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心理學對峙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心理學對峙

發布時間: 2021-03-17 20:49:19

㈠ 一個人挾持了銀行內的所有人當人質,與銀行外的警察對峙!期間這個搶劫犯還對人質很友好,搶劫犯被警方治

斯德哥爾摩效應

㈡ 電影《心靈捕手》主人公性格分析(心理學)的問題

通過性格心理學來分析《心靈捕手》這部電影,在一個具有保護殼下的主人公有以下2方面:

1、人物的防禦機制(保護殼)

在一部擁有著積極變化主人公的故事中,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一個有著明顯的「創傷」的主人公(不論是外在還是內在),在電影的一開頭,主人公們認為他們的生活並不存在著任何的問題,直到有一天他們發現,被生活困住的他們必須克服他們原本相信的謊言。

通過改變和正視自己的缺點,才能邁向新的人生旅程。主人公的「創傷」通常源於過去的一些經歷,在《心靈捕手》中男主角威爾的創傷來源於童年時虐待自己的父親。這一過去的傷口引發了威爾的自我防禦,他認為對外人敞開自己的心扉,會導致情感上的痛苦,他怕受到傷害。

作為一名電影的編劇,有時用這種方式思考電影中的人物會讓人覺得抽象,但將軟弱轉化為行為的一種方法是使用防禦機制。那麼什麼是電影人物的防禦機制呢?其實,自我防衛機制是角色們戴著的面具,用來隱藏他們的內在自我。



而他們所迴避的,所害怕面對的這些東西,往往都阻止著他們變得更好。就如同之前所說的旁觀者清,我們在為電影主人公們加油打氣的同時,也是給我們自己鼓勁,因為在電影中,我們或許也看到了自己不願意在生活中面對的真相。

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和主人公取得心靈上的溝通,因為我們和他們一樣,都需要改變,都需要宣洩。

(2)心理學對峙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一個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教授,在他繫上的公布欄寫下一道他覺得十分困難的題目,希望他那些傑出的學生能解開答案,可是卻無人能解。結果一個年輕的清潔工威爾在下課打掃時,發現了這道數學題並輕易的解開這個難題。

威爾聰明絕頂卻叛逆不羈,甚至到處打架滋事,並被少年法庭宣判送進少年觀護所。數學教授有心提撥這個性不羈自我的天才,要他定期研究數學和接受心理輔導。數學難題難不倒他,但卻對於心理輔導,威爾卻特別抗拒,直至遇到一位事業不太成功的心理輔導專家桑恩教授。

在桑恩的努力下,兩人由最初的對峙轉化成互相啟發的友誼,從而使威爾打開心扉,走出了孤獨的陰影,實現自我。

㈢ 相愛相殺的心理學解釋

心理學上說,相愛相殺似乎是愛情里逃不過的悖論。它是一個不得已而為之的結果,並不是「因為刺激」或者因為想要這么做才去做的主動性行為。很愛--很在乎--玻璃心--較勁,死循環。最後越愛,就越想要去博弈。其實這個循環其實有一個心理學專有名詞——反向形成。

愛與恨相互轉換
當我們內心深處的慾望和想法不能被自己,或者社會接受,真實的自我就會被壓抑禁錮到潛意識里,並釋放出一個與真實自我完全背道而馳的,戴著面具的「我」。這個戴著面具的「我」,不僅不會對外表露出自我的真實感受,反而會變本加厲地展現出與真實自我完全相反的想法與行為。這種真實自我被反向轉化的防禦機制,就是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

反向形成這一概念的核心觀念是對本體(Instincts)和派生物(Derivatives)的討論。本體指的是獨立於人與自然界之外的萬物的本原,而派生物則是由本體而衍生出來的產物。社會心理學家們認為,一切事物的本體與派生物都是相悖,卻又相互依附而存在的。對於我們來說,這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觀點。

比如,塞翁失馬的故事裡指出的福禍相依,還有武俠小說里經常出現的毒草附近必有解葯的橋段,這種物質之間相生相剋的規律,我們都是耳濡目染的。當個觀點被運用到心理學中,就可以輕松地解釋為什麼會有「相愛相殺」這么虐心的現象了。

當愛一個人的事實不能被自己或社會所接受,人體就會產生焦慮等負面情緒。而人的大腦為了避免人體承受各種感情上的痛苦,就會把對對方的愛收藏到潛意識里,並釋放出與之相反的情緒,即厭惡與恨,以此來確保自己不會受到傷害。

當然,愛並不是唯一會產生反向形成的感情。對一個人強烈的恨或是懼怕,也有可能產生反向,而這其中最極端卻典型的例子就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Stockholm Syndrome)。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一詞的出現,源於1973年發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一樁銀行搶劫案。兩名武裝劫匪闖入一家銀行,挾持了四名銀行職員作為人質,與警察對峙了長達6天的時間。

然而最終,當警察鑽通了保險庫,並用催淚瓦斯將人質與劫匪一同驅趕出來以後,人質非但沒有接受警方的援救,反而將劫匪圍了起來,阻止警方的狙擊手擊斃劫匪。這些人質更是在之後警察調查取證的工作中,處處為劫匪辯護。更有一名人質自稱愛上了其中一名劫匪,並最終和他訂了婚。這種恐懼與愛之間的反向,在人質,被虐待者,還有戰俘中

㈣ 心理學發展史

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BBINGHAUS,1850-1909)曾這樣概括地描述心理學的發展歷程:「心理學有一個漫長的過去,但只有短暫的歷史。」(1885)

作為一門科學的科學史,心理學的歷史卻十分短暫。19世紀中葉以後,自然科學的迅猛發展為心理學成為獨立的科學創造了條件,尤其是德國感官神經生理學的發展,為心理學成為獨立的科學起了較為直接的促進作用。

到1874年《生理心理學原理》的出現,從此,心理學才從哲學中分化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開始了蓬勃發展的歷程。

科學心理學的發展

19世紀生理學和物理學的發展,為科學心理學的誕生准備了必要條件。德國感官生理學家韋伯(1795—1878)首先確立了感覺的差別閾限定律。稍後,費希納(1801-1887)發展了韋伯的研究,運用心理物理法確定了外界物理刺激和心理現象之間的函數關系。

他們的研究方法成為科學心理學研究的楷模。心理學從哲學中真正分離出來而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主要由德國生理心理學家馮特(1832—1920)完成。1879年,

馮特在德國的萊比錫大學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用實驗的手段來研究心理現象,這被公認為是心理科學獨立的標志。

馮特反對用哲學思辨的方式探討心理現象,堅持用觀察、實驗以及數理統計等自然科學的方法去揭示心理過程的規律,因而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並培養了一批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

馮特一生的著作很多,其中《生理心理學原理》一書被譽為「心理學獨立的宣言書」,是心理學史上第一部有系統體系的心理學專著。馮特是科學心理學的奠基人,也是心理學史上第一位專業心理學家。

現代心理學的發展

正如我國著名心理專家郝濱先生所言:「二百年前的人類尚未擁有科學心理學這一探索內在世界的途徑,但是人類探知精神世界的旅程卻早已揚帆起航!

二百年後的人類將以何種形式繼續這個旅途尚未可知,但是我無比的堅信,只要我們存在一天,這個腳步就絕不會停止」。科學心理學的發展經歷一百多年的時間。

在發展的過程中,一方面,人們對心理學的研究對象與理論體系進行了數十年的爭鳴,形成了各種不同的理論流派,最終在20世紀50年代達成基本的共識,使心理學不斷走向繁榮。國內心理學和催眠學研究工作者曹劍韓提出大腦運作理論,為心理展現邏輯帶來較好的理論模式。

另一方面,隨著心理學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心理學自身不斷分化,衍生出了眾多的心理學分支學科,使心理學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4)心理學對峙擴展閱讀:

起源

心理學一詞來源於希臘文,意思是關於靈魂的科學。靈魂在希臘文中也有氣體或呼吸的意思,因為古代人們認為生命依賴於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結了。隨著科學的發展,心理學的對象由靈魂改為心靈。

研究對象

動態性維度

1、心理過程(mental process)指一個人心理現象的動態過程。包括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反映正常個體心理現象的共同性一面。

認識過程即認知過程,是個體在實踐活動中對認知信息的接受、編碼、貯存、提取和適用的心理過程。它主要包括感知覺、思維、記憶等。

情感過程是個體在實踐活動中對事物的態度的體驗。

意志過程是個體自覺地確定目標,並根據目的調節支配自身的行動,克服困難,以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

以上三種過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構成個體有機統一的心理過程的三個不同方面。

2、個性心理(indivial mind)是一個人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各種心理現象的總合。包括個性傾向、個性特徵和個性調控等方面,反映人的心理現象的個別性一面。

個性傾向是推動人進行活動的動力系統。它反映了人對周圍世界的趨向和追求。它主要包括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價值觀和世界觀等。

個性特徵是個人身上經常表現出來的本質的、穩定的心理特徵。它主要包括氣質、性格和能力。

意識

1、意識(consciousness)是指現時正被個人覺知到的心理現象。例如,我們在進行記憶活動時,能覺知記憶活動的目的、記憶的對象、採用的記憶方法、達到的記憶效果,甚至能覺知自己的記憶特點、改變記憶策略等,這樣的記憶活動處於意識狀態。從意識對象上可以把其分為:

客體意識,指個人對於周圍世界的意識。

自我意識,指個人對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圍關系的意識。

在記憶心理學中,前者為記憶現象,後者為元記憶(matememory)現象。

2、無意識(unconsciousness)是指現時未被個人覺知到的心理現象。以記憶為例,有時我們並沒有某方面內容的記憶目的,也沒有想著要記住它,卻在不知不覺中記住了,甚至還很牢固。有時自己也不知道從哪裡獲得的以及是否有某方面的記憶。在記憶心理學中,前者是無意識記憶,後者是內隱記憶。

㈤ 心理學中的「自我與同一性」到底是什麼意思啊

自我同一性是西方心理學一個重要的概念,但至今沒有一個普遍接受的定義。通過對自我同一性概念內涵不一得歸因分析,指出了整合自我同一性概念應關注的幾個范疇,進而提出自我同一性是一個與自我、人格的發展有密切關系的多層次、多維度的心理學概念。本質上,它是指人格發展的連續性、成熟性和統合感,它包含三個層面的內涵:(1) 最基本的層面,即ego -identity ; (2) 個人同一性;(3) 社會同一性。

關鍵詞:自我同一性;概念;整合

中國分類號:B840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 -5184(2004)02 -0007 -05

同一性(identity) 幾乎是當代社會科學無所不在的概念,它遍及哲學、心理學、精神分析學、政治科學、社會學、人類學和歷史學[1] 。埃里克森( Erik H Erikson)1946 年將同一性概念引入心理學,1963 年首創自我同一性概念並被廣泛地應用於社會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咨詢心理學和文化心理學。Kovel 認為Erikson 的自我同一性概念是20 世紀系統描述人類發展的最有影響的概念之一[2] 。但自我同一性的概念至今沒有一個普遍接受的定義,這種狀況影響了自我同一性這一重要概念潛在的解釋力量,從而制約了自我同一性理論和應用研究的發展。

1 自我同一性概念內涵不一的歸因分析

1. 1 Erikson 自我同一性概念邊界不清Erikson 被稱為自我同一性之父,其自我同一性概念起源於自我的精神分析理論,並在臨床實踐中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的概念。Erikson 在《同一性: 青少年與危機》中,將他20 年來所寫的有關同一性的文章進行匯編,認為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定義,在不同的層面上來使用以強調不同的問題: (1) 從主觀的方面以同一感來界定同一性為「一種熟悉自身的感覺,一種知道個人未來生活目標的感覺,一種從他信賴的人們中獲得所期待的認可的內在內信」。強調同一感的三個重要的組成要素: 連續性(continuity) 、一貫性(consistency) 和一致性(sameness) [3] 。這就是說,其一,人必須體驗到內部一致性,才能保證行動和決定不是任意的,獲得確定一致的價值觀、原則和社會期望,進而指導和規范著一個人的行為;其二,內部一致感是跨時間連續的, 即過去的行動和對將來的希望被體驗為與現在的自我相關。(2) 以結構的術語,從發生學的視角來界定自我同一性,Erikson 把心力內投(projection) 、自居作用(identification) 和同一性形成看成是自我成長的步驟,認為同一性產生於對兒童期各種自居作用的有選擇的拋棄和相互同化,並將其吸收為一個新的結構中[4] 。(3) 從功能的層面界定自我同一性概念,指出自我同一感是最佳的心理功能的一個方面,是同一性危機解決的精神和諧狀態。即如果軀體、自我和社會都運行良好,個體將有一種心理的幸福感(well -being) ,並伴隨有一種內在的把握感、一種何去何從的方向感和確定的預期感以及自我的整體一致和連續之感[5] 。(4) 從社會、文化、歷史的環境的角度考察自我同一性的概念,把自我同一性擴展為一個心理社會現象,認為同一性植根於個體和其共有的文化之內,注意到同一性的性質是由三部分組成的,即生物學狀態、個體的經驗組織和社會、文化背影都共同給予一個人獨特的意義、形式和持續性的存在,提出了同一性的世代的問題並將群體中組織經驗的基本方式稱之為集體同一性的東西[6] 。

(5) 從意識和潛意識層面來理解自我同一性概念,他在藉助「..感」這個詞界定自我同一性時,認為它滲透於表層和深層,包括了我們體驗到的意識內容或潛意識。

由上可見,Erikson 賦予自我同一性概念多方面的含義。它有時指過程,有時指功能;有時指個體獨特的意識感,有時指經驗連續性的潛意識追求;一個時期指個體自身的獨特性,用以表示比較的差異性, 另一個時期指集體理想的一致,用以表明所屬的群體—民族、種族、宗教、性別、職業、階級、政治和國家的同一性。加之他是以印象派的風格、藝術家的氣質運用富有哲理而頗具文學性筆調呈現了一個不固定的概念,沒有把概念邊界表達清楚,造成了許多理解上的困難,致使後來的研究者可以抽取片斷的自我同一性定義來支持和論證自己的理論和實證研究,成為自我同一性研究發展的一個障礙。

1. 2 自我同一性概念操作定義標准不一

瑪西亞(James Marcia) 克服了Erikson 的自我同一性概念的困難,超越內在心理或現象學的描述,將自我同一性作為可以被觀察的事情來研究,被稱為自我同一性研究的集大成者。Marcia 根據個體應對自我同一性形成任務所採用的策略(各種可能性的探索) 和結果(承諾的類型) 來給出自我同一性的操作定義。探索是指在達到個人同一性的不同方面(如職業選擇,宗教信仰、性別角色等) 的過程中努力奮斗、主動探詢的過程;承諾是指在上述領域中所形成的堅定和牢固的決定以及對實踐活動的投入。因此,Marcia 是以自我同一性形成過程中探索和承諾的行為特徵為變數或定義標准提出對自我同一性的定義。從而改變了Erikson 彌散的精神分析的自我同一性概念,也使Erikson 的自我同一性理論過渡到明確可驗證的理論,為自我同一性的實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Marcia 的操作定義受到了一些新埃里克森定向(Neo -Eriksonian) 的自我同一性研究者的批評。認為Marcia 的操作定義沒有全面地包含Erikson 的自我同一性概念,將自我同一性等同於選擇和做決定。Waterman 認為Marcia 定義只關注同一性過程而忽視了對各領域同一性的理解,從而提出了「個體在生活的所有方面都表現出同樣的同一性狀態嗎?」的挑戰,Waterman 將表現感(expressiveness) 作為自我同一性操作定義的第三個變數;Archer 提出了自我同一性概念定義標準的排他性和主觀性問題;Josselson 從性別同一性的視角對Marcia 的操作定義提出挑戰,主張應將聯系(connectedness) 作為第三個變數引入自我同一性的操作定義。

1. 3 自我同一性研究者理論框架的不同

一方面,從20 世紀80 年代末期出現了從內在心理結構或現象學方面把握同一性的努力[7] 。如Blasi 作為主體自我(self -as -subject) 的自我同一性概念,McAdams 強調敘事取向(narrative approaches) 的自我同一性概念,Kroger 強調自我與客體平衡的自我同一性概念,Grotevant 、Bosma 、Berzonsky 強調自我建構的自我同一性概念以及Darid Moshman 的綜合。從研究立場上看,現象學取向企圖超越自我同一性的實證研究,認為Marcia 建立的自我同一性的操作定義以簡單化的策略對青少年在具體的意識形態和人際關系領域的態度和選擇進行描述,將自我同一性作為片斷的、分離的而不是整體的心理現象來描述,歪曲了Erikson 自我同一性觀點,把自我同一性簡化為問題的解決行為和生活中重要選擇的決定,沒有把握自我同一性的全部本質。另一方面則在於後來的同一性研究者,沿不同的理論傳統,抽取Erikson 自我同一性概念的一部分或不同層面的內涵來作為自己的理論假設。例如Waterman 以幸福論哲學強調本質先於存在的觀點,提出一個人對自我同一性的尋求是一種確認那些與「真我」(true self) 一致的潛能的努力,同一性形成的隱喻是發現的而不是創造的。而Theodore Sarbin 懷疑發現「真我」的可能,認為自我同一性是創造的而不是發現的。激進的建構主義否認任何種類「真我」存在的可能性,並因此視同一性為創造的——沒有限制的自由意志的行動。

1. 4 自我同一性與相關概念的交叉

自我同一性概念自提出後就面臨著與相關概念的邊界劃分問題。Erikson 指出「同一性最為含混的意義被不同的人們在不同的形式中暗示為自我(self) ,如自我概念(self -concept) ,自我系統( self system) ,或如希爾德和費登所描述的動搖不定的自我經驗(self -experience) 等等」,Erikson 進一步指出「如果讓人格學和社會心理學中經常等同於同一性或同一性混亂的某些名詞(前者如自我概念、自我意象或自尊,後者如角色模糊性、角色沖突或角色喪失) 把有待研究的領域接了過去, ..那也是明顯的錯誤。」[8 ] Erikson 認為只有精神分析和社會科學站在一起才能最終地描繪出個人生活在變化多端的社會中的進程。但Erikson 沒有說明自我概念和自我同一性的邊界,後來的研究者也很少注意到二者的區別,有時交互作用。

2 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

最近, 很多同一性研究者( 如Grotevant 、John Heaa 、Darid Moshman 、Kroger 、Sech Schwartz 等) 已經意識到自我同一性概念整合的重要意義並做了一些嘗試。Schwartz 提出將各種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和理論組織為一個更綜合的框架是可能的,指出了整合的兩種努力方向:一是按結構,二是按過程來比較多種自我同一性理論模型的關系,進而使各種不同的觀點和研究能夠溝通,形成一個總的自我同一性觀點, 加強當代自我同一性理論與研究的效度[9] 。本文認為對自我同一性概念整合需關注幾個范疇。

2. 1 自我同一性自身多維度的整合

Erikson 的自我同一性概念具有多維度的性質, 他將自我同一性視為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 、個人同一性和社會同一性三個層面,強調自我與環境、個人與社會之間的相互依存的關系。但他持有個人—社會兩因次發展平行論的觀點,將個人成長和社會的進化視為兩個獨立而平行的系統[9] 。因缺乏對

心理社會同一性中社會方面的研究而停留在自我—個人同一性的描述。後來的研究者(到20 世紀80 年代末,90 年代初) 多以主觀的傾向忽視Erikson 的理論或選擇其中的某些成分作為基礎或作為理解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框架,依然停留在自我(go) —個人同一性層面, 僅是對Marcia 同一性狀態理論的延伸[10] 。例如Grotevant 對探索過程做了深入的考察, Berzonsky 基於人們問題解決和決策的特徵創建了同一性的個體差異的觀點,Waterman 給自我同一性增加了自我發現的成分。到20 世紀90 年代後期,則出現了關注個人同一性和社會同一性的自我同一性概念的進一步發展,真正地研究同一性發展的社會、文化的作用。例如,Adams 強調個人同一性與社會同一性的相互作用,Cété詳述了指導同一性發展的社會、文化過程。Kurtines 集中在社會、文化中個人同一性的研究[11] 。另外,從社會學、社會心理學對同一性的研究中,也可以發現很少與Erikson 定向的自我同一性研究搭界,主要集中於角色同一性和社會同一性的研究。

因此,本文認為要建立明確一致、整合的自我同一性概念,就必須整合Erikson 建立的三個層面(維度) 的同一性,整合各種研究傳統的研究成果。要忠實於Erikson 的自我同一性含義,以發展—社會的取向整合自我同一性的內在和無意識方面(即ego -i2 dentity) 、目標、信仰和價值觀(個人同一性) 與社會、文化環境的嵌入(社會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實際上是包含了實際從未整合的個人與群體,內部與外部、個體與社會關系的人類古老的命題,它是整合自我同一性概念的難點,也是前提性的條件。

2. 2 自我同一性的結構、內容、過程和功能的整合

Erikson 分別從過程(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內容(自我同一性領域) 、功能(同一感) 、結構(整合投射和自居作用為新的完形) 來界定自我同一性的概念。Marcia 認為可以從結構、現象和行為的方面來理解自我同一性,以可觀察、描述的成分對自我同一性進行操作定義,後來Marcia 也以結構的術語定義自我同一性:

「願提出另一種解釋同一性的方式,同一性是作為內在的動機、能力、信息和經驗的自我組織結構。」Waterman 特別關注內容變數和過程變數的自我同一性,並強調自我同一性的功能,對Marcia 的操作定義提出質疑。Josselson 的操作定義引入了內在心理領域和人際關系領域的對峙。強調自我與客體平衡與自我建構的自我同一性概念企圖以內化、同化與順應的視角解釋自我同一性的過程和功能。敘事取向的自我同一性關注結構、內容、功能卻忽略過程。由此可見,自我同一性概念沒有整合的一個重要原因則在於僅僅關注過程、內容、功能、結構的一個或幾個方面。Grotetvant 用音樂的隱喻意在關聯自我同一性過程、內容、功能和結構,尋求自我同一性整合的本質[12] 。

本文認為,整合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必須首先關注自我同一性結構。因為結構的整體性特徵並不排斥元素,這為實現自我同一性跨領域的整合提供了可能;而結構的轉換性就為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基礎和標志。正如建構主義的觀點:同一性是個體與世界互動的結構或框架,這一同一性結構在遇到新的經歷和信息時不斷地進行同化和順應的辯證交替,自我同一性才能得以發展。另外,結構為轉換關系的整體,其有序的轉換規則,是保證結構發揮功能的前提。對於同一性而言,正是這一結構最終提供了自我的一致感和連續感,如果沒有形成跨時間存在的自我結構,個體則產生無目標感和無意義感,甚至出現障礙性的行為症狀,這也證明了自我同一性結構的實體性存在。因此,只有從結構的方面去關聯自我同一性的過程、內容、功能,才能理解自我同一性,進而把握自我同一性的本質。

2. 3 自我發現的同一性與自我創造的同一性的整合

自我同一性概念的理解一直存在著賦予的同一性與建構的同一性,或稱為指定的同一性和選擇的同一性,或稱為發現的同一性與創造的同一性之爭。這一爭論實際上是遺傳論與環境論、先天論與經驗論之爭的延續。Waterman 以幸福論哲學強調本質先於存在的觀點,提出一個人對自我同一性的尋求是一種確認那些與「真我」(true self) 一致的潛能的努力,同一性形成的隱喻是發現的而不是創造的,認為每個人都有潛在的、未被認知的自我同一性,需要變成明顯並起作用的同一性,而實現這一過程是不容易的,這可由與同一性危機相聯系的壓力證明[13] 。

同樣Blasi & Glodis 提出同一性形成必然地是由發現的組成。而Theodore Sarbin 懷疑發現「真我」的可能,認為自我同一性是創造的而不是發現的。激進的建構主義否認任何種類「真我」存在的可能性,並因此視同一性為創造的——沒有限制的自由意志的行動。Marcia 和Grotevant 認為自我同一性既包括發現的成分,也包括創造的成分,只不過同一性研究的主流更關注創造、建構的同一性。

當代的同一性理論者認為這些爭論是不合適的,至少自我同一性是從復雜的遺傳和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出現。Kit Welchman 認為同一性既有穩定的成分,是由出生的環境和生物遺傳固定的;又具有可塑的成分, 是由個體在生活中建構和創造的[14] 。因此,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也應關注這一爭論,實際上,自我同一性包含相互作用的兩種成分:多為創造的,也有發現的成分。

3 自我同一性概念的界定

自我同一性是一種重要的心理社會現象,也是一個與自我、人格的發展有密切關系的多層次、多維度的心理學概念。本質上,它是指人格發展的連續性、成熟性和統合感,它包含三個層面的內涵: (1) 最基本的層面,即ego -identity。此層面的自我同一性為自我綜合和個人性格的連續性,指兒童期自居作用的私下或無意識的綜合的基本信念; (2) 個人同一性,即自我(self) 與環境相互作用下,個體表現出的一套目標、價值觀和信念。個人同一性包括職業目標、交往偏好、詞語選擇等確定個體的獨特性並與人區分的自我的其它方面的事實; (3) 作為環境定向層面的社會同一性,即與團體理想一致的內在保持感和團體的歸屬感。因此,自我同一性(self -identity) 包括Erikson 最初意義上的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2 ty) 以及個人同一性和社會同一性,三者的不同在於賦於自我(self) 的水平不同。

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一步理解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1) 自我同一性是對「我是誰」內隱和外顯的回答,它兼具意識的一面和無意識的一面,它包含著「我已經是什麼」「我想成為什麼」「我應該成、和為什麼」,同時也包含我不是什麼」「我不想成為什「、么」和「我不應該成為什麼」。(2) 自我同一性是人畢生追求的核心的心理社會發展任務,是通過自我的綜合作用,形成的關於一個人自己的個性、信念、目標、價值觀的內在、主觀、統一、連續、成熟的自我概念,並成為自我發展的標志和動力。(3) 自我同一性是內在自我及其與社會、文化環境之間的平衡。一方面與自我發展相聯系,是一個人的真實自我(個體本質存在的內在狀態) 、現實自我(個體存在的外在狀態) 和理想自我(個體存在的理想狀態) 一致性關系的建立,是自我內在張力的適度;另一方面又是自我與社會文化環境相互作用的適應性反應,產生經驗的一致性和連續性,使個體生活在過去、現在、將來的自己無論在哪一個時間和空間都能在意識和行為的主體方面實現自我的統一。在主觀上則表現為互為關聯的存在感(明確我是誰和我的位置) 、一致感和連續感(人格跨時空的一致性) 、心理的成熟感、生活的意義感和方向感(自我導向的目標意識);客觀上保證人與社會的有效整合。(4) 自我同一性作為結構是核心的自我調節系統。它是個體描述、關聯和解釋相關特徵、經驗和選擇合適的行為的理論或原則。它不是機體自然的成熟,而是一個主動尋求的過程。在遇到新的經歷和信息時不斷地同化和順應構成了個體生活的參照框架和關於自己的理論的發展,使個體在矛盾的現實中保持人格的統一,標志著自我的發展和人格的成熟。

㈥ 從心理學視角看,戰爭為什麼會發生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東京灣密蘇里號軍艦上簽下戰爭投降書。這是中國近代以來反侵略歷史上的第一次獲得全面勝利,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之後每年的9月3日,被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在心理學史上,我們都說兩次世界大戰都促進了心理學的發展。比如一戰促進了心理測量的發展,而二戰促進了臨床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從精神病學中分離出來。如果開玩笑的講,二戰為很多心理學家解決了就業問題。因為羅傑斯在二戰後,發現老兵創傷後應激普遍存在,臨床心理學家大大地供不應求。

但是為什麼會有戰爭,這似乎是連當時兩位名聲享譽世界的著名學者:愛因斯坦與弗洛伊德都在關心的問題。

弗洛伊德相信人有著「死本能」,而這種驅力會內化產生攻擊性,當攻擊性向內時,個體會傾向於傷害自己;而當個體避免傷害自己時,那麼戰爭就不可避免地會發生。因此,在一個著名的信件往來中,愛因斯坦問:「為什麼有戰爭?」,弗洛伊德回答:「因為人就這樣」。

不過有意思的是,我們大多數人在日常生活中會祈禱「歲月靜好,世界和平」,但人們所做過的任何努力都沒有永久地結束戰爭。

戰爭時代到底與和平時代有什麼不同?

人們的認知方式似乎改變了

在《戰爭心理學》一書中,美國心理學勞倫斯·萊尚提到除了社會與歷史的原因,戰爭的產生確實有一些心理學方面的因素。比如,戰爭年代大眾的認知方式比和平年代更具有虛構的陣營感,更注重結果而非原因。

這種虛幻現實在李普曼《議程設置》中有活靈活現的體現,他假設一名法國士兵與德國士兵在戰爭年代同時落入一座荒島上。他們一直以敵人相稱對峙了10年,直到他們獲知兩國早在自己落入荒島一年後,就已經重新友好的消息。戰爭年代,人們的認知似乎更偏執。

具體情況,大家可以看看下面這個表格:

那麼為什麼會發生戰爭,除了經濟學的原因,也許和我們個體自身也有一些關系:

「心結」可能引導我們參與戰爭

有些心理學家覺得,這可能與內心兩種需求的產生的內心沖突有關。社會心理學家米德(Mead)在《自我,心理與社會》一書中,提出自我是「我」和「社會化的我」的統一。

自從我們出生以來到達兩歲左右,我們第一次出現了「我」的概念,也就是自我意識。為了證明我是誰的問題,我們會從各個方面開始佐證。那麼我究竟是誰,這個問題越問會越有意思,因為你可能會說,我是xxx(姓名),我是女性(性別角色),我是女兒(家庭關系),我是xx公司的職業,抑或我是有錢人,我是屌絲……,這時你可能會發現,要回答「我是誰」的問題,往往和我歸屬的群體分不開。

馬斯洛(嗯,二戰勝利的時候他37歲,好像還沒有提出對後世有魔性影響的需求層次理論)的需求理論告訴我們,我們大多數人同有「愛與歸屬的需要」以及「自我實現」的需要。但這兩個需要時而會產生沖突,特別是當歸屬群體不能代表自我利益的時候。

(#有人可能會說,我想當隱士,我不要社會化,嗯,如果你從小就這樣的話,你很可能變成狼孩的樣子……)

托爾斯泰在其《戰爭與和平》中描繪了戰爭的帶來的影響:

「每位將軍和戰士都知道他自己的價值,感覺到他自己只不過是人類滄海中的一顆沙塵,同時也了解到他自己是整個團體中的一部分。」

從歷史學角度出發,有一種途徑可以解決我們"追求自我"和"歸屬群體"的內在沖突。這種途徑在我們每個文化中都會出現,而且也能同時滿足這兩種需求而不會使之相互沖突,它在提高我們存在價值並增強個性的同時,也增強了我們的集體歸屬感,減小我們脫離社會團體的可能。也就是說,使用這一途徑會得到全社會的贊同,而且不需要用沉思冥想這種只有少數人才能完成的艱難修行。這種途徑就是武裝團體沖突——戰爭。

此外,勞倫斯·萊尚認為,人們對戰爭的動機可能還存在如下四個因素:

1.替代性攻擊。

類似於一種集體心理防禦機制,我們的生活經驗很早就發現,如果我們把憎恨的目標轉移,使之遠離我們生活中非常親近的人(生理或心理上),那我們的生活就會輕松很多。「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朋友就是擁有共同敵人的相識之人。當人與群體以外的人敵對時,群體間人際的壓力就會緩和,我們越積極地表達對其他群體的敵意,我們被本群體接納的程度就越高。當我們與鄰居或朋友擁有共同的敵人的時候,我們就會更能理解這一點。我們之間的緊張關系會逐漸緩和,從而使我們成為親密的戰友。

2.自我懷疑和自我仇恨的投射。

精神學家和心理學家都普遍認為,戰爭之所以大范圍頻繁發生,是因為戰爭找到了使我們將不安情緒轉移到一個更讓人舒服的目標上的方法。

精神病醫生卡爾·門林格爾(KarlMenninger)寫道:

「戰爭……就是每個人內心多種微型戰爭的反映……國際間的戰爭就是人類動機的復製品……」

投射是我們逃離自身內心緊張情緒的最佳途徑。與其成天埋怨自己,不如去驅除世界中的惡魔,反而會讓自己感覺好一些。比如,處理我們無處安放的焦慮與生活意義的找尋。

3.生活中缺乏意義和目的。

叔本華認為,當我們不痛苦時,我們便會陷入無聊。如果不帶著有意義的目標重復做相同的事情,我們的內心很可能會被腐蝕,而我們也會陷入茫然。神經科學家對於腦的研究也證實,我們的大腦期待著新鮮刺激。當我們缺乏生活意義而無聊時,戰爭滿足了我們被需要的心理要求,正如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所說:當一個人知道他所屬的集體需要什麼樣的特質時,他就會設法培養出這樣的特質來。如果他很為這個集體感到自豪,那他的自我滿足感也會隨之提升。沒有任何集體能像軍隊那樣,將人內心世界的驕傲、自豪完完全全激發出來。

4.群體歸屬感的需求。

《美國士兵》(TheAmericanSoldier)是一份針對美國步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做的研究報告。它多次強調,增強「歸屬感」是鼓舞士兵英勇作戰時最重要的辦法。士兵作戰不是基於個人「理想」,而是不願讓戰友失望。「……士兵關系好,戰斗的士氣自然就高。」拿破崙滑鐵盧慘敗正是因為:「士兵很久沒有在一起喝湯了。」

無論是戰場上還是戰場外,戰爭都讓公民產生一種歸屬感。我們信仰一致,自願為他人犧牲,同仇敵愾,一起面對未來。比起因共同興趣而形成的團體,這種人與人彼此依賴、彼此信任的感覺要深刻和強烈得多。

當戰爭爆發時,全國上下成為一體,大家利益相同,目標一致。除非這種感覺走向了極端,否則,一般人都不會再覺得孤寂或者被人排擠。

㈦ 心理學的面質法和誇張法都是什麼意思

面質
面質,也稱對質,也有人稱為對峙或對立,是指咨詢者當面指出來訪者自身存在的情感、觀念、行為的矛盾,促使其面對或正視這些矛盾的一種語言表達方式。咨詢者實施面質的目的,並不在於向來訪者說明他說錯了什麼話或做錯了什麼事。不是「指出錯誤」。而是「反射矛盾」。前者的重心落在糾正錯誤上;後者的重心則落在討論問題、幫助當事人上。由於心理防禦機制的作用,有些來訪者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無能或失敗,在談及自身的問題時顯得躲躲閃閃,不肯正視現實。面質的目的就在於協助來訪者認識自我,鼓勵他們消除過度的心理防禦機制,正視自己的問題。從而使問題得到妥善地解決。
矛盾的表現:
1、言行不一致 2、理想與現實不一致 3、前後語言的不一致 4、咨詢雙方意見不一致
如何面質:
一是面質要有事實的根據。 二是使用面質時要避免個人發泄。 三是避免無情的攻擊。 四是面質應建立在咨訪雙方的信賴關繫上 五是可以使用嘗試性面質 六是面質不宜一步到位,而應循序漸進地進行
面質的功能:
1、協助求助者促進對自己地感受、信念、行為及所處境況的深入了解 2、激勵求助者放下自己有意無意的防衛心理來面對自己和現實,並產生建設性的活動 3、使求助者明了自己所具有而又被自己掩蓋的能力、優勢、資源,並善加利用 4、通過咨詢師的面質給求職者樹立學習、模仿面質的榜樣
面質的意義:
1.有利於澄清來訪者情感、觀念以及行為上的矛盾,使咨詢者把握來訪者的真實感受有些來訪者存在有意無意的防衛心理或者對自己的情感、觀念比較模糊,因此。在咨詢過程中可能出現前後的言行或情感不一致。這時咨詢者需要使用面質使來訪者明確自己的言行或情感。只有這樣。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咨詢。 2.有利於來訪者認識自己對人、事的理解和要求與現實的差距,促使其自我思考,勇敢面對現實,從而改變原有的行為或認知。 有些來訪者在認知上存在誤區。不願承認現實,喜歡躲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不敢承認自己與現實的差距。逃避雖然使他自尊心暫時免於受打擊,但是從長遠來看。有可能會給他帶來更大的傷害。這個時候就需要使用面質。 3.有利於來訪者認識到自己認知方式與思維方法的誤區,消除其認知方式中的某些片面性與主觀性。 由於來訪者在認知方式與思維方法上存在誤區,會造成行為及情緒上的問題,但是來訪者卻認識不到這種誤區,這時就需要應用面質,使其意識到自身的問題所在,從而加以改善。
誇張法(我沒找到明確的定義)
在理性情緒療法中,咨詢師幫助當事人與非理性信念辯論,質疑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治療者常這樣質疑:「你有什麼證據支持這一信念?」為了使質疑更有力,治療者常使用誇張反詰的問法。如一位女大學生擔心自己的眼睛正在迅速衰老,「我必須永遠使我的眼睛保持青春,否則我就無法忍受。」,誇張反詰:「你是說,你准備一到40歲就自殺是嗎?因為那時候你絕不可能保持20歲的眼睛,而你無法忍受這一點!」把來訪者的想法誇張化,指出其不合理性。
Ellis 模型(情緒ABC理論)
ABC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創建的。就是認為激發事件A(activatingABC理論event 的第一個英文字母)只是引發情緒和行為後果C(consequence的第一個英文字母)的間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則是個體對激發事件A的認知和評價而產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個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極情緒和行為障礙結果(C),不是由於某一激發事件(A)直接引發的,而是由於經受這一事件的個體對它不正確的認知和評價所產生的某種信念(B)所直接引起。這種信念也稱為非理性信念。

㈧ 如何理解沖突的意義和如何解決沖突(心理學)

有沖突就有矛盾,解決沖突就要找到矛盾的雙方,矛盾的焦點,逐個擊破,解決好沖突才會進步,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㈨ 從心理學角度賞析《驕陽似我》

心理咨詢的魔力:咨詢師的最基本的功能是與來訪者建立良好的咨訪關系,並幫助來訪者找到問題的症結,可以採用的技術有很多,但關鍵還是咨詢師的真誠、信任、同感、以當事人的利益為重,還有咨詢師敏銳的洞察力,他的咨詢技巧對峙、澄清、反復逼問等的巧妙運用。讓我們看看這位高明的咨詢師是如何巧妙打開這個桀驁不遜的年青人的心扉的運用這些技巧的。

1.真誠的溝通:當威爾毫無顧忌地批評並同樣用他的博學來羞辱這位咨詢師的時候,咨詢師桑恩在惱羞成怒之後陷入了強烈的心理矛盾之中,但是他並沒有放棄,他按時與威爾見面,並毫不隱瞞說出了自己的心理感受和矛盾,說出威爾的過人之處,威爾被桑恩的真實和真誠所動容,心靈受到了震顫。

2.同感:桑恩通過和威爾交談,發現這個小夥子的桀驁不遜誇誇其談的背後實際上是深深的自卑,他敏銳地洞察到威爾所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來源於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包括威爾對數學教授安排的所有的工作都嗤之以鼻、對自己深深喜愛的女友的粗魯的拒絕、寧願自己去搬磚頭,做雜活,對自己的才華的無情糟蹋等等,都讓桑恩對威爾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是桑恩能充分同感威爾的敏銳之處。

3.澄清:威爾雖然聰明絕頂卻無法看清楚自己的問題,他一方面大談搬磚頭應該受到尊重,做雜役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在任何一個地方只要靠自己的力氣幹活吃飯就是可以的事情,自己的追求就是這樣。而另一方面卻每天乘40分鍾的火車,到全球最受敬重的大學去做雜役,並躲起來把難題解答在黑板上,然後又否認是自己做出來的。桑恩看清楚了這一切,他質問威爾為什麼這么做,為什麼不在自己的家門口做雜役呢?威爾啞口無言。桑恩繼續展開攻勢,問威爾的志向是什麼?威爾隨口亂說,說要到南方牧場去當牧羊人,桑恩敞開屋門,對威爾說「不要浪費我的時間,你走吧。」習慣了口出狂言的威爾大惑不解,連聲強調咨詢的時間還沒有結束,桑恩說:「對一個簡單問題都不能誠實回答的人談話,是浪費我的時間。」威爾無語離開,卻留給了威爾許多沉思,他開始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矛盾的行為和言語。

4.對峙:桑恩與威爾有5次交鋒,包括一言不發的對峙,言詞激烈的對峙,行動的粗暴的對峙等,每一次的對峙都讓威爾對自己的了解深入了一步。每一次的對峙都給予了威爾和桑恩無限的思考,思考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思考在面臨考驗的時候是退縮放棄還是直面挫折。這也是這部影片最扣人心弦的部分,故事的一波三折正是通過不同的對峙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

5.反復逼問:當桑恩從威爾的檔案中了解到威爾是一個孤兒,自幼就被本該愛護他的人舍棄,並受到養父的虐待,滿身是傷疤的時候,心裡感到強烈的震撼,因為桑恩也經歷了同樣的遭遇,他明白了威爾的自卑的根源,從更深層次理解了威爾要在別人舍棄他之前先舍棄別人,這也是他強烈的自我保護的根源。談起這段痛感的經歷的時候,面對威爾表現出的無所謂的態度,桑恩沒有氣惱,反而用同一句話「這不是你的錯」連連逼問威爾,威爾在桑恩的逼問下,由無所謂到認真對待這句話,到惱怒,到痛哭流涕,到與桑恩緊緊擁抱,威爾在經歷了這一系列的心理感受後充分理解了桑恩的話,自己的過去經歷真的不是自己的錯,為什麼自己要一直背著這個沉重的包袱不肯真實地面對生活,不肯接受真摯的情感,一直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一直通過踐踏自己的才華來撫慰自己?他認清楚了自己,看到了自己的優缺點。這是一個多麼殘酷而漫長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新自我,新生活的美好開端。

桑恩就像一個機敏而富有智慧的獵手一樣,在桀驁不遜的威爾面前,通過自己的真誠和嫻熟的心理咨詢技術打開了威爾的心扉,捕捉到了威爾的心靈,找到了威爾的心理問題的症結所在,幫助這個富有才華的年青人重新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生活,使他把所遭遇的困境和痛苦拋諸腦後,重新打開心胸擁抱生命。

當威爾重新應聘工作,駕車駛往心愛人的城市時,每一個觀眾的心裡對心理咨詢有了深刻感觸,也充滿了對生命的驚喜!

㈩ 如何從心理學上判斷一個人是否說謊

有誰從小到大沒有說過謊,哪怕只是善意的謊言。有的人更是說謊成了習慣,滿嘴的假話,張嘴就來。雖然都知道說一個謊,要靠一百個謊來圓,但是有些時候還是沒有辦法避免。所以謊言的雪球只能越滾越大,最後想要解釋卻已經無力回天。

說謊的人都是做賊心虛的。說謊的人無論表現的再鎮定自若欲蓋彌彰,還是會被一眼看出來。因為他們的眼神是游離不定的,目光是閃爍的,心裡多少會有些不安。雖然極力掩飾,可是話語裡面的緊張,還是能夠感覺出來。只是因為一些原因,沒有被戳破而已。

所以說謊多累啊,所以除非是萬不得已,我們還是不要說謊吧!

感謝閱讀,希望您能滿意我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