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西哲學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差異
哲學是屬於社會意識的范疇,是上層建築。中西哲學的差異,取決中西方面不同的社會存在。不同的經濟基礎和生產力水平,當然還受到不同的地理環境因素的影響。
Ⅱ 澄清中西哲學比較中的幾點誤解
一、關於哲學是否起源於古希臘的問題
誤解一:以西方哲學為「原生物」,認為哲學起源於古希臘,原本屬於西洋學術;中國本無「哲學」,中國哲學學科的建構只是「依傍」西方哲學的產物。對於這一誤解,有必要從以下三方面加以廓清。
首先,認為哲學起源於古希臘的觀點不合乎歷史事實。西方自古就有哲學究竟起源於何處的爭論。在希羅多德筆下,希臘人是以東方人為師的。而亞里士多德雖然對東方人的創造有所肯定,但認為只有希臘人是自由的,東方人天生就是奴隸,因此,「哲學作為唯一的自由學術」也就不是天生就是奴隸的民族所能擁有。但亞里士多德的這一觀點受到了質疑。
其次,從觀念史起源看「哲學始於希臘」與「人類始於希臘」的合一。第歐根尼·拉爾修在《名哲言行錄》中正式提出了「哲學從希臘開始」的觀念,在他看來,哲學在希臘的起源才意味著人類的起源。但《名哲言行錄》中保存的一些史料,卻足以說明希臘人的「哲學的突破」其實是在古代東方哲學的影響下實現的。從黑格爾到海德格爾、再到德里達等人,雖然未必都像拉爾修那樣把希臘哲學說成是人類的開始,但實際上都繼承了他的觀點。
最後,從哲學發生的人性論根源以及哲學的多元發生看哲學為中國固有之學。哲學在古埃及、波斯和印度的起源遠比希臘要早,這不是某些西方學者說這些民族的哲學還處於宗教之中所能抹殺的。至於中國哲學、印度哲學與希臘哲學不約而同地在公元前6世紀前後的東西方文明世界各書精彩的奇觀,都無不肯定哲學在世界歷史上多元發生的事實。王國維認為「哲學為中國固有之學」不僅是一個客觀事實,而且有其來自普遍人性和人的本質的深層依據。
二、關於「形而上學」的譯名問題
誤解二:認為「形而上學」的譯名是誤譯,中國傳統哲學不存在「是論」的特徵,「存在」不是中國哲學的研究對象。對於這一誤解,亦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加以廓清。
首先,從metaphysics的本義來看。中國哲學關於「形而下」與「形而上」的區分合乎亞里士多德關於《物理學》與《物理學之後》的區分。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明確指出,探尋原始原因和本原的內容屬於第一哲學。中國哲學的「道」完全合乎這一條件,「道」既是原始原因,也是原始本體。中國哲學的形而上學亦以「存在」為研究對象。
Ⅲ 中西哲學存在哪些重要差異與共同點
哲學的本質都是闡述本體,探尋存在的本質和意義.所有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還是世界各種哲學都是這樣,這是共同點.
不同點,西方哲學更重邏輯推理,而推理到最高層,進入上帝的范疇,上帝無所不能,無所不在創造一切,上帝控制一切.上帝成為靜止的主神,所有運動都歸結於靜止.導致西方哲學進入有神論,宗教化.
中國哲學更重本質研究,每樣事物都有「道」存在,「道」在不斷運動變化中,只有在不斷變化中尋求規律,進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境界.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的,而且在不斷變化中.
Ⅳ 在問題意識,思維方式,言說方式中西哲學有什麼不同
對比中西方思維方式在理性與悟性,客體與主體,直線與曲線三個層次上的差異,
結合英語教學實踐,探討了在句子水平上英漢表達方式的一些差異。
目的在於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漢兩種語言的特點和規律,使英漢翻譯教學更加有效。
Ⅳ 1、根據你自己對哲學的理解,你認為,中西哲學之間有根本性的差異嗎為什麼 • 2、如何理解蘇格拉
中西哲學的差異有神與無神,也就是自然的「道」與人信念的「上帝」,實踐證明「道」可以用,而「上帝」只可信不可用。蘇格拉底信「上帝」就脫離了客觀實際的「道」——普遍規律。
Ⅵ 中西方哲學精神的比較
中西方哲學精神的比較中西方是兩個不同的國家也是服。也是一個不同的世界。對於哲學精神是不一樣的,有著不同的精神。
Ⅶ 西方哲學名言特徵
1. 蘇格拉底,從不著書立說,推崇無拘無束的辯論或討論。比較出名的一句是,他被法庭判死刑後安詳地說死別的時辰已經到了,我們各走各的路吧我去死,你們去活。哪一個更好,唯有神才知道了。 蘇格拉底
2. 群眾永遠生活在無知的洞穴之中。 柏拉圖
3. 凡是活著的就應當活下去。 費爾巴哈
4. 假如進化的歷史重來一遍,人的出現概率是零。 古德爾
5. 客觀世界只是精神原始的,還沒有意識的詩篇。 謝林
6. 凡夫俗子只關心如何去打發時間,而略具才華的人卻考慮如何應用時間。 叔本華
7. 我們喜歡別人的敬重並非因為敬重本身,而是因為人們的敬重所帶給我們的好處。 愛爾維修
8. 人類的生命,並不能以時間長短來衡量,心中充滿愛時,剎那即永恆。 尼采
9. 真理是時間的產物,而不是權威的產物。 培根
10. 權利的相互轉讓就是人們所謂的契約。 霍布斯
11. 給我物質,我就用它造出一個宇宙來。 康德
12. 一切確定的皆否定。 斯賓諾莎
13. 知識歸根結底由經驗而來。 洛克
14. 沒有物體,只有運動。 伯格森
15. 一開始,問題就是要把純粹而緘默的體驗帶入到其意義的純粹表達之中。 胡塞爾
16. 物體的意義是通過它被己身看到的方向而確定的。 梅羅.龐蒂
17. 我不能給自己或是別人提供那種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的快樂。這種快樂對我來說毫無意義,我也不能圍繞它來安排自己的生活。 福柯
18. 科學性的語言游戲希望使其說法成為真理,但卻沒有能力憑自己的力量,將其提出的道理合法化。 利奧塔
19. 任何一種哲學思想只要是它能夠自圓其說,它就具有某種真正的知識。 羅素
20. 在任何事物中,美和善二者的本質特徵都是相符的,因為它們正是建立在同一形式的基礎上,所以善被我們頌揚為美。 托馬斯.阿奎那
21. 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正像真理是思想的首要價值一樣。 羅爾斯
22. 那隱藏著的宇宙本質自身並沒有力量足以抗拒求知的勇氣。對於勇毅的求知者,它只能揭開它的秘密,將它的財富和奧妙公開給他,讓他享受。 黑格爾
23. 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語言。 伽達默爾
24. 本文之外,別無它物。 德里達
25. 存在就是統攝。 雅斯貝爾斯
26. 驚奇是哲學家的感覺,哲學開始於驚奇。 柏拉圖
27.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28.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 萊布尼茨
29. 知識是為了預見,預見是為了權力。 孔德
30. 如果我們過於爽快地承認失敗,就可能使自己發覺不了我們非常接近於正確。 卡爾.波普爾
31. 目的總是為手段辯護。 馬基雅維利
32. 人有自由意志,成人成獸全靠自己。 盧克萊修
33. 人生的本質在於運動,安謐寧靜就是死亡。 帕斯卡
34. 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因為無論是這條河還是這個人都已經不同。 赫拉克利特
35. 不能制約自己的人,不能稱之為自由的人。畢達哥拉斯
36. 認識錯誤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 伊壁鳩魯
37. 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如何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者的尺度。 普羅泰戈拉
38. 萬物所由之而生的東西,萬物消滅後復歸於它。 阿那克西曼德
39. 存在就是被感知。 貝克萊
40. 習慣就是人生的最大指導。 休謨
41.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而不在枷鎖之中。自以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隸。 盧梭
42. 人在生存每一瞬間,都是在必然性掌握之中的被動工具。 霍爾巴赫
43. 作為瞬間,它當然是短暫的然而,它卻是決定性的,是充滿永恆的。 克爾凱郭爾
44. 我象村裡最年輕的人一樣年輕,象村裡最年邁的人一樣年邁。 泰戈爾
45. 痛苦就是被迫離開原地。 康德
46. 存在著兩種不同類型的無知,粗淺的無知存在於知識之前,博學的無知存在於知識之後。 蒙田
47. 誰佔有法律語言誰就佔有相關的資源和利益。 布迪厄
48. 在這個世界上,平等地待人和試圖使他們平等這兩者之間的差別總是存在。前者是一個自由社會的前提條件,而後者則像托克維爾描述的那樣,意味著一種新的奴役方式。 哈耶克
49. 放縱自己的慾望是最大的禍害;談論別人的隱私是最大的罪惡;不知自己過失是最大的病痛。 亞里士多德
50. 思就是在的思,思是在的,因為思由在發生,屬於在。同時,思是在的,因為思屬於在,聽從在。 海德格爾
51. 思最恆久之物是道路。 海德格爾
52. 人充滿勞績,但還詩意地安居於大地之上。 荷爾德林
53. 世界是事實的總和,而非事物的總和。 維特根斯坦
54. 人的意識屈從於物化結構。 盧卡奇
55.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馬克思
56. 科學家在思想中給予我們以秩序;道德在行動中給予我們以秩序;藝術才在對可見、可觸、可聽的外觀的把握中給予我們以秩序。 卡西爾
57. 人生在世,不過是過路的旅客。 托馬斯.阿奎那
58. 我不同意你所說的'每一個字,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力。 伏爾泰
59. 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個人利益。 亞當斯密
60. 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盧梭
61. 幸福不過是慾望的暫時停止。 叔本華
62. 人最容易忘記的是自己。 克爾凱戈爾
63. 只有那些從不仰望星空的人,才不會跌入坑中。 泰勒斯
64. 存在就是合理,合理的也都要存在。 黑格爾
65. 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叔本華
66. 把精神說清楚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維特根斯坦
67. 人們懼怕自由和責任,所以人們寧願藏身在自鑄的樊籠中。 弗蘭茨.卡夫卡
68. 我手中的燈籠,使眼前黑暗的路途與我為敵。 泰戈爾
69. 思想不是你要它來它便來,而是由它自己決定它的來去。 叔本華
70. 我除了知道我的無知這個事實外一無所知。 蘇格拉底
71. 水是萬物之本源,萬物終歸於水。 泰勒斯
72. 使一切非理性的東西服從於自己,自由地按照自己固有的規律去駕馭一切非理性的東西,這就是人的最終目的。 費希特
73. 凡是現實(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存在)的就是現實的。 黑格爾
74. 萬物的和平在於秩序的平衡,秩序就是把平等和不平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適當的位置上。 奧古斯丁
西方哲學的經典名言
Ⅷ 中西哲學天人關系觀的區別
西方文明也主張博愛,但他們推行的是競爭法與斗爭論。在人的社會活動中採取不惜一切手段,把別人擊倒,取而代之,進而消滅之,使自己成為行業壟斷者,天下霸主這種競爭法原自於而是以海盜式的侵略、掠奪行為;斗爭是他們在搶劫中所形成的天性。「天人合一」以農為本的經濟發展歷史進程中形成的。農業文明的發展,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要實觀人類社會的和平相處,和諧發展,而每一個人要有「兼愛、兼利」 的思想。樹立利他人之事則為,害人、損人之事則止的行為准則。拋棄那些「競爭論」、「 斗爭說」,才會達到天人合一的境地。
而中國文化中的天人關系是史前的「天人合一」 合於天;老莊的「天人合一」 在於自然,「無為而治」、「 大道自然」;孔孟的天人合一」 合於「仁」;墨子的「天人合一」 在於「兼愛、兼利」。但無論怎麼界定,都是一種道德性的約束。 「天人合一」 就是人的主觀認識要適應「生生而易」的客觀世界。「天人合一」 是主觀認識與客觀世界的統一。這種合一就是與人合於德,與萬物合於生,與日月合於明,與天地合於自然。
Ⅸ 中西哲學的差異
中國的哲學聯想豐富,不確定性強,很容易形成不可知論。西方的哲學較為邏輯,對現實指導性強,對發展有實際意義。
Ⅹ 中西哲學的共同追求
在人類通向現代文明的漫長道路上,中西哲學是在相對隔離的特定環境下發展起來的。不同的歷史、不同的國度、不同的文化以及不同的民族心理,導致中西哲學大相徑庭、大異其趣。因此,對中西哲學的差異進行認真的研究,有助於我們更加准確地了解中西哲學的特點,把握當代哲學前進的道路和方向。
一、 求善與求真——中西哲學的不同對象和目標
從研究對象和追求目標來看,中西哲學有著明顯的差異,其中一個把社會政治倫理道德作為其研究對象,追求人間的至善至美;另一個則把自然界作為其主要對象,追求表象世界之後的本體,力圖達到對自然界至真完滿的解答。
中國古代哲學突出了對社會政治和倫理的研究,人際關系以及人的社會價值成為哲學研究的主要內容,這就使得其政治倫理哲學十分豐富,形成了一整套忠孝仁義等道德規范,並進而從哲學的高度把人性與天命緊密地結合起來,形成了以道德為中心的天人合一論。
當中國進入文明社會以後,仍存在許多氏族制的殘余,統治者利用氏族血緣觀念和親情關系進一步發展了宗法制,使之成為穩定社會的重要因素。由此,中國哲學必然以孝悌的倫理關系為依託,在談天說地論人的過程中,始終帶有濃重的倫理氣息。無論是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1的說教,道家的「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2的道德倫理思想,還是漢代董仲舒的「天生五穀以養人」,認為天有善善惡惡之心的思想,以及宋代程朱關於「天命之性」、「氣質之性」的天理人慾之辯,都具有將自然和社會倫理化的特點。更為突出的是,以「三綱」(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人生哲學的儒家修養論和認識論,則完全是以對道德的自我追求和完善為宗旨的。同時,從道家所追求的不為物役、不為境界、絕聖棄智、潔身自好的超脫境界來看,實際上也恰恰反映出他們對自由人格的追求,表達了對實現個體價值和對至善目標的追求。法家雖以「人皆以計算之心以相待」3被後人評為「非道德主義」,但在中國歷史上束縛人們達到兩千多年的「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卻源於大法家韓非,它們與「五常」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中國封建社會倫理精神的核心。
中國古代哲學是在傳統宗法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天、地、人為「三才」,以立德、立言、立功為不朽之事業的獨特的社會政治道德哲學。在其發展過程中,中國古代哲學家們不斷地給西周以前的「天命論」注入越來越多的人事與道德的內容,慢慢地使神學天命觀變成了道德天命論,從而使整個中國哲學把注意力集中到社會政治和人文倫理,形成了重政治、重倫理、重人情、重現實的哲學傳統,而這一切,實際上都是以「人」為中心展開的,其目的在於追求人類社會行為的至善,從而使現實社會得以長治久安。
與中國哲學追求人間至善的出發點和歸宿不同,西方哲學則把主要注意力集中於對自然的探索,沉醉於對自然發展原因以及發展規律的研究。從古希臘哲學的發展來看,無論是早期那種把「水」、「氣」、「火」等說成是世界本原的不同觀點,還是中後期的「原子論」、「理念論」、「實體論」,都是古希臘哲學家對世界追根求源的答案。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以布魯諾為代表的自然哲學家,從唯物主義的思想出發,在不否定上帝存在的基礎上以泛神論為武器力圖為自然爭得一席之地。自然即神,神即自然,這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家們對自然界最好的解說。隨著歷史的推進,在歐洲又出現了以純粹「理性」和以實驗為手段探索自然奧秘的唯理論和經驗論的對立,但無論是培根,還是笛卡爾,其哲學的最終目的無非是從認識論的角度探討人類對自然的認識能力。到了18世紀法國的唯物主義思想家那裡,世界的本質、自然奧秘的課題又重新擺在哲學家面前,以霍爾巴赫為代表的法國唯物主義者從本體論的角度對自然界的本質作了唯物主義的回答。
可見,整個西方哲學的發展,在知識結構、思維興趣及其研究對象上,都注重於自然本質揭示。他們對事物的內在構成、形成原因、發展方向和轉化可能都進行了有益的探討,力求達到對世界、對自然至真的認識,從而形成了系統哲學理論,形成了不同於中國哲學的獨特的研究對象。
總之,在哲學的研究對象和追求目標方面,中西哲學迥然不同,一個重社會、重人事,另一個重自然、重物質;一個重在對人類社會道德倫理的探索,另一個則重於對物質世界的本質、內在結構和發展規律的研究。這樣,社會政治倫理就成為中國哲學產生、發展和演變的中心線索,哲學家力圖通過道德倫理的規定達到人世間至善的目標;而探索自然的發展變化規律則成為西方哲學家們所傾心的問題,成為西方哲學發展的主線。與中國哲學不同,西方哲學家們企圖通過對自然本質的揭示達到對世界對宇宙的真理性認識。因此,「求善」與「求真」構成了中西哲學追求目標的重要差異。
二、 體驗和思辯——中西哲學的不同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