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心理學剝離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心理學剝離

發布時間: 2021-03-20 16:56:09

㈠ 剝離,她這樣說,什麼意思

親,從你們聊天的內容來看,她是愛你的!你有分開的意思,她說了一個【剝離】。剝離是外科手術中的一個術語,意思是把某種組織從某個器官上強行分離下來——說起來就是很痛苦很殘酷的事情。她這里用【剝離】這個詞就是不希望也不能和你分開!
祝你好運~

㈡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看恐怖片有益於心理健康嗎

恐怖片,對於我們而言更是一種成長,一次洗禮,我們隨著影片中人物經歷的那些痛苦和磨難中得到啟迪,獲得力量。恐怖電影可以作為我們日常生活的精神食糧,不僅僅是放鬆身心、緩解壓力,更是對我們的心靈、情感、行為潛移默化的舒緩和正向誘導。

㈢ 關於自我防禦的心理學問題。

自我防禦 O(ego-defense) 精神分析理論術語。以潛意識偽造或曲解現實,使自我免受危害,保持自我和諧統一的過程。有多種方式,如壓抑、認同、投射、反向作用、升華作用、文飾作用、固著作用、退化、解脫等。⑦(self-de—fense) 羅傑斯心理治療術語。與「經驗開放」相對。患者保護自己的行動,不使別人和自己察覺自己的問題,以適應環境,減少焦慮。
方式

自我防禦的主要方式有 :1.壓抑:是指一切為社會道德、宗教法律所不能容許的沖動、慾望,在不知不覺中被抑制到無意識之中,使人自己不能意識到其存在。這種機制叫做壓抑。只有在壓抑作用發生的條件下,以下9種機制才能發生.!
壓抑的正面作用是:當個體產生與社會規范相悖的內心沖動或需求時,如果個體不加以壓抑和控制而任其發展下去,就不可避免地導致挫折並產生焦慮和痛苦。壓抑起到保持其心境安寧;維持正常的人際關系和社會秩序的作用。一個成熟的有修養的人是一個懂得運用壓抑作用的人。
但是壓抑也有其負面作用,因為被壓抑的慾望與沖動並未消失,只不過是在意識的監督之下暫時潛伏下來,一旦有機會就可能活躍起來,引起意識領域輕微和短暫的擾亂現象。同時,如果過分地使用壓抑作用,把自己正常的慾望和本能拚命地加以壓抑,就會形成一種病態的反應。如強迫型人格異常者,就與他們過分地使用壓抑作用心理防衛機制有很大的關系。
2.投射:把自己的願望與動機歸於他人,斷言他人有此動機、願望,然而這些東西往往都是超我所不能容的。投射又稱外射作用,是指個體將自己不喜歡或不能承受但又是自己具有的沖動、動機、態度和行為轉移到他人或周圍事物上,認為他人或周圍事物也有這樣的動機和行為。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見青山多撫媚,青山見我亦多情」等就是投射作用的寫照。投射作用是客觀存在的,通常又是無意識的。
3.否認: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拒絕承認那些使人感到焦慮或痛苦的事件,似乎其從未發生過。
否認是指把已經發生的不愉快的事情加以否認,認為它根本沒有發生過。其目的是以拒絕承認痛苦事實來躲避心理緊張和不安,是一種最簡單、最原始的心理防衛機制。
否認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保護自己,給自己多一些時間來思考並作出決定。但它並不能使被否定的問題得到解決,從長遠來看是不足取的。如果嚴重的話,還會減低人們對現實的適應能力,甚至產生妄想等精神病徵。
4.退行:當遇到挫折和應激時,心理活動退回到較早年齡階段的水平,以原始的、幼稚的方法應付當前的情景。
5.固著:心理未完全成熟,停滯在某一性心理發展水平。
6.升華:把為社會、超我所不能接受、不能容許的沖動的能量轉化為建設性的活動能量。
升華作用能使原有的動機沖突得到宣洩,消除焦慮情緒,保持心理安寧與平衡,同時,又創造了積極的社會價值,利己利人。
7.置換:因某事物而引起的強烈情緒和沖動不能直接發泄到這個對象上去,就轉而移到另一個對象上去了。
8.抵消:以從事某種象徵性的活動來抵消、抵制一個人的真實感情。
9.反向形成:把無意識之中不能被接受的慾望和沖動轉化為意識中的相反的行為。
反向是指當個體受挫時,採取一種與原意相反的態度或行為的心理防衛機制。其目的在於避免或減輕自尊心受損。反向作用若運用得當,可能有助於提高人們的社會適應能力,但過分使用,則會使自我意識扭曲,動機與行為脫節,導致心理異常。
10.認同(自居)作用:個體的潛意識,有意識的向別人模仿的過程.
自居作用或認同作用,是指個體在受挫時,效仿他人經驗和行為,或把別人具有的優點加在自己身上,以使自己更好地適應環境,提高自信心,從而減輕內心的挫折感。
三種心理防禦方法 . 一、屬於積極、健康、成熟的心理防禦方法
1.「吾日三省吾身」。
2.積極自我暗示。
3.積極定向應付(又叫問題定向應付)。
4.分解—化解—排解心理負擔。
5.積極轉移(或叫轉置、置換、轉向)。
6.積極隔離。
7.換位思維。
8.沉默。
9.幽默。
10.寬容。
11.惻隱。
12.宣洩(又叫疏泄)。
13.補償(代償)。
14.「理智化」。
15.認同。
16.自慰。
17.笑顏效應(說笑話、開玩笑)。
18.「皮格馬利翁效應」(即「羅森塔爾效應」)。
19.「滾雪球效應」。
20.音樂冥想。
21.喊山。
22.心態歸零。
23.隨時清理「精神垃圾」(也叫「心理垃圾」)。
24.防患未然。
25.「安全島效應」。
26.宗教活動體驗。
27.急流勇退。
28.隨遇而安—知足常樂。
29.寧靜淡泊。
30.中庸。
31.利他。
32.升華。
33.「以直報怨」。

二、屬於中性、不成熟的心理防禦方法
1.呼天搶地喊爹媽。
2.祈禱。
3.自言自語(包括自問)。
4.保持距離。
5.善意的謊言。
6.「失去—舍棄效應」。
7.「塞翁失馬效應」。
8.自卑—迴避。
9.自欺。
10.懺悔(包括內疚感、自責)。
11.過分刻苦。
12.依賴。
13.撒嬌。
14.「期待效應」。
15.自戀—自憐。
16.自我陶醉。
17.幻想(又叫白日夢)。
18.贖罪(又叫解除、消除)。
19.抵消。
20.替代。
21.發泄。
22.「軀體化」(又叫轉換、轉化)。
23.「但是、不是效應」。
24.「有效無效責任盡到」。
25.「不說壞的就都是好的效應」。
26.「不在於有沒有,在於信不信」。
27.抑制(又叫壓制、壓抑)。
28.「潛抑」。
29.同化。
30.內化。
31.「內射」(又叫「內向投射」、「心力內投」、「仿同」)。
32.否認(又叫否定)。
33.後怕—閃回。
34.與權威認同。
35.趨眾(又叫從眾)。
36.無事忙。
37.「原始理想化」。
38.美化過去。
39.懷舊。
40.倒退(又叫退化、退行)。
41.選擇性忽略與選擇性覺知。
42.失誤。
43.眼不見心不煩。
44.無奈—認命。
45.緘默。
46.「移情」。
47.四面討好。
48.難得糊塗。
49.改譯(又叫改變)。
50.嘆氣。
51.遺囑。
52.臨終懺悔。
53.「第二原因效應」。
54.「美人像效應」。
55.「合理化效應」(即「酸葡萄效應」和「甜檸檬效應」)。
56.「祥林嫂效應」。
57.「阿Q精神」。

三、屬於消極、錯誤、病態的心理防禦方法
1.「光暈效應」(又叫「暈輪效應」、「光環效應」)。
2.「標簽效應」(又叫「名牌效應」)。
3.「定勢效應」(又叫「刻板效應」、「刻板印象」)。
4.「首因效應」(又叫「第一印象」)。
5.「近因效應」(又叫「最後印象」)。
6.「最後一根稻草效應」。
7.「情緒遮蔽記憶」。
8.逆反(又叫反轉)。
9.違拗(ao,去聲)、執拗(niu,去聲)。
10.「禁果好吃效應」。
11.「送上門的沒好貨效應」。
12.外化。
13.泛化。
14.掩飾→阻抗。
15.歪曲—詆毀。
16.自罰(又叫被動攻擊)。
17.消極轉移(或叫轉置、置換、轉向)。
18.消極定向應付(又叫反向作用、反向形成)。
19.「投射」(多為「外射」即「外投射」)。
20.「投射性認同」。
21.「鴕鳥效應」與掩耳盜鈴。
22.妄想。
23.「攀高枝效應」。
24.抱怨。
25.攀比—嫉妒。
26.過敏性推卸。
27.過敏性防禦。
28.敏感性猜疑」。
29.迴避→逃避。
30.退縮→自閉。
31.冷漠。
32.遷怒。
33.「去個性化」。
34.「借刀殺人」。
35.「先斬後奏」。
36.「疾病性獲益」。
37.不思茶飯→絕食。
38.借煙酒消愁。
39.禁慾作用。
40.控制(又叫支配)。
41.過量購物。
42.「固結」(或叫「固著」、「固化」,包括「病態固戀」)。
43.強調客觀找借口。
44.「偏執型閃回」。
45.故意的謊言。
46.情感剝離(或叫分裂、分離)。
47.離家出走。
48.易激惹。
49.神經質。
50.自暴自棄。
51.自欺欺人。

經筆者整合、歸納出8類315個方法(也可以叫做是315種「心葯」,如果加上「升華」等33種積極的心理防禦方法和「抑制」等57種中性的心理防禦方法,便是10類405種「心葯」。這么多的「心葯」,一方面說明廣大心理健康工作者的科研成果豐碩,另一方面證明心理咨詢的實踐尚未完全成熟,再一方面也反映了求助者們的個性豐富多彩、症狀各不相同。
三心的具體分解數字如下——
⑴心態(4類147種):
①屬於積極、健康、成熟的方法(33種)。
②屬於中性、不成熟的方法(57種)。
③屬於消極、錯誤、病態的方法(51種)。
④有可能導致行為違法犯罪的方法(6種)。
⑵心病(5類型41亞類225種):
①「人格障礙」(26亞類35種)。
②「神經症」(7亞類50種)。
③「精神病」(6亞類35種)。
④「心身疾病」(30種)。
⑤「性心理偏移」(2亞類28種)。
⑥其它心理障礙或疾病(22種)。
⑦少兒期易患的心理疾病和產生的心理問題(25種)。
⑧關於「失眠」的話題。
⑶心葯(10類405種):
①「精神分析法」(又叫「心理分析療法」、「分析性心理治療」,70種)。
②「行為療法」(即「行為矯正法」、「學習療法」、「直接心理治療」,46種)。
③「人本主義療法」(包括「存在主義療法」、「格式塔療法」,26種)。
④「認知療法」(也稱「認知改變療法」,38種)。
⑤「森田療法」(「森田心理療法」的簡稱,14種)。
⑥「團體療法」(或叫集體、群體、小組療法,15種)。
⑦「家庭療法」(包括「夫妻療法」、「婚姻療法」,最好是提「家庭輔導法」,24種)。
⑧其它一些療法(82種)。
⑨屬於積極、健康、成熟的方法(33種)。
⑩屬於中性、不成熟的方法(57種)。

㈣ 心理學有趣案例

1924年11月,霍桑工廠內的研究者在本廠的繼電器車間開展了廠房照明條件與生產效率關系的實驗研究。研究者預先設想,在一定范圍內,生產效率會隨照明強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實驗結果表明,不論增加或減少照明強度都可以提高效率(有兩個女工甚至在照明降低到與月光差不多時仍能維持生產的高效率)。隨後,研究者又試驗不同的工資報酬、福利條件、工作與休息的時間比率等對生產效率的影響,也沒有發現預期的效果。

1927年梅奧等人應邀參與這項工作。從1927~1932年, 他們以"繼電器裝配組"和"雲母片剝離組"女工為被試,通過改變或控制一系列福利條件重復了照明實驗。結果發現,在不同福利條件下,工人始終保持了高產量。研究者從這一事實中意識到,工人參與試驗的自豪感極大地激發了其工作熱情,促使小組成員滋生出一種高昂的團體精神。這說明職工的士氣和群體內的社會心理氣氛是影響生產效率的更有效的因素。在此基礎上,梅奧等在1928~1932年中,又對廠內2100名職工進行了采訪,開展了一次涉及面很廣的關於士氣問題的研究。起初,他們按事先設計的提綱提問,以了解職工對工作、工資、監督等方面的意見,但收效不大。後來的訪談改由職工自由抒發意見。由於采訪過程既滿足了職工的尊重需要,又為其提供了發泄不滿情緒和提合理化建議的機會,結果職工士氣高漲,產量大幅度上升。為了探索群體內人際關系與生產效率之間的聯系,研究者在1931~1932年間進行了對群體的觀察研究。結果發現,正式群體內存在著非正式群體,這種非正式群體內既有無形的壓力和自然形成的默契,也有自然的領導人,它約束著每個成員的行為。

在心理學研究的歷史上,霍桑實驗第一次把工業中的人際關系問題提到首要地位,並且提醒人們在處理管理問題時要注意人的因素,這對管理心理學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梅奧根據霍桑實驗,提出了人際關系學說。人際關系學說為西方管理科學和管理工作指出了新的方向。但也有人對霍桑實驗提出批評,認為它帶有推論的性質,缺乏客觀性。研究者沒有考慮工人的階級覺悟、工會的作用以及其他廠外力量對職工態度的影響。

"遲延滿足"

發展心理學研究中有一個經典的實驗,稱為「遲延滿足」實驗。實驗者發給4歲被試兒童每人一顆好吃的軟糖,同時告訴孩子們:如果馬上吃,只能吃一顆;如果等20分鍾後再吃,就給吃兩顆。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則耐住性子、閉上眼睛或頭枕雙臂做睡覺狀,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語或唱歌來轉移注意消磨時光以克制自己的慾望,從而獲得了更豐厚的報酬。研究人員進行了跟蹤觀察,發現那些以堅韌的毅力獲得兩顆軟糖的孩子,長到上中學時表現出較強的適應性、自信心和獨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經不住軟糖誘惑的孩子則往往屈服於壓力而逃避挑戰。在後來幾十年的跟蹤觀察中,也證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兩塊糖果的孩子,事業上更容易獲得成功。實驗證明:自我控制能力是個體在沒有外界監督的情況下,適當地控制、調節自己的行為,抑制沖動,抵制誘惑,延遲滿足,堅持不懈地保證目標實現的一種綜合能力。它是自我意識的重要成分,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質.
「感覺剝奪」實驗

1954年,加拿大麥克吉爾大學的心理學家首先進行了「感覺剝奪」實驗:實驗中給被試者戴上半透明的護目鏡,使其難以產生視覺;用空氣調節器發出的單調聲音限制其聽覺;手臂戴上紙筒套袖和手套,腿腳用夾板固定,限制其觸覺。被試單獨呆在實驗室里,幾小時後開始感到恐慌,進而產生幻覺……在實驗室連續呆了三四天後,被試者會產生許多病理心理現象:出現錯覺幻覺;注意力渙散,思維遲鈍;緊張、焦慮、恐懼等,實驗後需數日方能恢復正常。這個實驗表明:大腦的發育,人的成長成熟是建立在與外界環境廣泛接觸基礎之上的。只有通過社會化的接觸,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聯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擁有力量,更好地發展。
情緒實驗

古代阿拉伯學者阿維森納,曾把一胎所生的兩只羊羔置於不同的外界環境中生活:一隻小羊羔隨羊群在水草地快樂地生活;而在另一隻羊羔旁拴了一隻狼,它總是看到自己面前那隻野獸的威脅,在極度驚恐的狀態下,根本吃不下東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醫學心理學家還用狗作嫉妒情緒實驗:把一隻飢餓的狗關在一個鐵籠子里,讓籠子外面另一隻狗當著它的面吃肉骨頭,籠內的狗在急躁、氣憤和嫉妒的負性情緒狀態下,產生了神經症性的病態反應。實驗告訴我們:恐懼、焦慮、抑鬱、嫉妒、敵意、沖動等負性情緒,是一種破壞性的情感,長期被這些心理問題困擾就會導致身心疾病的發生。一個人在生活中對自己的認識與評價和本人的實際情況越符合,他的社會適應能力就越強,越能把壓力變成動力
實驗——迷宮中的白鼠

迷宮中的白鼠

設制一個非常復雜的迷宮,在迷宮的盡頭有一塊非常豐厚的乳酪,把小白鼠放在迷宮入口。起初,小白鼠以特有的嗅覺與靈性,很快在迷宮中找到了通往迷宮的最佳路線。後來,科學家在這條路線中設制了障礙,小白鼠按記住的路線跑來跑去,當確信這個路線無法找到乳酪時,它們又開始勘察其它的路徑,直到最終發現乳酪。

從中可以悟到什麼?
基礎心理學的一個經常用的實驗
大西洋上的心理學實驗

大西洋上的心理學實驗

1900年7月,一位叫林德曼的精神病學專家獨自一人架著一葉小舟駛進了波濤洶涌的大西洋,他在進行一項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心理學試驗,預備付出的代價是自己的生命。

林德曼博士認為,一個人只要對自己抱有信心,就能保持精神和機體的健康。當時,德國舉國上下都在注視著獨舟橫渡大西洋的悲壯的冒險。已經先後有100多位勇士相繼駕舟橫渡大西洋,結果均遭失敗,無人生還。林德曼博士認為,這些死難者首先不是從肉體上敗下陣來的,主要是死於精神上的崩潰,死於恐怖和絕望。為了驗證自己的觀點,他不顧親友們的反對,親自進行了試驗。

在航行中,林德曼博士遇到了難以想像的困難,多次瀕臨死亡,他的眼前甚至出現了幻覺,運動感也處於麻木狀態,有時真有絕望之感。但只要這個念頭一升起,他馬上就大聲自責:「懦夫,你想重蹈覆轍,葬身此地嗎?不,我一定能夠成功!」生的希望支持著林德曼,最後他終於成功了。他在回顧成功的體會時說:「我從內心深處相信一定會成功,這個信念在艱難中與我自身融為一體,它充滿了周圍的每一個細胞。」他的試驗表明,人只要對自己不失望,自己充滿信心,精神就不會崩潰,就可能戰勝困難而存活下來,並取得成功。

在1976年我國發生的唐山大地震中,有許多死者並非死於飢渴、垮塌,而是死於絕望。據觀察,他們的身上並無任何傷痕——除了滿身自己手抓的傷痕以外,他們是在極端絕望中自己結束生命的。而另一對夫婦被壓在地下三天,仍然活了下來。在壓在地下的日子,傷痛和飢渴也幾乎使他們喪身。丈夫找了一把菜刀努力想挖出一條生路,但四周都是水泥地板,菜刀除了砍下一點灰塵之外,並無作用。但是菜刀砍在水泥地板上的聲音使妻子得到了振奮,她不停地問丈夫:「快了嗎?快挖開了嗎?」丈夫也滿懷希望地說:「快了, 快了」。

聰明的丈夫用「希望」拯救了妻子,也拯救了自己。

心理學家從大量的觀察事實中發現:在危險的情境中,經常是那些性格樂觀、富於自信的人存活下來,因為他們總是沒有泯滅自己的希望。

對於希望效應,心理學家進行了一次廣泛的調查,他們要求許多人回答題為「你有哪些希望?」的問卷。問卷分析的結果表明,抱有希望的種類(不論大小)越多的人,往往充滿了自信並注意生活的樂趣,精神煥發,精力旺盛。而那些沒有明顯的或者較少希望的人則往往表現出漠然、悲觀、消沉。一位富翁在試卷上只填了一句話:「我沒有希望,所有的希望都已經滿足了——除了長生不老之外,而這能算是希望嗎?」經過調查,這位富翁患了嚴重的憂鬱症。心理學家與他進行了接觸,勸告他從事一些具體的活動,並列出分階段的計劃表,如對外孫的培養、對某個足球俱樂部的支持等。經過指導,經過不斷的、各種各樣的希望的「煎熬」,這位富翁在精神上已判若兩人。

希望感是人類能夠生存的根本慾望。一些剛剛步入社會及人生之路的青年,卻過早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大多數是由於對生活感到失望以至累積成絕望。而一個對生活有希望的人,即使環境再艱難,他都會發揮同環境抗衡的能力,在改造環境中改善自己的生存條件和地位。

讓我們一起去尋找生命中的希望吧,讓她牽引我們前行。
雙耳分聽實驗

在一項實驗中,徹里(Cherry,1953)給被試的兩耳同時呈現兩種材料,讓被試大聲追隨從一個耳朵聽到的材料,並檢查被試從另一耳所獲得的信息。前者稱為追隨耳,後者成為非追隨耳。結果發現,被試從非追隨耳得到的信息很少,當原來使用的英文材料改用法文或德文呈現時,或者將課文顛倒時,被試也很少能夠發現。這個實驗說明,從追隨耳進入的信息,由於受到注意,因而得到進一步加工、處理,而從非追隨耳進入的信息,由於沒有受到注意,因此,沒有沒有被人們所接受。

1960年,格雷(Gray)等人在一項實驗中,通過耳機給被試兩耳依次分別呈現一些字母音節和數字,左耳:ob-2-tive;右耳:6-jec-9。要求被試追隨一個耳朵聽到的聲音,並在刺激呈現之後作出報告。結果發現,被試的報告既不是ob-2-tive和6-jec-9,也不是ob-6,2-jec,tive-9,而是objective。格雷的實驗證明,來自非追隨耳的部分信息仍然受到了加工。

神奇的"莫扎特效應" 趣味心理實驗

1993年,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的戈登·肖教授進行了一項實驗。他們讓大學生在聽完莫扎特的《雙鋼琴奏鳴曲》後馬上進行空間推理的測驗,結果發現大學生們的空間推理能力發生了明顯的提高。他們將這種現象稱作"莫扎特效應"。

莫扎特效應啟發人們從多個角度思考促進腦功能發展的途徑和方法,並使人們日益認識到欣賞音樂等傳統上被視為"休閑"的活動在腦的潛力開發中可能具有一定的價值。

音樂:神奇的力量 科學家們發現,當人聽到歐洲18世紀的巴洛克音樂時,心跳、腦電波、脈搏等會逐漸與音樂的節奏同步,從而變得緩慢和協調;血壓也會相應地下降--這時,整個人會有一種輕松舒暢的感受。同時,實驗證據也表明,如果經常聆聽巴洛克音樂,還對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對一些心因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臟言不由衷、失眠、糖尿病等,有非常好的預防和緩解的作用。

在戈登教授發現了"莫扎特效應"以後,他們又對小學生進行了類似的實驗。讓一組小學生在進行鋼琴訓練後玩一個有關比例和分數的數學電子游戲;另一組小學生則在英語訓練後再玩游戲,結果發現,進行鋼琴訓練的小學生的游戲成績比進行英語訓練的高出了15%。如今,研究者們發現,音樂不僅對小學生分數、百分比運算能力、空間-時間推理能力有一定促進作用,而且對閱讀理解、言語記憶等心理能力也有著重要的影響。

一些科學家認為,音樂欣賞包含了空間知覺和空間推理能力,這是數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欣賞能夠強化人腦中潛在的神經結構,從而提高相應的數學能力--就像肌肉訓練能夠強化人的運動能力一樣。另一些科學家則認為,音樂可能更多地和我們的右腦活動相關,如果有意識地加強音樂訓練,就相應地能夠促進右腦的活動,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音樂的魔力還不止於此。醫生們常常發現,患有帕金森氏綜合症的患者行動和反應都很遲緩,但是在聽音樂,甚至在頭腦中想音樂時,也可能會奇跡般地恢復一些功能恩賜 當音樂一停止又會變得寸步難行。這說明,盡管"莫扎特效應"等發現還有待進一步科學研究的確認,但音樂在腦功能促進方面的神奇力量已經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對失去了意願和行動之間聯系的病人而言,音樂有可能使中斷的"鏈條"重新連接起來。

運動:智力發展的重要途徑 過去,在人們的印象中,運動和智慧似乎是兩樣相反的事物,人們總認為"四肢發達"必定"頭腦簡單"。然而,現在的科學研究卻表明,不但運動和智慧能夠互相協調,而且運動還是智力發展的重要途徑。

科學家們已經發現,適度、有規律地搖動嬰兒可以促進其腦部的發育,尤其是前庭系統功能的發展。而前庭系統對於正常心理能力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美國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兒童每天都參加體育活動,包括旋轉、跳繩、做操、翻筋斗、打滾、走平衡木,在操場一些低矮的運動器具間攀爬、滑行、翻滾、跳躍,在教室里參加集體游戲等等,將會有助於他們學習成績的提高。科學家們認為,這些游戲有利於兒童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前庭感覺等的發育,將感覺統和起來,從而促進腦功能的發揮。

對兒童來說,適量參加體育活動,將會非常有效地促進腦的發育,使許多重要的心理功能得到迅速發展。而即便是成年人,在休閑時間多參加體育活動,進行相應的體育鍛煉,也可以緩解腦的工作壓力,從而更好地投入工作。

蔡格尼克效應

蔡格尼克命被試去做20件指定的工作,半數工作允許完成,半數工作則中途加以阻止,不予完成。被試共32人。實驗結果發現示完成工作的回憶要優於已完成的工作的回憶。如以RC代表已完成的工作的回憶要所得的件數,RU代表示完成工作所得的件數,P為兩種回憶件數的比例,即RU/RC,用以在數量上表明哪一種工作易於回憶。若是P等 於1,則兩種工作的回憶量一樣;若是P大於1,則示完成的工作易於回憶;若是P小於1,則已完成的工作易於回憶。實驗的結果P從0。8至3。5不等 ,平均為1。9,即RU的回憶量差不多等於RC的兩倍。
為什麼未完成的回憶量優於已完成的工作?也許有人認為這是由於未完成的工作引起情緒上的震動所致。但若把工作用三種方式處理:一種是允許完成,一種是中途加以阻止不予完成。結果表明,中途阻止後再給予完成的工作的回憶量卻優於上述兩者,這就不是中途阻止產生的情緒只能用心理的緊張系統是否得到解除來加以說明。已完成工作所引起的心理 緊張系統還沒有得到解除,因而回憶量較多。中途加以阻止的未完成的工作不僅易於回憶,並且在做了其他工作之後,還有重圖再做的趨勢。
心理學實驗:喜新厭舊還是越看越喜歡

人們常常說『喜新厭舊』,似乎人對於新鮮的東西更為喜愛,而對熟悉的東西則感覺厭倦。

事實真是如此嗎?

20世紀60年代,心理學家查榮茨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向參加實驗的人出示一些人的照片,讓他們觀看。有些照片出現了二十幾次,有的出現十幾次,而有的則只出現了一兩次。之後,請看照片的人評價他們對照片的喜愛程度。結果發現,參加實驗的人看到某張照片的次數越多,就越喜歡這張照片。他們更喜歡那些看過二十幾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只看過幾次的新鮮照片。也就是說,看的次數增加了喜歡的程度。這種對越熟悉東西越喜歡的現象被稱為『多看效應』。

多看效應不僅僅是在心理學實驗中才出現,在生活中,我們也常常能發現這種現象。例如,我們新認識的人中,有時會有相貌不佳的人。最初,我們可能會覺得這個人難看,可是在多次見到此人之後,逐漸就不覺得他難看了,有時甚至會覺得他在某些方面很有魅力。親戚朋友之間多來往能增進感情,否則就可能會慢慢疏遠。另外,你細心觀察可能會發現,經常在領導身邊出現的人往往比較受領導喜歡。這可能也是多看效應的作用吧。

因此,如果你希望被別人喜歡,別忘了給他機會多『看見』你。但是請注意,『多看』的次數是有界限的,過於熟悉可能會產生厭煩感哦。(《中國青年報》)

心理學領域中的痛苦實驗

心理學領域中的痛苦實驗

--------------------------------------------------------------------------------

許多最痛苦的實驗是在心理學領域中執行的。1986年,美國國立精神健康研究所就贊助 了350種實驗。該所還只是贊助心理學實驗的聯邦基金會之一。該機構用於直接操縱腦 部的實驗為1100萬美元,500萬美元用於葯物對行為的影響,300萬美元用於學習與記 憶實驗,約200萬美元用於睡眠剝奪、壓力、恐懼與焦慮之實驗。這個美國機構每年花3000 余萬美元在動物實驗上。

心理學領域中用的實驗方式是電擊。其目的可以找出動物在不同的懲罰時有何反應,也可以 是為訓練動物執行不同的任務。在本書第一版,我曾描述實驗人員在60年代和70年代如 何電擊動物。現在我只選取一例:

在匹茲堡獸醫院上班的瑞伊和巴瑞特曾電擊1,042隻老鼠的腳。然後,用杯狀電擊棒 強烈電擊老鼠的眼睛,或用電擊夾夾住老鼠耳朵,強烈電擊,引起痙攣。他們報告說,有些 老鼠「順利完成了頭一天的訓練」,「第二天訓練之前就生病或死了」。

現在,在我寫本書第二版的時候,離他們提出報告的年份已幾近20年了,但類似的實驗仍 在進行,只不過在旁枝末節上想要略做改變: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希列克斯與丹尼把老 鼠放在迷宮中,當它們走到歧路而在3秒鍾之內未能做正確選擇時,就用電擊。他們結論道 :「結果顯然使人聯想到早期的一種老鼠實驗,在T型迷宮選擇點之前的桿子上老鼠遭到電 擊,以此測驗老鼠是站著不動還是後退。……」(換句話說,新實驗只不過是在選擇點電擊 老鼠,而早先的則在選擇前電擊——這實在沒什麼重要的不同。)實驗人員接下來又引述了 1933、1935等年份的實驗,直至1985年。

下面的一個實驗只是為了證明發生在人身上的反應也會發生在老鼠身上:加州大學聖地牙哥 分校的科特·斯班尼斯與拉里·斯奎爾在同一個實驗中採用兩種不同的電擊,以測試「痙攣 電擊」對 老鼠的記憶有何種影響。一個箱子分成兩邊,一邊有光,一邊無光,老鼠放在有光的一邊。 當老鼠從有光的一邊要步入無光的一邊,腳就遭到痙攣電擊。在經過「訓練」以後,老鼠接 受「痙攣電擊……凡4次,每次中間休息一小時……而痙攣每次皆發生。」結果,痙攣造成 了倒 退性的失憶症,延續28天之久。斯班尼斯與斯奎爾說,這是因老鼠不記得要避免進入無 光的一邊,因此遭受電擊。兩人說,他們的發現跟斯奎爾原先以精神病患者所做的研究「相 符 」。他們承認實驗的結果,並不能「強力支持或否定」失憶的理論,因為「不同的族群有甚高的不同性」。不過,他們宣稱:「這些實驗擴充了實驗室動物和人類之間失憶的相似性。」

任職於卜內門化學工業公司美國分部(位於德拉瓦州的威明頓)的派特爾與米格勒訓練鼠猴以 壓桿的方式取得食粒。然後,在鼠猴脖子上佩以鐵環,每次取得一粒食粒,就遭電擊一次。 只有等待3個小時再壓桿取食,才能免於電擊。鼠猴用了8個星期,每天6個小時,才學會 了用這種方式避免電擊。這種實驗,據稱是為了製造「沖突」局勢。然後研究人員再將猴喂 以葯物,看是否會因為葯物影響而忘卻之前所習得的「教訓」,以致再度遭 受電擊。實驗者報告道,他們也以老鼠做此實驗,而此實驗「或期望可以有助尋找抗焦慮葯 劑。」
制約實驗已經進行了85年了。1982年,紐約的「動物聯合行動」協會揭示一份報告 ,謂動物制約的古典實驗已有1425篇論文,可嘆的是,威斯康辛大學一群實驗人員所發 表的一篇論文卻揭發了前述那麼多論文大多無用。蘇珊·曼尼卡及其同仁將140隻老鼠 施以電擊,一種情況是可逃,另一種情況下是不可逃,以比較兩者之間的恐懼程度。以下是 他們做此實驗的藉口:

15年來,大量實驗旨在分別暴露於可控制及不可控制的惡劣情 況下,其 行為與生理影響有何不同。一般的結論是,暴露於不可控制的惡劣情況下更能使有機體沮喪 。

在讓老鼠遭受種種不同強度的電擊,而有時可逃有時不可逃之後,實驗者們還是不能確定是 什麼因素才造成了呈現的結果。不過,他們說,他們相信他們的結果是重要的,因為「對15 年來上千上百的實驗之可靠性,他們提出了一些疑問。」

換句話說,讓動物承受了15年的電擊,並沒有產生可靠的結果。但在心理學實驗的古怪世 界里,這種不可靠性正好讓他們有藉口再對動物做更多無可逃避的電擊,以使最後終能得到 「可靠的」結果——而請記得,所謂「可靠」,也不過是對那些困在籠中不能逃避電擊的動 物而言。

另一種同樣無益的實驗是所謂的「習得性無助」實驗。「習得性無助」被認為是人類的一型 沮喪。1953年,哈佛大學的實驗人員所羅門,坎明和維恩把40隻狗置於名為「穿梭箱 」的東西里;箱子分兩邊,中間有阻隔體。一開始,阻隔體只有狗背高。從格柵箱底上對狗 腳發出千百次電擊。狗如果學習到跳過阻隔體到另一邊,就可以逃脫電擊。然後,進行「挫 折」 狗的跳脫實驗,實驗人員在狗跳入另一邊時,也在格柵通電,並且狗須跳100次才終止電擊 。他 們說,「當狗從一邊跳入另一邊之際,發出預料可免電擊的松釋聲,但 當它到另一邊的格柵而 重遭電擊時,則發出慘叫。」接下來,實驗人員用透明塑膠玻璃阻隔在兩邊之間。狗觸電後 向另一邊跳躍,頭撞玻璃。狗開始「大便、小便、慘叫、發抖、畏縮、咬撞器材」等等;但10天至12天之後這些無法逃避電擊的狗,不再反抗。實驗人員說他們為此「感動」,結論 道,兩邊之間加以透明玻璃並加電擊,「非常有效」的消除了狗的跳脫意圖。

這一項研究顯示,反復對動物施以無可逃避的強烈電擊會造成無助和絕望情緒。60年 代對這種「習得的無助感」之研究又做了加強。突出的實驗者之一是賓州大學的馬丁·賽利 曼。他把籠中的狗從鋼制格柵地板通以如此強烈而持久的電,以致於狗不再企圖逃避,「學 會了」處於無助狀態。賽利曼和他的同仁史蒂芬·麥爾與詹姆士·吉爾在一篇論文中寫道:

當一個正常、未曾受過任何訓練的狗在箱中接受逃避訓練時,以 下的行為 是常態:初遭電擊,狗就狂奔,屎滾尿流,驚恐哀叫,直到爬過障礙時間較快,如此反復, 直至可以有效地避免電擊。

再一步,賽利曼把狗綁住,使它們在遭到電擊時無法逃脫。當這些狗重又放回電擊時可以逃 脫的穿梭箱時,賽利曼發現:

這樣的狗在穿梭箱初被電擊時的反應,和未曾受過任何訓練的狗 一樣。但 它卻不久就停止奔跑,默然不動地一直等到電擊結束。狗沒有越過障礙逃避電擊。它寧可說 是 「放棄」了,消極地「接受」電擊。在連續多次的測試中,狗仍舊沒有做逃跑的動作,而忍 受每次五十秒鍾強烈而有節奏的電擊。……一隻原先遭受無可逃避之電擊的狗,……會接受 電擊而不意圖逃走,次數不限。

80年代,心理學家們仍舊在繼續做這種「習得的無助感」之實驗。在費城的天普大學 ,菲立普·柏希和另三位實驗人員訓練老鼠去認識警示燈,讓它們知道5秒鍾之內將有電擊 。老鼠一旦懂得了警示燈的含意,就可以走入安全區避免電擊。在老鼠學會了這一步以後, 實驗人員又把安全區擋住,使老鼠遭受比原先更久的電擊而無法逃避。可以想見,後來即使 可以逃避了,老鼠們還是無法重新很快習得逃避。

柏希與同仁又讓372隻老鼠遭受難以忍受的雷擊,以測驗巴夫洛制約和習得的無助感 之間的關系。他們報告說,「實驗結果並不很能確定習得無助」而「一些基本的問題仍然存 在。」

馬丁市田納西大學的布朗、史斯和彼得斯花了很多功夫為金魚製造了一種特殊的穿梭箱,或 許是為了看看賽利曼的理論在水中的合用性。實驗者將45條魚做了65次電擊試驗, 結論道,「所得資料不能對賽利曼習得性無助感學說提供支持。」

這些實驗人員讓許多動物遭受強烈的痛苦,先是為了證明某理論,再又反證之,最後則支持 修訂過的。跟賽利曼與吉爾合寫犬類習得無助感之報告的史蒂芬·麥爾,曾因使習得性無助 感模式流行甚久而名利雙收,但在晚近一篇評論中,對這一型的動物沮喪模式之有效性他卻 有如下的說法:

㈤ 1.請簡述心理學理論框架內容; 2.請簡述社會心理學中的常見心理效應;

心理學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學科,充滿了神秘色彩,雖然大學讀的教育學,但是也對心理學產生深深的嚮往和熱愛,所以題目還是自己做。既然回答,還是給你一些答案,下網你會喜歡。
1.以下是第一個問題答案:

受近代以來自然科學研究範式的影響,科學心理學在研究心理的過程中要求主體與對象、價值與事實、理性與情感的分離,這實際上是要求「心理」要剝離自身固有的非理性成分,成為一個可供理性研究的實體。或者說,科學心理學在研究心理的過程中,重新建構了「心理」的概念,通過對心理進行的「理性化」,使得人們通常看到的心理學是以神經元、感覺、知覺、記憶、動機等內容串聯起來的、建立在生理學基礎上的知識體系。通過對心理的生理基礎的強調和以實驗法獲取可靠性知識的推崇,科學心理學旨在刻意突出自身的「科學性」。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通過對「心理」這一復雜而多元現象的選擇性忽視造成的。為了獲取心理學的科學地位,科學心理學寧可放棄心理現象的全面性、多元性,只對一些能夠採用科學方法進行研究的方面予以關注,而對其他避之不談,或者將其歸入非心理學的哲學文學、藝術等領域,以保持心理學研究的純潔性也即科學性。這就造成了心理研究中的空缺,而這種空缺應當通過其他研究範式來補充。中國本土心理學理論可以與西方學術傳統中的人文哲學傾向的心理學研究一道,共同豐富對人類心理世界的認識。

在傳統中國人的思維世界中,「心理」一詞著重的是中國人心理世界中的情感之心、價值之心與精神之心,而決不僅僅是西方主流心理學中的理性化的「心理實體」或生物化的「心理機能」。一定程度上,在中國人對「心理」的認識中,理性認知的作用甚至次要於感性體悟的作用,或者說,能夠「感性體悟」的人才是能夠進行「理性認知」的人。心理的情感體悟、價值認知和精神體驗功能,是傳統中國人最為看重的,是傳統中國知識分子所著力打造的學術研究力,也是不斷有文化心理學者提出中國文化為「情本體文化」①,認為「因為情感,且只有情感,才是人的最首要最基本的存在方式」②的基本理由。科學心理學當然也承認情感、價值、意義的存在,但要麼不覺得這是自己的研究對象,要麼用「科學」的方式把它假定為一種「客觀對象」進行研究,使得紮根於中國傳統語境的人很容易產生一種隔膜之感。如果轉換一種研究範式,並使用更加具有本土親和力的話語體系,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中國本土心理學理論的研究重點,就在於這些認知和建構功能,而不是對心理的構成內容、生理基礎、進化機制進行還原式的分析。

鑒於此,我們將中國本土心理學明確定位為人文主義導向的理論建構與應用,這是對中國既有學術傳統的承續和發揚。中國本土心理學理論的作用,主要體現為一種精神世界的自我提升和生活世界的身體力行,追求面向現實實踐的生活智慧,也就是說,中國本土心理學的重點是價值論的,而非知識論的;是功能論的,而非本體論的;重點不在於對客觀事物的分析式認知,而在於落實到生活世界中的體驗式感知與實踐行動。這樣,從事本土心理學理論的建構,並不是要像源自西方的科學心理學那樣提供所謂的「客觀性知識」,而是結合當下社會生活的實際,為人們疏導自身的心理困惑,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以及重建社會的價值共識提供一種可能的路徑和實際的借鑒。

在這個意義上,中國本土心理學理論在本質上是追求實用的,它強調個體心理力量的喚醒、提升和重塑,由內而外地建構對外部世界的美好信念和社會認同,從而達到凈化個體心靈、和諧外部關系的雙重目的。通過推動中國本土心理學的研究與探索,可以對轉型期中國社會的信任缺乏、價值混亂、精神迷失等方面問題提供具有指向意義的實踐主張。

要特別指出的是,中國本土心理學理論並不是認識中國人心理世界的唯一範式。作為人類大家庭的一員,中華民族雖有自己的特徵,但其作為生物學意義的種群,仍具有人類普遍性的生理特徵和心理規律。在諸如心理的生理學基礎、心理進化的基本機制、感知覺的基本特徵等方面,具有與世界其他民族相同的特徵。在這些方面,我們認為並沒有必要單獨去創立一門「本土心理學理論」,完全可以也應當利用和藉助於科學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範式。科學心理學並不是西方人的專利,它雖源自西方,當下代表性學術中心也在西方,但它也是全人類的共同思維成果和全人類的共同事業,正如科學本身是全人類的思維成果和共同事業一樣。我們不能忽視這一成熟的研究範式,盡管它未能提示人類心理的全貌。

提倡本土心理學理論的建構,不是要融合科學心理學,或者要求改造科學心理學以形成一種大范疇的、統一的心理學體系,而是在不同的研究範式下拓展心理學研究的不同層面,充分利用本土文化心理資源,呼應西方傳統中的人文主義心理學思想,梳理具有本土契合性和本土解釋力的心理學概念與思想,為理解「中國人的心理世界」這一多元而深奧的問題做出自己的努力,為世界心理學話語體系添加中國元素和中國力量,從而促進心理學研究範式的多元化,並探討不同心理學研究範式之間溝通與對話的可能性。為此,在進行本土心理學理論的建構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與科學心理學以及其他東西方心理學理論之間的比較,從而凸顯中國本土心理學理論的不同之處。

可見,進行本土心理學理論的人文主義建構,絕不可將「本土」與「科學」相對立,將「中國本土心理學核心理論」與「科學」相隔絕,而只是強調在研究視角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以中國既有的深厚學術傳統重新組織現代心理學內容的一種學術努力。它有助於糾正當下主流心理學以西方科學心理學為模板、以自然科學為旨歸的研究所造成的「研究心理而不見人」、「研究心理的內容而不問心理的意義」等有失偏頗的傾向。這並非是否定科學心理學,而是要補充科學心理學,是互補式而非取代式的糾正。

2.以下是2的答案:

心理效應

1、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莎翁的名著《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幾乎人盡皆知:羅密歐與朱麗葉相愛,但由於雙方世仇,他們的愛情遭到了極力阻礙。但壓迫並沒有使他們分手,反而使他們愛得更深,直到殉情。心理學把這種愛情中的人兒「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現象稱為「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即,當出現干擾戀愛雙方愛情關系的外在力量時,戀愛雙方的情感反而會加強,戀愛關系也因此更加牢固。這是有關愛情的一種「怪」現象。
認知失調理論很好地解釋了這個頗具羅曼蒂克色彩的效應。當人們被迫做出某種選擇時,人們對這種選擇會產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而這種心態會促使人們做出相反的選擇,並實際上增加對自己所選擇對象的喜歡。因此,人們在選擇戀愛對象時,由於人們對父母反對等戀愛阻力的心理抗拒作用,反而會使雙方的感情更牢固。當這種戀愛阻力不存在時,雙方卻有可能分開。經歷過重重阻力和生死考驗的愛情,不一定能抵得住平凡生活的沖擊。當愛情的阻力消失時,也許曾經苦戀的兩個人反而失去了相愛的力量。

2、從眾心理
學者阿希曾進行過從眾心理實驗,結果在測試人群中僅有1/4~1/3的被試者沒有發生過從眾行為,保持了獨立性。可見它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從眾性是人們與獨立性相對立的一種意志品質;從眾性強的人缺乏主見,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別人意見並付諸實行。
生活中有不少從眾的人,也有一些專門利用人們從眾心理來達到某種目的的人,某些商業廣告就是利用人們的從眾心理,把自己的商品炒熱,從而達到目的。生活中也確有些震撼人心的大事會引起轟動效應,群眾競相傳播、議論、參與。但也有許多情況是人為的宣傳、渲染而引起大眾關注的。常常是輿論一「炒」,人們就易跟著 「熱」。廣告宣傳、新聞媒介報道本屬平常之事,但有從眾心理的人常就會跟著「湊熱鬧」。
不加分析地「順從」某種宣傳效應,到隨大流跟著眾人走的「從眾」行為,以至發展到「盲從」,這已經是不健康的心態了。多一些獨立思考的精神,少一些盲目從眾,以免上當受騙,方為健康的心理。

3、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又稱「成見效應」,這種強烈知覺的品質或特點,就像月亮形式的光環一樣,向周圍彌漫、擴散,從而掩蓋了其它品質或特點,所以就形象地稱之為光環效應。
有時候暈輪效應會對人際關系產生積極效應,比如你對人誠懇,那麼即便你能力較差,別人對你也會非常信任,因為對方只看見你的誠懇。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當我們看到某個明星在媒體上爆出一些丑聞時總是很驚訝,而事實上我們心中這個明星的形象根本就是她在銀幕或媒體上展現給我們的那圈「月暈」,它真實地人格我們是不得而知的,僅僅是推斷的。

4、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種現象。名字來自於《聖經·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在《聖經·新約》的「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這么說道:「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1968年,美國科學史研究者羅伯特·莫頓(Robert K. Merton)提出這個術語用以概括一種社會心理現象:「相對於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聲名顯赫的科學家通常得到更多的聲望即使他們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樣地,在同一個項目上,聲譽通常給予那些已經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個獎項幾乎總是授予最資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個研究生完成的。」
羅伯特·莫頓歸納「馬太效應」為: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一旦在某一個方面(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
此術語後為經濟學界所借用,反映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贏家通吃的經濟學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現象。

5、安慰劑效應
安慰劑效應,又名偽葯效應、假葯效應、代設劑效應(英文:Placebo Effect,源自拉丁文placebo解「我將安慰」),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症狀得到舒緩的現象。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人類生理反應,但亦有人認為這是醫學實驗設計所產生的錯覺。這個現象無論是否真的存在,科學家至令仍未能完全理解。
安慰劑效應於1955年由畢闕博士 (Henry K. Beecher)提出,亦理解為「非特定效應」 (non-specific effects)或受試者期望效應。
一個性質完全相反的效應亦同時存在——反安慰劑效應 (Nocebo effect):病人不相信治療有效,可能會令病情惡化。反安慰劑效應(拉丁文nocebo解「我將傷害」)可以使用檢測安慰劑效應相同的方法檢測出來。例如一組服用無效葯物的對照群組(control group),會出現病情惡化的現象。這個現象相信是由於接受葯物的人士對於葯物的效力抱有負面的態度,因而抵銷了安慰劑效應,出現了反安慰劑效應。這個效應並不是由所服用的葯物引起,而是基於病人心理上對康復的期望。
醫務人員可以利用安慰劑,以激發病人的安慰劑效應。當對某種葯堅信不移時,就可增強該葯物的治療效果,提高醫療質量。當某種新葯問世,評價其療效價值時,要把葯物的安慰劑效應估計進去。如果某種新葯的療效與安慰劑的療效經雙盲法試用後,相差不大,沒有顯著的差異時,這種新葯的臨床使用價值就不大。這也就是為什麼一些新葯剛剛問世時,人們往往把它們當作靈丹妙葯,而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後,其熱潮消失、身價下降的原因。安慰劑效應在葯物使用過程中比比皆是,甚至如心絞痛這樣嚴重的器質性疾病,使用安慰劑也有1/3以上的患者獲得症狀的改善,許多鎮痛劑都具有明顯的安慰劑效應。還有一些病人,在使用安慰劑時,也可出現惡心、頭痛、頭暈及嗜睡的葯物副反應,這也屬於安慰劑效應。
使用安慰劑時容易出現相應的心理和生理效應的人,被稱為安慰劑反應者。這種人的人格特點是:好與交往、有依賴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好注意自身的各種生理變化和不適感、有疑病傾向和神經質。
安慰劑效應是一種不穩定狀態,可以隨疾病的性質、病後的心理狀態、不適或病感的程度和自我評價,以及醫務人員的言行和環境醫療氣氛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就出現了安慰劑效應有時明顯,有時不明顯,或根本沒有的現象。我們應當記住,在病人中安慰劑效應是較易出現的,大約有35%的軀體疾病病人和40%的精神病病人都會出現此種效應。也正由於病人有此心理特點,才使江湖醫生和巫醫術士得以有活動市場,施展其術。

6、期望效應
期望效應又叫「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叫「羅森爾塔效應」。這個效應源於古希臘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古希臘雕刻家皮格馬利翁深深地愛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的美麗少女,並希望少女能夠變成活生生的真人。他的真摯的愛感動了愛神阿勞芙羅狄特,愛神賦予了少女雕像以生命,最終皮格馬利翁與自己鍾愛的少女結為伉儷。後來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羅森林塔爾等人為首的許多心理學家進行一系列研究,實驗證明,學生的智力發展與老師對其關注程度成正比關系。
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認為,由他們提供的「假信息」最後出了「真效果」的主要原因,是「權威性的預測」引發了教師對這些學生的較高期望,就是這些教師的較高期望在8個月中發揮了神奇的暗示作用。這些學生在接受了教師滲透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積極信息之後,會按照教師所刻劃的方向和水平來重新塑造自我形象,調整自己的角色意識與角色行為,從而產生了神奇的「期望效應」。
其實,「羅森塔爾效應」是賞識教育的理論基礎,其理論價值遠遠沒有得到老師們的普遍重視。我想從這個期望效應中我們可以獲得一點啟示,那就是老師應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與期望,還應該把這種效應用於學生身上。老師要告訴學生,他們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一群人。讓學生對自己增強自信心,對自己的人生前途更充滿希望。在教學實際中,用對待聰明學生的態度方法對待你所有的學生,多給他們一些積極的期待,你的學生將會越來越聰明的。同時也給老師提個建議:凡是學生能自己辦到的事,堅決不替代;課堂上能少講的就少講,能不講的就不講;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把學習的自由權交還給學生。那麼,你還給學生的將是更美好的未來。

7、霍桑效應
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或稱霍索恩效應,起源於1924年至1933年間的一系列實驗研究,其後,從1927年到1932年,喬治·埃爾頓·梅奧(George Elton Mayo)教授持續多年對霍桑實驗結果進行研究、分析。霍桑一詞源於用於實驗的工廠,它是美國西部電氣公司坐落在芝加哥的一間工廠的名稱。實驗最開始研究的是工作條件與生產效率之間的關系,包括外部環境影響條件(如照明強度、濕度)以及心理影響因素(如休息間隔、團隊壓力、工作時間、管理者的領導力)。
由於受到額外的關注而引起績效或努力上升的情況我們稱之為「霍桑效應」。也就是所謂的「宣洩效應」。
霍桑效應的發現來自一次失敗的管理研究。美國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廠,是一個製造電話交換機的工廠。這個工廠具有較完善的娛樂設施,醫療制度和養老金制度等,但員工們仍憤憤不平,生產狀況也很不理想。為探求原因,1924年11月,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組織了一個由心理學家等各方面專家參加的研究小組,在該工廠開展了一系列的試驗研究。這一系列試驗研究的中心課題是生產效率與工作物質條件之間的關系。這一系列試驗研究中有一個「談話試驗」,即用兩年多的時間,專家們找工人個別談話兩萬餘人次,並規定在談話過程中,要耐心傾聽工人們對廠方的各種意見和不滿,並做詳細記錄,對工人的不滿意見不準反駁和訓斥。
這一「談話試驗」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霍桑工廠的產量大幅度提高。這是由於工人長期以來對工廠的各種管理制度和方法有諸多不滿,無處發泄,「談話試驗」使他們的這些不滿都發泄出來,從而感到心情舒暢,干勁倍增。社會心理學家將這種奇妙的現象稱為「霍桑效應」。

8、維特效應
所謂「維特效應」指的是兩百年前德國大文豪歌德發表了一部小說,名叫《少年維特之煩惱》,該小說講的是一個青年失戀而自殺的故事。小說發表後,造成極大的轟動,不但使歌德名聲在歐洲大噪,而且在整個歐洲引發了模仿維特自殺的風潮,為此,好幾個國家將《少年維特之煩惱》列為禁書。
「維特效應」,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分析,就像情緒上的「流感」。媒體對自殺新聞的大肆渲染對於一些徘徊在生死邊緣的人具有強大的暗示、誘導性。比較典型的例子是,2003年4月1日,張國榮自殺事件發生後,媒體的報道連篇累牘、大肆渲染。結果從當天深夜到第二天凌晨9小時內,全香港有6名男女跳樓自殺,其中5人不治,當月香港共有131宗自殺身亡個案,較3月份增加32%。有幾名死者留下遺書,清楚寫明其自殺與張國榮輕生有關。
在中國,每年約有25萬人死於自殺,至少有100萬人自殺未遂。自2000年以來,每年10萬人中有22.2人自殺,每2分鍾就有1人自殺、8人自殺未遂。可以說,如果每一起自殺都要報道的話,恐怕整張報紙都裝不完。
實際上近年來中國人自殺的比例越來越大,這當然跟中國社會轉型期急劇變化,人們承受的精神和物質壓力越來越大有直接的關系,自殺行為的增加,也不能全部怪罪於媒體。但是正如筆者前面所說的,媒體的自殺新聞與自殺行為的增加確實有不可迴避的關聯。僅僅出於敬畏生命的人道主義考慮,媒體也應該主動進行反思並警醒。
社會可以關注自殺現象,但不應炒作自殺個案,或者把自殺「娛樂化」處理,而應該在報道中采訪一些專家學者等,突出心理危機干預,從而啟發公眾對自殺背後社會問題的思考和討論,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9、刻板效應
所謂刻板效應,又稱刻板印象、社會定型,是指對某人或某一類人產生的一種比較固定的、類化的看法。是還沒有進行實質性的交往,就對某一類人產生了一種不易改變的、籠統而簡單的評價,這是我們認識他人時經常出現的現象。
有些人總是習慣於把人進行機械的歸類,把某個具體的人看作是某類人的典型代表,把對某類人的評價視為對某個人的評價,因而影響正確的判斷。刻板印象常常是一種偏見,人們不僅對接觸過的人會產生刻板印象,還會根據一些不是十分真實的間接資料對未接觸過的人產生刻板印象,例如:老年人是保守的,年輕人是愛沖動的;北方人是豪爽的,南方人是善於經商的等等。
刻板效應的表現多種多樣。比如,有的領導者認為愛挑毛病的人一定是「刺兒頭」,沉默寡言的人一定城府很深;活潑好動的人一定辦事毛糙,性格內向的人一定老實聽話;青年人單純幼稚、容易沖動,老年人經驗豐富、保守、穩重。此外,還有地域上的刻板印象。

10、破窗效應
所謂「破窗效應」(Break Pane Law),是關於環境對人們心理造成暗示性或誘導性影響的一種認識。「破窗效應」理論是指: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 Zimbardo)於1969年進行了一項實驗,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把其中的一輛停在加州帕洛阿爾托的中產階級社區,而另一輛停在相對雜亂的紐約布朗克斯區。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輛,他把車牌摘掉,把頂棚打開,結果當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爾托的那一輛,一個星期也無人理睬。
後來,辛巴杜用錘子把那輛車的玻璃敲了個大洞。結果呢,僅僅過了幾個小時,它就不見了。以這項實驗為基礎,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了一個「破窗效應」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窗戶玻璃,而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去打爛更多的窗戶。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結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繁榮。

3.CNKI資料庫中很多關於電影和心理學的情節文章,可以隨意CP,一般導師查不出來(CNKI查找要花費費用),給你一篇範文。
《張藝謀電影作品的心理學解讀——用藝術填補早期心理缺失》寫的比較好,很適合你的第一個答案。CNKI直接下,如果不知道怎麼下,發我郵箱我來傳給你:[email protected]

4和5你要自己寫了。這個感想沒法幫你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