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關哲學與思想
二者都與人類思維有關,互相衍生又互相豐富。但二者並不等同。
1,哲學是一門思維的科學,屬於學術。思想是人類把握世界的一種意識活動,屬於行為。
2,先有思想後有哲學,但哲學又使思想豐富。如果沒有思想,絕對不會有哲學。但如果沒有哲學,思想又絕不會有如此豐富,因為任何一種學術的思想都會與哲學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比如笛卡爾是數學家,但他的數學思想有著哲學的思辨色彩。牛頓作為物理學家,最後向宗教(哲學)皈依。
3,一個腦袋可以不懂哲學,但他肯定是思想的物質載體。
4,哲學是有體系的,思想可以是凌亂的。
㈡ 函數的連續性與間斷點所反應的職業道德和哲學思想
解:根據連復續定義:制 lim(x→0-)f(x)=f(0)=0 lim(x→0+)f(x)=lim(x→0+) sin[4/(x2-4)] =-sin(1/2) lim(x→0-)f(x) ≠lim(x→0+)f(x) x=0是跳躍間斷點(第一類間斷點)
㈢ 王守仁的哲學思想之間有什麼聯系
王守仁的哲學思想無非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這幾點。它版們之間又是有權內在聯系的,這就是:「心即理」是「知行合一」說的理論基礎,「致良知」則是「知行合一」說的進一步發展和深化。但必須指出的是,王守仁的哲學是為封建統治者的利益服務的,這體現在他的社會倫理思想上。
㈣ 哲學思想有哪些
哲學思想有中國的人之間關系的思考、印度的對神的思考、希臘的自然和人思考等。
哲學既是關於方法論的學問,
也是關於世界觀的學問,
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
㈤ 弗洛伊德的主要哲學思想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是建立在他的獨特的心理學理論的基礎上的,"精神分析學"作為一個理論體系,原先在弗洛伊德那裡也首先是指一種以潛意識為研究對象的心理學科分支.弗洛伊德認為,人的潛意識也是一種真實存在,它雖然無法用單純的物理學,化學,生理學的概念來解釋,但還是有原因可尋的.由於弗洛伊德開創性的工作,人的潛意識成了科學研究的對象,精神分析學也從而成了一個心理學新的學科分支的代名.
但是弗洛伊德並不滿足停留在這一步,他又進一步"向前推進"了他的學說.自1910年發表《精神分析引論》以後,他的研究進入了新的階段.這時,他明顯地開始認識到自己在心理學上的基本發現具有更加廣泛的意義,他的學說對人類問題提供的解釋遠遠超出了神經精神病學的狹隘范圍.於是,他的立足點越來越高,探討的問題愈來愈一般化,研究的對象從精神病患者擴大到了整個人類,把他的心理學中的基本原理廣泛地應用到人類社會生活和文化歷史發展的各個領域.弗洛伊德研究的內容已超出了關於心理治療方法和關於潛意識心理過程的一般性理論的范圍.他使他的研究哲學化了,他的精神分析學成了一種哲學,一種社會歷史學說.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精神分析學又獲得了"弗洛伊德主義"的稱號.
弗洛伊德自以為通過把他的精神分析理論應用於社會現象領域,他的學說就大大地向前發展了.實際上,事與願違,他的學說因此而出現了深刻的危機.他還在世的時候,他創立的精神分析學派已出現分裂.最早起來修正他的學說的是他的兩個高足--阿德勒與榮格.阿德勒提出了所謂"個體心理學".榮格則提出所謂"分析心理學".
弗洛伊德去世後,居住在美國的以弗羅姆,霍尼(K.Horaney)為主要代表的一批年輕的精神分析學家,對弗洛伊德的學說作了更加系統的修正.他們認為,精神分析學向"社會心理學"方向發展本身沒有錯,錯就錯在片面地強調了人作為生物所具有的本能和慾望,忽視了社會因素對人的作用.於是,他們在基本保持精神分析學原貌的前提下,強調了社會,文化因素對人格形成的作用.他們使精神分析學發展成一種"新弗洛伊德主義".
為了改變弗洛伊德忽視社會因素對人的作用的局限性,有些精神分析學家致力於把精神分析學"嫁接於"馬克思主義.他們認為後者雖然同前者是對立的,但卻深刻地說明了社會理論對人的影響,因此可以彌補前者的不足.這樣,從"新弗洛伊德主義"中又衍生出了所謂"弗洛伊德主義的馬克思主義".
三,精神分析學的自然科學和哲學前提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是有著自然科學和哲學前提的,它是弗洛伊德對他所生活的那個時代的科學文化知識的主觀選擇的結果.
1.自然科學前提
變態心理學.18,19世紀,在醫學研究中占統治地位的乃是機械唯物論的觀點,人們習慣於用生理機制上的障礙來解釋精神失常.後來,醫學研究中的無數臨床經驗表明,不少精神病患者的神經系統是完好無損的.這就啟迪人們,應當在心理方面去尋找精神病的根源.於是,變態心理學的研究應運而生.布魯爾和夏爾科是變態心理學的卓有成效的研究者.弗洛伊德通過他們受到了變態心理學的強烈影響.
達爾文的進化論.弗洛伊德承認,他從生物學的觀點看待人的傾向,以及關於人類行為的本性是被決定的"決定論"觀點,主要受了達爾文的進化論的影響.
赫爾姆霍茲學派的能量學說.弗洛伊德把這一學派在物理學研究中所提出的"能量"的概念和能量守恆定律引入心理學的研究中.他把人的整個機體看作一個能量系統,並認為,在這個能量系統中,除了以肉體的生理形式表現的機械能,電能和化學能以外,還有在心理過程中起作用的心理能,它們是能夠相互轉化的.他特別強調心理能是同性本能不可分割地聯系著的能,並把這種心理能叫做"里比多"(Libido)."里比多"是弗洛伊德學說中的一個核心概念.
2.哲學前提
萊布尼茲的單子論.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認為,一切現實的個別元素--單子--並不是物理的原子,甚至也不是通常意義的物質.每個單子是一種具有非常廣延性的精神實體.單子是活動和能的中心;一個單子的微覺合成許多單子的統覺.個別水滴的聲音微不可聞,無數水滴匯成的波浪澎湃的聲音除耳聾者外都可以聽到,前者名為微覺,後者名為統覺.據此,萊布尼茲還提出了無意識和意識的等差觀念.萊布尼茲的這些理論無疑地使弗洛伊德受到啟發.
赫爾巴特的意識閾理論,赫爾巴特把萊布尼茲的無意識觀念發展成為意識閾理論.他提出,被排擠於閾限以下的觀念是無意識的,一個觀念要沖出閾限上升到意識,必須和現存於意識中的其它觀念適合和一致,不一致的觀念不能在意識中共存.觀念之間存在著沖突,它們為了在意識中得到實現而進行積極的斗爭.他把因與現存於意識中的觀點相沖突從而被排斥於意識之外的觀念稱為"被抑制的觀念".赫爾巴特的這些想法對弗洛伊德有很大影響.
叔本華和尼採的唯意志主義.弗洛伊德在談到無意識過程的存在時說,"精神分析並不是首先邁出這一步的",真正作出"開創性貢獻"的是叔本華,他把叔本華稱為自己的"前輩".弗洛伊德創立精神分析學時,正值叔本華,尼採的唯意志主義廣泛流傳之時.叔本華,尼采等人所開創的現代西方人本主義哲學思潮,公開舉起反理性主義的旗幟,在探索人和世界的真正的內在本性的口號下,對包括資產階級古典人本主義傾向在內的歐洲理性主義傳統進行了公開的挑戰,他們要求哲學擺脫外在的虛幻世界的引誘而回復到內心世界,以此來改變歐洲哲學發展的方向.弗洛伊德吸取了這股思潮的主要觀點,從而他的學說也匯入了這股思潮.
㈥ 哲學有哪些思想
很難回答,你問的不清楚。
哲學思想,比如:物是觀念的集合 存在就是被感知 我思故我在 先天綜合判斷是構成知識的基礎 主體即實體 實體——神——自然 世界是由單子構成的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現象世界 家族相似
㈦ 哲學的根本思想是什麼
哲學的根本思想,就是試圖調和人類思想中的不一致性,確定某種普遍標准,然後按照這種標准,是任何各持己見的人都能夠同意它並以他為准則進行對話。比如,顯然,在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間,有著某種不可調和的東西。這兩個學說的負責人的學者,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全整性的論說,但是,至今還沒有一個哲學家能夠完全駁倒任何其他人的智慧。
所以,哲學的根本思想,唯物主義認為是物質,唯心主義認為是精神,宗教認為是上帝,存在主義認為是人的非理性的思維。
所以,世界需要哲學家,需要在這些不可調和的學說之間進行思考,以給出人類一份能夠普遍同意的學說標准,從而指導人類過一種善的生活。
㈧ 有關哲學家及其思想30個
蘇格拉底,出身於雅典,著名的哲學家。他被後人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哲學思想】要研究蘇格拉底的哲學信仰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由於他完全沒有留下半點自己的著作,我們只能從 柏拉圖和色諾芬的記載中加以探索,然而他們兩人的記載又往往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對於何者的記載更接近真相一直是爭論的話題。有些人認為蘇格拉底其實沒有任何特定的信仰,而是只會加以盤問每種信仰;在《理想國》中他發表的冗長理論其實是柏拉圖的想法。有些人主張他其實沒有半點自己的信仰和理論,但對此又有許多爭論,因為要從記載中區分柏拉圖和蘇格拉底兩人的概念相當的困難,同時要解釋他們的概念又更為困難。也因此,要從柏拉圖和色諾芬等人的記載中尋找蘇格拉底的理念並不簡單——必須留意這些理念很可能不是蘇格拉底本人所提出的,反而更接近於這些記載者自己的看法。 從對話錄里得到的證據顯示蘇格拉底只有兩個導師:文法家普羅迪科斯(Prodicus)、以及一名女祭司狄奧提瑪(Diotima),狄奧提瑪教導了蘇格拉底有關愛的知識。一些對話錄也顯示出蘇格拉底曾受到了當時的思想家如巴門尼德和阿那克薩哥拉的影響,歷史記載通常也將這兩人視為是蘇格拉底的導師。古典歷史學者John Burnet主張蘇格拉底的主要導師是阿那克薩哥拉派的學者阿基勞斯(Archelaus),有關阿基勞斯的記載其實也是蘇格拉底自己的理論。而Eric A. Havelock則認為蘇格拉底與阿那克薩哥拉派的關系證明了他與柏拉圖的哲學理念差異。 在蘇格拉底以前,希臘的哲學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麼,世界是由什麼構成的等問題,後人稱之為「自然哲學」。蘇格拉底認為再研究這些問題對拯救國家沒有什麼現實意義。出於對國家和人民命運的關心,他轉而研究人類本身,即研究人類的倫理問題,如什麼是正義,什麼是非正義;什麼是勇敢,什麼是怯懦;什麼是誠實,什麼是虛偽;什麼是智慧,知識是怎樣得來的;什麼是國家,具有什麼品質的人才能治理好國家,治國人才應該如何培養,等等。後人稱蘇格拉底的哲學為「倫理哲學」。他為哲學研究開創了一個新的領域,使哲學「從天上回到了人間」,在哲學史上具有偉大的意義。 蘇格拉底沒有著作,他的兩位弟子色諾芬和柏拉圖,都給他寫過卷帙浩繁的記述但兩人敘述的非常不同。現在關於蘇格拉底的思想的了解絕大多數是來自他的弟子柏拉圖的《對話錄》,《對話錄》是以蘇格拉底和別人的對話為內容展開的,但也因此我們通常很難分清哪些 思想是蘇格拉底的,哪些是柏拉圖的。 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心靈的轉向 從智者開始,古希臘哲學由注重對自然本身的研究轉變到注重對社會倫理和人的研究。但他們只停留在感性的階段,只能得出相對主義的結論。到蘇格拉底才根本改變了這種狀況。蘇格拉底要求作「心靈的轉向」,把哲學從研究自然轉向研究自我,即後來人們所常說的,將哲學從天上拉回到人間。他認為對於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無窮無盡的;感覺世界常變,因而得來的知識也是不確定的。蘇格拉底要追求一種不變的、確定的、永恆的真理,這就不能求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於己,研究自我。 他的名言是認識你自己。從蘇格拉底開始 ,自我和自然明顯地區別開來;人不再僅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種獨特的實體。 靈魂不滅說 蘇格拉底關於靈魂的學說,進一步使精神和物質的分化更加明朗起來。蘇格拉底以前的哲學家,早已有靈魂不滅的說法,已經有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對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學家對於靈魂的看法還比較模糊,有的還將靈魂看成是最精細的物質,因而,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界限還不明確。到蘇格拉底才明確地將靈魂看成是與物質有本質不同的精神實體。在蘇格拉底看來,事物的產生與滅亡 ,不過是某種東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將精神和物質這樣明確對立起來,成為西方哲學史上唯心主義哲學的奠基人。 尋求事物的普遍定義 據亞里士多德記載,蘇格拉底放棄了對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倫理問題上求得普遍真理,開始為事物尋求定義。他反對智者們的相對主義,認為「意見」可以有各種各樣,「真理」卻只能有一個;「意見」可以隨各人以及其他條件而變化,「真理」卻是永恆的,不變的 。在柏拉圖早期對話中,討論的主題幾乎都是如何為倫理道德下定義的問題。蘇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認識「美自身」、「正義自身」,這是美和正義的普遍定義,是真正的知識 ,也就是柏拉圖所說的「美的理念」、「正義的理念」。這是西方哲學史上「理念論」的最初形式。蘇格拉底還進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無窮無盡的,如果哲學只去尋求這種因果,就不可能認識事物的最終原因。他認為事物的最終原因是「善」,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論代替了對事物因果關系的研究,為以後的唯心主義哲學開辟了道路。 助產術和揭露矛盾的辯證法 蘇格拉底認為一切知識,均從疑難中產生,愈求進步疑難愈多,疑難愈多進步愈大。蘇格拉底承認他自己本來沒有知識,而他又要教授別人知識。這個矛盾,他是這樣解決的:這些知識並不是由他灌輸給人的,而是人們原來已經具有的;人們已在心上懷了「胎」,不過自己還不知道,蘇格拉底像一個「助產婆」,幫助別人產生知識。蘇格拉底的助產術,集中表現在他經常採用的「詰問式」的形式中,以提問的方式揭露對方提出的各種命題、學說中的矛盾,以動搖對方論證的基礎,指明對方的無知;在詰問中,蘇格拉底自己並不給予正面的、積極的回答,因為他承認自己無知 。這種方式一般被稱為「蘇格拉底的諷刺」。蘇格拉底的這種方法是由愛利亞學派的邏輯推論和愛利亞的芝諾的反證法發展而來的。在蘇格拉底的諷刺的消極形式中存在著揭露矛盾的辯證思維的積極成果。蘇氏自比產婆,從談話中用剝繭抽絲的方法,使對方逐漸了解自己的無知,而發現自己的錯誤,建立正確的知識觀念。這種談話也有幾個特點:第一、談話是藉助於問答,以弄清對方的思路,使其自己發現真理。唯在談話進行中,蘇氏則偏重於問,他不輕易回答對方的問題。他只要求對方回答他所提出的問題,他以謙和的態度發問,由對方回答中而導引出其他問題的資料,直至最後由於不斷的詰詢,使青年承認他的無知。在發問的過程中,蘇氏給予學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蘇格拉底反詰法(Socratic irony)。蘇格拉底的這種方法,在西方哲學史上,是最早的辯證法的形式。 從哲學思想的發展看,蘇格拉底提出精神實體和物質實體的區分,使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對立脫離了早期哲學的樸素狀態,進入更加成熟的階段;他將早期希臘哲學家們格言式的倫理思想提到了哲學的高度;他以邏輯辯論的方式啟發思想、揭露矛盾,以辯證思維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質 。這一切對哲學思維的發展都有貢獻。但是,他作為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系統的唯心主義哲學家,開始了誇大主體和理性、誇大抽象思維,以哲學唯心主義的神話代替宗教神話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