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看待收入分配差距
我國政府推進收入分配改革的現實背景是收入分配領域的高低差距越來越大。但由於收入分配領域的改革困難重重,動議芻議八年過去,至今未果。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後,允許一部人先富起來的政策,使居民收入差距逐漸拉大,特別是九十年代以來,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這種差距越來越大,貧富懸殊不斷擴大,引起了社會的關注。 有關統計顯示,當前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首先表現為不同社會成員個體(家庭)之間收入及財富佔有狀況的差異,特別是高低收入層的懸殊。從城市居民內部的情況看,根據2011年第三季度多部委的聯合調查結果,在城鎮調查戶八月份的收入中,按戶人均收入由高到低的五等份分組,百分之二十的高收入戶收入佔到總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二點四,百分之二十的低收入戶則僅佔百分之六點五。從人均收入情況看,百分之二十的高收入戶人均收入為1300元,百分之二十的低收入戶為998元,高低之比達八比一。最高百分之十收入戶與最低百分之十收入戶人均收入差距更大,人均收入分別為一千七百一十七元和八十二元,收入比高達二十一比一。農村內部的高收入分化情況與城鎮相似,百分之二十的高收戶人口擁有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全部純收入。 不僅居民即期收入差距極大,受收入持續存在較大差距的影響,不同居民家庭之間的財富佔有狀況更為懸殊。國家統計局的調查表明,在城市,截至一九九九年六月末,擁有金融資產量最多的百分之二十城市家庭,擁有的金融資產量佔全部城市居民金融資產量的百分之五十五點四,戶均擁有金融資產十四萬六千六百一十五元,而最低百分之二十家庭僅擁有全部金融資產的百分之一點五,戶均為四千二百九十八元,高低之比高達三十四比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收入分配與社會穩定研究」課題組新近推出了題為《改革以來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主要特點及影響因素分析》的研究報告,在綜合了大量調研數據的基礎上,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已從一個收入差距不大,甚至較為均等的國家演變為收入差距相當突出的國家;而近年來居民收入差距急劇擴大的現實,應該引起社會人士的關注。 國際上通行的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標為「基尼系數」,它表示百分之一人口所佔有的社會財富的比重,如基尼系數為零點五,即說明百分之一人口佔了百分之五十的社會財富。在改革之初的一九八零年,世界銀行估計中國大陸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數為百分之零點三三,不僅整體上差距不大,在城市內部及農村內部甚至還相當均等。到一九八八年,根據有關學者的抽樣調查,城鄉合計的基尼系數已上升至零點三八二。進入九十年代後,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據表明,一九九六年中國城鄉合計的收入基尼系數為零點四二五,一九九八年則進一步上升至零點四五六,而按照國際上通行的看法,基尼系數超過零點四就已屬於非常不平等了。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家指出,上述數據表明當前中國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已經到了非常大的程度。專家分析說,零點四五六基尼系數仍可能低估了中國當前的實際差距水平,一些高收入群體的實際收入通常會被大幅度低估甚至根本無法了解:一些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則往往被高估,比如相當一部分農村居民收入不僅總體上很低,而且其收入中還有相當一部分必須用於生產性投入,真正可供消費的收入無疑更低。 近年來,有關學者對於誰是中國最富有和最貧窮的十類人進行劃分,其結果是,中國目前最富有的十類人:一、私營企業和個體戶;二、國有企業承包或租賃經營人員;三、股市上的成功者;四:三資企業的高級員工;五、有技術發明的專利人員;六、演藝界、體育界的明星;七、部分新經濟的CEO;八、部分律師、經紀人和廣告人員;九、部分歸國人員;十、部分學者、專家。 目前中國貧窮的十類人:一、失業人員;二、下崗人員、三、離退休人員、四、進城務工無著落人員;五、城市特貧戶;六、農村中的貧困戶;七、企業效益不好的職工;八、意外風險的承受者(如負債者等等);九、部分鄉鎮企業初級體力勞動者;十、社會流浪人員。 對於中國目前出現的貧富懸殊現象,社會上引起不少爭論。不過,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社會學系主任、民政部政策諮詢組顧問李強指出,貧富懸殊大是改革之後出現的,因此,要從改革本身找原因。分配政策的引入旨在獎勤罰懶,而實行市場機制後出現了激烈競爭的關系,市場上也完成了初次分配。但公平並不是第一次分配就完成了,它還需要稅收等再次分配來實現。庫茲涅茨的倒U形曲線理論通過數據研究發現,人均收入低,貧富差距就大。 市場發展初期,由於像失業保障、退休等一系列保障體系沒有實現,僅通過一次分配當然差距就大。另外,中國本身地區差異就大,古老與現代在今天同時並存。這種差距不僅今天有,甚至幾千年前就有,這種極大的不平衡只是被計劃經濟所掩蓋,改革則使它重新浮到水面上而已。 中國現階段正進入市場轉型期,其核心是群體進入市場,出現了腐敗問題、國有資產流失等情況,這也是造成貧富差距的重要原因。同時還應看到,在中國產業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原始產業與高科技產業同時並存。由此可見,收入差距、貧富懸殊現象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不足為怪。今後隨著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多次分配機制的形成,這種現象自然逐步淡化。
希望採納
『貳』 收入差距的大小與社會總體消費水平
是成反比的。收入差距越大,財富分配越不均勻,就導致社會總體消費水平降低,比買房子,如果貧富差距大,那麼富人都買別墅,窮人都買平房,中等檔次的房屋就無人購買,而此檔次的房屋都是利潤相對平均,是地產公司的主要利潤產品。如果貧富差距大到一定程度,大部分財富掌握在富人手中,占人口大多數的窮人根本就沒有購買能力,只靠那麼一點點富人如何能夠擔負整個社會的總體消費呢?我建議在此類問題上採用極大值的假設方法考慮會比較容易理解。
『叄』 做一個社會學學者是一個什麼樣的感覺好嗎收入高嗎有多少
社會學家是一種觀察和分析社會的方式,他是一個研究者,進行一些研究來理解並解釋他所生存的這個社會,或其他社會。這要求他進行多年的社會學研究。社會學家是一種職業,就像Bourdieu, Passeron et Chamboredon所描述的那樣,他描寫、思考社會而且進行思考和分析工作。
社會學起源於19世紀末期,是一門利用經驗考察[1][2]與批判分析[3]來研究人類社會結構與活動的學科。社會學家通常跟經濟學、政治學、人類學、心理學等一起並列於社會科學底下來研究。因其興起的歷史背景,社會學研究的重心很大一部份放在現代社會中的各種生活實態,或是當代社會如何形成演進以至今日的過程,不但注重描述現況,也不忽略社會變遷。社會學的研究對象范圍廣泛,小到幾個人面對面的日常互動,大到全球化的社會趨勢及潮流。家庭、各式各樣的組織、工廠等經濟體、城市、市場、政黨、國家、文化、媒體等都是社會學研究的對象,而這些研究對象的共通點是一些具有社會性的社會事實。雖然「社會性」的定義在不同學派之間仍有爭執,但社會事實外在於個人,且對個人的行為跟認知有影響,這一點是大致上為社會學者所共同接受的。
社會學家想當比較難,但收入應該不錯。好的社會學家月薪應該有1至2萬元
『肆』 社會學以什麼為單位來核算人們生活的支出和收入
財政補助支出自然是指來源於政府財政部門的撥款安排的支出,補助支出指本級財政按財政體制規定或因專項需要補助給下一級財政的款項及其他轉移支付的支出。包括稅收返還支出、按原財政體制結算補助給下一級財政的款項、專項補助、臨時性補助。
財政補貼是政府什麼支出的一種形式,財政補貼是一種轉移性支出。從政府角度看,支付是無償的。從領取補貼者角度看,意味著實際收入的增加,經濟狀況較之。
『伍』 社會學家指出,收入和社會地位不同的人都能有各自的什麼
各自的生活,各自的朋友圈,各自的目標,各自的發展,只是社會地位不同被局限了。
『陸』 社會學-階級,階層,社會分層的三者之間的差異
社會分層是一個統稱,社會分層下有馬克思開創的階級劃分和韋伯開創的階版層劃分兩大類。可權以說,社會分層與另外兩個詞是總分關系。
階級與階層都是討論社會不平等或社會差別,探索是什麼社會因素決定了社會資源在社會中的不平等分布或分配。其差異主要表現在:第一,階級分析理論主要是以生產資料佔有形式來劃分階級的,這被認為是經濟決定論的劃分原則;階層則強調身份認同,這在一定程度上被認為是文化決定論的劃分原則。第二,在劃分標准上,相對於馬克思的生產資料標准,韋伯採用權力、財富、聲望等多元劃分標准。第三,馬克思主義者認為階級在現實社會中是實際存在的社會實體,有確定的階級意識和階級利益;而韋伯主義者認為階層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種統計上的分類,是一種理想類型。
這部分文獻回顧可參考李春玲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