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正常基因與致病基因的哲學關系
從基因間關系看f與r互為什麼基因(1)已知b與R、B與r基因有連鎖現象.現用紅花長花粉粒(bbRR)親本與紫花圓花粉粒(BBrr)親本雜交得F1,F1的基因型是(2)已知紅花基因(b)與長花粉粒基因(R)之間的交換值為12%,b與R、B與r基因有連鎖現象,所以產生雌雄配子機會如下:BR6%、br6%、Br44%、bR44%,受精自由結合,則後代紅花(bb)的概率為6%×6%+44%×44%+2×6%×44%=25%=14.(3)已知紅花基因(b)與長花粉粒基因(R)之間的交換值為12%,b與R、B與r基因有連鎖現象,所以產生雌雄配子機會如下:BR6%、br6%、Br44%、bR44%,受精自由結合,得到純種紫花長花粉粒BBRR的機會=6%×6%=036%.(4)由題意分析已知F2中出現純種紫花長花粉粒個體的概率是0.36%,若要F2中出現9株純種紫花長花粉粒植株,F2群體至少應種9÷0.36%=2500(株).故答案是:
㈡ 哲學可不可信為什麼有個學哲學的人說,人的基因決定一切,人從一出生就被註定好了,劣質基因就被淘汰,
信與不信是種態度 而且有樂觀與不樂觀之分!!多多讀書 多多思考
親,如果你認版可我的回答,請權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上評價點【採納回答】即可。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同時, 祝你生活愉快!!
㈢ 基因是生命獨有的嗎生命什麼時候開始有基因了基因會隨生命而去嗎基因會成為哲學嗎
這是一系列特別深奧的話題,可以這樣來思考:獨有的基因是生命嗎?基因什麼時候開始有生命了?生命會隨基因而去嗎?哲學會成為基因嗎?如果把你的問題都反過來問。你就會發現,基因和生命的問題不是獨立的某個問題,而是有關聯的問題。這種關聯性,只能讓我們得到某種超於語言判斷的啟悟。基因和生命是相伴的,基因是活的,或許是我們賦予了基因以生命,學習會讓我們的基因發生改變。諸如此類。那麼,再轉而回答你的問題,我得到的啟悟是:生命不是獨有基因,基因或許是一種獨立存在的事物,它不會隨著生命而去,基因會成為我們哲學的動機。而且,當我們踏入生命河流的時候,我們不可能回過頭來,想要改變我們的過去,我們能改變的,只有不斷迎接未來的態度。就像基因一樣,我們不可能通過改變我們的基因變成一個完美的存在,我們只能順著基因的腳步,摸索未來的方向。我們和基因共存。(寫得比較零散,或許有時間會做整理。謝謝你的提問,很有啟發!)
㈣ 人們對致病基因的發現說明了哪些哲學道理
首先要肯定哲學中的可知論
然後就是體現了認識的反復性
由於人受到主觀性和實踐水平的內在原因限制以及客觀世界是不斷變化的外在原因限制
導致了人不可能一次性認識事物
必須在實踐和認識之間反復的進行才能越來越認識事物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之前人們並不知道致病基因
現在知道了
是實踐推動的
所以時間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人們發現致病基因是為了更好的治病
所以
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望採納
謝謝,
㈤ 哲學內因指哪些
這個必須與「外」的概念一起探討才可以回答清楚。哲學是要涵蓋宇宙世界至微至大的所有一切。例如,人、椅子、恆星、細胞、基因、社會、DNA、蘋果、貓、汽車、保險套等等。系統有大小之分,互相包含。
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比如說人的內因,這就包括自己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基因、智力、情感、閱歷經驗、人生經歷等等。這些都是你的內因,他們會影響你的行動思考,和對外在世界的影響。「你」這個「人」的系統,所包括的一切區別於外界的就是內因。
然後,「你」這個「人」這個系統又包括了很多下級系統,比如血液循環系統、腦系統、淋巴系統、細胞系統、細胞核系統、DNA系統、基因系統、原子系統、電子系統、誇克系統,,,,,,每一個系統都有明顯區別於外在系統的完整系統性,系統之內為內因,系統之外為外因。系統可以無窮細分,無窮擴大。比如說「你」是很多誇克洗系統組成的,也可以說你是宇宙「上帝」系統的一部分。誇克可以成為你的一個小內因,你可以成為宇宙「上帝」的一個小內因。。。
㈥ 轉基因的問題的哲學分析
關於這件事情,科學是要建立在良心之上的。
如果本來就是憑良心做的,那麼也沒什麼好說的,不過如果有些所謂的副作用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是有人刻意為之的,那麼性質就不同了。
轉基因本來沒有錯,可惜的是,人有沒有問題,誰都不清楚。
㈦ 哲學和生物學是什麼關系
每個學科之間抄都不是孤立存在襲的,都有交叉滲透。哲學和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在某個角度和層面有著一致性,即對世界與人類終極問題的探索與思考,本文從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視角,對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習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思考,論述了哲學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中的滲透。
㈧ 什麼是生命哲學哲學研究的是什麼
現在哲學有唯心唯物的兩個派別,相互和各自的打架現象也很多啊。 不過我個人認為回其實對於人和生物答體來說是二者兼有的。正如矛盾論一樣的二者不可分但也相互克制一樣。只有兩者平衡了才是達到哲學要達到的最高境界。孤陋寡聞的我現在還沒看到有幾個「現代」人研究到了二者並存的地步了。
最後送上王守仁的四訣吧。 也許你能悟出其中道理。理在其中,不悟難得。
無善無惡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㈨ 凡事植入了哲學基因,便上升到新的層面.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當懂了哲學後,就具有了指導一切事情的高度,比如可以讀一讀叔本華、尼采,當然還有黑格爾大師是必不可少的
㈩ 哲學和科學的關系是怎樣的
哲學和科學的關系是怎樣的
哲學一詞,是近代日本學者針對古希臘或西方的「Philosophy」(愛智慧之學)的譯詞。那麼,哲學在人類歷史上,最初就是由希臘古哲人泰勒斯與中國古哲人老子率先針對世界本原第一次理性地提出追問。希臘古哲人在追問世界本原時說,「水」是萬物的本原,「水」是萬物的始基。而中國古哲人在追問世界本原時說,「道」是萬物的本原,「道」是萬物的始基。進而,希臘古哲人與中國古哲人以理性的方式解釋世界本原時,兩者以不同的辯證思維方式所代表的形而上學,分別稱之為古希臘哲學和中國哲學。古希臘哲學和中國哲學的誕生,說明了希臘古哲人和中國古哲人,從「有神」的思維向「無神」的哲學思維躍遷的重要標志。
針對西方哲學而言,古希臘哲人的學說思想是後西方哲學的思想根基。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Thales,約公元前624年?約公元前546年)在解釋世界的本原時,雖然他沒有留下任何的學說文字,但從西方哲學史的研究,追溯到他的哲學觀點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水生萬物,萬物復歸於水」。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提出的第一哲學命題是「水是萬物的始基」,就是古希臘的哲人最初的哲學思考。希臘古哲人第一哲學命題的思考,已經不是主觀上的「神」,而是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樸素辯證法、樸素的生活經驗中間所感受到現象界「實有」的存在,進而也作為西方哲學誕生的起點。
中國古哲人老子(Lao zi 約公元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是中國哲學的奠基人,其哲學思想反映在他的著作《老子》之中,而且《老子》的哲學思想基因來自於更早上古的《易經》。古哲人老子的「道生―道德―道相―道勢」宇宙論框架的理論學說,代表著中國最高的形而上學,也代表著中國哲學思想的基本精神。古哲人老子建構「道」的學說,就是在探尋、解釋宇宙世界的本原問題。而且,迄今為止是老子率先提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原,萬物皆從道中產生,最後又復歸於「道」;並且,《老子》解釋了是「誰」創造了宇宙世界,解釋了宇宙世界的「第一推動者」的陰陽行為原則之德,以及解釋了宇宙萬物都遵循服從於「自然的目的」之德之行;即「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的「道」在生化萬物的活動中始終遵從自然的目的,亦即「道法自然」。所以說,古哲人老子建構「道」的學說,代表著中國古哲人主體從「有神」的思維向「無神」的哲學思維躍遷的重要標志。而且,老子的哲學思想已經遠遠、遠遠地超出樸素的唯物主義、樸素辯證法、樸素的生活經驗中間所感受到現象界「實有」的存在。所以說,老子的哲學思想,後人是難以企及的。
因此說,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在思想基因上就有本質上的不同,也就是說,中國「哲學」的學說和西方的「Philosophy」的學說,在其哲學概念范疇有本質上的不同。
古希臘哲學和中國哲學的誕生,說明了人類的思維從「有神」的思維向「無神」的哲學思維躍遷,說明了人類要探尋、解釋宇宙世界的本原,進而透徹地去認識「自然的目的」,以及解釋「自然的目的」決定「人類的目的」的客觀行為規律。這就是說,宇宙世界的本原,在生化萬物的活動中有客觀的行為規律與生化的目的(絕對不是反過來說,是由「人類的目的」來決定「自然的目的」)。
人類針對「宇宙世界的本原」或「自然的目的」的研究,就是研究最高、最為普世的、絕對性的自然價值取向客觀的行為規律,也就是研究宇宙萬物的行為規律。那麼,宇宙萬物的行為規律,當然也包括「人類的行為」與「人類的目的」,即人類倫理道德價值取向及最終目的。
「人類的目的」之上有一絕對性的「自然的目的」,而且「人類的目的」要遵從「自然的目的」。這也就是說,人類認識主體所認識的自然科學規律、社會科學規律、思維科學規律,都要遵從自然價值取向客觀的行為規律,或者說,人類認識主體所認識的物理化學規律、生物生理規律、萬物及人的倫理,都要遵從自然價值取向客觀的行為規律。
人類「哲學」的誕生,說明了哲學研究的主題與目的。那麼,我們如何給哲學下定義呢?
針對西方哲學,由於古希臘哲人七聖無法透徹地解釋宇宙世界的本原,及以無法解釋宇宙萬物的行為原則之德之真理,使得希臘哲學無法給出人類世界之上的、絕對性為准則標準的道德普遍行為原則。進而,希臘及西方古人在主觀上推崇「神」的社會,自然而然地就主導了西方古人的世界觀,進而形成了西方宗教及宗教的神學。西方世界到了中世紀,天主教在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占據了統治地位,哲學成了神學的婢女。然而西方世界進入17?18世紀這個時期,歐洲人的思想從宗教的彼岸世界返回到了塵世的此岸。因此,近代西方哲學不再追問反思「上帝」,不再尋求事物的最終原因,不再尋求事物的終極本體,進而轉向現象界尋求事物的「所以然」。正因為,西方哲學轉向尋求事物的「所以然」,這就推進了西方哲學在「現象界」尋求對事物的感性與知性的結合,直觀與思維的結合,立足於知識與對象之間的關系,尋求事物的概念、判斷、推理演繹以及實踐驗證性,進而促進了「形式邏輯」為主導的各個門類科學的大發展(促進了數學、天文、物理學、化學、生物、地理等各個門類學科的大發展)。
在現代,隨著科學不斷地發展,以語言學、心理學、邏輯學、行為學、信息學、腦科學等,為主要內容的「思維科學」在飛速發展。「思維」作為「思想」的對象,已經日益成為「科學」的領域。而且,世界的三大領域――自然、社會和思維,都已經成為「科學」的對象。因此,由於科學的飛速發展和輝煌成就,現代西方哲學被趕出了知識論這一世襲的領域,使得「所以然」的哲學走向衰敗。
雖然,西方哲學捨去了「上帝」的追問與反思的主題,但是西方哲學在哲學層面里還是存在多姿多彩的哲學觀及學說。西方哲學走到現代,所形成的哲學理論有各個派別的哲學觀,而且可以概括出「普遍規律說」、「認識論說」、「語言分析說」、「存在意義說」、「精神境界說」、「文化批判說」、「文化樣式說」、「實踐論說」。現代的西方哲學觀在總體上,無論是否定本體論,還是把本體論歸結為研究人的存在,反映出現代西方哲學發展到21世紀,卻是反「普遍規律說」或「本體說」。而且,現代西方哲學標榜自己達到了一種自覺,他們認為所謂的「本體」很可能是我們人類思維杜撰出來的一種假象,而真正可驗證的、明證性的東西只有那些現象。然而幾千年來哲學家爭論的絕對不是現象,而是現象背後的本質。雖然說,有的西方哲學家說這個本質是物質,有的西方哲學家說這個本質是精神,爭論了2000多年至今還是沒有結果。在這種情況下,21世紀的西方哲學家們沒有進一步地去探尋宇宙的本體,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宣稱這些關於本體的爭論都是一些無聊的爭論。這說明現代西方哲學不再追問「宇宙本體」、「宇宙本體的行為原則」的存在,反而說「本體」本身可能就是人類思維杜撰出來的東西。從這種意義上來看,21世紀的現代西方哲學好像達到了一種大徹大悟的水平,他們公然主張人類沒有必要再追問本體,只需關注現象就夠了。雖然這種見解好像是現代西方哲學的明智之處,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恰恰也是現代西方哲學的一種無奈。其原因是,西方哲學(包括現代西方哲學)的思想基因就是古希臘哲學思想。然而,希臘古哲人七聖,雖然理性地區別了主觀的「神」,但在現象界里還是無法解釋「上帝」及「上帝的行為原則」這第一哲學命題,進而使得後西方哲學的思想,失去了哲學第一命題的主題。這就是,為什麼現代西方哲學家認為所謂的「本體」很可能是我們人類思維杜撰出來的一種假象。
由於現代西方哲學觀發生了轉向,其「語言轉向」、「存在轉向」、「文化轉向」作為人的存在方式的哲學思考及學說,實際上都屬於人類自身的「實踐論說」。所以,現代西方哲學觀轉向的學說,都避開了追問和回答宇宙本體的存在、宇宙本體的價值存在,使得這些哲學觀轉向的學說,無法解釋自然的價值取向客觀的行為規律的絕對依據,從而也就無法真正地解釋「人的意義世界」。我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其原因是,「自然的目的」決定「人類的目的」,而絕對不是反過來說,由「人類的目的」來決定「自然的目的」。
針對中國哲學而言,中國哲學從誕生起中國哲人一直沒有間斷地在研究中國哲學的基本問題。中國哲學的基本問題是「道之性」與「道之生」,以及「天人合一」的關系問題。也就是說,中國哲學是關於宇宙萬物的起源與生化及其普遍行為規律,以及「人類的目的」與「自然的目的」相統一的學問。因此,根據中國哲學形態,哲學可以這樣來定義:
人類在愛智慧的過程中,研究「自然的目的」與「人類的目的」及其辯證統一的形而上學,稱之為哲學。
正因為,「自然的目的」與「人類的目的」是無法直接看到的,也是不可聞的、不可摸的,然而「她」是「形而上」的客觀存在,而且是人可思維的對象。所以說,中國哲學就是「道的形而上學」,就是人類「哲學」所要研究的主題與目的。
中國哲學的「物質與精神」范疇,是針對宇宙世界上的一切物質形態與行為精神(既包括自然領域里的物質形態與行為精神,也包括社會領域里的物質形態與行為精神)的抽象和概括。亦即,中國哲學是解釋宇宙的物質世界是精神世界的本體,精神世界依存在物質世界之中,而共同存在的客觀實在性之真理的學問。即解答了客觀不存在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誰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關系問題。
正因為,哲學是研究「自然的目的」與「人類的目的」及其辯證統一的學問,那麼,在科學界是沒有哪一門學科的學說針對哲學的主題與目的,可以在「形而下」的對象中能清楚的解答。也就是說,科學范疇決定了有各個門類具體的研究領域,而且,各個學科研究事物的思維方式,在各自的學科領域都是一種「有」的思維方式,這就使得各個門類具體的科學通過各自具體的某一知識對象領域的研究,無論如何都無法推理、演繹出「宇宙本體的意義」和「人的世界意義」,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問題。所以,人類哲學的產生,就是為了尋求事物的最高原因及行為原則,就是為了尋求人類的最終目的。
哲學從最高層次上講,哲人所給出的哲學概念范疇要具有最高性、絕對性、普遍性。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宇宙本體生化萬物,其宇宙本體之性與宇宙本體之生的行為規律,就是宇宙萬物之性與宇宙萬物之生所展現出的自然客觀行為規律,而且是唯一終極性、絕對性、普遍性的。哲學用一句話簡單來概括,就是「用一個絕對的『性』來解釋世界的統一『性』」的學說。進而,這就是為什麼說,真正的哲學理論研究的結果具有普遍性、真理性、指導性。
然而,科學范疇決定了有各個門類具體的研究領域。那麼,研究各門類領域的學者所給出的科學概念范疇,具有針對性、相對性。至於,學科的哲學,是狹義相對性的,或哲學層面里的學說,如:某某學科領域的哲學;學科的哲學博士稱謂等。?:這里不談非學術俗稱泛化的哲學或哲理。所以說,中國哲學、西方哲學、哲學,不能簡單地、形而下地僅僅在「哲學」字義中等同的去解說。
哲學和科學的關系,從上述可以得知,哲學概念具有普遍性,科學概念具有相對性,這兩者是不同的,不要簡單地混談、替代,以及泛化。而且我們要正確的理解哲學和科學之間辯證統一的關系。
針對宇宙本原而言,我們人類是不可能採用什麼樣的科學技術手段能跳出宇宙,用什麼樣的科學技術從宇宙以外回過頭來看宇宙。而且,我們無法用科學來實證宇宙的起源。進而,人類只能通過科學的支撐,以哲學理念的方式理解世界和解釋世界的起源(哲學思維與科學思維要辯證統一)。
這里特別指出:
中國哲學在世界哲學形態中有自我獨有的概念范疇。那麼,關於中國哲學概念范疇的研究,之所以會成為研究中國哲學的基本問題,是因為以西方哲學的基本問題,作為研究中國哲學基本問題時,就會產生錯置、歧義與失真。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因為,西方哲學的基本問題捨去了「上帝」的追問與反思,進而西方哲學也就無法解釋「上帝」及「上帝的行為原則」。而且,中國古哲人所說的「天帝」,不是西方人頭腦中的「天主」或「上帝」,中國智慧不需要上帝這個理念。尤其是,中國古典文獻,或者是中國哲學被後人譯成西方語言,一開始就被套上基督教的神學框架,這種「基督化」的烙印至今隨處可見。在漢英詞典中對於中國哲學概念詞彙有不少欠妥的譯法,這也使得我們無法透徹地去理解中國哲學的基本問題,以及也影響了後學。
中國古哲人孔子(Kong zi公元前551年至479年)是中國倫理哲學的奠基人。古哲人孔子的「道―德―仁」理論道德框架與「仁―義―禮―智―誠」實踐道德框架的倫理學說,代表著中國最高的倫理形而上學,也代表著中國「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基本精神。
古哲人孔子建構的「道―德―仁」理論道德框架,就是在探尋、解釋宇宙萬物的倫理問題。而且,迄今為止是孔子率先提出:「天道」存在的萬物「陰陽行為原則」的道之德,就是「人道」之上的道德行為准則,也就是人類世界的道德普遍原則;並且,孔子解釋了人的本性之仁性的自然德性,其倫理道德價值的終極依據,就是遵從「道之德」這唯一人類之上的無時間、絕對性的陰陽行為原則。
所以說,古哲人孔子解釋了「人類的目的」與「自然的目的」相統一,就是人類倫理道德價值的最終目的;即「天人合一」的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