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為什麼會被催眠
胡珍真(畢業於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
黃志力(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葯理學系主任)
神秘的催眠,在科學家看來是怎麼一回事呢?
提起催眠,你的大腦中也許會浮現這樣的場景:一位魔術師式的人物,身穿黑色燕尾服,戴著白手套,手拿一根小棍,一揮手,眾人就紛紛倒下。其實,催眠就發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看電視看得太入迷,而忘了其他事情;上課時看窗外的景色太著迷,而聽不到老師講課的聲音……
催眠(hypnotism)源於希臘睡神Hypnos的名字,近代的催眠術則起源於德國人麥斯梅爾。催眠是受術者在催眠師的語言暗示及肢體動作的誘導下,心理及生理狀態發生改變,從而處於似睡非睡的意識恍惚狀態。
催眠的實施過程是這樣的:先讓受術者身體盡可能地放鬆,注意力高度集中於聲音、物體、觀念等刺激。一段時間後,受術者開始感到疲勞,意識開始分散而難以保持注意力。此時,適當引入另一刺激,受術者會逐漸向它分配注意力。然後,施術者與受術者通過不斷的交流,使得施術者的聲音成為受術者唯一能感受到的外界刺激,而忽略其他刺激。
在這種情況下,受術者的眼瞼鬆弛下垂,回答問話時口齒含糊不清、語速減慢,呼吸頻率變慢變深,意識清晰度下降。催眠的效果就出來了。
任何人都可能被催眠嗎?完全正確。只是每個人對催眠的接受程度不同。有人很快就可以達到催眠狀態,有些人可能要較長時間。那些注意力容易集中、想像力豐富、學歷高、智商高的人相對來說更易被催眠。
生活中也存在自然催眠現象。公路催眠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駕駛員長途駕駛時,單調的汽車馬達聲會誘發催眠狀態,從而導致事故,所以在修築公路時會在路旁設置一些醒目的標志,或者有意識地將公路築成彎道,避免誘發公路催眠。
㈡ 每天睡多長時間最合理
劉煒(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博士)
黃志力(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葯理學系主任)
今天你睡醒了嗎,你認為每天睡幾小時最舒服呢?
各國的調查數據顯示:像大多數生物學特徵一樣,睡眠需求曲線呈「中間高兩邊低」的鍾形,屬於正態分布。人每天的睡眠需求時間分布在4.5~10.5小時的區間內,平均值在6.5~8.5小時,取中間值的人群包括了65%的成年人。
很多人認為,每晚睡8小時,佔用了一天中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對生命極大的浪費。代表人物就是發明大王愛迪生和天才軍事家拿破崙,他們每天睡眠時間一般不超過5小時。但是,如同硬幣有兩面,世界上也不乏需要長睡的天才,如愛因斯坦和丘吉爾。愛因斯坦每天要睡10個小時。丘吉爾甚至說「能躺著絕不坐著」,保持著每天午睡1小時和晚餐後小睡的習慣。
許多人夢想著縮短睡眠時間以獲得更長的工作和學習時間,但事實常常與人們的美好願望背道而馳。研究顯示:盲目減少夜間睡眠時間,會使白天嗜睡的可能性增加,從而降低工作效率。所以說,根據個人實際情況,在身心健康的前提下,保持充足的睡眠,保證高效率的工作,這樣的睡眠時間才最合理!
㈢ 有認床的習慣換床了睡不著怎麼辦
據《羊城晚報》困擾全球三分之一人口的「換床睡不著」問題,有望通過神經生物學手段得到根治。記者29日了解到,復旦大學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黃志力課題組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神經科學雜志》上的研究成果,為這一頑症的解決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醫學上把一些換床後無法入睡的現象稱為「第一晚效應」。而復旦大學黃志力課題組研究人員曲衛敏、徐昕紅等,運用高度自動化睡眠覺醒解析系統,記錄一種已經基因剔除了「多巴胺D2受體」小鼠的睡眠過程,並結合葯理學等手段,從基因到行為解析了多巴胺D2受體在睡眠覺醒調控中的作用。結果發現:與正常小鼠(野生型小鼠)相比,剔除了「多巴胺D2受體」的小鼠,活動期維持覺醒困難,睡眠量增加。為模擬人在新環境下出現的「第一晚效應」,研究人員更換動物居住環境,考察小鼠在新環境中的睡眠行為。研究結果顯示:多巴胺D2受體正常的小鼠面對新環境刺激,極為不習慣,入睡困難,而剔除了「多巴胺D2受體」的小鼠,則「高枕無憂」,迅速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