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李雪的人物簡歷
1938年2月參加革命,1940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蠡縣抗日動員會宣傳員,區人民武裝自衛隊指導員,蠡縣報社、冀中導報社記者,凌源縣區長,中共葉柏壽縣委宣傳部長,中共遼西省委宣傳部科長、處長、副部長,中共錦州市委第二書記、第一書記,中共錦西(現葫蘆島)化工廠黨委書記,中共錦州醫學院黨委書記,遼寧省政府農業辦公室主任、黨組書記,中共遼寧省第五屆委員會委員,省政協常委。1956年曾當選為中共八大代表。1985年離休。1992年9月4日4時15分在沈陽逝世,終年77歲。?
B. 怎麼客觀評價李雪的這本書
這本書明顯的特點是表達上的乾脆利落,清晰直接,這也是李雪不同於心理執業者的性格特點。
她極少使用「可能」、「或許」、「某種程度上」這種邏輯理性的字眼,這使她的表達有某種穿透力,她將枯燥乏味的心理學術用語和論證過程變成了生活散文,但同時也存在一直為人所詬病的過於絕對與缺乏實證的問題。
在某種程度上,這本書是將克萊因、溫尼科特、榮格、海靈格等心理大師的觀點與其對人性的觀察進行了雜糅(甚至還有彼尚的《輕而易舉的富足》與《秘密》這種大眾心靈雞湯的影子),然後作為一個單身未婚女性拿出了這本專寫母嬰關系的書,這是有點危險的投機取巧。
但這本書仍然超越期望值,在看來能引發思考的就是好書,它做到了。
C. 說武志紅和李雪從此是路人,這是什麼江湖恩怨
哈嘍大家好,武志紅李雪什麼關系?日前,武志紅李雪上了熱搜,引起了不少網友熱議,或許大家都不太認識武志紅李雪,但其實兩人都十分有名,都是心理學和親子教育,粉絲百萬。那麼熱搜上武志紅李雪鬧掰是怎麼回事呢,武志紅李雪在一起過嗎?揭露武志紅和李雪為什麼鬧掰分手始末。
在小編看來,兩人有今天的結局完全是咎由自取。
好啦,今天就分享到這里,記得點贊評論,謝謝
D. 心裡學家李雪的當我遇見一個人讀後感
《當我遇見一個人》-李雪 讀書摘抄感悟
初次知道李雪是在一次微課上,我聽到她說她的痛苦以及如何從痛苦中解脫的,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微課末她推薦了自己的書,我就買來看了。
薄薄的不到200頁的書,印證了了我以前的好多觀念也顛覆了一些我的觀念。整本書都在訴說著她的最基本的觀點:母嬰關系,決定孩子的一切關系。並從多方面闡述我們要愛孩子如他所是,而不是如我們所願。
在嬰兒初期,沒有嬰兒,只有母嬰關系。李雪從客體關繫心理學出發認為是母嬰關系決定了這個嬰兒長大後的生命底色。嬰兒出生的頭兩個月里處於「正常自閉期」。這個階段的嬰兒對外界的反應很少,基本上只有吃和睡。因為這時候的嬰兒的感覺里,世界和自己是一體的,就像還在子宮里一樣,尚不存在外在的母親。母親的積極關注和陪伴,維持了嬰兒的這種「全能自戀」,即「世界與我一體,呼奶換抱。無所不能」。當嬰兒的「全能自戀」得到較充分的滿足後,心智自然向前發展,逐漸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分開,不僅僅關注自己,也開始關注別人。愛向內灌注滿了,自然迴流向外界。這就是所謂的「主客體分化」。完成這種分化後,嬰兒對世界產生了最基本的信任,將來不會再遇到挫折時想要毀滅一切。如果嬰兒在最初的體驗里體驗到自己的「無所不能」,他以後的生命底色將是溫暖多彩的,反之則將是孤獨灰暗的。
基於以上的如何陪嬰兒度過「全能自戀」期,從而順利成功「主客體分化」的理解,以下基於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訓練方法都是有損嬰兒生命底色的做法。例如:哭聲免疫法、哭聲控製法、定點定時哺育、睡眠訓練、延遲滿足等。這些做法會讓嬰兒的「全能自戀」的心理基礎嚴重受損,為以後的心裡問題埋下了隱患。
在孩子得到了愛與自由以後,可能表現得更加不懂事,或者更加依賴,更像一個嬰兒,這就是退行。退行是一種很好的現象,表明孩子過去受過的創傷正在療愈。對此父母無需焦慮,恰恰證明此時父母給與了愛與自由,孩子開始相信愛了,才敢將創傷釋放出來。父母應該繼續給予愛與自由,讓創傷徹底療愈。例如,一個孩子在6個月大的時候離開了父母,可能回到父母身邊時已經2歲了,但是孩子可能會表現出來不走路了,讓父母抱,好像是更嬌氣了,這個時候父母應當按照6個月大的嬰兒一樣來對待孩子,而不是把他當成2歲的孩子。當孩子的創傷療好了,自己就自然又恢復到2歲大的孩子的樣子了。其實,這就是親密關系的一種修復。很多問題都由親密關系出問題而出現,問題若想得到解決,一定是反過來重修親密關系,而不可能繞過這一層。
損害親密關系的一種做法,也是我們很多家長都很很難注意到的一點就是評判。我們評判孩子不懂事,評判孩子調皮,評判孩子害羞,評判孩子浪費,評判孩子不體諒父母,評判孩子不努力,評判孩子不認真,評判孩子沒有耐心,評判孩子不專注,評判孩子挑食,評判孩子… 我們缺乏一種放下評判,全然看見的能力。李雪在她的博客上講了一個她如何放下對妹妹評判的例子:妹妹放暑假來她這里,她給了妹妹一把錢,讓妹妹想買什麼零食就自己去買。妹妹從樓下麵包店裡買了麵包,因為麵包沒有防腐劑,只能放三天,可是三天期限到了,麵包還放在那裡原封未動。李雪第一想法是,得教育妹妹不能浪費。可是轉念注意到了自己對妹妹的評判,如果今天評判了妹妹,就給妹妹灌輸了一種浪費可恥的觀念,然後妹妹長大後有了自己的家庭,當有一天自己的丈夫或者孩子也買錯了東西,或者不小心浪費時,妹妹因為有這種浪費可恥的觀念也來評判老公或者孩子,就有可能跟老公或者孩子發生沖突,生後就有可能不幸福。所以,反過來,李雪是這么做的,只是客觀的把事實告訴妹妹麵包沒有防腐劑,保質期只有三天,三天沒有吃就過期了。妹妹說知道了,以後再也沒有出現過麵包放過三天的事情。反而是她自己後來有次竟然買了麵包放那裡忘記吃了。妹妹也只是很客觀的提醒了一下姐姐。
其實,上面這個例子也很好的說明了,親子關系決定了孩子的一切關系,或者更確切的應該說親密關系,因為親密關系包含了所有跟孩子與能夠親密接觸的人的關系,不僅僅指父母。如果不是姐姐的沒有評判,妹妹後面的婚姻關系和親子關系就是另外一種面貌呈現。仔細想來,我們現在之所以這么待人接物,皆可以在我們原來的親密關系中找到影子。所以,當我們覺察到我們的某種觀念、行為會給我們自己或者別人帶來痛苦或者麻煩時,正是我們回觀自己,療愈自己的一個最好的時機。
李雪主張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多一種規則就給孩子的無限可能多了一道枷鎖。這點我還不能完全領悟,看來我也不能免除焦慮,我也會想孩子說什麼就是什麼,會不會被慣壞?但是我能理解這樣的做法,如果去超市限制只可以買一樣東西,他未來在面對多個商機時就會無意識地搞砸一些,最終只能抓住一個。父母若是對金錢沒有匱乏感,在能力范圍之內全然滿足孩子,孩子未來和金錢的關系自然輕松豐盛;父母若是經濟不允許,可以誠實的告訴孩子:「這次去超市,我只願意給你花20塊錢。這是媽媽的事,而不是你只配花20元。」
李雪這樣說:那些篤信「就是不能滿足孩子所有慾望」的父母,他們寫入孩子潛意識的信念會指揮孩子未來就是找不到滿意的工作,不能和條件很好的人結婚,人生願望總是不能順利實現。因為在父母的教育下,孩子從小潛意識已經相信自己不配過上各方面都滿意的人生。失敗者不是物質社會造成的,而是潛意識創造的。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不合理欲求」,所有的欲求都如它所是的在那個當下真實存在。這個真的需要慢慢去體會,估計也會各界說法不一,但是我現在確實偏向李雪的說法。這種說法體現著自由,如果你想做什麼,總有個人跳出來說你這樣不行,你會憤怒自己沒有自由。對於孩子的所謂的「不合理欲求」,也許就是這個道理吧。
E. 心理學:經常聽父母哭窮的孩子會怎樣
心理學:經常聽父母哭窮的孩子會怎樣?別讓這些做法毀了孩子!
心思學家李雪說:父母無論貧富,都可以向孩子傳遞一個信心,即——你的欲求很美妙,你值得擁有統統最好的東西,那麼孩子將來天然會物質豐富,而且不執著於奢靡。
記憶中比較深入的一次是,我身邊的小同伴們都有了一個可以套在腳上的、帶球的玩具,要2塊5毛錢,關於我小時候的物價來說不算便宜,但我實在太想擁有一個了。
我求了媽媽很屢次,但媽媽都不肯買給我,並且說了很多話來敷衍我。大約是從誰人時候開始,我就變得十分懂事,很少去提出本人的需求。
而我從小到大,和媽媽一同去逛街,媽媽經常掛在口頭上的一句話都是:「太貴了,我們買不起。」
已經有一段時間,我每次跟著媽媽去逛街,都是低著頭在後面走著,特殊盼望這個流程可以早點結束。
在讀初三的時候,我由於讀書成果不太好,心坎充溢了負罪感,以為對不起父母花的錢供我讀書,已經一度想要停學回家,幫著家裡減輕擔負。
而現實上,我其後才曉得,我們家的收入程度在我身邊的冤家們當中,算得上是可以的,父母不只供我和姐姐讀完了大學,而且還寬裕紅利。
我可以明白父母贏利辛勞,總盼望孩子可以節儉節約。而且,他們從小生存在物質匱乏的年月,關於金錢總是過於一絲不苟,充溢了對生存的不安全感。也正是如許,才保障了我的人生的平實順利。
但不得不說,媽媽灌輸給我的金錢觀念,在我的人生當中,有著很多負面的影響。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都十分的自卑,面臨家景良好的同窗,我都會避而遠之,很少主動去交冤家。
還有便是喜好買一些的確並沒有效的特價商品,見到一些裝修高檔的商店不敢進去。更緊張的一點是,我對生存的預期十分低,在大學畢業的時候,不敢去等待一份較高薪酬的工作,其後每次談薪酬的時候也總是缺乏自大。
而在很多機遇眼前,我也總是會有過多的猶疑,在潛認識中以為那不是本人應該擁有的。
父母給孩子灌輸這種「貧苦」的理念,本意是盼望孩子可以節儉節約,上進竭力。但現實上,這種匱乏和笨重感,卻成為了束縛孩子開展的鐐銬。
也有很多孩子,由於小時候物質的匱乏,在長大之後,不計代價的瘋狂尋求物質的滿意。但在得到之後,卻依然以為心田的空虛無法滿意,變得物慾難填,不管擁有了什麼卻都感受不到高興。
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把需求分紅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恭敬以及自我實現五類,並順次呈金字塔形擺列。
只要滿意了較低層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孩子才會去尋求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而現實上,孩子精神需求的層次越高,他也將擁有更強的人生幸福感。
假如孩子總是受困於較低層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中,對物質敏感而充溢匱乏感,那麼他們會很難開展出較高層次的需求,蒙受精神上窘迫折磨。
父母的哭窮,打擊的是孩子的願望,但間接踐踏的是孩子的獵奇心、活動的生命生機,乃至於憐憫心和責任感。金錢不再成為效勞於孩子生存質量的工具,而更容易成為操縱孩子人生的妖怪。
那麼,可否孩子的心田滿意,肯定需求強大的物質根底呢,的確也未必盡然。
我們總可以在才能答應的范圍內,盡能夠地去滿意孩子的需求,讓孩子體驗到順暢滿意的高興感。
即便是我們無法滿意的需求、或許不情願去滿意的需求,也大可以老實地通知孩子「我臨時沒有才能滿意你」,或許「我捨不得花這筆錢。」
心思學家李雪說:父母無論貧富,都可以向孩子傳遞一個信心,即——你的欲求很美妙,你值得擁有統統最好的東西,那麼孩子將來天然會物質豐富,而且不執著於奢靡。
孩子關於美妙生存的嚮往,是一種緊張的生命能量。一個人可否可以綻放本人的人生光榮,往往取決於不斷衍生出的需求願望,以及為了實現它們而不斷向抱負接近的流程。
在我的兒子小樹生長的流程中,我盡能夠地不去為他製造金錢方面的笨重感。
關於可以輕松滿意他的事物,普通都會間接滿意他;而不可以滿意的,也會通知他:「媽媽曉得你想要這個了,它很好,你很喜好,只是我臨時還不能滿意你。」
我出門上班的時候,小樹會依依不捨。偶然候,小樹奶奶會對小樹說:「媽媽要出去工作,要去贏利,贏利才能給小樹買好吃的。」
為此,我也曾和婆婆談過,不要讓孩子感遭到贏利是工作的獨一目標,而他統統的物質享用都是樹立在與媽媽別離的代價之上的。
也已經仔細地通知過小樹,媽媽去工作,是由於媽媽喜好本人的工作,媽媽有本人的事變要做。
在我們不斷爭論高價的學區房值不值得購置的時候,在我們討論名校畢業和非名校畢業的差異時,我們的焦急更多的是集中在孩子在將來可否取得自主的才能,賺到更多的錢。
但是,我更盼望的是,孩子可以享用本人的工作流程,可以不斷探究和找到屬於本人的地位,完成自我實現的終極需求。
如《中庸》所言:「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當孩子可以依循本人的天賦與興味,找到自我實現的人買賣義,那麼他四周的統統都將天然茂盛,無論是財富、家庭,還是人際關聯,都將出現出更美妙的形態。
每一個孩子,都帶著隱形的翅膀,他們的將來擁有無限的能夠。切不要讓貧苦的思想,成為了限定孩子終身的魔咒。
F. 心理學家李雪的當我遇見一個人讀後感
讀《當我遇到一個人》有感
這幾個月來,我發現兒子自信了,我說什麼他都能聽進去,不會與我對著干,感覺他越來越好帶了,而且比以前開心活潑了很多。我發現他的這些變化都是從我看了李雪寫的那本《當我遇見一個人》這本書開始的。
前段時間,我和兒子的關系充滿了糾結擰巴,我想給他愛和自由,卻又被恐懼焦慮抓住,心裡想好好愛他,說出口的話卻變成了威脅與詛咒。歸根結底是因為我自己的狀態沒有整理好,沒有安全感,我自己內心不安寧,有可能還有一點抑鬱,不能抱持兒子的任何情緒,看不到也感受不了兒子真實的感覺。
當他說要買玩具的時候,我便批評教育他說家裡不是已經有一大堆玩具了嗎?還買那麼多回去幹嘛呀?並且指責他總是把玩具買來之後就堆在家裡,不玩了,浪費我的錢。每次一聽我這樣說,兒子馬上變得垂頭喪氣。有時遇到他特別喜歡的玩具,他便會站在那個玩具旁邊,默默的流眼淚,不願意離開。
面對兒子的眼淚,有時我會非常憤怒,有時也會覺得很難為情,為了擺脫這一窘境,我會拿出殺手鐧,對他說:「你再這樣,我就把你送到你爸爸那邊去。」一聽我這樣說,兒子便會馬上哀求說:「媽媽,不要!」
想當初剛來深圳的時候,我剛剛找到一份工作,壓力很大,有時我會把這種焦慮無助的情緒發泄到兒子身上,特別是當他學他爸爸那樣撅著嘴的時候,我更是怒不可遏,我會瞪大眼睛死死地盯著他看,滿眼都是怒火。兒子那段時間承受了很大的壓力,現在想起來真的很後悔,心疼他。
兒子經常讓我給他買玩具,以前我老是把握不住這個度,總是左右搖擺,有時候覺得應該滿足他,讓他開心快樂一點;有時候又覺得,這樣慣著他,會不會讓他以後不知道節制啊!
剛好李雪的這本書裡面談到這個問題,她的觀點是要誠實回應孩子的需求,對於是不是要百分百滿足孩子的慾望,取決於父母的能力和意願,有能力也願意滿足,那就輕松愉快的盡情滿足,多多益善。沒能力或者不願意滿足,就直言相告,我暫時沒有能力滿足你,或者我就是捨不得花錢。父母不需要完美,但至少要誠實。誠實的父母即使孩子得不到滿足,也會知道那是父母的問題,不是自己配不上,將來依然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豐富的物質生活。
看了李雪的這本書我才知道,及時滿足孩子慾望的重要性。兒子有一段時間很喜歡向我要錢,看到我去超市買東西,見我拿錢出來他就要,看到售貨員找我錢他也要,以前我會拒絕,現在我會給他,他要多少就給多少,然後呢他就存在一個收銀櫃的玩具里。
有時我去超市買東西,兒子他會主動的說:「媽媽,用我的錢嘛!」從他的收銀櫃里拿一些錢給我,我向他道謝時他一臉的自豪;有時他也會捨不得,說:「媽媽,我沒多少錢了,你還是用你自己的錢買吧!」
現在兒子對於玩具他不會那麼強烈地爭著吵著要買了,一般他說要買的玩具我也會買給他。李雪在書中說,父母無論貧富都可以向孩子傳遞:你的欲求很美好,你值得擁有一切最好的東西,那麼孩子未來自然會物質豐盛,而且不執著於奢靡。
請不要再教育孩子「粒粒皆辛苦」,而是與他分享工作並獲取金錢的樂趣;請不要再嘮叨「珍惜,別浪費」,而是告訴孩子你值得擁有富足美好的生活;請不要再向孩子倒苦水「養家多麼不容易」,而是講述你為這個家庭奮斗的自豪和滿足。為了孩子將來物質和精神的豐盛,請父母收起自己的沉重和匱乏感,將希望傳遞給下一代。
中秋節那天,我問兒子想吃什麼,他想了想說,想吃方便麵。於是我帶他去超市買了一包紅燒牛肉麵,中秋節那天我們倆就一起吃方便麵。我發現偶爾吃一下方便麵,其實味道也還不錯。現在我遇到一個新問題就是他每天跟我一樣睡得很晚,這個問題想要解決,我知道關鍵在於我自己,我要改變自己熬夜的這個壞習慣,如果我能做到早睡早起的話,他才會改變。
《當我遇到一個人》這本書的作者李雪,是一個古靈精怪的女孩,她自己雖然沒有生孩子,可是卻一語就抓住了母嬰關系的本質。童年的親子關系模式會內化成孩子的內在關系模式,從而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命運。她的這本書,與傳統的育兒書有很大的不同,我覺得她的這本書是道,其他的育兒書是術,她的這本書真的值得父母一讀再讀。
G. 心理學家李雪的《當我遇見一個人》讀後感
早期我們和父母的關系,內化成我們的性格,決定了命運。人的一生,就是在一遍遍輪回童年的幸或者不幸。童年經歷如木馬程序一般寫進每個人的潛意識,精準控制著人生輪回。打破輪回從看見自己和孩子開始。當「我」足夠清晰,「我愛你」才可能真實有力。藉由一本書穿越回自己的童年,也看到孩子的當下,用豐盛的愛款待兒時的自己和身邊的孩子,撫慰那個從不曾離開自己的、躲在陰影里的小孩。接納並完善自己,教育是一種傳遞,當自己杯滿之後,孩子自然會順著對的方向一路蔓延。
整本書都在訴說著她的最基本的觀點:母嬰關系,決定孩子的一切關系。並從多方面闡述我們要愛孩子如他所是,而不是如我們所願。
H. 心理學家 李雪 簡歷
李雪簡歷:
李雪是知名心理學專家。
從事心理學研究近10年,創辦「初心心理」,從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角度,詳解母嬰關系對孩子一生性格命運的影響,在年輕媽媽群體中大受歡迎,追隨者眾。
李雪被譽為「中國最具靈性的心理學專家」,她的文字中閃耀著超強的洞察力、縝密的邏輯推理和高敏感的自我覺知,揭示愛與自由的真相,直戳人心。
李雪的文章《痛苦的中國式家庭陪伴》《婚姻最大的殺手是付出感》等,在網路上被閱讀超千萬次,轉發上百萬。
(8)心理學李雪擴展閱讀:
李雪代表作:
《當我遇見一個人》《當我遇見一個人(特別版)》《痛苦的中國式家庭陪伴》《婚姻最大的殺手是付出感》等。
《當我遇見一個人》是一本關注母嬰關系的書,從心理學的角度聊親子關系,也聊女性的自我成長及家庭親密關系的構建。
這是一本關注母嬰關系的書。母嬰關系就像人生的背景色,孩子越小,與撫育者的關系對其一生的影響越重大。孩子通過內化與父母的情感關系來學習成長,童年的關系模式與長大後的事業、婚戀、養育等,有著絲絲入扣的對應。
自己童年灰暗的父母,會把心理創傷傳遞給孩子,無論意識上多希望孩子不再受苦,但潛意識總在製造相同的陷阱。這本書講述如何為孩子的一生奠定溫暖扎實的人格基礎。這個基礎就像定海神針,無論外界的風浪有多大,都能穩住中心,化解度過。
這本書,不僅僅是為了教父母如何教育孩子,而是為了幫助我們每個人看清自己的童年故事,從自己內在的痛苦模式中解脫。我們透過對母嬰關系的理解,來覺察自己的現狀,從而對自己和孩子多一分允許,少一分評判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