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教心理學老師,最近總是想一個問題,咨詢問題已經給了答復,事實也是如此,但我為什麼總是想要看到白紙
主要是你內心還不是完完全全、百分百地相信,或者出於以往的思維習慣(比如習慣於法律合同契約等書面文件的證據和證明)內心裡設定了一定要看到白紙黑字的規定的強烈固執和一定的強迫心理,
B. 一張白紙測一個人性格心理學
1、可以請他在紙上進行房樹人測驗的繪畫,以考察其心理特徵;
2、在紙上滴一滴墨汁,然後對折,進行「羅夏墨漬圖」測試,可以考察其人格特徵;
3、讓其閉上眼睛,然後按步驟對其發出「將紙對折、再對折、再次對折,然後轉角折,最後請撕下一個角」的指令,由此看他如何理解該指令,可以了解其認知風格。
C. 有沒有懂心理學的我女兒八歲,她畫畫總是一張白紙上畫的東西很小
從這一點並不能代表看的很全面,小孩子走路都一樣爬然後走,後來人才會有優雅的走路姿勢,她現在還不是很了解即使畫的不好也還只是了解,從一張畫能看出什麼這么斷定有些妄言,你想讓她畫出什麼畫?微妙微翹逼真生動名畫?
D. 心理學中有一個游戲,每人用一張白紙,然後在上面畫線(當做人生的線條),那個游戲叫什麼具體怎麼做
有個游戲,有點相似,不知道是不是的,你自己看看吧。。。。
1、在第一格里寫上你的名字,任何很認真的看著它,把它想像成另一個自己,想著他的輪廓、衣著、性格、愛好等。
2、在剩下的5個豎格里分別寫上,擁有哪5樣人、事或者物,對你來說會很幸福。
3、好,現在看看這五樣事物,是真實的多還是虛幻的多?(陽光就是虛幻的 摸不著,房子、錢就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我要告訴大家,虛幻的東西可以些,但不要是一些不切實際的哦(像我要變外星人這樣的哦,這是無法實現的,至少現在)。
4、在每一項人、事或者物後面打上「:」。
5、對每一項人、事或者物後面加上你對他的定義,你怎麼理解它,用一個字或者詞語,或者一句話。
下面游戲正式開始,我們將面臨選擇:
1、地球快毀滅了,你必須舍棄一樣東西才能存活。你會選......選好只會把它塗掉,直到看不見為止,不用塗掉對它的定義。
2、現在你剩下4樣對你來說很幸福的人、事或者物,你逃離地球到其他星球,現在你必須再用剩下的4樣事物的其中一樣換取你到其他星球的通行**。你會選......選好只會把它塗掉,直到看不見為止,不用塗掉對它的定義。
3、好啦,你帶著剩下的3樣來的新的星期,現在你的肚子很餓也很渴,你得再拿出一樣事物來交換食物來填飽肚子,不然就會被餓死。你會選......選好只會把它塗掉,直到看不見為止,一定要塗到看不到為止哦,不用塗掉對它的定義。
4、現在你就剩下2樣能使你幸福的事物了,如果現在再讓你捨去一樣是不是很難做決定?但是下面的問題來了,這個問題很重要,將決定你的結果。那麼:「剩下這兩樣事物,如果要用你的生命來換取他的生命,你會選擇哪一個呢?」,記住,是用你的生命來換取他在這個星球上的存活,你會選哪個?
好了,剩下的就是你所要的,是用你這一生甚至生命來維護他,有很多人在沒做這個游戲的時候,你問他,你的幸福是什麼,大部分都會說錢、房子、事業、健康等等,但是做完這個游戲後,他們最終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家庭,比如,兒子、媽媽、老婆等等。
我們需要錢、房子、事業等等,但要這些是為了什麼呢?我們再仔細想想,是不是為了自己?不是,我們為了家人,為了讓他們過的更好,而我們選擇了努力。
E. 心理學問題,一個人在一張白紙上畫畫,總喜歡從角落或邊上開始畫,開始構圖,能看出說明。
這個是屬於繪畫治療的范疇,推薦一本書《繪畫治療基礎知識》,對於你這個問題,我感覺可能是他內心較為保守,性格也較為內向,希望對你有用。
F. 學生是一張白紙,老師就好像畫家,水平不同畫出的作品自然也就有了高下優劣之分。
做教育心理學題切忌不能偏激。時刻要本著事物的兩面性,一分為二的看事物這個原則來答題。就像這個題一樣,不同的老師學生水平不一樣,相同的老師學生水平也有不一樣,能說誰對誰錯嗎,這明顯的讓你做高中政治課上的那種辯論題嗎
G. 人是如何從一張白紙開始學會抽象詞的意思的
這個就要涉及到認知語言學,語義學,甚至認知心理學的根源。抽象名詞是和具象名詞對立。人們先學會具體事物,然後通過具體事物表現的性質逐漸在學習中總結出共性。總結的過程,就是一個從看得見的具象概念到尋找看不見的抽象概念的過程。按照比較經典的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的理論,語言里的抽象詞的學習與其他概念的建立沒什麼區別,不外乎於經典的四個步驟scheme(建模)--assimilate(同化 )--accomodate(調整)--equilibrium(平衡) 。從語言學里的語義學角度上來講,學習詞彙無外乎就是建立事物跟符號/聲音的關聯。嬰兒看到蘋果,父母反復指著蘋果並寫出蘋果的文字或者嘴上發著蘋果的音,嬰兒自然而然會逐漸建立起這個事物和「蘋果」這兩個字和pingguo的發音的關系,但到底為什麼是這樣的關系,直到長大才會深究。抽象名詞無外乎就是外界事物很難直觀體現,但歸根究底,人們可以把抽象概念通過一系列手段具象化。即便看不見摸不著,有一系列的定義以及聯想方式,所以學習方法基本和具象名詞大同小異。但理解的年齡要相對更大,需要的認知水平更高。同理母語里形容詞、副詞的習得要比名詞的習得相對更晚,更難。
H. 從心理學上看,一個人在一張白紙上有時畫連在一起的波浪線,有時畫連在一起的直線。
渴望有所做為,改變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