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吳必虎的學術交流
國際學術團體
ITSA -International Tourism Studies Association 國際旅遊學會,創會會員,秘書長
IAST-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the Studies of Tourism 國際旅遊研究院,院士
PATA –Pacific Asia Travel Association 亞太旅遊協會,人力資源委員會理事
ISTTE -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ravel and Tourism Ecators 國際旅遊教育學會,會員
ATLAS - Association for Tourism and Leisure Ecation 旅遊與休閑教育協會,會員
APTA –Asian Pacific Tourism Association 亞太旅遊學會,會員
Reg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Research Association of China 中國區域旅遊開發研究會,會長
中國地理學會旅遊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
北京旅遊學會,副會長
學術期刊(叢書)編委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Cities(上海),聯席主編
Tourism Management (紐西蘭), 編委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sino Business (美國),編委
Tourism,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澳大利亞),編委
China Tourism Research (香港),編委
Tourism Development Journal (印度),編委
旅遊規劃與設計(北京),主編
旅遊學刊 (北京),編委
人文地理 (西安),編委
旅遊科學 (上海),編委
地域研究與開發 (鄭州),編委
旅遊論壇 (桂林),編委
旅遊研究(昆明)編委會,編委
商務印書館、中國旅遊出版社「世界著名游記叢書」指導委員會 副主任
政府經濟顧問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旅遊規劃咨詢專家
世界銀行,旅遊規劃咨詢專家
國家旅遊局,旅遊標准化專家,中國最佳旅遊城市標准專家組組長
江蘇省旅遊經濟顧問
山東省旅遊經濟顧問
四川省旅遊重建規劃顧問
吉林省旅遊發展專家顧問
山東泰安市旅遊發展顧問
山東省曲阜市人民政府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顧問委員會委員
北京市海淀區經濟顧問
江蘇無錫市城市規劃顧問
四川廣安市旅遊發展顧問
福建南平市旅遊發展顧問
廣西南寧市旅遊發展顧問
廣東潮州市旅遊發展顧問
山西忻州市重點產業(旅遊產業)專家工作站專家
2. 廣西的名稱由來是什麼
廣西的名稱由來:
宋朝,廣西稱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是為「廣西」名稱的由來。元初,隸屬湖廣行中書省。元末,設立「廣西行中書省」,這是廣西設省之始。
明代,改設為廣西布政使司。清代設廣西省。民國時期因之。
根據壯族的歷史和現狀,為了適應壯族人民在祖國大家庭中的地位,充分行使其自治權利,更有利於廣西各族人民的繁榮發展,1958年3月15日,成立廣西僮族自治區。
1965年10月12日將「僮」字改「壯」字。
(2)廣西地理學會擴展閱讀:
廣西的發展歷史:
今南寧古屬百越之地。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14年),秦統一嶺南地區,設南海、桂林、象郡,南寧屬桂林郡轄地。漢朝漢高祖元年至元鼎元年(前206年—前111年)為南越國地,元鼎六年(前111年)屬鬱林郡領方縣地。
三國時,屬吳國轄地,歸廣州鬱林郡臨浦縣地,一直延續到西晉。東晉太興元年(318年),從鬱林郡析出晉興郡,隸屬廣州,治所在晉興縣(今南寧)。
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晉興縣為宣化縣,治所在宣化城(今南寧)。唐武德四年(621年),以宣化縣地設南晉州,領宣化一縣。武德五年(622年),宣化縣析出宣化、武緣、朗寧、晉興、橫山5縣,隸屬南晉州。
貞觀六年(632年),南晉州改稱邕州,為邕州都督府,據唐《元和郡縣志》「因州西南邕溪水為名」,故名。天寶元年(742年)改邕州為朗寧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邕州,撤銷朗寧郡建制,由州領縣。
咸通三年(862年),邕州屬嶺南西道,治所在宣化縣,至此今南寧相當於今省級政權建置開始。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邕州為邕州路,轄宣化縣、武緣縣,置邕州路總管府,兼左右兩江溪峒鎮撫。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上思州黃勝許、岑世興起兵抗元,給元朝統治者以沉重打擊。
至治二年(1322年),英宗派特使招諭,逼使黃勝許、岑世興歸順。泰定元年(1324年)六月,黃、岑遣子弟朝貢,歸順元朝。為慶南疆綏服,元朝統治者於同年9月將邕州路改稱南寧路(取南疆安寧之意),隸屬湖廣行中書省。
宣化縣隸屬南寧路,南寧得名始於此。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湖廣行中書省分置廣西行書省,南寧隸屬廣西行中書省。明洪武元年(1368年)廢南寧路,置南寧府,宣化縣隸屬南寧府,治所在今南寧城。
清朝承襲明朝建置,清朝初葉,實行省、府(廳)、州(直隸州)、縣四級區劃制。南寧府隸屬廣西省,為府治所,宣化縣隸屬南寧府。府、縣治所均在今南寧城。
民國元年(1912年)7月,廢宣化縣並南寧府。同年10月,廣西軍政府從桂林遷來南寧,南寧成為廣西省會。民國二年(1913年)6月,廢府留縣,南寧府改為南寧縣,治所南寧。
民國三年(1914年)6月,為避雲南省的南寧縣(今曲靖市)同名而改名邕寧縣,為邕寧縣得名之始。同年置南寧道。民國十五年(1926年)廢道,由省直接領縣。
民國十八年(1929年)7月設南寧市政府,與邕寧縣合署辦公,同年11月,撤市建制,民國十九年(1930年)置南寧民團區,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置南寧行政監督區,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置第九區。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廣西省會從南寧遷回桂林。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置南寧行政監督區(又叫第九區),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4月,將第八區(武鳴)、第九區合並稱第四行政區,治所南寧。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0月,廣西省會從桂林搬來南寧。
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1950年1月南寧建市,同月22日市人民政府正式對外辦公。同年2月8日,廣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南寧市為省會。
1952年12月南寧為桂西僮族自治區駐地,1956年桂西僮族自治區改為桂西僮族自治州。1957年7月,撤銷廣西省建制,成立廣西僮族自治區。1958年3月5日,廣西僮族自治區在南寧宣告成立,南寧為廣西僮族自治區首府。
3. 厘竹是什麼什麼用途
厘竹又稱為茶桿竹(pseudosasa amabilis(McGLure) kengf)一般株高10多米,徑粗3~5厘米,大的可達8厘米。茶桿竹屬多年生禾本科植物,氣候適應性較強,在零下低溫也能生長,但更適宜於溫熱濕潤、光照多的氣候環境。對土壤要求則較高,必須土層深厚、松軟,含有機質礦物質豐富的酸性沙壤土,海拔高度150~700米。
按茶稈竹長短、大小以及竹身形狀的不同,習慣上徑粗桿長的叫茶稈竹,短細的叫厘竹。不同地方、不同品種的茶稈竹的外形和竹質上都有差異,以坳仔區、大坑山農林場在綏江沿岸山嶺上生長茶稈竹最優,一般都株高10多米,徑粗3—5厘米,大的可達厘米,且不易腐朽的蟲蝕。名揚海內外的「中國坳仔茶稈竹」的產地主要在這兩區場。
19世紀前,產地農民只用茶稈竹製作竹床、竹椅等傢具,或搭棚、圍籬笆、當燃料,間或也有木商、竹農砍運一些出縣銷售。據口碑資料稱,清道光年間,發現,坳仔一農民砍野生茶稈竹1捆,隨木排放運到至廣州擺賣,一個英國商人見此竹色澤鮮黃竹質堅韌,便買了幾支帶回英國,受到許多人贊賞。後來,該商人便托中國商人大量收購,供應英國市場,並聲明非懷集坳仔茶稈竹不買。由此引起中國人有關方面關注,組織了調查隊到廣東、廣西、雲南、福建、浙江等省調查茶稈竹,發現質地最好的還數廣東懷集縣的坳仔茶稈竹,謄為「鋼竹」、「竹中之王」。民國14年(1925年),美國植物學家莫古里(MCGLURE)慕名專程到坳仔大同村,住了10多天,對茶稈竹的生態環境、質地和出口情況進行了考察,回去後寫成資料,並附有竹林和竹株照片,編入《世界竹子研究》一書。後來美國曾用懷集坳仔茶稈竹塑化作飛機油箱的零部件。50年代。蘇聯用懷集坳仔茶稈竹製成「古比雪夫」牌滑雪桿,曾風靡一時,乃至國際滑雪比賽也規定用中國懷集坳仔茶稈竹製作的滑雪桿。1974年莫古里的學生、國際地理學家、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地理學會副主席馬丁(MARTIN)遵照老師遺囑,偕夫人遠涉重洋來到懷集坳仔,又一次對桿竹進行考察。回去後,在《世界竹子研究》一書中作出了詳盡的介紹。懷集坳仔茶桿竹的名聲更噪了。
懷集縣是廣東省重點林產區,其中坳仔鎮的厘竹更是名聞中外。在那裡,厘竹長滿山頭,密密麻麻,連綿不絕。厘竹具有桿形通直,材質堅韌,粗度均勻,節長適中,回彈力強,不易蟲蛀的特點,故又稱「鋼竹」。懷集厘竹是製作釣魚桿、滑雪桿、高檔傢具和雕刻工藝品的上乘材料,遠銷歐、美、澳等40多個國家。
一、厘竹的分布
茶桿竹主要生長在懷集縣東部,南部的山嶺之中,集中產地是東南部綏江沿岸。現在,坳仔區有茶桿竹50000多公頃,共佔全縣茶桿竹林面積的60%以上。坳仔區的羅大、坳仔、大同、璃玻、仙溪等鄉和大坑山農林場的盤布、高龍等鄉的茶桿竹,山連山,片連片,正宗的坳仔茶桿竹就出產在這一帶。
二、厘竹的性能
茶桿竹有竹桿通直、壁厚、枝細、葉疏、節平、環細、光滑、堅韌、彈性強、不易蟲蛀、耐腐蝕等特點,有「鋼竹」美謄;沙擦曬干後呈淺黃色。坳仔茶桿竹性能最佳。50年代、蘇聯以坳仔茶桿筆製成「古比雪夫」牌滑雪桿;國際滑雪比賽曾指定使用中國坳仔茶桿竹製作的滑雪桿,據美國哈佛大學馬丁教授(1974年8月曾來坳仔考察茶稈竹)介紹,懷集茶稈竹銷往美國後,價值很高,製成的釣魚桿每支市場售價最低100美元,高的200—300美元。
由於茶稈竹竹質優良,外形美觀,被廣泛用於製作台、椅、書架、屏鳳、鳥籠、釣桿、禽舍等傢具、用具以及花藍、竹畫、竹簾、花盆等工藝品,同時也是建築,園藝、造優質紙張的上等材料。
茶稈竹屬多年生禾本科物,氣候適應性較強,近年引種到江蘇、浙江、山西等地,在零下低溫也能生長,但更適宜於溫熱濕潤、光照多的氣候環境。對土壤條件要求則較高,必須土層深厚、松軟,含有機質礦物質豐富的酸性的沙壤土,海拔高度150—700米。坳仔、大坑山一帶的土質和氣候最適合茶稈竹的生長,因而竹質最好,單位面積產量也最高。
茶稈竹移植較難成活,種竹挖起後不宜久貯,不宜遠途運送。但移植成活後的萌芽衍生長能力卻較強,生長快,竹根、竹竿、鞭根均可萌芽出筍,鞭根滿山串,「龍(鞭根)生龍,龍出筍,筍成竹,竹又生龍,」是其衍生特點。種後3—5年即郁蔽成林,即可間伐,一年種植,可多年收益。
4. 中國第一個畫出中國地圖的人是誰
張玉元
5. 廣西巴馬長壽村地圖
廣西巴馬長壽村地理位置:巴馬瑤族自治縣,廣西西部山區。
巴馬長壽村位於廣西西北山區巴馬瑤族自治縣,自古就有百歲以上的老人存在,是一個迷人、神奇、美麗的地方,被譽為長壽之鄉。檳榔鄉平安村坂屯,是巴馬長壽村。
八馬大長壽村居民515人,百歲老人多達7人,是「世界長壽村」國際標準的近200倍。
在巴馬,空氣中的負氧離子非常高,在著名的水晶宮、百魔洞和百鳥岩等旅遊景點,每立方厘米的負氧離子高達2000~5000。潘陽河兩岸3000餘條,縣城地區的負氧離子也高達2000餘條。
巴馬泉是地下水和礦產豐富的山泉,又稱小分子水。可以說,奧巴馬最大的亮點是水。當地居民告訴記者,巴馬泉,你從洞里拔出來,放一年,水不會變質。
(5)廣西地理學會擴展閱讀:
在喀斯特地貌中形成了幾億年,巴馬泉創造了一個自然奇觀,四次進入地下,四次流出地表。獨特的加工工藝使其富含對人體和皮膚健康有益的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含鈣40~80毫克。
它對皮膚有舒緩和鎮靜的作用,並緩解敏感的情況,如發紅,緊綳,乾燥和灼熱。同時,在0.45~0.5高斯的強地磁影響下,水分子被切成只有0.5納米的小分子結構,水分子與皮膚接觸後立即迅速滲透到皮膚表面,到達棘層和基底層。
從1999年到2006年,國際自然醫學學會進行了7年的研究,發現巴馬水這種稀有的天然小分子能夠進入細胞核和DNA,激活細胞的酶組織,激發生命活力。
巴馬長壽泉長期使用,對身體有顯著的增強、抗衰老作用,是世界上罕見的健康之水、生命之水。因此,奧巴馬擁有世界上最高的百歲老人比例。
6. 竺可楨生平簡介
竺可楨(1890.3.7—1974.2.7),又名紹榮,字藕舫,漢族,浙江上虞人。中國卓越的科學家和教育家,當代著名的地理學家和氣象學家,中國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他先後創建了中國大學中的第一個地學系和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擔任13年浙江大學校長,被尊為中國高校四大校長之一。1974年2月7日竺可楨因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竺可楨是畢生為國「求是」的氣象事業和物候學的開拓者,1890年3月7日出生於浙江上虞。竺可楨1910年公費留美入伊利諾伊大學農學院學習。1913年夏畢業後轉入哈佛大學研究院地理系專攻氣象,1918年以題為《遠東台風的新分類》(A NEW CLASSIFICATION OF THE TYPHOONS OF THE FAR EAST)的論文獲得博士學位。1920年秋應聘南京高等師范學校。1927年任東南大學地學系主任,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建國前他先後執教於武昌高等師范學校、東南大學和中央大學。1933年4月,竺可楨與翁文灝、張其昀共同發出成立中國地理學會的倡議,學會於翌年成立。1936年4月,他擔任浙江大學校長,歷時13年。為了婉拒蔣介石赴台灣的邀請,而辭去了浙大的所有職務。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後,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等職。他還當選為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並於1962年光榮地參加中國共產黨。他對中國氣候的形成、特點、區劃及變遷等,對地理學和自然科學史都有深刻的研究。他一生在氣象學、氣候學、地理學、物候學,自然科學史等方面的造詣很深,而物候學也是他嘔心瀝血作出了重要貢獻的領域之一。我國現代物候學的每一個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開的。他始終從科學的視角,關注著中國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是「可持續發展」的先覺先行者。2008年在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組織的評選中,與袁隆平、茅以升等一起獲評中國十大科技傳播優秀人物。
中文名: 竺可楨
別名: 竺紹榮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
出生地: 浙江上虞
出生日期: 1890.3.7
逝世日期: 1974.2.7
職業: 科學家,地理學家,氣象學家
畢業院校: 伊利諾伊大學農學院,哈佛大學
代表作品: 《竺可楨文集》
竺可楨
一絲不苟——座右銘 排萬難冒百死以求真知——做人原則,實事求是精神精神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處世原則
7. 找一下在地理方面有成就的名人的簡介。謝謝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江蘇江陰人。明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他經30年考察撰成的60萬字《徐霞客游記》,開辟了地理學上系統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統考察祖國地貌地質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繪華廈風景資源的旅遊巨篇,還是文字優美的文學佳作,在國內外具有深遠的影響。近年,視徐霞客為游聖,步徐霞客足跡,游覽祖國大好河山已成為中國旅遊界的嶄新時尚。
受耕讀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學,博覽群書,尤鍾情於地經圖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的旅行大志。徐霞客的旅遊生涯,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28歲以前的紀游准備階段。重點放在研讀祖國的地理文化遺產,並憑興趣游覽太湖、泰山等地,沒有留下游記。
第二階段為28歲(1613)至48歲(1633)的紀游前段,歷時20年,游覽了浙、閩、黃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華山、恆山諸名山。但游記僅寫了一卷,約佔全書的十分之一。
第三階段為51歲(1636)至54歲(1639)為紀游後段,歷時4年,游覽了浙江、江蘇、湖廣、雲貴等江南大山巨川,寫下了9卷游記。
徐霞客的足跡遍及今19個省、市、自治區。他不畏艱險,曾三次遇盜,數次絕糧,仍勇往直前,嚴謹地記下了觀察的結果。直至進入雲南麗江,因足疾無法行走時,仍堅持編寫《游記》和《山志》,基本完成了60萬字的《徐霞客游記》。55歲(1640)雲南地方官用車船送徐霞客回江陰。56歲(1641)正月病逝於家中。遺作經季會明等整理成書,廣泛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