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心理學中說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心理學中說

發布時間: 2021-03-18 04:24:24

❶ 心理學上說的幾個我分別是那幾個

心理學上說的幾個「我」分別是:本我、自我與超我

在心理動力論中,本我、自我與超我是由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之結構理論所提出,精神的三大部分。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相關概念,以解釋意識和潛意識的形成和相互關系。「本我」(完全潛意識)代表慾望,受意識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識)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識)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

本我
本我(英文:id)是在潛意識形態下的思想,(拉丁字為「it」,原德文字則為「Es」)代表思緒的原始程序——人最為原始的、屬滿足本能沖動的慾望,如飢餓、生氣、性慾等;此字為弗洛伊德根據喬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的作品所建。
本我為與生俱來的,亦為人格結構的基礎,日後自我及超我即是以本我為基礎而發展。本我只遵循一個原則——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意為追求個體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飽足與性慾的滿足,以及避免痛苦。弗洛伊德認為,享樂原則的影響最大化是在人的嬰幼兒時期,也是本我思想表現最突出的時候。

自我
心理學上的自我(ego)這個概念是許多心理學學派所建構的關鍵概念,雖然各派的用法不盡相同,但大致上共通是指個人有意識的部分。
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組成部分。這里,現實原則暫時中止了快樂原則。由此,個體學會區分心靈中的思想與圍繞著個體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環境中進行調節。弗洛伊德認為自我是人格的執行者。
另一易混淆的概念是自性(self),則包括無意識。心理學上關於自我的研究的方法上十分復雜,並常牽涉到哲學中的形而上學。

超我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結構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則支配,屬於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份。在弗洛伊德的學說中,超我是父親形象與文化規范的符號內化,由於對客體的沖突,超我傾向於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對立場,而對「自我」帶有侵略性。超我以道德心的形式運作,維持個體的道德感、迴避禁忌。超我的形成發生在戀母情結的崩解時期,是一種對父親形象的內化認同,由於小男孩無法成功地維持母親成為其愛戀的客體,對父親可能對其的閹割報復或懲罰產生閹割情結(castration anxiety),進而轉為認同父親。

相互關系
本我,自我,超我構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人的一切心理活動都可以從他們之間的聯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釋,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幾乎是永久對立的,為了協調本我和超我之間的矛盾,自我需要進行調節。若個人承受的來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壓力過大而產生焦慮時,自我就會幫助啟動防禦機制。防禦機制有:壓抑、否認、退行、抵消、投射、升華等等。

❷ 心理學上說的三個我是指什麼

心理學上說的三個我是指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我」(完全潛意識)代表慾望,受意識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識)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識)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
弗洛伊德將人格結構分成三個層次:本我、自我、 超我。本我是先天的本能,慾望所組成的能量系統,包括各種生理需要。自我位於人格結構的中間層,它一方面調節著本我,一方面又受制於超我,遵循現實原則。超我是由社會規范、倫理道德、價值觀念內化而來,追求完善的境界。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慾望、沖動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樂原則行事,它不理會社會道德、外在的行為規范,它唯一的要求是獲得快樂,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標乃是求得個體的舒適,生存及繁殖,它是無意識的,不被個體所覺察。
「自我」是人的理性部分,往往處於社會生活的現實要求、超我的道德追求與本我的利益追求之間,按照現實原則協調矛盾,盡可能地尋找權宜之計,是個體最終行為表現的決策者,時而管理本我,時而服從超我。只有自我知道活動的目的和方向。
超我是人格系統中專管道德的司法部門。它由人的道德律、自我理想等所構成,可簡單區分為「理想」、「良心」兩個層次,在「理想」中既包括自我理想,又包括社會理想。它是自我的產物,是自我傾向於社會外界那方面的因素生出的。

搜狗問問

(2)心理學中說擴展閱讀:
在弗洛伊德的理論中,意識所分為的三部分,即本我,自我,超我構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
人的一切心理活動都可以從他們之間的聯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釋,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幾乎是永久對立的,為了協調本我和超我之間的矛盾,自我需要進行調節。

若個人承受的來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壓力過大而產生焦慮時,自我就會幫助啟動防禦機制。防禦機制有:壓抑、否認、退行、抵消、投射、升華等等。
其實很好理解,簡單來說,本我是人的本能,超我是我們的理想化目標,自我則是二者沖突時的調節者。

❸ 心理學發展過程中的主要學說有哪些

一、構造主義學派
代表人物:馮特和鐵欽納
觀點:這個學派受英國經驗主義和德國實驗生理學的影響,認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意識經驗,主張心理學應該採用實驗內省法分析意識的內容或構造,並找出意識的組成部分以及它們如何連結成各種復雜心理過程的規律。它強調心理學的基本任務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規律,不重視心理學的應用,不關心個別差異、教育心理、兒童心理等心理學領域,以及其他不可能通過內省法研究的行為問題。
方法:內省法。馮特將傳統的思辨式的經驗性的內省發展成為「實驗內省」。並提出了十分明確的內省規則:(1)觀察者必須能確定,內省過程是在什麼時候引起的;(2)觀察者必須處於准備狀態,這指的是集中注意力於內心活動;(3)觀察必須重復若干次;(4)必須能隨著所控制的刺激的作用來改變實驗條件;(5)在變化刺激的情境的條件下,來觀察被試經驗中所引起的變化。
內省法是難以做到的、枯燥的、為一般人所不習慣的。因此(1)馮特強調內省者需經過嚴格的訓練;(2)要求被試在正式實驗之前做大量重復單調的預試。馮特把實驗內省只能用於簡單的心理過程,他反對把實驗內省用於復雜的心理過程。
實驗內省法所採用的是,從內省描述中獲得意識經驗的元素,再用經驗的元素去描述意識經驗。
評價:1.構造派是心理學史上第一個應用實驗方法系統研究心理問題的派別。在他們的示範和倡導下,當時西方心理學實驗研究得到了迅速傳播和發展。
2.把心理學看成一門純科學,只研究心理內容本身,研究它的實際存在,不去討論其意義和功用。所以極為狹隘。從反面推動了其他心理學派的興起和發展。
二、符茲堡學派
代表人物:屈爾佩
主要觀點:認為思維可以進行試驗研究,並且馮特的內省法無法對思維進行深入的揭示。提出了「系統實驗內省法」或「分段實驗內省法」,並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關於重量比較判斷的研究(證明了在判斷過程中不存在意象與印象的比較)、控制聯想實驗研究(被試在得到和理解了指令時,意識的操作已經在執行任務之前完成了)等。符茲堡學派提出了「無意象思維」的學說,即思維不能歸結為感覺和意象,在思維者的意識中存在著一種非感覺、非意象的元素。
方法:「分段實驗內省法」 ,先讓被試完成一種任務,然後讓被試做出在其完成任務期間所獲得的經驗進行回顧報告。並且是任務先行的。
三、格式塔心理學派
代表人物:L.韋特墨、K.考夫卡、W.苛勒等。
主要觀點: 韋特墨發現了「似動現象」,並探索形成似動形成的條件,對創造性思維有所貢獻;苛勒主張以現象學的方法知道心理學的研究,主張整體論,反對元素主義,強調質的分析先於量的分析。考夫卡提出了整體概念在兒童心理上的應用。但是,在解決心物關系和心身關系時,提出了物理現象、生理現象和心理現象都具有格式塔的特點。物理現象和心理現象是同型的,生理現象和心理現象也是同型的。雖然反對認為的分析的內省法,但並不否認內省法,最終沒有突出內省法的圈子。
方法:自然而然觀察的現象學實驗法。
評價:格式塔心理學派作為一個獨立的學派,是人們對意識經驗發生興趣,至少把意識經驗看作心理學的一個合法的研究領域,並繼續促使人們對意識經驗的研究和興趣是有意義的。同時格式塔學派對同時期的學派中肯而堅定的批評,對心理學的發展也具有重要影響。 但是,把直接經驗世界,看作是唯一確實而又可知的世界。把全部心理學問題,完全簡化為數理的問題。這其實已經違背了系統觀。
所有上述三個學派,在實驗方法上,構造主義心理學派變舊心理學的思辨的內省為實驗內省法;符茲堡心理學派變馮特的實驗內省為系統實驗內省法;格式塔心理學派又演變為自然而然的現象學實驗法。三個學派的具體研究對象與方法都不相同,但方向和目標仍是對直接經驗的分析;它們都帶有唯心主義色彩。
四、機能主義學派
代表人物:W.詹姆斯
主要觀點:認為心理學研究的對象是意識,心理學是對意識狀態的描述和解釋,意識狀態是一種川流不息的狀態,是思想流、意識流和主觀生活流,反對把意識分解為基本元素的做法,認為這種做法容易破壞心理的整體,詹姆斯關於意識的觀點有:(1)每一種意識都是個人意識的一部分;(2)意識是經常變化的;(3)每個人的意識都可以感到是連續不斷的,每個人的意識狀態都是意識流的一部分;(4)意識的選擇性。安吉爾的主要觀點:認為心理學的方法是內省法(主觀觀察)和客觀觀察法,尤其看重內省法,認為它是心理學的基本方法。積極主張心理研究的領域應包括一切心理過程及其生理基礎和外部行為,看重心理學的應用性研究,如教育心理學、工業心理學和醫療心理學等。 而另一位機能主義的代表人物卡爾主張,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具有適應性的活動。哥倫比亞大學的一些心理學家也支持機能主義心理學的傾向,它擺脫了心理學只研究意識的束縛,擺脫了心理學只採用內省法的束縛,擺脫了心理學只是一門描述科學的束縛,擺脫了傳統心理學的只研究意識經驗的束縛,而致力於個別差異的研究。
方法:過程研究法。主張在心理學的研究中用比較法作為內省法和實驗法的補充,比較法的採用導致在研究條件下各種因素之間的相關研究和因素分析。並且發展了許多方法,如內省法、客觀觀察法、測量和測驗的方法、統計的方法、比較研究法和問卷調查法等。
構造主義和機能主義兩個學派的區別:聯系構造主義和機能主義兩個學派具有很多不同的特點。構造學派把人的心理視為一個可以絕緣於外界的,獨立自主的經驗世界;機能學派力求把人的心理視為一種生物適應的工具,由於兩派對於心理的理解不同,因此使它們在研究內容(機能不同—構造是元素;機能是強調心理的機能作用)、范圍(機能比構造范圍大)、方法與發展方向(構造運用純粹內省;機能運用心理測驗)上表現出一系列的分歧。就哲學基礎說,這兩派的哲學基礎,歸根到底都是主觀唯心主義。就心理學的整體看,構造派對於感覺的有些研究,機能派對於個體差異和學習心理的有些研究,都找到一些事實,兩派的工作有互相彌補的成分。
五、行為主義心理學派
代表人物:華生
主要觀點:行為主義的主要觀點是認為心理學不應該研究意識,只應該研究行為,把行為與意識完全對立起來。在研究方法上,行為主義主張採用客觀的實驗方法,而不使用內省法。主要觀點可以概括如下:
(1)機械唯物主義決定論;
(2)認為心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是研究人的活動和行為的一個部門,要求心理學必須放棄與意識的一切關系,提出兩點要求:第一、心理學與其他自然科學的差異只是一些分工上的差異;第二、必須放棄心理學中那些不能被科學普遍術語加以說明的概念,如意識、心理狀態、心理、意志、意象等等;
(3)極力要求用行為主義的客觀法去反對和代替內省法,認為客觀方法有四種:第一、不藉助儀器的自然觀察法和藉助於儀器的實驗觀察法;第二、口頭報告法;第三、條件反射法;第四、測驗法。斯金納則屬於新行為主義心理學,他只研究可觀察的行為,試圖在刺激與反應之間建立函數關系,認為刺激與反應之間的事件不是客觀的東西,應予以排斥。斯金納認為,可以在不放棄行為主義立場的前提下說明意識問題。
方法: 極力要求用行為主義的客觀法去反對和代替內省法,認為客觀方法有四種:第一、不藉助儀器的自然觀察法和藉助於儀器的實驗觀察法;第二、口頭報告法;第三、條件反射法;第四、測驗法。
評價:華生倡導心理學家從對意識的研究轉向對行為的研究。但他的行為主義學說卻否定了意識,貶低了生理和遺傳的作用,否定本能的存在、腦和神經中樞的地位,片面強調環境和教育的作用,忽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等等。但是,行為也有其積極的意義:第一,華生以行為為心理學研究的對象,使心理學獲得了與其他自然科學所共有的客觀性,從而在研究對象和方法上具有自然科學的特徵;第二,華生的行為主義擴大了心理學研究的領域;第三,華生的行為主義促進了心理學的應用。
六、新行為主義心理學派
代表人物:托爾曼,斯金納
主要觀點:認為在個體所受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存在著中間變數,這個中間變數是指個體當時的生理和心理狀態,它們是行為的實際決定因子,它們包括需求變數和認知變數。需求變數本質上就是動機,它們包括性,飢餓以及面臨危險時對安全的要求。認知變數就是能力,它們包括對象知覺、運動技能等等。認知行為主義者托爾曼對行為採取了整體式定義,而激進行為主義者斯金納則強調行為是一種關系。與之相隨,托爾曼強調機體的內部因素對行為的影響,赫爾強調行為內部的可能機制,斯金納則強調選擇、制導行為的相關環境事件及其與行為構成的選擇性相互作用。
評價:對科學問題具有巨大的客觀性,選擇簡單的操作行為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小心地控制實驗條件,得到了一些相對地擺脫了偶然性變數的資料,發展了對行為首尾一致的描述,這種描述極大提高預測和控制有機體的行為能力。但是,還有許多的心理現象不能被解釋。
以上三個心理學派的研究對象都是可以觀察到的行為活動,都是用客觀法作為研究方法,對心理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後來出現的續拍都是在前一個學派基礎上發生和發展起來的,比前面的學派更完善。

❹ 心理學術語有哪些

心理學的專用術語有駝峰效應、冷熱水效應、鈍感力、催眠、成敗效應、易感效應、自我障礙策略、巴凱特現象、負面效應等等。
1.【駝峰效應】 「駝峰效應」這種說法出自滑雪運動。滑雪者都想輕松愉快地順著山坡往下滑行,但想要擁有這個過程就必須先登上山頂,我們的心理狀況也是這樣,為了最終能朝正確的方向前進,有必要先往相反的方向走一段;為了擁有更長久的快樂,有時也需要承受一定階段的悲傷。所以,「駝峰效應」告訴我們:如果你的心情正處在幽暗的境地,千萬不要放棄,因為爬上山頂就可以迎來愉悅的新生活。
2.【冷熱水效應】 「冷熱水效應」來自於日常生活常識,如果桌上有一杯溫水、一杯冷水和一杯熱水。先將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到溫水中,會感到溫水熱;當先將手放在熱水中,再放到溫水中,會感到溫水涼。同一杯溫水,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感覺,這就是冷熱水效應。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因為參照的事物會改變我們心理的標准。我們心裡的這桿秤,秤砣並不固定。當秤砣變小時,它所稱出的物體重量就大,當秤砣變大時,它所稱出的物體重量就小,人們對事物的感知,就是受這秤砣的影響。
3.【鈍感力】 「鈍感力」是日本作家渡邊淳一發明的詞彙,意思與「敏感」相對。面對生活,具有「鈍感力」的人通常會慢半拍去應對,甚至有些情緒根本察覺不到。「鈍感力」並不是貶義詞,鈍感系數高的人能保持情緒穩定和理性思維,從容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傷痛,堅定地朝著既定方向前進。
4.【催眠】 催眠是心理學中最令人好奇的療法,其本質就是暗示。它是以人為誘導,通過放鬆、集中注意、想像等引起的一種似睡非睡的意識恍惚狀態。在催眠過程中,被催眠者的潛意識被調動起來,遵從催眠師的暗示或指示做出反應。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淺層催眠可以幫助維持心理穩定,而深度催眠只適用於特殊人群,在日常的心理咨詢中並不常見。
5.【成敗效應】 「成敗效應」來自教育學家的實驗研究:設置幾套難度不等的學習材料,由學生們自由地選擇,並解決問題。教育學家發現:能力較強的學生在解決了一個問題之後,便不願意再解決另一個相似的問題,轉而挑戰難度更高的問題,藉以探索新的解決方法。由此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跟任務是否容易成功完成有關,更重要的是,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難以達到成功的境地,才會使他們感到內心的愉快和願望的滿足。
6.【易感效應】 「易感效應」是指我們曾經學習過的東西,當再次遇到它時,我們就會更容易理解其中的意義。這種效應常被用來解釋預習對學習新知識的重要性。當然,這種效應也潛伏在我們的人際中。
7. 【自我障礙策略】 「自我障礙策略」是一種故意的自作自受,指人們預期到自己可能失敗時,往往就會做出一系列導向失敗的行為,比如,學生覺得這次考試會失敗,於是故意著涼生病,這樣當失敗真正來臨的時候就有借口了。使用這種策略主要是為了在失敗的時候,可以將失敗的原因歸結於外界因素,而不是自我能力的缺乏。
8.【巴凱特現象】 「巴凱特現象」指的是一種社會攀比所帶來的心理反應。這個詞來自於英國一部著名電視劇中的小人物巴凱特,她每天無所事事,就喜歡觀察她的鄰居們。如果人家有了什麼收獲,或者獲得某個社會地位,她就會表現出不屑;如果對方遭難,或者比她更加潦倒,她就會在人家面前表現出強烈的優越感。
9.【負性效應】 「負性效應」是指人們認識他人的時候,對正負信息(也就是這個人做的好事和壞事)形成的印象不均等。事實上,我們對一個人做的壞事遠比好事記得更加清楚。舉個例子:你看到一個人在等紅燈時隨地吐痰,你會對他留下怎樣的印象呢?大多數人都會對他隨地吐痰印象很深,卻不記得他遵守了交通規則。

❺ 心理學上,每個人讀一句話都感覺是在說自己,的效應叫什麼

"巴納姆效應"。
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版性的人格描述特權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經有心理學家用一段籠統的、幾乎適用於任何人的話讓大學生判斷是否適合自己,結果,絕大多數大學生認為這段話將自己刻畫得細致入微、准確至極。
一位名叫肖曼·巴納姆的著名雜技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他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鍾都有人上當受騙"。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心理學上將這種傾向稱為"巴納姆效應"。

❻ 心理學上的關於別人說什麼都和自己有關的專業術語

心理學上的關於別人說什麼都和自己有關的術語,就是說那就是。猜忌心裡疑惑,心裡經常懷疑別人說別人說啥曲,曲曲都以為說她自己。叫他將來慢慢的會得病會得抑鬱。

❼ 心理學說是又誰提出來的

心理學是脫胎於哲學母體而產生的學科,在古代希臘亞里士多德等眾多先哲的思想中就已經閃現著心理學的光芒。
現代心理學的產生標志是1879年德國心理學家馮特在萊比錫大學創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所以公認的心理學之父是馮特。

❽ 心理學中真有一說嗎如果有,嚴格的定義是什麼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科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也是一門應用學科。包括基礎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
心理學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人格、行為、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等許多領域,也與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家庭、教育、健康、社會等發生關聯。心理學一方面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體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嘗試解釋個體心理機能在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同時它也與神經科學、醫學、生物學等科學有關,因為這些科學所探討的生理作用會影響個體的心智。
心理學家從事基礎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釋、預測和影響行為。應用心理學家還有第五個目的——提高人類生活的質量。這些目標構成了心理學事業的基礎。

❾ 從心理學上說明什麼

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或是種種艱難,或是某些自己無法在現實中達成的願望,都會潛伏在人的無意識裡面,通過做夢、下意識行為或話語等形式表現出來。
做夢吃東西,可能你在現實生活中有些東西很需要,如同飢餓一樣需求。具體是什麼東西,你可以找一擅長精神分析或意向對話方面的咨詢師聊一聊。
粗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