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物理中晶體是指啥
晶體有三個特徵:
(1)晶體有整齊規則的幾何外形;
(2)晶體有固定的熔點;
(3)晶體有各向異性的特點。
固態物質有晶體與非晶態物質(無定形固體)之分,而無定形固體不具有上述特點。
組成晶體的結構微粒(分子、原子、離子)在空間有規則地排列在一定的點上,這些點群有一定的幾何形狀,叫做晶格。排有結構粒子的那些點叫做晶格的結點。金剛石、石墨、食鹽的晶體模型,實際上是它們的晶格模型。
晶體按其結構粒子和作用力的不同可分為四類:離子晶體、原子晶體、分子晶體和金屬晶體。
具有整齊規則的幾何外形、固定熔點和各向異性的固態物質,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基本形式。固態物質是否為晶體,一般可由X射線衍射法予以鑒定。
⑵ 物理中非晶體與晶體是什麼意思
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兩類。
(1)晶體是 分子整齊規則排列的固體叫做晶體。
常見類型:冰、石英、水晶、金剛石、食鹽、明礬、金屬都是晶體。
(2)非晶體是分子雜亂無章排列的固體叫做非晶體。非晶體在熔化吸熱時,溫度不斷地升高。 松香、玻璃、石蠟、瀝青都是非晶體。
晶體和非晶體的許多物理性質是不同的。尤其是熔點不同。
⑶ 化學上的「晶體」與物理上的「晶體」有什麼區別(詳細)
物理和化學上所說的晶體是一樣的/晶體是指在分子層面上排列整齊的、具有周期性的一類物質,是有固定熔點的,與玻璃等非晶體相對應 不太一樣,物理是從微觀上說的分子的晶體結構,化學一方面指晶體結構的,也有指宏觀上的晶體,結晶體 不論物理還是化學,對晶體的定義是一樣。一是有規則的幾何外形,二是構成物質的原子或分子或離子,它們在空間的排列也是按一定的規律周期性重復排列的,三是有固定的熔點,四是各種物理性質都是各向異性。這在各種物理化學教程上的敘述基本是一致的。
⑷ 物理上的"晶體"和"非晶體"有什麼區別和定義
一、定義不同
1、晶體
分子整齊規則排列的固體叫做晶體。
2、非晶體
分子雜亂無章排列的固體叫做非晶體。非晶體在熔化吸熱時,溫度不斷地升高。
二、常見類型不同
1、晶體
海波、冰、石英、水晶、金剛石、食鹽、明礬、金屬都是晶體。
2、非晶體
松香、玻璃、石蠟、瀝青都是非晶體。
三、特性不同
1、晶體
(1)自然凝結的、不受外界干擾而形成的晶體擁有整齊規則的幾何外形,即晶體的自范性。
(2)晶體擁有固定的熔點,在熔化過程中,溫度始終保持不變。
(3)單晶體有各向異性的特點。
(4)晶體可以使X光發生有規律的衍射。
宏觀上能否產生X光衍射現象,是實驗上判定某物質是不是晶體的主要方法。
(5)晶體相對應的晶面角相等,稱為晶面角守恆。
2、非晶體
非晶體又稱無定形體內部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呈現雜亂無章的分布狀態的固體稱為非晶體。 如玻璃、瀝青、松香、塑料、石蠟、橡膠等。非晶態固體包括非晶態電介質、非晶態半導體、非晶態金屬。它們有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質。
例如金屬玻璃(非晶態金屬)比一般(晶態)金屬的強度高、彈性好、硬度和韌性高、抗腐蝕性好、導磁性強、電阻率高等。這使非晶態固體有多方面的應用。它是一個正在發展中的新的研究領域,得到迅速的發展。
⑸ 初中物理和化學中的晶體有什麼區別或聯
這是一個好問題,難的有思考的這種層次問題的孩子
初中物理的晶體主要針對的是有沒有明確的熔點,這個是初中對於晶體和非晶體的重要劃分。
而化學初中階段主要討論的是鹽類物質,比如碳酸鈣,什麼氯化物,什麼硫酸鹽,而且正好這些鹽類物質都是金屬化合物,包括氯化銨,這種鹽類物質都有比較明確的熔沸點,因此都是晶體。
因此,有沒有什麼聯系你應該能夠考慮明白了吧。
⑹ 物理學中常見的晶體有哪些
常見的晶體有:金屬、石英、雲母、明礬、食鹽、硫酸銅、糖、味精等.
常見的非晶體有:玻璃、蜂蠟、松香、瀝青、橡膠等.
⑺ 物理中晶體是什麼、
.1 X射線:通常將波長為10-3nm~10nm的電磁波叫做X射線。用於晶體衍射的X射線波長一般從0.05nm到0.25nm。
2.2 晶體:由結構單元在三維空間呈周期性重復排列而成的固態物質。這里的結構基元指的是原子、分子、離子或它們的集團;在晶體學中,(空間)點陣是用來表達晶體中原子團排列的周期性的工具,是三維空間中,周期重復排列的點的集合。晶體可以用簡單的公式表示如下:
晶體 = (空間)點陣 + 結構基元
2.3多晶體: 由許多小晶粒聚集而成的物體稱為多晶體或多晶材料。它可以是單相的,也可以是多相的。
2.4 晶胞:晶體中用來反映晶體的周期性、對稱性及結構單元的基本構造單元。其形狀為一平行六面體。
2.5 晶胞參數;點陣常數:平行六面體形的晶胞可用其三個邊的長度a、b、c及它們間的夾角α(b、c邊的夾角)、β(a、c邊的夾角)、γ(a、b邊的夾角)這六個數來表達,這六個數就叫做點陣常數或晶胞參數。
2.6 點陣畸變:存在於點陣內部的不均勻應變。
2.7 晶系:晶體中可能存在的點陣,按其本身的對稱性,也即晶胞的對稱性可分為七種,稱為七個晶系。
2.8 (晶)面間距d:空間點陣可認為是由許多相同的具有一定周期構造的平面點陣平行等距排列而成的平面點陣族構成的。兩個相鄰平面點陣間的距離就叫做面間距。
2.9 晶面指數(h k l):用來代表一個平面點陣族的,用圓括弧括起來的三個互質的整數(h k l)。
2.10多晶衍射法:利用晶體對X射線的衍射效應,獲得多晶樣品的X射線衍射圖的方法。該法給出一套基本數據——d-I 值 (衍射面間距和衍射強度)。根據這些數據可進行物相分析、計算晶胞參數、確定空間點陣以及測定簡單金屬和化合物的晶體結構。樣品通常為塊狀或粉末狀,若是後者,又稱為X射線粉末法。
2.11 高溫衍射:將試樣保持在高於室溫的某個溫度下進行X射線衍射。
2.12 衍射譜:表現測角角度和衍射強度關系的圖譜。
2.13 相對強度I/I1:某衍射峰的相對強度是該衍射峰的面積(或峰高)與該衍射譜中最強衍射峰的面積(或峰高)I1的比值乘上100。此面積(或峰高)為扣除背底後的值,物相定性分析採用相對強度。
2.14 積分強度;累積強度:單位長度衍射線上接收到的累積能量,實驗上是該衍射峰的積分計數與背底計數之差。物相定量分析採用積分強度。
2.15 擇優取向:多晶聚集體中個小晶粒的取向不是在空間均勻分布,而是相對集中在某些方向的現象。
2.16 物相;相: 物相是具有相同成分及相同物理化學性質的,即具有相同晶體結構的物質均勻部分。
2.17 相變:晶體結構發生變化的現象。
2.18 半高寬: 衍射峰高極大值一半處的衍射峰寬。
2.19 積分寬:用衍射峰面積(積分強度)除以衍射峰高極大值(峰值強度)來表示的衍射線寬度。
2.20 微觀應力:存在於晶體內部的殘余應力。
2.21 (晶體)缺陷:晶體內部周期性遭破壞的地方。
2.22 分析線:在待測物相、標准物質衍射圖中選作定量分析用或作線形分析用的衍射線。
2.23 單位符號:晶體學常用的長度單位是「埃」(Angstrom),符號是「Å」、角度單位是「度」,符號「o」。
⑻ 物理上的晶體和化學上晶體的區別(初中上的)
物理晶體與化學晶體是一樣的,只是觀察的角度不同罷了,物理中主要強調其物理性質,即:有固定溶沸點.而化學中主要強調晶體是純凈物.因為只有是純凈物時才可能有固定的溶沸點,由此可見,化學晶體是對物理晶體本原的微觀解釋.
⑼ 在初二物理學中什麼是常見的晶體和非晶體是什麼
常見的晶體有:金屬、石英、雲母、明礬、食鹽、硫酸銅、糖、味精等.
常見的非晶體有:玻璃、蜂蠟、松香、瀝青、橡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