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誰人知道,人口社會學誰寫的,多謝你
《人口社會學(第4版)》共分四編十五章,此次修訂在每一章中增加了中國人口的現狀和研究。第一編講授了人口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論,介紹了人口社會學的發展過程和中國人口社會學的發展。第二編講授人口過程,通過對人口的生育、死亡和遷移討論人口生產和再生產過程,這一部分是人口社會學的基礎內容,並重點分析了中國在生育、死亡和遷移方面的特點。第三編講授人口結構,通過對人口年齡結構、性別結構、社會分層、婚姻家庭結構和人口的空間結構分析人口的分化狀況,重點介紹了中國人口諸結構與社會問題之間的現狀和關系。第四編講授人口變遷和社會變遷,分析中國社會人口變遷和社會變遷的過程與特點。《人口社會學(第4版)》的特點是在注重基礎知識的同時,關注對中國人口問題的討論,並列有推薦閱讀書目和思考題,為深入學習打下了基礎,是一部適合社會學、社會工作、人口學和經濟學等相關專業的本科生使用的教材。
作者介紹:
佟新,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大學中國工人與勞動研究中心主任。長期從事人口學、女性學和勞動社會學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出版有《異化與抗爭——中國女工工作史研究》、《社會性別研究導論——兩性不平等的社會機制分析》等著作,有多篇相關論文發表在國際和國內學術刊物上。主持多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部委級委託項目和國際合作項目。
B. 人口學特徵和社會學特徵有什麼區別
直面翻譯就是人口社會學,但按中國習慣,一般叫做社會人口學.是社會學和人口學兩者相互交融的邊緣學科.
學術界對人口學與經濟學、社會學的關系有不同的看法.在美國,多數人口學家都把人口學視為社會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是根本.因此,不少人口學研究機構都設於社會學系之下.但也有不少學者是從發展經濟學的觀點研究人口問題的.在歐洲、日本、蘇聯等國多數學者把人口學更多地與經濟學聯系在一起.英國的人口研究所設於倫敦經濟學院之下,法國國立人口研究所設置於法國勞動部之下,蘇聯著名人口研究機構設於莫斯科大學經濟學系之下,日本大學的人口研究所也設於經濟學系之下.中國從50年代馬寅初提出新人口論起一直到70年代人口學的恢復和發展大都是在經濟學的背景下進行的.這與中國所面臨的人口問題主要是人口增長過多過快和經濟落後的矛盾相關.由於人口增長過快而導致糧食問題、就業問題、住宅問題、教育問題非常尖銳.因此,從理論和實踐上探索研究是否應該控制人口增長,也是從人口增長與經濟增長這一現實矛盾出發的.70年代以來中國的人口學研究機構都設於經濟學系或學院之下是有其歷史原因的.還有的學者認為,人口學已具有與經濟學、社會學相並列的學科條件,它應成為一個與經濟學、社會學相分離而獨立的學科.
C. 社會學的相關理論
社會學是關於社會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的條件和機制的綜合性具體社會科學。社會學是從社會整體出發,通過社會關系和社會行為來研究社會的結構、功能、發生、發展規律的綜合性學科。學科最初得名於孔德,經過K·馬克思、H·斯賓塞、E·迪爾凱姆、M·韋伯等學者的不斷發展,逐漸形成有獨立研究對象、理論、研究方法和範式的一門社會科學。其研究對象包括與歷史、政治、經濟、社會結構、人口變動、民族、城市、鄉村、社區、婚姻、家庭與性、信仰與宗教、現代化等領域。其方法論思想是多元的,比如以E·迪爾凱姆為代表的社會唯實論,認為人存在於社會之中,其行為和思想都並非純粹服從於個體理性的,而是受到社會的塑造、限制乃至決定。另有以M·韋伯為代表的社會唯名論 社會學作為對現代性突出矛盾的回應出現於19世紀。這個現代性矛盾是: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小和越來越成為一個整體,個人的世界經驗卻變得越來越分裂和分散。社會學家不但希望了解什麼使得社會團體聚集起來,更希望了解社會瓦解的發展過程,從而作出「糾正」。(這種觀點主要是社會學中塗爾干學派所持的觀點,而其他派別尤其是法蘭克福學派,並不探索對社會的救治,因為他們認為對社會病疾提出的救治方案,往往是以一個小群體的觀念強加到絕大多數人的身上,這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使問題加重)
今天,社會學家對社會的研究包括了一系列的從宏觀結構到微觀行為的研究,包括對種族、民族、階級和性別,到細如家庭結構個人社會關系模式的研究。社會學系分成更多更細的研究方向,包括像犯罪和離婚,在微觀方面例如有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社會學家還常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從數量上來描述一個社會總體結構,以此來研究可以預見社會變遷和人們對社會變遷反應的定量模型。這種由拉扎斯費爾德(Paul F. Lazarsfeld)倡導的研究方法,現在是社會學研究中的主要方法論之一。社會學研究方法的另外一種方法是定性研究方法,包括參與觀察、深度訪談、專題小組討論等收集資料的方法,以及基於紮根理論、內容分析等定性資料的分析方法。從事定性分析的部分社會學家相信,這是一種更好的方法,因為這可以加強理解「離散」性的社會和獨特性的人文。這種方法從不尋求有一致觀點,但卻可以互相欣賞各自所採取的獨特方式並互相借鑒。主流的觀點認為,定量和定性這兩種研究方式是互補的,而不是矛盾的。
孔德發明了社會學一詞。「社會學」是一門新的學術范疇。它橫跨經濟、政治、人類學、歷史及心理學。它的意義在於尋找混合了人類知識及哲學的源頭。
「社會學」一詞是由孔德(Auguste Comte)首創的,他試圖使用一種物理學的方法來統一所有的人文學科——包括歷史、心理和經濟學,從而建立經得起科學規則考驗的學科,原本他用「社會物理學」來稱呼這個新的學科。他的社會學理念是典型18世紀的:他相信所有人類活動都會一致地經歷截然不同的歷史階段,如果一個社會可以抓住這個階段,它就可以為社會病開出有效的葯方。
第一本以社會學為題目的書是19世紀中期的英國哲學家 赫伯特·斯賓塞所著。在美國,1890年 肯薩斯大學的「社會學元素」是社會學第一個課程[1],[2],1892年 芝加哥大學由艾比安·斯莫爾成立了美國第一個獨立大學學院,他也創立了「美國社會學學報」[3]。1895年,法國 波爾多大學成立了歐洲第一個社會學學院。 1904年 倫敦經濟及政治學院成立了英國第一個社會學學部[4]。1919年 馬克斯·韋伯在慕尼黑大學成立第一個社會學學部。1920年Florian Znaniecki在波蘭成立第一個社會學學部。
第一次關於社會學的國際合作發生於1893年。當時 René Worms 成立「社會學國際小學院」,最後與創立於1949年的國際社會學家協會合並[5]。1905年成立的美國社會學協會是今天世界最大的社會學家協會。
19世紀至20世紀有一群古典社會學家冒起,例如:卡爾·馬克思、Ferdinand Toennies、埃米爾·塗爾干、帕累托及馬克斯·韋伯。他們的工作涉及宗教、教育、經濟、心理學、道德操守、哲學、神學及其他學術范疇。
早期由孔德帶出的理論研究方式是模仿研究自然科學的方法,應用相同的方法來探討社會現象。強調以經驗、實證和科學方法為社會學扎實的基礎。這個方法學稱為實證主義。
19世紀早期以實證主義與自然主義手法來研究社會生活受到了德國的狄爾泰、海因里希·李克爾等新孔德主義派哲學家的質疑。他們認為自然世界跟社會世界是不同的,人類社會有獨特的范疇如意義、符號、規則、道德規范及價值。這些元素產生了人類文化。後來馬克斯·韋伯根據這個觀點發展出「反實證主義」的解釋社會學(Interpretive Sociology),強調社會學研究的對象是人類行為的主觀意義。它跟反自然論有密切關系,使社會學研究特別關注人類及文化價值。這導致難以為主觀客觀研究分野的爭論並影響了詮釋研究。網際網路時代也催生了社會學的新分支-公共社會學。
最後,自然科學實際上並沒有取代其他的社會科學,而是變成強調對象和方法的另一種形式。今天,社會學家通常通過比較法來研究人類組織和社會制度,特別是在復雜的工業社會組織結構的研究中。從20至21世紀來看,社會學的研究也應該是突飛猛進的時代。 社會理論當中常常用一些抽象和甚至復雜理論框架來解釋和分析社會樣式和宏觀社會結構。社會理論總跟經典的學科有一個令人不安的關系,就是大部分的重要社會學家從未擔任大學職務。現今社會理論被認為社會學分支,涉足多個科學區域譬如人類學、經濟、神學、歷史等等。第一種社會理論幾乎跟社會學同時誕生。社會學之父-孔德創立第一社會理論-社會演化理論。在19世紀,三大社會理論分別是社會進化論、社會周期論和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雖然它們現在被認為是過時,但是它們卻產生了新理論,像新進化論、現代化的社會生物學、後工業化的社會理論及多邊理論。
跟客觀的自然科學不同,社會理論家很少使用科學方法及其他事證方式來證明論點。反而,他們面對非常大型的社會走勢時候都使用一些假說。可是,這些假說需要很長的時間來證明。這正是反對者所批評的重點。對於解構主義者及後現代主義者,他們更質疑所有的研究及方法都是錯誤地承襲下來。很多時候,社會理論被認定為不可證明的。
可是,社會理論是構成社會學的最大部份。客觀的科學研究經常支持社會理論家的解釋。建基於科學方法的統計研究發現婦女和其他人雖然執行同樣職業,但是收入出現嚴重收入差距。這成為女權主義的復雜社會理論的大前提。總之, 特別是對於純凈的社會學的追隨者,社會理論曾有這樣的呼籲因為它的焦點從個體移到社會本身及一些能控制我們生活的社會力量。這社會學的洞察多年來都集中在學生和對現狀不滿意的人是因為它假定社會結構和樣式是任意或受到具有力量社會群組所控制。這暗示了變動的可能性。這暗示了在社會底層的人士受到不該受的壓迫。主要的社會學主題群體組織方面:家庭-社區—鄉村-集鎮-城市-部落-民族-團體—文化..
群體與組織
初級社會群體
家庭
鄰里
兒童游戲群體
社會組織
科層制
社會制度方面:親屬-婚姻-經濟-政治-法律-宗教-教育-文化-體育..
社會過程方面:合作-競爭-戰爭-改革-革命-社會輿論-社會價值觀-社會一體化..
社會化
社會角色
規范與越軌
社會變遷
分層與流動
城市化
現代化
社會問題方面:就業-民族分裂-犯罪-環境污染-人口-移民-種族歧視-暴力—貧困.. 社會學理論 社會有機體論
社會發展論
社會公平論
社會交換論
社會互動論
社會進化論
社會均衡論
社會認知論
社會學習論
社會控制論
結構功能論
社會沖突理論
馬克思主義
後現代理論
批判理論
女權主義理論
等等 社會學學派及分支 歷史社會學派
社會統計學派
社會學分支
社會學史
教育社會學
社會思想史
社會學方法
社會調查方法、社會統計學
實驗社會學
數理社會學
應用社會學
職業社會學、工業社會學、醫學社會學、城市社會學、鄉村社會學、家庭社會學、環境社會學、青年社會學、老年社會學、犯罪社會學、越軌社會學、婦女問題、種族問題、社會問題、社會群眾及分層問題、社區、社會保障、社會工作、微觀社會學、政治社會學、宗教社會學、體育社會學、發展社會學、人口社會學
比較社會學
社會地理學
文化社會學
藝術社會學、知識社會學、道德社會學
歷史社會學
經濟社會學
軍事社會學
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史、實驗社會心理學
公共關系學
社會人類學
組織社會學
發展社會學
福利社會學
人口學
人口經濟學、人口社會學、人口學說史、人口史、人口地理學、人口生態學、區域人口學、人口系統工程、人口預測學、人口規劃學、人口政策學、計劃生育學
參看:
心理學 -- 情報學 -- 政治學 -- 社會主義 -- 社會發展規律 -- 社會結構 -- 人才學
D. 人口社會學的基本特徵和消息
人口社會學是研究人口發展與社會變遷的關系及其相互影響的學科。人口內社會學是社會學和人容口學兩者相互交融的邊緣學科,是社會學的分支學科,也是人口學的分支學科。
人口社會學探討社會和文化發展過程中的人口的狀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遷移類型、人口基本構成等是其研究的重點。它從社會變數和人口變數的相互關系中,探討社會發展對人口過程的影響,研究人口變化造成社會發展的後果。
基本特徵:人口社會學的方法論特點是,深入城鄉社區進行實地調查,以期取得第一手數據資料,調查方法通常可分為個案調查、抽樣調查、回顧調查、跟蹤調查等,在數據資料分析的基礎上,從定量定性結合、微觀宏觀結合中進行綜合性比較研究。蘇聯和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末和70年代末先後分別重建社會學,此後人口社會學研究也有發展,共同的特點是以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論作為方法論的指導原則。
E. 言心哲的人口社會學思想'
人口社會學復習題
第一章 人口社會學簡介
一、人口社會學的基本概念
1、人口社會學:社會學的分支學科,用社會學的概念,理論和方法研究人口社會問題的學科。 2、人口
原含義:具有一定數量規模的人。
現含義:人口是指生活在特定生活制度,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數量和質量的人的總稱,是一個社會各種文化、經濟和政治活動的基礎。 3、人口的雙重屬性 ①生物屬性
表現為個體的出生、成長、衰老、死亡的生命歷程有著重要的生物學規律,並以此為基礎,構成了人類自身的歷代繁衍和世代更替,其是人類社會存在的自然基礎。
②社會屬性
人的各種行為,各種生物性活動都受到了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因素的制約。 二、人口社會學的研究對象
1、人口社會學研究對象:用社會學理論和方法去認識、分析人口結構、人口過程、人口變遷以及它們與各種社會力量——文化、經濟和政治要素之間的互動關系。
2、人口過程:是人口的生育過程、死亡過程和遷移過程的總稱。
3、人口結構: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總人口中,各種自然的和社會的人口特徵分布狀況。包括有:人口自然結構、人口空間分布結構、人口的社會結構。
4、人口變遷:是人口過程和人口結構在時間向然的和社會的人口特徵分布狀況。包括有:人口制度上的變化,它既是社會變遷的一部分,形塑著社會變遷,又深深受到社會變遷的影響。
三、人口社會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四、人口社會學的理論建構與研究方法:人口社會學的理論建構
http://wenku..com/link?url=xxp0CEWpdIO6DhckSu2I6F4R7V-_M1F1NPNK6yBGighZ6O-qfJCouOTbB0OG
F. 人口社會學比較有特色的研究方法有
人口社會學是運用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人口現象、人口過程和人口問題的專一門社會科學屬。人口學的分支學科之一。它研究人口變動與各種社會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揭示人口發展與社會發展諸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的規律性。人口社會學是一門新興學科,產生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因此,對人口社會學這門學科的性質、研究內容和對象等問題都尚未形成統一的觀點
G. 請問社會學三大基本原理是什麼 是否可以用在中國的實踐中
社會學在中國的發展
一、社會學在中國的發展歷程
鴉片戰爭後,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由於外敵的入侵,民族矛盾、社會矛盾日益突出,一些進步的知識分子渴望向西方學習,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在這種情況下,西方社會學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傳入我國。此後,社會學在我國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
(一)社會學的傳入與初步發展時期(1891~1930)
1891年是以康有為、在廣州「萬木草堂」以「群學」為名開講社會學,1896年譚嗣同在《仁學》一書中最先採用了日文的「社會學」一詞,社會學開始傳入中國。此後, 1902年章太炎翻譯出版了日本社會學家岸本能武太的《社會學》,吳健常翻譯了美國吉丁斯的《社會化理論》,梁啟超發表了《進化論革命者頡德之學說》,介紹了西方社會學學說,1903年嚴復以《群學肄言》為名翻譯出版了斯賓塞的《社會學研究》。總之,我國學者的這些翻譯工作以及向日本派遣的留學生,都成為中國引進社會學的重要力量。
我國高等學校為社會學在中國的傳播做出了重大貢獻。1908年上海聖約翰大學最早開設了社會學,1912年國立北京大學首任校長嚴復在文科課程中設置了社會學,1913年上海的瀘江大學最早創辦了社會學系,到1927年已有60所大學開了社會學。僅僅1926~1927年就開設了308門課。
隨著中國社會學的發展,出現了一批著名的早期社會學者,如陶孟和、孫本文、吳文藻、潘光旦、雷潔瓊、李劍華、吳澤霖、吳景超、費孝通等,他們較早地開展社會調查,對中國的現實狀況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並出版了大量社會學著作。1924年出版了《中國農村經濟研究》,毛澤東於1926年通過深入調查寫出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1927年又寫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1929年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社會調查部出版了李景漢的《北平郊外之鄉村家庭》等。1929年7月出版《社會學刊》(季刊)。1930年成立了「中國社會學社」。(二)本土化的最初努力時期(1931~1951)
對中國而言,社會學的本土化就是社會學的中國化,也就是建立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的,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學。
社會學本土化是在1931年2月中國社會學第二屆年會上最早提出。它包括兩種傾向:其一是社會學傳播與研究中國實際問題相結合。他們注重社會調查,寫出了很多研究中國社會的著作,如陳達的《人口問題》、許仕廉的《人口論綱要》、柯象峰的《中國貧窮問題》、李景漢的《中國農村問題》、孫本文的《現代中國社會》等,涉及了中國人口問題、勞工問題、貧困問題、農村城市問題等諸多現實問題。其二是西方社會學理論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傳統。在這方面,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李達、瞿秋白、陳翰笙等一批共產黨人和許德珩、李劍華、姜紹辰、李平心、馮和法等一批革命知識分子都做了大量的工作。1923年在上海大學增設社會學系,開設的課程有:社會學原理、進化社會論、社會主義史、現代社會、社會問題、勞動問題、婦女問題、人類學及人種學、統計學、社會政策和兩性問題等約40門必修課。這批共產黨人親自講課,並親自編寫教材,瞿秋白編寫的《現代社會學》、蔡和森編寫的《社會進化史》、李達的《現代社會學》等,在宣傳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方面起了重大作用。
到1949年,中國社會學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並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三)中斷時期(1952~1978年)
1951年11月~1953年,由於受蘇聯影響,高等教育及其體制改革,院系大調整,社會學被看成資產階級學說而被取消。社會學發展停滯。
(四)恢復重建時期(1979年~ )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社會學在費孝通教授等老一代社會學工作者的努力下成立中國社會學研究會。1979年3月30日,鄧小平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講話中指出:「……政治學、法學、社會學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們過去多年忽視了,現在也需要趕快補課。」會後立即辦培訓班,各大學紛紛開設了社會學課程。此後,社會學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到1996年,中國大陸已有35個社會學研究機構,有25所大學成立了社會學系或專業,從事社會學研究和教學的專業人員有3000多人,他們開展了一系列與當代中國社會問題有關的研究工作,並取得了重大進展。二、當代中國社會學研究的新進展
隨著社會學研究的恢復,社會學研究在理論上取得了以下新的進展:
(一)發展理論與中國現代化研究
發展問題是全球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社會學學者們就中國的發展與現代化建設開展了廣泛的理論探索和經驗研究,圍繞著發展理論問題、中國現代化的特點、條件和道路問題等形成了較為一致的意見。學者們認為,當今中國正處於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時期,這一時期成功地實現了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軌,但也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社會問題,除城鄉差別、貧富分化、社會腐敗等普遍性問題外,還有婚姻家庭問題、生育問題、民工潮、買賣戶口等特殊問題。(二)小城鎮與社區發展研究
費孝通在80年代初就開始關注小城鎮的研究,並發表了《小城鎮大問題》、《小城鎮再探索》等文章,就小城鎮的地位、作用、發展的影響因素、人口轉移及發展模式等問題展開了專門研究,帶動小城鎮研究廣泛展開。學者們圍繞小城鎮研究在中國城市化道路、城鄉社區關系、邊遠社區開發、社區服務、人口流動等一系列問題的研究上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三)中國社會分層研究
自改革開放以來,學者們對社會分層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並形成了新的較為一致的看法。學者們普遍認為,在現階段,原有的階級劃分標准不復存在,階層劃分取代了階級劃分,階層結構變化出現了新特點。其一是與現代經濟相聯系的職業階層壯大,且很多農民轉為工人;其二是職業的分化使原有階級內部出現擁有不同地位和財富的利益群體——階層;三是所有制結構的變動使個體私營業主階層出現。此外,與階層相關的一些問題也成為社會學界討論的熱點。(四)中國社會保障研究
隨著社會結構的轉型,90年代以來,社會保障問題成為學者們討論的重要課題,研究主要圍繞著社會保險制度、社會救助與救濟制度、社會福利制度等幾方面展開。學者們普遍注意到了我國目前的保障制度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城鄉社會保障存在著巨大差別;二是社會保險成了「企業保險」;三是失業保險急需發展;四是原有的社會保障機制單一等。針對存在的這些問題學者們提出了嘗試性的解決方案。
H. 社會人口學人口社會學
population sociology
直面翻譯就是人口社會學,但按中國習慣,一般叫做社會人口學。是社會學和人口學兩者相互交融的邊緣學科。
學術界對人口學與經濟學、社會學的關系有不同的看法。在美國,多數人口學家都把人口學視為社會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是根本。因此,不少人口學研究機構都設於社會學系之下。但也有不少學者是從發展經濟學的觀點研究人口問題的。在歐洲、日本、蘇聯等國多數學者把人口學更多地與經濟學聯系在一起。英國的人口研究所設於倫敦經濟學院之下,法國國立人口研究所設置於法國勞動部之下,蘇聯著名人口研究機構設於莫斯科大學經濟學系之下,日本大學的人口研究所也設於經濟學系之下。中國從50年代馬寅初提出新人口論起一直到70年代人口學的恢復和發展大都是在經濟學的背景下進行的。這與中國所面臨的人口問題主要是人口增長過多過快和經濟落後的矛盾相關。由於人口增長過快而導致糧食問題、就業問題、住宅問題、教育問題非常尖銳。因此,從理論和實踐上探索研究是否應該控制人口增長,也是從人口增長與經濟增長這一現實矛盾出發的。70年代以來中國的人口學研究機構都設於經濟學系或學院之下是有其歷史原因的。還有的學者認為,人口學已具有與經濟學、社會學相並列的學科條件,它應成為一個與經濟學、社會學相分離而獨立的學科。
I. 人類學有哪些最基本的理論和概念
20世紀以來,文化人類學和體質人類學開始分離,同時許多人類學家開始轉向所謂「文化多元論」觀點,並出現許多流派。
進化學派
與人類學同時誕生。 開創了對文化的科學研究,摩爾根,泰勒,巴斯蒂安等提出了文化,社會進化的時間序列,著重文化的縱向發展,也成為進化學派的創始人。18世紀孟德斯鳩等的啟蒙思想,19世紀自然科學的進步,以《物種起源》為標志的生物進化學說,18及19世紀的社會進化觀等,都是19世紀人類學進化學派的文化,社會進化思想產生的基礎。
理論進化學派以進化的思想研究人類社會及其文化,認為人類同源,本質一致,有共同心理,因此產生同樣的文化,社會發展有共同的途徑,由低級向高級進化。
泰勒被稱為人類學之父,他在《原始文化》中提出文化是進化的。摩爾根在《人類家族的血親和姻親制度》中在研究婚姻家庭進化的基礎上,建構家庭的發展歷史,初步提出了社會進化的問題。在<<古代社會>>進一步全面地發展了社會進化思想,論證了人類從蒙昧時代經過野蠻時代到文明時代的發展過程。
博厄斯(Franz Boas)和文化歷史學派
博厄斯首先摒棄了那種選擇事實,附會於抽象的進化理論的研究方法,注重實地研究並傾向於所謂功能觀點,堅持對任何一種文化進行整體性的考察。他是文化歷史學派的主要人物,這個學派在美國文化人類學領域占統治地位。
法國社會學派
莫斯(Marcel Mauss)和「社會學」學派一般來說,莫斯和博厄斯一樣,主張系統地研究社會現象,但方式略有不同。他指出社會是「自我調節」並趨於均衡的系統,系統各要素的作用是保持系統的整合與適應。他啟發了後來的功能主義思想,影響了整整一代歐洲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
廣涵播化論者
這派理論也反對經典進化論,認為少數文明中心創造了存在至今的全部文化,而且播化或文化特徵的傳播是人類發展的基本動力。他們把文明中心稱為「文化圈」,所以也叫文化圈學派。
功能主義和結構主義
馬林諾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是功能派的代表人物。這派認為,解釋人類學事實的唯一途徑是說明它在一定文化中正在發揮的功能,因此人類學研究的目標是把握文化整體與各個部分之間的有機聯系,歷史的比較方法意義不大。相反,拉德克利夫-布朗(A.R. Radcliffe-Brown)是結構主義的倡導者。這派認為人類學研究的目的在於揭示超乎經驗事實的系統的本質。
文化心理學
這派的基本思想是文化決定每個個人的心理構成,反對普遍精神或人類本質的概念。例如潘乃德(Ruth Benedict)在美國西南部研究中發現,印第安人的思維方式或推理方式與其鄰近人種完全不同,因此文化決定心理趨向。如今,文化與個性的研究更加廣泛,例如對價值體系和民族性格的研究。
文化唯物主義
文化唯物論(Cutural materialism) 美國人類學家哈里斯(Marvin Harris,1927,)在1979年出版的《文化唯物論》,書中提出文化唯物論的思想。其理論強調生殖的或人口的壓力及生態壓力對社會文化系統的決定作用。哈里斯認為,人性的生物心理的基本需要(如食物、性、情感等)導致了四種普遍的人類組織層次。《文化唯物論》一書也稱為是「哈里斯所寫的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文化人類學還是一門年輕的科學,還沒有構成完全一致的理論體系。但是如果人類學家能夠避免種族中心主義,並創造出普遍客觀化的概念,關於文化的「科學」是可以建立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