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簡述社會的概念,特徵和功能
一、社會概念,即是由人與人形成的關系總和。
二、社會的特徵:
1、是有文化、有組織的系統。它是由人們通過某種文化模式組織起來的。
2、生產活動是一切社會活動的基礎,任何社會都必須進行生產。
3、任何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都是人類共同生活的最大社會群體。
4、特定的社會有明確的區域界限,存在於一定的空間范圍內。
5、連續性和不連續性。任何一個特定的社會都是繼承前人的遺產,同時在與周邊社會的橫向接觸中也有其自身的特點。
6、有一套自我調節機制,即具有主動性、創造性和轉化能力的「活有機體」。它能積極調整自身與環境的關系,創造適合自身生存和發展的條件。
三、社會的功能:
1、交流功能。
人類社會創造了語言、文字、符號等人類交流的工具,為人類交流提供了必要的場所,從而維護和發展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一些非人類動物有語言(如大猩猩、海豚),其他動物沒有語言(如長頸鹿),但它們可以交流。語言可以通過語言來交流,但所有的動物都可以通過肢體語言來交流。
2、整合功能。
社會組織無數個體形成合力,調整矛盾、沖突和對立,把矛盾、沖突和對立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保持統一局面。所謂整合主要包括文化整合、規范整合、意見整合和功能整合。
3、導向功能。
社會有一套行為規范來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調節個體之間的關系,並設定和引導個體的思想和行為方向。導向可以是有形的,比如通過法律等強制手段或輿論等非強制手段,也可以是無形的,比如通過風俗習慣。
4、繼承發展功能。
個體生命短暫,個體代際更迭頻繁,社會長治久安。一個物種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在社會中積累和發展。
5、自組織調節功能。
隨著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社會結構要素經常調整自身的地位和功能,以保持社會的先進性。
(1)社會學概論社會輿論的特點擴展閱讀:
社會的形成:
人類社會的形成不是人類生理組織和機制進化的生物學過程,而是人類共同活動、勞動互動等社會關系形成的過程。人類的直系祖先過去是社會動物,面對嚴酷的自然環境,他們必須用群體的綜合力量和集體活動來彌補個人能力的不足。
恩格斯曾把過著群居生活的古猿稱之為"社會化的動物",把它們的群體關系稱為「社會本能」。人類祖先群體關系的社會本能是從猿進化到人的最重要杠桿之一。隨著勞動的發展,這種群體關系越來越廣泛和密切,最終隨著人類的出現而成為一種真正的社會關系。
2. 《輿論學》大眾傳媒影響輿論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1、報刊、雜志、書籍、廣播、電視、電影等大眾傳播媒介;人們傳遞著信息、知識、思想和觀點、廣告等。它具有公開性、時效性、覆蓋面廣等特點,深刻的改變著人們。
2、大眾傳播為我們提供大量新信息,成為對課堂教學和社會教育的重要補充。大到世界政治風雲的變化和我國的戰略決策,小到日常生活中倫理道德觀念的沖突和更新,有能力的接受各種科技知識、文學藝術、人生哲理等等,大眾傳播媒介都能提供。
這些信息開拓了人們的眼界,活躍了我們的思維,在廣闊的知識背景上理解、掌握課堂上老師所傳授的知識、理論、法則、定律等,是極意義的。同時,各種音、像和文字信息也豐富了文化環境。對於充實、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為學校教育提供了有血有肉的形象材料。
3、促進我們價值觀念現代化。現代人,特別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識的我們總是要與大眾傳播媒介接觸的,它是我們生活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接觸過程中,與社會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價值觀念也就能逐步形成。
如對人的尊重,對科學技術的重視,對競爭創造、個人發展的要求和娛樂的需求等。因此,大眾傳媒媒介是促使人由傳統人向現代人發展的重要因素。
4、社會是我們掌握社會行為規范、准則,並使之內化為個人行為方式的過程,隨著大眾傳媒媒介的增多,為我們獨立意識的發展提供了良好基礎,也有利於我們養成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社會化過程的加速明顯的表現是,我們越發意識到自己的角色的社會意義及對自己的個性全面發展的渴求表現在與同輩人交往的日益加強。
(2)社會學概論社會輿論的特點擴展閱讀:
社會輿論,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它是指群眾的言論,是社會存在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在現代社會,社會輿論的作用和力量越來越大,成為影響人們思想和行為的重要因素。
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社會利益關系更加復雜,影響社會輿論的因素明顯增多,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錯綜復雜。
我們黨要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就必須牢牢把握輿論導向,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社會是復雜的有機體,由不同的階級、階層、利益群體組成。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利益要求、思維方式、感情情緒,即使對同一個問題也會有不同的看法。
因此,社會輿論復雜多樣,有正確的,也有錯誤的;有進步的,也有落後的;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
由於社會輿論對人們的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也由於其自身具有多樣性和多變性,因而,無論在任何國家、任何社會、任何時代,執政者都高度重視對社會輿論的引導,並通過對社會輿論的正確引導形成有利於社會穩定和發展的輿論環境,形成有利於增進社會團結和鞏固自身執政地位的輿論導向。
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表明,重視並善於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努力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不斷化解各種消極因素,對於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動事業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社會生活是發展變化的,社會輿論也必然隨之發展變化。當前,我國改革發展正處在關鍵時期,社會生活發生著復雜而深刻的變化。
面對層出不窮的新情況、新矛盾、新問題,人們有著千差萬別的看法,正確與錯誤、進步與落後、積極與消極、清醒與困惑等等相互交織,社會輿論呈現出空前的復雜性。同時,各種大眾傳媒的蓬勃發展和信息傳播手段的飛速發展,又大大增加了引導輿論的難度。
如果不重視、不善於正確引導輿論,就可能使群眾的意願得不到反映、情緒得不到疏導,導致這樣那樣的問題,進而影響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
因此,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把「牢牢把握輿論導向,正確引導社會輿論」作為黨不斷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能力的重要內容,強調要「堅持黨管媒體的原則,增強引導輿論的本領,掌握輿論工作的主動權」。
3. 不同時代下輿情的區別和特點
主要分兩個時代,即認知階段與發展階段:
1,網路輿情認識階段
輿情行業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有了一定的市場認識基礎,不管是廠家還是客戶,對輿情都有了比較的深入的理解,分食蛋糕的人也逐漸多了起來。
但是隨著對輿情的了解加深,客戶也變得逐漸刁鑽起來,變得不太好伺候。單純的信息監測與推送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胃口,他們需要更加深入的分析,從數據中發現一些規律性的東西。此時他們需要輿情服務的時候,不僅僅是指監測,事實上是他們需要的是一整套輿情解決方案。輿情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化的工作,擺上了政府以及企業的議事日程。有相當一部分政府或企業單位,設立了輿情工作小組,專門處理輿情工作,國家也倡導領導「多上網」,注重網路輿論生態。全社會獨輿情的重視度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有很大一部分得緣於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網民上網的場景發生了革命,依賴於互聯網信息的輿情行業也必將掀起一場革命。
這一時期,一些以「輿情監測系統」的產品出現了,它們相對於之前認識時代的產品,功能更強大,產品體驗相對提升了很多。可以從不同緯度分析數據來源以及載體分布、輿情特徵分布、傳播路徑分布、地域分布、站點分布等,通過可視化的圖表來展現。
市場上出現了多家資深軟體公司憑借強大的研發實力組件的輿情公司,以烽火輿情等公司為代表,它們的技術實力較為雄厚,互聯網信息資源整合、語義分析技術、智能搜索引擎技術、抓取網路輿情數據能力較強,而且配置一支專業的輿情服務團隊。
互聯網時代,輿情從產生到傳播都是依賴於電腦,貼吧、論壇、微博是輿情的高發地帶。而移動互聯網時代,輿情依賴於手機,除了貼吧、論壇、微博以外,微信以及APP、秒拍等直播軟體都成為輿情的高發地帶,而傳播時效性更強,更容易擴散,幾乎是短時間內迅速爆破。「和頤酒店」事件便是其中的一例。
深度整合大數據,不僅僅是得出一份輿情報告,還要注重輿情事件的關聯性和規律性。「要對橫向的相關領域輿情、縱向的歷時性輿情進行數據對比、歸納研究,從而為現實的輿論疏導、矛盾解決提供借鑒。這就需要復合型的知識結構與團隊構成。多學科配合、培養專門的輿情人才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
4. 社會輿論的基本特點有
集體產物
現實性強——雜文和社評最突出,但未必是社會輿論
大眾傳播——流行歌曲也是大眾傳播,但未必是社會輿論
宣傳重點——社會輿論未必就是社會宣傳的重點
5. 社會學概論
雖然抄不知樓主提出這套問題襲本意如何,但我不得不說一句——問20個問題才給15分是在太邪惡啦>______<,但我閑來無事就隨便答答吧,答的不對的地方大家共同商討。
1.C 社會制度的定義可以說是穩定的、指導人們行動的規范體系,薩姆納說民俗民德是社會制度的基礎,所以核心大概就是規范要素唄
2.C 文化叢又稱文化特質叢,題干也寫了
3.A 社會學常識
4.B 這算馬列常識吧……
5.B 鄭杭生書里原話
6.C 那話舒茨解釋生活世界時候用的,現象學社會學,這也算概論,明明都理論了…。…
7.D 泰勒,1871《原始文化》
8.C
9.A 挑最長的~
10. A
11. C 戈夫曼 擬劇論
12. B 不知道,百了下,MS
13. A
14. A 韋伯,地位一致
15. C 後工業社會又稱知識社會
16. D 羅斯的倫理控制手段相對於政治控制手段,後者指法律、信仰、禮儀、教育和幻想
17. D 理想目標嘛,呵
18. B 猜的,不明白這道題的意思=。=
19. A
20. C 倫理道德自然是最強的
啊……這樣吧,樓主如果不那麼邪惡就給加點分吧~~
6. 社會學在分析社會現象時主要的分析視角有哪些
1.文化震驚與邊際文化
(1)邊際文化
(2)文化震驚
作為文化交流過程中文化沖突之一種的「文化震驚」指生活在某種文化當中的人,在初次接觸到與其自身文化迥異的另一種文化時所產生的思想上的混亂與心理上的壓力。在文化交流過程中,必須正確對待和適當處理這種客觀現象,避免失誤.
2.文化中心主義與文化相對主義
(1)文化/種族·中心主義
各個國家、民族都常有一種傾向,容易將自己的生活方式、 信仰、價值觀和行為規范等看成是最好的,並以此為標准,來衡量、評判其他文化,對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抱有懷疑甚至敵視的態度。文化中心主義在近現代最為突出的表現就是歐洲中心主義。會學中文化分析的視角包括哪些寫回答有獎勵
社會學中文化分析的視角包括哪些
寫回答有獎勵 共2個回答
HUANSU還俗
2020-03-31
關注
參考《社會學概論新修》鄭杭生P76:文化分析的視角
1.文化震驚與邊際文化
(1)邊際文化
(2)文化震驚
作為文化交流過程中文化沖突之一種的「文化震驚」指生活在某種文化當中的人,在初次接觸到與其自身文化迥異的另一種文化時所產生的思想上的混亂與心理上的壓力。在文化交流過程中,必須正確對待和適當處理這種客觀現象,避免失誤.
2.文化中心主義與文化相對主義
(1)文化/種族·中心主義
各個國家、民族都常有一種傾向,容易將自己的生活方式、 信仰、價值觀和行為規范等看成是最好的,並以此為標准,來衡量、評判其他文化,對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抱有懷疑甚至敵視的態度。文化中心主義在近現代最為突出的表現就是歐洲中心主義。
0 搶首贊
QQ124011520
2015-06-30
關注
社會學的概念 社會學是關於社會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的條件和機制的綜合具體社會科學。
社會學的學科特點是什麼 一整體性,社會學認為,任何一個社會都是一個有機的完整的體系;二綜合性,社會學研究總是聯系多種社會因素、自然因素加以考慮;三實證性,社會學強調社會調查和對社會現象的數量分析;四應用性,反映在社會對社會生活的積極參與。
社會學的理論與實踐作用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一社會學在理論方面的作用。1、向人們提供科學的社會知識,告訴人們社會現象是什麼(描述)、為什麼(解釋)、將來怎樣變化(預測)。2、社會學不僅提供現成的社會知識,而且通過提供社會學的視角、社會學的方法,幫助人們獲得新的社會知識。幫助人們樹立科學的社會觀,為人們最終選擇「應該怎麼樣」提供理論上的幫助。
二社會學在實踐方面的作用。1、社會學在幫助人們掌握科學的社會知識的基礎上,進而幫助人們在維護和改善現存社會結構、社會制度,改革不利社會發展的社會體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強自覺性,使自己的社會行動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規律性;2、社會學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對科學地管理社會和制定正確的社會政策提供有依據的、經過論證的實際建議,為改革開放服務,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促進社會的良性運行協調發展。
社會運行機制的概念 是指人類社會在有規律的運動過程中,影響這種運動的各種組成機構的結構、功能及其相互聯系,以及這些因素產生影響、發揮功能的作用過程和作用原理,簡要地說,也就是社會運行「帶規律性的模式」。
社會運行的內外條件主要有哪些/社會運行的條件:一人口條件〔指數量、質量、結構〕是社會運行的基礎條件之一;二生態環境條件是社會運行的另一個基礎條件;三經濟條件是社會運行的決定性條件;四社會運行的政治條件;五社會運行的文化與心理條件;六轉型加速期和轉型效應;七遲發展社會和遲發展效應。
社會的概念 社會是人類生活的共同體。一社會不是單個個人的堆積或簡單相加,它是人們的聯系或關系,是人們相互交往的產物,是全部社會關系的總和;二人們的交往首先是在生產、分配、交換、消費中發生的經濟交往,因此,人們之間的最基本的、決定其他一切的關系是生產關系。馬克思認為,社會在本質上是生產關系的總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而相互聯系的人們的有機總體。
評價社會運行狀態的原則是什麼 一綜合性原則 基本途徑,理論綜合研究;利用數學、統計學等模型的綜合研究。二協調性原則 包括:結構性協調;功能性協調;結構和功能之間的協調。三滿足需要的原則。
簡述社會學考察社會的幾種角度
一宏觀社會與微觀社會的角度。宏觀社會是指社會的整體結構,是較大范圍的社會關系,如人口結構等。微觀社會指社會的個體結構,即表現日常生活中人際互動的模式。
二個體關系、群體關系和社會制度的角度。個人關系,指日常發生的人與人之間的直接聯系或互動,它是一種較低層次的社會關系,因而它常常是不穩定的、變動不居的。群體關系,指在社會的群體或組織的層次上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社會制度是指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社會關系及與之相聯系的社會活動的規范體系。
三血緣、地緣和業緣的角度。學院是指以血統的或生理的聯系為基礎而形成的社會關系。地緣,是指人類社會關系的區位結構關系或空間與地理的關系。業緣是指人們廣泛的社會分工為基礎而形成的復雜的社會關系。
社會控制 社會控制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社會學一般使用廣義上概念。
廣義上是指社會組織體系運用社會規范以及與之相應的手段和方式,對社會成員(包括社會個體、社會群體及社會組織)的社會行為及價值觀念進行指導和約束,對各類社會關系進行調節和制約的過程;
狹義上指對社會越軌者施以社會懲罰和重新教育的過程。
社會越軌 是指社會成員(包括社會個體、社會群體及社會組織)偏離或違反社會規范的行為。
社會控制的手段
1、 政權:政權是階級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最高權力機構。
於統治地位的階級通過軍隊、法庭、監獄等國家機器進行社會控制。
2、法律:法律是反映統治階級意志、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政權強制實施的行為規則的總和。
3、紀律:紀律是社會組織要求其成員遵守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其約束力局限於制定紀律的群體內部。
4、道德:道德是調整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是以善惡評價為中心形成的非正式的社會控制手段。
5、風俗:風俗是指人們在長期的共同社會生活中相互影響自發形成的,並為社會成員共同遵守的行為習慣。
6、社會輿論:社會輿論是指公眾對某一事件或人物的共同意見和評價,它是通過在特定人群中傳播消息,交換看法而形成的。
7. 謠言具有什麼樣的特徵社會學概論
謠言,指的是沒有相應事實基礎,卻被捏造出來並通過一定手段推動傳播的言論。受眾未被明確或暗示虛構的前提下,被捏造及傳播的與事實不同甚至相反的言論即是謠言。現代環境下,利用靈活無序的網路傳播,謠言傳播變的速度更快、作用力更強。
社會學概論謠言具有的特徵:
有些流言在傳播中,常常變樣,這一方面是接受者和傳播者的記憶錯誤所致,更重要的是各人在傳播過程中有意無意地加上自己的主觀色彩。
影響
謠言是某些人(或者某一個群體、集團和國家)根據特定的動機和願望,散布一種內容沒有得到確認的、缺乏事實根據的、通過自然發生的、在非組織的連鎖性傳播通道中所流傳的信息。謠言是對人、對事、對社會事件的一種不確切信息的傳播。謠言的功能總是消極的。它可以傷害個人,傷害群體,傷害社會,傷害國家,在許多情況下,流言蜚語往往成為不誠實的人的政治斗爭的手段和工具;它可以使原來比較穩定的人際關系變得互相猜疑、傾軋、緊張;使原來比較穩定的社會秩序變得十分混亂,變得人心惶惶;它可以麻痹人們的思想警惕,減弱人們的防備心理,使人不知不覺成為謠言的俘虜,它可以破壞人們的團結,削弱彼此之間的信任,製造內耗,瓦解對方的戰鬥力。由於它具有混淆輿論的功能,往往造成極壞的影響。
8. 社會學考試。社會輿論的特點
手邊沒有具體的輿論相關書籍,有一本王來華主編的《輿情研究概論》,希望有所幫助。
輿論與輿情二者有聯系也有區別,個人認為輿情更加看重民眾對於某種事物的政治觀點,而輿論則可以是更加多樣化的。
輿情具有如下特點
1.目標性(所指性)
輿情具有圍繞利益關系的需求目標和明確傾向的特點。
2.群體性或普遍性
輿情強調的是來自很多人的社會政治態度,既可以是個人的態度的綜合,也可以是不同群體的態度的綜合。
3.綜合性和紛雜性
民眾對國家管理者的社會政治態度,既可以是圍繞一項中介性社會事項而產生的社會政治態度,也可以是圍繞多項中介性社會事項的刺激後而形成的綜合的社會政治態度。
4.相對穩定性和可變性
輿情的相對穩定性不僅指作為社會政治態度要持續一段時間或者發揮一定時間作用,而且,還指現實的社會政治態度從根本上要受到一個國家或社會中主要的和基本的社會矛盾制約。
5.歷史性和民族性
輿情常常具有鮮明的民族和地域文化內涵,最終影響到輿情的產生過程、表達方式與變動機制。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