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牛頓在物理學方面的貢獻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牛頓在物理學方面的貢獻

發布時間: 2021-03-20 00:17:50

Ⅰ 牛頓對經典力學的貢獻

在天文學方面,牛頓可以稱為近代偉大天文學家。他的傑出貢獻是製作了反射式望遠鏡,反射式望遠鏡的製造成功,是天文學史上的一項重大革新。自伽利略發明第一架天文望遠鏡以來,人們對於宇宙的認識范圍迅速擴展,但是當時流行的伽利略、開普勒等人發明和製造的折射望遠鏡,口徑有限,製造大型望遠鏡不但困難,而且太龐大,同時折射望遠鏡的折射色差和球差都很大,這些大大限制了天文觀測的范圍。牛頓由於了解了白光的組成,因而於1668年設計製成了第一架反射式望遠鏡。這種望遠鏡能反射較廣光譜范圍的光而無色差,容易獲得較大的口徑,同時對球差也有校正。這樣牛頓為現代大型天文望遠鏡的製造奠定了基礎。

牛頓在天文學上的另一重要貢獻是對行星的運動規律進行了全面考察,特別是對開普勒等人的學說進行過系統的研究。1686年他在給哈雷的信中說明了天體可以按照質點處理並證明了開普勒的行星運動的橢圓形軌道以及彗星的拋物線軌道。牛頓還進一步發展了自己的理論,認為行星都由於自轉而使兩極扁平赤道突出,還預言地球也是這樣的球體。由於地球不是正球體,牛頓就指出,太陽和月球的引力攝動將不會通過地球中心,因此地軸將作一緩慢的圓錐運動,這便出現了二分點的歲差現象。對於潮汐現象,牛頓也作出了解釋,他認為這是太陽和月球引力造成的。

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經典物理學的創始人。1642年12月25日生於林肯夏郡沃斯索普村一個農民家庭。牛頓在出生前3個月父親便去世了。3歲時母親改嫁,他由外祖母撫養。1654年牛頓開始讀小學,後在舅父的資助下進入格蘭山姆鎮皇家中學。1661年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1663年,三一學院創辦自然科學講座,牛頓成為了數學家伊薩克棗巴羅(Isaac Barrow, 1630-1677)教授的學生,1664年成為巴羅的助手。1665年獲文學學士學位,1665年至1667年為躲避瘟疫回到家鄉。1667年牛頓又回到劍橋大學,並被選為選修課的教研員。1668年3月任專修課教研員,同年獲碩士學位。1669年巴羅辭去職務,以讓牛頓晉升為數學教授。1670年牛頓又擔任了盧卡斯講座教授。1672年他被選為皇家學會會員,此後一直在劍橋大學工作。1689年被選為代表劍橋大學的國會議員。1696年他被任命為造幣廠督辦,遷居倫敦。1699年擔任了造幣廠廠長。1701年牛頓辭去劍橋大學教授職位,退出三一學院。1703年被選為皇家學會會長。1705年受封勛爵,成為貴族。1727年3月20日逝世於肯新頓村,終年85歲,終生未娶。

牛頓是科學發展史上舉世聞名的巨人。他奠定了近代科學理論基礎,是以正確的思維方法指導科學研究的代表。他是一位自強、勤奮的「天才」,為世界自然科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成為近代科學的象徵。他的科學貢獻代表了當時新生資產階級的利益,因為他為他的國家作出了巨大貢獻,死後葬於威斯敏斯特教堂。

少年時期的牛頓,便顯示出了出眾的才能。他所精心製作的許多小機械,如風車、風箏、滴漏時鍾、日圭儀等,引起了多人的注重和好評。牛頓的一生大部分時間從事科學實踐、教學和理論的研究。從1672年他發表第一篇論文起,一生寫出了多部極其著名的著作,如1686年寫成,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1704年出版的《光學》等,在科學史上都具有重要價值。他在數學、物理學、天文學等多方面創造了驚人的奇跡。在數學方面,牛頓是微積分的創始人之一,同萊布尼茲一道名垂千古。1665年,牛頓在23歲時便發現了「二項式定理」和「流數法」,「流數法」就是現代所說的微分法。同時他還發現了流數法反演,即積分法。微積分的創立,是近代數學史上的一次重大變革,是真正的變數數學,為近代科學發展提供了最有效的工具,開辟了數學上的一個新紀元。

在物理學方面,牛頓取得了力學、熱學、光學等多方面的巨大成就。牛頓是經典力學理論的開創者。他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礎上,進行了深入研究,經過大量的實驗,總結出了運動三定律,創立了經典力學體系。牛頓所研究的機械運動規律,首先是建立在絕對時空觀基礎之上的。絕對化的時間和絕對化的空間是指不受物體運動狀態影響的時間和空間。在兩個勻速運動狀態下的觀察者,對機械運動具有相同的測量結果。在高速運動狀態下,這種時空觀已不能採用,這時(運動速度與光速可以比擬),牛頓力學將被相對論力學所代替。在微觀情況下,由於粒子的波動性已明顯表現出來,牛頓力學將被量子力學所代替。牛頓在力學方面另一巨大貢獻是在開普勒等人工作的基礎上,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牛頓認為:太陽吸引行星,行星吸引衛星,以及吸引地面上一切物體的力都是具有相同性質的力。牛頓用微積分證明了,任何一曲線運動的質點,如果半徑指向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點,且繞次點掃過與時間成正比的面積,則此質點必受指向該點的向心力的作用,如果環繞的周期之平方與半徑的立方成正比,則向心力與半徑的平方成反比。牛頓還在力學發展中,首先確定了一系列的基本概念,如質量、動量、慣性和力等。經過牛頓的工作,力學已形成了嚴密、完整、系統的科學體系。

在熱學方面,牛頓確立了冷卻定律。他指出:當物體表面與周圍存在溫度差時,單位時間內從單位面積上散失的熱量與這一溫度差成正比。

在光學方面,牛頓同樣取得了巨大成果。牛頓是白光組成的最早發現者,1666年他利用三棱鏡進行了著名的色散實驗,發現白光可以分解為多種顏色的光譜帶。同時他還作出了多色光合成白光的實驗。牛頓對各色光的折射率進行了精確分析,說明了色散現象的本質。他指出,由於物質對不同顏色光得折射率和反射率不同,才造成了物體顏色的差別,從而揭開了顏色之謎。對於光的本性,牛頓提出了光的「微粒說」。他的觀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光的本質。他認為,光是由微粒形成,並且走的是快速的直線運動路徑。應用光的微粒說可以很好地解釋光的反射和折射現象,但對於衍射現象卻無能為力。微粒說是關於光的本性的重要理論之一,他同惠更斯的波動說共同構成了關於光的兩大基本理論。現代科學證明,任何物質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牛頓在光學方面還有許多發現和研究成果。如1666年他製作了牛頓色盤;1675年曾利用凸透鏡和平板玻璃觀察到了一種干涉圖樣,稱為牛頓環等。他對牛頓環進行過精細的測量,但是沒有能夠作出滿意的解釋。此外牛頓還研究製成了多種光學儀器,在天文觀測中有廣泛的應用。

牛頓的哲學思想基本屬於自發的唯物主義思想。他承認時間、空間的客觀存在,但卻把它們看成是與運動著的物質相脫離的。他所提出的形而上學的絕對時空觀,雖然在解決宏觀低速下運動物體的運動規律時能很好的適用,但在離開宏觀低速的條件時,便無能為力了。

牛頓對於宇宙的解釋也是和笛卡兒等人一樣,承認神是「第一推動力」,後來的牛頓可以說完全陷入了唯心主義。他的全部成就幾乎都是在45歲以前取得的,尤其集中在23歲以前。以後的四十年中則完全陷入了對神學的研究,他在神學方面的研究手稿竟有1,500,000字之多

Ⅱ 牛頓在物理學方面的貢獻是什麼100字左右

牛頓是經典力學理論的集大成者。他系統的總結了伽利略、開普勒和惠更斯等人的工作,得到了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運動三定律。1686年底,牛頓寫成劃時代的偉大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在1687年出版)。牛頓在這部書中,從力學的基本概念(質量、動量、慣性、力)和基本定律(運動三定律)出發,運用他所發明的微積分這一銳利的數學工具,不但從數學上論證了萬有引力定律,而且把經典力學確立為完整而嚴密的體系,把天體力學和地面上的物體力學統一起來,實現了物理學史上第一次大的綜合。

Ⅲ 牛頓在物理學方面的突出貢獻是什麼這一成就有什麼特點

牛頓最大的貢獻是建立了牛頓三大定理:
第一定理是慣性定理,第二個是加速度定理,第三個事相互作用力定律。
當然還有偉大的萬有引力公式(蘋果砸出來的那個)~
故他所建立的力學體系是僅限於低速(相對於光速而言),宏觀(相對於粒子而言),微重力。並且由於牛頓的時代局限性,他在後期研究了神學~在對於圓周運動的解釋上他便採用了第一推動力(現為切線加速度)這一概念,即上帝讓圓周運動產生了最初的加速度~
希望對你有用~

Ⅳ 牛頓在物理方面的成就有哪些

力學和引力

牛頓自己的《原理》副本,並帶有為第二版所作的修正。1679年,牛頓重新回到力學的研究中:引力及其對行星軌道的作用、開普勒的行星運動定律、與胡克和弗拉姆斯蒂德在力學上的討論。他將自己的成果歸結在《物體在軌道中之運動》(1684)一書中,該書中包含有初步的、後來在《原理》中形成的運動定律。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現常簡稱作《原理》)在埃德蒙·哈雷的鼓勵和支持下出版於1687年7月5日。該書中牛頓闡述了其後兩百年間都被視作真理的三大運動定律。牛頓使用拉丁單詞「gravitas」(沉重)來為現今的引力(gravity)命名,並定義了萬有引力定律。在這本書中,他還基於波義耳定律提出了首個分析測定空氣中音速的方法。

由於《原理》的成就,牛頓得到了國際性的認可,並為他贏得了一大群支持者:牛頓與其中的瑞士數學家尼古拉·法蒂奧·丟勒建立了非常親密的關系,直到1693年他們的友誼破裂。這場友誼的結束讓牛頓患上了神經衰弱。

光學
牛頓1672年使用的6英寸反射式望遠鏡復製品,為皇家學會所擁有。從1670年到1672年,牛頓負責講授光學。在此期間,他研究了光的折射,表明棱鏡可以將白光發散為彩色光譜,而透鏡和第二個棱鏡可以將彩色光譜重組為白光。

他還通過分離出單色的光束,並將其照射到不同的物體上的實驗,發現了色光不會改變自身的性質。牛頓還注意到,無論是反射、散射或發射,色光都會保持同樣的顏色。因此,我們觀察到的顏色是物體與特定有色光相合的結果,不是物體產生顏色的結果。(更多的細節,參看牛頓的色彩理論。)

從這項工作中,他得出了如下結論:任何折射式望遠鏡都會受到光散射成不同顏色的影響,並因此發明了反射式望遠鏡(現稱作牛頓式反射望遠鏡)來迴避這個問題。他自己打磨鏡片,使用牛頓環來檢驗鏡片的光學品質,製造出了優於折射式望遠鏡的儀器,而這都主要歸功於其大直徑的鏡片。1671年,他在皇家學會上展示了自己的反射式望遠鏡。皇家學會的興趣鼓勵了牛頓發表他關於色彩的筆記,這在後來擴大為《光學》(Opticks)一書。但當羅伯特·胡克批評了牛頓的某些觀點後,牛頓對其很不滿並退出了辯論會。兩人自此以後成為了敵人,這一直持續到胡克去世。

牛頓認為光是由粒子或微粒組成的,並會因加速通過光密介質而折射,但他也不得不將它們與波聯系起來,以解釋光的衍射現象。[8]而其後世的物理學家們則更加偏愛以純粹的光波來解釋衍射現象。現代的量子力學、光子以及波粒二象性的思想與牛頓對光的理解只有很小的相同點。

在1675年的著作《解釋光屬性的解說》(Hypothesis Explaining the Properties of Light)中,牛頓假定了以太的存在,認為粒子間力的傳遞是透過以太進行的。不過牛頓在與神智學家亨利·莫爾(Henry More)接觸後重新燃起了對煉金術的興趣,並改用源於赫密斯神智學(Hermeticism)中粒子相吸互斥思想的神秘力量來解釋,替換了先前假設以太存在的看法。擁有許多牛頓煉金術著作的經濟學大師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曾說:「牛頓不是理性時代的第一人,他是最後的一位煉金術士。」[9]但牛頓對煉金術的興趣卻與他對科學的貢獻息息相關[10],而且在那個時代煉金術與科學也還沒有明確的區別。如果他沒有依靠神秘學思想來解釋穿過真空的超距作用,他可能也不會發展出他的重力理論。(參見艾薩克·牛頓的神秘學研究)

1704年,牛頓著成《光學》,其中他詳述了光的粒子理論。他認為光是由非常微小的微粒組成的,而普通物質是由較粗微粒組成,並推測如果通過某種煉金術的轉化「難道物質和光不能互相轉變嗎?物質不可能由進入其結構中的光粒子得到主要的動力(Activity)嗎?[11]牛頓還使用玻璃球製造了原始形式的摩擦靜電發電機[12]。

Ⅳ 牛頓對物理學的主要貢獻

頓在科學上的主要貢獻是:在力學上提出三大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在光學上作出了白光是由七色光組成的判決實驗,發現並解釋「牛頓環」的干涉現象,創制了反射望遠鏡並提出光的微粒說;在數學上發現了微積分運算方法和無限級數理論,等等。他的最重要的科學著作是:1687年初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簡稱《原理》),1704年初版的《光學》。尤其是《原理》一書,幾百年來頗受推崇。
在牛頓所處的時代,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開普勒從第谷的觀測資料中總結了經驗的行星運動三定律,伽利略又給出了力、加速度等概念並發現了慣性定律和自由落體定律。但是,這些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還是孤立的、邏輯上各自獨立的東西。正是在這個時候,牛頓對行星及地面上的物體運動作了整體的考察,他用數學方法,使物理學成為能夠表述因果性的一個完整體系。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經典力學體系。按照牛頓所說的這個體系的原理,人們利用描寫物體運動的坐標及速度的初始值,就可以確定地知道該物體的未來和過去。牛頓建立了經典物理學的具有因果關系的完整體系並得到廣泛的實際應用。他所建立的力學體系不僅能說明已有的理論已經說明的現象,如充分地解釋伽利略發現的慣性定律和自由落體定律,而且能說明並解釋已有的理論不能說明的現象,如完滿地說明開普勒的行星運動三定律。更重要的是,牛頓的力學理論能預見到新的物理現象和物理事實,並能以天文觀測或實驗證實它們的正確性。在萬有引力理論的基礎上,人們後來發現並證實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存在,這是牛頓力學理論的有力佐證。牛頓力學既可以用予說明地面上的物質運動,又可以用予解釋太陽系中的行星運動,充分證明了新理論具有的自然規律的普遍性法則。
正是在《原理》一書中,牛頓提出了力學的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對宏觀物體的運動給出了精確的描述,總結了他自己的物理學發現和哲學觀點。《原理》是自然科學的奠基性巨著。該著作把地面上物體的運動和太陽系內行星的運動統一在相同的物理定律之中,從而完成了人類文明史上第一次自然科學的大綜合。它不僅標志了十六、十七世紀科學革命的頂點,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劃時代標志。它不僅總結和發展了牛頓之前物理學的幾乎全部重要成果,而且也是後來所有科學著作和科學方法的楷模。

Ⅵ 牛頓在物理領域有那些傑出的貢獻300字

牛頓在科學上的主要貢獻是:
在力學上提出三大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在光學上作出了白光是由七色光組成的判決實驗,發現並解釋「牛頓環」的干涉現象,創制了反射望遠鏡並提出光的微粒說、
他的最重要的科學著作是:1687年初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簡稱《原理》),1704年初版的《光學》。
萬有引力的發現說明,天上星體運動和地面上物體運動都受到同樣的規律——力學規律的支配。
在牛頓所處的時代,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開普勒從第谷的觀測資料中總結了經驗的行星運動三定律,伽利略又給出了力、加速度等概念並發現了慣性定律和自由落體定律。但是,這些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還是孤立的、邏輯上各自獨立的東西。正是在這個時候,牛頓對行星及地面上的物體運動作了整體的考察,他用數學方法,使物理學成為能夠表述因果性的一個完整體系。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經典力學體系。按照牛頓所說的這個體系的原理,人們利用描寫物體運動的坐標及速度的初始值,就可以確定地知道該物體的未來和過去。牛頓建立了經典物理學的具有因果關系的完整體系並得到廣泛的實際應用。他所建立的力學體系不僅能說明已有的理論已經說明的現象,如充分地解釋伽利略發現的慣性定律和自由落體定律,而且能說明並解釋已有的理論不能說明的現象,如完滿地說明開普勒的行星運動三定律。更重要的是,牛頓的力學理論能預見到新的物理現象和物理事實,並能以天文觀測或實驗證實它們的正確性。在萬有引力理論的基礎上,人們後來發現並證實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存在,這是牛頓力學理論的有力佐證。牛頓力學既可以用予說明地面上的物質運動,又可以用予解釋太陽系中的行星運動,充分證明了新理論具有的自然規律的普遍性法則。
正是在《原理》一書中,牛頓提出了力學的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對宏觀物體的運動給出了精確的描述,總結了他自己的物理學發現和哲學觀點。《原理》是自然科學的奠基性巨著。該著作把地面上物體的運動和太陽系內行星的運動統一在相同的物理定律之中,從而完成了人類文明史上第一次自然科學的大綜合。它不僅標志了十六、十七世紀科學革命的頂點,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劃時代標志。它不僅總結和發展了牛頓之前物理學的幾乎全部重要成果,而且也是後來所有科學著作和科學方法的楷模。

Ⅶ 牛頓在物理領域的哪些方面做出什麼貢獻

物體運動的三個基本定律(牛頓三定律):

第一定律(即慣性定律)

任何一個物體在不受任何外力或受到的力平衡時(Fnet=0),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第二定律

①牛頓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時作用規律。力和加速度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逝。

②F=ma是一個矢量方程,應用時應規定正方向,凡與正方向相同的力或加速度均取正值,反之取負值,一般常取加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

③根據力的獨立作用原理,用牛頓第二定律處理物體在一個平面內運動的問題時,可將物體所受各力正交分解,在兩個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別應用牛頓第二定律的分量形式:Fx=max,Fy=may列方程。

第三定律

表達式F=-F'(F表示作用力,F'表示反作用力,負號表示反作用力F'與作用力F的方向相反)。

(7)牛頓在物理學方面的貢獻擴展閱讀

牛頓人物生平

1643年1月4日,艾薩克·牛頓出生於英格蘭林肯郡鄉下的一個小村落伍爾索普村的伍爾索普(Woolsthorpe)庄園。在牛頓出生之時,英格蘭並沒有採用教皇的最新歷法,因此他的生日被記載為1642年的聖誕節。牛頓出生前三個月,他同樣名為艾薩克的父親才剛去世。由於早產的緣故,新生的牛頓十分瘦小;

據傳聞,他的母親漢娜·艾斯庫(Hannah Ayscough)曾說過,牛頓剛出生時小得可以把他裝進一誇脫的馬克杯中。當牛頓3歲時,他的母親改嫁並住進了新丈夫巴納巴斯·史密斯(Barnabus Smith)牧師的家,而把牛頓託付給了他的外祖母瑪傑里·艾斯庫(Margery Ayscough)。

年幼的牛頓不喜歡他的繼父,並因母親改嫁的事而對母親持有一些敵意,牛頓甚至曾經寫下:「威脅我的繼父與生母,要把他們連同房子一齊燒掉。

Ⅷ 牛頓對於物理學的所有貢獻

牛頓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研究,總結出了物體運動的三個基本定律(牛頓三定律):
第一定律(慣性定律)
任何一個物體在不受任何外力或受到的力平衡時(Fnet=0),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第二定律
1)牛頓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時作用規律。力和加速度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逝。 (2)F=ma是一個矢量方程,應用時應規定正方向,凡與正方向相同的力或加速度均取正值,反之取負值,一般常取加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 (3)根據力的獨立作用原理,用牛頓第二定律處理物體在一個平面內運動的問題時,可將物體所受各力正交分解,在兩個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別應用牛頓第二定律的分量形式:Fx=max,Fy=may列方程。牛頓第二定律的六個性質(1)因果性: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 (2)同體性:F合、m、a對應於同一物體。 (3)矢量性: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物體加速度方向由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決定。牛頓第二定律數學表達式∑F = ma中,等號不僅表示左右兩邊數值相等,也表示方向一致,即物體加速度方向與所受合外力方向相同。 (4)瞬時性:當物體(質量一定)所受外力發生突然變化時,作為由力決定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要同時發生突變;當合外力為零時,加速度同時為零,加速度與合外力保持一一對應關系。牛頓第二定律是一個瞬時對應的規律,表明了力的瞬間效應。 (5)相對性:自然界中存在著一種坐標系,在這種坐標系中,當物體不受力時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這樣的坐標系叫慣性參照系。地面和相對於地面靜止或作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可以看作是慣性參照系,牛頓定律只在慣性參照系中才成立。 (6)獨立性:作用在物體上的各個力,都能各自獨立產生一個加速度,各個力產生的加速度的失量和等於合外力產生的加速度。適用范圍(1)只適用於低速運動的物體(與光速比速度較低)。 (2)只適用於宏觀物體,牛頓第二定律不適用於微觀原子。 (3)參照系應為慣性系。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直線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詳見牛頓第三運動定律)表達式F=-F'
第三定律
(F表示作用力,F'表示反作用力,負號表示反作用力F'與作用力F的方向相反)這三個非常簡單的物體運動定律,為力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對其他學科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第一定律的內容伽利略曾提出過,後來R.笛卡兒作過形式上的改進,伽利略也曾非正式地提到第二定律的內容。第三定律的內容則是牛頓在總結C·雷恩、J·沃利斯和C·惠更斯等人的結果之後得出的。 牛頓是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者。他在1665~1666年開始考慮這個問題。萬有引力定律(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是艾薩克·牛頓在1687年於《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上發表的。1679年,R·胡克在寫給他的信中提出,引力應與距離平方成反比,地球高處拋體的軌道為橢圓,假設地球有縫,拋體將回到原處,而不是像牛頓所設想的軌道是趨向地心的螺旋線。牛頓沒有回信,但採用了胡克的見解。在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以及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上,他用數學方法導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牛頓把地球上物體的力學和天體力學統一到一個基本的力學體系中,創立了經典力學理論體系。正確地反映了宏觀物體低速運動的宏觀運動規律,實現了自然科學的第一次大統一。這是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一次飛躍。 牛頓指出流體粘性阻力與剪切率成正比。他說:流體部分之間由於缺乏潤滑性而引起的阻力,如果其他都相同,與流體部分之間分離速度成比例。現在把符合這一規律的流體稱為牛頓流體,其中包括最常見的水和空氣,不符合這一規律的稱為非牛頓流體。 在給出平板在氣流中所受阻力時,牛頓對氣體採用粒子模型,得到阻力與攻角正弦平方成正比的結論。這個結論一般地說並不正確,但由於牛頓的權威地位,後人曾長期奉為信條。20世紀,T·卡門在總結空氣動力學的發展時曾風趣地說,牛頓使飛機晚一個世紀上天。 關於聲的速度,牛頓正確地指出,聲速與大氣壓力平方根成正比,與密度平方根成反比。但由於他把聲傳播當作等溫過程,結果與實際不符,後來P.-S.拉普拉斯從絕熱過程考慮,修正了牛頓的聲速公式。

Ⅸ 你能說出牛頓在物理學中的貢獻嗎並談談對這句話的體會

牛頓對於物理學的貢獻是巨大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發現了三大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牛頓的貢獻還不僅限於大量的發現和分明,另外他還系統的整理了物理學的體系框架,寫出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
要說體會,蘋果手機里的什麼重力感應系統,加速感應系統等等,運用的原理就是牛頓第一運動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