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跨專業申請台灣高校心理學研究生可能性
大陸學生想赴台求學,共有以下管道:
1.輔仁大學針對沿海六省市(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的15所重點高中,有開放實名推薦名額,相當於保送制度.
2.高中生透過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簡稱陸聯會)網站申請台灣私立學校的本科,戶籍需符合沿海六省市,且高考分數線至少在二本以上才有資格報考.
3.持有985院校或台灣教育部所承認國外學校的學士、碩士學歷,可報考台灣的國立、私立學校的碩士班、博士班,需同時符合戶籍在沿海六省市的條件才可報考,與本科一樣透過陸聯會申請.
只開放沿海六省市是大陸官方的決定,因為他們認為這些地區的生源已足夠台灣高校招生,台灣方面自然是希望開放越多省市越好,基本上還是沿海地區較有機會,如遼寧、天津、山東等等.
首先你的大學背景沒問題,但戶籍也必須符合,若不在六省市內,只能等待大陸放行更多省市.
台灣的心理學較為偏向理科,當然若你在浙大的成績很優異,且有修過相關課程,那麼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國立成功大學心理學系(近來才成立,所以算是國立中較差的)、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心理學系、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東吳大學心理學系、中原大學心理學系都可以試試,以上這些算是比較符合浙大水平,當然能考到中山醫學大學以上還是較好.
2. 心理學在未來十年中的發展前景
心理學研究生的就業面還是比較廣的。隨著人們對它了解的加深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量將日益擴大,就業前景樂觀。當然,目前的展望不等於將來的現實,還是需要時間來證實。
一、心理學的定義
1、心理學是研究行為和心理活動的學科。19世紀末,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到了20世紀中期,心理學才有了相對統一的定義。
2、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是從1879年德國學者馮特受自然科學的影響,建立心理實驗室,脫離思辨性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開始的。
3、1879年德國學者馮特受自然科學的影響,在萊比錫大學建立第一個心理實驗室,標志著科學心理學的誕生。
二、心理學的應用
1、描述發生的事情
心理學的第一個任務是對行為進行精確的觀察。心理學家一般把這種觀察稱為他們的數據。行為數據(behaviordata)是關於機體的行為和行為發生時環境的觀察報告。當研究者進行數據收集時,他們必須選擇一個適宜的分析水平,並且設計出能保證客觀性的度量行為的方法。
2、解釋發生的事情
描述必須忠實於可知覺到的信息,而解釋卻謹慎地超越了能夠被觀察到的現象。在心理學的許多領域中,中心目標都是找到行為和心理過程的常規模式。心理學家希望發現行為是如何工作的。
心理學的解釋通常承認大多數行為受到一些因素的共同影響。一些因素在個體內部起作用,比如基因構成、智力水平或自尊。行為的這些內部決定因素叫作機體變數(organismicvariables)。它們是關於機體的一些特殊內容。就人類而言,這些決定因素是所謂的秉性變數(dispositionalvariables)。而有一些因素在外部作用。對行為的外部影響是環境變數或情境變數。
一個受過良好訓練的心理學家,可以通過用他或她對人類經驗的洞察力和以前的研究者對同一個現象已經發現的事實,來解釋觀察到的現象。許多心理學家都試圖確定幾種解釋中的哪一種能最精確地解釋一個特定的行為模式。
3、預測將要發生的事情
心理學中的預測是對一個特定的行為將要發生的可能性和一種特定的關系將要被發現的可能性的陳述。對一個潛伏於特定形式行為下的原因的精確解釋,常常能讓研究者對未來的行為做出精確的預測。
控制發生的事情
控制是核心的、最激勵人的目標。控制意味著使行為發生或者不發生——引發它,維持它,停止它,並且影響它的形式、強度或者發生率。如果一個對行為原因的解釋能創造控制行為的條件,那麼這個解釋就是有說服力的。
控制行為的能力很重要,因為它為心理學提供了幫助人們改進他們生活質量的途徑。
心理學家使用科學的方法對個體的行為和心理過程得出結論。心理學家有這樣幾個目標:在適宜的水平上客觀地描述行為,解釋產生行為的原因,預測行為何時會發生,以及控制行為以改進生活質量。
三、現代心理學的發展
正如我國著名心理專家郝濱先生所言:「二百年前的人類尚未擁有科學心理學這一探索內在世界的途徑,但是人類探知精神世界的旅程卻早已揚帆起航!二百年後的人類將以何種形式繼續這個旅途尚未可知,但是我無比的堅信,只要我們存在一天,這個腳步就絕不會停止」。科學心理學的發展經歷一百多年的時間。在發展的過程中,一方面,人們對心理學的研究對象與理論體系進行了數十年的爭鳴,形成了各種不同的理論流派,最終在20世紀50年代達成基本的共識,使心理學不斷走向繁榮。國內心理學和催眠學研究工作者曹劍韓提出大腦運作理論,為心理展現邏輯帶來較好的理論模式。另一方面,隨著心理學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心理學自身不斷分化,衍生出了眾多的心理學分支學科,使心理學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四、心理學的研究領域
1、應用領域
心理學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人格、行為、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等許多領域,也與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家庭、教育、健康等發生關聯。心理學一方面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人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嘗試解釋個人心理機能在社會的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同時它也與神經科學、醫學、生物學等科學有關,因為這些科學所探討的生理作用會影響個人的心智。[1]
2、研究領域
發展心理學:研究人從胎兒出生到年老死亡的成長和發展的全過程。
學習心理學:探索人是如何發展成為如今的狀態。研究人類和動物的學習發生過程和原因。
人格心理學:關注包括人格特徵、動機和個體差異。
感覺與知覺心理學:研究人類怎樣感知周圍世界,如正在研究人類是如何識別面孔的。
比較心理學:研究和比較不同種系的動物行為。
生理心理學:研究行為與生理過程之間的關系,特別是神經系統的活動。
認知心理學:主要研究思維問題,試圖了解推理、問題解決、記憶及其他心理過程與人類行為的關系。
性別心理學:研究男性與女性之間的差異,探索生理因素、兒童扶養過程、教育、社會刻版印象等各種因素對性別差異的影響。
社會心理學:研究涉及態度、說服、騷亂、順從、領導行為、種族歧視、友誼、婚戀等問題。
文化心理學:研究文化對人類行為的作用。
進化心理學:研究人類在歷史長河中各種進化方式對行為的影響。如男性與女性之間的配偶選擇方式。
臨床心理學:主要研究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
學前兒童心理學:學前兒童心理學是研究從出生到入學前的兒童心理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
行為心理學:研究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變化的各種身體反應的組合
犯罪心理學: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圖及反應的學科
3、研究類型
(1)從研究時間的延續性上劃分
a、縱向研究
「longitudinalmethod」,也叫追蹤研究,它是在比較長的時間內,對人的心理發展進行系統、定期的研究。美國心理學家貝雷(N.Bayley)以61個初生嬰兒為對象,以智力發展為研究主題,從1929年開始長達36年的追蹤觀察研究,取得了人類智力發展方面的許多重要成果,即著名的柏克成長研究(BerkeleyGrowthStudy),可謂歷時最長的縱向研究之一。
縱向研究在規定的時期內對同樣對象的心理活動及其特點進行反復測查,因而能詳盡地了解其發展、變化過程,具有很高的連續性。但周期較長,易受社會環境的變動影響,被試樣本也易減少,且測量的數據也易因反復測量而影響被試情緒,造成准確性下降。
b、橫向研究
cross-sectionalmethod,也叫橫斷研究,它是在同一時間內對不同年齡組被試的心理發展進行測查並加以比較的研究。例如,要了解10-16歲兒童記憶發展的特點,可以同時對10歲、12歲、14歲、16歲四個年齡組個體進行測試,比較研究。這種研究類型省時間,但比較粗糙、不夠系統、不能全面反映問題。
縱橫研究
也有人稱之為「動態」研究,它是將橫向研究和縱向研究靈活地結合起來的一種研究。
2、從研究對象的選取上劃分
a、個案研究
casestudymethod,是對一個或少數幾個被試進行的研究,這種研究往往採取縱向的追蹤方式,如我國早期心理學家陳鶴琴對自己的孩子出生後808天的心理發展進行追蹤研究。有些個案研究並不採用追蹤方式,如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的實驗研究。它能對被試進行詳細、深入、全面的考察,但被試太少,影響研究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b、成組研究
groupstudymethod,是對一批被試進行研究。從統計學的角度,一般以30名被試的小樣本組為下限。該研究取樣較多,可以作統計處理,科學性較強,代表性也較好,只是不便於個別深入研究。
個案-成組研究
是將上述兩種研究類型結合起來的研究。
研究方法
心理學研究方法是研究心理學問題所採用的各種具體途徑和手段,包括儀器和工具的利用。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很多,例如自然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測驗法、個案法等。
自然觀察法
自然觀察法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計劃地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感官或藉助於一定的科學儀器,對社會生活中人們行為的各種資料的搜集過程。
從觀察的時間上劃分,可以分為長期觀察和定期觀察;從觀察的內容上劃分,可以分為全面觀察和重點觀察,前者是觀察被試在一定時期內全部的心理表現,後者是重點觀察被試某一方面的心理表現;從觀察者身份上劃分,可以分為參與性觀察和非參與性觀察,前者是觀察者主動參與被試活動,以被試身份進行觀察,後者是觀察者不參與被試活動,以旁觀者身份進行觀察;從觀察的場所上劃分,可分為自然場所的現場觀察和人為場所的情境觀察。
觀察法的優點是保持了人的心理活動的自然性和客觀性,獲得的資料比較真實。不足之處是觀察者往往處於被動的地位,帶有被動型。另外,觀察法得到的結果有時可能是一種表面現象,不能精確地確定心理活動產生和變化的原因。為了克服觀察法的弱點,就出現了有控制的觀察,即實驗法。
實驗法
指在控制條件下操縱某種變數來考查它對其他變數影響的研究方法。是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條件或創設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試的某些心理活動進行研究的一種方法。
1.實驗室實驗
這是指在實驗室內利用一定的設施,控制一定的條件,並藉助專門的實驗儀器進行研究的一種方法。探索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的關系的一種方法。實驗室實驗法,便於嚴格控制各種因素,並通過專門儀器進行測試和記錄實驗數據,一般具有較高的信度。通常多用於研究心理過程和某些心理活動的生理機制等方面的問題。
2.自然實驗法
這是在日常生活等自然條件下,有目的、有計劃地創設和控制一定的條件來進行研究的一種方法。
自然實驗法比較接近人的生活實際,易於實施,又兼有實驗法和觀察法的優點,所以這種方法被廣泛用於研究教育心理學、兒童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大量課程。
調查法
調查法是指通過書面或口頭回答問題的方式,了解被試的心理活動的方法。
調查法的主要特點是,以問題的方式要求被調查者針對問題進行陳述的方法。根據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調查者本人作調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調查者的人作調查。調查法可以分為書面調查和口頭調查兩種。
測驗法
即心理測驗法,就是採用標准化的心理測驗量表或精密的測驗儀器,來測量被試有關的心理品質的研究方法。例如常用的心理測驗有:能力測驗、品格測驗、智力測驗、個體測驗、團體測驗等。在管理心理學中的研究中,心理測驗常常被作為人員考核、員工選拔、人事安置的一種工具。
臨床法
用實驗方法去研究抑鬱精神錯亂等精神障礙問題是很困難或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實上,很多心理學實驗在道德上令人難以接受,或者是在操作上是不可行的。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個案研究來獲取信息或許是最好的方法。
個案研究有時被認為屬於自然臨床檢驗,也就是對能夠提供心理學數據的偶發事件或者自然事件的檢驗。
個案研究缺少正規的控制組,是臨床觀察所獲得的結論受到限制。然而,在研究罕見事件時,比如研究非同尋常的心理障礙、天才兒童時,臨床方法具有特殊的價值(Harding,Fox,&Mehta,2002)。對心理治療的個案研究也已經提供了治療情感問題的許多有用的建議(Hersen,2004)。
一般來說,其他研究方法都無法像臨床法那樣對個案進行深入研究(Edwards,1998;Mirskyetal.,2000)。
3、研究任務
描述心理事實
從科學心理學的角度對各種心理現象進行科學界定,以建立和發展心理學中有關心理現象的一個完整的、科學的概念體系。這涉及到大至對整個心理現象、小至對某一具體心理現象的概念內涵和外延的確定。
揭示心理規律
科學的心理學不能只限於描述心理事實,而應從現象的描述過渡到現象的說明,即揭示某些現象所遵循的規律。
一方面,研究各種心理現象的發生、發展、相互聯系,以及表現出的特性和作用等。另一方面是研究心理現象所賴以發生和表現的機制。它包括心理機制和生理機制兩個層面上的研究。前者研究心理現象所涉及到的心理結構組成成分間相互關系的變化;後者研究心理現象背後所涉及到的生理或生化成分的相互關系和變化。
五、指導實踐應用
指導人們在實踐中如何了解、預測、控制和調節人的心理。例如,可以根據智力、性格、氣質、興趣、態度等各種心理現象表現的情況,研製各種測試量表,藉以了解人們的心理發展水平和特點,為因材施教和人職匹配提供依據。
六、就業情景
第一,普通高校,這是心理學研究生畢業以後的主要去向。高校對於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視,紛紛開設心理學的公共課,心理學碩士擔任起高校心理公共課的老師。這無疑擴大了心理學研究生的就業面。對於心理學碩士來說最好的就業方向之一是進入心理學系和教育系成為一名心理學老師。但是,隨著博士畢業生的增多和碩士研究生的不斷擴招,從事這一職業將越來越困難。高校中的心理咨詢中心也為心理學碩士提供了就業機會。不過,這一般需要在校期間具有心理咨詢的實踐,並且一般情況下是女生優先考慮。心理學研究生在競聘輔導員一職上比其他專業的學生有競爭力,但是一般情況下,入黨是先決條件。高校工作的薪酬隨具體職位和地區而異。
第二,公務員。招心理學研究生作公務員的一般是公安系統:公安局、勞教所、監獄、邊檢站等都是可能的去處。部分單位對於受聘人員的身體要求比較嚴格,有的還需要進行體能測試。
第三,企業。心理學研究生去企業主要從事獵頭(人才中介)、企業咨詢和人力資源管理。心理學研究生和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不同,心理學學生倡導人性化的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的學生有所互補。但是由於人們對心理學這個專業還不是很了解,心理系的學生不如人力資源管理的學生具有競爭力。心理系的研究生還可以從事市場調研的工作,但是人數比較少,一般是本科生稍多。
第四,中小學。一般招的是本科生,其心理咨詢部門主要是作為「花瓶」來應付教育部門的檢查,所以前途不被看好,加上收入較低,一般研究生是看不上的,除非找不到工作,一般是不予考慮。
第五,心理咨詢工作者。國內這個行業從目前我國的現狀來看,單純從事心理咨詢工作未必能夠維持一定的生活水準,要想有外國同行的薪水有待去開拓。
第六,醫院和診所。學習臨床心理學和醫學心理學的學生,可以去醫院或心理診所從事心理咨詢和治療的工作,但是以中國現今對心理醫生的需求,再加上去醫院需要有行醫執照,難度比較大。
3. 請問自學心理學三級通過的可能性大嗎
從我個人經驗來看,首先要考慮你選擇參加考試的目的,你是因為個人興趣希望自己心理更加健康,人格進一步完善,同時增強自己情緒調控能力嗎?如果是這樣,我覺得也許未必非得參加考試,你完全可以通過自學,購買相關教材,在網路上積累知識,交流提高。因為這個資格證書並不會給你的職業和工作帶來可見的幫助,因此如果僅僅因為個人興趣花費數千未必合適。並且一旦興趣消退,容易失去動力,浪費時間和金錢。
如果你有意通過考試後進入這一行業,或者這個資格證書對於你在教育、或者管理方面有實用價值,那你更可能有動力(未必是興趣)來認真學習,我感覺自學已經足夠了。不知你在哪個城市,我了解的情況看,在青島可以找培訓機構以「函授」的名義參加培訓,費用會比較低,我在06年大約花了2000多,具體數目記不清了。但我當年考三級再加上今年考二級(還是在那個培訓機構,有優惠只收了1000培訓費),所有的費用加起來估計四千多吧,包括教材、交通費、考務費等。我了解的這種函授其實也就是自學,但一般你還是可以去旁聽課程的。
另外我建議你如果已經對心理咨詢師有了了解,也有興趣、有一定的信心通過,可以直接考二級,不過二級的確有難度。至於三級,我個人以為只要被高考磨練過的朋友,比較認真的學習,三個月時間就足夠通過考試了,當然這種學習只是為了通過考試,在知識積累、豐富經驗方面會有欠缺。
4. 邏輯學 心理學 概率學
心理學與概率學還是稍微有些聯系的;
你若想學習應用心理學,建議你去北大的應用心理專業;你若想學習教育心理,建議你去北師大;
邏輯學和心理學基本沒什麼聯系,不過它們倆與哲學的關系都很密切。
5. 遺憾有幾種可能性 心理學家進
遺憾有時是伴隨著後悔的情景,某種行為可能在當初的拐折點改變結局,而卻沒那麼做,因為自身的原因就更添加遺憾的成分。
6. 什麼是專注力 「可能性心理學」的第一個假設是,我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或者能變成什麼,一切皆
可以專注的做一件事叫做專注力
人們都有注意力
但難以將注意力長時間的集中做事
當一個人能夠相對其他人長時間的專注一件事
他的成就也往往大於其他人
專注的人 總會比別人努力
同時也比他人優秀
7.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心理暗示,對於一件成功的可能性很小的事,心理暗示是否能奏效
http://ke..com/view/43133.htm?fr=ala0_1_1
8. 心理學的研究結論是概率性的預測 這句話對不對
科學的背景:歷史背景、社會文化背景與道德背景、歷史背景
● 心理學家對個人層面,家庭層面,社會層面對人們產生影響
● 歷史因素:實證方法強調依靠直接觀察與用實驗回答問題,計算機革命使研究心理學的主旋律從行為主義轉向認知科學的關鍵因素
社會與文化因素:影響到研究課題的選擇、支持研究的資源、研究結果的接受以及事實研究的地點
● 當人們用適合本民族文化的標准與眼光去衡量其她文化時,會產生民族中心主義
● 像研究者一樣思考,要以懷疑態度瞧待那些關於行為與心理過程的研究結論
● 對一個結論最有利的證據就是多項研究得出一致性的結果,盡管科學家認為研究結論正確與否就是有概率性的
● 研究假說就是對現象的試探性解釋
● 證據類型:跨研究的發現;對事件的觀察;因果關系研究;兩個變數間的關系
● 做研究的步驟:提出研究問題,產生研究假設,形成操作性定義,選擇研究設計,評估研究的道德性;收集與分析數據,得出結論;報告研究結果
1. 描述科學方法的兩個重要特徵
實證方法,懷疑態度
2. 為什麼早期心理學家使用實證法作為心理研究的首選方法
實證方法強調依靠直接觀察與用實驗回答問題,就是科學方法最重要的特點。從這個角度出發,心理學家將能夠直接觀察的行為與經驗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持續推動著科學心理學的發展
心理科學家能在各個層面(個人家庭社會)對人們產生影響,然而,心理學家必須以精心設計並實施的研究為基礎,才能使這些影響得以實現
(易實現)
3. 指出計算機在20世紀影響心理學發展的兩個重要方式
計算機革命促成心理學從行為主義轉向認知心理學
行為主義的黑箱被表徵為計算機模擬,測量輸入(刺激)與輸出(反應)之間的信息加工、儲存與提取;精確測量認知過程,擴展認知加工過程的研究視野
腦成像技術(fMRI)的發展推動神經科學成為心理學與生物學領域的重要學科
4. 社會文化因素影響心理學課題的選擇,社會文化因素影響對研究課題的接納
9. 心理學中的概率判斷是指什麼
費希納的心理物理學
古斯塔夫·費希納(1801—1887)本是德國萊比錫大學一位年輕有為的物理學家,但由於身患疾病,長期卧床思考,研究興趣便轉向了宗教和靈學。他用一種富於詩意和神秘的眼光考察世界,認為凡物有組織即有生命,有生命即有靈魂。至此,費希納就由一位自然科學家轉變成一位地道的哲學上的唯心主義泛靈論者。他認為心與物是同一不可分的,不過心是主要的,物只是心的外觀。他感到要使他所宣揚的泛靈論哲學觀點有科學的根據,必須求得心與物關系的法則,要達到這個目的,則需要對它們作精確的數學測量。人們感覺雖有量的差異,又怎麼能像物理學那樣對它進行精確的測量呢?此時韋伯已完成了對韋伯定律的表述。這使費希納想到可以用測量刺激量的變化來確定感覺量的大小。同時他也發現了刺激量按幾何級數增加而感覺量則按算術級數增加。於是他在韋伯定律的基礎上,經過多年的研究和推導,把感覺強度與刺激強度之間的關系,概括為S=KlgR,其中S是感覺強度,R是刺激強度,K是常數。因為這個定律是在韋伯定律的基礎上推演出來的,所以亦稱韋伯—費希納定律。費希納在1860年出版了他著名的《心理物理學綱要》一書,對心物關系作了詳細的說明。他在心理物理學的研究中曾應用三種測量方法,即最小可覺差法、正誤法和均差法。通常把這些方法稱為心理物理法,而把關於刺激量的變化和感覺量的變化之間的關系的研究稱為心理物理學。
費希納的心理物理學雖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他的出發點是為他的唯心主義泛靈論作論證,他沒有考慮到刺激與感覺之間的關系會受其他因素的影響而產生波動的實際情況,以及其公式只適用於中等強度的刺激等等。但費希納的歷史功績也是不可抹煞的。他所使用的心理物理法經過加工,沿用至今。20世紀50~60年代,隨著通信科學和信息科學的發展,人們又在費希納的經典心理物理法的基礎上,創造新的心理物理方法——信號檢測論。而費希納的更重要的貢獻則是他第一次把物理學的數量化測量方法帶到心理學中來,提供了後來心理學實驗研究的工具。而且費希納的工作是實驗心理學的直接前驅,他的心理物理學為馮特建立實驗心理學起了奠基的作用。正如美國心理學史家舒爾茨指出:「馮特能夠設想出建立實驗心理學的計劃,這主要歸功於費希納的心理物理學的研究……費希納為物理世界與精神世界的關系找到了一種數學的說明。他關於測量感覺以及把感覺與刺激變數聯系起來的出色而獨立的見解,對認識韋伯早期工作的含義與結果,以及應用這些含義和結果使心理學成為一門精確的科學,乃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