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哲學諮商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哲學諮商

發布時間: 2021-03-17 21:25:39

1. 想找一個特別熱愛心理學的女生聊天 我很熱愛心理學 哲學 以及社會學 我是學工科的 希望有共同話題

可以找我,本人心理學專業本科生。

2. 台灣南華大學的院系概況

學院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企業管理系
管理科學碩士班暨博士班
非營利事業管理碩士班
旅遊管理學系
旅遊管理碩士班
休閑環境管理碩士班
財務金融系
財務金融管理碩士班
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文創行銷組、休閑產業組) 人文學院 文學系暨碩士班
生死學系
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生死教育與諮商組
生死學組
宗教學研究所
幼兒教育學系暨碩士班
外國語文學系 科技學院 資訊工程學系
資訊管理學系暨碩士班
電子商務管理學系
自然生物科技學系
自然療愈碩士班 社會科學院 傳播學系暨碩士班
應用社會學系
社會學碩士班
教育社會學碩士班
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
亞太研究碩士班
公共政策研究碩士班
歐洲研究碩士班 藝術學院 視覺與媒體藝術學系暨碩士班
創意產品設計學系暨碩士班
建築與景觀學系
環境與藝術研究所
民族音樂學系暨碩士班

3. 哲學問題

S.弗洛伊德(Freud,Sigmund 1856-1939) 猶太籍精神病醫生,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生於現屬捷克的摩拉維亞的弗賴堡,1873年入維也納大學學醫,1881年獲醫學博士學位。1882年與精神病學家J.布洛伊爾合作,用催眠術醫治並研究癔病。1885年和1886年間,先去巴黎就學於J.M.沙可,後赴南錫參觀催眠療法。回維也納後認識到催眠療法的局限性,1895年後改用自己獨創的精神分析或自由聯想法,以挖掘患者遺忘了的特別是童年的觀念和慾望。在治療過程中,他發現患者常有抗拒現象,認識到這正是慾望被壓抑的證據,因而創立了他的以潛意識為基本內容的精神分析理論。初期概念有防禦、抗拒、壓抑、發泄等。在臨床治療時患者還出現了對醫生的「移情」現象,從而認為人的神經活動大都以性慾為基礎,被壓抑的慾望絕大部分是屬於性的,性錯亂是產生神經症的根本原因。1909年應美國克拉克大學校長、著名心理學家S.霍爾邀請,與榮格等赴美國參加該校20周年校慶紀念,並與美國著名心理學家W.詹姆斯、E.B.鐵欽納、J.Mck.卡特爾等晤面。發表了以精神分析為主題的演講,聲名遠揚。回國後,他的一些弟子A.阿德勒、C.G.榮格和O.蘭克反對他的泛性論,先後背離他而自立門戶。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他不斷修訂和發展自己的理論,提出了自戀、生和死的本能及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三分結構論等重要理論,使精神分析成為了解全人類動機和人格的方法。30年代他的理論登峰造極。1930年被授予歌德獎金。1936年壽辰時,榮任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他在最後16年曾與口腔癌作斗爭,堅持工作。在納粹分子的脅迫下,1938年被迫離開維也納去倫敦。1939年9月23日在倫敦死於癌症。主要著作有:《夢的解析》、《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學》、《精神分析引論》、《精神分析引論新編》、《弗洛伊德自傳》。
生死驅力 弗洛伊德相信人類由相沖突的兩種中心慾望所驅動:原欲能量愛欲與死亡驅力死欲。弗氏所謂的愛/原欲,包含所有創造性、及產生生命的驅力。死亡驅力(Death Drive)(或死亡本能)代表一切有生之物內在的沖動,欲回歸至平靜狀態,甚至最終回到不再存在。弗氏直到晚年才認知到死亡驅力,而這兩種驅力的對照,代表了弗氏思想風格的一大革命。 宗教心理學 弗洛伊德於不同作品中解釋宗教起源。《圖騰與禁忌》(Totem and Taboo)一書,提出人類起始以「原初部落」方式群聚,此多配偶制(polygamy)組合,包含了一男、多女、及其子嗣。依弗氏精神分析里論,男孩生命早期對母親抱有性慾,此戀母情結為普遍存在的現象。父親有保護部落的能力,因此男性愛慕他,但也同時因父親與眾母親的關系而嫉妒他。兒子們了解獨力無法擊敗領導者父親,故合力予以殺害,之後以祭儀宴饗形式啖之,藉此將父親可怖力量納入己身。然而眾子之後背負的罪惡感,也使其強化對父親的回憶,並予以祭拜。超我便如此取代父親,形成內化的威權之源。部落內也由此產生亂倫與婚姻的禁忌,並以象徵性的動物犧牲(獻祭)(sacrifice)取代儀式性的活人宰殺。 《摩西與一神論》(Moses and Monotheism)一書,則根據弗氏里論重建聖經歷史,然而聖經學者與歷史學史家,因其說法與現存可信史料不符,不予接受。弗氏思想在《幻象之未來》(The Future of an Illusion)一書另有發揚。論及宗教為一種幻象(illusion),弗氏強調其為一幻奇結構,人若要成長入成熟期,必須脫離此結構。弗氏對潛意識的處理,則偏向無神論。 心理療法 弗洛伊德身受醫師訓練,因此深信其研究與成果為科學產物。然而他的同僚及晚後的心理學者與學院人士,對他的研究與實踐多所批判。某些如朱立葉特‧ 米契爾(Juliet Mitchell)等人,提出其中緣由在於弗氏基本立論——即潛意識的懼怕與慾望,啟動我們意識層次的思想及行為——挑戰了關於世界本身,屬於普遍性與客觀性的看法。某些擁護科學人士,認為此說讓弗氏理論失效,使其成為詮解人類行為的一種方式。另擁護弗氏人士,則認為此說同讓科學失效,也使其成為詮解人類行為的一種方式。今日的精神分析,仍與弗氏生前所經歷的醫學與學院二者,維持相同的曖昧關系。 當今嘗試治療心理疾病的精神治療師,以不同方式與弗式精神分析產生關連。某些治療師修改弗式取向,發展各種精神動態(psychodynamic)的模式與療程。有些則拒斥弗氏的心理模型,但將其療法的某些部分,特別其中仰賴患者言談以為治療形式者,加以改編再使用。精神醫師(psychiatrists)身受醫學訓練,但如同弗氏時代的醫師,多排斥弗氏的心理理論,療程中並不重視言談,而多仰賴激活心理葯物(psychoactive drugs)。 弗氏的心理理論今日爭議仍大,許多重要的學院與研究領域之精神醫師,認為他不過是個郎中;但也有其他這方面的重量級人士,認同弗氏的理論核心。精神失序常視為純然的腦疾,基本上屬遺傳性病源。此觀點強調心理疾病的生理構成。弗洛伊德則相信大部分的精神失序,源自生理構成與環境因素之共成,何者較為重要,則因人而異。 哲學 不論精神分析作為哲學的形式其價值為何,弗洛伊德引介下列三個概念,與前此西方哲學產生斷裂。 他創建心理程序的模型,破除了笛卡兒的我思(cogito)。對弗洛伊德而言,思緒產生的程序,非主體直接反思所能探知。自歷史角度觀之,馬克思意識型態的分析早於弗洛伊德,但後者更將主體性之暗眛不明視為根本。二者之後,人實踐的目標,及用來合理化其目標的想法,其構成核心不外乎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史,和馬克思的社會階級角色。 在夢、口誤、神經病徵、和精神病患的文字構建等,這些看起來全然難解、無理、和無意義的素材中,弗洛伊德檢視了其中找到的「合理性」。相對言之,在工作活動、政治哲學、制式社會行為這些清楚明白具「合理性」的素材中,他發現了其中的「不合理性」(如純然專斷和怪異的元素)。 弗洛伊德從言談治療引進創新的言說技術,藉此讓人透過間接泄漏潛意識內容的方式以消減沮喪。精神分析療程的逆向程序,顯示了個人如何依據符號壓縮與情緒轉嫁的邏輯,以潛意識方式形成其所遭遇的諸種問題。 批判回應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模型遭受諸多批判。有些人攻擊弗氏認為兒童為性生物的立論(連帶波及弗氏發揚的性概念)。另些人雖接受弗氏的性概念,但認為此種發展模式並不具普同性,對於健康成人的發展而言也非必須,另強調社會及環境因素的重要性,並認為需重視弗氏較為忽略的社會動能因素(例如階級關系)。這一支批判弗氏的思想,深受赫伯特·馬庫色作品影響。 也有人批評弗氏拒斥實證論的態度。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Karl Popper)形構出一套分辨科學與非科學的方法。他認為一切合理的科學理論,均具備能夠證明其存偽(falsifiable)的可能。若一理論無法存偽,便不能稱之為具備科學性。波普指出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永遠可被「證實」,因無任何行為得以證明其存偽。雖然科學家普遍接受波普辨明科學與非科學的方法,然而在科學哲學與一般哲學領域內,仍有爭議。學院派心理學通常僅區分出「理論」與「假設」,前者過於抽象無法證明其存偽,後者雖源自理論,卻可能經研究予以驗證。 行為主義、演化心理學(evolutionary psychology)、及認知心理學均視精神分析為偽科學,而予以拒斥。人本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堅持精神分析看待人的觀點,既苛刻也不正確。心理學其他學派則建構心理治療的替代方法,其中包含了行為治療(behavior therapy)、認知治療(cognitive therapy)、及咨情治療(person-centered psychotherapy)
雖弗氏論點受到關心女性平權人士質疑,然如朱立葉·米契爾(Juliet Mitchell)、南西·查德羅(Nancy Chodorow)、潔西卡·班哲明(Jessica Benjamin)、珍·蓋洛普(Jane Gallop)、珍·弗萊斯(Jane Flax)等女性主義理論家,認為精神分析理論與女性主義所謀者並不分馳,可如面對如其他理論傳統,將其納為己用,去除其中性別歧視成分。另一女性主義者舒拉米斯·費爾史東(Shulamith Firestone),也認同弗氏理論對女性主義運動仍有所用。在其〈弗洛伊德主義:誤導之女性主義〉(Freudianism: The Misguided Feminism)一文,論及弗氏論點基本言之可謂正確,除一重要細節須作修正:即弗氏寫道「陰莖」處,都可換為「權力」一詞。 此外值得注意處,為弗氏早先認為歇斯底里症(hysteria),源自孩童時期之性逾矩(sexual abuse),但晚後舍棄此稱為誘奸理論(section theory)的說法(參見其〈性逾矩索引〉(The Index of Sexual Abuse)),直言許多案例中均發現,孩童時期性逾矩之記憶,並非出自事實,多源出想像。弗氏轉而重視伊底帕斯理論,斷言人潛意識均希冀與雙親發生性關系。 本我、自我與超我 在其晚年作品中,弗洛伊德提出心理可分為三部分:自我、超我、與本我(ego, superego, and id)。 潛意識的本我(拉丁字為「it」,原德文字則為「es」)代表思緒的原始程序—我們最為原始,屬滿足需求的思緒;此字為弗氏根據喬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的作品所建。同屬潛意識的超我(德文字為「überich」)代表社會引發生成的良心,以道德及倫理思想反制本我。大部分屬於意識層次的自我(ich)則存於原始需求與道德/倫理信念之間,以為平衡。健康的自我具適應現實的能力,以涵納本我與超我的方式,與外在世界互動。認為心智並非具單一與同質性之物此一立論,仍持續深遠的影響著心理學領域以外的人們。弗氏極為關注心智這三部分之間的動態關系,特別是三者間如何互相產生沖突的方式。 防禦機制 弗洛伊德認為自我為解決超我與本我之間產生的沖突,會使用防禦機制(defense mechanisms)。使用這個機制需要愛欲(Eros)——此為希臘愛神之名;羅馬神話則名為丘比特(Cupid)。若適當使用,防禦機制可減緩超我與本我間之沖突,但過度或過當使用,而不正視面對沖突,則會造成焦慮或產生罪疚(guilt),最終將導致如抑鬱沮喪的精神失衡。弗氏之女安娜·弗洛伊德,在防禦機制此一領域的研究相當傑出,但她將首開防禦機制先河的榮耀歸於其父。防禦機制有以下數種:否認(denial),反應結構(reaction formation),轉移(displacement),壓抑/抑制(repression/suppression),投射(projection),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補償(compensation),升華,及退化情感(regressive emotionality)。 「否認」為避免去意識到對自我產生威脅的不快之事實或現實。例如學生接到表現不佳的成績單,而對自己說成績並不重要——有早期研究者辯稱,弗氏的 「否認」,與尼采歸為奴隸或畜群道德的「憤懣」(ressentiment )和「價值的再價值化」(revaluation of values)等概念,相似性極高。 「反應結構」為意識性的採取某種與潛意識所欲之完全相反的進向。例如某人強烈仇視某一種族,宣稱其理由為該種族低下卑微,但潛意識而言,是其人感覺自身低下卑微才有此說。 「轉移」為情緒從危險物轉向安全物。例如擊打枕頭,以避免攻擊某人。 「壓抑」為下意識的將極度痛苦的經驗(如戰爭創傷),強制驅離意識層次;「抑制」則為有意識的進行同樣工作。 「投射」是將基本上本屬自身一部份某種不快的思緒、動機、慾望、或情感,投射到他人或他物身上。例如A不喜歡B,但不想如此承認的A,便將自身情感投射到B身上,而說是B不喜歡他(她)。 「理智化」為在情感上讓自我脫離壓力事件。理智化通常不透過接受現實,而經由合理化解釋來進行自我脫離。

參見網址:http://www.china-b.com/zixun/flbdx/zixun_63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