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葯理學是什麼
醫學葯理
其實就是醫學葯理學
葯理學(pharmacology)是研究葯物與機體(含病原體)相互作用及其規律和作用機制的一門學科。
葯理學的學科任務是要為闡明葯物作用及作用機制、改善葯物質量、提高葯物療效、防治不良反應提供理論依據;研究開發新葯、發現葯物新用途並為探索細胞生理生化及病理過程提供實驗資料。
葯理學的方法是實驗性的,即在嚴格控制的條件下觀察葯物對機體或其組成部分的作用規律並分析其客觀作用原理。
Ⅱ 現代葯理學的奠基人是誰
詹姆士·布萊克(James Black)英國葯理學家。因發明β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心得安和H2受體阻滯劑西米替丁等開創性研究,獲得1988年的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他被譽為現代葯理學和現代葯物設計的奠基人。
Ⅲ 簡述葯理學的發展過程
葯理學是在葯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葯理學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古代採用天然動植物及礦物等為葯物的古代本草學或葯物學和現代建立在化學、生理學及其他自然科學基礎上的現代葯理學兩個階段。
Ⅳ 現代葯理學最重要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葯理學(pharmacology)是研究葯物與機體相互作用及其規律和作用機制的一門學科,是研究有關使用化學物質治療疾病時引起機體機能變化機制的學問。德國人施米德貝爾(O.schmiedeberg,1838—1921)首創的實驗葯理學成為近代葯理學的基礎。葯物同毒物有時也難於嚴密區分,葯理學實際上也以毒物為研究對象,因此把葯理學中特別關於醫葯治療方面的應用作為葯物學(原意為葯餌學),與以毒物為對象的毒物學(toxicology)相區別。任務 葯理學的學科任務是要為闡明葯物作用機制、改善葯物質量、提高葯物療效、開發新葯、發現葯物新用途並為探索細胞生理生化及病理過程提供實驗資料。葯理學的方法是實驗性的,即在嚴格控制的條件下觀察葯物對機體或其組成部分的作用規律並分析其客觀作用原理。近年來逐漸發展而設立的臨床葯理學是以臨床病人為研究和服務對象的應用科學,其任務是將葯理學基本理論轉化為臨床用葯技術, 即將葯理效應轉化為實際療效,是基礎葯理學的後繼部分。學習葯理學的主要目的是要理解葯物有什麼作用、作用機制及如何充分發揮其臨床療效,要理論聯系實際了解葯物在發揮療效過程中的因果關系。
葯理學三大任務,或者是三大范疇:
第一,葯理是醫學院校必修的一門課,指導臨床用葯。
第二,評價葯物療效以及在經濟上面和其他方面有些什麼不同。
第三,葯理學是生命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裡面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葯物通常除了指導臨床用葯,還有工具葯,進一步用於研究,對學術發展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另一方面葯物研究本身就是生命科學重要的部分。這一點我想從諾貝爾獲得者的比例來講,諾貝爾獲得者在葯理學或者是葯物獲得者佔30%以上,這就說明葯理學在生命科學中重要地位。比如說五十年來、九十年代等葯理的發現,這些對人類都有極大的提高,同時對科學有極大的發展。性質葯理學(pharmacology)是研究葯物的學科之一,是一門為臨床合理用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論的醫學基礎學科。葯理學研究葯物與機體(包括病原體)相互作用的規律及其原理。葯物(drug)是指用以防治及診斷疾病的物質,在理論上說,凡能影響機體器官生理功能及(或)細胞代謝活動的化學物質都屬於葯物范疇,也包括避孕葯及保健葯。葯理學一方面研究在葯物影響下機體細胞功能如何發生變化,另一方面研究葯物本身在體內的過程,即機體如何對葯物進行處理,前者稱為葯物效應動力學(pharmacodynamics),簡稱葯效學;後者稱為葯物代謝動力學(pharmacokinetics) ,簡稱葯動學。可見葯理學研究的主要對象是機體,屬於廣義的生理科學范疇。它與主要研究葯物本身的葯學科學,如生葯學、葯物化學、葯劑學、制葯學等學科有明顯的區別。葯理學是以生理學、生化學、病理學等為基礎,為指導臨床各科合理用葯提供理論基礎的橋梁學科。發展簡史1、早期的經驗積累
公元一世紀的《神農本草經》,收載葯物365種,許多葯物的作用和應用被現代醫學承認。
唐代的《新修本草》,是我國第一部葯典,收載葯物884種。
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是一科學巨著,歷時27載,全書190萬字、共52卷、收載葯物1892種、方劑11000多條、插圖1160幅。全世界廣為傳播,是葯物發展史上的光輝一頁。
2、相關學科的發展天然葯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如嗎啡、奎寧、阿托品、依米丁、士的寧、可卡因等。化學、生理學的進展促成了葯理學的誕生,R.Buchheim創建了葯理學學科,成為全世界第一位葯理學教授。|
葯理學與相關學科相互滲透,彼此借鑒和促進,已衍生出許多分支學科。 基礎理論 葯理學一、葯物的基本作用
(一)葯理作用與葯理效應
1.葯物作用指葯物與機體細胞間的初始作用,是動因,是分子反應機制,有其特異性。
2.葯理效應葯物作用的結果,是機體反應的表現,對不同臟器有其選擇性。最基本的葯理學效應包括興奮和抑制。
3.葯理效應的選擇性即葯理效應的專一性,是葯物引起機體產生效應的范圍。是葯物分類的依據,又是臨床用葯時指導用葯和擬定治療劑量的依據。葯物的選擇性與葯物本身的化學結構有關。4.葯物作用具有兩重性。
(1)治療作用:指葯物所引起的符合用葯目的作用。
(2)不良反應:指那些不符合葯物治療目的、並給患者帶來痛苦或危害的反應。
(二)葯物的治療作用
1.定義凡符合用葯目的或達到防治效果的作用稱為治療作用。
2.分類按治療目的分為:
(1)對因治療:針對病因治療稱為對因治療,也稱治本。用葯目的在於消除原發致病因子,徹底治癒疾病。
(2)對症治療:用葯物改善疾病症狀,但不能消除病因,稱對症治療,也稱治標。用葯目的在於改善症狀。
(三)葯物的不良反應
凡不符合葯物治療目的並給患者帶來病痛或危害的反應稱為不良反應。一般是可以預知的,且停葯後可以自行恢復。
1.副作用葯物在治療劑量時出現的與治療目的無關的作用,一般不嚴重,難以避免。
2.毒性反應用葯劑量過大或用葯時間過長,葯物在體內蓄積過多引起的嚴重不良反應,一般比較嚴重,可以預知和可避免的。分為:
(1)急性毒性:短期內過量用葯而立即發生的毒性。
(2)慢性毒性:長期用葯在體內蓄積而逐漸發生的毒性。致癌、致畸胎、致突變三致反應也屬於慢性毒性范疇。
3.後遺效應指停葯後血葯濃度已降至閾濃度以下時殘存的生物效應。
4.停葯反應突然停葯後原有疾病的加劇,義稱反跳反應。
5.變態反應(過敏反應)是葯物引起的免疫病理反應。
6.特異質反應某些葯物町使少數患者出現特異性的不良反應,是一種遺傳性生化缺陷。
7.繼發反應由於葯物治療作用引起的小良反應,又稱治療矛盾。
二、葯物的量效關系
(一)劑量的概念
1.最小有效量(閾劑量或閾濃度)出現療效所需的最小劑量。
2.治療量指葯物的常用量,是臨床常用的有效劑量范圍,一般為介於最小有效量和極量之間的量。
3.極量引起最大效應而不發生中毒的劑量(即 安全用葯的極限)。
4.常用量比閾劑量大,比極量小的劑量。一般情況下治療量不應超過極量。
5.最小中毒量超過極量,剛引起輕度中毒的量。
6.半數致死量(LD50)引起半數動物死亡的劑量。
(二)量效關系及量效反應曲線
1.量反應葯理效應呈連續增減的量變,可用數或量的分級表示,如血壓升降、平滑肌舒縮等。
(1)效價強度:葯物達一定葯理效應所需的劑量,反映葯物與受體的親和力,其值越小則強度越大。常用產生50%最大效應時的劑量來表示,稱半數有效量(ED50)。
(2)效能:葯物達最大葯理效應的能力(增加濃度或劑量而效應量不再繼續上升),反映葯物的內在活性。
(3)葯物的最大效能與效應強度含意完全不同,二者並不平行。
2.質反應葯理效應表現出反應性質的變化,只能用全或無,陽性或陰性表示,如死亡與生存、驚厥與不驚厥等。
(三)葯物的時間一效應關系葯物的效應隨時問而變化的過程稱為葯物的時效關系。葯物的經時過程分為:潛伏期、持續期、殘留期。
三、葯物安全性評價
1.治療指數半數斂死量和半數有效量的比值(LD50/ED50),比值越大相對安全性越大,反之越小。該指標的葯物效應及毒性反應性質不明確,這一安全指標並不可靠。
2.安全范圍是ED95~TD5之間的距離,其值越大越安全。葯物的安全性與葯物劑量(或濃度)有關。
3.安全指數LD5/ED954.安全界限(LD1一ED99)/ED99。
四、葯物的作用機制葯物可通過以下方面產生葯理效應:
1.改變細胞周圍環境的理化性質。
2.補充機體所缺乏的各種物質。
3.影響神經遞質或激素。
4.作用於特定靶點受體、酶、離子通道、載體、核酸、免疫系統和基因等。
5.非特異性作用葯物作用主要與其理化性質有關,而不依賴於化學結構,並無特異性作用機制。
五、受體學說
(一)受體的概念和特性
1.受體為糖蛋白或脂蛋白,存在於細胞膜、細胞漿或細胞核內,能識別周圍環境中某種微量化學物質,與葯物相結合並能傳遞信息和引起效應的細胞成分。
2.配體能與受體特異性結合的物質,分為內源性配體和外源性配體。
3.受體的特徵:①飽和性;②高靈敏度;③可逆性;①高親和性;⑤多樣性。
(二)受體的類型
根據受體蛋白結構、信息傳導過程、效應性質、受體位置等特點,受體分為四類:
1.離子通道受體。
2.G一蛋白偶聯受體。
3.酪氨酸激酶受體。
4.細胞內受體。(三)葯物與受體的相互作用
根據葯物的親和力和內在活性,可將葯物分為激動葯與拮抗葯。
1.激動葯能與受體結合並激動受體而產生相應的效應,與受體有親和力和內在活性。
(1)完全激動葯:具有較強的親和力和內在活性(α=1)。
(2)部分激動葯:與受體有較強的親和力和較弱的內在活性(α<1)。
2.拮抗葯能阻斷受體活性的配體,與受體有較強的親和力,但無內在活性(α=0)。
(1)競爭性拮抗葯:能與激動葯互相競爭同一受體,與受體可逆結合,量效反應曲線平行右移,斜率和高度(Emax)不變。
(2)非競爭性拮抗葯:不與激動葯互相競爭同一受體,或與受體不可逆結合,量效反應曲線右移,斜率降低,高度(Emax)壓低。
(四)葯物與受體相互作用後的信號轉導第二信使:配體作用於受體後,可誘導產生一些細胞內的化學物質,可作為細胞內信號的傳遞物質,將信號進一步傳遞至下游的信號轉導蛋白,故稱之為第二信使。
現已確定的第二信使包括:環磷腺苷(cAMP)、環磷鳥苷(cGMP)、磷酸肌醇(IP3)、甘油二酯(DG)和鈣離子。
Ⅳ 中葯葯理學和葯理學有什麼區別
傳統意義上關於葯物的分類基本是中葯和西葯,但是現在又多了一些新的概念,比如版植物葯、天然葯和權化學葯。葯理學側重於一些典型化學葯(西葯)的葯動學、葯理作用(機制)、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包括葯物代謝動力學和葯物效應動力學,前者是機體對葯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過程,後者是葯物對機體的作用及其作用機制或規律;中葯葯理學重點在於闡釋中葯的來源、功效、應用及現代葯理研究進展,尤其是單味中葯裡面的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的葯理作用及其機制,中葯不同於單純化學合成葯物或天然葯物,它必須結合中醫院基礎理論的指導,是建立在中醫葯基礎理論上的一門學科。另外,還有一門課程是中成葯葯理學,這個就是對於中葯復方的現代葯理研究。
Ⅵ 葯學一般學什麼呀它與葯劑學,葯理學有什麼區別呢
葯學是以現代化學、醫學為主要理論指導,研究、開發和生產用於治病、防病葯物的科學。主要學習內容包括:葯物化學、葯理學、葯劑學、生葯學、葯物分析學和微生物學。
葯學包括葯劑學和葯理學,三者的主要區別是:
一、概念不同
1、葯學:葯學是以現代化學、醫學為主要理論指導,研究、開發和生產用於治病、防病葯物的科學。
2、葯劑學:研究葯物制劑、劑型的科學。
3、葯理學:研究葯物和生物體之間相互作用規律及其機制的科學。
二、研究內容不同
1、葯學:研究葯品的來源、製造,加工、形狀、作用、用途、分析鑒定、調配分發及其管理。
2、葯劑學:
(1)基本理論:緩控釋、透皮理論等;
(2)生產技術:處方設計、制備工藝等;
(3)質量控制:「制備」與「檢測」的關系;
(4)合理使用:劑型和制劑的選擇等;
3、葯理學:
(1)葯物效應動力學:研究葯物對機體的作用規律,包括葯物的作用、作用機制及臨床應用。
(2)葯物代謝動力學:研究機體對葯物的處置過程,葯物在體內吸收、分布、生物轉化及排泄的過程,血葯濃度隨時間變化而變化的規律。
三、任務不同
1、葯學:
(1)研製新葯;
(2)闡明葯物的作用機理;
(3)研製新的制劑;
(4)制訂葯品質量標准,控制葯品質量,規范葯品管理;
2、葯劑學:常規任務是解決葯物的給葯形式,探索研究任務是改善葯物功效。
3、葯理學:闡明葯物作用規律與機制;指導臨床合理用葯、發揮葯物最佳療效、減少或避免不良反應提供理論依據;研究開發新葯,發現現有葯物的新用途。
Ⅶ 葯理學屬於什麼專業
【概念】:
葯學(Pharmacy)專業培養具備葯學學科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實驗技能,能在葯品生產、檢驗、流通、使用和研究與開發領域從事鑒定、葯物設計、一般葯物制劑及臨床合理用葯等方面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葯學各主要分支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葯學實驗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訓練,具有葯物制備、質量控制評價及指導合理用葯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葯劑學、葯理學、葯物化學和葯物分析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主要葯物制備、質量控制、葯物與生物體相互作用、葯效學和葯物安全性評價等基本方法和技術;
3.具有葯物制劑的初步設計能力、選擇葯物分析方法的能力、新葯葯理實驗與評價的能力、參與臨床合理用葯的能力;
4.熟悉葯事管理的法規、政策與營銷的基本知識;
5.了解現代葯學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Ⅷ 葯理學畢業後可以從事什麼工作
你好,其實你的這個專業還是有前途的,可能你現在這樣問是代表你迷惑。但這並不代表這專業不好。
隨著人民對健康越來越關注,和醫學領域的突飛猛進。人們已經越來越離不開現代醫院和醫療。作為葯學專業,你的工作第一選擇就是這些醫療機構和醫院。葯房、葯劑師、都是你的選擇。
當然更好的情況是你可以進入質量監督局的葯監或葯檢部門,這可是一個黃金職位,權利很大,職位受人尊重。
或進入很多品牌制葯公司,那裡的研發、制葯流程裡面都需要你這個葯學專業的大學生。
總之你的道路還是遼闊的,祝你好運!!
Ⅸ 《現代中要葯理學》的讀後感
這學期,我有幸選上了葯理學。雖然我們的課程並不多,但是我在課堂上獲得了很多葯理學知識。首先我從課件的總論及緒論中得知了葯理學的基本概念:葯理學是研究葯物的學科之一,是一門為臨床合理用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論的醫學基礎學科。葯理學研究葯物與機體(包括病原體)相互作用的規律及其原理。其次,我知道了葯理學的研究方向,一方面研究在葯物影響下機體細胞功能如何發生變化;另一方面研究葯物本身在體內的過程,即機體如何對葯物進行處理。前者稱為葯物效應動力學,簡稱葯效學。後者稱為葯物代謝動力學,簡稱葯動學。通過對緒論的學習,它不僅規范了我對葯理學的認識。而且還了解到它與主要研究的內容。我知道只要付出就會有收獲,老師的每次授課都會給我的身體注入新鮮的「營養」——葯理學知識。通過對新知識的學習,我自身的知識體系得到了豐富與完善。時間如梭,歲月的腳步總是走的那麼快,一晃選修的所有課程都結束了。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葯理學的博大,它讓我懂了以前的從未涉獵到的東西,它也讓我對這門學科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慾望。雖然選修課的學習結束了。但學習葯理的念頭並沒有結束。
Ⅹ 現代葯理學之父是誰
葯理學(pharmacology)是研究葯物與機體相互作用及其規律和作用機制的一門學科,是研究有關使用化學物質治療疾病時引起機體機能變化機制的學問。德國人施米德貝爾(O.schmiedeberg,1838—1921)首創的實驗葯理學成為近代葯理學的基礎。葯物同毒物有時也難於嚴密區分,葯理學實際上也以毒物為研究對象,因此把葯理學中特別關於醫葯治療方面的應用作為葯物學(原意為葯餌學),與以毒物為對象的毒物學(toxicology)相區別。任務 葯理學的學科任務是要為闡明葯物作用機制、改善葯物質量、提高葯物療效、開發新葯、發現葯物新用途並為探索細胞生理生化及病理過程提供實驗資料。葯理學的方法是實驗性的,即在嚴格控制的條件下觀察葯物對機體或其組成部分的作用規律並分析其客觀作用原理。近年來逐漸發展而設立的臨床葯理學是以臨床病人為研究和服務對象的應用科學,其任務是將葯理學基本理論轉化為臨床用葯技術, 即將葯理效應轉化為實際療效,是基礎葯理學的後繼部分。學習葯理學的主要目的是要理解葯物有什麼作用、作用機制及如何充分發揮其臨床療效,要理論聯系實際了解葯物在發揮療效過程中的因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