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社會學怎麼復習
不是高手,只是考過來覺得有些經驗教訓吧,說幾句,覺得不適合自己的話應該去探索自己的路。 1.第一遍認真看書,做筆記。 第一遍仔仔細細的看課本,把每一章每一節講什麼都認認真真看,然後自己總結提煉,看到哪兒就做筆記做到哪兒。因為總結提煉筆記其實就是你理解和記憶的過程,自己都不理解也就做不了筆記,其實這也是個強迫自己理解書里每一段話的過程。身邊也有人不做筆記,從開始就背書的,反正看你覺得怎樣適合自己吧。 當時學校指定了三本書,有一本是入門的書,就看了一遍就放下了。風笑天《社會學教程》的鄭杭生的《社會學概論新修》這兩本書是主要看的書,但兩本書主題思路還是差不多的,所以就綜合了兩本書的內容,相互補充著做筆記,所以做完一遍筆記就已經把兩本書啃得差不多了。有些東西兩本書說的不同甚至相反,當時挺困惑的,不知道該按哪個理解,就求助前輩了,前輩告訴我研究生入學考試不是考死記硬背,考的是學生的理解力和領悟力,考得是學生自己的觀點,聽完覺得恍然大悟,希望這句話對你們也有用。 2.在做筆記的同時結合看一些社會學經典著作或者是沒指定的教材 在做指定書目筆記的同時,用小塊兒的時間看看別的書,拓寬點兒知識面兒。我當時做的其實不是很好,經典著作都沒整本看過,只是看了些沒指定的社會學史方面的書,對於我這種跨專業考研的人來說這還是很必要的,能補充點兒專業背景知識。 3.看筆記,背書,寫大綱 做完筆記,對整本書內心有個數以後就差不多要背書了。要定計劃多久背過一遍,一本書怎麼也得背過兩三遍才行,其實放心,在做完筆記之後背書其實很容易。第一遍用多點時間把書好好背,後幾遍基本就可以快速的過了。我在背書的同時,過一章就把每章每節的框架再整理到白紙上,就像寫提綱一樣,一張a4紙寫一章的提綱,然後看著綱差不多就能把整章的內容說個大概。這樣心裡會比較清楚,不會想起來某章覺得亂七八糟很多內容,會清楚地回憶起講過幾個問題,每個問題分幾個方面闡述的,不過缺點是我這人完美主義,把提綱都寫得很整齊,拿尺子畫大括弧什麼的,結果很浪費時間,到後來時間不多了我就不注重形式了,只要自己能看懂就可以了。 4.結合真題 一門課重點只有那麼多,老師出題一般也都有自己的習慣套路,所以分析真題很重要的。在做筆記那遍開始就結合真題看,不一定要找到答案,但涉及到這個問題了就要重點看,而且不能局限於真題的考法,要弄透,有可能老師還考這個點,但換個角度,所以要做到考過的問題要完全理解。不要覺得考過肯定不會再考,其實分析前五年的題就能看出來,很多點都是隔一兩年就出現一次,不過換個角度換種形式而已。接下來,到後面的時間,還要適當的分析卷子,押一些重點,我周圍幾個要好的朋友都是自己押的題,而且押得比較准,因為前面說過了,老師出題一般還是有點兒規律可循的。自己押的時候肯定范圍比較大,或者是好幾年沒考的重點問題,只有自己覺得有可能的,就總結起來,完整地整理一遍,做到不管從哪個角度考都能應付。真題很重要,要反復看,有心的同學還會把北大中科院等院校的真題也都列印出來看,其實很有用,看過之後會對一個問題理解更深入,也知道都可以從哪個角度考。 以上是具體的,講講習慣和時間安排什麼的吧。 1.時間安排:根據自己的習慣來吧,而且具體的英語水平也不同,要按自己的實際來分配時間。但是專業課方面一定要保證時間,現在這段時間和九月十月十一月可以說是專業課打基礎的時間,一定要保證每天大塊兒的時間用來看專業書做筆記。英語政治要用比較散的時間來做,尤其是政治,可以每天看一點兒,但不要用太多時間。 2.態度:然後就是打基礎階段態度一定要認真。因為前面的時間是打基礎,自己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的時間,如果粗心不認真,很可能誤導後面的學習。我就老是粗心大意的,教訓還是很深刻的。我當時一看真題,怎麼每年都考那幾個派別的重要理論,都不是書上的,覺得自己特聰明,知道分析出題思路,覺得只有先搞定這個才行,所以狂找社會學理論和社會學史來看,還把每個流派整理好,可以說對書的把握都放鬆了些。直到快考試了,我才發現自己看錯了題,自己的慣性思維一上來,其實一開始就把題讀錯了,而且連著好幾個月反復看真題都沒發現自己讀錯了,害怕了好一陣,趕緊又鞏固指定書目,還好筆記背書什麼的都跟著計劃走的,也沒耽誤太大,還正好補了補基礎知識,考試也用上了,要不然後悔死我了。希望大家吸取教訓,尤其是在復習第一遍,一定要認真。 3. 未完待續...
Ⅱ 社會學的定義是什麼
我是福州大學的社會學大二的學生,以後可以多交流。
鄭杭生在《社會學概論新修》中說社會學是一門關於社會良性運行與協調發展的條件和機制的綜合性具體社會科學。不過我向你們老師要的應該不僅僅是這種定義。下面我簡要說一下幾個學者把,說的可能也不是很好~
孔德最早提出的社會學名詞,是為了表明一門用實證方法研究社會現象基本規律的獨立學科,以區別於神學、形而上學與那種思辨的歷史哲學或社會哲學。孔德的「社會學」應該被放在他的科學分類體系中去理解。孔德把宇宙現象分為天文、物理、化學、生物、社會五種現象,與之相應的便是金字塔式的科學體系,社會學就是最頂端。孔德還把社會學的按內容分為分為社會靜力學和社會動力學,提出了一系列的社會學研究方法。他注重的是「實證」,這與當時的時代背景,就是鄭氏書中的社會學產生的背景,是密切相關的,你去看一下吧。
斯賓塞是社會學形成時期英國的代表人物之一,我認為他對與社會學的看法是很牛的,因為他把社會學劃分到了自然科學的范疇。他的理由是社會現象也是自然因果關系中的一環。在斯賓塞那裡,人們相互作用的過程和結果構成了社會學的研究對象。他的社會有機體論、社會進化論和社會分類的思想和孔德一樣,由於時代因素而較多地收到了自然科學的影響,而且與個人主義思潮緊密相連。
德國學者滕尼斯以以公社和社會為基礎的社會學系統而出名。他從社會學史研究人類共同生活的這一理解出發,認為社會學的知識體系應該包括兩個基本類別:一般社會學和專門社會學。這些在網上都應該搜得到的。滕尼斯的社會學思想與當時浪漫主義思潮和在其影響下產生的歷史學派的觀點有著密切的聯系。
這些社會學形成時期的學者的學說在我看來都是在為把社會學獨立於自然科學、與思辨的社會哲學之外而不斷的努力,但是這樣做不免又有失之偏頗的地方。他們都在從科學分類的原則出發通過與自然科學的對比規定社會學的研究對象。
馬克思韋伯是個社會學大家,他的理解社會學與當時德國的理論背景,尤其是哲學家狄爾泰的精神科學的理論和新康德主義的思想聯系尤為突出。「社會學是指這樣一門科學,即他以解釋的方式來理解社會行動。據此通過社會行動的過程及其結果,對社會行動做出因果解釋。」(韋伯,經濟與社會,第1~2頁)
塗爾干則把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定義為社會事實(社會現象):「社會事實是任何可以對個人施以外在制約作用的固定或不固定的行為方式。」
···應該夠了吧?
Ⅲ 如何學好社會學
本篇主要講社會學入門和書籍問題。我彷彿聽見了孔德的怒吼:不是說下一篇就要講我了嘛?怎麼又開始扯入門了! 哎呀,再正式開始之前我覺得還是把強調的問題都說清楚比較好,下一篇肯定是你啦,孔德~(捂臉)
因為有一些朋友問我,想要入門,看什麼書比較好?我也翻了翻知乎上關於社會學書籍的推薦,大多人好像僅停留在「把書列出來」的基礎上,或者是1、剛開始看什麼(內容有趣的);2、之後再看什麼(專業性較強的),有人甚至說,你乾脆把社會學的教材:什麼理論啊研究方法呀全看一遍就可以啦。說實話,我對於以上的入門方法都不贊同。我不太清楚大多數人在知乎上詢問有關社會學的入門或者書籍問題,是作為業余者想要了解呢?還是有從事社會學專業的打算?或者已經是社會學專業的一員?其實對於不同的人,真的,入門的方法是不同的。對於沒有打算真的專業學習社會學的人來說,沒必要把什麼教材全都通讀一遍;對於想要專業學習的人來說,自己悶頭讀系統教材也獲益不大(因為你想要專業學習社會學的話肯定是要進入大學學的嘛)。所以,入門什麼最重要?有意思。有意思不是指高度的娛樂化,只滿足我們的視聽體驗。而是你會因為社會學的思維方式,看待生活的角度由此不同,而你真的覺得很有趣。或者剛開始還沒法運用一些概念、理論去解釋問題,僅僅看別人的著作和研究,你會覺得新奇,哇塞,原來我們還可以這樣去看待一個事件(所以社會學在很大程度上為你提供了一個視角)。
而且我依舊堅持這樣的觀點:在理清一個學科的歷史發展脈絡之前,一頭扎進某一本書中真的對我們幫助不大。可能得到的也只是某一個學者只言片語的思想。所以我想要以歷史脈絡為主寫這個專欄的目的也在於此,先宏觀了解整個社會學的發展脈絡,再去看某一位社會學家說了什麼,你就會明白,這位學者處於什麼歷史時期?在後人看來,他是屬於哪個流派的?他自己又同意這樣的流派劃分嗎?這樣,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一位社會學家的思想。
那哪些書會讓我們覺得有意思呢?
一、 概論類:我老在說概論類的書入門是非常好的,到底啥是個概論嘛?我拍了幾張戴維·波普諾的《社會學》的目錄,給大家先看看:
一般而言,概論書就是想把這個學科的內容都講出來(包括歷史發展、研究方法、研究內容),但是由於什麼都想講,所以什麼都講不深、講不細,但就是全面,這就是概論書的特色。這就導致了概論書比較厚,但大家可不要被嚇到,內容都是很容易理解的。所以我也比較推薦大家讀讀概論書作為入門。其實任何一本正規出版社出版的社會學概論書都可以讀,我在這里提兩本吧。
1、【美】戴維·波普諾 《社會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美】謝弗 《社會學與生活》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當然不限於以上兩本,還是那句話,只要是正規出版社出版的概論書,都可以。
另外諸如《社會學的邀請》、《與社會學同游》都可以,只要覺得自己感興趣,可以讀的下去就行。
二、 具體某一領域的研究,特別是定性研究(關於什麼是定性什麼是定量,在這里沒法展開說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先去了解一下),這類書一般就具體到某一個學者對於某一個研究問題的著作了,最好能先看理論性比較淡化的。
很多人推薦費老(費孝通)的《鄉土中國》,我同意!費老的研究功力很深厚,這本書薄薄的一本,但把中國的鄉土社會講的很明白,而且讀起來不費力很有意思的。另外費老的《生育制度》也可以讀~這兩本書在網上直接就有電子版,我就不放圖片了。但大家一定要認清正規出版社的書籍,因為這兩本書好像很多出版社都有出版~
另外是懷特的《街角社會》,一本有關義大利貧民窟的研究,作者裝作其中」街頭幫「的一員,對閑盪於街頭巷尾的意裔青年的生活狀況進行觀察。讀這本書就跟讀小說一樣,但是你可以從中清楚地感受到「群體」在社會學這里到底是什麼樣的,原來社會學家就是這樣觀察群體行為的。
Ⅳ 社會學專業入門
波普諾的《社會學》的確是一門入門的教材,當然只看著一本也不能完全對社會學有多少了解,國外老師寫的教材就是簡潔又深刻,但是社會學必須有理論的支撐,波譜諾的社會學雖然涉及面比較廣,一本顯然不夠,而且英語專業跨專業考研的話的確沒什麼優勢,尤其是當你初試過了復試的時候,所以你的理論基礎一定要扎實,我今年就碰到一跨專業的,初試400,被刷了,社會學的初試一般比較簡單,不管什麼學校,但也不用太擔心,學好了就應該沒問題,理論先從經典大家開始,《社會思想名家》我覺得你入門的時候看看,相當經典一本,當然讓你純粹看大家的專著基本上不可能,也沒有必要,你把孔德,斯賓塞,馬克思,塗爾干,韋伯這些人的基本觀點弄清就行了,理論方面的書市場上比較多,也不能說哪本就好,看看北大那邊出版的,另外一點就是你看自己以後想考哪個學校的研究生,每個學校的側重點不同,你就按照自己報考學校的方向准備,那樣有針對性,因為社會學必然要涉及理論,時間長了也肯定也能駕輕就熟,祝你好運
Ⅳ 求社會學概論的復習資料啊
一、填空題:(每空格1分,共20分)
1、社會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社會科學,是從____孔德_______開始提出的,產生於_____19世紀30_______年代。
2、在中國第一個講解社會學的是___康有為______,在___1891______年。
3、巴甫洛夫的_____條件反射學說_____是解釋人類學習活動、學習能力的權威學說。
4、___語言______是人們相互傳遞信息、感情的象徵符號之一。
5、我國組織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表現為:家長制管理較為普遍、行政因素干預管理_、_重人性___、____輕規則_______。
6、社區一詞由德國社會學家_____滕尼斯________最先使用的。
7、我國人口問題的成因__政治原因__、_人口慣性___、文化及社會因素的影響____。
8、失業有_ 顯性失業______和___隱性失業_____兩種存在形式。
9、在就業和失業之間有一個過渡狀態,即_不充分就業或隱性失業狀態__。
10、社會保障的實質是通過_國民收入______再分配來緩解各種社會問題。
11、在研究現代化問題中有一個突出的機構__羅馬俱樂部______________。
12、我國現代化戰略的確定的依據是___人民的物質和文化_______的需要。
二、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一個人同時擔當了幾種角色,對個人的期待發生了矛盾,難以協調,這種現象稱為( B )
A、角色扮演 B、角色沖突 C、角色中斷 D、角色失敗
2、以下哪一種活動不是集體行為( C )
A、趕時髦 B、搶購 C、春遊 D、球迷鬧事
3、與正式組織相比,初級社會群體的主要特徵是( B )
A、規模小 B、人際關系密切 C、存在長久 D、綜合性功能
3、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組成的家庭是( A )
A、核心家庭 B、主幹家庭 C、聯合家庭 D、其他家庭
5、中國城鄉發展的理想目標為( D )
A、城鄉對立 B、縮小城鄉差別 C、農村發展為城市 D、城鄉協調發展
6、人文區位學的分析框架是由哪個學派提出來的。( A )
A、芝加哥學派 B、紐約學派 C、華盛頓學派 D、哈佛大學學派
7、有人借改革,假公濟私,有所謂「你有政策,我有對策」,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 C )
A、制度化優先 B、制度化沖突 C、制度化逃避 D、制度化建設
8、提出社會失范論的是( C )
A、羅斯 B、默頓 C、迪爾凱姆 D、韋伯
9、手段——目標論認為人們的五種行為方式中,「只認同文化目標,但不遵從制度化手段,此為( C )
A、逃避行為 B、形式主義 C、創新 D、反叛
10、「後工業社會」論是由誰提出的( A )
A、貝爾 B、弗蘭克 C、奈斯比特 D、達倫道夫
三、名詞解釋:(每小題2分,共10分)
1、社會變遷——是指一個社會中,社會結構方面發生的社會制度和人們的生活方式、社會角色模式的變動過程。
2、後工業社會論——美國哈佛大學丹尼爾.貝爾首先提出了「後工業社會」的概念。他認為後工業社會的特徵是:專業與技術人員處於主導地位,產品生產轉變為服務性經濟,理論知識處於中心地位,未來發展方向是控制技術的發展和靠智能技術決策。
3、社會保障——社會保障也叫社會安全,是國家和社會依照法律對因不能參加正常勞動或遭受意外而不能維持基本生活的社會成員提供最低限度的經濟援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4、社會問題——是指人文環境失調,影響了廣大社會成員的正常生活和社會進步,需要動用社會力量加以解決的問題。
5、城市化水平——它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城市發展水平的指標,是該區域內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一般地,城市化水平在20%以下為低水平,20-40%為一般水平,40-70%為中等水平,70%以上為高度發展水平。
四、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合作需要的條件?
答:第一,具有一致的目標,合作總要有某種共同的目標,缺少一致的目標,就無法進行合作。
第二,具有相近的認識。合作是一種互相配合的行為,合作各方在目標及實現目標所採取的方式上的共識,勢必有助於合作的順利進行。
第三,具有切實的行動。合作是一種現實行為,一定要落實在行動上。離開了實際行動,任何合作都將成為一紙空文。
第四,合作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利益的結合,為了使得合作能夠順利進行,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制定必要的規則,保證合作各方在目標達成後,各自能夠獲得相應的利益。
2、社會化對個性形成的影響。
答:第一,個性的形成有其生理、心理基礎。先天的遺傳,人的身體方面的因素對個性形成是有影響的。
第二,一個人的個性形成和發展,既受自身生理和心理條件的制約,更受社會關系的制約。在人的個性的形成過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社會因素為中介發揮作用。因此,人的個性是個人社會化的產物,是隨著個人社會化的進程而逐步形成和發展的。
3、社會分化與社會分工的關系?
答:社會分化是指社會中的個人或群體之間產生的,被社會認可了的區別。
從人類歷史的發展來看,社會分工造成了社會的大分化。歷史上三次大分工,是畜牧業、手工業、商業從農業中分化出來,三次大分工,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又形成了不同的階級;因而一般說來社會分工引起社會分化,社會分工越精細,社會分化就越復雜;但我們也要看到社會分化並不一定都是由社會分工造成的,因為同一職業內部也有分化。
4、社會現代化內容?
答:第一,經濟現代化。它是社會現代化的基礎和核心。沒有經濟現代化,其他現代化就難以實現。經濟現代化不僅表現為經濟增長,而且包括生產力結構、生產方式、消費等現代化。
第二,政治現代化。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沒有政治現代化,經濟現代化很難推進和持久。它包括政治民主化、管理科學化、社會生產法制化、軍隊現代化等。
第三,文化、科學技術現代化。科學技術不僅是生產力,而且還能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
第四,城鄉社區現代化。中國的現代化,走城鄉共同繁榮、城鄉一體化的道路。城鄉一體化不是城市吃掉農村,而是二者繁榮到一個水平上,打消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不分彼此,融為一個新一體的現代化。
第五,群體組織現代化。是指從小到家庭、大到企業,在組織結構、活動規律、組織管理等方面的現代化。也可以說是組織管理的科層制。
第六,人的現代化。人是現代化事業的主體,是一切現代化活動的主宰者。
5、舉例說明角色扮演及扮演過程?
答:1)每一個人在社會中都擔當著一定的社會角色。當一個人具備了充當某種角色的條件,並按照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為規范去活動時就稱為角色扮演。例如,一個人要扮演好「教師」這個角色,需要此人站在學生的位置上來反觀自身,這名教師更容易弄清楚應該教什麼,任何施教。
2)角色扮演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這一過程包括三個階段:了解社會對角色的期望,培養角色意識,實踐角色規范和表現角色行為。同是售貨員,有些人能積極、主動、熱情、耐心、平等地接待顧客,而另一些人則消極、被動、對顧客冷眼相對、傲慢無禮。其產生差別的原因是他們對售貨員這個角色的意識不同所致。
3)在角色扮演中,由於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常會出現一些問題,如角色沖突、角色中斷、角色失敗等。要克服這些矛盾,順利地扮演社會角色,一方面要切實搞好人的社會化,另一方面社會要為人們創造良好的社會條件。
角色沖突,如,一名職業婦女同時滿足作為職員、妻子和母親的角色期待,當這些期待出現矛盾時,就會形成角色沖突。
角色中斷,如,一位到了退休年齡的幹部突然接到單位要他退休人員的行列,而他對退休後的生活毫無准備,於是處於彷徨和失落狀態,這就是角色中斷現象。
角色失敗,如,離婚後,雙方的婚姻關系解除,標明這對夫妻角色失敗。
五、論述題:(共10分)
1、目前我國家庭中存在的問題?談談你的看法和解決對策。
答:第一,在婚姻的締結過程中,仍存在著包辦、買賣婚姻的現象。
第二,早婚、違法婚姻問題嚴重。
第三,獨生子女問題。
第四,老人贍養問題。
第五,離婚問題。
(要根據自己的觀點展開,只要自圓其說就能得分)
六、案例分析:(共20分)
1、參考答案:
(1)上述材料揭示了由社會分層所導致的嚴重的社會不平等現象。
(2)由於窮人和富人在生產資料佔有上的不同,導致他們的社會地位的不同,從而造成了社會分層。這種由社會地位帶來的社會分層意味著不同階層的人所擁有的權利和義務的不同。在同樣的條件下,社會地位高的人擁有更多的權利。這種社會分層在某種程度上是必要的,是有助於社會發展的。但是這種分層應該有個適度的界限,即應該倡導現代社會的自致性的社會分層制度,而不是那種建立在出身等先賦地位上的地位獲得或社會分層制度。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需要建立一種機會平等的制度。不合理的、過分的不平等蘊含著社會沖突。社會分層中應保持適度不平等。另外,社會還應有一種平衡過分不平等的制約和補償機制。最後,社會還應盡量縮小下層社會的規模,同時擴大中、上層社會的規模,從而形成一個龐大的中產階級。
2、參考答案:
參考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當前青少年在社會化過程中出現的早期社會化困境和無效文化傳遞的問題。早期社會化困境問題是由於青少年在網路上接受了大量的信息,但是由於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無法判斷這些信息是否有用,且在當前社會飛速發展的情形下,社會規范和價值標准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導致青少年在內化社會文化知識和價值標准時往往無所適從。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於社會必須提供相對穩定和統一的社會規范和價值標准,提供令人佩服的社會權威形象。無效文化傳遞問題的產生是由於青少年過分依賴網路,導致對傳統文化知識涉獵較少,因此上一代的知識和規范未能有效地傳遞給下一代,由此形成了無效文化傳遞。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是對青少年上網和學習知識進行有效地引導,並對其上網內容進行適當地控制。
(2)材料二說明的是青少年在社會化過程中出現的社會化偏差和失敗,主要表現為使人處於不利地位的社會化。這主要是由於在「應試教育」的觀念下,很多學校將學生分為「好生」和「差生」,區別對待,而學習成績成為這種判斷的標准。這樣一種社會化模式對「差生」來說,是不公平的,容易使他們在今後的社會上處於不利地位,應該適當加以引導,改變社會的這種觀念。
一、填空題:(每空格1分,共20分)
1、社會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社會科學,是從___孔德___________開始提出的,產生於__19世紀30__________年代。
2、社會學把社會作為一個系統、整體來看待,一個社會群體不是個人的累加而是___結構的總和____。
3、馬克思是從____宏觀上___闡述了需要層次論;馬斯洛是從____微觀上___闡述了需要層次論。
4、根據交往的性質,把社會交往劃分為__競爭_、 合作__、沖突、_和__順應____。
5、集體行為的特徵:非組織性___、__突發性______、___反常性__________。
6、__語言_________是人們相互傳遞信息、感情的象徵符號之一。
7、家庭的發展經歷了__血緣家庭__、___普那路亞家庭___、_對偶家庭___、__ 一夫一妻制家庭___四個階段。
8、社區一詞由德國社會學家__滕尼斯_________最先使用的。
9、社會控制的目的是使人們遵從__社會行為規范_________。
10、犯罪預防的措施有:__教育_____、_建立健全法律體系________。
11、在研究現代化問題中有一個突出的機構_羅馬俱樂部________。
二、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社會」一詞源於( A )
A、中國 B、美國 C、英國 D、德國
2、人類社會與動物社會的本質區別是( C )
A、語言 B、思維 C、勞動 D、直立行走
3、「工作安定」屬於哪種需要。( B )
A、生理的 B、安全的 C、歸屬的 D、自尊的
4、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需要重新走進課堂,拿起書本,這種現象是( D )
A、再社會化 B、特殊社會化 C、重新社會化 D、繼續社會化
5、與正式組織相比,初級社會群體的主要特徵是( B )
A、規模小 B、人際關系密切 C、存在長久 D、綜合性功能
6、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組成的家庭是( A )
A、核心家庭 B、主幹家庭 C、聯合家庭 D、其他家庭
7、社會組織與外部環境的關系是( A )
A、交換關系 B、索取關系 C、對立關系 D、奉獻關系
8、結構功能主義的主要人物是( A )
A、帕森斯 B、斯賓塞 C、庫利 D、丁伯根
9、在許多發達國家,出現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鎮或農村遷移的現象,這種現象被稱為( B )
A、過度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郊區化 D、城鄉融合
10、什麼問題正在成為世界性問題,引起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 C )
A、人口問題 B、失業問題 C、環境問題 D、貧窮問題
三、名詞解釋:(每小題2分,共10分)
1、社會變遷——是指一個社會中,社會結構方面發生的社會制度和人們的生活方式、社會角色模式的變動過程。
2、後工業社會論——美國哈佛大學丹尼爾.貝爾首先提出了「後工業社會」的概念。他認為後工業社會的特徵是:專業與技術人員處於主導地位,產品生產轉變為服務性經濟,理論知識處於中心地位,未來發展方向是控制技術的發展和靠智能技術決策。
3、社會保障——社會保障也叫社會安全,是國家和社會依照法律對因不能參加正常勞動或遭受意外而不能維持基本生活的社會成員提供最低限度的經濟援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4、社會問題——是指人文環境失調,影響了廣大社會成員的正常生活和社會進步,需要動用社會力量加以解決的問題。
5、城市化水平——它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城市發展水平的指標,是該區域內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一般地,城市化水平在20%以下為低水平,20-40%為一般水平,40-70%為中等水平,70%以上為高度發展水平。
四、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合作需要的條件?
答:第一,具有一致的目標,合作總要有某種共同的目標,缺少一致的目標,就無法進行合作。
第二,具有相近的認識。合作是一種互相配合的行為,合作各方在目標及實現目標所採取的方式上的共識,勢必有助於合作的順利進行。
第三,具有切實的行動。合作是一種現實行為,一定要落實在行動上。離開了實際行動,任何合作都將成為一紙空文。
第四,合作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利益的結合,為了使得合作能夠順利進行,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制定必要的規則,保證合作各方在目標達成後,各自能夠獲得相應的利益。
2、社會化對個性形成的影響。
答:第一,個性的形成有其生理、心理基礎。先天的遺傳,人的身體方面的因素對個性形成是有影響的。
第二,一個人的個性形成和發展,既受自身生理和心理條件的制約,更受社會關系的制約。在人的個性的形成過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社會因素為中介發揮作用。因此,人的個性是個人社會化的產物,是隨著個人社會化的進程而逐步形成和發展的。
3、社會分化與社會分工的關系?
答:社會分化是指社會中的個人或群體之間產生的,被社會認可了的區別。
從人類歷史的發展來看,社會分工造成了社會的大分化。歷史上三次大分工,是畜牧業、手工業、商業從農業中分化出來,三次大分工,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又形成了不同的階級;因而一般說來社會分工引起社會分化,社會分工越精細,社會分化就越復雜;但我們也要看到社會分化並不一定都是由社會分工造成的,因為同一職業內部也有分化。
4、社會現代化內容?
答:第一,經濟現代化。它是社會現代化的基礎和核心。沒有經濟現代化,其他現代化就難以實現。經濟現代化不僅表現為經濟增長,而且包括生產力結構、生產方式、消費等現代化。
第二,政治現代化。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沒有政治現代化,經濟現代化很難推進和持久。它包括政治民主化、管理科學化、社會生產法制化、軍隊現代化等。
第三,文化、科學技術現代化。科學技術不僅是生產力,而且還能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
第四,城鄉社區現代化。中國的現代化,走城鄉共同繁榮、城鄉一體化的道路。城鄉一體化不是城市吃掉農村,而是二者繁榮到一個水平上,打消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不分彼此,融為一個新一體的現代化。
第五,群體組織現代化。是指從小到家庭、大到企業,在組織結構、活動規律、組織管理等方面的現代化。也可以說是組織管理的科層制。
第六,人的現代化。人是現代化事業的主體,是一切現代化活動的主宰者。
5、舉例說明角色扮演及扮演過程?
答:1)每一個人在社會中都擔當著一定的社會角色。當一個人具備了充當某種角色的條件,並按照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為規范去活動時就稱為角色扮演。例如,一個人要扮演好「教師」這個角色,需要此人站在學生的位置上來反觀自身,這名教師更容易弄清楚應該教什麼,任何施教。
2)角色扮演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這一過程包括三個階段:了解社會對角色的期望,培養角色意識,實踐角色規范和表現角色行為。同是售貨員,有些人能積極、主動、熱情、耐心、平等地接待顧客,而另一些人則消極、被動、對顧客冷眼相對、傲慢無禮。其產生差別的原因是他們對售貨員這個角色的意識不同所致。
3)在角色扮演中,由於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常會出現一些問題,如角色沖突、角色中斷、角色失敗等。要克服這些矛盾,順利地扮演社會角色,一方面要切實搞好人的社會化,另一方面社會要為人們創造良好的社會條件。
角色沖突,如,一名職業婦女同時滿足作為職員、妻子和母親的角色期待,當這些期待出現矛盾時,就會形成角色沖突。
角色中斷,如,一位到了退休年齡的幹部突然接到單位要他退休人員的行列,而他對退休後的生活毫無准備,於是處於彷徨和失落狀態,這就是角色中斷現象。
角色失敗,如,離婚後,雙方的婚姻關系解除,標明這對夫妻角色失敗。
五、論述題:(共10分)
1、目前我國家庭中存在的問題?談談你的看法和解決對策。
答:第一,在婚姻的締結過程中,仍存在著包辦、買賣婚姻的現象。
第二,早婚、違法婚姻問題嚴重。
第三,獨生子女問題。
第四,老人贍養問題。
第五,離婚問題。
(要根據自己的觀點展開,只要自圓其說就能得分)六、案例分析:(共20分)
1、參考答案:
思想意識形態變革是社會制度變革的先導。
制度一旦形成,即具有穩定性.社會是復雜多變的,而制度的變動卻不靈活,於是社會變革的需要和相對穩定的制度之間產生矛盾. 當社會要變革,要發展時,必須先對已有的制度進行改革,即制度創新.
一種社會制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同任何社會歷史現象一樣,有其固化、創新與變遷、消亡的過程。當社會生活中某種利益關系的格局發生變化,或者設置環境出現重大調整的時候,原有的社會制度就要做出相應的調整或變革。
制度創新,可以舉例說明我國經濟、政治、教育等制度發生了哪些變化(進行了哪些改革)
2、參考答案:
(1)家庭(family)是社會的「細胞」,是一個典型的首屬群體,同時也是人進行社會化的場所。所謂家庭,是指以婚姻、血緣關系和收養關系聯系起來的、有共同經濟關系的生活共同體。簡言之,「家庭=實體婚姻+孩子+生活共同體」。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基登斯則將家庭定義為「直接由親屬關系聯結起來的一群人,其成年成員負責照料孩子。」
(2)家庭功能(family function)是指家庭在一定生產力水平下和社會發展過程所表現出來的作用和功能及其所擔負的社會責任等。在不同的生產方式下,家庭所具有的功能也往往不同,也就是說,家庭功能是隨著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而變化的。不過,從家庭所具有的眾多功能來看,如下幾種功能是最主要的:生育功能、生產功能、消費功能、教育和撫養功能、贍養功能和精神慰藉功能。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我國家庭的結構出現了一些變化。家庭規模小型化,結構簡單化,逐漸向核心家庭轉變。從而家庭的功能也出現了明顯的變化:生育和消費功能仍然是家庭的最基本的功能。但是,在現代社會中,隨著社會化大生產的日益廣泛化,家庭的生產功能正在被企業組織所取代。家庭的生產功能呈逐漸弱化甚至滅亡之勢。而且,隨著社會生產力進步及學校正規教育的發展,家庭教育的功能已呈弱化之勢。另外,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來臨,城市的家庭養老方式逐漸弱化;而在家村,家庭養老仍將是重要的養老方式。最後,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精神需求層次越來越高,家庭所具有的精神慰藉職能應越來越被有所看重。但是我國目前出現的空巢家庭和代際居住分離現象,使得部分老人的精神得不到應有的慰藉,這是值得我們關注的重要社會問題,應予以高度重視。
Ⅵ 社會學從業方向
社會學對應的就業方向很多;就我周邊所看到的同學就業情況而言,社會學扎實的調研方法訓練,非常適合到政府機關做相關調研工作,大到部位辦公廳,小到各城市的基層部門,都有很多崗位需要受過社會學專業訓練的同學從事相關調研、統計分析等工作,可以查看一下政府官網各職位的招聘要求,興趣很重要~社會學學科背景的同學也可以去企業做各種研究工作、如咨詢、戰略管理等都是十分對口的專業。
Ⅶ 社會學是屬於文科的嗎,是干什麼的
社會學和社會工作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學科,不要看到都有「社會」二字就認為他倆是親戚了 對於國內院校大多將這兩個專業放在同一學院我覺得很不妥 社會工作十分偏重實務,操作性的東西更多,國內發展很不完善,如果你看港劇裡面經常出現的「義工」就是社會工作者了,不過ms國內目前還是更多由街道大媽完成這些任務。但據說國內會在不久後實行社會工作考試,那時社會工作職業化程度會高些,權威性也會好些。 社會工作出國是讀MASTER,基本都是自費,如果想更自由地不受體制干擾的發展那就要留在國外,如果你是一個熱愛挑戰的人回國發展其實更好,到時就屬於國內這片領域的開國元老了。其實目前國內大多NGO的組織者都是在國外接受的社會工作教育,然後回國做自己熱愛的事情,雖然困難很多,但也是很有成就感的生活方式 社會學是一個包括社會各方面研究內容的更偏重理論研究的學科。出國讀PHD,一般都是全獎。可選擇的研究領域很多,可採取的研究視角也很多,一般留在大學做老師,也有進公司、NGO之類的 一切聽從你自己內心就好,但有一點我還是想羅嗦一句,千萬不要為了出國而勉強自己學不喜歡的專業,出國只是手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