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心理學如何對待脾氣和情緒問題
情緒異常可能是由心理或生理疾病,也可能是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異常引起的。
其實解決脾氣和情緒的問題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控制情緒是一種能力。
而調節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也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有心理或生理的某些疾病則需要治療。
⑵ 從心理學角度解釋,人為什麼發脾氣
人為什麼會發脾氣
人發脾氣的根源在於人
自我中心的驕傲。
1、
自我利益大於一切。一旦自我利益受損,必定奮起反擊。或者覺得,自己心裡不爽,發泄憂郁是自我的權利;於是不顧傷及他人地發泄。
2、自義自傲的審判官。覺得別人是錯誤,自己是正確。正確的有權利責處錯誤的;於是義憤填膺了,發脾氣。
說白了,就是人的罪性所致。
人只有不自傲,不自義,不自利,真正做到謙卑,方能夠不發脾氣。
人只有認識神的大能,完全放棄自我,才能謙卑;
只有真正把自己放在罪人的位置上,在神面前認罪,才不會自義;
只有遵行神的旨意,愛人如己,追求天國的福分,才不會追逐自我的利益。
我嘗試用最簡單的幾句話告訴你:
要了解憤怒,你必須先了解價值,價值就是你衡量在乎的事物或心境的一個量,一個事物或一種狀態你在乎它,它在你心中就有價值,比如說:心愛的收藏品、個人尊嚴、女朋友等等。
現在說憤怒,從生理上說,他是你腦內化學反應的產物,動物的這種功能被進化出來完全是偶然的,只不過我們的種族沒有因為會憤怒而滅亡,所以今天我們仍然會憤怒,生理上說就是這樣。
從心理上說,憤怒是一種反應,這種反應促使你進行自我保護,這種自我保護不僅局限於你的肉體,就是說不僅是被揍了會憤怒,這種保護意識也會延伸到對你有價值的任何事物,因為這些事物維系著你的生活平衡。要知道,在原始時代,你脆弱的生活平衡被打破有可能導致你的死亡,比如:你每天都有一點食物可吃,但今天你的食物被搶走了,你少吃了一頓飯,結果遇上老虎跑不動你就被吃了……為了不被老虎吃,你會在最初有人搶你的食物的時候發怒,以盛怒下的武力威脅避免實際戰斗可能帶來的傷害(原始時代這些傷害也可能導致你感染而死亡)。
結果就是,我們這些會憤怒的人類成功的生存了下來,因為我們為保護我們利益而憤怒,為爭奪有價值的東西而憤怒,因為多數情況下,有一方會妥協,所以我們避免了大量沖突的發生,保存了自己。這就是憤怒這種保護機制如何運作。
你會說了,有人不容易發怒,是的,隨著文明的發展,我們已經有了足夠的生命保障,我們不會因為少吃一頓飯就死,也不會因為少了某個商品就活得不好,我們也不用進行種群內的武力斗爭了,所以對一部分人來說,價值的范圍縮小了,但是並不是說這些人就不會生氣,一個與世無爭的熱戀中的沉穩男人,你把他女朋友泡走,看他生不生氣?
每個人都有對自己有價值的東西,你動了它們,他的保護機制就會啟動,他就會生氣,正因為如此,兵法中才會有「激將法」嘛
只要是人就會有喜怒哀樂。
當然發脾氣的原因及程度與個人修養直接相關,發脾氣不是好事,既傷自己身體又傷別人感情,所以,應該提高修養,凡事心平氣和。
發脾氣應該只是一種工具,當用則用。
無能的人經常用發脾氣證明自己有能。
我認發脾氣就是當一個人認為某種事物或現象違背了他內心的准則或信念時產生的一種情緒體驗。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念系統和價值系統。比如說我認為怎麼樣才是對的,別人應該怎麼樣才是對的,我應該怎麼樣才是對的等等,一旦別人或自己的一些行為違背了這些標准,我們就會不高興和發脾氣。
這么看來發脾氣是必然的了,確實如此。只不過發脾氣也有輕重之分,也有難易之分。
一個人如果他的標准越寬容他就越難發脾氣,所謂你的胸懷的大小決定於你生氣事情的大小。動不動就發脾氣的人,是因為他的信念系統和價值系統認同的范圍太窄,所以別人或他自己的一些行為很容易觸犯他的准則,使他不高興,於是發脾氣。其實別人可能根本就沒有做錯什麼。當然別人做沒做錯也正是根據他的信念系統來評估的,所以別人的對錯也沒有客觀標准,完全在於接受方的評價。
其實還有一點,就是不容易發脾氣的人除了擁有比較寬容的信念系統以外,他還有一條直接避免生氣的信念,那就是同理心,即將心比心。雖然他不贊同別人的意見或行為。但他能理解,如果能做到這一點,發脾氣的次數大概要減少80%。
還有一條信念就是,可以將發脾氣壓到最低限度。那就是當別人的行為你不能贊同,也不能表示理解,可以說你認定他完全錯誤,這時候告誡自己,發脾氣就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有了這一條,你想發脾氣都難了。
所以還是那句行話:發脾氣是一種態度,是一種選擇,全在乎你願不願意,不關別人的事。千萬別說是誰惹了你,是誰令你發脾氣,發脾氣完全是你自己要的,自己選的。
⑶ 心理學上人格和性格什麼區別
性格是個性心理即非智力因素的核心部分。它決定著個體活動的性質和方向,人與人的差異首先表現在性格上。人們通常把性格理解為:表現在人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中的比較穩定的獨特的心理特徵的總和。這可以從三個方面把握。
1、性格作為個性的一個方面,它的形成與個性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每二個人,都意識到現實社會給予他的影響,他對這種影響有其特定的反映方式。如果其中某些反映已經鞏固,成為他經常採取的態度和行為方式,這就是他的性格特徵。人的性格是現實社會關系在人腦中的反映。一個人做什麼、如何做,一般總是與他對別人、對世界、對社會、對事業,以及對自身的態度相聯系,並由他的觀點、信仰所支配,且在自己的情感中體驗著。
個人的性格一經形成就具有相對穩定性。性格的穩定性並不是說一個人在行為方式上都是重復單一、一成不變的,而是指人的性格基本結構是不變的,但是不同情況下同一種性格可以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
2、性格是個性心理中最重要、最具核心意義的心理特徵,它反映一個人獨特的處事態度和行為方式,是一個人區別於別人最主要的標志。
3、性格不是指某種個別的心理特徵,而是某些心理特徵在一個人身上的整合,體現出個人的獨特風格和精神風貌。
個性除了性格外還包括儀態,外表長相,氣質等方面。
⑷ 心理學上人格和性格什麼區別
特性、性情、人格中文上的區別: 特性指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下構成的比擬固定的特版性,有好有壞。
性情指權集體對人對事的行為方式上所表現出來的心思特徵。
人格指人的品格或許人作為權利主體的資歷,是性情、氣質、才能的總和,有高有低。
氣質普通指團體的作風。
關於國際心思學研討而言,特性、性情、人格其實含義是相反的,只是關於Personality這個英文單詞的不同譯法,團體以為譯為性情比擬契合英文的轉義及中國的國情。
心思學上的氣質指的是受神經活動影響較大的、波動的性情特點。
⑸ 心理學中,氣質和性格有什麼區別
性格與氣質復的差別:
⒈ 性格的社會制性較強,氣質生物性較強;
氣質更多受到人的神經活動類型的影響,而性格主要是指個體行為的內容,它們是在後天形成的,更多的是受到了社會生活條件的影響與制約。
⒉ 生理基礎不同:性格是後天條件反射系統,氣質是先天神經類型;
⒊ 性格形成晚且較易變;氣質形成早且不易變
例子:「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中的「性格」就是心理學中所說的性格。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中的「本性」體現的則是心理學中「氣質」這一概念。
勤奮屬於性格,而活潑好動,行為敏捷則屬於氣質
⑹ 對親近的人容易發脾氣心理學叫什麼
有時候,我們會很難理解,為什麼我們愛和傷害的對象會是同一個人?越愛一個人,就越容易傷害Ta。
事實上,這個現象已經在研究中得到證明:Deborah South Richardson經過30年的調查,在2014年發表的研究中得出了這一結論——比起更陌生的人來,對於那些我們最親密也是最接近(nearest and dearest)的人,我們更容易表現出攻擊性。它不僅限於愛情,在父母與子女、兄弟姐妹、愛人、密友之間都經常發生。
Richardson將這種傷害親密的人的現象稱為「日常性攻擊」(everyday aggression),它包括兩大類表現形式:
一類是直接攻擊(Direct Aggression),即直接表現出攻擊性的言語和行為,包括大喊大叫、打鬧、性虐待等,在Richardson的研究中,男性比女性更多地使用這種攻擊方法。
另一類是非直接攻擊(Nondirect aggression),即不通過正面沖突來攻擊。
非直接攻擊又分為兩種。包括間接攻擊(Indirect Aggression),比如散布流言、毀壞對方心愛的東西、通過第三方來施加傷害等。男性和女性使用間接攻擊的幾率都很大,且都超過直接攻擊的使用頻率;
以及被動型攻擊(Passive Aggression),即通過不表達來進行攻擊,比如不回簡訊、不接電話,在事情發生時不出現,不對你的詢問進行正面回答等,這種攻擊看起來是溫和的,但實際上是一種隱秘的情感控制方式。
為什麼你很容易傷害親密的Ta?
Richardson發現,這些在親密關系中發動攻擊的研究對象,往往也對自己做出的攻擊行為感到很費解。在很多情況下,他們認為自己發動的攻擊完全是無意識的,並不能清楚地了解到自己所作所為的動機。他們會說:「我並不是真的討厭Ta,想對Ta發火;並不是真的想去散播流言傷害Ta。但我還是這么做了。」
是什麼使得我們不斷地傷害那些最親密的人呢?原因也許在於以下幾點。
1. 面對Ta時,你會做出不會對他人做的事。
當我們身處一段親密關系的時候,你會對Ta做一些你不會對別人做的事,比如,你在工作中很一本正經,實際上卻很愛和Ta玩一些幼稚的游戲;你可能在普通同事、朋友面前是一個脾氣很好的人,但卻偏偏很愛對自己親密的人發火。
這可能是因為,我們對Ta的要求和對其他人不一樣。比如,你可以接受同事在約會時放你鴿子,卻因為男/女朋友看電影遲到而非常惱怒;你在和朋友吃飯時可以讓對方隨便點菜,但卻不能接受Ta點一些你不愛吃的東西。
此外,我們會對親密的人發動攻擊,也是因為我們感到這段關系是一個相對安全的領地,更容易讓你表達出真實的情緒和感覺。在Richardson針對大學生的研究中發現,他們特別容易對自己的兄弟姐妹發動直接的言語和行為攻擊,表達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這是因為,在潛意識中他們認為自己與兄弟姐妹的關系是基於血緣的,已經非常強大,因此相對來說,進行攻擊是「安全」的,即便很激烈,它也不會破壞你們本質的連接。
2. Ta會更有可能感覺受到了傷害。
有時候,你覺得自己只是做出了一個平常的舉動,並沒有傷害對方的意思,卻讓對方感到很受傷。這是因為你們對彼此來說非常重要,Ta希望對你進行深切的、全面的了解和關心,也會非常在乎你對Ta的看法。因此,你的言辭,或者哪怕是小小的舉動,都可能會被Ta做出傷害性的解讀,即便這不是你的本意。
常見的情況是,你經常加班,回到家很累不想說話,卻被Ta認為是受到了冷落和忽視;你只是想認真讀完一本書,Ta卻覺得你不願意陪她出行。
這都是因為,你在Ta眼中是重要而特別的,當你和他人做出同樣的行為時,也會被Ta用不同的方式理解。Ta新換了一個發型,如果只是普通同事投來嘲笑的眼光,Ta可能並不會太在意,至少不會生氣;但如果是你表現出不喜歡,Ta可能就會反復照鏡子,感到很挫敗甚至發火。
而且,你們在生活中在一起的時間越長,這樣的事情就越容易發生。
3. 在攻擊的背後,
我們對這段關系有什麼樣的期待?
有時候,攻擊的產生會反映出你們的關系中更深層次的問題——距離與權力。在任何一段親密的關系中,無論是父母與子女,還是愛人之間,距離和權力都是關系中都非常核心的因素,它們表現出你們之間關系的平等性,以及誰是主導和控制的一方。
情緒研究的專家Aaron Ben-Zeév說,攻擊的行為往往是關系中存在問題的警報,發出攻擊的一方,是在用這種最後的方式來揭示出存在的問題,表達出修正關系的願望。同時,它也是一種解決方式,當你使用其他方法——關心、愛、溝通都不起作用的情況下,攻擊往往是最後的方法。
· 攻擊可能是你對關系中的距離不滿的體現。
在親密關系中,我們都希望將彼此之間的距離調整到最舒服的狀態,既能感受到親密感和歸屬感,又能獲得獨立感。但這在現實中很難達到,你有時會覺得距離太近,讓你透不過氣;有時會覺得你們的距離太遠,無法掌控。
當你對你們之間的距離不滿,同時又無法通過其他途徑來改變時,你可能就會表現出攻擊,試圖以此將距離拉回到正常的范圍內。如果你覺得不夠親近,有可能會通過攻擊來獲取對方的關心和注意;如果你覺得你們太過緊密,就可能通過攻擊來爭取獨立和自由。
這在我們成年前和父母的關系中就經常有所體現。在小的時候,面對經常加班應酬、沒有對你進行足夠照料的父母,你會大哭大鬧,或者故意做出讓父母生氣的事情;在青春期的時候,你又有可能因為父母過多的管制而發脾氣、冷戰,以獲取自由和相對獨立的空間。
而當你在成年後與愛人相處時,你可能會因為Ta沒有花更多時間來陪伴你,感覺受到了冷落而發怒;也有可能覺得對方過於粘人,讓你喘不過氣、無所適從,使你用激烈的方式來試圖掙脫束縛。
· 攻擊可能是對權力的角逐。
在對憤怒這種情緒的研究中,最常見的表達憤怒的動機就是權力的角逐。同樣,愛是與控制緊密聯系的,在每一段親密關系中,權力都是不可忽視的方面,你們會比在其他關系中更能夠激烈地感受到權力的爭斗:誰的要求會更受到滿足,誰的意見會更受到重視,誰的決定會更占上風?
在關系中,你們雙方的權力在事實上很難真正的對等。有時候,你覺得對方的力量比你強,感受到權力遭受了剝奪,你總是在Ta的控制中。這種失控的狀態會讓你恐慌和不適,你希望能夠奪回控制權。當你發現用別的方法都無法達到目的的時候,你就會將對權力的爭取演變成真正的攻擊。
如何看待和處理親密關系中的攻擊行為?
首先,攻擊在某種程度上是好的,它是親密關系活力的體現,當你還在用攻擊和傷害對方的形式來表達時,意味著你至少在這段關系中是有所作為的。
但當你對親密的人進行攻擊時,也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因為對方非常重視你,你的表達可能會使對方感到加倍的挫敗和創傷,就像一個叛逆的孩子總會讓父母感到失敗和沮喪;一個喜怒無常的父母總會讓孩子感到無力,認為自己不被愛著;一個苛刻的、充滿敵意的伴侶也可能會讓另一半感到被控制、被拒絕,在對方眼裡沒有價值。
因此,當親密關系中發生這樣的攻擊和傷害時,無論你是發動攻擊的一方,還是被攻擊的一方,都需要你們雙方共同的重視,這也有可能成為你們關系修正和改善的契機。
在那些真正與你互相愛著、關心著的人面前,你是最真實的。他們就好像是一面鏡子,當你控制不住地攻擊時,你一定能夠從中發現那些在面具後面隱藏了太久、連自己都不曾注意到的屬於你的部分。試著面對和分析自己的感受,與Ta一起正視關系中存在的問題,共同發現和接納雙方身上那些創傷和脆弱的部分,找到平等的對話方式和解決方法,最終,爭吵和冷戰都會結束,你們會更了解自己和對方。
如José Ortega y Gasset 所說的:「我們寧願因為所愛的人而痛苦,也好過一種無痛的漠然。」
References:
Richardson, D. S. (2014). Everyday aggression takes many forms.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3(3), 220-224.
作者/編輯:KY主創們
想要了解更多的心理學專業回答,請關註:KnowYourself知乎專欄
點擊查看過往高贊回答:
為什麼有些人戀愛中感到不合適,就分手?
哪些你曾認為無比正確的事,後來發現真的錯了?
什麼時候你會覺得群眾是愚蠢的?
⑺ 脾氣和性格有什麼區別
樓上你們說的是不準確的,請你們准確理解心理學的概念.
脾氣和性格的關系,在心理學上,准確的說,是一個人的氣質類型和性格的關系.二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既有聯系,也有區別.
一個人的氣質類型受先天因素影響比較大,改變比較困難,比較慢,按照古希臘的科學家希波克拉底的體液學說,主要有四種,分別是: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和抑鬱質.
由於一個人的氣質類型和人的行為並不聯系,所以一個人的氣質類型沒有好壞之別.
一個人的性格是一個人習慣了的行為方式當中表現出來的個性心理特徵,比較的外在化,改變相對比較容易.
由於一個人的性格和人的行為相聯系,所以一個人的性格有好壞之分.
上面所講的是二者的區別,當然二者更有聯系.
首先一個人的氣質類型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
其次一個人的性格會逐步改變一個人的氣質類型,使之適應社會實踐的需要.
相同氣質類型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性格,而不同氣質類型的人可能會有相同的性格.
總的來說一句話,一個人的氣質是內在的,而性格更外在,更凸顯,更容易改變!
⑻ 人為什麼發脾氣心理學解釋
人為什麼會發脾氣
人發脾氣的根源在於人 自我中心的驕傲。
1、 自我利益大於一切。一旦自我利益受損,必定奮起反擊。或者覺得,自己心裡不爽,發泄憂郁是自我的權利;於是不顧傷及他人地發泄。
2、自義自傲的審判官。覺得別人是錯誤,自己是正確。正確的有權利責處錯誤的;於是義憤填膺了,發脾氣。
說白了,就是人的罪性所致。
人只有不自傲,不自義,不自利,真正做到謙卑,方能夠不發脾氣。
人只有認識神的大能,完全放棄自我,才能謙卑;
只有真正把自己放在罪人的位置上,在神面前認罪,才不會自義;
只有遵行神的旨意,愛人如己,追求天國的福分,才不會追逐自我的利益。
我嘗試用最簡單的幾句話告訴你:
要了解憤怒,你必須先了解價值,價值就是你衡量在乎的事物或心境的一個量,一個事物或一種狀態你在乎它,它在你心中就有價值,比如說:心愛的收藏品、個人尊嚴、女朋友等等。
現在說憤怒,從生理上說,他是你腦內化學反應的產物,動物的這種功能被進化出來完全是偶然的,只不過我們的種族沒有因為會憤怒而滅亡,所以今天我們仍然會憤怒,生理上說就是這樣。
從心理上說,憤怒是一種反應,這種反應促使你進行自我保護,這種自我保護不僅局限於你的肉體,就是說不僅是被揍了會憤怒,這種保護意識也會延伸到對你有價值的任何事物,因為這些事物維系著你的生活平衡。要知道,在原始時代,你脆弱的生活平衡被打破有可能導致你的死亡,比如:你每天都有一點食物可吃,但今天你的食物被搶走了,你少吃了一頓飯,結果遇上老虎跑不動你就被吃了……為了不被老虎吃,你會在最初有人搶你的食物的時候發怒,以盛怒下的武力威脅避免實際戰斗可能帶來的傷害(原始時代這些傷害也可能導致你感染而死亡)。
結果就是,我們這些會憤怒的人類成功的生存了下來,因為我們為保護我們利益而憤怒,為爭奪有價值的東西而憤怒,因為多數情況下,有一方會妥協,所以我們避免了大量沖突的發生,保存了自己。這就是憤怒這種保護機制如何運作。
你會說了,有人不容易發怒,是的,隨著文明的發展,我們已經有了足夠的生命保障,我們不會因為少吃一頓飯就死,也不會因為少了某個商品就活得不好,我們也不用進行種群內的武力斗爭了,所以對一部分人來說,價值的范圍縮小了,但是並不是說這些人就不會生氣,一個與世無爭的熱戀中的沉穩男人,你把他女朋友泡走,看他生不生氣?
每個人都有對自己有價值的東西,你動了它們,他的保護機制就會啟動,他就會生氣,正因為如此,兵法中才會有「激將法」嘛
只要是人就會有喜怒哀樂。
當然發脾氣的原因及程度與個人修養直接相關,發脾氣不是好事,既傷自己身體又傷別人感情,所以,應該提高修養,凡事心平氣和。
發脾氣應該只是一種工具,當用則用。
無能的人經常用發脾氣證明自己有能。 我認發脾氣就是當一個人認為某種事物或現象違背了他內心的准則或信念時產生的一種情緒體驗。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念系統和價值系統。比如說我認為怎麼樣才是對的,別人應該怎麼樣才是對的,我應該怎麼樣才是對的等等,一旦別人或自己的一些行為違背了這些標准,我們就會不高興和發脾氣。
這么看來發脾氣是必然的了,確實如此。只不過發脾氣也有輕重之分,也有難易之分。
一個人如果他的標准越寬容他就越難發脾氣,所謂你的胸懷的大小決定於你生氣事情的大小。動不動就發脾氣的人,是因為他的信念系統和價值系統認同的范圍太窄,所以別人或他自己的一些行為很容易觸犯他的准則,使他不高興,於是發脾氣。其實別人可能根本就沒有做錯什麼。當然別人做沒做錯也正是根據他的信念系統來評估的,所以別人的對錯也沒有客觀標准,完全在於接受方的評價。
其實還有一點,就是不容易發脾氣的人除了擁有比較寬容的信念系統以外,他還有一條直接避免生氣的信念,那就是同理心,即將心比心。雖然他不贊同別人的意見或行為。但他能理解,如果能做到這一點,發脾氣的次數大概要減少80%。
還有一條信念就是,可以將發脾氣壓到最低限度。那就是當別人的行為你不能贊同,也不能表示理解,可以說你認定他完全錯誤,這時候告誡自己,發脾氣就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有了這一條,你想發脾氣都難了。
所以還是那句行話:發脾氣是一種態度,是一種選擇,全在乎你願不願意,不關別人的事。千萬別說是誰惹了你,是誰令你發脾氣,發脾氣完全是你自己要的,自己選的。
⑼ 脾氣和性格的區別
脾氣,在心理學上是指人的氣質,指的是人的神經類型的特點。氣質這個概念最早為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和古羅馬醫生蓋侖所提出。他們將人們常見的氣質分為四類,即一直沿用至今的多血質、粘液質、膽汁質和抑鬱質。其中的膽汁質就是所謂脾氣大的人,其特點是:直率、熱情、精力旺盛,情緒容易沖動,心境變換劇烈,具有外傾性。氣質在一定程度上有父母遺傳的影響,但也依賴於人的生活方式和氣候條件:如,不活動的生活方式積蓄粘液,而活動的生活方式則積蓄膽汁,因而產生相應的氣質表現。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的研究,把膽汁質氣質稱為「強而不平衡型」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他認為,人的高級神經活動有高度的可塑性,也有可變性,氣質本身在性格的影響下可以被改造,氣質的表現歸根結底從屬於性格的堅強程度。
性格這個詞來源於希臘語,我國心理學家認為:性格是個人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可見性格並不是獨立存在的,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態度及行為表現都可反映出我們的性格特徵。
如,社會問題上,是激進的,還是保守的?生活態度上,是樂觀的,還是消極悲觀的?在對待金錢方面,是大方或者吝嗇?在處理生活事務時,是偏見的,還是正義的?在與他人交往時,是自卑的,還是優越的?我們每個人都有特定的性格特徵,這些特徵都不是短時間形成的。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態度和行為風格具有一定和穩定性。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現有的一些狀況是根本無法改變的。生活中的許多偶然事件都會改變我們的生活,甚至會改變我們的一生。
在現實生活中性格比氣質更容易被人們所認識和把握。性格比氣質有更大的可塑性。由於氣質主要是先天決定的,一般在我們的幼年已經變得相當穩定。性格則與氣質不同,我們可通過教育使其發生改變。正由於這種變化的存在,我們對性格便有了不同的評價。在社會生活中,我們用一些公共的標准來評判別人的行為及態度,通過別人的表現便可形成對其好惡的情感反應。這些公共的評判標准以法律和道德的形式加以規范。與性格相應的氣質則不受這些評判標準的限制,我們不會對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和抑鬱質者有什麼不同的評價,正如我們的血型通常有A型、B型、AB型和O型四種,各種血型無好壞之分。
雖然性格與氣質有諸多差別,它們之間仍然是密切關聯的。通常情況下一個人的性格總是受到他的氣質類型的制約,只是在有的人身上這種制約作用表現的明顯,而在有的人身上這種作用表現的不太明顯罷了。在日常生活中膽汁質者通常表現出易沖動、攻擊性明顯,常常憑感情辦事,且在工作中精力充沛、認真負責,但常缺乏耐性,不能長期堅持同一種工作。另外多血質者在生活中常表現出樂觀開朗、對人親切,工作中干勁足、吃苦耐勞,但易於感情用事。所有這些都顯示出了氣質在個人性格中的痕跡,所以我們在考查個人的性格的同時不能忽視其氣質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