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現代西方管理理論學派主要有哪些
1現代管理理論包括哪些主要學派?
(1)管理過程學派。這一學派的創始人是約法爾。其主要特點是把管理學說與管理人員的職能聯系起來。他們認為,無論是什麼性質的組織,管理人員的職能是共同的。
(2)經驗學派。代表人物是德魯克和戴爾。他們主張通過分析經驗來研究管理學問題。不少學者認為,經驗學派實質上是傳授管理學知識的一種方法,稱為「案例教學」。實踐證明,這是培育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一種很有效的途徑。
(3)系統管理學派。該學派認為,組織是由一個相互聯系的若干要素組成、為環境所影響的並反過來影響環境的開放的社會技術系統。它是由目標和價值、結構、技術、社會心理、管理等五個分系統組成。它提出,必須以整個組織系統作為研究管理的出發點,應該綜合運用各個學派的知識,研究一切主要的分系統及其相互關系。系統管理學派突破了以往各個學派僅從局部出發研究管理的局限性,從組織的整體出發闡明管理的本質,對管理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4)決策理論學派。代表人物是西蒙。該學派認為,管理就是決策。管理活動的全部過程都是決策的過程,管理是以決策為特徵的;決策是管理人員的主要任務,管理人員應該集中研究決策問題。
(5)管理科學學派。管理科學學派主張運用數學符號和公式進行計劃決策和解決管理中的問題;經營管理是管理科學在管理中的運用;信息情報系統就是由計算機控制的向管理者提供信息情報的系統。
(6)權變理論學派。該學派認為,由於組織內部各個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外界環境的影響,組織的管理並沒有絕對正確的方法,也不存在普遍適用的理論,任何理論和方法都不是絕對有效也不是絕對無效,採用哪種理論方法,要視組織的實際情況和所處的環境而定。
㈡ 現代化管理理論主要包括哪些學派各學派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現代管理理論是繼科學管理理論,行為科學理論之後,西方管理理論和思想發展的第三階段,特指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出現的一系列學派。與前階段相比,這一階段最大的特點就是學派林立,新的管理理論、思想、方法不斷涌現。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哈羅德·孔茨認為當時林林總總共有十一個學派:經驗主義管理學派,人際關系學派、組織行為學派、社會系統學派、管理科學學派、權變理論學派。決策理論學派、系統管理理論學派、經驗主義學派、經理角色學派、經營管理學派。
1、經驗主義管理學派
經驗主義學派(又稱為經理主義學派)是研究實際管理工作者的管理經驗教訓和企業管理的實際經驗,強調用比較的方法來研究和概括管理經驗的管理學派 。創始人是彼得·德魯克,代表人物有歐內斯特·戴爾,艾爾弗雷德·斯隆等。
2、人際關系學派
該學派認為,以前的各種管理理論主要強調管理的科學性和嚴密性,輕視人的作用,把工人看作機器的附屬品。主張重視人的因素,研究人的個體行為和群體行為,強調滿足職工的社會需求。
3、組織行為學派
組織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系統,應從社會學的觀點來分析和研究管理的問題。把各類組織都作為協作的社會系統來研究,後人把開創的管理理論體系稱作社會系統學派。
4、社會系統學派
巴納德認為組織作為一個協作系統都包含三個基本要素:能夠互相進行信息交流的人們;這些人們願意做出貢獻;實現一個共同目的。因此,—個組織的要素是:信息交流;作貢獻的意願;共同的目的。
5、管理科學學派
管理科學學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興起的,將數學引入管理領域,運用科學的計量方法來研究和解決管理問題,使管理問題的研究由定性分析發展為定量分析的管理學派。
6、權變理論學派
權變理論學派是研究組織的各子系統內部和各子系統之間的相互聯系,以及組織和它所處的環境之間的聯系,來確定各種變數的關系類型和結構類型的一門學派。
7、決策理論學派
以社會系統論為基礎,吸收了行為科學和系統論的觀點,運用電子計算機技術和統籌學的方法而一門新興的管理學派。
8、系統管理理論學派
組織是人們建立起來的相互聯系著的並共同運營的要素(子系統)所構成的系統。
任何子系統的變化均會影響其它系統的變化。
系統具有半開特性——既有自己的特性,又有與外界溝通的特性。
9、經驗主義學派
經驗主義學派(又稱為經理主義學派)是研究實際管理工作者的管理經驗教訓和企業管理的實際經驗,強調用比較的方法來研究和概括管理經驗的管理學派 。創始人是彼得·德魯克,代表人物有歐內斯特·戴爾,艾爾弗雷德·斯隆等。
10、經理角色學派
主要代表人物為加拿大管理學家明茨伯格。以對經理所擔任的角色的分析為中心來考察經理的職務和工作,以求提高管理效率。
11、經營管理學派
管理過程學派,又叫管理職能學派、經營管理學派。當代管理理論的主要流派之一,主要致力於研究和說明「管理人員做些什麼和如何做好這些工作」,側重說明管理工作實務。創始人是法約爾,代表人物有哈羅德·孔茨,亞歷山大·丘奇,.詹姆斯·穆尼等。
㈢ 管理的十九種定義和十一個流派分別是什麼
一)管理過程學派。
他們把管理看作是在組織中通過別人或同別人一起完成工作的過程。應該分析這一過程,從理論上加以概括,確定一些基礎性的原理,並由此形成一種管理理論。有了管理理論,就可以通過研究,通過對原理的實驗,通過傳授管理過程中包含的基本原則,改進管理的實踐。管理過程學派的創始人是法約爾。這個學派把它的管理理論建立在以下7條基本信念的基礎上:
(1)管理是一個過程,可以通過分析管理人員的職能從理性上很好地加以剖析。
(2)可以從管理經驗中總結出一些基本道理或規律。這些就是管理原理。它們對認識和改進管理工作能起一種說明和啟示的作用。
(3)可以圍繞這些基本原理開展有益的研究,以確定其實際效用,增大其在實際中的作用和適用范圍。
(4)這些原理只要還沒有被證明為不正確或被修正,就可以為形成一種有用的管理理論提供若干要素。
(5)就像醫學和工程學那樣,管理是一種可以依靠原理的啟發而加以改進的技能
(6)即使在實際應用中由於背離了管理原理而造成損失,但管理學中的原理,如同生物學和物理學中的原理 --樣,仍然是可靠的。
(7)盡管管理人員的環境和任務受到文化、物理、生物等方面的影響,但管理理論並不需要把所有的知識都包括進來才能起一種科學基礎或理論基礎的作用。
(二)人際關系學派。
這一學派是從60年代的人類行為學派演變來的。這個學派認為,既然管理是通過別人或同別人一起去完成工作,那麼,對管理學的研究就必須圍繞人際關系這個核心來進行。這個學派把有關的社會科學原有的或新近提出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用來研究人與人之間和人群內部的各種現象,從個人的品性動態一直到文化關系,無所不涉及。這個學派注重管理中"人"的因素,認為在人們為實現其目標而結成團體一起工作時,他們應該互相了解。
(三)群體行為學派。
這一學派是從人類行為學派中分化出來的,因此同人際關系學派關系密切,甚至易於混同。但它關心的主要是群體中人的行為,而不是人際關系。它以社會學、人類學和社會心理學為基礎,而不以個人心理學為基礎。它著重研究各種群體行為方式。從小群體的文化和行為方式,到大群體的行為特點,都在它研究之列。它也常被叫做"組織行為學"。"組織"一詞在這里可以表示公司、政府機構、醫院或其他任何一種事業中一組群體關系的體系和類型。有時則按切斯特·巴納德的用法,用來表示人們間的協作關系。而所謂正式組織則指一種有著自覺的精心籌劃的共同目的的組織。克里斯·阿吉里斯甚至用"組織"一詞來概括"集體事業中所有參加者的所有行為"。
(四)經驗學派(或案例學派)。
這個學派通過分析經驗(常常就是案例)來研究管理。其依據是,管理學者和實際管理工作者通過研究各色各樣的成功和失敗的管理案例,就能理解管理問題,自然地學會有效地進行管理。
這個學派有時也想得出一般性的結論,但往往只不過是把它當成一種向實際管理工作者和管理學者傳授經驗的手段。典型的情況是,他們把管理學或管理"策略"看成是對案例進行分析研究的手段,或者採用類似歐內斯特·戴爾的"比較法」。
(五)社會協作系統學派。
它與行為學派關系密切而且常常互相混同。有些人,如馬奇和西蒙,把社會系統(即一種文化的相互關系系統)只限於正式組織,把"組織"這個詞同企業等同起來,而不是指管理學中最常用的那項職權活動概念。另外一些人則不區分正式組織和非正式組織,而把所有人類關系的各種系統都包括進來。這個學派的創始人是切斯特·巴納德。這個學派對管理學作出過許多值得注意的貢獻。把有組織的企業看成是一個受文化環境的壓力和沖突支配的社會有機體,這對管理的理論和實際工作人員都是有幫助的。而在另外一些方面,如對組織職權的制度基礎的認識,對非正式組織的影響的認識,以及對懷特·巴基稱之為"組織粘合劑"的一些社會因素的認識,則幫助更大。巴納德還有其他一些頗有教益的見解,如他的關於激勵的經濟性的思想,把社會學認識引入管理實踐之中,等等。
(六)社會技術系統學派。
這一學派的創始人是特里司特及其在英國塔維斯托克研究所中的同事。他們通過對英國煤礦中長壁採煤法生產問題的研究,發現單只分析企業中的社會方面是不夠的,還必須注意其技術方面。他們發現,企業中的技術系統(如機器設備和採掘方法)對社會系統有很大的影響。個人態度和群體行為都受到人們在其中工作的技術系統的重大影響。因此,他們認為,必須把企業中的社會系統同技術系統結合起來考慮,而管理者的一項主要任務就是要確保這兩個系統相互協調。
(七)系統學派。
近年來,許多管理學家都強調管理學研究與分析中的系統方法。他們認為系統方法是形成、表述和理解管理思想最有效的手段。所謂系統,實質上就是由相互聯系或相互依存的一組事物或其組合所形成的復雜統一體。這些事物可以像汽車發動機上的零件那樣是實物,也可以像人體諸組成部分那樣是生物的,還可以像完整綜合起來的管理概念、原則、理論和方法那樣是理論上的。盡管我們給理論規定出界限,以便更清楚地觀察和分析它們,但是所有的系統(也許只有宇宙除外)都同它們的環境在相互起作用,因而都受到其環境的影響。
(八)決策理論學派。
這一學派的人數正在增加,而且都是些學者。他們的基本觀點是,由於決策是管理的主要任務,因而應集中研究決策問題。他們認為,管理是以決策為特徵的,所以管理理論應圍繞決策這個核心來建立。
(九)數學學派或"管理科學"學派。
盡管各種管理理論學派都在一定程度上應用數學方法,但只有數學學派把管理看成是一個數學模型和程序的系統。一些知名的運籌學家或運籌分析家就屬於這個學派。這個學派的人士有時頗為自負地給自己取上一個"管理科學家"的美名。這類人的一個永恆的信念是,只要管理、或組織、或計劃、或決策是一個邏輯過程,就能用數學符號和運算關系來予以表示。這個學派的主要方法就是模型。藉助於模型可以把問題用它的基本關系和選定目標表示出來。由於數學方法大量應用於最優化問題,可以說,它同決策理論有著很密切的關系。當然,編制數學模型決不限於決策問題。
(十)權變理論學派。
這個學派強調,管理者的實際工作取決於所處的環境條件。權變管理同情境管理的意思差不多,常常通用。但有的學者還是認為應該加以區別,情境管理只是說管理者實際上做些什麼取決於既定情境,而權變管理則意味著環境變化同管理對策之間存在著一種積極的相互關系。按權變的觀點,管理者可以針對一條裝配線的具體情況來確定一種適應於它的高度規范化的組織形式,並考慮二者之間的相互作用。
(十一)經理角色學派。
這是最新的一個學派,同時受到管理學者和實際管理者的重視,其推廣得力於亨利·明茨伯格。這個學派主要通過觀察經理的實際活動來明確經理角色的內容。對經理(從總經理到領班)實際工作進行研究的人早就有,但把這種研究發展成為一個眾所周知的學派的卻是明茨伯格。
明茨伯格系統地研究了不同組織中5位總經理的活動,得出緒論說,總經理們並不按人們通常認為的那種職能分工行事,即只從事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工作,而是還進行許多別的工作。
明茨伯格根據他自己和別人對經理實際活動的研究,認為經理扮演著10種角色;
(1)人際關系方面的角色有3種; ①掛名首腦角色(作為一個組織的代表執行禮儀和社會方面的職責);②領導者角色,③聯系人角色(特別是同外界聯系)。
(2)信息方面的角色有3種:①信息接受者角色(接受有關企業經營管理的信息);②信息傳播者角色(向下級傳達信息) ③發言人角色(向組織外部傳遞信息)。
(3)決策方面的角色有4種: ①領導者角色; ②故障排除者角色,③資源分配者角色 ④談判者角色(與各種人和組織打交道)。
㈣ 簡述管理過程學派基本觀點
管理過程學派,又叫管理職能學派、經營管理學派。當代管理理論的主要流派之一,主要致力於研究和說明「管理人員做些什麼和如何做好這些工作」,側重說明管理工作實務。開山鼻祖是法約爾,當代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哈羅德·孔茨。管理過程流派吸收其他管理學家的思想和主張,不斷豐富各項管理職能的內容,具有廣泛的影響。
管理過程學派的管理思想
管理過程學派的研究對象就是管理的過程和職能。他們認為,管理就是在組織中通過別人或同別人一起完成工作的過程。
孔茨的職能管理。孔茨把管理揭示為通過別人使事情做成的各項職能,至於管理的各項職能,應劃分為計劃、組織.人事、指揮和控制五項。
管理過程學派主要特點
管理過程學派的主要特點是將管理理論同管理人員所執行的管理職能,也就是管理人員所從事的工作聯系起來。他們認為,無論組織的性質多麼不同(如經濟組織、政府組織、宗教組織和軍事組織等),組織所處的環境有多麼不同,但管理人員所從事的管理職能卻是相同的,管理活動的過程就是管理的職能逐步展開和實現的過程。因此,管理過程學派把管理的職能作為研究的對象,他們先把管理的工作劃分為若干職能,然後對這些職能進行研究,闡明每項職能的性質、特點和重要性,論述實現這些職能的原則和方法。管理過程學派認為,應用這種方法就可以把管理工作的主要方面加以理論概括並有助於建立起系統的管理理論,用以指導管理的實踐。
㈤ 管理學的流派及構成是什麼
管理學派的分類
▪ 政治經濟學派
▪ 管理過程學派
▪ 行為學派
▪ 經驗主義學派
▪ 社會系統學派
▪ 系統管理學派
決策理論學派
▪ 管理科學學派
▪ 權變理論學派
▪ 管理過程學派
▪ 行為學派
▪ 經驗主義學派
▪ 社會系統學派
系統管理學派
▪ 決策理論學派
▪ 管理科學學派
▪ 權變理論學派
政治經濟學派
從政治經濟學角度,認為管理是具有二重性的社會功能,即指揮勞動和監督勞動。馬克思在其《資本論》中提出管理二重性理論,認為企業管理的中心就是生產管理和經濟核算。
管理過程學派
管理過程學派是在法約爾一般管理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代表人有美國的哈羅德?孔茨和西里爾?奧唐奈。管理過程學派強調對管理過程和職能進行研究。
行為學派
行為主義學派的創始人華生(J.B.Watson)則根本否認意識而只研究行為,因為行為是可以測量記錄的。他在1913年發表的《行為主義者眼光中的心理學》一文中創立了「行為主義」理論。行為學派對醫學心理學的早期形成過程有過重大影響。巴甫洛夫利用經過條件反射訓練的動物分辨圓形與橢圓形圖形,當圓形燈亮時,給予強化,使唾液大量分泌,當橢圓形燈亮時,不予強化,而使唾液分泌停止。斯金納也認為一些精神疾病和病態行為都是通過操作性條件作用獲得的。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究竟是意識(包括心理過程)還是行為?從洛克、貝特萊到馮特、鐵欽納都認為主要是研究意識。但也有人認為象意識、心理這種主觀的體驗,只能自己內省而不能為他人觀察,很難予以客觀定量。而研究行為,從行為的表現上看意識或心理過程,所獲得的資料較為可靠。德國的雅克.洛布的動物行為研究,桑戴克的動物智慧研究,俄國謝切諾夫、別赫切列夫和巴甫洛夫的反射學說的研究都可作為代表這一學派把管理看作是對組織行為的領導和協調,堅持認為抓好對人的管理是是企業成功的關鍵。
經驗主義學派
代表人物是美國的彼得?德魯克,代表作《有效的管理者》。經驗主義學派重點分析許多組織管理人員的經驗,然後加以概括,找出成功經驗中具有共性的東西,使其系統化、理論化,並據此向管理人員提供實際的建議。
社會系統學派
代表人物是美國的巴納德,代表作《經理的職能》。他被譽為「現代管理理論之父」。主要貢獻是從系統理論出發,運用社會學的觀點,對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團體及個人做出了全面分析。
系統管理學派
側重以系統觀點考察組織結構及管理基本職能,代表人物是美國的卡斯特和羅森茨韋克。主要貢獻,把管理組織視作一個開放系統。對組織地運行進行了系統分析。
決策理論學派
代表人物有美國的西蒙和馬奇。強調決策的重要性,決策貫穿於管理的全過程,管理就是決策。這一學派重點研究決策理論。片面地強調決策的重要性,但決策不是管理的全部。
管理科學學派
把管理看成是一個類似於工程技術、可以以精確計劃和嚴格控制的過程,因此也被稱為技術學派。其局限性:適用范圍有限,不是所有管理問題都能定量。實際解決問題中存在許多困難。管理人員與管理科學專家之間容易產生隔閡。此外,採用此種方法大都需要相當數量的費用和時間,往往只用於大規模復雜項目。
權變理論學派
代表人物有英國的伍德沃德和美國的菲德勒。把管理看成一個根據企業內外部環境選擇和實施不同管理策略的過程,強調權宜應變。權變管理學派注重研究組織和和環境的關系,權變管理學派強調,管理者的實際工作取決於所處的環境條件。按他們的觀點,管理者可以針對一條裝配線的具體情況來確定一種適應於它的高度規范化的組織形式,並考慮二者之間的相互作用。
管理過程學派
管理過程學派是在法約爾一般管理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代表人有美國的哈羅德?孔茨和西里爾?奧唐奈。管理過程學派強調對管理過程和職能進行研究。
行為學派
行為主義學派的創始人華生(J.B.Watson)則根本否認意識而只研究行為,因為行為是可以測量記錄的。他在1913年發表的《行為主義者眼光中的心理學》一文中創立了「行為主義」理論。行為學派對醫學心理學的早期形成過程有過重大影響。巴甫洛夫利用經過條件反射訓練的動物分辨圓形與橢圓形圖形,當圓形燈亮時,給予強化,使唾液大量分泌,當橢圓形燈亮時,不予強化,而使唾液分泌停止。斯金納也認為一些精神疾病和病態行為都是通過操作性條件作用獲得的。
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究竟是意識(包括心理過程)還是行為?從洛克、貝特萊到馮特、鐵欽納都認為主要是研究意識。但也有人認為象意識、心理這種主觀的體驗,只能自己內省而不能為他人觀察,很難予以客觀定量。而研究行為,從行為的表現上看意識或心理過程,所獲得的資料較為可靠。德國的雅克.洛布的動物行為研究,桑戴克的動物智慧研究,俄國謝切諾夫、別赫切列夫和巴甫洛夫的反射學說的研究都可作為代表
這一學派把管理看作是對組織行為的領導和協調,堅持認為抓好對人的管理是是企業成功的關鍵。
經驗主義學派
代表人物是美國的彼得?德魯克,代表作《有效的管理者》。經驗主義學派重點分析許多組織管理人員的經驗,然後加以概括,找出成功經驗中具有共性的東西,使其系統化、理論化,並據此向管理人員提供實際的建議。
社會系統學派
代表人物是美國的巴納德,代表作《經理的職能》。他被譽為「現代管理理論之父」。主要貢獻是從系統理論出發,運用社會學的觀點,對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團體及個人做出了全面分析。
系統管理學派
側重以系統觀點考察組織結構及管理基本職能,代表人物是美國的卡斯特和羅森茨韋克。主要貢獻,把管理組織視作一個開放系統。對組織地運行進行了系統分析。
決策理論學派
代表人物有美國的西蒙和馬奇。強調決策的重要性,決策貫穿於管理的全過程,管理就是決策。這一學派重點研究決策理論。片面地強調決策的重要性,但決策不是管理的全部。
管理科學學派
把管理看成是一個類似於工程技術、可以以精確計劃和嚴格控制的過程,因此也被稱為技術學派。其局限性:適用范圍有限,不是所有管理問題都能定量。實際解決問題中存在許多困難。管理人員與管理科學專家之間容易產生隔閡。此外,採用此種方法大都需要相當數量的費用和時間,往往只用於大規模復雜項目。
權變理論學派
代表人物有英國的伍德沃德和美國的菲德勒。把管理看成一個根據企業內外部環境選擇和實施不同管理策略的過程,強調權宜應變。
權變管理學派注重研究組織和和環境的關系,權變管理學派強調,管理者的實際工作取決於所處的環境條件。按他們的觀點,管理者可以針對一條裝配線的具體情況來確定一種適應於它的高度規范化的組織形式,並考慮二者之間的相互作用。
㈥ 求各個管理學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及其主要思想。
現代管理理論是繼古典管理理論、行為科學理論出現後,西方管理理論和思想發展的第三個階段。它是在前兩個階段的基礎上,充分吸收了現代科學技術、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環境而不斷創新所形成的學派(特指二戰以後出現的一系列學派)所創立的理論。與前兩個階段相比,這一階段的最大特點是:學派林立,新的管理理論、思想、方法不斷涌現,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這種現象曾被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家孔茨稱為「管理的叢林」。孔茨認為當時林林總總的重要管理學派共有11個,他們是:管理過程學派、經驗主義學派、人際關系學派、群體行為學派、社會系統學派、社會技術系統學派、管理科學學派、決策理論學派、系統管理學派、權變理論學派、經理角色學派。現代管理理論眾多學派並存,從不同角度對管理理論進行卓有成效的探討,都對管理理論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人們用「管理理論叢林」來形容現代管理理論。管理科學步入一個發展、創新、分化、綜合並存的時期。主要的管理學派如下: 1.政治經濟學派。從政治經濟學角度,認為管理是具有二重性的社會功能,即指揮勞動和監督勞動。馬克思在其《資本論》中提出管理二重性理論,認為企業管理的中心就是生產管理和經濟核算。 2.管理過程學派。管理過程學派是在法約爾一般管理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代表人有美國的哈羅德
㈦ 近代管理理論學派有哪些管理理論
1、古典科學管理階段(1895-1930):
(1)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
理論簡介:泰勒美國古典管理學家,科學管理創始人,被管理界譽為「科學管理之父」。
(2)亨利•法約爾的行政管理理論:「管理學的系統工程師」
(3)馬克斯•韋伯的組織管理理論:被稱為「組織理論之父」。「層峰結構」,組織是一個等級森嚴、層次分明、分工明確的金字塔形的結構。
2、行為科學管理階段(1930-1960年)
(1)梅奧「霍桑試驗」:
霍桑實驗共分四階段:⑴照明實驗(1924.11-1927.4)。⑵福利實驗(1927.4-1929.6)。⑶訪談實驗。⑷群體實驗。
(2)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3)麥格雷戈的X—Y理論:
3、當代組織行為學階段:權變理論
趨勢:人在組織中的地位提高,人的價值的提升。
資料來源:行政管理學課本
㈧ 現代西方管理理論學派主要有哪些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觀點是什麼
。《西方管理理論的產生與發展》一書以鄧小平同志有關「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代社會化大生產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的理論為指導,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方針,對西方管理理論產生發展的基本脈絡及各個階段主要學派的理論,從產生背景、體系結構、基本原理,到主要理論觀點進行了比較系統地介紹和分析,並在這一基礎上,緊密聯系我國實際,對各個學派的理論觀點做出了比較全面的評價,從而對如何借鑒的問題進行了探討。
《西方管理理論的產生與發展》,主要對西方管理理論產生發展的脈絡和主要學派的理論觀點進行介紹和評析,以利於對國外,特別是對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管理經驗的系統了解和吸收借鑒。本教材尤其適用作管理專業研究生及幹部進行管理專業自學的教材。
現代經營管理之父、管理過程學派的開山鼻祖--亨利·法約爾(Henri Fayol,1841-1925)
亨利·法約爾簡介
亨利·法約爾,法國古典管理理論學家,與馬克斯·韋伯(Max Weber)、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並稱為西方古典管理理論的三位先驅,並被尊稱為管理過程學派的開山鼻祖。
泰勒的科學管理開創了西方古典管理理論的先河,在其被傳播之時,歐洲也出現了一批古典管理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論,其中影響最大的首推法約爾及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
亨利·法約爾(1841—1925),歐洲的一位極為傑出的經營管理思想家。法約爾在一個煤礦公司當了30多年的總經理,創辦過一個管理研究中心。
本文發表於中科軟體園|4oa|
法約爾的研究與泰勒的不同在於:泰勒的研究是從工廠管理的一端——「車床前的工人」開始實施,從中歸納出科學的一般結論,重點內容是企業內部具體工作的效率;而法約爾則是從總經理的辦公桌旁,以企業整體作為研究對象,創立了他的一般管理理論。他認為,管理理論是「指有關管理的、得到普遍承認的理論,是經過普遍經驗並得到論證的一套有關原則、標准、方法、程序等內容的完整體系;有關管理的理論和方法不僅適用於公私企業,也適用於軍政機關和社會團體」。這正是其一般管理理論基石。
亨利·法約爾是直到本世紀上半葉為止,歐洲貢獻給管理運動的最傑出的大師,被後人尊稱為 「現代經營管理之父」。他最主要的貢獻在於三個方面:從經營職能中獨立出管理活動;提出管理活動所需的五大職能和14條管理原則。這三個方面也是其一般管理理論的核心。
影響世界進程的100位管理大師
1.亞當·斯密
(Adam Smith,1723-1790):
2.羅伯特·歐文
(Robert Owen,1771-1858)
3.查爾斯·巴貝奇
(Charles Babbage,1792-1871)
4.弗雷德里克·W·泰勒
(Frederick W. Taylor,1856-1915)
5.卡爾·巴思
(Carl G. Barth,1860-1939)
6.亨利·甘特
(Henry L. Gantt,1861-1919)
7.弗蘭克·吉爾布雷斯
(Frank B. Gilbreth,1868-1924)
8.莉蓮·吉爾布雷斯
(Lillian Moller Gilbreth,1878-1972)
9.哈林頓·埃默森
(Harrington Emerson,1853-1931)
10.莫里斯·庫克
(Morris Cooke,1872-1960)
11.亨利·法約爾
(Henry Fayol,1841-1925)
12.馬克斯·韋伯
(Max Weber,1864-1920)
13.林德爾·厄威克
(Lyndall F. Urwick,1891-1984)
14.盧瑟·古利克
(Luther H. Gulick,1892-1993)
15.瑪麗·帕克·福萊特
(Mary Parker Follett,1868-l933)
16.雨果·孟斯特伯格
(Hugo Munsterberg,1863-l9l6)
17.喬治·埃爾頓·梅奧
(George Elton Mayo,1880-1949)
18.弗里茨·羅特利斯伯格
(Fritz J. Roethlisberger,1898-1974)
19.赫伯特·西蒙
(Herbert A. Simon)
20.亞伯拉罕·馬斯洛
(Abraham Maslow,1908-l970)
21.克萊頓·阿爾德佛
(Clayton Alderfer)
22.戴維·麥克利蘭
(David McClelland)
23.道格拉斯·麥克雷戈
(Douglas McGregor,1906-1964年)
24.約翰·莫爾斯
(John Morse)
25.威廉·奧奇
(William G. Ouchi)
26.克瑞斯·阿吉里斯
(Chris Argyris)
27.庫爾特·勒溫
(Kurt Lewin,1890 - 1947)
28.利蘭·布雷德福
(Leland Bradfurd)
29.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
(B. F. Skinner)
30.阿爾伯特·班杜拉
(Albert Banra)
31.萊曼·波特
(Lyman Porter)
32.維克托·弗魯姆
(Victor H. Vroom)
33.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
(Frederick Herzberg)
34.斯塔西·亞當斯
(J. Stacy. Adams)
35.哈羅德·凱利
(Harold H. Kelley)
36.哈羅德·孔茨
(Harold koontz,1908-1984)
37.切斯特·巴納德
(Chester Barnard,1886-1961)
38.斯坦利·西肖爾
(Stanley E. Seashore)
39.羅伯特·坦南鮑姆
(Robert Tannenbaum)
40.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小組
41.倫西斯·利克特
(Rensis Likert)(密歇根研究)
42.羅伯特·布萊克
(Robert R. Blake)
43.弗雷德·菲德勒
(Fred E. Fiedler)
44.羅伯特·豪斯
(Robert J House)
45.保羅·赫塞
(Paul Hersey)
46.理查德·約翰遜
(Richard A. Johnson)
47.弗里蒙特·卡斯特
(Fremont E. Kast)
48.詹姆斯·羅森茨韋克
(James E. Rosenzweig)
49.詹姆斯·米勒
(James Grier Miller)
50.梅薩·羅維奇
(M. Mesarovie)
51.彼得·德魯克
(Peter Drucker)
52.歐內斯特·戴爾
(Ernest Dale)
53.威廉·紐曼
(William Newman)
54.艾爾弗雷德·P·斯隆
(Alfred P.Sloan)
55.保羅·勞倫斯
(Paul R. Lawrence)
56.弗雷德·盧桑斯
(Fred Luthars)
57.瓊·伍德沃德
(英國,Joan Woodward)
58.亨利·明茨伯格
(Henry Mintzberg)
59.埃爾伍德·斯潘塞·伯法
(Elwood Spencer Buffa)
60.W·愛德華茲·戴明
(W. Edwards Deming)
61.約瑟夫·朱蘭
(Joseph Juran)
62.戴爾·卡耐基
(Dale Carnegie)
63.詹姆士·錢皮
(James Champy)
64.馬文·鮑爾
(Marvin Bower)
65.大前研一
(Kenichi Ohmae)
66.湯姆·彼得斯
(Tom Peters)
67.布魯斯·亨德森
(Bruce Henderson)
68.亨利·福特
(Henry Ford)
69.小托馬斯·沃森
(Thomas Watson Jr.)
70.戴維·帕卡德
(David Packard)
71.盛田昭夫
(Akito Morita)
72.松下幸之助
(Konosuke Matsushita)
73.羅伯特·湯賽德
(Robert Townsend)
74.哈羅德·傑寧
(Harold Geneen)
75.伊戈爾·安索夫
(Igor Ansoff)
76.邁克爾·波特
(Michael Porter)
77.加里·哈默爾
(Gary Hamel)
78.理查德·帕斯卡爾
(RiChard Pascale)
79.羅莎貝斯·莫斯·坎特
(Rosabeth Moss kanter)
80.查爾斯·漢迪
(Charles Handy)
81.艾爾弗雷德·D·錢德勒
(Alfred Chandler)
82.蘇曼特拉·戈沙爾
(Sumantra Ghoshal)
83.彼得·聖吉
(Peter Senge)
84.吉爾特·霍夫斯塔德
(Geert Hofstede)
85.馮斯·瓊潘納斯
(Fons Trompenaars)
86.艾德佳·沙因
(Edgar Schein)
87.埃里奧特·傑奎斯
(Elliott Jaques)
88.阿爾文·托夫勒
(Alvin Toffler)
89.約翰·奈斯比特
(John Naisitt)
90.瑪麗·帕克·福列特
(Mary Parker Follett)
--------------------------------------------------------------------------------
㈨ 管理學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及其主要思想是什麼
現代管理理論是繼古典管理理論、行為科學理論出現後,西方管理理論和思想發展的第三個階段.它是在前兩個階段的基礎上,充分吸收了現代科學技術、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環境而不斷創新所形成的學派(特指二戰以後出現的一系列學派)所創立的理論。與前兩個階段相比,這一階段的最大特點是:學派林立,新的管理理論、思想、方法不斷涌現,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這種現象曾被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家孔茨稱為「管理的叢林」。孔茨認為當時林林總總的重要管理學派共有11個,他們是:管理過程學派、經驗主義學派、人際關系學派、群體行為學派、社會系統學派、社會技術系統學派、管理科學學派、決策理論學派、系統管理學派、權變理論學派、經理角色學派。現代管理理論眾多學派並存,從不同角度對管理理論進行卓有成效的探討,都對管理理論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人們用「管理理論叢林」來形容現代管理論。管理科學步入一個發展、創新、分化、綜合並存的時期。主要的管理學派如下:
1、政治經濟學派.從政治經濟學角度,認為管理是具有二重性的社會功能,即指揮勞動和監督勞動.馬克思在其《資本論》中提出管理二重性理論,認為企業管理的中心就是生產管理和經濟核算。
2、管理過程學派。管理過程學派是在法約爾一般管理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代表人有美國的哈羅德孔茨和西里爾奧唐奈。管理過程學派強調對管理過程和職能進行研究。
3、行為學派。這一學派把管理看作是對組織行為的領導和協調,堅持認為抓好對人的管理是是企業成功的關鍵。
4、經驗主義學派.代表人物是美國的彼得德魯克,代表作《有效的管理者》。經驗主義學派重點分析許多組織管理人員的經驗,然後加以概括,找出成功經驗中具有共性的東西,使其系統化、理論化,並據此向管理人員提供實際的建議.。
5、社會系統學派。代表人物是美國的巴納德,代表作《經理的職能》。他被譽為「現代管理理論之父」。主要貢獻是從系統理論出發,運用社會學的觀點,對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團體及個人做出了全面分析。
6、系統管理學派。側重以系統觀點考察組織結構及管理基本職能,代表人物是美國的卡斯特和羅森茨韋克.主要貢獻,把管理組織視作一個開放系統對組織地運行進行了系統分析。
7、決策理論學派。代表人物有美國的西蒙和馬奇,強調決策的重要性,決策貫穿於管理的全過程,管理就是決策.這一學派重點研究決策理論,片面地強調決策的重要性,但決策不是管理的全部。
8、管理科學學派.把管理看成是一個類似於工程技術、可以以精確計劃和嚴格控制的過程,因此也被稱為技術學派。
9、權變理論學派。代表人物有英國的伍德沃德和美國的菲德勒。把管理看成一個根據企業內外部環境選擇和實施不同管理策略的過程,強調權宜應變.。各學派各持己見,並依據自己理論框架,創造出花樣繁多的管理工具,但是就管理學而言,沒有系統理論框架。各學派都沒能將管理納入統一框架加以研究,形成管理學自有的研究框架,這樣的研究結果自然會有局限性和片面性。
㈩ 1現代管理理論包括哪些主要學派
(1)管理過程學派。這一學派的創始人是約法爾。其主要特點是把管理學說與管理人員的職能聯系起來。他們認為,無論是什麼性質的組織,管理人員的職能是共同的。
(2)經驗學派。代表人物是德魯克和戴爾。他們主張通過分析經驗來研究管理學問題。不少學者認為,經驗學派實質上是傳授管理學知識的一種方法,稱為「案例教學」。實踐證明,這是培育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一種很有效的途徑。
(3)系統管理學派。該學派認為,組織是由一個相互聯系的若干要素組成、為環境所影響的並反過來影響環境的開放的社會技術系統。它是由目標和價值、結構、技術、社會心理、管理等五個分系統組成。它提出,必須以整個組織系統作為研究管理的出發點,應該綜合運用各個學派的知識,研究一切主要的分系統及其相互關系。系統管理學派突破了以往各個學派僅從局部出發研究管理的局限性,從組織的整體出發闡明管理的本質,對管理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4)決策理論學派。代表人物是西蒙。該學派認為,管理就是決策。管理活動的全部過程都是決策的過程,管理是以決策為特徵的;決策是管理人員的主要任務,管理人員應該集中研究決策問題。
(5)管理科學學派。管理科學學派主張運用數學符號和公式進行計劃決策和解決管理中的問題;經營管理是管理科學在管理中的運用;信息情報系統就是由計算機控制的向管理者提供信息情報的系統。
(6)權變理論學派。該學派認為,由於組織內部各個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外界環境的影響,組織的管理並沒有絕對正確的方法,也不存在普遍適用的理論,任何理論和方法都不是絕對有效也不是絕對無效,採用哪種理論方法,要視組織的實際情況和所處的環境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