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物理學家姓單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物理學家姓單

發布時間: 2021-03-16 23:02:09

1. 中國傑出的物理學家有哪些人

一定要活著的話,楊振寧最牛。
一定要大陸籍的話,黃昆最牛。
又是大陸籍,又是活的,容我想想 ...

以上是我認為的兩個「最」,其他大牛還有謝希德,吳健雄,李政道,高錕,王竹溪,丁肇中,崔琦等,還有中國物理奠基人饒毓泰,葉企孫等。

中國十大物理學家簡介和名言
1、楊振寧
簡介楊振寧,安徽省合肥市人。著名美籍華裔科學家、物理學大師、諾貝爾物理學
獎獲得者。1957年由於與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觀念被實驗證明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其於1954年提出的規范場理論,則於70年代發展成為統合與了解基本粒子強、弱、電磁等三種相互作用力的基礎;此外並曾在統計物理、凝聚態物理、量子場論、數學物理等領域做出多項卓越的重大貢獻。名言成功的奧秘在於多動手。
2、李政道
簡介李政道,1957年,他31歲時與楊振寧一起,因發現弱作用中宇稱不守恆而獲得
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的這項發現,由吳健雄的實驗證實。李政道和楊振寧是最早獲諾貝爾獎的華人。
名言如果沒有一個所有的錯誤都犯了以後,最後的結果當然是對的。
3、丁肇中
簡介丁肇中,1936年出生,美國實驗物理學家。漢族,祖籍山東省日照市濤雒,華
裔美國人,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曾獲得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曾發現一種新的基本粒子,並以和自己中文姓氏「丁」類似的英文字母「J」將那種新粒子命名為「J粒子」。
名言最浪費不起的是時間。
4、鄧稼先
簡介鄧稼先,中國傑出的科學家、中國「兩彈」元勛,先後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和美
國普渡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50年回到祖國;他參加組織和領導我國核武器的研究、設計工作,是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從原子彈、氫彈原理的突破和試驗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製試驗,均做出了重大貢獻;作為主要參加者,其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鄧稼先被被稱為「中國原子彈之父」。
名言一不為名,二不為利,但工作目標要奔世界先進水平。
5、高錕
簡介高錕,華裔物理學家,高錕為光纖通訊、電機工程專家,華文媒體譽之為「光
纖之父」、普世譽之為「光纖通訊之父」,正是光纖通信為當今互聯網的發展鋪平了道路,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名言可以說不聽話就是頑皮,但如果做一點不正常的東西,人家沒有做過的,那個
不應該算是頑皮的,那個是「小孩子的自由」。
6、王淦昌
簡介王淦昌,中國實驗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線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
開拓者,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被譽為「中國核武器之父」、「中國原子彈之父」。在70年科研生涯中,他奮力攀登,取得了多項令世界矚目的科學成就。
名言黨的信任,人民的重託,自己幾十年來的追求、期望,都落實到我將要接過的
這一副沉沉的擔子上。我有許多話要說,但當時我只說了一句話:「我要以身許國。」。
7、錢三強
簡介錢三強,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父親錢玄同是中國近代著名的語言文
字學家。他是第二代居里夫婦的學生,又與妻子何澤慧一同被西方稱為「中國的居里夫婦」,他是中國發展核武器的組織協調者和總設計師,中國「兩彈一星」元勛。人稱他領導的研究所「滿門忠烈」。
名言古往今來,能成就事業,對人類有作為的,無一不是腳踏實地攀登的結果。
8、錢學森
簡介錢學森,是人類航天科技的重要開創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領域的世界
級權威、空氣動力學學科的第三代摯旗人,是工程式控制制論的創始人,是二十世紀應用數學和應用力學領域的領袖人物——堪稱二十世紀應用科學領域最為傑出的科學家,他在上世紀40年代就已經成為和其恩師馮·卡門並駕齊驅的航空航天領域內最為傑出的代表人物,成為二十世紀眾多學科領域的科學群星中,極少數的巨星之一;錢學森同志也是為新中國的成長做出無可估量貢獻的老一輩科學家團體之中,影響最大、功勛最為卓著的傑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國愛國留學歸國人員中最具代表性的國家建設者,是新中國歷史上偉大的人民科學家: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火箭之王」、「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中國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名言我姓錢,但我不愛錢。
9、嚴濟慈
簡介嚴濟慈,獲法國國家科學博士學位。曾在上海大同大學、中國工學、暨南大學
和南京第四中山大學任教授。在巴黎大學光學研究所和法國科學院大電磁鐵實驗室從事科研工作。曾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長、兼鐳學研究所所長、物理學會理事長。名言要教好書,除要有真學問外,一要大膽,二要"少而精",三要啟發學生,
識別人才。
10、朱棣文
簡介朱棣文,美國華裔物理學家,生於美國聖路易斯;因「發展了用激光冷卻和捕
獲原子的方法」而獲得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現任美國能源部部長。
名言我們不一定要是天才,但我們知道自己的目標和計劃;我們會時常受到挫折,
但不要失去熱情。

2. 物理學家名單

http://sgzx.baoan.net.cn/temp/%B3%F5%D6%D0%CE%EF%C0%ED%D3%C5%BB%AF%CD%F8/wlgs.htm
古代科學 近代科學後期 現代科學
亞里士多德 富蘭克林 貝克勒耳
阿基米德 卡文迪許 洛倫茲
墨翟 瓦特 湯姆孫
托勒玫 庫侖 帕邢
張衡 伽伐尼 普朗克
中世紀和東方科學 威廉·赫舍爾 皮埃爾·居里
沈括 伏打 瑪麗·居里
哥白尼 查理 密立根
近代科學前期 托馬斯·楊 威耳孫
吉爾伯特 安培 盧瑟福
第谷 阿伏伽德羅 賴曼
伽利略 高斯 愛因斯坦
布魯諾 布朗 玻恩
開普勒 奧斯特 蓋革
惠更斯 蓋·呂薩克 薛定諤
笛卡兒 歐姆 玻爾
牛頓 菲涅耳 伊倫·居里
華倫海特 法拉第 查德威克
伯努利 卡諾 路易斯·德布羅意
攝耳修斯 克拉珀龍 約里奧-居里夫人
托里拆利 亨利 吳有訓
蓋利克 惠斯通 葉企孫
帕斯卡 韋伯 泡利
玻意耳 楞次 嚴濟慈
勒維烈 海森伯
邁爾 勞倫斯
焦耳 趙忠堯
亞當斯 狄拉克
亥姆霍茲 費米
開爾文 薩本棟
巴耳末 周培源
麥克斯韋 錢臨照
倫琴 錢學森
愛迪生 吳健雄
羅蘭 錢三強
赫茲 黃昆
特斯拉 楊振寧
鄧稼先
李政道
周光召
丁肇中
朱棣文

3. 100位英國物理學家

牛頓,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網路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內的數學原理》、《光學容》。 他在1687年發表的論文《自然定律》里,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他的萬有引力以及三大運動定律強有力地推動了科學革命的發展。

麥克斯韋麥克斯韋,19世紀偉大的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主要從事電磁理論、分子物理學、統計物理學、光學、力學、彈性理論方面的研究。

亨利·卡文迪什,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他首次對氫氣的性質進行了細致的研究,證明了水並非單質,預言了空氣中稀有氣體的存在。

保羅·狄拉克,英國理論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奠基者之一,並對量子電動力學早期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威廉·亨利·布拉格,英國物理學家,現代固體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

安東尼·萊格特,英國物理學家,特因在超導體和超流體理論上作出了開創性貢獻而獲諾貝爾物理獎。

斯蒂芬·威廉·霍金,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4. 最偉大物理學家前二十名分別是哪些人

最偉大物理學家前二十名分別是艾薩克-牛頓,愛因斯坦,焦耳,沃納·海森堡,歐內斯特·盧瑟福,保羅·狄拉克,理查德·費曼,邁克爾·法拉第,亨利-卡文迪許,埃爾溫·薛定諤,保羅-狄拉克,馬克斯·普朗克,麥克斯韋,玻爾,蓋爾曼,魯賓,伽利略,安培,歐姆,奧本海默。

3、焦耳

由於焦耳在熱學、熱力學和電方面的貢獻,皇家學會授予他最高榮譽的科普利獎章。後人為了紀念他,把能量或功的單位命名為「焦耳」,簡稱「焦」;並用焦耳姓氏的第一個字母「J」來標記熱量以及「功」的單位。焦耳在研究熱的本質時,發現了熱和功之間的轉換關系,並由此得到了能量守恆定律,最終發展出熱力學第一定律。

5. 你知道國際上著名的物理學家有哪些說出他們的姓名和國籍

阿基米德 - 錫拉庫薩 ( 前287年 - 前212年 )
盧克萊修 - 羅馬(前98年? - 前55年 )
亞里斯多德 - 古希臘 (前384年—前322年)
沈括 -宋 (1033年~1097年)
[編輯]
近代著名物理學家
威廉.吉爾伯特 (William Gilbert) - 英格蘭 ( 1540年 - 1605年 )
伽利略 - 義大利 (1564年 - 1642年 )
斯涅爾 - 荷蘭 (1580年 - 1626年 )
萊昂.笛卡爾 - 法國 (1596年 - 1650年)
伊凡吉利斯坦.托里切利 - 義大利 (1608年 - 1647年)
布萊茲.帕斯卡 (Blaise Pascal) - 法國 (1623年 - 1662年)
羅伯特.波義耳 - 英格蘭 (1627年 - 1691年)
基士揚.惠更斯 (Christian Huygens) (1629年 - 1695年)
羅伯特.胡克 (Robert Hooke) - 英格蘭 (1635年 - 1703年)
伊薩克.牛頓 - 英格蘭 (1642年 - 1727年)
[編輯]
18世紀著名物理學家:
丹尼爾.加布里埃爾.華倫海特 (1686年 - 1736年)
丹尼爾.柏努利 (Daniel Bernoulli) - 瑞士 (1700年 - 1782年)
班傑明.弗蘭克林 - 美國 (1706年 - 1790年)
萊奧哈爾德.歐拉 (Leonhard Euler) - 瑞士 (1707年 - 1783年)
Rudjer Josip Boscovich - Dubrovnik (1711年 - 1787年)
達朗貝爾 - 法國 (1717年 - 1783年)
亨利.卡文迪什 (Henry Cavendish) - 英國 (1731年 - 1810年)
查爾斯.奧古斯丁.德.庫倫 (Charles Augustin de Coulomb) (1736年 - 1806年)
約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 (Joseph Louis Lagrange) (1736年 - 1813年)
詹姆斯.瓦特 蘇格蘭 (1736年 - 1819年)
[編輯]
19世紀著名物理學家:
伏打 - 義大利 (1745年 - 1827年)
Ernst Chladni - 德國 (1756年 - 1827年)
約翰.道爾頓 - 英格蘭 (1766年 - 1844年)
讓.巴蒂斯特.約瑟夫.傅立葉 (Jean Baptiste Joseph Fourier) (1768年 - 1830年)
托馬斯.楊 - 英格蘭 (1773年 - 1829年)
Jean - Baptist Biot (1774年 - 1862年)
安德烈.瑪麗.安培 (Andre Marie Ampere) (1775年 - 1836年)
阿梅德奧.阿伏加德羅(Amedeo Avogadro) - 義大利 (1776年 - 1856年)
卡爾.弗雷德里希.高斯 (Carl Friedrich Gauss) - 德國 (1777年 - 1855年)
漢斯.克里斯蒂安.奧斯特(Hans Christian ?rsted) - 丹麥 (1777年 - 1851年)
蓋-呂薩克 - 法國 (1778年 - 1850年)
David Brewster - 蘇格蘭 (1781年 - 1868年)
William Prout - 英格蘭 (1785年 - 1850年)
約瑟夫.夫琅和費 - 德國 (1787年 - 1826年)
奧古斯丁.簡.菲涅耳 - 法國 (1788年 - 1827年)
格奧爾格.西蒙.歐姆 - 德國 (1789年 - 1854年)
麥可.法拉第 - 英國 (1791年 - 1867年)
Felix Savart - 法國 (1791年 - 1841年)
尼古拉.萊昂納爾.薩迪.卡諾 - 法國 (1796年 - 1832年)
約瑟夫.亨利 - 美國 (1797年 - 1878年)
基士揚.都卜勒 - 奧地利 (1803年 - 1853年)
威廉.韋伯 (1804年 - 1891年)
威廉.漢密爾頓 - 愛爾蘭 (1805年 - 1865年)
Anders Jonas ?ngstr?m - 瑞典(1814年 - 1874年)
詹姆斯.焦耳 - 英國 (1818年 - 1889年)
Hippolyte Fizeau - 法國 (1819年 - 1896年)
萊昂.傅科(Leon Focault) - 法國 (1819年 - 1868年)
喬治.斯托克斯 - 英國 (1819年 - 1903年)
赫爾曼.路德維希.費迪南德.馮.亥姆霍茲 - 德國 (1821年 - 1894年)
魯道夫.克勞修斯 - 德國 (1822年 - 1888年)
古斯塔夫.基爾霍夫 (Gustav Robert Kirchhoff) (1824年 - 1887年)
Johann Balmer - 瑞士 (1825年 - 1898年)
威廉.湯姆遜 - (開爾文勛爵) 英格蘭 (1824年 - 1907年)
Joseph Wilson Swan (1828年 - 1914年)
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 - 英國 (1831年 - 1879年)
Jožef Stefan - 奧匈帝國,斯洛維尼亞 (1835年 - 1893年)
恩斯特.馬赫 - 奧地利 (1838年 - 1916年)
Josiah Gibbs (1839年 - 1903年)
恩斯特.阿貝 - 德國 (1840年 - 1905年)
Marie Alfred Cornu (1841年 - 1902年)
詹姆斯.杜瓦 - 英國 (1842年 - 1923年)
Osborne Reynolds - 英國 (1842年 - 1912年)
路德維希.玻耳茲曼 - 奧地利 (1844年 - 1906年)
Roland E?tv?s - 匈牙利 (1848年 - 1919年)
Oliver Heaviside - 英國 (1850年 - 1925年)
George Francis FitzGerald - 愛爾蘭 (1851年 - 1901年)
約翰.玻因廷 - 英國 (1852年 - 1914年)
亨利.龐加萊(Henri Poincare) (1854年 - 1912年)
約翰尼斯.里德堡 - 瑞典 (1854年 - 1919年)
Edwin Hall - 美國 (1855年 - 1938年)
約瑟夫.約翰.湯姆遜 (1856年 - 1940年)
亨利希.魯道夫.赫茲 - 德國 (1857年 - 1894年)
[編輯]
20世紀著名物理學家:
Hannes Alfven - 瑞典 (1908年 - 1995年)
亨利.貝克勒爾 - 法國 (1852年 - 1908年)
Felix Bloch - 瑞士 (1905年 - 1983年)
尼爾斯.玻爾 - 丹麥 (1885年 - 1962年)
Satyendra Nath Bose - 印度 (1894年 - 1974年)
路易斯.維克托.德.德布羅意 - 法國 (1892年 - 1987年)
瑪麗.居里 - 波蘭 (1867年 - 1934年)
Fritjof Capra - 奧地利, 美國 (1939年 - )
保羅.安德列.莫里斯.狄拉克 - 英國 (1902年 - 1984年)
弗里曼.戴森 (Freeman Dyson) - 英國, 美國 (1923年 - )
保羅.厄倫費斯特 - 奧地利 (1880年 - 1933年)
艾伯特.愛因斯坦 - 瑞士, 美國 (1879年 - 1955年)
恩里科.費米 - 義大利 (1901年 - 1954年)
理察.費曼 - 美國 (1918年 - 1988年)
默里.蓋爾曼 (Murray Gell-mann) - 美國 (1929年 - )
維爾納.卡爾.海森堡 (1901年 - 1976年)
史蒂芬.霍金 - 英格蘭 (1942年 - )
Edwin Jaynes - 美國 (1922年 - 1998年)
萊夫.達維多維奇.朗道 - 蘇聯 (1908年 - 1968年)
Irving Langmuir - 美國 (1851年 - 1957年)
約翰.馮.諾伊曼(John von Neumann) - 奧匈帝國, 美國 (1903年 - 1957年)
羅伯特.奧本海默 - 美國 (1904年 - 1967年)
泡利 - 奧地利 (1900年 - 1958年)
馬克斯.普朗克 - 德國 (1858年 - 1947年)
John Polkinghorne - 英國 (1930年 - )
威廉.康拉德.倫琴(Wilhelm Conrad R?ntgen) (1845年 - 1923年)
歐內斯特.盧瑟福 - 紐西蘭, 英格蘭 (1871年 - 1937年)
埃爾溫.薛丁格 - 奧地利 (1887年 - 1961年)
尼古拉.特斯拉 - 奧匈帝國, 美國 (1856年 - 1943年)
Steven Weinberg - 美國 (1933年 - )
Arthur Wightman - 英國
Eugene Wigner - 奧匈帝國, 美國 (1902年 - 1993年)
吳有訓(Woo YH) - 中國 (1897年-1977年)
趙忠堯(Chao CY) 中國 (1902年-)
吳健雄(Chien-Shiung Wu) - 中國, 美國 (1912年-1997年)
李政道(Tsung Dao Lee ) - 中國, 美國 (1926年-)
楊振寧(Chen Ning Yang) - 中國, 美國 (1922年-)
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 中國, 美國 (1936年-)
朱經武 (Paul Ching-wu Chu) - 中國, 美國 (1941年-)
愛德華.威滕 (Edward Witten) - 美國
湯川秀樹(Yugawa Hideki) - 日本 (1907年 - 1981年)
朱光亞 - 中國

6. 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有哪些

1、牛頓

艾薩克·牛頓是英格蘭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自然哲學家。主要貢獻是他在1687年發表的論文《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里的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

拓展資料(物理學研究領域):

1、凝聚態物理:

研究物質宏觀性質,這些物相內包含極大數目的組元,且組員間相互作用極強。最熟悉的凝聚態相是固體和液體,它們由原子間的鍵和電磁力所形成。更多的凝聚態相包括超流和波色-愛因斯坦凝聚態(在十分低溫時,某些原子系統內發現);某些材料中導電電子呈現的超導相;原子點陣中出現的鐵磁和反鐵磁相。凝聚態物理一直是最大的的研究領域。歷史上,它由固體物理生長出來。1967年由菲立普·安德森最早提出,採用此名。

2、原子、分子和光學物理:

研究原子尺寸或幾個原子結構范圍內,物質-物質和光-物質的相互作用。這三個領域是密切相關的。因為它們使用類似的方法和有關的能量標度。它們都包括經典和量子的處理方法;從微觀的角度處理問題。原子物理處理原子的殼層,集中在原子和離子的量子控制;冷卻和誘捕;低溫碰撞動力學;准確測量基本常數;電子在結構動力學方面的集體效應。原子物理受核的影晌。但如核分裂,核合成等核內部現象則屬高能物理。 分子物理集中在多原子結構以及它們,內外部和物質及光的相互作用,這里的光學物理只研究光的基本特性及光與物質在微觀領域的相互作用。

3、高能/粒子物理:

粒子物理研究物質和能量的基本組元及它們間的相互作用;也可稱為高能物理。因為許多基本粒子在自然界不存在,只在粒子加速器中與其它粒子高能碰撞下才出現。據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標准模型描述,有12種已知物質的基本粒子模型(誇克和輕粒子)。它們通過強,弱和電磁基本力相互作用。標准模型還預言一種希格斯-波色粒子存在。現正尋找中。

4、天體物理:

天體物理和天文學是物理的理論和方法用到研究星體的結構和演變,太陽系的起源,以及宇宙的相關問題。因為天體物理的范圍寬。它用了物理的許多原理。包括力學,電磁學,統計力學,熱力學和量子力學。1931年卡爾發現了天體發出的無線電訊號。開始了無線電天文學。天文學的前沿已被空間探索所擴展。地球大氣的干擾使觀察空間需用紅外,超紫外,伽瑪射線和x-射線。物理宇宙論研究在宇宙的大范圍內宇宙的形成和演變。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現代宇宙理論中起了中心的作用。20世紀早期哈勃從圖中發現了宇宙在膨脹,促進了宇宙的穩定狀態論和大爆炸之間的討論。1964年宇宙微波背景的發現,證明了大爆炸理論可能是正確的。大爆炸模型建立在二個理論框架上: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原理。宇宙論已建立了ACDM宇宙演變模型;它包括宇宙的膨脹,黑能量和黑物質。 從費米伽瑪-射線望運鏡的新數據和現有宇宙模型的改進,可期待出現許多可能性和發現。尤其是今後數年內,圍繞黑物質方面可能有許多發現。

7. 物理學家有誰

1、霍金

霍金是英國物理學家與宇宙學家,生前任劍橋大學理論宇宙學中心研究主任。霍金做出很多重要貢獻,最主要的是他與羅傑·彭羅斯共同合作提出在廣義相對論框架內的彭羅斯–霍金奇性定理,以及他關於黑洞會發射輻射的理論性預測(現稱為霍金輻射)。

8. 歷史上最傑出的十位物理學家是誰

牛頓

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1643.1.4-1727.3.31)——英格蘭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自然哲學家。他在1687年發表的論文《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里,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不過現在人們仍不知道萬有引力等力的作用機制。這些描述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里物理世界的科學觀點,並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

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3.14-1955.4.18)——美籍德裔猶太人,舉世聞名的物理學家,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相對論、「質能關系」、激光的提出者,「決定論量子力學詮釋」的捍衛者(振動的粒子)——不擲骰子的上帝。1999年12月26日,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世紀偉人」。

麥克斯韋

麥克斯韋(James Clerk Maxwell,1831.06.13-1879.11.5)——19世紀偉大的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麥克斯韋主要從事電磁理論、分子物理學、統計物理學、光學、力學、彈性理論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他建立的電磁場理論,將電學、磁學、光學統一起來,是19世紀物理學發展的最光輝的成果,是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綜合之一。他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這種理論預見後來得到了充分的實驗驗證。他為物理學樹起了一座豐碑。造福於人類的無線電技術,就是以電磁場理論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玻爾

尼爾斯·亨利克·戴維·玻爾(Niels Henrik David Bohr,1885年10月7日~1962年11月18日) ),丹麥物理學家。他通過引入量子化條件,提出了玻爾模型來解釋氫原子光譜,提出互補原理和哥本哈根詮釋來解釋量子力學,對二十世紀物理學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玻爾是哥本哈根學派的創始人,哥本哈根大學科學碩士和博士,丹麥皇家科學院院士,曾獲丹麥皇家科學文學院金質獎章,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和劍橋大學名譽博士學位,榮獲19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亨利·卡文迪許
卡文迪許
亨利·卡文迪許(Henry Cavendish,又譯亨利·卡文迪什,1731年10月10日—1810年2月24日),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他首次對氫氣的性質進行了細致的研究,證明了水並非單質,預言了空氣中稀有氣體的存在。將電勢概念廣泛應用於電學,並精確測量了地球的密度,被認為是牛頓之後英國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在卡文迪許漫長的一生中,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發現——其中,他是分離氫的第一人,把氫和氧化合成水的第一人。由於卡文迪許在化學領域的傑出貢獻,後人稱他為「化學中的牛頓」。卡文迪許在物理學上最為人推崇的重大貢獻之一,是他在年近70歲時完成了測量萬有引力常量的扭秤實驗,從而使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不再是一個比例性的陳述,而成為一項精確的定量規律,引力常量的測定也為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的可靠性提供了最重要的實驗佐證。

伽利略·伽利雷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02-15—1642-01-08)——義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哲學家,將定量分析引入物理學,愛因斯坦認為是他開創了近現代物理學的研究方法。1590年,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了「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著名實驗,從此推翻了亞里斯多德「物體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學說。他創制了天文望遠鏡來觀測天體,他發現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並親手繪制了第一幅月面圖。先後發現了木星的四顆衛星、太陽黑子、太陽的自轉、金星和水星的盈虧現象等等。這些發現開辟了天文學的新時代。

理查德·費曼
理查德·費曼(1918年5月11日-1988年2月15日),費曼是十九世紀末,俄羅斯和波蘭猶太人移民到美國的後裔。美國物理學家。1965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提出了費曼圖、費曼規則和重正化的計算方法,是研究量子電動力學和粒子物理學不可缺少的工具。費曼還發現了呼麥這一演唱技法,曾一直期待去呼麥的發源地-----圖瓦,但是最終未能成行。 被認為是愛因斯坦之後最睿智的理論物理學家,也是第一位提出納米概念的人。
理查德·費曼

狄拉克
保羅·狄拉克(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1902.8.8-1984.10.20)——英國理論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奠基者之一,並對量子電動力學早期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曾經主持劍橋大學的盧卡斯數學教授席位,

並在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度過他人生的最後十四個年頭。
他給出的狄拉克方程可以描述費米子的物理行為,並且預測了反物質的存在。
1933年,因為「發現了在原子理論里很有用的新形式」(即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薛定諤方程和狄拉克方程),狄拉克和埃爾溫·薛定諤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馬克斯·普朗克
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1858年4月23日—1947年10月4日)全名:馬克斯·卡爾·恩斯特·路德維希·普朗克(德語: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德國著名物理學家,量子力學(量子論、量子理論)重要創始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兩大物理學家之一。普朗克早期的研究領域主要是熱力學。因發現能量量子而對物理學的進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並在1918年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普朗克的另一個鮮為人知偉大的貢獻是推導出波爾茲曼常數k。他沿著波爾茲曼的思路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得出波爾茲曼常數後,為了向他一直尊崇的波爾茲曼教授表示尊重,建議將k命名為波爾茲曼常數。普朗克的一生推導出現代物理學最重要的兩個常數k和h,是當之無愧的偉大物理學家。1929年與愛因斯坦共同獲馬克斯·普朗克獎章。

邁克爾·法拉第
邁克爾·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英國物理學家、化學

家,也是著名的自學成才的科學家。生於薩里郡紐因頓一個貧苦鐵匠家庭,僅上過小學。1831年,他作出了關於電力場的關鍵性突破,永遠改變了人類文明。[法拉第和威廉·休艾爾發明了許多如「電極」、「離子」等耳熟能詳的字。邁克爾·法拉第是英國著名化學家戴維的學生和助手,他的發現奠定了電磁學的基礎,是麥克思韋的先導。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首次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在電磁學方面做出了偉大貢獻。法拉第發明的是第一台發電機,是第一台將物體的動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雖然裝置簡陋,但它卻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發電機的祖先。

9. 求當代最著名的100位理論物理學家名單。100財富值,好的可以加。

http://www.ttpaihang.com/vote/rank.php?voteid=1447
這個網址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排名,其中很多是物理學家。我這還有一些整理的物理學家信息,可能不是最新的,望採納!
世界著名物理學家列表!

早期著名物理學家:
阿基米德 ——錫拉庫薩 ( 前287年 - 前212年 )
盧克萊修 ——羅馬(前98年? - 前55年 )
亞里斯多德 ——古希臘 (前384年—前322年)
沈括 ——宋 (1033年~1097年)

近代著名物理學家:
威廉.吉爾伯特 (William Gilbert) ——英格蘭 ( 1540年 - 1605年 )
伽利略 ——義大利 (1564年 - 1642年 )
斯涅爾 ——荷蘭 (1580年 - 1626年 )
萊昂.笛卡爾 ——法國 (1596年 - 1650年)
伊凡吉利斯坦.托里切利 ——義大利 (1608年 - 1647年)
布萊茲.帕斯卡 (Blaise Pascal) ——法國
(1623年 - 1662年)
羅伯特.波義耳 ——英格蘭 (1627年 - 1691年)
基士揚.惠更斯 (Christian Huygens) (1629年 - 1695年)
羅伯特.胡克 (Robert Hooke) ——英格蘭
(1635年 - 1703年)
伊薩克.牛頓 ——英格蘭 (1642年 - 1727年)

18世紀著名物理學家:
丹尼爾.加布里埃爾.華倫海特 (1686年 - 1736年)
丹尼爾.柏努利 (Daniel Bernoulli) ——瑞士
(1700年 - 1782年)
班傑明.弗蘭克林 ——美國 (1706年 - 1790年)
萊奧哈爾德.歐拉 (Leonhard Euler) ——瑞士
(1707年 - 1783年)
Rudjer Josip Boscovich ——Dubrovnik (1711年 - 1787年)
達朗貝爾 ——法國 (1717年 - 1783年)
亨利.卡文迪什 (Henry Cavendish) ——英國
(1731年 - 1810年)
查爾斯.奧古斯丁.德.庫倫 (Charles Augustin de Coulomb) (1736年 - 1806年)
約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 (Joseph Louis Lagrange) (1736年 - 1813年)
詹姆斯.瓦特 蘇格蘭 (1736年 - 1819年)

19世紀著名物理學家:
伏打 ——義大利 (1745年 - 1827年)
Ernst Chladni ——德國 (1756年 -
1827年)
約翰.道爾頓 ——英格蘭 (1766年 - 1844年)
讓.巴蒂斯特.約瑟夫.傅立葉 (Jean Baptiste Joseph Fourier) (1768年 - 1830年)
托馬斯.楊 ——英格蘭 (1773年 - 1829年)
Jean - Baptist Biot (1774年 - 1862年)
安德烈.瑪麗.安培 (Andre Marie Ampere) (1775年 - 1836年)
阿梅德奧.阿伏加德羅(Amedeo Avogadro) ——義大利 (1776年 - 1856年)
卡爾.弗雷德里希.高斯 (Carl Friedrich Gauss) ——德國 (1777年 - 1855年)
漢斯.克里斯蒂安.奧斯特(Hans Christian ?rsted)——丹麥 (1777年 - 1851年)
蓋-呂薩克 ——法國 (1778年 - 1850年)
David Brewster ——蘇格蘭 (1781年 -
1868年)
William Prout ——英格蘭 (1785年 -
1850年)
約瑟夫.夫琅和費 ——德國 (1787年 - 1826年)
奧古斯丁.簡.菲涅耳 ——法國 (1788年 - 1827年)
格奧爾格.西蒙.歐姆 ——德國 (1789年 - 1854年)
麥可.法拉第 ——英國 (1791年 - 1867年)
Felix Savart ——法國 (1791年 - 1841年)
尼古拉.萊昂納爾.薩迪.卡諾 ——法國 (1796年 - 1832年)
約瑟夫.亨利 ——美國 (1797年 - 1878年)
基士揚.都卜勒 ——奧地利 (1803年 - 1853年)
威廉.韋伯 (1804年 - 1891年)
威廉.漢密爾頓 ——愛爾蘭 (1805年 - 1865年)
Anders Jonas ?ngstr?m ——瑞典(1814年 - 1874年)
詹姆斯.焦耳 ——英國 (1818年 - 1889年)
Hippolyte Fizeau ——法國 (1819年 -
1896年)
萊昂.傅科(Leon Focault) ——法國 (1819年 - 1868年)
喬治.斯托克斯 ——英國 (1819年 - 1903年)
赫爾曼.路德維希.費迪南德.馮.亥姆霍茲 ——德國 (1821年 - 1894年)
魯道夫.克勞修斯 ——德國 (1822年 - 1888年)
古斯塔夫.基爾霍夫 (Gustav Robert Kirchhoff) (1824年 - 1887年)
Johann Balmer ——瑞士 (1825年 -
1898年)
威廉.湯姆遜 ——(開爾文勛爵) 英格蘭 (1824年 - 1907年)
Joseph Wilson Swan (1828年 - 1914年)
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 ——英國 (1831年 - 1879年)
Jožef Stefan ——奧匈帝國,斯洛維尼亞 (1835年 - 1893年)
恩斯特.馬赫 ——奧地利 (1838年 - 1916年)
Josiah Gibbs (1839年 - 1903年)
恩斯特.阿貝 ——德國 (1840年 - 1905年)
Marie Alfred Cornu (1841年 - 1902年)
詹姆斯.杜瓦 ——英國 (1842年 - 1923年)
Osborne Reynolds ——英國 (1842年 -
1912年)
路德維希.玻耳茲曼 ——奧地利 (1844年 - 1906年)
Roland E?tv?s ——匈牙利 (1848年 -
1919年)
Oliver Heaviside ——英國 (1850年 -
1925年)
George Francis FitzGerald ——愛爾蘭 (1851年 - 1901年)
約翰.玻因廷 ——英國 (1852年 - 1914年)
亨利.龐加萊(Henri Poincare) (1854年 - 1912年)
約翰尼斯.里德堡 ——瑞典 (1854年 - 1919年)
Edwin Hall ——美國 (1855年 - 1938年)
約瑟夫.約翰.湯姆遜 (1856年 - 1940年)
亨利希.魯道夫.赫茲 ——德國 (1857年 - 1894年)

20世紀著名物理學家:
Hannes Alfven ——瑞典 (1908年 -
1995年)
亨利.貝克勒爾 ——法國 (1852年 - 1908年)
Felix Bloch ——瑞士 (1905年 - 1983年)
尼爾斯.玻爾 ——丹麥 (1885年 - 1962年)
Satyendra Nath Bose ——印度 (1894年
- 1974年)
路易斯.維克托.德.德布羅意 ——法國 (1892年 - 1987年)
瑪麗.居里 ——波蘭 (1867年 - 1934年)
Fritjof Capra ——奧地利, 美國 (1939年 - )
保羅.安德列.莫里斯.狄拉克 ——英國 (1902年 - 1984年)
弗里曼.戴森 (Freeman Dyson) ——英國, 美國 (1923年 - )
保羅.厄倫費斯特 ——奧地利 (1880年 - 1933年)
艾伯特.愛因斯坦 ——瑞士, 美國 (1879年 - 1955年)
恩里科.費米 ——義大利 (1901年 - 1954年)
理察.費曼 ——美國 (1918年 - 1988年)
默里.蓋爾曼 (Murray Gell-mann) ——美國
(1929年 - )
維爾納.卡爾.海森堡 (1901年 - 1976年)
史蒂芬.霍金 ——英格蘭 (1942年 - )
Edwin Jaynes ——美國 (1922年 - 1998年)
萊夫.達維多維奇.朗道 ——蘇聯 (1908年 - 1968年)
Irving Langmuir ——美國 (1851年 -
1957年)
約翰.馮.諾伊曼(John von Neumann) ——奧匈帝國, 美國 (1903年 - 1957年)
羅伯特.奧本海默 ——美國 (1904年 - 1967年)
泡利 ——奧地利 (1900年 - 1958年)
馬克斯.普朗克 ——德國 (1858年 - 1947年)
John Polkinghorne ——英國 (1930年 -
)
威廉.康拉德.倫琴(Wilhelm Conrad R?ntgen) (1845年 - 1923年)
歐內斯特.盧瑟福 ——紐西蘭, 英格蘭 (1871年 - 1937年)
埃爾溫.薛丁格 ——奧地利 (1887年 - 1961年)
尼古拉.特斯拉 ——奧匈帝國, 美國 (1856年 - 1943年)
Steven Weinberg ——美國 (1933年 - )
Arthur Wightman ——英國
Eugene Wigner ——奧匈帝國, 美國 (1902年 - 1993年)
吳有訓(Woo YH) ——中國 (1897年-1977年)
趙忠堯(Chao CY) ——中國 (1902年-)
吳健雄(Chien-Shiung Wu) ——中國, 美國 (1912年-1997年)
李政道(Tsung Dao Lee ) ——中國, 美國 (1926年-)
楊振寧(Chen Ning Yang) ——中國, 美國 (1922年-)
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中國, 美國 (1936年-)
朱經武 (Paul Ching-wu Chu) ——中國, 美國 (1941年-)
愛德華.威滕 (Edward Witten) ——美國
湯川秀樹(Yugawa Hideki) ——日本 (1907年 - 1981年)
朱光亞 ——中國

10. 中國傑出的物理學家有哪些人

中國十大物理學家簡介和名言 
1、 楊振寧 
 簡介   楊振寧,安徽省合肥市人。著名美籍華裔科學家、物理學大師、諾貝爾物理學
獎獲得者。1957年由於與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觀念被實驗證明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其於1954年提出的規范場理論,則於70年代發展成為統合與了解基本粒子強、弱、電磁等三種相互作用力的基礎;此外並曾在統計物理、凝聚態物理、量子場論、數學物理等領域做出多項卓越的重大貢獻。  名言    成功的奧秘在於多動手。 
2、 李政道 
 簡介  李政道,1957年,他31歲時與楊振寧一起,因發現弱作用中宇稱不守恆而獲得
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的這項發現,由吳健雄的實驗證實。李政道和楊振寧是最早獲諾貝爾獎的華人。 
 名言    如果沒有一個所有的錯誤都犯了以後,最後的結果當然是對的。 
3、 丁肇中 
 簡介   丁肇中,1936年出生,美國實驗物理學家。漢族,祖籍山東省日照市濤雒,華
裔美國人,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曾獲得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曾發現一種新的基本粒子,並以和自己中文姓氏「丁」類似的英文字母「J」將那種新粒子命名為「J粒子」。 
 名言   最浪費不起的是時間。 
4、 鄧稼先 
 簡介  鄧稼先,中國傑出的科學家、中國「兩彈」元勛,先後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和美
國普渡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50年回到祖國;他參加組織和領導我國核武器的研究、設計工作,是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從原子彈、氫彈原理的突破和試驗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製試驗,均做出了重大貢獻;作為主要參加者,其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鄧稼先被被稱為「中國原子彈之父」。 
 名言   一不為名,二不為利,但工作目標要奔世界先進水平。 
5、 高錕 
 簡介   高錕,華裔物理學家,高錕為光纖通訊、電機工程專家,華文媒體譽之為「光
纖之父」、普世譽之為「光纖通訊之父」,正是光纖通信為當今互聯網的發展鋪平了道路,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 名言   可以說不聽話就是頑皮,但如果做一點不正常的東西,人家沒有做過的,那個
不應該算是頑皮的,那個是「小孩子的自由」。  
6、 王淦昌 
 簡介   王淦昌,中國實驗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線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
開拓者,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被譽為「中國核武器之父」、「中國原子彈之父」。在70年科研生涯中,他奮力攀登,取得了多項令世界矚目的科學成就。 
 名言    黨的信任,人民的重託,自己幾十年來的追求、期望,都落實到我將要接過的
這一副沉沉的擔子上。我有許多話要說,但當時我只說了一句話:「我要以身許國。」。 
7、 錢三強 
 簡介   錢三強,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父親錢玄同是中國近代著名的語言文
字學家。他是第二代居里夫婦的學生,又與妻子何澤慧一同被西方稱為「中國的居里夫婦」,他是中國發展核武器的組織協調者和總設計師,中國「兩彈一星」元勛。人稱他領導的研究所「滿門忠烈」。 
名言    古往今來,能成就事業,對人類有作為的,無一不是腳踏實地攀登的結果。 
8、 錢學森 
 簡介   錢學森,是人類航天科技的重要開創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領域的世界
級權威、空氣動力學學科的第三代摯旗人,是工程式控制制論的創始人,是二十世紀應用數學和應用力學領域的領袖人物——堪稱二十世紀應用科學領域最為傑出的科學家,他在上世紀40年代就已經成為和其恩師馮·卡門並駕齊驅的航空航天領域內最為傑出的代表人物,成為二十世紀眾多學科領域的科學群星中,極少數的巨星之一;錢學森同志也是為新中國的成長做出無可估量貢獻的老一輩科學家團體之中,影響最大、功勛最為卓著的傑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國愛國留學歸國人員中最具代表性的國家建設者,是新中國歷史上偉大的人民科學家: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火箭之王」、「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中國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 名言   我姓錢,但我不愛錢。 
9、 嚴濟慈 
 簡介   嚴濟慈,獲法國國家科學博士學位。曾在上海大同大學、中國工學、暨南大學
和南京第四中山大學任教授。在巴黎大學光學研究所和法國科學院大電磁鐵實驗室從事科研工作。曾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長、兼鐳學研究所所長、物理學會理事長。  名言     要教好書,除要有真學問外,一要大膽,二要"少而精",三要啟發學生,
識別人才。 
10、 朱棣文 
 簡介   朱棣文,美國華裔物理學家,生於美國聖路易斯;因「發展了用激光冷卻和捕
獲原子的方法」而獲得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現任美國能源部部長。 
 名言    我們不一定要是天才,但我們知道自己的目標和計劃;我們會時常受到挫折,
但不要失去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