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讓現代信息技術怎樣走進地理課堂
隨著科學技術高的速發展,要求我們要適時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於課堂教學,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潛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益。地理學科在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上同其它學科相比,有明顯的特殊優勢。傳統的教學模式正在受到新的教育觀念和現代教育技術的挑戰。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的應用,已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多媒體教學是現代教育採用的最先進的教學手段,對於傳統教學中,難以表達、學生難以理解的抽象內容、復雜的變化過程、細微的結構等,多媒體通過動畫模擬、局部放大、過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決,它打破了的傳統教學方法,不但在教學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教學效率和質量。為了更好的讓現代信息技術走進地理課堂,在此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立足學生學習局限,拓展知識面,激發學習興趣
由於學生平時忙於中考學科的學習,地理信息來源單調,運用網路學習的機會較少,多數學生缺乏對地理的感性認識,因此提高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就成了教學中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為此,我對學生經常性地進行調研,充分了解學生的意願和需求,在此基礎上,最大限度利用我們靖宇七中學媒體進教室的實際條件展開教學。我利用多媒體網路技術,創設地理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它能變靜為動,克服了傳統教學中學生面向靜態呆板的課文和板書的缺陷。例如:我針對教材的單元設置,分為幾個大的專題,如天氣和大氣運動、海洋和陸地的運動形式等等,充分利用央視十頻道的《探索發現》、《網路探秘》等科教欄目的影視資源,根據初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能力,選取和教材密切相關的片段整合,進行專題教學。根據學生反饋和學習檢測,我發現,平行班學生學習興趣較高,有效的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和地理學科的信息量,另外進行專題教學,加強和學生的學科專題意識,一則使學生有了直觀的知識結構,二則引導學生進行了充分的復習,這種由分散的知識點組合形成知識結構,通過教師引導,將內化為學生的學習方法。
(一)運用多媒體為學生營造聲形並茂的逼真情境
利用影視資料、自製動畫、景觀圖片、地圖等手段,為地理教學營造聲、像、圖、文並茂,形象、生動、逼真的情境,其效果是任何形式無法比擬的。營造地理情境,變抽象為形象,變靜態為動態,使學生如聞其聲、如臨其境,通過內心情感體驗,從而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學生的興趣。」課件的片頭加入視頻影像歌曲等,當學生一進入教室,悠揚的音樂、悅耳的歌聲、美麗的畫面,一方面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學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課堂來,一首首熟悉的歌曲用來導入新課,讓學生覺得既輕松又新穎。一邊欣賞一邊還可以聽到優美動聽的解說,讓學生處於一
種親切的情境中,可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只有對地理學科有了興趣,才能品味地理、把握地理。有助於學生提高和鞏固學習興趣,因為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才能注意力集中,思維主動活躍,才能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興趣又是一種有積極作用的情緒,這種情緒在一定的情境中極易產生,因此,利用課件創設與課堂內容相應的情境氣氛,能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意識。激發求知慾,調動學習積極性。
(1)應採用適量的音頻資料
要製成豐富多彩的課件,藉此充分調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應採用適量的音頻資料,因為多媒體可以創設出一個有趣的教學情境,化無聲為有聲,化靜為動,使學生進入一種喜聞樂見的,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課堂效果來看,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改觀。
(2)運用多媒體技術因材施教。
上課時可因班而異,除了注意培養學生的興趣外,不同的班級做到因材施教。班級之間的學生能力有差別,教師可根據各班的認知結構水平,學生能力來設計運用教學課件。在同一班學生的教學中,也可針對學生個人的實際情況,安排學習進度。多媒體對個別化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它符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又可照顧學生學習上的個別差異。這樣,不但能適應不同程度學生的需要,也有助尖子學生的培養,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共同進步。
二、改變傳統的課件以文字主,努力構建以視頻為主、圖片為輔的課件
我迴避了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後教師容易陷入的誤區和怪圈,針對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實際問
題,我研究探索,形成一些初步對策:
(一)努力構建以視頻和圖片為主要內容的課件
根據心理學和認識學理論,人對圖片和視頻接觸最為敏感,記憶最為深刻。在教學中,要充分認識這個規律。我結合教學內容,努力構建以視頻和圖片為主要內容的課件,例如《地球的公轉》一課,分為:公轉的方向、公轉的周期、五帶的劃分、太陽直射點的季節變化四個小欄目,我對每一個小欄目採用了一個視頻加四張圖片的組合製作了本課課件,對於太陽直射點季節變化這個難點,我格外准備:包括什麼叫直射點、南北回歸線和赤道、直射點季節運動的軌跡三個子欄目的視頻設計和圖片展示,同時附加兩個拓展知識面的小知識:地球運動的近日點和遠日點、地球大氣二氧化碳含量與地球公轉的關系。文字大幅壓縮,除了一個必須的歸納表格,全部字數僅
僅三十餘字。並形成口訣幫助學生記憶,如:二分在赤道的路上飛,兩至在回歸道上奔等。
(二)製作樸素明快的課件
教學中根治課件製作過於花俏,以及以放代講的「多媒體教學綜合症」。根據教學觀察,課件製作水平雖然較高,但是課件穿插了太多的卡通動畫,本來卡通動畫只需在導學部分應用,能調動課堂氣氛即可,卻一再使用,使得學生被和教學關聯性不強的卡通動畫干擾,極大的分散了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據此,我製作課件本著朴 素明快的原則,對視頻和圖片是反復推敲,充分保證引用資料與教學的密切度。
此外,我在進行多媒體教學時,注重體態語言和教學口語表達,杜絕以放代講,使學生與本人能夠形成有效的雙向互動——人人互動,而不是「人機互動」,使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體態語言和教學口語表達將注意力放在學習內容上。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旨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
地理教學中,傳統的一些掛圖內容繁多,重點不突出,而其內容又是靜態的、無聲的,給學生的印象依然是孤立的、缺乏聯系的。而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恰恰彌補了地圖教學的不足之處,加大了課堂密度,又提高了課堂質量和效率,減輕了學生的負擔。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地理知識,而且能幫助學生建立形象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教會學生通過閱讀地圖進行分析、綜合、概括、判斷、推理,學生即練就了讀圖能力的培養又獲取了貫於始終的基本技能。它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全面的讀圖、用圖乃至制圖的重要本領。
三、利用多媒體網路技術旨在提高地理課堂效率。
初中地理學科的特點是它的綜合性,區域性,它涵蓋了地理環境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很多方面,兼有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的內容,涉及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鄉土地理等部分。而多媒體網路本身就是一個突破空間限制的巨大的信息庫,加之它強大的處理、綜合信息的功能,這一特點在和地理學科教學的融合中,可以得到酣暢淋漓的發揮。在製作多媒體課件時,對基本知識的落實和一些課堂上較難表達的地理知識、地形地貌、可以分專題到在有關網站上查找相關資料,搜集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圖、文、聲、像材料,然後製作成多媒體課件來組織課堂教學。這種多媒體課件不僅能將大量的資料呈現給學生,大大拓寬學生的視野,而且在說明地理知識時材料集中,簡明准確,省時省力,從而達到大容量、高密度、快節奏的現代課堂教學要求,大大地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
四、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突出重點、淡化難點,緊跟中考命題思想,摒棄題海戰術
地理課中有許多重點、難點,有時單靠老師講解,學生理解起來費力,而多媒體地理教學形象、直觀、效果好。它可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易於學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動感,又利於知識的獲取,從而突出重點、淡化難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地里教學有兩個「極端現象」:其一是非中考學科,學生對此不夠重視,其二該學科綜合性大,許多知識點學生難以接受,導致的教學質量兩極分化。有鑒於這個客觀因素,我在進行教學時,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劃分為三個層次,在習題練習上有不同程度的傾斜。
(一)製作課件時應仔細分析劃分習題的難易程度
製作課件時將習題仔細分析難易程度,劃分為基礎題、提高題和綜合題,大膽的跳出習題冊的拘泥,重視自主命題和交流命題,根據中考的命題動態進行試題研究,同時利用互聯網優勢進行交流命題,借鑒吸收其他教師的命題經驗和成果,將這些習題應用在教學訓練過程中。
(二)對學生進行習題練習時,課件體現「標准化作業」教育
具體而言,就是根據教學、練習、講評的各環節的需要,制定出一定步驟的課件,讓學生再做練習時,按照步驟依次完成,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第一步課件出示材料,學生閱讀題干,找出關鍵詞語。」可有效防止學生看錯題目和漏題現象;「第二步課件再次出示材料讓學生閱讀題支,作答並說明理由或解答過程,」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細節意識和對課本知識點分布的熟稔程度,同時有助於教師分析學生的思路偏差以作為講評的依據,例如在課件演示中,發現學生在比例尺換算和錯別字等方面的問題,我在講評中就有的放矢,極大的節約了教學課時,減輕了我與學生的負擔。使節餘下來的時間充分地用在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地理課外知識的拓展上面。 以上是我對多媒體教學的一些淺顯認識。讓現代信息技術走進地理課堂, 在知識的內化過程中加快兼容了新舊知識的聯系,在現代信息技術知識的運用過程中我深深地感悟到,現代信息技術促進知識的輸入質量和輸出質量,還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有效的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但也應注意到它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教學方法,現代信息技術仍處於教學中的輔助地位,教學過程的諸環節仍需教師來組織實施,因此,教師只有應通過精心認真的教學設計,選擇最合適的教學媒體,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為教學方法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貳』 讓生活走進地理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關於地理教學生活化的幾點思考
地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只有讓生活走進地理教學,讓地理的精彩在走向生活中展現,才能喚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才能符合「貼近學生的生活,對學生的生活有用,對學生的終生發展有用」的新理念。如何把地理教學生活化,成為當前地理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之一。筆者從地理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方面提出幾點看法,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搜集生活素材,激發學習興趣。
地理教學要回歸生活,注重基礎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的各種能力。因此,教師要在對教材解讀的基礎上再進行大膽創新,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來使教學內容生活化。多用學生熟悉的地理現象來引導學生,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探究欲,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如:在當今商品房的開發熱潮中,開發商、購房者各要考慮哪些地理要素?通過把生活實例適當的引入教學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
二、運用生活經驗,培養合作探究。
新課程要求教師引領學生帶著問題走向生活、關注生活,並基於學生的生活經驗來開展有意義的學習,構建開放式小組合作探究的地理新課堂。學生運用地理原理或地理科學的思維方式來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地理問題,成為探究活動的重要環節。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相結合的學習方法,同時激發了他們學習地理的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學習、探究、創新能力。
三、利用現代媒體,使生活地理化。
現在,電視、互聯網等現代媒體,為學生學習地理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很多學生正是通過這些媒體從接觸地理到關注地理,進而熱愛地理。教師可以藉助現代媒體收集社會生活中涉及到的地理知識,然後針對一些熱點問題,從地理的角度提出問題,引發討論,如海嘯、地震等。由於資料新,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和關注,有利於師生情感交流,有利於培養學生關心社會、關心生存環境的責任感,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學以致用」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目的,運用所學地理知識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是地理學科的一大任務。因此,地理教學應讓學生走出課堂,在實踐活動中學以致用,並改變自己、影響他人的行為方式和道德觀念。如在生活中,為避免「白色污染」應自備籃子或布袋購物;生活垃圾應分類進行回收利用;為避免水資源的浪費應採取各種節水措施;使用利於環保的再生紙。在生產活動中,不能以損害環境的方式去謀利,應當採用清潔生產技術等。
總之,以生活的理念進行地理教學,不僅可以優化教學過程,更著眼於學生的發展,給學生以生活的意義,使以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叄』 初中地理教學論文《讓快樂走進地理課堂的幾點做法》
針對地理課的特點,
老師要多用地圖講學,把地理課講活了,講有趣了,就成為了快樂的課堂。
『肆』 讓我們走進地理作文300
去年三月的一天,我獨自到了濱湖公園去欣賞春景。
我剛走進濱湖公園,就有一陣陣香味撲鼻而來,我循著香氣走了過去。哪裡的花真是千姿百態、嫵媚多姿、爭奇斗艷,讓人目不暇接,真是令人陶醉呀!突然後面的噴泉一躍而起,打破了我的陶醉感。它們好像排成一個個方隊,一起沖上天去跳著優美的舞蹈,為濱湖公園增添了幾分活躍的氣氛。
兩岸的楊柳像一個個姑娘似的,梳理著自己的頭發。一陣陣微風吹在臉上,讓我感到十分的舒適。湖面泛起的波紋,在陽光的照耀下,那微波粼粼的湖面好似無數片魚鱗,閃閃爍爍,美麗極了!突然,從樹上傳來了陣陣鳥鳴,抬頭一看,原來是燕子停在樹上,它唱著歡快的歌迎接我們的到來。
這時我想到了一個主意,便跑回家裡去那了十元錢去湖上劃船,劃著、劃著,我想起一首歌:「讓我們盪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
抬頭望著那火紅的太陽從東方升起,天是那麼的藍;低頭一看,水是那麼的清澈;花是那麼的鮮艷;樹是那麼的翠綠。一切都顯得那麼的美好
劃著、劃著,我突然發現了水裡的倒影。那嫩綠的樹葉;那燦爛的花;那像海一樣藍的天空;那變化莫測的雲。它們好像匯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然我著實感受到了「人在畫中游」的神氣。
你們覺得濱湖公園美嗎?如果認為美的話就來玩吧!!!
『伍』 走進地理,放眼世界
六分儀 確定位置
若干太平洋海區圖 告訴你方向
一桶五升淡水 喝
小型半導體收音機 拆開 可以用裡面的半導體發射信號
一箱壓縮餅干 吃
釣魚具 沒東西吃了的時候用
我會選擇 自己逃生 因為我不是安於現狀的人,也不喜歡把自己的命運期望在別人手中.
應該可以的救 這個要看當時的情況
不過我這種人喜歡拼一拼,就算自己沒有成功,但是卻盡力了,人嘛活著也就幾十年,至少我經歷過了,也就不遺憾了.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見解
請勿見笑
『陸』 如何學好地理
高一很多學生反映:「地理難學,考不好,有些知識老師課堂上講過了,自己也認真聽了,但還是搞不懂,理不清」。家長也困惑地問我:「高一的地理怎麼那麼難?」我覺得學生和家長的這些反映都是正常的,學生感到地理難的主要原因有四個方面。
首先,從客觀因素上來說,高中地理課本的內容比較抽象,理論性較強,主要講的是各種地理事物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以及發展的規律,不象初中課本那麼淺顯易懂,特別是高一上冊是自然地理部分,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的地球和大氣部分,本身是自然地理中的難點內容,所以學生剛開始接觸這些知識確實會感到困難的。其次,從主觀因素上來說,學生的地理知識基礎較差,有的學生頭腦中儲存的地理知識幾乎是空白,這當然不能怪同學們,主要是中考不考地理,同學們只在初一社會課中學過地理,兩年過後忘得也差不多了,所以一些同學到了高中還不知道「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分不清「黃河、長江、珠江」。在這樣的基礎下,一下子要運用地理原理,分析判斷地理事物當然是困難的。第三,是學法上的問題,很多同學還用初一時的方法來學地理,當然是學不好了,因為初一學的是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基礎知識,內容比較淺顯,很多地名、物名只需記憶就可以了,所以學生往往是在考前「背地理」,效果也還可以。而高中地理是要在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基礎上,判斷地理事物,並分析其分布規律和形成原因,所以光靠「背地理」肯定是學不好的。第四,是相關知識的聯系問題。高一第一學期,學地理所需的相應的數學和物理知識還未學到,所以同學們在學地球這一單元時,普遍缺乏空間想像力,而在學大氣這一單元時,對「氣壓梯度力」這個概念的理解也有困難。在上述四種背景條件下,高一學生學地理確實是會遇到一定困難的。
如何在新的學習環境中,學好地理,已經成為同學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所以我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給同學們作一點指導。
一、樹立信心是學好地理的前提。
雖然同學們現在在地理學習上遇到了一點困難,但一定要有信心學好它。平時上好每一節地理課,在課堂上積極思維,把教師講的概念、原理理解,如有不懂的地方,應及時提問,每堂課的內容要及時消化,課後做適當的練習加以鞏固,堅持這樣做,肯定會收到好的效果。
二、讀圖用圖是學好地理的基本技能。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濃縮和直觀表達,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學會看圖用圖是學好地理的基本技能,平時的習題,考試的試卷中都有「讀圖回答」類的題目。同學們可以先看課本上的一些原理圖、示意圖,仔細觀察,把課本知識落實在圖上,同時要注意圖形的變異。
中學生要想在地理學中游刃有餘,特別是高三和高一的學生要想在高考和會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績,就必須走出地理學習的誤區,走進地理學。進入高中,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努力向更加順應學生認識規律和時代要求的方向發展。那麼,學生能否適應教師的這一轉變,他們對知識的把握、運用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方面怎樣提高?也談幾點認識。
一、走進地理課許多學生在地理課上感到困惑。為什麼課堂上老師講的我都明白,可是一到做題就不知所措了?這與如何上好一堂地理課有直接關系。「課堂三刻值千金」,45分鍾的含金量不容小覷。為了上好地理課,必須努力做到三個方面。首先是預習:預習非常重要,預習只需快速瀏覽一下,獲得一個大致的印象即可。必要的預習不僅可以使我們對新課的內容有所熟悉,以便跟上老師講課的思路。而且還能了解自己知識薄弱點。上課時有重點地聽,聚精會神地聽,非常重要。常有這種情況,稍不注意,便發現自己從斯里蘭卡跑到了瓜地馬拉。其次是記筆記:上課時能適當有重點地記筆記也很重要,俗話說得好:「好記憶不如爛筆頭」記老師強調的內容。記自己不能立刻吃透的內容;記筆記時最好能空出五分之一的空間,便於在復習時做注釋和補充。盲目濫記、為求隻字不漏、圖文並茂,其實也是誤區。因為記多了影響聽講,會舍本求末的,所記內容也不知其所以然。第三是要課後及時復習,當天鞏固,效果更佳。
二、走進地理書進入高中,隨著課程的增多,要讀的書那麼多怎麼辦?我看重在理解。沒有必要花很多心血去背誦,其實也是無用功。書中的語句和例子最終要給我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供方法。例如:現今的地理書做了許多藍色標志,大家習慣把有籃點標志後的句子背下來,邊背邊叫苦,最後在考試時空有滿腹經文卻無從下筆。難道這不是一大誤區嗎?現行課本不僅有帶籃點標志的是重點,而且,圖和圖下的小字同等重要。這一點往往被忽視。地理老師建議將書「由厚變薄」「再薄變厚」。何謂由厚變薄:概括出原理,建立知識體系,將每一知識點歸納為知識樹上的一片樹葉,那麼幾本書的內容也不過是幾張薄薄的提綱。有了整體上的把握再去記憶,你會發現,很多知識點有極強的內在聯系。很輕松就可以做到舉一反三。還有什麼樣考題不能對付呢?那麼何謂由厚變薄?就是將每個知識點的詳細資料補充到知識體系中,每個知識點力求全面,這樣你的知識大樹才會枝茂葉盛、根系發達,不必擔心書比以前厚。因為這些超厚的書都在我們腦子里存檔了。
三、走進地圖冊地圖是人類文明的一大創舉。是學好地理學的工具。看圖說話並不是地理學的***,但是識圖能力差確是學生的共性。打開地理考題不難發現地圖的重要性,有50%以上的試題是讀圖題。有的圖側重考察我們分析能力,根據圖上的信息尋找答案;有的圖是一個背景,圍繞該區域可以組成一系列問題;有的圖故布疑陣,設立陷阱,等我們心甘情願地往裡跳;有的圖羞羞答答,含含糊糊的暗示讓我們絞盡腦汁尋找它的廬山真面目;還有的無圖考圖,需要做到心中有圖。由於多數學生不重視地圖,也就多次為自己的不重視而付出了代價。尤其是經緯網圖,稍有變形就目瞪口呆。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只有一個——多看圖。邊看邊聯想,盡可能把所學知識點與地圖相聯系,達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以一圖而溫習全書。看圖首先要看清圖名、圖例、注記;其次是根據題目要求尋找相關信息。當然,看圖是不能只,動腦子才是最重要的,魏格納只所以創立了聞名於世的大陸漂移學說也說明了這一道理;要學會圖圖轉換,多角度去看圖。以經緯線為線索,以線帶面聯想式看圖,可以使你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走進地理熱點不可不關注,也不可過分關注。尤其是不可過分拘泥於自己做過的關於該熱點的習題。關鍵還是了解,理解熱點的背景和來龍去脈。養成運用所學地理知識去分析熱點問題習慣這才是目的。也就是說把它作為分析問題提高思維能力的「工具」就可以了。但切不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也不可誤認為熱點等於「能力」。
五、靈活運用地理試題越來越活,每一題都是新面孔,尤其是高考。出題的角度和方式別具一格。盲目的、瘋狂的、大量的做題也是一個誤區,效果也不理想。只做不想,會的永遠是這一題,做題切忌就題論題,要一題多變、多聯想、找異同,熟練以後還可以順著這個思路和角度自己出題,挺有成就感的。對考試時的分析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對地理還存在困惑的同學,希望你能學習和探索中喜歡上地理學,走出地理學習的誤區,走進地理學。開發你的潛能,張揚你的個性。把自己培養成為21世紀需要的有用人才。
『柒』 關於地理學習的方法,演講稿!急用
我是地理專業的,根據我自己對地理學習的過程來看,要學好地理,最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對地理的興趣,沒有興趣對地理學習影響很大。然後就是要努力,不放棄。這種方法在我最好的朋友上面實現了,她和我是高中同學。起初她地理很差,但是我地理一直很好。她學習很用功,讓我教她學,然後我就是大體上按照下面這種放法教的。實踐證明這種方法很有效,她的地理最後學的和我差不多,有時候成績比我的還要好。下面來介紹地理學習的方法:首先要把初中的地理基礎知識打扎實,這樣才能在後來的地理學習中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要做好這一項,最好的辦法就是死記硬背,這沒有別的捷徑。有了基礎知識,然後就是提高能力。這些能力主要有看圖能力,從題目中獲取知識點的能力,和分類總結的能力。然後我來一項一項給你解釋。1.看圖能力:首先要有一本很好的地圖冊,比如說山東省地圖出版社出版的《中學地理學習地圖精編》、《中學地理圖文詳解》。前面那本比較便宜,適合中學生用。後面那本比較貴,適全大學地理專業的學生用。我高中用的是前面那一種。在高中的四年裡(本人復習了一年)我翻破了兩本這樣的書。可以說只要你能翻破一本這樣的書,你的地理讀圖能力就有很大的提高。為什麼我把看圖能力放到第一點來講,就是因為這項能力對地理學習是最重要的。2.從題中獲取知識點的能力:為什麼有的題你看懂了,但是做不好呢,其中有一點,就是沒有把題中給你的知識點完全的提取出來。這種能力需要你從長期的地理學習中來培養對地理詞彙的敏感度,見到一個詞你就能想像出它要考你什麼。3.分類總結的能力:首先你要准備一改錯本,稍微大點。然後把每頁從中間分開,一邊寫你曾經做錯的題,一邊寫你怎麼改錯的,還有和這題有關的知識點。最好每一頁上記的是一類題,或者是和一個知識點有關的題。把這些寫上之後並不意味著你的工作做完了,這只是一個開始,後面的就需要你每天去翻翻看看、背背。我相信,只要你能做到上面這三點,你的地理水平會有很大的提高。我也相信我的這種方法是正確的,因為我以後還可能是位地理老師。希望你能按照我的這種方法來做下去,最起碼不要浪費我這一中午給你打這篇文章的時間。記住!堅持就是勝利!
『捌』 暈!地理和物理該怎麼學才學的好
物理主要是 分析過程 注意解題的過程 至於運算~ 仔細點就好 再有就是多做題
學了新課以後晚上沒有事可以不看書和筆記 聯想上課學的推公式 我舊這么學的``
地理~` 貌似我1年多沒學了
『玖』 如何學好地理
中學生要想在地理學中游刃有餘,特別是高三和高一的學生要想在高考和會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績,就必須走出地理學習的誤區,走進地理學。進入高中,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努力向更加順應學生認識規律和時代要求的方向發展。那麼,學生能否適應教師的這一轉變,他們對知識的把握、運用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方面怎樣提高?也談幾點認識。
一、走進地理課許多學生在地理課上感到困惑。為什麼課堂上老師講的我都明白,可是一到做題就不知所措了?這與如何上好一堂地理課有直接關系。「課堂三刻值千金」,45分鍾的含金量不容小覷。為了上好地理課,必須努力做到三個方面。首先是預習:預習非常重要,預習只需快速瀏覽一下,獲得一個大致的印象即可。必要的預習不僅可以使我們對新課的內容有所熟悉,以便跟上老師講課的思路。而且還能了解自己知識薄弱點。上課時有重點地聽,聚精會神地聽,非常重要。常有這種情況,稍不注意,便發現自己從斯里蘭卡跑到了瓜地馬拉。其次是記筆記:上課時能適當有重點地記筆記也很重要,俗話說得好:「好記憶不如爛筆頭」記老師強調的內容。記自己不能立刻吃透的內容;記筆記時最好能空出五分之一的空間,便於在復習時做注釋和補充。盲目濫記、為求隻字不漏、圖文並茂,其實也是誤區。因為記多了影響聽講,會舍本求末的,所記內容也不知其所以然。第三是要課後及時復習,當天鞏固,效果更佳。
二、走進地理書進入高中,隨著課程的增多,要讀的書那麼多怎麼辦?我看重在理解。沒有必要花很多心血去背誦,其實也是無用功。書中的語句和例子最終要給我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供方法。例如:現今的地理書做了許多藍色標志,大家習慣把有籃點標志後的句子背下來,邊背邊叫苦,最後在考試時空有滿腹經文卻無從下筆。難道這不是一大誤區嗎?現行課本不僅有帶籃點標志的是重點,而且,圖和圖下的小字同等重要。這一點往往被忽視。地理老師建議將書「由厚變薄」「再薄變厚」。何謂由厚變薄:概括出原理,建立知識體系,將每一知識點歸納為知識樹上的一片樹葉,那麼幾本書的內容也不過是幾張薄薄的提綱。有了整體上的把握再去記憶,你會發現,很多知識點有極強的內在聯系。很輕松就可以做到舉一反三。還有什麼樣考題不能對付呢?那麼何謂由厚變薄?就是將每個知識點的詳細資料補充到知識體系中,每個知識點力求全面,這樣你的知識大樹才會枝茂葉盛、根系發達,不必擔心書比以前厚。因為這些超厚的書都在我們腦子里存檔了。
三、走進地圖冊地圖是人類文明的一大創舉。是學好地理學的工具。看圖說話並不是地理學的全部,但是識圖能力差確是學生的共性。打開地理考題不難發現地圖的重要性,有50%以上的試題是讀圖題。有的圖側重考察我們分析能力,根據圖上的信息尋找答案;有的圖是一個背景,圍繞該區域可以組成一系列問題;有的圖故布疑陣,設立陷阱,等我們心甘情願地往裡跳;有的圖羞羞答答,含含糊糊的暗示讓我們絞盡腦汁尋找它的廬山真面目;還有的無圖考圖,需要做到心中有圖。由於多數學生不重視地圖,也就多次為自己的不重視而付出了代價。尤其是經緯網圖,稍有變形就目瞪口呆。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只有一個——多看圖。邊看邊聯想,盡可能把所學知識點與地圖相聯系,達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以一圖而溫習全書。看圖首先要看清圖名、圖例、注記;其次是根據題目要求尋找相關信息。當然,看圖是不能只,動腦子才是最重要的,魏格納只所以創立了聞名於世的大陸漂移學說也說明了這一道理;要學會圖圖轉換,多角度去看圖。以經緯線為線索,以線帶面聯想式看圖,可以使你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走進地理熱點不可不關注,也不可過分關注。尤其是不可過分拘泥於自己做過的關於該熱點的習題。關鍵還是了解,理解熱點的背景和來龍去脈。養成運用所學地理知識去分析熱點問題習慣這才是目的。也就是說把它作為分析問題提高思維能力的「工具」就可以了。但切不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也不可誤認為熱點等於「能力」。
五、靈活運用地理試題越來越活,每一題都是新面孔,尤其是高考。出題的角度和方式別具一格。盲目的、瘋狂的、大量的做題也是一個誤區,效果也不理想。只做不想,會的永遠是這一題,做題切忌就題論題,要一題多變、多聯想、找異同,熟練以後還可以順著這個思路和角度自己出題,挺有成就感的。對考試時的分析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對地理還存在困惑的同學,希望你能學習和探索中喜歡上地理學,走出地理學習的誤區,走進地理學。開發你的潛能,張揚你的個性。把自己培養成為21世紀需要的有用人才。
『拾』 怎樣學好地理
最重要的是看地圖,在你沒事的時候,就看地圖,不是有本地圖冊嗎,沒事就看,當畫看,對整個世界有個整體印象,在對區域地理進行對號入坐,掌握上課老師講的自然地理的一些重要原理,關鍵是對地理要產生興趣才可以學好。
多看新聞類節目
我最喜歡的就是地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