賞一部文學作品,每個人會有不同的理解和聯想,這樣作品的靜止結構在觀者的欣賞中成了運動變化的東西。德里達從這種觀點引發出去,大作文章,他指出語言系統的能指與所指是有偏頗的,是脫節的。正所謂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易·系辭上》)。因而,他開啟了一個解構主義的時代。認為傳統的形而上學的一切領域,一切固有的確定性,所有的既定界線,概念、范疇、等級制度,在他看來都是應該被推翻的。(包亞明《德里達解構理論的啟示力》) 後現代主義是指現代的後期,一種對現代表達方式甚至思維方式以及價值觀的顛覆和反叛。隨著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測不準定理及宇宙大爆炸理論的出現,人類漸漸明白到科學也有其不確定性,且認為科學並非可以用以解決任何問題。現代主義的動搖,也就引起後現代主義漸漸的掘起。 義的思維方式。解構是說,如果我們把後現代當成一種概念,一種理論的話,那麼,這個詞語是有 些自相矛盾的。後現代總是相對於\「現代\」而言的,因此,它實際上所從事的事業是對現代性 的反思和批判,而不是自己另立門戶。破大於立。如果這么說,就象哈貝馬斯說的一樣,後現代主 義其實是現代性未竟的事業的延續。後現代固然是求新,但是卻與現代性的危機和分析不能分開。 但是,他又要表明自己是不同於十八、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上半葉的早期現代主義,並克服了現代 性的前提和局限,所以就叫自己是後現代主義。\「後\」其實是一種現代性的概念,也就是說, 超越和克服了過去的歷史,進入新的時代的現代性觀念。因此,這個名字是一個現代性的舉動。在 後現代的思想中有一種東西叫做命名政治,\「後現代主義\」就是一種命名政治,他通過先給自 己一個名字,確定下一個立場,然後再呼喚出自己的肉身,再給自己賦予給自己形象、理論等等。 的確,後現代主義也是命名政治最成功的一次範例,一旦他被命名之後,就立即風靡全球。許多年 輕人都以自己是後現代的一代而自豪。美國老一代人經常把所有現在比較時髦的小青年都叫做後現 代主義者。因為後現代就是激進、前衛、新奇的代名詞。揭露出後現代概念是一種現代性的行為, 其命名的行動是一種現代性的思考,這是我們解構後現代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