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德國哲學意識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德國哲學意識

發布時間: 2021-03-20 11:21:01

⑴ 德意志意識形態的特點是什麼

德意志意識形態的特點是:在對唯物史觀的闡述中貫穿著對唯心史觀的批判,同時在對反面觀點的批判中也正面發揮了唯物主義的歷史觀。

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在《德意志意識形態》當中,馬克思和恩格斯基本上完成了對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和費爾巴哈人本主義哲學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學思想,實現了人類哲學史上最偉大的革命變革,創立了科學的實踐觀點。

(1)德國哲學意識擴展閱讀

《德意志意識形態》是馬克思主義誕生時期的科學巨著之一,它進一步發展了《神聖家族》和《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的天才思想。

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完成了自《神聖家族》開始的對青年黑格爾派和費爾巴哈人本主義的批判,同時也標志著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對自己從前的哲學信仰的清算,標志著馬克思主義哲學已經成熟。

《德意志意識形態》的《費爾巴哈》這一章的寫作從1845年9月,一直持續到1846年下半年,最後仍未完成。第二、三章的手稿已遺失。1846年5月第1卷手稿的主要部分曾由J·魏德邁帶到威斯特伐里亞,准備請當地的企業家、「真正的社會主義者」J·邁耶爾和R·雷姆佩爾就地出版。

但是在1846年7月,在第二卷的大部分手稿寄給他們以後,他們卻改變態度,拒絕刊印。以後馬克思和恩格斯雖經多方努力,爭取出版,終未奏效。

⑵ 德國古典哲學的思想家提出了什麼思想

德國古典哲學最為重要的哲學家有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費爾巴哈等人
創始人:康德
形而上學(指哲學中探究宇宙根本原理的部分,著有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道德形而上學》)、三大批判(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星雲說(關於太陽系起源於原始星雲的各種假說的總稱)的創始人之一、不可知論(一種唯心主義的認識論,認為除了感覺或現象之外,世界本身是無法認識的。它否認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否認社會實踐的作用。)、古典美學
費希特
德國唯心主義哲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著作有《自然法學基礎》、《試評一切天啟》等
費希特往往被認為是連接康德和黑格爾兩人哲學間的過渡人物。近些年來,由於學者們注意到他對自我意識的深刻理解而重新認識到他的地位。和在他之前的笛卡爾和康德一樣,對於主觀性和意識的問題激發了他的許多哲學思考。費希特也涉及政治哲學,他被一些人認為是德國國家主義之父。

黑格爾
辯證法、客觀唯心主義、《美學》、《小邏輯》、《精神現象學》
黑格爾把絕對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絕對精神並不是超越於世界之上的東西,自然、人類社會和人的精神現象都是它在不同發展階段上的表現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發展、永恆的生命過程,就是絕對精神本身。黑格爾哲學的任務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過自然、社會和思維體現出來的絕對精神,揭示它的發展過程及其規律性,實際上是在探討思維與存在的辯證關系,在唯心主義基礎上揭示二者的辯證同一。

費爾巴哈
費爾巴哈是德國舊唯物主義哲學家。他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論和黑格爾的唯心主義,恢復了唯物主義的權威;肯定自然離開人的意識而獨立存在,時間、空間是物質的存在形式,人能夠認識客觀世界;對宗教神學進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但他拋棄了黑格爾的辯證法,他的唯物主義依然是形而上學的,社會歷史觀是唯心主義的。

⑶ 德國古典哲學的基本概念

從哲學上考察,古典主義是與唯理主義相適應的,它是在當時流行於整個西歐的唯理主義思想的影響下形成的。唯理主義以笛卡爾(1596-1650)為代表,他主張一切以合乎情理為原則,主張拋棄傳統偏見,反對中世紀的神學世界觀,反對盲目信仰宗教權威和經院哲學,把理性看成是知識的唯一源泉。認為感性材料會欺騙人們,只有通過理性才能認識世界。這種唯理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在當時是有進步意義的,它在古典主義中起了指導作用。因此,古典主義也可稱為文學上的唯理主義。

德國古典哲學的當代理解可從兩個維度入手,一是空間的維度,另一是時間的維度。

從空間的維度講,可從以下三個方面思考德國古典哲學:其一,作為知識體系的德國古典哲學。德國古典哲學是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及費爾巴哈等思想家對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的客觀世界、社會生活、思想意識中普遍性問題的邏輯認知和理性整合,也是他們將古代至當下生活的時代所面對並為他們所重視的文化景觀、歷史事件、科學知識、特別是哲學文化思想遺產的梳理和反思。新康德主義思想家李凱爾特曾指出,人類有兩種科學:一種科學是關於客觀自然的科學,稱為自然科學;還有一種是關於人類生活與人類文化的科學,叫文化科學。德國古典哲學屬於後一種科學。它不僅表明德國古典哲學是對世界的一種描述、表達和判斷,具有某種反映世界的意識真實性。而且,它可通過公共教育活動、公共文化傳播活動、社會公共運行、生產勞動、公共道德實踐以及其他公共活動為人們所接受和認同,最終影響人們的生活行為和思想行為。因此做為科學的德國古典哲學又具有知識的客觀性。其二,作為歷史具體境遇中的意識價值評估體系的德國古典哲學。德國古典哲學也可以視為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費爾巴哈等人在其各自的歷史境遇和文化生活中對於所面對的人類歷史、自身所處的社會生活和所思想著的文化意義的領悟、思考、檢視和評估。在這個層面上,德國古典哲學具有價值的合理性。哈貝馬斯說,合理性指意見或行為的可論證性。德國古典哲學是一種思想行為,它的有效性的最重要方面就在於必須而且是現實地被所有與之照面的人所論證、評論,它本身的生命力就居於被他人論證、評論的閱讀與思考過程之中。其三,作為當下文化場景中的一種文化視域,德國古典哲學既可以被視為當代正在參與思想生活的精神資源,又可以被理解為當下值得堅守的或反思的亦或批判的闡釋立場、文化智慧和文化價值,而這正是它在現世還有存在合法性的依據。

從時間維度上講,要思考德國古典哲學在思想史當中與各種社會事件和思想事件的內在關系。只有這樣,才能顯現出它的「澄明」,發現它的底蘊,找到它的運行機制,窺見它與當代文化場景的結構關系和相互之間的功能互動。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實現對德國古典哲學理解的轉換。這其中涉及到以下一些問題,包括:德國古典哲學與德意志民族文化、歐洲文藝復興運動、新教改宗、近代市民社會、法國大革命等等的關系問題。這些問題曾被多次解釋,但卻至今未能澄明地敞開,甚至對德國古典哲學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誤讀、誤解就來自於這些解釋之中。

德國古典哲學的當代理解,需要在不同的層面上根據不同的目的和需要選擇不同的方法與路徑。就具體的學術研究而言,應倡導文本研究、文獻研究、文化研究三位一體的研究方法和路徑。長期以來,國內學者或囿於外語水平偏低、或由於國際交流不夠、或不能擺脫傳統的研究理路,結果在德國古典哲學的研究上,我們至今未能有自己的當代理解。無論是應對全球化國際學術場景的挑戰,還是適用國內有中國特色的學術建設的需要,都應當改進這種境況,從而為更有效地研究德國古典哲學與馬克思主義發展、特別是德國古典哲學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關系等重大理論問題提供學術基礎。

德國古典主義哲學主要代表人物是: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和費爾巴哈。

德國古典哲學是西方哲學思想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它經歷了從唯心主 義到唯物主義兩個發展階段。康德是德國古典哲學的創 始人,他建立了實質上是先驗唯心主義的調和矛盾的哲 學體系和不可知論。費希特從唯心主義立場上繼承和批 判了康德,建立了徹底的主觀唯心主義哲學。謝林改造了 費希特的主觀唯心主義,建立了客觀唯心主義的同一哲 學」≮格爾是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的集大成者。他在批判 繼承前輩哲學家的基礎上,創建了龐大的客觀唯心主義 體系。費爾巴哈從人本主義出發,批判了宗教神學和黑格 爾的唯心主義,唯物主義地解決了哲學的基本問題,建立 了人本學唯物主義。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的最大成就 是唯心主義辯證法。康德肯定了人的心理結構和知性范 疇的意義,看到了認識主體的能動作用,揭示了理性思維 產生矛盾的必然性。費希特揭示了自我」與非我」、主體 與客體的辯證關系。他在自我」既是認識的主體又是行 動的主體的規定中,抽象地闡述了精神的能動作用,以及 理論和實踐的辯證統一。謝林更明確地敘述了自我」與 非我」、主體與客體的對立統一關系,為黑格爾辯證法的 產生作了更為直接的思想准備≮格爾系統地發揮了康 德、費希特和謝林哲學中的認識論和辯證法思想,全面闡 述了辯證法的主要內容,並把它提升為客觀真理和普遍 規律≮格爾把發展的觀念應用於人類社會,揭示了某些 歷史辯證法,從而在他的哲學中包含了許多歷史唯物主 義思想的萌芽。但是,德國古典哲學中的認識論和辯證法 思想,是建立在唯心主義基礎上的,因而是不科學、不徹 底的。這種體系和方法的深刻矛盾,是德國資產階級既要 求革命又害怕實際斗爭,既反對封建主義又向封建勢力 妥協的階級性格的反映。德國古典哲學從康德到黑格爾 和費爾巴哈的發展是一個合乎邏輯的過程,也是德國當 時社會關系的必然產物;它為德國1848年資產階級政治 革命作了先導。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改造了德國古典 哲學,尤其是批判地改造了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的哲學,批 判地繼承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內核」和費爾巴哈唯物主 義的基本內核」,創立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德國古典哲學 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來源。

⑷ 求《德意志意識形態》的名詞解釋。

《德意志意識形態》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於1845年—1846年合寫的第二部著作。書的全稱為《德意志意識形態,對費爾巴哈、布.鮑威爾和施蒂納所代表的現代德國哲學以及各式各樣先知所代表的德國社會主義的批判》。
《德意志意識形態》全書分兩卷三大部分:第一卷包括《費爾巴哈》(對費爾巴哈的批判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的敘述),《萊比錫宗教會議》(批判黑格爾左派分子布.鮑威爾和麥克斯.施蒂納等人的觀點),第二卷內容是《真正的社會主義》(批判德國小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及其著名的代表人物——卡爾.格律恩等)。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闡述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相互關系的原理,並運用為一原理論述了資本主義必將被社會主義代替的客觀規律;分析了一切革命的根源都在於生產力和交往形式之間的矛盾。
《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在馬克思恩格斯生前只公開發表了第二卷的第四章的相關內容。全書直到1932年在原蘇聯用德文首次發表。1933年又用俄文翻譯出版。

⑸ 德意志意識形態的基本觀點

眾所周知,《德意志意識形態》(以下簡稱為《形態》)是馬、恩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理論體系的一部巨著。在這部巨著中,馬、恩對費爾巴哈、鮑威爾和施蒂納為代表的各式各樣唯心史觀的思想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並在此基礎上,闡述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內容。這部巨著標志著唯物史觀的創立。作為唯物史觀創立標志的這部巨著,其第一卷「對費爾巴哈、鮑威爾和施蒂納所代表的現代德國哲學的批判」第一章「費爾巴哈·唯物主義觀點和唯心主義觀點的對立」中,在論述第一個問題,即「A,一般意識形態,德意志意識形態」時, 對唯物史觀作了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真正是「第一次」的經典表述。

⑹ 誰能具體介紹下德國的古典哲學。

德國古典哲學指18世紀末至19世紀上半葉的德國哲學。

創始人為康德,黑格爾為集大成者,費爾巴哈為第一個走出德國古典哲學的人,而不是最後的代表。德國古典哲學不僅僅是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之一更是在哲學史占據著樞紐的位置,將傳統形而上學推向頂峰的同時,黑格爾又是第一個對現代性展開批判的哲學家,為現代西方哲學的興起奠定基礎。

德國古典哲學是工業革命時期歐洲哲學舞台上的主角。它提出了包括認識論、本體論、倫理學、美學、法哲學、歷史哲學以及政治哲學等領域的各種重大問題和范疇,標志著近代西方哲學向現代西方哲學的過渡。在這一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哲學家有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等人。

德國古典哲學廣泛吸收了前人的思想成果,並對其產生了直接影響,主要有:以笛卡爾、斯賓諾莎為代表的理性主義學派、17~18世紀的英法經驗主義學派和啟蒙運動學學派。德國古典哲學家在總結前人哲學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並討論了一些重要的新哲學問題,將哲學思想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6)德國哲學意識擴展閱讀:

德國古典哲學的影響:

費爾巴哈對黑格爾的批判宣告了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德國古典哲學的直接繼承者,已步入世界歷史舞台。

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德國古典哲學的積極成就,批判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把辯證法從神秘哲學體系的束縛中解救出來,批判了費爾巴哈的人文主義,吸收了他唯物主義哲學的基本核心。

他們把辯證法與唯物主義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開創了哲學史的新紀元。德國古典哲學的重大歷史意義在於,它為馬克思主義的出現提供了理論前提,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淵源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德國古典哲學

⑺ 概括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關於革命的思想

一、《德意志意識形態》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形成的標志
《德意志意識形態》的主要寫作時間是1845年11月至1846年8月.作為被學界公認的唯物史觀形成的標志性著作,其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無疑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但它在馬克思、恩格斯的生前卻由於各種原因(主要是黨內的不同意見)未能公開發表 (僅發表了第2卷的第四章).恩格斯逝世以後,手稿被德國社會民主黨的領導人保管起來而未能及時發表.直到1924年,經前蘇聯梁贊諾夫整理,它才以俄文首次發表了第一章,編入《馬克思恩格斯文庫》.1932年蘇共中央馬列主義研究院由維·拉多茨基主持編輯,用德文發表了全文,載入舊國際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部分第5卷.1955年蘇共中央馬列研究院根據蘇共中央決定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2版時,《德意志意識形態》被收入第3卷.由於舊版本是按編者意圖進行重新編排的,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與原文原意不符的錯誤,故從1965年起,蘇聯《哲學問題》重新發表了巴加圖利亞按原稿寫作過程整理編排的《德意志意識形態》第一章,並在1966年出版了該章的單行本.此後,又有日本學者廣松涉關於該章的新編版問世(1974年),以及正在編撰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訂版第二版(MEGA2).盡管不同的版本體現了不同的編排原則,甚至在立場上的差異,但是,盡可能真實地展示作者的創作過程,則是版本編排和研究的總趨勢,而且總的看來,新版本的不斷問世並沒有影響人們對於該著作的總體評價.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世界觀經歷了由唯心主義和革命民主主義向唯物主義和共產主義(表現為哲學主題的轉變),再向辯證(歷史)唯物主義和科學共產主義(表現為論證方式的轉變)的兩次轉變.這兩次轉變的過程也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形成過程,是哲學領域革命變革實現的過程.《德意志意識形態》(以下有時簡稱《形態》)就是這個過程大致完成的標志.《形態》是馬克思恩格斯在繼《神聖家族》之後的第二部合作著作.這部主要以論戰形式出現的著作,集中批判了黑格爾之後的思辨哲學,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歷史唯物主義.「意識形態」這個詞在當時有一種約定俗成的特殊意義,主要用來表達顛倒了的虛假意識.馬克思恩格斯借用這個術語概括在《形態》中被他們批判的對象,即以思辨哲學方式出現的使實在神秘化的哲學和觀念形態,並藉以揭示了現實資本主義社會的顛倒性和奧秘,初步完成了對於資本主義社會的科學診斷.《形態》在哲學上的主要貢獻是:它基本上完成了對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和費爾巴哈人本主義哲學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學思想,實現了人類哲學史上最偉大的一次革命變革,創立了科學的實踐觀點,揭示了社會發展包括共產主義運動發展的一般規律,闡述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
說《德意志意識形態》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形成的標志,有著充分的根據.前蘇聯學者巴加圖利亞對此有過較為恰當的分析,他指出:「能夠根據許多特徵將《德意志意識形態》同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全部著作相區別.在這里,很多東西是第一次確立或論述的.」[1]比如,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第一次提出了「唯物主義歷史觀」的這個概念,產生了社會結構學說;第一次揭示了馬克思的階級和階級斗爭理論的特點,馬克思後來曾在給魏德邁的那封著名的信中簡明地陳述過這些特點,第一次表述了無產階級專政的思想;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完成了對青年黑格爾派的批判,馬克思和恩格斯已經承認自己是共產主義者了,而在《神聖家族》中,他們還自命為「現實人道主義者」.當然,上述理論貢獻還不是最根本的特徵,《德意志意識形態》最根本的特徵在於: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這部著作中第一次弄清並簡要陳述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即它們辯證的相互作用.在批判了黑格爾法哲學之後,馬克思得出一個結論:市民社會決定國家.這個新的發現向前跨出了決定性的一步:它給了人們了解社會全部結構和歷史全過程一把鑰匙,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展開的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全部觀點,是它的結果,同時這也是第一次對科學共產主義理論的哲學論證.《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其他的基本特徵都是從這個重要的發現中派生出來的.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唯物主義歷史觀己經形成,就這個意義上講,《德意志意識形態》是第一部成熟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
二、《德意志意識形態》的主要理論成就:歷史唯物主義原理的系統闡述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恩格斯盡管是以論戰的方式,但還是清晰而完整地闡發了自己的見解,這就是貫串全書的中心思想――唯物主義歷史觀、並由此而奠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的世界觀基礎.雖然為論戰需要所限,但該書還是清晰地提供了歷史唯物主義的邏輯框架,這就是從歷史觀前提開始,到人類社會發展進步內在機制的深刻揭示為指向的完整思路.
現實的個人:歷史唯物主義的前提 馬克思創立唯物史觀,最大的難題是如何確立歷史的坐標,也就是說,如何確立歷史觀賴以成立的真正歷史基石.觀察歷史總離不開歷史觀察者本身,而歷史觀察者總是一定歷史時代的人,因而確立歷史標尺的實質是確立人的真實存在.近代以來哲學家們都把人的真實存在同「知」相聯系,笛卡爾關於「我思故我在」的論斷,代表了此前人類對這一難題探索的基本思路,歷史也就因此而成了精神史、認識史.當然,19世紀末以來,相反的思路佔了上風,即變「我思故我在」為「我在故我思」.這固然深化了對「在」的認識,然而「在」是什麼,或者說,「在怎麼樣」的問題並沒有因此而解決.這兩種思路的共同特點,在於其立足點都是「我」,且都把真實的存在歸結為一種無條件的存在,即其虛構的「原人」.毫無疑問,任何歷史觀的前提必須是人,因為歷史只能是人的歷史.但是,現實的人總是受到歷史條件限制的,因而只能是歷史的存在,而不是「純粹的存在」.唯物史觀正是建立在這一設定的基礎上,馬克思在談及此時寫道:「這種觀察方法並不是沒有前提的.它從現實的前提出發,而且一刻也不離開這種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種處在幻想的與世隔絕、離群索居狀態的人,而是處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的、現實的、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發展過程中的人.」[2]
我們今天來談這一問題,有極大的針對性.因為從海德格爾到哈貝瑪斯都反對從生產方式入手解決人的問題.在哈貝瑪斯看來,「以生產方式作前提來討論人的問題,這是對人類理性的誤讀.其實人類個體存在的意義孕育於生活世界,由交往行為內在地構成.在生產範式中思考人的存在意義問題是形式理性對生活世界的入侵.」而海德格爾則乾脆認定,「當馬克思把生產方式介入到人的存在而展開理論時,馬克思遮蔽的就是人本身.」[3]但是,說人要受歷史條件的制約,這不是主觀的杜撰,而是任何經驗都無法推翻的基本事實.這種制約大致上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自然基礎,包括人的生理條件和各種自然條件 (地理環境等);另一個是歷史基礎,包括每一代人所必須面對的歷史遺產和歷史起點等.這些限制總起來說就是生存條件,主要是物質生活條件.生命只有在這些具體的制約中「沖動」,歷史只有在這些具體的條件下「創造」,否則,就不是現實的人,而只是想像的、抽象的人.馬克思在談及此時指出:「我們開始要談的前提並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條,而是一些只有在想像中才能撇開的現實前提.這是一些現實的個人,是他們的活動和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包括他們已有的和由他們自己的活動創造出來的物質生活條件.因此,這些前提可以用純粹經驗的方法來確認.」[4]
馬克思關於「現實的個人」的論斷首先針對著「思辨的個人」.雖然,整個德國古典哲學在人的問題上有許多重大突破,例如從康德到黑格爾,都把實踐引進哲學,尤其是人性論,從而把人看作是自我創造、自我成就的主體,也因而從根本上破除了宗教神學的教條前提.以此為基礎,他們也就確立了自由是人的最高價值,或者說,確立了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的基本准則.但是,在黑格爾那裡,人被歸結為「絕對精神」,人的創造活動和自主活動變成了「絕對精神」的自我發展,也就是說,人格化的邏輯成了主體,而人反倒成為其對象化的客體.這種主客體的根本顛倒,引發了青年黑格爾派的哲學批判運動.但是,他們卻始終未能離開黑格爾哲學的基地,「他們和黑格爾的論戰以及相互之間的論戰,只局限於他們當中的每一個人都抓住黑格爾體系中的某一方面來反對他的整個體系,或反對別人所抓住的那些方面」[5].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些哲學家沒有一個想到要提出關於德國哲學和德國現實之間的聯系問題,關於他們所作的批判和他們自身的物質環境之間的聯系問題」[6].表現在他們的哲學特徵上,則是他們都從一種「無前提」的人出發.
很顯然,這種「無前提」性的實質是非歷史性,也就是說這種個人不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並通過一定的歷史活動形成的,而是可以無條件地存在;從方法論上說,這類哲學都以某種「純粹的人」(即"原人")作為自己的分析起點,這種和歷史相脫離的"純抽象"的結果必然是「抽象過頭」,以致其抽象的對象變成了「抽象的人」.這樣,馬克思對"思 辨的個人"的批判就顯然針對著兩種對象:一是舍棄了一切關系 而作為終極存在的「原子式個人」,另一種是只存在於想像關系中諸如費爾巴哈的「類」、黑格爾的「異化」等的「抽象的人」.在馬克思看來,歷史的絕對前提是:「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馬克思給「生活」所加的邊注是:「地質學、水文學等等的條件.人體.需要,勞動.」[7]就是說,地理環境、有生命的人以及他們為滿足生存需要而從事的勞動構成了「生活」的基礎.正是這個基礎決定了「第一個歷史活動」不是 「分工」和「交換」,更不是「批判」,而是生產滿足生存需要的衣、食、住及其他方面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8].「第一個歷史活動」雖然強調其歷史性的起點意義,然而它本身又是一個多側面的結構.按馬克思的分析,它包括「生活資料的生產」、「新的需要的生產」、「人口的生產」以及「社會關系的生產」等,這些方面的相互作用、相互聯系形成了一個復雜而不斷變化的系統,構成了生生不息的人類歷史的基礎.
作為唯物史觀前提的「現實的個人」,處在自然和歷史的交匯點上,是自然進化的終結和歷史創造的開端,因而也就成為一切歷史過程和社會關系的前提.在其身上,濃縮著人和自然、個體和類的最簡單、最基本和最普遍的關系,而任何力圖撇開或越過這種關系的「人」,只能導致把歷史創造活動建立在想像的基礎上.也就是說,無論是具有自我意識的「觀念人」,或是具有利己主義動機的「經濟人」,都是歷史活動的產物,而不是歷史活動的前提.因此,在馬克思看來,以往的歷史觀實質上是「沒有前提的」,問題就在於它們都把歷史中形成的人和人的關系當作無需加以說明和考察的當然前提,因而它們都這樣那樣地用「自然」割斷了「歷史」,或者說,把「歷史」當作了「自然」.
三、唯物史觀的核心:生產力和交往形式(生產關系)的矛盾
當馬克思把其哲學的出發點轉向實踐、轉向生產勞動時,人和自然、人和人的統一問題題就再也不是浪漫的想像,而是歷史的真實.但是,對實踐、勞動等本身也有個如何把握的問題.我們知道,對「實踐」可以作唯心主義的解釋,將其視為「意志的活動」,而康德、黑格爾、青年黑格爾派的許多人都是這樣理解的;對「實踐」也可以作經驗論的把握,將其視為直觀的個體實踐,而國民經濟學工業唯物主義、實用主義以至社會主義運動中的伯恩施坦主義等則都持類似立場.因此,固然不能用幻想代替現實,以道德尺度衡量歷史,然而要立足現實、面對現實並以科學的態度對待資本主義,卻已決不是經驗直觀的結果.
問題的症結在於:盡管實踐 (以生產、勞動、交往等 形式表現)是人類生存的永恆基礎,然而實踐的社會形式卻又是歷史的、具體的、非永恆的,它集歷史動力和變革對象於一身.從直觀的觀點出發,要麼無法將實踐的兩重性區分開來,尤其無法將蘊藏其中的革命性剝離出來,要麼把兩者絕對對立起來.比如說對工業,要麼不加區分地加以贊揚,結果把對工業的贊揚變成了對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的贊揚,這就是馬克思所稱之為的「經濟學的工業唯物主義」觀點;要麼不加區分地加以否定,結果把對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的批判變成了對於工業和社會化大生產的否定,這也就是馬克思所稱之為的「感傷的、懷舊的浪漫主義」立場.由此可見,對實踐兩重性 (自然物質性和社會歷史性以及相類似的許多兩重性)的科學區分,是唯物史觀創立的關鍵所在.
生產力和交往形式矛盾運動規律的發現,使得當時最為令人困惑的兩個歷史之謎得到了合理的解決:一是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問題,另一個是人的本質和異化問題.從第一個問題看,當時由於缺乏對於人類早期社會的資料,人們對於原始社會的狀況幾乎還一無所知,因而把私有制和國家視為人類歷史一開始就存在的觀點非常流行.而贊成或反對私有制的思潮的交鋒點則只能集中在人性問題上,雙方都力圖從人性中尋找對自己有利的根據,這就使得批判和改造資本主義的現實要求被擱置在抽象的人性爭論上.顯然,這不僅是毫無結果的爭論,而且是對反資本主義私有制很不利的爭論,因為資本主義的現實存在是無可辯駁的事實.要麼人性是空洞的抽象,要麼現實是人性的偶然迷失,無論持何種觀點,都是死結一個.因此,只能藉助於歷史唯物論.生產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運動第一次給了我們觀測歷史運動的正確視角,馬克思用這個方法去考察私有制和國家時,著眼點有二:一是其產生的歷史必然性,二是其內在的矛盾性.前者說明私有制和國家在生產力發展的一定階段不可避免地要產生,或者說,它們適應了生產力一定發展的需要;後者說明私有制由於其內在的矛盾,在生產力更高的發展階段就不可避免地自己把自己推向滅亡之路.
從第二個問題看,馬克思不再抽象地談論人的本質和異化問題,而是把這一問題置於現實的基礎上.他指出:「每個個人和每一代所遇到的現成的東西:生產力、資金和社會交往形式的總和,是哲學家們想像為『實體』和『人的本質』的東西的現實基礎,是他們神化了的並與之斗爭的東西的現實基礎.」[12]這樣,人的本質及其異化的抽象人性論問題,便被轉化為人的生存條件的歷史變化問題.要認識和克服人的異化問題,必須訴諸改造世界的歷史活動,不是用人性及其異化去說明歷史,而是用歷史去說明人性及其歷史變化.
四、社會進步的機制及其實現的形式
對生產方式矛盾運動的分析,特別是生產關系概念的制定,使馬克思能夠從歷史的動態過程闡發社會結構的狀況,這就是市民社會(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原理.他指出:「在過去一切歷史階段上受生產力所制約、同時也制約生產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會」,「這個市民社會是全部歷史的真正發源地和舞台」,「市民社會包括各個個人在生產力發展的一定階段上的一切物質交往」,「這一名稱始終標志著直接從生產和交往中發展起來的社會組織,這種社會組織在一切時代都構成國家的基礎以及任何其他觀念上的上層建築的基礎」[13].
這樣,整個社會在結構上被剖析為四個相互聯系的層次,即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政治上層建築-社會意識形態,或者簡要地概括為「生產力、社會經濟形態和社會思想形態」這三個基本因素,從而科學地揭示了社會運動的內部機制.「這種歷史觀就在於:從直接生活的物質生產出發來考察現實的生產過程,並把與該生產方式相聯系的,它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即各個不同階段上的市民社會理解為整個歷史的基礎;然後必須在國家生活的范圍內描述市民社會的活動,同時從市民社會出發來闡明各種不同的理論產物和意識形態,如宗教、哲學、道德等等,並在這個基礎上追溯它們產生的過程.這樣做當然就能完整地描述全部過程(因而也就能夠描述這個過程的各個不同方面之間的相互作用)了.」[14]馬克思在這里非常清晰地表明,唯物史觀決不是片面地強調經濟作用的經濟史觀,而是努力完整地把握歷史全過程的學說,為此,一是必須關注其「物質性」,即把與一定生產方式相聯系的交往形式作為歷史的基礎,二是必須關注其「過程性」,即各種矛盾關系的歷史展開(相互作用).
五、對「意識形態」的科學界定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里,馬克思雖然照顧當時的習慣,主要在「虛假的觀念體系」含義上使用「意識形態」一詞,但即便在這個意義上也有自己的獨特用法.馬克思在書中反復地指出,德國哲學是從「天上到地上」,而我們則要從地上 (即從現實的基礎)出發.因此,「意識形態」的虛假性的基本規定無疑指其「顛倒性」,就是說,它根本顛倒了存在和意識、生活和觀念的關系,不是從生產、生活和實踐出發,而是從幻想的觀念出發,甚至以觀念代替現實.很顯然,這里所說的「假」,主要指其沒有把觀念擺在適當的位置上,以致從根本上混淆了主賓、本末、頭足.這種規定本身無疑地含有價值上的否定意義,但是,這里並沒有涉及到這些思想觀念的內容本身之正誤、真假問題,因此,不能簡單地把意識形態的虛假性等同於「錯誤的觀念」.相反,意識形態的顛倒性源於社會存在,而且成為我們探索真實的社會存在的一個通道,故而對於其顛倒性的批判必然導致對於現實社會的批判,並最終導致對於現實社會的實踐批判.
除了「虛假的觀念體系」外,《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關於意識形態的含義至少還有兩種:其一,指統治階級的思想,亦即占統治地位的思想,因而它必定構成現存社會制度和社會關系的一部分.馬克思認為,「支配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同時也支配著精神生產的資料,因此,那些沒有精神生產資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統治階級支配的.占統治地位的思想不過是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系在觀念上的表現,不過是表現為思想的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系;因而,這就是那些使某一階級成為統治階級的各種關系的表現,……」[16]從這方面看,意識形態就談不上「虛假」,因為它不僅是現存經濟關系在觀念上的表現,而且其本身就是現存統治關系的組成部分.簡單地說,作為統治階級思想的意識形態,實際上就是「制度化的思想體系」,其作為價值系統發揮作用並使人們認同於現存社會制度.把意識形態視為每一個社會的統治思想,實際上是一種較為客觀的判斷,並不含有價值上的否定意義.
其二,指革命階級的階級意識,亦即每一個領導革命的階級藉以認清使命,團結群眾的思想觀念及口號,因而它又必定是每一種革命得以成功的輿論基礎.馬克思就此而寫道:「每一個企圖代替舊統治階級的地位的新階級,就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說成是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利益,抽象地講,就是賦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們描繪成唯一合理的,有普遍意義的思想.」必須看到,這種把自己的思想和要求描繪成全社會的要求的做法決不僅僅是一種宣傳伎倆.革命階級的革命思想能夠以社會代表的名義動員群眾,向舊社會宣戰,是有其客觀原因的.「它之所以能這樣做,是因為它的利益在開始時的確同其餘非統治階級的共同利益還多少有一些聯系,在當時存在的那些關系的壓力下還來不及發展為特殊階級的特殊利益.」[17]因此,無產階級革命和其他階級革命的區別,並不在於它不需要意識形態,不需要以全社會的唯一代表的面目出現,而在於它的階級利益確實是人類根本利益的體現,因而不僅在革命時期,而且在革命以後都能保持同其他群眾共同利益的密切聯系.
六、圍繞《德意志意識形態》展開的理論辨析和當代爭論
歷史唯物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觀 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變革是從歷史觀的變革突破的,《形態》的確也主要闡發了歷史唯物主義,因此,以該著作為依據,對於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觀的就有了以下兩種新看法:一是指認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觀就是歷史唯物主義、實踐唯物主義,甚至是實踐哲學,否定辯證唯物主義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觀的概括;另一是指控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忽視自然界、忽視生活源泉的物質主義、生產主義哲學,因而必須用生態哲學、生存論哲學加以超越.關於第一種看法,誠如黃楠森先生所說:「分歧的實質在於是否應該區分宇宙(或自然)與社會、宇宙史(或自然史)與社會史,是否應該構建研究整個世界的本體論(或世界觀)與研究人類社會及其歷史的歷史觀(或社會哲學).」[20]說到底,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觀簡單地歸結為歷史唯物主義,不承認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地位,就都可能背離唯物主義的立場,更不用說作其他的概括了.關於第二種看法,不難設想,如果用「生存哲學」取代唯物史觀,將會出現一些什麼樣的情況呢?第一,用自然法則取代社會法則,其結果是消解判斷善惡是非的價值標准;第二,用生理本性取代社會本質,其結果是根本取消改造客觀世界和完善人性、超越自我的歷史性任務;第三,用現象描述取代科學研究,其結果是感性主義和相對主義泛濫,使人類在歷史領域重新陷入一團混亂.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方法論特徵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方法而不是體系,這是自盧卡奇以後學界頗為流行的觀點.就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同於黑格爾式的邏輯中心主義體系哲學而言,這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問題在於有人因此而將方法與立場(世界觀)加以對立、甚至藉此而公然呼應當代西方的唯心主義哲學,這則是完全錯誤的.正如我們前面分析過的,即便是黑格爾哲學,體系和方法也是不可分割的;而事實表明,辯證唯物主義既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世界觀,又是其具有「第一」性質的方法論.離開這一點去談論方法論,必然出錯.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哲學變革的過程,始終貫穿的一個軸心,就是努力區分「正本」(生活、現實)和「副本」(思想、學說);而這一變革的實質,就在於如《形態》所言,一反德國哲學「從天國降到人間」的立場,「是從人間升到天國」,就是說,不是從想像的東西出發,而是從可以通過經驗確定的、能動的生活過程出發.因此,盡管他們嚴厲地批判直觀的唯物主義,強調歷史的、辯證的方法的價值,但其出發點和落腳點恰恰是唯物主義卻是無疑的.正如列寧所指出的:「馬克思恩格斯的學說是從費爾巴哈那裡產生出來的,是在與庸才們的斗爭中發展起來的,自然他們所特別注意的是修蓋好唯物主義哲學的上層,也就是說,他們所特別注意的不是唯物主義認識論,而是唯物主義歷史觀.因此,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們的著作中特別強調的是辯證唯物主義,而不是辯證唯物主義,特別堅持的是歷史唯物主義,而不是歷史唯物主義.」[21]把方法與立場割裂,就為非馬克思主義化打開了缺口.

⑻ 德意志意識形態 認識

這要從哲學方面選取的切入點有。 康德 批判哲學 費希特主觀唯心主義行動哲學 謝林 客觀唯心主義 同一哲學 黑格爾 德國古典主義唯心主義 和邏輯學
馬克思 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法
叔本華 生命意志哲學
尼采 權力意志哲學
總之德國近代哲學家輩出。德國人長於抽象,精於思辨,喜歡窮究概念,又具有探索超驗神秘事物的內在沖動。

文學上切入點有,歌德 席勒 等。

對於這些素材,我個人認為,應該選取個別幾個,做較深剖析,尋找他們的共同點。

⑼ 德意志意識形態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德意志意識形態》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形成的標志,有著充分的根據。前蘇聯學者巴加圖利亞對此有過較為恰當的分析,他指出:「能夠根據許多特徵將《德意志意識形態》同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全部著作相區別。在這里,很多東西是第一次確立或論述的。」[1]比如,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第一次提出了「唯物主義歷史觀」的這個概念,產生了社會結構學說;第一次揭示了馬克思的階級和階級斗爭理論的特點,馬克思後來曾在給魏德邁的那封著名的信中簡明地陳述過這些特點,第一次表述了無產階級專政的思想;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完成了對青年黑格爾派的批判,馬克思和恩格斯已經承認自己是共產主義者了,而在《神聖家族》中,他們還自命為「現實人道主義者」。當然,上述理論貢獻還不是最根本的特徵,《德意志意識形態》最根本的特徵在於: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這部著作中第一次弄清並簡要陳述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即它們辯證的相互作用。在批判了黑格爾法哲學之後,馬克思得出一個結論:市民社會決定國家。這個新的發現向前跨出了決定性的一步:它給了人們了解社會全部結構和歷史全過程一把鑰匙,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展開的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全部觀點,是它的結果,同時這也是第一次對科學共產主義理論的哲學論證。《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其他的基本特徵都是從這個重要的發現中派生出來的。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唯物主義歷史觀己經形成,就這個意義上講,《德意志意識形態》是第一部成熟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
二、《德意志意識形態》的主要理論成就:歷史唯物主義原理的系統闡述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恩格斯盡管是以論戰的方式,但還是清晰而完整地闡發了自己的見解,這就是貫串全書的中心思想――唯物主義歷史觀、並由此而奠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的世界觀基礎。雖然為論戰需要所限,但該書還是清晰地提供了歷史唯物主義的邏輯框架,這就是從歷史觀前提開始,到人類社會發展進步內在機制的深刻揭示為指向的完整思路。
現實的個人:歷史唯物主義的前提 馬克思創立唯物史觀,最大的難題是如何確立歷史的坐標,也就是說,如何確立歷史觀賴以成立的真正歷史基石。觀察歷史總離不開歷史觀察者本身,而歷史觀察者總是一定歷史時代的人,因而確立歷史標尺的實質是確立人的真實存在。近代以來哲學家們都把人的真實存在同「知」相聯系,笛卡爾關於「我思故我在」的論斷,代表了此前人類對這一難題探索的基本思路,歷史也就因此而成了精神史、認識史。當然,19世紀末以來,相反的思路佔了上風,即變「我思故我在」為「我在故我思」。這固然深化了對「在」的認識,然而「在」是什麼,或者說,「在怎麼樣」的問題並沒有因此而解決。這兩種思路的共同特點,在於其立足點都是「我」,且都把真實的存在歸結為一種無條件的存在,即其虛構的「原人」。毫無疑問,任何歷史觀的前提必須是人,因為歷史只能是人的歷史。但是,現實的人總是受到歷史條件限制的,因而只能是歷史的存在,而不是「純粹的存在」。唯物史觀正是建立在這一設定的基礎上,馬克思在談及此時寫道:「這種觀察方法並不是沒有前提的。它從現實的前提出發,而且一刻也不離開這種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種處在幻想的與世隔絕、離群索居狀態的人,而是處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的、現實的、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發展過程中的人。」[2]
我們今天來談這一問題,有極大的針對性。因為從海德格爾到哈貝瑪斯都反對從生產方式入手解決人的問題。在哈貝瑪斯看來,「以生產方式作前提來討論人的問題,這是對人類理性的誤讀。其實人類個體存在的意義孕育於生活世界,由交往行為內在地構成。在生產範式中思考人的存在意義問題是形式理性對生活世界的入侵。」而海德格爾則乾脆認定,「當馬克思把生產方式介入到人的存在而展開理論時,馬克思遮蔽的就是人本身。」[3]但是,說人要受歷史條件的制約,這不是主觀的杜撰,而是任何經驗都無法推翻的基本事實。這種制約大致上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自然基礎,包括人的生理條件和各種自然條件 (地理環境等);另一個是歷史基礎,包括每一代人所必須面對的歷史遺產和歷史起點等。這些限制總起來說就是生存條件,主要是物質生活條件。生命只有在這些具體的制約中「沖動」,歷史只有在這些具體的條件下「創造」,否則,就不是現實的人,而只是想像的、抽象的人。馬克思在談及此時指出:「我們開始要談的前提並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條,而是一些只有在想像中才能撇開的現實前提。這是一些現實的個人,是他們的活動和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包括他們已有的和由他們自己的活動創造出來的物質生活條件。因此,這些前提可以用純粹經驗的方法來確認。」[4]
馬克思關於「現實的個人」的論斷首先針對著「思辨的個人」。雖然,整個德國古典哲學在人的問題上有許多重大突破,例如從康德到黑格爾,都把實踐引進哲學,尤其是人性論,從而把人看作是自我創造、自我成就的主體,也因而從根本上破除了宗教神學的教條前提。以此為基礎,他們也就確立了自由是人的最高價值,或者說,確立了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的基本准則。但是,在黑格爾那裡,人被歸結為「絕對精神」,人的創造活動和自主活動變成了「絕對精神」的自我發展,也就是說,人格化的邏輯成了主體,而人反倒成為其對象化的客體。這種主客體的根本顛倒,引發了青年黑格爾派的哲學批判運動。但是,他們卻始終未能離開黑格爾哲學的基地,「他們和黑格爾的論戰以及相互之間的論戰,只局限於他們當中的每一個人都抓住黑格爾體系中的某一方面來反對他的整個體系,或反對別人所抓住的那些方面」[5]。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些哲學家沒有一個想到要提出關於德國哲學和德國現實之間的聯系問題,關於他們所作的批判和他們自身的物質環境之間的聯系問題」[6]。表現在他們的哲學特徵上,則是他們都從一種「無前提」的人出發。
很顯然,這種「無前提」性的實質是非歷史性,也就是說這種個人不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並通過一定的歷史活動形成的,而是可以無條件地存在;從方法論上說,這類哲學都以某種「純粹的人」(即"原人")作為自己的分析起點,這種和歷史相脫離的"純抽象"的結果必然是「抽象過頭」,以致其抽象的對象變成了「抽象的人」。這樣,馬克思對"思 辨的個人"的批判就顯然針對著兩種對象:一是舍棄了一切關系 而作為終極存在的「原子式個人」,另一種是只存在於想像關系中諸如費爾巴哈的「類」、黑格爾的「異化」等的「抽象的人」。在馬克思看來,歷史的絕對前提是:「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馬克思給「生活」所加的邊注是:「地質學、水文學等等的條件。人體。需要,勞動。」[7]就是說,地理環境、有生命的人以及他們為滿足生存需要而從事的勞動構成了「生活」的基礎。正是這個基礎決定了「第一個歷史活動」不是 「分工」和「交換」,更不是「批判」,而是生產滿足生存需要的衣、食、住及其他方面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8]。「第一個歷史活動」雖然強調其歷史性的起點意義,然而它本身又是一個多側面的結構。按馬克思的分析,它包括「生活資料的生產」、「新的需要的生產」、「人口的生產」以及「社會關系的生產」等,這些方面的相互作用、相互聯系形成了一個復雜而不斷變化的系統,構成了生生不息的人類歷史的基礎。
作為唯物史觀前提的「現實的個人」,處在自然和歷史的交匯點上,是自然進化的終結和歷史創造的開端,因而也就成為一切歷史過程和社會關系的前提。在其身上,濃縮著人和自然、個體和類的最簡單、最基本和最普遍的關系,而任何力圖撇開或越過這種關系的「人」,只能導致把歷史創造活動建立在想像的基礎上。也就是說,無論是具有自我意識的「觀念人」,或是具有利己主義動機的「經濟人」,都是歷史活動的產物,而不是歷史活動的前提。因此,在馬克思看來,以往的歷史觀實質上是「沒有前提的」,問題就在於它們都把歷史中形成的人和人的關系當作無需加以說明和考察的當然前提,因而它們都這樣那樣地用「自然」割斷了「歷史」,或者說,把「歷史」當作了「自然」。
三、唯物史觀的核心:生產力和交往形式(生產關系)的矛盾
當馬克思把其哲學的出發點轉向實踐、轉向生產勞動時,人和自然、人和人的統一問題題就再也不是浪漫的想像,而是歷史的真實。但是,對實踐、勞動等本身也有個如何把握的問題。我們知道,對「實踐」可以作唯心主義的解釋,將其視為「意志的活動」,而康德、黑格爾、青年黑格爾派的許多人都是這樣理解的;對「實踐」也可以作經驗論的把握,將其視為直觀的個體實踐,而國民經濟學工業唯物主義、實用主義以至社會主義運動中的伯恩施坦主義等則都持類似立場。因此,固然不能用幻想代替現實,以道德尺度衡量歷史,然而要立足現實、面對現實並以科學的態度對待資本主義,卻已決不是經驗直觀的結果。
問題的症結在於:盡管實踐 (以生產、勞動、交往等 形式表現)是人類生存的永恆基礎,然而實踐的社會形式卻又是歷史的、具體的、非永恆的,它集歷史動力和變革對象於一身。從直觀的觀點出發,要麼無法將實踐的兩重性區分開來,尤其無法將蘊藏其中的革命性剝離出來,要麼把兩者絕對對立起來。比如說對工業,要麼不加區分地加以贊揚,結果把對工業的贊揚變成了對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的贊揚,這就是馬克思所稱之為的「經濟學的工業唯物主義」觀點;要麼不加區分地加以否定,結果把對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的批判變成了對於工業和社會化大生產的否定,這也就是馬克思所稱之為的「感傷的、懷舊的浪漫主義」立場。由此可見,對實踐兩重性 (自然物質性和社會歷史性以及相類似的許多兩重性)的科學區分,是唯物史觀創立的關鍵所在。
生產力和交往形式矛盾運動規律的發現,使得當時最為令人困惑的兩個歷史之謎得到了合理的解決:一是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問題,另一個是人的本質和異化問題。從第一個問題看,當時由於缺乏對於人類早期社會的資料,人們對於原始社會的狀況幾乎還一無所知,因而把私有制和國家視為人類歷史一開始就存在的觀點非常流行。而贊成或反對私有制的思潮的交鋒點則只能集中在人性問題上,雙方都力圖從人性中尋找對自己有利的根據,這就使得批判和改造資本主義的現實要求被擱置在抽象的人性爭論上。顯然,這不僅是毫無結果的爭論,而且是對反資本主義私有制很不利的爭論,因為資本主義的現實存在是無可辯駁的事實。要麼人性是空洞的抽象,要麼現實是人性的偶然迷失,無論持何種觀點,都是死結一個。因此,只能藉助於歷史唯物論。生產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運動第一次給了我們觀測歷史運動的正確視角,馬克思用這個方法去考察私有制和國家時,著眼點有二:一是其產生的歷史必然性,二是其內在的矛盾性。前者說明私有制和國家在生產力發展的一定階段不可避免地要產生,或者說,它們適應了生產力一定發展的需要;後者說明私有制由於其內在的矛盾,在生產力更高的發展階段就不可避免地自己把自己推向滅亡之路。

從第二個問題看,馬克思不再抽象地談論人的本質和異化問題,而是把這一問題置於現實的基礎上。他指出:「每個個人和每一代所遇到的現成的東西:生產力、資金和社會交往形式的總和,是哲學家們想像為『實體』和『人的本質』的東西的現實基礎,是他們神化了的並與之斗爭的東西的現實基礎。」[12]這樣,人的本質及其異化的抽象人性論問題,便被轉化為人的生存條件的歷史變化問題。要認識和克服人的異化問題,必須訴諸改造世界的歷史活動,不是用人性及其異化去說明歷史,而是用歷史去說明人性及其歷史變化。
四、社會進步的機制及其實現的形式
對生產方式矛盾運動的分析,特別是生產關系概念的制定,使馬克思能夠從歷史的動態過程闡發社會結構的狀況,這就是市民社會(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原理。他指出:「在過去一切歷史階段上受生產力所制約、同時也制約生產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會」,「這個市民社會是全部歷史的真正發源地和舞台」,「市民社會包括各個個人在生產力發展的一定階段上的一切物質交往」,「這一名稱始終標志著直接從生產和交往中發展起來的社會組織,這種社會組織在一切時代都構成國家的基礎以及任何其他觀念上的上層建築的基礎」[13]。
這樣,整個社會在結構上被剖析為四個相互聯系的層次,即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政治上層建築-社會意識形態,或者簡要地概括為「生產力、社會經濟形態和社會思想形態」這三個基本因素,從而科學地揭示了社會運動的內部機制。「這種歷史觀就在於:從直接生活的物質生產出發來考察現實的生產過程,並把與該生產方式相聯系的,它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即各個不同階段上的市民社會理解為整個歷史的基礎;然後必須在國家生活的范圍內描述市民社會的活動,同時從市民社會出發來闡明各種不同的理論產物和意識形態,如宗教、哲學、道德等等,並在這個基礎上追溯它們產生的過程。這樣做當然就能完整地描述全部過程(因而也就能夠描述這個過程的各個不同方面之間的相互作用)了。」[14]馬克思在這里非常清晰地表明,唯物史觀決不是片面地強調經濟作用的經濟史觀,而是努力完整地把握歷史全過程的學說,為此,一是必須關注其「物質性」,即把與一定生產方式相聯系的交往形式作為歷史的基礎,二是必須關注其「過程性」,即各種矛盾關系的歷史展開(相互作用)。
五、對「意識形態」的科學界定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里,馬克思雖然照顧當時的習慣,主要在「虛假的觀念體系」含義上使用「意識形態」一詞,但即便在這個意義上也有自己的獨特用法。馬克思在書中反復地指出,德國哲學是從「天上到地上」,而我們則要從地上 (即從現實的基礎)出發。因此,「意識形態」的虛假性的基本規定無疑指其「顛倒性」,就是說,它根本顛倒了存在和意識、生活和觀念的關系,不是從生產、生活和實踐出發,而是從幻想的觀念出發,甚至以觀念代替現實。很顯然,這里所說的「假」,主要指其沒有把觀念擺在適當的位置上,以致從根本上混淆了主賓、本末、頭足。這種規定本身無疑地含有價值上的否定意義,但是,這里並沒有涉及到這些思想觀念的內容本身之正誤、真假問題,因此,不能簡單地把意識形態的虛假性等同於「錯誤的觀念」。相反,意識形態的顛倒性源於社會存在,而且成為我們探索真實的社會存在的一個通道,故而對於其顛倒性的批判必然導致對於現實社會的批判,並最終導致對於現實社會的實踐批判。
除了「虛假的觀念體系」外,《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關於意識形態的含義至少還有兩種:其一,指統治階級的思想,亦即占統治地位的思想,因而它必定構成現存社會制度和社會關系的一部分。馬克思認為,「支配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同時也支配著精神生產的資料,因此,那些沒有精神生產資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統治階級支配的。占統治地位的思想不過是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系在觀念上的表現,不過是表現為思想的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系;因而,這就是那些使某一階級成為統治階級的各種關系的表現,……」[16]從這方面看,意識形態就談不上「虛假」,因為它不僅是現存經濟關系在觀念上的表現,而且其本身就是現存統治關系的組成部分。簡單地說,作為統治階級思想的意識形態,實際上就是「制度化的思想體系」,其作為價值系統發揮作用並使人們認同於現存社會制度。把意識形態視為每一個社會的統治思想,實際上是一種較為客觀的判斷,並不含有價值上的否定意義。
其二,指革命階級的階級意識,亦即每一個領導革命的階級藉以認清使命,團結群眾的思想觀念及口號,因而它又必定是每一種革命得以成功的輿論基礎。馬克思就此而寫道:「每一個企圖代替舊統治階級的地位的新階級,就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說成是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利益,抽象地講,就是賦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們描繪成唯一合理的,有普遍意義的思想。」必須看到,這種把自己的思想和要求描繪成全社會的要求的做法決不僅僅是一種宣傳伎倆。革命階級的革命思想能夠以社會代表的名義動員群眾,向舊社會宣戰,是有其客觀原因的。「它之所以能這樣做,是因為它的利益在開始時的確同其餘非統治階級的共同利益還多少有一些聯系,在當時存在的那些關系的壓力下還來不及發展為特殊階級的特殊利益。」[17]因此,無產階級革命和其他階級革命的區別,並不在於它不需要意識形態,不需要以全社會的唯一代表的面目出現,而在於它的階級利益確實是人類根本利益的體現,因而不僅在革命時期,而且在革命以後都能保持同其他群眾共同利益的密切聯系。

⑽ 《德意志意識形態》提出了哪些主要觀點和范疇

提出了四個觀點和范疇: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生活需要的物質,闡述了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原則,闡釋了國家和法律對所有權的依賴,對歷史唯物主義作了概括性的闡述。

1、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生活需要的物質,也就是生產物質生活本身。

為了闡述歷史唯物主義,書中論述了人類歷史的前提,指出要創造歷史,人必須能夠生存,這是歷史活動的第一前提;要生存,首先需要衣食住行等東西,所以,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生活需要的物質,也就是生產物質生活本身。

該書揭示了物質生產在社會生活中的決定性作用,探討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雖然這部作品一般用「交往形式」、「交往關系」等不確定的術語來表達生產關系,但它在歷史上首次揭示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辯證運動規律的基本內容。

在此基礎上,依次分析了原始部落所有制、奴隸所有制、封建所有制和資本主義所有制的連續變化,從而把社會發展成為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

2、闡述了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原則

進一步研究了社會政治結構與生產的相互關系,闡述了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原則。指出交往的形式,即生產關系,是生產力依靠運動的形式,是由生產力水平決定的。然而,對於所有社會政治結構和概念的意識形態而言,它構成了決定其性質的經濟基礎,而社會政治結構和意識形態則是在此基礎上構築的上層建築。

3、闡釋了國家和法律對所有權的依賴

闡釋了國家和法律對所有權的依賴,揭示了國家的階級本質。第一次,歷史唯物主義關於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的基本公式已被經典表述:「意識是任何時候實現的存在,人的存在是生命的真實過程,而不是意識決定生命。」

但生命決定意識,「正因為社會意識形態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所以支配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也支配著精神生產資料。統治階級思想是各個時代的主導思想。

4、對歷史唯物主義作了概括性的闡述

「這種歷史觀在於:從物質生產直接生活出發,考察實際生產過程,理解與生產方式有關的交往形式,即不同階段的市民社會,作為整個歷史的基礎,那麼我們就必須生活在這個國家,描述這個范圍內的公民社會的活動;

闡述公民社會的各種理論產品和意識形式,如宗教、哲學、道德等,並在此基礎上追溯其產生的過程。」這是《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前唯物史觀最完整的表述。

(10)德國哲學意識擴展閱讀:

1、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恩格斯對費爾巴哈、鮑威爾和施蒂納為代表的各式各樣唯心史觀的思想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並在此基礎上,闡述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內容,標志著唯物史觀的創立。

2、該書系統闡述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如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生產方式在社會生活中起決定作用、生產關系必須適合生產力的發展等,標志著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成熟。

3、《德意志意識形態》的原稿分為兩卷,第一卷的內容主要是研究歷史唯物主義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批判費爾巴哈、鮑威爾、施蒂納的哲學觀點。第二卷的內容是批判各種「真正的社會主義」的代表。

4、《德意志意識形態》是馬克思主義誕生時期偉大的科學著作之一。它進一步發展了神聖家族的天才思想和費爾巴哈的輪廓。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完成了對神聖家族以來青年黑格爾主義和費爾巴哈人本主義的批判。

這也標志著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他們以前哲學信仰的清算,這表明馬克思主義哲學已經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