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管理學問題分析:能挑100斤重擔的人應該給他多少斤的重擔
我認為短期100,長期85,比較合理
一個人的能力有限如長期的重壓,勢必把他壓垮
雖說它能挑起100但長期滿負荷一般人都受不了
要想叫他長期的
好好工作
就要給他一個自己的空間
⑵ 管理學的主要人物有哪些,和他們的事跡
1、愛德華茲·戴明
愛德華茲·戴明(1900-1993)博士是世界著名的質量管理專家,他因對世界質量管理發展做出的卓越貢獻而享譽全球。以戴明命名的《戴明品質獎》,是日本品質管理的最高榮譽。
2、彼得·德魯克
彼得·德魯克(Peter F. Drucker,1909.11.19~2005.11.11),現代管理學之父,其著作影響了數代追求創新以及最佳管理實踐的學者和企業家們,各類商業管理課程也都深受彼得·德魯克思想的影響。
3、亨利·明茨伯格
1939年出生於加拿大多倫多市的亨利·明茨伯格,是全球管理界享有盛譽的管理學大師,經理角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對管理領域常提出打破傳統及偶像迷信的獨到見解,是經理角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4、威廉·大內
威廉·大內,Z理論創始人,最早提出企業文化概念的人是日裔美籍管理學家,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企業管理碩士,在芝加哥大學獲企業管理博士學位。
5、巴納德
切斯特·巴納德,(1886~1961),美國著名管理學家,近代管理理論奠基人。代表作:1938《經理人員的職能》,開創組織管理理論研究,揭示了管理過程的基本原理,經後人進一步發展,形成管理學領域的組織管理流派,對當代管理學體系產生了重要影響。
⑶ 什麼樣的人適合學習管理學
管理學這個東西...因為我學了4年的管理學,覺得還是重在思維。如果去的學校比內較好,你容會得到很多很新的理念,這種東西看起來都很空,但實際上邏輯性很嚴密而且需要很好的思維技巧和記憶能力。
如果你記憶力不好或者邏輯思維不是很強建議不要選這類科目
因為從管理學畢業的人大多都不在做管理
如果你想成為一個職業的管理者(職業經理人之類)其實你最好學財務/會計——銷售——市場營銷——或者更專業的科目,甚至我建議你讀理工科,鍛煉好自己的思維能力之後很容易成為一名有條理的管理者
另外,在管理學院經常會聽到「學會做事前,先學會做人」。這確實是重中之重,所以如果你想成為管理者,學什麼專業無所謂,重在培養自己怎樣做人
⑷ 從管理學角度分,人分哪幾種怎麼去管理不同種類的人
從員工管理的角度分,人是分為「經濟人」和「社會人」。不同的人,也對應不同的管理方法。
一、經濟人
在管理方式上,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管理工作的重點是在提高生產率,完成生產任務方面。而對於人的感情和道義上的責任;11是管理者考慮的問題。所以管理就是計劃、組織、經營、指導、監督等;
2、管理工作是少數人的事,工人的主要任務是聽從管理者的指揮;
3、嚴格制定定額,實行計件工資,以金錢收買員工的效力和服從;同時對消極怠工者採用嚴厲的懲罰措施。
二、社會人
採取不同於"經濟人"假設的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
1、管理人員不應只注意完成生產任務,而應把注意的重點放在關心人和滿足人的需要上;
2、管理人員不能只注意指揮、監督、計劃、控制和組織等,而更應重視職工之間的關系,培養和形成職工的歸屬感和整體感;
3、在實際獎勵時,提倡集體的獎勵制度,而不主張個人獎勵制度;
4、管理人員的職能也應有所改變,他們不應只限於制定計劃、組織工序、檢驗產品,而應在職工與上級之間起聯絡人的作用。一方面,要傾聽職工的意見和了解職工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要向上級呼籲、反映;
5、提出"參與管理"的新型管理方式,即讓職工和下級不同程度地參加企業決策的研究和討論。
(4)重人管理學擴展閱讀:
經濟人負面評價
1、「經濟人」假設是以享樂主義哲學為基礎的,它把人看成是非理性的,天生懶惰而不喜歡工作的「自然人」。這是20世紀初個人主義價值觀點統治思想的反映,泰勒從企業家與工人都有的營利心來錄求提高效率的根源,把人看成機器。這是與馬克思主義的人是社會的人,人的本質就是社會關系總和的觀點相對立的。
2、「經濟人」假設的管理是以金錢為主的機械的管理模式,否認了人的主人翁精神,否認了人的自覺性、主動性、創造性與責任心。他們認為由於人是天性懶惰的,因此必須用強迫、控制、獎勵與懲罰等措施,以便促使他們達到組織目標。
3、「經濟」假設認為大多數人缺少雄心壯志,只有少數人起統治作用,因而把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絕對對立起來,反對工人參與管理,否認工人在生產中的地位與作用,其人性觀是完全錯誤的。
4、經濟人假設與人是否有利己主義還是利他主義並無必然聯系,僅僅是由資源稀缺性所引起的適應性行為選擇。
⑸ 管理學重要人物都有誰
先大體介紹幾位:
西奧多·萊維特
西奧多·萊維特是公認的現代營銷學的奠基人,曾任《哈佛商業評論》主編,作為市場營銷領域里程碑式的偶像人物,他那些令人耳目一新但又充滿爭議的書籍和文章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學者和實業界人士。
萊維特1925年生於德國,後移居美國,1959年加入哈佛商學院,不久即獲得很高的國際聲望。《營銷短視症》最初刊登於《哈佛商業評論》,一經發表即大獲成功,1000多家公司索要了3500。份重印版,40年來,總共已售出850000多份,是《哈佛商業評論》歷史上最為暢銷的文章之一。
1983年,萊維特另一篇文章《市場全球化》再次引起轟動,在國際商業界引發了至今不能平息的爭論,它使「全球化」一詞載八了管理學詞典,文章中萊維特做出了一個大膽預言:全球化已然來臨,不久之後全球性公司將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以同樣的方式銷售它們的商品與服務。
萊維特一生獲獎無數,曾四度榮膺《哈佛商業評論》年度最佳論文「麥肯錫獎」;此外,他的《營銷創新》書獲1962年度管理學院傑出商業書籍獎;1969年獲商業新聞約翰·漢考克獎;1970年獲「年度營銷人」帕林獎;1976:年獲喬治·蓋洛普卓越營銷獎;1978年獲全美營銷協會傑出貢獻獎;1989年獲國際管理理事會威廉姆M.麥克菲利獎。
肯尼斯·布蘭查德
肯·布蘭查德博士,美國著名的商業領袖,管理寓言的鼻祖, 當代管理大師,情景領導理論的創始人之一,最富有洞察力和同情心的學者。1979年創立肯·布蘭查德公司(KEN BLANCHARD)。曾幫助國際間許多公司進入全球500強;一位傑出的演說家,成功的企業顧問,一位舉世聞名的國際暢銷書作家,曾榮獲國際管理顧問麥克·菲利獎。他與斯賓賽 ·約翰遜合著的《一分鍾經理人》高居《紐約時報》和《商業周刊》暢銷書排行榜。他的書銷售了上百萬冊,並且被譯為超過25種語言在世界范圍發行。他被譽為 是當今商界最具洞察力、最有權威的人之一。
亨利·法約爾
亨利·法約爾(Henri Fayol,1841—1925),法國人,著名的管理實踐家、管理學家、地質學家、國務活動家,古典管理理論創始人之一。1841年7月29日,法約爾出生於伊斯坦布爾的一個富裕的小資產階級家庭。15歲那年就讀於里昂一所公立中等學校,在那裡度過了兩年的中學時光。兩年後經考試合格轉人聖艾蒂安國立礦業學院,時年17歲,他是同一學年裡年齡最小的學生。在法國國立礦業學院他苦讀兩年,1860年,19歲的法約爾畢業,並取得了礦業工程師資格。
現代的人們一般只知道法約爾是管理學家,其實,1860~1872年期間,法約爾的聰明才智大都用於采礦的工程問題,特別是致力於征服煤礦開采火災事故。1872~1888年期間,他的思路轉移到了煤田地質問題等決定他所執掌礦井壽命的諸要素上。這些研究使他寫出了在1886年和1893年以三卷集形式出版的體現他的三角洲理論的著名地質專題著作。作為公司的中層管理者,他因發表關於地質學問題的研究報告而獲得榮譽。1888~1918年期間,他擔任高芒布德總經理,在這期間由於要處理許多繁雜工作他很少寫作。而且他很有個性,決不允許讓自己無窮的學術興趣或授予他很多名譽職務來分散他對本職工作的精力,於是他開始拒絕接受任何與工作無關的職位。
從自己擔任一個大型、完全一體化了的企業的重要負責人的經歷中,法約爾開始形成自己關於管理的思想。從1900年起,法約爾對於專業領域的貢獻開始集中於管理問題。1900年,在提交給國際礦冶聯合會的一篇論文中他寫到,「企業中的每一個員工都或多或少地參與了管理職能……(而且)偶爾他們會施展自己的管理才能並因此而受人矚目。那些特別具有天賦的人可以從最低的職位爬到這個垂直型組織的最高層。」在這里法約爾開始把管理能力與技術知識分離開來。1908年,法約爾在冶金工業協會舉辦的50周年慶祝討論會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在這篇論文里他思想的深化更為明顯,為他的《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這部主要著作打下了基礎。首先,法約爾注意到了管理在商業活動中的作用並未被完全理解,而技術專家的意見「可以因有缺陷的管理程序而被完全破壞」;其次,「對一個企業而言,一個管理能力不錯而技術上平庸的領導人一般要比一個技術上出色而管理能力平庸的領導人要有價值得多。」因此,根據法約爾的觀點,組織的成功更多地取決於其領導人的管理能力而不是技術能力。在這篇論文中,法約爾還較早地列出了管理原則:命令的統一、命令的等級鏈、權力的分離(由部門、職權、部屬、責任和控制的建立所構成)、集中化(授權程度)以及秩序。除了這些原則之外,法約爾還談到了對未來的預見,這是一種預知未來、計劃並准備預算的能力。他還提到了對組織圖表、會議、報告以及使管理者保持信息靈通的會計制度的需要。簡而言之,法約爾1908年的論文把他的管理思想推進了一步,但卻缺乏與他1916年出版的管理巨著《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相稱的深度。1916年,代表法約爾管理思想的論著《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開始在《礦業學會公報》第3期上發表,提出著名的「管理的要素」,並產生深遠影響。這標志著一般管理理論的誕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法約爾將他的管理經驗與知識整理成四篇《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論文,第一篇論述管理教育問題,第二篇討論管理的原則和要素,其餘兩篇未出版。
法約爾通過長期的研究與總結,撰寫了大量管理理論論文,印刷成書後,曾風靡一時,發行量經久不衰。法國礦業工業學會第一次翻印本為2000冊,旋即被搶購一空,接著又重印。到1925年,先後印刷了15000冊,並在當年由巴黎唐納德·弗萊雷斯把這些專題文章以書籍形式重新出版。
作為總經理,法約爾的成功歸因於管理方法而非他的技術知識。在他任職期間,公司冶金方面的利益得到了巨大增長,但作為煤礦工程師所應了解的技術細節他卻所知甚少。指令、協調、檢查、組織圖表、十年預測、十年計劃等這些在他任職前已花費20多年時間來發展完善的管理方法,在他以後的工作中得到了更加詳盡的推廣。
由於煤礦工業的性質,像法約爾這樣的煤礦工程師成為第一批發展管理模型的專家,是不會令人吃驚的。波拉德已經告訴我們為什麼那個時候的煤礦工業在發展深入的、規范的管理結構方面比其他部門走得更遠。法約爾被大眾接受的形象,是一個天真的抽象原理設計者。
法約爾也已意識到了各種物理的、地質的、人類的偶發事件可能影響計劃執行的程度,因此,他的管理方法並沒有排除不確定性的存在,而是尋找最大限度地降低不確定性的方法。2
1949年,康斯坦斯·斯托爾斯把法約爾的《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從法文譯成英文出版發行。但對該書書名的翻譯問題曾產生過一些爭論,尤其是關於能否用英文的management(管理)來表示法文的administration(管理)的意思。有人爭論說,用management來代替administration就容易使人對法約爾「管理」一詞含義的理解過於狹窄,以為法約爾所闡述的僅僅是關於工業管理的思想。而法約爾本人卻在序言中聲稱:「在處理工業、商業、政治、宗教或其他各方面的大小事務時,『管理』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實上,在他的晚年,法約爾研究了法國的公用事業,並在高等軍事院校講授管理學課程。可見,法約爾意在創立一種能廣泛地適用於各種組織的理論方法,這是為大家所公認的事實。
美國學者克勞德·小喬治在仔細研究了法約爾的思想後指出,《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一書對管理思想做出了卓越而重要的貢獻。這主要表現在他提出了對管理的發展極為重要的三項革命性內容:
(1)管理是可以應用於各種形式團體活動的一套獨立的知識——管理的普遍性;
(2)能夠應用於所有各種工作的第一個全面和綜合的管理理論;
(3)在學院和大學中開設管理課程的思想。3
法約爾一生所獲學術榮譽獎有:法國科學院德雷塞獎章、全國工業促進會金質獎、礦業學會金質獎與榮譽獎、法國政府管理顧問、國立礦業學院名譽校長。
此外還有:
彼得·德魯克
Peter F. Drucker
亨利·法約爾
Henri Fayol
伊戈爾·安索夫
H. Igor Ansoff
馬克斯·韋伯
Max Weber
赫伯特·亞歷山大·西蒙
Herbert Alexander Simon
弗雷德里克·W ·泰羅
Frederick Winslow aylor
切斯特·巴納德
Chester Irving Barnard
伊爾頓·梅奧
George Elton Mayo
莉蓮·吉爾布雷斯 瑪麗·福萊特
亨利·明茨伯格
Henry Mintzberg
亞伯拉罕·馬斯洛
Abraham Maslow
克里斯·阿吉里斯
Chris Argyris
亞當·斯密
Adam Smith
彼得·聖吉
Peter M. Senge
邁克爾·哈默
Michael Hammer
羅伯特·坦南鮑姆
Robert Tannenbaum
維克多·弗羅姆
Victor H. Vroom
庫爾特·盧因
Kurt Lewin
埃爾伍德·斯潘塞 ·伯法
Elwood Spencer Buffa
弗雷蒙特·卡斯特
Fremont E. Kast
小艾爾弗雷德·杜邦 ·錢德勒
Alfred Dupont Chandler
約翰· 科特
John P. Kotter
威廉·愛德華茲·戴明
William Edwards Deming
查爾斯·漢迪
Charles Handy
邁克爾·波特
Michael E. Porter
澀澤榮一 斯金納
Burrhus Frederic kinner
艾爾弗雷德·斯隆
Alfred Pritchard Sloan JR.
菲利浦·克勞士比
Philip B. Crosby
約瑟夫·朱蘭
Joseph M. Juran
道格拉斯·麥格雷戈
Douglas McGregor
野中郁次郎 菲利普·科特勒
Philip Kotler
湯姆·彼得斯
Tom Peters
勞倫斯·彼得
L. J. Peter
戴維·麥克利蘭
David Clarence McClelland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⑹ 有關管理學里,心機太重的人能用嗎
有才能的話,心機重不代表人品不好,心機重不用來耽擱你的大事用也無妨。
無才心機重就拜拜咯
⑺ 什麼是社會人(管理學)
不論是「紋身喊麥社會搖,一日三頓小燒烤」的群體畫像令人忍俊不禁,還是「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的調侃戲說加溫熱門IP,或者是微信聊天中那個「社會、社會」的表情包佔領收藏夾,「社會人」這個乍聽起來頗具學術感的詞彙,卻有著不那麼學術的意味,在讓人「不覺明厲」的同時,產生諸多戲劇性的效果。
在酒吧跟人起沖突,我揪住對方衣領問:「知道什麼叫社會人嗎?」
對方一拍手,旁邊瞬間沖出幾個人把我圍住說:「不知道又怎麼樣?!」
於是我耐心的跟他們解釋:「社會人與經濟人相對,是指在社會學中指具有自然和社會雙重屬性的完整意義上的人。」
對方要打我,我說:「都是同一條道上的,不必動手吧?」
對方:「你哪條道?」
我:「我堅定地走社會主義道路,你呢?」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在等他回答,他咬咬牙道:「我也是,那今天就算了。」
計劃經濟時代,與單位人相比,那些沒有正統職業的人,被視為游手好閑、尋釁滋事的「社會人」。當「混社會」「社會青年」等概念在歷史中褪去色彩,社會人變成與學生對立的概念,對不諳世事的學生而言,畢業被稱作「走上社會」,是變成社會人的開始。
從現實生活的寫照,到一種無厘頭的表達方式,社會人在網路空間完成第三次進化,深諳各種攻略、段子、套路也好,左右逢源、老於世故也好,社會人在網路語境中被賦予了更多復雜的內涵。
畢業後,第一次同學聚會選在了動物園,大家共同的理由是:只有在這里,才能感慨自己還是個人啊!
⑻ 人,是什麼人。 管理學
人,可以從生物復、精神與文化等各制個層面來定義,或是這些層面定義的結合。生物學上,人被分類為人科人屬人種,是一種高級動物。精神層面上,人被描述為能夠使用各種靈魂的概念,在宗教中這些靈魂被認為與神聖的力量或存在有關。文化人類學上,人被定義為能夠使用語言、具有復雜的社會組織與科技發展的生物,尤其是能夠建立團體與機構來達到互相支持與協助的目的。中國古代對人的定義是:有歷史典籍,能把歷史典籍當作鏡子以自省的動物。那些沒有歷史典籍的部族,雖有語言,能使用工具勞動,都只能算野蠻動物,其邦族稱號在漢字中都從犬旁。
⑼ 古代管理學對現代企業管理的影響,在守信,重人法治等方面
從目前看來,中國的古代管理學似乎隻影響到了西方的企業,比如在守信方面,重法治方面國內的企業在這些方面都是背道而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