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哲學的觀照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哲學的觀照

發布時間: 2021-03-18 16:19:45

A. 簡述哲學的基本問題和內容是什麼

哲學的基本問題:

對人而言,是事物的存在不存在,和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及狀態的問題。

哲學的內容:

1.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准。

2.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

B. 哲學中「觀照」一詞的英文原詞是什麼

我覺得原詞應該是德文

C. 關照和觀照的區別 最好可以解釋的清楚一點,不要太繞,盡量簡短,容易理解

出照:①佛教語:指靜觀世界以智慧而照見事理..②顯示;反映.
關照 :①關心照顧:我走後,我里的工作請你多多~.②互相照應,全面安排.③口頭通知:食堂一聲,給開會的人留飯.

D. 如何正確的觀照

或者說什麼是觀照的狀態?這個問題似乎更應該用於實踐而不是用於討論,不過實踐的結果總是會產生一些問題。大概有這樣3點:1。觀照與觀察的區別:雖然奧修就這兩者談過很多,不過卻並不是很清楚。他主要是說觀察是一種主體(你)對於客體的行為而觀照則沒有主客體之分是一種存在的狀態,但是他提出的到達這一狀態的方法,即把主體(你)轉換成客體來觀看,包括三個階段,分別是身體,頭腦(思想)和情緒。而這明顯也是用了主客體的兩分法。2。那個「觀照「在哪裡觀照?奧修曾說到觀照就好像後面有一個人在看著你,但是誰又在看著那個看著的人呢?「一旦你認為你在觀照,那麼你就錯過了。因為這也是一個思想,而思想卻是要被觀照的東西。「似乎有點觀照無所不在,所在皆無的感覺。這樣觀照就成了一個無限的過程,你永遠也不能確定說你現在已經達到了那種狀態。而觀照也就由一種在世事的無常中找到一種恆久不變的東西變成了尋求無常本身。「你不是你可以觀照的東西,你也不是你可以知道的東西。「3。努力和放鬆,做與發生的關系?這個問題就不多說了,也就是相反相成,物極必反的問題。唯一要提到的就是這裡面的一個全然的問題,「全然的努力和做,放鬆自然就會發生在你身上。「那麼,如何全然?人是行為都是屬於部分的,一個人如何可以通過部分達到全然?

E. 佛經上講五蘊皆空,五蘊是指那五蘊觀照是什麼意思

一、五蘊皆空是佛教用語,出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指外界的事物和內在的想法都是"空",也都是"色",人對它們不可能產生什麼影響,它們對於人的本性都不應該有什麼影響。因此教導人們要放下一切,擺脫苦厄。
五蘊:即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蘊是蘊藏、積聚的意思。如色蘊,聚集了過去色、現在色、未來色、粗色、細色等統稱為色,因此色蘊是色的總和,色在這里相當物質,我們對物質的認識,不外乎從形狀(形色)和顏色(顯色)的色相上,因而佛家稱物質曰色;受蘊,受是接受領納的意思,當我們面對順境或逆境時,所產生心靈上的情緒,這有苦樂憂喜舍的不同;想蘊,想是獲取、想像的意思,在我們接觸環境時,必然會攝取事物的影像,然後給它安立名稱;行蘊,行是對事物進行判斷並訴諸行動。識蘊,識是了別義,是精神領域的統覺作用。色蘊屬於物質現象范疇,受、想、行、識四蘊是屬於精神現象范疇。
二、觀照,是華夏民族靜坐修煉出來反映外在環境變化的物質現象。它是中華傳統文明的精髓,史料最早記載的是伏羲靜坐觀照萬物而製造八卦。
指靜觀世界以智慧而照見事理。《楞嚴經》卷二:「﹝佛告 阿難 :﹞汝雖強記,但益多聞,予奢摩他,微密觀照心猶未了。」 唐 李華 《衢州龍興寺故律師體公碑》:「於人法得無我,於觀照得甚深。」 明 李贄 《心經提綱》:「然則觀者但以自家智慧時常觀照,則彼岸當自得之矣。」 魯迅 《<華蓋集>題記》:「我知道偉大的人物能洞見三世,觀照一切,歷大苦惱,嘗大歡喜,發大慈悲。」

F. 自我觀照什麼意思,觀照什麼意思

觀照自性,以自性的智慧觀照五蘊,色受想行識

G. 如何做到佛教中所說的觀照自己 觀照內心。靜心下來找出了痛苦的根源,又如何去處理呢拜託各位大神

觀照自己,即是時刻觀察自己的語言、身行是否與佛法相合。 觀照內心,即是時刻觀察自己內心所起的每一個心念是否與佛法相合。 只要你一直這樣觀察自己的身口意,那麼心便能靜。如此修行,善根福德因緣成熟,即能找出苦的根源;找出苦的根源,自然就會處理。

H. 哲學的意義是什麼

哲學可以通過對社會的弊端、對舊制度和舊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它可以預見和指明社會的前進方向,提出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指引人們追求美好的未來;動員和掌握群眾,從而轉化為變革社會的巨大物質力量。

哲學就是元知識、元理學,即所謂大道至簡。哲學任務就是對現實世界進行元理層面的把握,把多綜合為一或把一區分為多,一和多都是元理。元理也要清晰表達、系統構造,這樣的元理系統才適用於闡釋世界或指導實踐。

哲學是元理,科學是原理、方法、事實,元理與原理劃分並非絕對,實用依據可以是:元理是需要時刻記著即時可用的元初理論,原理是可以查工具書利用的基礎理論。

(8)哲學的觀照擴展閱讀:

哲學產生於社會生產力長足進步的古代奴隸制時期,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動了人們認識能力的較大提高,人們開始思索世界的本質等理論問題,人類早期的哲學思想出現了。

哲學基本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絕大多數哲學家,包括唯物主義哲學家和一些唯心主義哲學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對這個問題的解決在原則上是不同的。

唯物主義是在承認物質世界及其規律的客觀存在,承認思維是存在於反映的基礎上,承認世界是可以認識的;唯心主義則把客觀世界看作思維、精神的產物,認為認識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認識。也有一些哲學家如D.休謨和I.康德,否認認識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認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為哲學史上的不可知論者。

I. 殘雪說中國哲學強調天人合一,關注物質,但中國文人沒有個人;而西方哲學只觀照內心,忽視物質。 是這樣嗎

這么假設就好了,天人合一如果是物質上的,那麼是不是說我們人類在行為上可以和天地一致,最後可以達到的效果就是呼風喚雨,上天入地?
《易經·文言傳》里有一句話: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下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 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 況於鬼神乎?
與天地合的不是其物質形態上的東西,而是『德』。
儒家講的禮不是表面上的行為動作,而是從心上安立的。
當我們內在具備了這種德時,我們外在也可以慢慢趨同。
所以,《周易》里才有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說法。這是我們的古聖先賢在觀察宇宙運轉與人們的生活後,從形式提升到內在的一種詮釋。
《大學》里也說了「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這是從認識事物,到了解事物,到端正我們的意志,到端正我們的心態,又從心態出發修正我們的行為,從而達到與周圍事物和諧相處的一個過程。
可能在表面上來看是物質化的,但這個物質化是經過心與正知正念調整懾服過的。
可以這么說,做學問不是閉門造車,學問的目的除了調整自身以外,還要用出來才具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