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宋明理學題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宋明理學題

發布時間: 2021-03-19 01:33:54

㈠ 宋明理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首先先解釋一下宋明理學的概念: 宋明理學亦稱「道學」。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時代,佔主導地位的儒家哲學思想體系。
理學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理學就是指宋明以來形成的佔主導地位的儒家哲學思想體系,包括:(1)在宋代占統治地位的以洛學為主幹的道學,至南宋朱熹達頂峰的以「理」為最高范疇的思想體系,後來習慣用「理學」指稱其思想體系。(2)在宋代產生而在明代中後期佔主導地位的以「心」為最高范疇的思想體系。以陸九淵、王守仁為代表的「心學」。狹義理學則專指程朱學派。

其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主要派別:
按現代學術界的通常做法,可以把宋明理學體系區分為四派:氣學(張載為代表)、數學(邵雍為代表)、「理學」(程朱為代表)、心學(陸王為代表)。
高二必修三教材中主要講的是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他們形成的背景是三教合一。

我就按必修3的內容來說了。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張:
程朱理學即二程兄弟(程顥,程頤),南宋朱熹集大成。建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性質)。提出「理」先於天地而存在,將上的地位。其為學主張「即物而窮理」。與朱熹對立的為陸九淵的主觀唯心主義,提出「宇宙便是吾心」的命題。 朱熹繼承並發展了二程的思想,提出「存天理,滅人慾」。
這裡面的「理」即儒家倫理道德思想。
方法論是「格物致知」。

陸王心學 代表人物是陸九淵和王陽明(字守仁,也稱王守仁)明代,王守仁進一步發展陸九淵的學說,認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斷言心之「靈明」為宇宙萬物的根源。為學主「明體心」、「致良知」。
「致良知」就是其方法論。
而性質是主觀唯心主義。

此外,北宋張載提出的氣一元論,與二程截然不同。明代王廷相以及清初的王夫之、顏元等,對程朱、陸王皆持反對態度。至戴震著《孟子字義疏征》,得出「理存於欲」,指出「後儒以理殺人」,則更給予了「理學以有力的批判。這些必修3教材上並未做過多解釋。

宋明理學這一章主要把握這倆學派的代表人物主張 以及它的影響跟評價。
我在這補充一下影響以及評價:
影響:宋明理學反映了中國古代社會後期有思想有見識的中國人在思考和解決現實社會問題與文化問題中所生出來的哲學智慧,它深深影響了中國古代社會後半期的社會發展和文明走勢,現代的中國人仍然不得不面對由它所造成的社會及文化後果。然而也正是這個智慧成果,其在成功地回應佛老而使儒學重新走上正統地位。
評價:
消極方面:以三常五綱維持專制統治,壓制扼殺人的自然慾望和創造性。適應了統治階級壓制人民的需要,成為南宋以後長期居於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
積極方面:有利於塑造中華民族的性格特徵:重視主觀意志,注重氣節道德,自我調節,發憤圖強,強調人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凸現人性。

還有不理解的可以追問。。不過我也是高二學生 今天要回學校了。追問後我下周來可以再替你解答。

㈡ 有關宋明理學的一道歷史題

C
道家講無為清修,煉丹修身之類的的,排出
佛家講因果報應,排出
心學講致良知,知行合一,排出

儒家理學講 捨身取義,殺身成仁,就是它了

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㈢ 宋明理學

宋明理學,理學一名始稱於南宋,明理學是分廣義和狹義的,廣義理學就是指內宋明以來形成的佔主容導地位的儒家哲學思想體系,狹義理學則專指程朱學派,正面影響:開啟了忠君的高潮,從此封建王朝沒有再從內部瓦解過,權力之爭從外戚、權臣那裡轉化為對外族侵略的矛盾。很好的維護了內部的統一,社會相對穩定,有效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文人士大夫的社會地位提高,發展了中華文化,創造了很多燦爛的文明。

負面影響:文人開始變得迂腐,重視繁文縟節,拖慢行政速度。開啟了重文輕武的風氣,導致國家國防力量羸弱,面對外來侵略不堪一擊。儒家孔子所倡導的「權」的思想變得僵化,行政機關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降。對婦女進行了多方面的禁錮,強化了貞潔等等葬送女人一生幸福的各種觀念,讓中國婦女從此陷入被壓迫的深淵。

㈣ 宋明理學的主要內涵是什麼

宋明理學的主要內涵是闡釋義理、兼談性命。

宋明理學是一種既貫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運(佛教),又繼承孔孟正宗(根本),並能治理國家(目的)的新儒學,是宋明時代佔主導地位的道家哲學思想體系。漢儒治經重名物訓詁,宋儒則重闡釋義理、兼談性命,因有此稱。

理學是中國古代精緻、完備的理論體系,其影響至深至巨。理學的天理是道德神學,同時成為儒家神權和王權的合法性依據,理學以儒家學說為中心,兼容佛道兩家的哲學理論,論證了綱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恆性,至元朝成為官方哲學。

(4)宋明理學題擴展閱讀

宋明理學,理學一名始稱於南宋,朱子曾說「理學最難」,陸九淵也說「惟本朝理學,遠過漢唐」。明代,理學成為專指宋以來形成的學術體系的概念。亦稱「道學」。

理學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理學就是指宋明以來形成的佔主導地位的儒家哲學思想體系,包括:

1、在宋代占統治地位的以洛學為主幹的道學,至南宋朱熹達頂峰的以「理」為最高范疇的思想體系,後來習慣用「理學」指稱其思想體系。

2、在宋代產生而在明代中後期佔主導地位的以「心」為最高范疇的思想體系,以陸九淵、王守仁為代表的「心學」。狹義理學則專指程朱學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宋明理學

㈤ 簡述宋明理學

宋明理學亦稱「道學」。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時代,佔主導地位的儒家哲學思想體系。宋、明儒家的哲學思想。漢儒治經重名物訓詁,至宋儒則以闡釋義理、兼談性命為主,因有此稱。北宋初胡瑗、孫復、石介,稱為「理學三先生」。然理學實際創始人為周敦頤、邵雍、張載、二程兄弟,至南宋朱熹而集大成。建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提出「理」先於天地而存在,將上的地位。其為學主張「即物而窮理」。與朱熹對立的為陸九淵的主觀唯心主義,提出「宇宙便是吾心」的命題。明代,王守仁進一步發展陸九淵的學說,認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斷言心之「靈明」為宇宙萬物的根源。為學主「明體心」、「致良知」。此外,北宋張載提出的氣一元論,與二程截然不同。明代王廷相以及清初的王夫之、顏元等,對程朱、陸王皆持反對態度。至戴震著《孟子字義疏征》,得出「理存於欲」,指出「後儒以理殺人」,則更給予了「理學以有力的批判。

宋明理學,理學一名始稱於南宋,朱子曾說「理學最難」,陸九淵也說「惟本朝理學,遠過漢唐」。明代,理學成為專指宋以來形成的學術體系的概念。

理學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理學就是指宋明以來形成的佔主導地位的儒家哲學思想體系,包括:(1)在宋代占統治地位的以洛學為主幹的道學,至南宋朱熹達頂峰的以「理」為最高范疇的思想體系,後來習慣用「理學」指稱其思想體系。(2)在宋代產生而在明代中後期佔主導地位的以「心」為最高范疇的思想體系。以陸九淵、王守仁為代表的「心學」。狹義理學則專指程朱學派。

代表人物:北宋: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邵雍。即北宋五子;南宋:朱熹、陸九淵;明代:王陽明。就主導思潮而言,理學代表人物可概括為「程朱陸王」。

主要派別:按現代學術界的通常做法,可以把宋明理學體系區分為四派:氣學(張載為代表)、數學(邵雍為代表)、「理學」(程朱為代表)、心學(陸王為代表)。

宋明理學所討論的問題隨不同時期、不同流派而有所不同。理學與唐以前儒學尊《五經》一個重要不同之處,《四書》成為尊信的主要經典。價值體系和功夫體系都在《四書》。《六經》為粗米,《四書》為熟飯。理學的主要根據和討論的問題都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緊密相關。理學討論的主要問題大體是:理氣、心性、格物、致知、主敬、主靜、涵養、知行、已發未發、道心人心、天理人慾、天命之

㈥ 宋明理學的內容(一個選擇題)

程朱理學強調「理」是世界的本原,他通過「格物致知」地方法認識世界;陸王心學主張「心」是世界的本原,天理就在心中,不必外求,即「發明本心」「致良知」。他們都認為世界不是客觀物質的世界;實質都是以儒學思想綱常倫理約束社會,維護專制統治。也就是以倫理道德為其核心內容。

㈦ 一道關於宋明理學歷史影響的題

宋元明時期,是中國文化和哲學發展的又一個高峰。由於宋明時期中國哲學的主要代表形態是理學,人們習慣上多以「宋明理學」的概念來稱呼這一時期的哲學。
宋明理學是儒學的一種歷史表態,是繼魏晉把儒學玄學改造之後,對儒學的佛(佛教)老(道教)化改造;宋明理學是對隋唐以來逐漸走向沒落的儒學的一種強有力的復興。這個復興儒學的運動,由隋唐之際的王通發其先聲,由唐代中期以後的韓愈、李翱、柳宗元諸人繼其後續,而至兩宋時期蔚為大觀,形成一場聲勢浩大、波瀾壯闊而又影響久遠的儒學運動。在時間上,這場儒學運動持續到明清之際,影響直至當代;在空間上,這場儒學運動不限於儒學的故鄉,還牽涉到受儒學影響的東亞諸國,以至於在這些國家,所謂的儒學主要就是理學(或稱性理學);宋明理學是當時中國有抱負有思想的學術群體對現實社會問題以及外來佛教和本土道教文化挑戰的一種積極回應,他們在消化吸收佛道二教思想的基礎上,對佛道二教展開了一種與孟子「辟楊墨」相類似的所謂「闢佛老」的文化攻勢,力求解決漢末以來中國社會極為嚴重的信仰危機和道德危機。
宋明理學反映了中國古代社會後期有思想有見識的中國人在思考和解決現實社會問題與文化問題中所生出來的哲學智慧,它深深影響了中國古代社會後半期的社會發展和文明走勢,現代的中國人仍然不得不面對由它所造成的社會及文化後果。然而也正是這個智慧成果,其在成功地回應佛老而使儒學重新走上正統地位的同時,也同時改換了先秦儒學的積極精神,把民族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引向萎靡和頹廢,因而就其後果而言,其智慧的思辨也具有消極的一面。
我們研究理學哲學智慧,不僅在於了解它對回應與解決當時社會與文化問題作了怎樣的解答,更重要的還在於通過對其得失的分析來幫助我們思索一些諸如「什麼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如何正確回應外來文化」、「如何正確面對和處理社會成員中普遍存在的信仰危機和道德危機」等對當代仍至為重要的哲學問題。而給這種思考以啟發和借鑒,正是理學智慧的意義所在。
編輯本段怎樣評價宋明理學?
消極:用三綱五常維系封建專制,壓制扼殺人的自然慾望。
積極:有利於塑造中華民族的性格特徵:重視主觀意志,注重氣節道德,自我調節,發奮圖強,強調人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凸現人性。

㈧ 關於宋明理學的問題

C

我再補充一下吧~

首先我們要清楚什麼是宋明理學。
宋明理學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個重要思想體系。其集大成者便是朱熹。朱熹建立了一套比較系統的客觀唯心主義思想體系。提出「理」先於天地而存在,將上的地位。其為學主張「即物而窮理」

了解了這些之後我們再來看這道題。

A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這是說理普遍存在於世間萬物之中。 宋明理學既然認為「理」是萬物的本原,那麼A顯然是對的。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無所逃於天地之間」語出《程氏遺書》卷五。 這句話是宋明理學在解釋社會關繫上的,為規范當時適合現行秩序所作貢獻的典範。所以也是正確的。

先放下C,我們先來看D。
因為D這句話實在是太經典了,在後世人嚴重簡直就可以說是朱老夫子的主打名言之一。
「存天理,滅人慾!」
「人之一心,天理存,則人慾亡;人慾勝,則天理滅。未有天理人慾夾雜者。學者須要於此體認省察之。」 「學者須是革盡人慾,復盡天理,方始是學。」(《 朱子語類》卷十三)
在人性論和認識論方面,宋明理學把「天理」和人性聯系起來,認為「天理」在人心即為「性」,「性即理也」。強調人性本善,後世之人有「賢」、「愚」之分,是由於氣稟不同,「氣有清濁,稟其清者為賢,稟其濁者為愚。」認為「濁氣」和惡性都是人慾,人慾橫流,蒙蔽了本心,便會損害天理。「無人慾即皆天理」,因此要人們「存天理,去人慾」。要「存天理」,必須先「明天理」。而要「明天理」,便要即物窮理,逐日認識事物之理,積累多了,就能豁然貫通。提出了「格物致知 」的思想,倡導「涵養須用敬,進學在致知」的修養方法。
所以這句話顯然是對的。

最後我們再來看C。
穿衣吃飯,即使人倫物理。
先不管這句話的出處。
穿衣吃飯是什麼呢?聰明的樓主肯定發現了!穿衣吃飯就是人慾啊!

做多了選擇題的孩子們早就知道了,如果有兩個選項內容含義是相反的,那麼肯定其中的一個就是我們要抓的特務!

說了這么多,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如果滿意就加點分,不方便就隨意好了:)

PS:toto110119,我也知道宋明理學分不同時期不同流派不同內容。不過只要稍微看題就知道,四個選項三個都是程朱派的,不抓剩下那一個抓什麼呢?

寫得太多了,怕樓主眼花,最後重申一遍:
選C!

㈨ 宋明理學包括哪些內容

宋明理學包括儒家思想的正當性與必然性,先秦孟子從「四 端」說出發,對儒家的性善論作了論證,荀子則從性偽說出發對性惡論作了論證,董仲舒把儒家道德嫁接在講究陰陽災異的世界觀上,對儒學作了讖緯神學式的論證。

在宋明儒學家看來,以往的這些論證要麼是「不備」(不夠充分,如孟子),要麼是「不明」(混亂不清或者錯誤,如荀子與揚雄),而董氏的陰陽災異和神學 化的論證則更顯得粗淺,實際上已誤入歧途。

理學家們為了建立儒家的形上學,他們一方面借鑒道家、玄學甚至是道教和佛學在哲學本體論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傳統儒學尋找能夠用來構築哲學形上學的因素,例如被列於 「六經之首」而最具形上學性質的《周易》的道器觀,孔子的「仁」學,《孟子》與《中庸》對於「性」與「天」的問題的探討。

(9)宋明理學題擴展閱讀

從儒學自身發展來看,理學作為一種哲學思潮或者儒學復興運動,它所強調的義理之學,是對於漢唐儒學的一種反動,表現出一種想要擯棄漢唐訓詁之學而直接面向經典、回復聖人之道的氣勢,頗有一點「文藝復興」的味道。

理學家們標榜自己的學說為「實學」、「實說」,批評佛老的學說以及漢唐的章句之學和講求詩詞歌賦的詞章之學為「虛學」、「虛說」。

虛實之別,就在於是否講求儒家的義理。理學所強調的義理,實質上也就是儒學的倫理道德學說,它包括儒家所提倡的綱常人倫以及內含於其中的「所以然」與「所當然」的道理。

理學家所強調的義理,就其內容而言,與漢代董氏的儒學相比,其重點不在政治哲學上,而在倫理道德上;與先秦的元典儒學相比,其對倫理道德的闡述,更側重於哲學的表達。

宋明理學家在儒學的倫理道德學說上,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邏輯層次的哲學范疇和理論結構。無論是各種各樣的理學本體論、作為道德基礎的人性 論、「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養論、「格物」或「格心」的認識論、成賢成聖的境界論、由修齊而治平的功能論,均是以倫理道德為核心內容

㈩ 宋明理學的題目

【答案】D。解析:據材料「良知致人於平等,亦即使之得自由……皆純由個人自決」並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平等、自由」體現了自由平等的思想主張,這為明清之際進步思潮的產生奠定了基礎,故D項正確;材料「一切外在之標准悉喪失其威權」說明判斷是非的標准不是權威,故A項錯誤;程朱理學的綱常禮教並不宣揚自由平等,故B項錯誤;王陽明也沒有反對君主專制的主張,故C項錯誤。故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