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古代哲學
名,指名稱、形式
實,指內容
最早產生於先秦。春秋戰國之際,社會處於大變革時期,舊有之名已不能容納新的現實,於是產生了名實之辯。孔子主張「正名」,用周禮固有之名去糾正已經變化了的內容。墨子則強調不是名決定實,而是實決定名。後墨繼承發展了這一觀點,認為名是事物的概念。名的作用在於指謂、描繪內容,名實的關系是「以名舉實」,並從邏輯學的角度對名實關系作了深入探討,極大地促進了名實論和形式邏輯理論的發展。後來荀子也提出「制名以指實」(《荀子·正名》),認為名是用來指謂實的、約定俗成的概念,它決定於實,一旦形成也不能輕易改變。
名實觀
即關於名稱與現實或概念與實在關系的根本觀點。
面對春秋時名實相悖的現實:
孔子主張「正名」,強調以禮為原則做到名實相符,言行一致。
墨子主張「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著眼於對事物本身的把握。
老子提出名的相對性問題,指出「道常無名」。
莊子進而主張「大道不稱」,但又認為「名者,實之賓也」,肯定實對名的決定。
名家從合同異與離堅白兩個方面論證概念同具體事物的關系,分析了事物及其概念的異同關系。
後期墨家將概念區分為達名、類名、私名,認為它們反映的實有不同范圍。
荀子提出「制名以指實」,將名區分為大共名、大別名和小別名,分析了名實亂的表現,對名實問題進行了較為詳盡的論述。
發展歷史
中國古代哲學范疇。名指名詞、概念,實指實際存在的事物。中國古代哲學家們因反映的社會政治利益和所處的認識發展階段不同,對名實關系有著不同理解,展開過長期爭論,形成了中國古代哲學的名辯思潮,由此推動了中國哲學的認識論、辯證法和邏輯的發展。
春秋後期,隨著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的急劇變化,出現了事物的稱謂及其所指事物之間的矛盾。許多舊的名稱未變,而它所指的事實已經變了;一些新的事物尚無公認的稱謂。這種"名實相怨"的現象,反映了新舊社會交替時期意識形態落後於社會現實的情況。
孔子的『正名』理論
孔子針對這種情況首先提出了"正名"的主張。所謂正名,就是辯正名稱、名分。孔子以周禮為尺度,以理想的"名"去匡正現實,要求人們正其名,言其順,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主張為君的應該象個"君"的樣子,為臣的應該象個"臣"的樣子,君之實要符合"君"之名,臣之實要符合"臣"之名。孔子的正名思想具有一定的認識論和邏輯學意義,第一次指出了事物的名稱、概念和實際事物應當相符的觀點。晚於孔子的墨翟提出了"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的命題,認為僅僅知道名稱,還不能算是有知識,重要的在於能認出名所指的實來。盲人能同常人一樣知道白黑之名,但他卻不能正確地選取白或黑的東西,這是由於他不知道白黑之實的緣故。
『名家』
在孔子和墨子的時代,名實問題雖已提出並進行了討論,但它尚未成為一個專門的哲學問題,只是作為哲學家們論證政治思想的一種手段。到了戰國中後期,認識本身逐漸成為人們研究的對象,名實問題便成為哲學家們十分關注的重要問題,出現了一批以名實關系為研究對象的專門家,即"名家"。
齊國稷下學宮的一批學者,第一次從認識論角度對名實問題作了明確的回答,認為"物固有形,形固有名。此言名不得過實,實不得延名",強調先有事物的形體,後有事物的名稱,名稱要與事物相符合。他們還指出,正確的認識應該是"循名而督實,按實而定名;名實相生,反相為情",認識的社會效果則是"名實當則治,不當則亂"。
稷下學派的這些觀點,引起了以後許多哲學家們的重視。名家學派的惠施主張"合同異",在對事物及其概念的分析、考察中,過分誇大名的相對性與可變性,得出了"天與地卑,山與澤平"的相對主義結論。而名學的另一代表公孫龍則主張"別同異",過分強調概念之間的差異性與獨立性,得出了"白馬非馬"的形而上學的結論。後期墨家發揮了墨學"取實予名"的思想,認為名和實的關系是"以名舉實","舉,擬實也"。他們還把概念分為"達名"、"類名"、"私名",即普遍概念、特殊概念和個別名稱三類,指出它們和客觀實在的關系分別是:"達也,有實必待之名也";"類也,若實也者,必以是名也";"私也,是名也,止於是實也"。這就從內涵和外延兩個方面堅持了唯物主義的名實觀。
荀子唯物辯證地解釋『名實』
戰國末期的唯物主義哲學家荀況,對名實問題作了比較正確的解決。他總結了前人的得失,對於為什麼要有名,為什麼會有同名和異名以及怎樣制名,都作了詳細的說明;對於如何運用名來表達思想,進行辯論,以及解決名實問題的社會意義,也作了比較深刻的闡述。他提出"制名以指實"的原則,認為名為實所規定,名是用來說明實的,故同實者同名,異實者異名;客觀事物有普遍和特殊、一般和個別的區別和聯結,所以概念也有"共名"、"別名"、"大共名"、"大別名"之分;什麼實用什麼名,什麼名代表什麼實,並非一開始就是固定的,而是"約定俗成"的,肯定名是社會歷史的產物。荀況還將當時名家各派在名實關繫上的種種混亂,歸結為"三惑",並一一予以剖析:①"惑於用名以亂名",即用自己特定的"名"或"名"的特定含義,去亂大家公認的"名"或"名"的一般含義;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②"惑於用實以亂名",即用個別事實去亂一般概念,以偏概全;③"惑於用名以亂實",即違背大家共同使用名詞、概念的習慣,利用名詞、概念的不同來抹煞事實。荀況對"三惑"的批評,堅持了樸素的唯物主義反映論,反對了當時名辯思潮中的形而上學和詭辯論傾向。
『貳』 中國古代的哲學書籍主要有哪些
1、《周易》
古老中國人早在《周易》就開始了人生意義問題的探究。《周易》的哲理,不像古希臘哲學,把世界的意義理解為自然的本原,而把意義歸結到人生進路的辯證關繫上面。《周易》 不把哲學重心放在追問世界本原物,而在人世間的命運,在於追問人生的吉凶禍福上面。
4、《莊子》
《莊子》一書在戰國諸子百家中佔有重要地位,歷代歸於道家,內容博大精深,涵蓋世間、出世間的重要觀念法則和人生修身養心之道,是中華文化最偉大不朽的經典之一。作為道家學派始祖的老莊哲學是在中國的哲學思想中唯一能與儒家和後來的佛家學說分庭抗禮的古代最偉大的學說。它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佔有的地位絕不低於儒家和佛家。
『叄』 中國古代是否存在哲學
中國人很聰明的,在二千多年前就相當聰明了,當西方開始有哲學時中國已有比較成熟的專哲學,那時的屬哲學是口耳相傳的,如陰和陽這對立又統一的現象大家都心知肚明,如說多了就重三倒四讓人煩。古人反對講廢話,古文不提倡說費話,說明事物的文字是簡了又簡的。今天的中國人遇上現代科學技術,社會從農業社會轉變成工業社會,人的生活繁雜了,顧的東西多,理的頭路也多,沒古人生活簡單,常規道理心知肚明,只有用思辯才能理清思維頭緒,中國古代有哲學,中國古時的哲學盡在不言中,古人無需什麼學,那時的哲學很補素,是小兒科般的東西。
『肆』 值得讀的中國古代哲學書籍都有哪些
在道來家哲學方面,代表的哲源學著作有《道德經》、《管子》、《列子》、《莊子》、《淮南子》、《抱朴子》等等。以《道德經》為例,提出了道法自然的思想,至今,這一思想對整個人類也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
在儒家哲學方面,代表折哲學著作有《大學》、《論語》、《孟子》、《荀子》等等。以《論語》為例,提出了「仁」的核心思想,成為幾千年來中國社會和個人普遍追求的思想狀態。
在釋家哲學方面,代表的哲學著作有《心經》、《百喻經》、《金剛經》、《六祖壇經》等等。以《心經》為例,提出了人生性悟,在全世界哲學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此外,還有以《墨子》為代表的墨家思想、以《韓非子》為代表的法家思想、以《公孫龍子》為代表的名家思想,以《傳習錄》為代表的王陽明心學思想,以及《菜根譚》等為代表的處世哲學等等著作。
『伍』 中國古代哲學有那些特點
1、重人生。中國古代的哲學家,常常從生活實踐出發,研究各種哲學問題,因此特別注重人生的研究。儒家哲學中所講的心、性、情、氣、意、良知等都表示對人生、人性以及人的生命的一種認識;道家從另外一個角度給予人生以極大的關注,理想的人生境界--精神的逍遙與解脫,是道家矢志不渝的追求。那飄逸灑脫、高潔絕塵的風骨神韻,歷來是道家所嚮往人生境界;佛教則把追求凈化超升,從而達到「涅 」境界,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把儒家的真性、道家的飄逸、佛教的超脫融合起來,就可以體會出中國古代人生哲學的境界。
2、重踐履。知行關系是中國古代哲學家特別關注的問題之一,它所涵蓋的是理論理性和實踐理性的統一,中國古代哲學家偏重於踐行盡性,履行實踐。孔子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所謂「樂之」,就是依其所知以實踐,而獲得一種樂趣。中國古代哲學家的興趣不在於建構理論體系,不只是把思想與觀念表達出來就達到目的,而在於言行一致、知行統一。自己所講的與自家身心的修煉必相符合。當然這里的踐履並非人類的生產實踐,而是偏重於個人的修德重行。由此,便引出第三點。
3、重道德。中國古代哲學從本質上講可以說是一種道德哲學。無論是儒家的三綱領(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八條目(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還是道家的修道積德,無不以道德實踐為第一要義。通過道德實踐,可以提高人的道德修養,從而達到社會整體關系的良性互動--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敬婦從、兄友弟恭、朋友有信。這種重視道德踐履的傳統,是中國哲學中知識論不發達的原因,也是中國古代宗教不發達的原因。
4、重和諧。重和諧是中國古代哲學一貫傳統。《易傳》講「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所謂「太和」,就是至高無上的和諧,最好的和諧狀態,而張載提出:「太和所謂道,中涵浮沉、升降、動靜相感之性,是生氤氳相盪勝負屈伸之始」,即太和便是道,是最高的理想追求,即最佳的整體和諧狀態。但這種和諧是包含著浮沉、升降、動靜等矛盾和差別的和諧,因此這種和諧是整體和動態的和諧,是一種更高意義上的和諧。與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一致,中國傳統哲學也十分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孟子的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強調的就是要以和諧為最高原則來處理包括君臣、父子、夫婦,乃至國家和民族的關系,從而達到「人和」的境界。儒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闡述了要實現「和」的理想,最根本的途徑是「持中」,並通過對持中原則的體認和踐履,去實現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天道之間的和諧與平衡,這就是「極高明而道中庸」,因此中庸之道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基本精神之一。
5、重直覺。中國古代哲學不重視形式上的精密論證,也沒有形式上的條理系統。而只注重生活的實證,或主體的直覺體驗,體驗久久,有所感悟,以前的種種疑惑豁然開朗,日常的經驗得到貫通,這樣也就有所得,所得所悟的記錄就是現在還可以看到的哲學著作。由於是所得所悟的記錄,因此中國哲學著作就少有西方哲學著作那樣的嚴密論證和邏輯結構,而多是一些文章斷片。這些哲學思想是哲學家們所得所悟的思維以及直覺體驗的結晶,無論是影響深遠「天人合一」、「道」,還是孟子所講的盡心、知性、知天,養「浩然之氣」,莊子講「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魏晉玄學家講「言不盡意」,「得意忘象」,都是一種並不能由語言概念來確指、來表現,而只能靠主體依其價值取向在經驗范圍內體悟的思想。
至於中國禪宗更是把中國哲學重直覺的特點發揮的淋漓盡致,所謂明心見性、立地成佛全靠直覺與頓悟。中國古代哲學重直覺而忽視了邏輯的推理和概念分析的特點,是中國哲學知識論貧乏和道德哲學發達的根本原因
『陸』 中國古代哲學經歷了有六個歷史發展時期
中國古代哲學經歷了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朝、宋元和明清至鴉片戰爭前期這六個歷史發展時期。
1、先秦是中國古代歷史哲學的建立時期,提出了中國古代哲學的基本范疇和命題。
《易經》是春秋時期系統反映中國歷史哲學的奠基之作,它首次系統描述了人類歷史的起源和發展,明確提出了聖人創化論。春秋戰國之際的百家爭鳴將中國歷史哲學發展推向高峰。先秦儒家創始人孔子創造性提出「仁」的范疇和「仁者愛人」的命題等。
2、兩漢魏晉到隋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由發展走向鼎盛時期,中國古代哲學得到展開和深化,特別是對天人關系、歷史之「勢」等做出了多方面的深入探討。
西漢董仲舒建立的取法於天的天本史觀,魏晉「玄學」等都為古代哲學發展做出貢獻,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頂峰,歷史唯物論得到重要發展。
3、宋元明清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轉型時期,出現了融儒釋道為一體的宋明理學,將中國哲學推向新階段,對古代哲學做出新開拓。
4、鴉片戰爭時期,龔自珍和魏源面對封建統治的內憂外患處境,吸取了金文經學的三世說和變易史觀,歲社會歷史問題做出深入系統的考察,揭開中國近代歷史哲學的序幕。
『柒』 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哲學
「中國古代有沒有哲學」,關鍵看對「哲學」的理解方式。此中有兩種層面上的回解讀。答第一,若根據哲學活動的外在特徵回答,即「哲學是思辨」等,那麼中國古代顯然是有「哲學」的。馮友蘭《中國哲學史》:「知其內容,即可知哲學為之何物。」便是此種說法的具體體現之一。
第二種說法,是根據哲學內在含義的特殊性回答。若「哲學」是西方所懷有的科學精神,是亞里士多德所言「第一哲學」,是60年代之後興起的「語言理解」等,又若,此種「哲學」為當下之「普遍哲學」,那麼顯然,因為方法論(余秉頤認為,中國古代思想研究的方法論是metaphysical intuition,與西方哲學研究實有相差)與研究對象(熊十力認為,中國古代思想研究的主要對象,為「體「——此處之「體」,並非「本體論」之「體」,具體見《十力語要》等)的截然不同,中國古代是沒有「哲學」的。
『捌』 中國古代哲學特點
★中國古代哲抄學的特點,學術界大致有如下觀點:
1) 與政治倫理緊密聯系,重視現實的人生,著眼人際關系的處理;
2) 以人為思考中心,現實生活與道德思想相統一,具有鮮明的主體性意識;
3) 具有悠久的樸素唯物主義和樸素辨證法傳統,強調對立統一,陰陽五行和宇宙生成論是古代辯證思維理論的骨架;
4) 哲學與自然科學相結合,有以氣一元論為基礎的辯證自然觀,宇宙生成論與宇宙本體論相統一;
5) 具有博大的系統觀,把世界既看作整體又看作過程,有求統一的思維方式;
6) 儒家思想長期占統治地位,哲學成為入學的奴婢,經學態度,述而不作;
7) 天人合一思想是發展的主線;
8) 具有悠久的無神論傳統;
9) 哲學與宗教渾然同體;
10) 形式邏輯和認識論不發達,思維以直覺為主;
11) 輕視生產和自然科學;
12) 重和合,主張向內凝聚,強調對裡面的同一性,忽視斗爭性;
13) 具有強烈的排他性、保守性和封閉性;
14) 有始終如一的先王觀念。
『玖』 中國古代哲學思想有哪幾種
儒家:創始人是孔子,其思想核心是「仁」。第二個代表人物是孟子,他將孔子的仁正式完善成了「仁政」,「仁政」是孟子的思想核心。二者的代表性文獻分別是《論語》和《孟子》。
孝家:其代表性文獻是無名氏之《孝經》。《孝經》的中心思想是「孝政」,即「以孝治天下」。過去,理論界有人認為《孝經》是一般講究倫理孝道的著作,不確。
德家:原是西周初期的政治思想,後在西周末期至東周其內涵受到了根本性的改造。東周初期,如臧哀伯有著名的《德論》(5)可證;戰國時期問世的《德道經》、《莊子》是其代表性的文獻。
禮家:是萌芽於西周後期並在東周中前期廣為流行的一種政治思想。東周時期的一些著名政治家如管仲、子犯、曹劌、子產、晏子等都崇尚禮治,特別是子產和晏子,還分別有著名的《禮論》(6)。戰國後期,以禮為思想核心的重要代表是荀子。
法家:是春秋中後期出現的一種政治思想。最先萌芽於鄭,創始人是鄧析,第一個「鑄刑書」的是子產(子產前期是禮家,後期轉向了法家),繼之是晉范宣子、趙鞅等的「鑄刑鼎」。戰國時期法家的重要代表是慎到,其代表作是《慎子》;後無名氏之《經法》亦屬法家文獻等。過去,理論界認為《經法》是道家著作,這是從哲學上著眼的,不確。
墨家:創始人是春秋末期的墨翟,其思想核心是「義」。過去,理論界有人認為墨子的思想核心是「兼愛」,根據不充分。
術家:創始人是申不害,其思想核心是術,其代表作是《申子》。過去,理論界認為申子屬法家,不確。申子自己宣稱其學術思想是「術」,秦漢人一直都說「申子之術」。
義家:創始人是韓非。韓非的「義」與墨子的「義」區別在哪裡?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墨子的「義」包含經濟利益,如《墨子·經上》說:「義者,利也。」韓非的「義」則完全排斥利。義家的代表作有《韓非子》、《公羊春秋》等。
『拾』 中國古代有哲學嗎
中國哲學來是世界幾大類型自的傳統哲學之一。它致力於研究天人之間的關系和古今歷史演變的規律,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自然觀、歷史觀、人性論、認識論和方法論,特別重視哲學與倫理的聯系。
中國哲學以本民族特有的理論思維形式表現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相互斗爭、相互影響的過程,如此曲折地反映中國歷史上的階級斗爭和生產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