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羅汝芳哲學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羅汝芳哲學

發布時間: 2021-03-15 10:36:46

⑴ 王陽明到底影響了多少人

心學不但在中國發揚光大,還飄洋過海到了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特別對日本學術界以很大的影響,日本一位八十三歲的高僧拄著拐杖顫悠悠地把陽明學說帶回日本,沒想到竟風靡一時,學者雲集,還分成了不同的學派,陽明學說更是間接地為日本明治維新起了思想上的鋪墊作用。小日本奉心學為圭臬,心學在日本的地位,幾乎相當於文藝復興之於中世紀,尼采超人哲學之於德意志。日本用心學理念教化日本國民,去除私慾講究團隊精神,改造國民素質,短短幾百年從中國一個屬國發展為今天的世界經濟強國。在日俄戰爭中擊敗俄國海軍的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刻了一塊印章,一直佩戴在身,上面刻著「一生伏首拜陽明」。

據稱王陽明紀念館的雕像,在蘭亭的墓地都是日本人捐贈修建。足見日本人對陽明先生的崇敬之情。

由此可見,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隱形的大牛人,集哲學家、軍事家、文學家於一身,目前被公認「中國古代十大思想家」,但是在王陽明的一生中,他並不是把追求功名利祿,建立「事功」放在第一位,而是要做一個「大聖人」,追求道德修養人格的完善,並且把自己所學一點一滴教給眾人,讓「人人心中有定盤針」。因此,忙中偷閑或者落寞時的王陽明並沒有閑著,他開門受徒,著書立說,可謂桃李滿天下。作為教師,這一點恐怕值得學習。

⑵ 張學智的主要成果

類 成果名 出版單位 時間
《賀麟》 台灣東大圖書公司 1992.07
《緇門警訓》注譯 台灣佛光出版社 1997.04
《明代哲學史》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11
《心學論集》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6.10
《中國儒學史·明代卷》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1
合著 《中國文化導讀》 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1999.01
《中華文明史》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4
論文 《論賀麟前期思想的特點》 《中國哲學史研究》 1989年第3期 1989.07
《論王陽明思想的邏輯展開》 《北京大學學報》 1989年第4期 1989.07
《論王龍溪的「先天正心」之學》 《孔子研究》 1989年第4期 1989.12
《論賀麟對斯賓諾莎思想的吸收與改造》 《文史哲》 1990年第1期 1990.01
《論孔子的仁學及其現代意義》 《中國文化月刊》 第128期 1990.06
《略論賀麟的知行合一》 《北京大學學報》 1991年第1期 1991.01
《論賀麟「西哲東哲,心同理同」》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 1991年第3期 1991.05
《簡析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中的一般與特殊》 《中州學刊》 1991年第4期 1991.07
《賀麟的哲學翻譯》 《廣東社會科學》 1991年第4期 1991.08
《論賀麟的文化哲學》 《中國文化月刊》 第147期 1992.01
《賀麟的「新心學」》 《中國社會科學》 1992年第5期 1992.09
《賀麟與費希特謝林》 《哲學研究》 1992年11期 1992.11
《賀麟的新心學與黑格爾康德》 《北京大學學報》 1993年第1期 1993.01
《論聶豹的歸寂之學》 《孔子研究》 1993年第1期 1993.03
《論江右王門歐陽德的動靜體用合一說》 《中州學刊》 1993年第4期 1993.07
《論劉宗周的「意」》 《哲學研究》 1993年第9期 1993.09
《王陽明與費希特》 《中西哲學與文化》 第二輯 1993.12
《論劉蕺山慎獨之學》 《中國文化月刊》 第170期 1993.12
《黃綰「艮止」之學》 安徽人民出版社《明代思想與文化》 1994.01
《鄒守益「戒懼」之旨及其家學》 《中國哲學史》 1994年第1期 1994.02
《泰州後學羅汝芳的「赤子良心之學」》 《文化與傳播》 第二輯 1994.10
《王陽明的實踐的良知學與牟宗三的良知坎陷》 《新儒家評論》 第二輯 1995.07
《現代心學雙峰賀麟與牟宗三本體方法的比較》 《中國文化月刊》 第191期 1995.09
《憨山德清的以佛解老莊》 《道家文化研究》 第八輯 1995.11
《錢穆先生治朱子學之方法舉隅》 《原道》 第三輯 1996.01
《焦竑的儒釋道三學》 《中國哲學》 第十七輯 1996.03
《賀麟新心學——中國哲學現代化的一次嘗試》 《哲學雜志》 第17期 1996.08
《先秦諸子與百家爭鳴》(電視片腳本) 《神州學人》 1996年第5期 1996.11
《王時槐的透性研幾說》 《中國哲學史》 1997年第3期 1997.08
《黃宗羲心學論》 《國學研究》 第四卷 1997.08
《儒家文化的精神與價值觀》 《北京大學學報》 1998年第1期 1998.01
《王陽明致良知中道德理性和知識理性的結合》 《國學研究》 第五卷 1998.04
《98漢學研究國際會議綜述》 《中國社會科學》 1998年第4期 1998.10
《從紫柏真可看明代佛教的融通趨勢》 《世界宗教研究》 1998年第4期 1998.11
《從蕅益智旭看明代佛教的融通趨勢》 九州圖書出版社,《中國傳統哲學新論》 1999.03
《王夫之歷史觀新議》 北京大學出版社,《文化的饋贈》 2000.08
《從格物到致知——王夫之知識論探微》 北京大學出版社,《闡釋與建構》 2001.12
《王夫之天人視野中的性與命》 《哲學門》 2003年第1期 2003.11
《中國實學的義涵及其現代架構》(韓國文翻譯刊於《成均館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 《北京大學學報》 2003年第6期 2003.11
《王夫之<四書>闡說中的心與思》 《國學研究》第十二卷 2003.12
《包打天下與莫若兩行》 《文史哲》 2003年第2期 2003.3
《<中國哲學簡史>導讀》 中國紡織出版社,《與名家一起讀經典》 2003.4
《王夫之的格物知性與由性生知》 《北京大學學報》 2003年第3期 2003.5
《<顏氏家訓>與現代家庭倫理》 《中國哲學史》 2003年第2期 2003.5
《王夫之太和觀念中的誠與變合》 《中華文化論壇》 2004年第1期 2004.1
《從人生境界到生態意識--王陽明良知上自然的條理論析》 《天津社會科學》 2004年第6期 2004.11
王夫之《詩經》解說中的性情論 商務印書館《哲學、宗教、與人文》 2004.12
《王夫之<莊子通>對莊子的改鑄》 《哲學門》 2003年第2期 2004.3
《泰州學派的研究亟待加強》 《中國文化研究》 2004年第1期 2004.3
《王夫之<孟子>釋論中的性與形》 北京大學出版社,《中國哲學與易學》 2004.4
《程明道之生之謂性及其歧解》 北京大學出版社,《薪火集》 2004.5
《論牟宗三的「呈現」》 北京大學出版社,《觀瀾集》 2004.5
《王夫之衍老的旨趣及主要方面》 《北京大學學報》 2004年第3期 2004.5
《張岱年思想的特質與名稱》 《中國哲學史》 2004年第3期 2004.8
《懷特海與張岱年早期著作中的「事」概念》 《北京大學學報》2004年第5期 2004.9
《中國哲學中身心關系的幾種形態》 《北京大學學報》 2005年第3期 2005..5
《王夫之<春秋>學中的華夷之辨》 《中國文化研究》 2005年第2期 2005..5
《王夫之對禮樂的理學疏解》 《中國哲學史》 2005年 第4期 2005.11
《熊十力與牟宗三關於<大學>釋義的辯爭》 《北京大學學報》 2005年第6期 2005.11
《王夫之的〈春秋〉觀》 《國學研究》 第十六卷 2005.12
《王夫之<春秋>學中的霸者與郡縣》 《哲學門》 2005年第2期 2005.12
《從「雲門三句」看牟宗三哲學的詮釋點》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當代儒學的發展方向》 2005.6
From life state to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Volume 1, Number 2 2006.04
《方孝孺的儒學思想》 《中國儒學》第一輯 2006.11
《王夫之對禮的本質的闡釋》 《北京大學學報》 2006年第6期 2006.11
《後牟宗三時代本體與詮釋的一個可能方向》 《新哲學》第五輯 2006.2
《從熊十力的本體觀看其量論未造出之由》 《國際儒學研究》第十四輯 2006.3
《從的結構看李退溪的學問觀》 韓國成均館大學《儒教文化研究》第五輯 2006.3
《張居正吏治中的儒學》 《國際儒學研究》 第十五輯 2007.02
Several modes of body-mind relations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Volume 2, Number 3 2007.04
《牧隱李穡儒學思想的淵源與特點》 《哲學門》 總第十四輯 2007.04
《張居正的儒學與吏治》 北京大學出版社:《探索真善美》 2007.1
《明代<尚書>學中的擁蔡與反蔡》 《中國儒學》 第二輯 2007.11
《明代<詩經>學述要》 《國學研究》 第二十卷 2007.12
《朱子與艮齋的經世思想》 北京大學《韓國學論文集》第十六輯,韓文翻譯發表於韓國《艮齋學論叢》第6輯,2007年2月出版 2007.12
《丘濬<大學衍義補>中的儒學與政治》 清華大學出版社:《全球化時代的儒家倫理》 2007.2
《明代三禮學概述》 《中國哲學史》2007年第1期 2007.2
《王夫之的<周易>詮釋與明清學術嬗變》 韓國成均館大學《儒教文化研究》國際版第7輯,韓文版載成均館大學《儒教文化研究》第11輯 2007.2
《孫中山先生與中國傳統思想》 台灣《孔孟月刊》 第45卷第11期 2007.8
《焦竑的和會三教和復性之旨》 《國際儒學研究》第十六輯 2008.06
《明代春秋學述要》 《哲學門》總第十六輯 2008.1
《江右王門王塘南的哲學思想》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第十八卷第二期 2008.6
《丘濬<大學衍義補>中的禮樂教化》 《中國儒學》 第三輯 2008.9
《王夫之<尚書>詮釋中的實心實學》 《北京大學學報》 2009年第1期 2009.01
《呂坤對晚明政弊的抉發及其修身之學》 《中國哲學史》 2009年第1期 2009.01
《劉蕺山前近代意識中的善惡說》 韓國成均館大學《儒教文化研究》(國際版) 第十一輯 2009.02
《王夫之對明代嚴刑峻法的批判》 《國際儒學研究》 第十七輯 2010.01
《明代儒學與伊斯蘭文化的會通》 九州出版社《儒學的當代使命》 2010.04
《紀念孔子誕辰256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九州出版社:《儒學的當代使命》 2010.04
《王夫之<周易內傳>的解釋學》 《中國哲學史》 2010年第2期 2010.05
《江右王門聶豹、羅洪先的歸寂、主靜之學》 北京大學《儒藏》編纂中心《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 第二輯 2010.05
《明代制義的幾個階段及其與陽明學的關系》 《國學研究》 第二十六卷 2010.12
《王夫之對明代政弊的隱曲批判》 《哲學門》 第二十二輯 2011.01
《羅汝芳的平民教化與易庸貫通》 《陽明學派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九州出版社2011年 2011.01
《王夫之對乾卦時位的闡釋》 韓國成均館大學《儒教文化研究》 (國際版)第十五輯 2011.02
《王夫之乾卦闡釋的兩個面向》 《北京大學學報》 2011年第2期 2011.03
《王夫之<尚書>詮釋中的天人關系論》 九州出版社:《國際儒學研究》 第十八輯 2011.03
《王夫之心性觀新論》 《中國儒學》 第六輯 2011.05
譯著 《萊布尼茲和儒學》 江蘇人民出版社 1998.02
譯文 《王陽明獲得智慧的起點——心》 《社會科學家》 1987年第5期 1987.09
主編 《賀麟選集》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5
《儒學與當代文明——紀念孔子誕生255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全四冊)》 九州出版社 2005.6
其他 《回憶賀麟先生》 《哲學雜志》 1993年第1期 1993.01

⑶ 請提煉概括王陽明心學的主要哲學觀點,後世通過心學指導所取得的成就。近現代心學研究的名家。

前兩個問題網路。
近現代心學研究的名家:
冀元亨,王陽明入室弟子。
王龍溪,王陽明入室弟子。
錢德洪,王陽明入室弟子。
徐愛,王陽明入室弟子。
王心齋:創立了陽明學分支,泰州學派。
黃宗羲:為追隨者,梨洲學派創始者。
劉宗周:為追隨者,蕺山學派創始者
朱舜水:東渡日本,影響日本水戶學、武士道極深。
聶豹:王守仁編外弟子,心學忠實擁護者,後傳授徐階心學以致用。
徐階:心學傳人,明朝中興重臣,以心學行走嘉靖官場斗敗大奸臣嚴嵩。
張居正:心學傳人,明代著名政治家,斗敗高拱,萬曆的老師。
王棟:出自泰州學派。
朱恕:出自泰州學派。
顏鈞:出自泰州學派。
王襞:出自泰州學派。
羅汝芳:出自泰州學派。
何心隱:出自泰州學派。
李贄:出自泰州學派。
焦竑:出自泰州學派。
周汝登:出自泰州學派。
賀麟:創立新心學。
蔣慶:當代儒生,創立陽明精舍,治陽明學及春秋公羊經學。
蔣中正:中華民國軍事強人暨第一至第五任總統,多次自稱為王陽明的信徒,並把台北草山命名為陽明山以示紀念。

日本

會庵:高僧。
中江藤樹:近江聖人。
佐久間象山:兵家、思想家。
西鄉隆盛:倒幕魁首
吉田松陰 高杉晉作 河井継之助 東鄉平八郎
岩崎彌太郎:三菱財閥創立者。
伊藤忠兵衛
澀澤栄一:日本第一國立銀行創立者。 藤田伝三郎 渡辺祐策
広瀬武夫:日本軍神。
三島由紀夫:作家。
安岡正篤:思想家。
河井継之助 熊沢蕃山 船越清蔵 賴山陽 山田方谷

朝鮮:

李滉:朝鮮儒學泰斗,繼承發揚了陽明學。

.

⑷ 孔顏之樂,中國哲學史名詞解釋

孔顏之樂
緒論 宋明理學「孔顏之樂」問題的源起及研究概況,「孔顏之樂」和「樂」的幾種含義,宋明理學「孔顏之樂」問題提出的原因,宋明理學「孔顏之樂」問題的研究概況。
中文名
孔顏之樂
第一節
與「誠」一體之樂
第二節
「仁者與物同體」之樂
第三節
「純粹天理」之樂
思想內容
朱熹認為"孔顏之樂"包括三個方面和三個層次:"鳶飛魚躍"境界、"無一夫不得其所"境界和"萬物各得其所"境界.對於如何求得"孔顏之樂",朱熹在批判地繼承前人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套全面而系統的"無意必固我"、"內外交相養"的持敬方法和"以己及人""推己及人"之忠恕方法,以及推而至於至極的"致中和"方法.
「孔顏之樂」――宋明理學中的理想境界(李煌明)
本文認為:傳統上通過常把宋明理學分成理學、心學、氣學,這種分法實際只是從本體論上來看宋明理學。本體論並不是宋明理學核心所在,也不是宋明理學家們所最關切的問題。儒學本質上是安身立命之學,是成聖成賢之學。而宋明理學最為突出的、不同於其它各個時期的儒學便在於宋明理學最為注重理想境界。「孔顏之樂」正是安身立命的充分體現,又是理想境界――聖賢境界的標志。「孔顏之樂」的問題實際成了一個貫穿於整個宋明理學的核心問題。從「孔顏之樂」來看宋明理學,方可得宋明時期儒學家們思想之精髓。
與天地萬物同體境界
這種境界認為:「孔顏之樂」境界主要是與天地萬物同體之樂。其方法是直接從心上去體認「仁」、「時」、「道」、「自然」,往往不通過其它間接的手段而直指人與天地渾融一體的最高境界,以天地自然作為理想境界的標准。其最主要的特徵直接、自然、活潑、灑落、自由。持此觀點的 要有邵雍、程顥、謝良佐、陳獻章。
與「理」合一的境界
宋代理學中佔主流的觀點認為「孔顏之樂」是與「理」合一的境界。其方法主要是不斷地通過內在的「持敬」和外在「格物窮理」,由生而熟,最終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與「理」合一的境界。這種方法的主要特徵則是嚴肅、敬畏、警覺乃至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主要人物有程頤、朱熹、陳埴、曹端和胡居仁。
與事功合一的境界
認為「孔顏之樂」存在於「博施濟眾」的事業之中,不可離事而言「樂」。其主要特點是憂樂合一,樂便在憂中,甚至認為「憂」便是「樂」。其代表人物有張載、王漸逵等。
「性」「情」合一的境界
以王守仁為代表的一派認為「孔顏之樂」是每個人心中自然、自有之樂,是「心」原本具有狀態,是情與「性」即「良知」合一的境界。其方法主要通過「致良知」,按照自己內在的本心(本性)去做。其牲是事不離樂,與「心事合一」境界的觀點――樂不離事,剛好相對。其主要人物除了王守仁外,還有王艮、羅汝芳等

⑸ 孔顏之樂

朱熹認為"孔顏之樂"包括三個方面和三個層次:"鳶飛魚躍"境界、"無一夫不得其所"境界和"萬物各得其所"境界.對於如何求得"孔顏之樂",朱熹在批判地繼承前人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套全面而系統的"無意必固我"、"內外交相養"的持敬方法和"以己及人""推己及人"之忠恕方法,以及推而至於至極的"致中和"方法.

「孔顏之樂」――宋明理學中的理想境界(李煌明)

本文認為:傳統上通過常把宋明理學分成理學、心學、氣學,這種分法實際只是從本體論上來看宋明理學。本體論並不是宋明理學核心所在,也不是宋明理學家們所最關切的問題。儒學本質上是安身立命之學,是成聖成賢之學。而宋明理學最為突出的、不同於其它各個時期的儒學便在於宋明理學最為注重理想境界。「孔顏之樂」正是安身立命的充分體現,又是理想境界――聖賢境界的標志。「孔顏之樂」的問題實際成了一個貫穿於整個宋明理學的核心問題。從「孔顏之樂」來看宋明理學,方可得宋明時期儒學家們思想之精髓。
一、 與天地萬物同體境界
這種境界認為:「孔顏之樂」境界主要是與天地萬物同體之樂。其方法是直接從心上去體認「仁」、「時」、「道」、「自然」,往往不通過其它間接的手段而直指人與天地渾融一體的最高境界,以天地自然作為理想境界的標准。其最主要的特徵直接、自然、活潑、灑落、自由。持此觀點的 要有邵雍、程顥、謝良佐、陳獻章。
二、 與「理」合一的境界
宋代理學中佔主流的觀點認為「孔顏之樂」是與「理」合一的境界。其方法主要是不斷地通過內在的「持敬」和外在「格物窮理」,由生而熟,最終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與「理」合一的境界。這種方法的主要特徵則是嚴肅、敬畏、警覺乃至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主要人物有程頤、朱熹、陳埴、曹端和胡居仁。
三、 與事功合一的境界
認為「孔顏之樂」存在於「博施濟眾」的事業之中,不可離事而言「樂」。其主要特點是憂樂合一,樂便在憂中,甚至認為「憂」便是「樂」。其代表人物有張載、王漸逵、呂00等。
四、「性」「情」合一的境界
以王守仁為代表的一派認為「孔顏之樂」是每個人心中自然、自有之樂,是「心」原本具有狀態,是情與「性」即「良知」合一的境界。其方法主要通過「致良知」,按照自己內在的本心(本性)去做。其牲是事不離樂,與「心事合一」境界的觀點――樂不離事,剛好相對。其主要人物除了王守仁外,還有王艮、羅汝芳等。

⑹ 羅汝芳的個人簡介

羅汝芳(1515年6月13日-1588年10月21日)字惟德,號近溪。學業者稱為近溪先生,江西南城泅石溪(今南城天井源鄉羅坊村)人,明中後期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詩人,泰州學派的代表人物。
羅汝芳1515年五月二日(6月13日)生,自幼聰明好學,5歲從母讀書,稍長則博覽群書,後獨鍾理學。16歲赴南昌師從泰州學派代表人物顏鈞。盡受其學,得王艮泰州學派真傳。嘉靖二十二年(1543)中舉,二十三年參加會試後,自認為「吾學未信,不可以仕」,不參加廷對,退居故鄉達10年之久。翌師胡清虛學燒煉,師僧玄覺談因果。他探幽索隱,觸類旁通,精究細研,形成自己的真知灼見。他四處游訪,考察社會,探究學問,並在從姑山創辦「從姑山房」,接納四方學子,從事講學活動。他一生深入下層,宣講哲理,教化士民,以發人「良知」和濟人急難聞名於世。其學雖源於理學,但反對「存天理,滅人慾」的正宗教條,提倡用「赤子良心」、「不學不慮」去「體仁」,持見新奇,頗有創見,一掃宋明理學迂謹之腐氣,故被譽為明末清初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啟蒙思想家的先驅。

⑺ 誰能發一些歷史名人的簡歷

贛東一帶素稱臨川縣為「才子之鄉」。歷代聞名的才子,宋有「五王」、「六晏」,明有「八大名士」,燦若繁星,輝映海內。自宋至清,臨川人著書立說四百五十餘種,兩千多卷。贛東流傳的鄉諺「臨川才子金溪書」,所謂「臨川才子」,系指明末「後四大名士」陳際泰、羅萬藻、章世純和艾南英。

陳、羅、章、艾四才子,生於明神宗萬曆年初。他們飽讀詩書,博覽經史,雖然政治上不得志,社會地位低微,卻心身相投,「相歡於大同,相喜於小異」。

陳際泰(1567-1641),字大士,號方城,臨川鵬田人,明末古文家。崇禎二年(1629)成拔貢,第二年鄉試第七,又四年68歲時中進士。他從小聰明好學,五六歲時,即能背誦《論語》、《孟子》、《大學》、《中庸》;10歲時,在別人家廢紙堆里看見一本《詩經》,取而疾走,踞高阜而吟哦,以至畢生不忘。他晚年受一官,可惜雄圖未展,便於崇禎十三年(1640)奉命護故相蔡國用靈柩南返時,患病死於濟寧途中。著有《四書讀》、《五經讀》、《易經說意》、《周易翼簡捷解》,文集有《太乙山房集》、《已吾集》、《壺山集》等。

羅萬藻(?-1647),字文止,臨川騰橋人,明末古文家。幼時拜湯顯祖為師,博覽群書,天啟七年(1627)中舉。曾任浙江上杭知縣、禮部主事。當時明朝政治腐敗,國弱民窮,四處亂起,清兵進關,他憂國憂民。他與艾南英交往密切,艾去世後,悲痛不已,數月後憂憤而卒。羅萬藻與陳際泰、章世純、艾南英結「豫章社」,並稱為「臨川四才子」。其學問淵博,人莫能及。其時文堅潔清秀,囊括百家之言,文章頗引人入勝,且能切中時弊。著作有《此觀堂集》、《十三經類語》,存目於《四庫全書總目》。

章世純(1575-1644),字大力,臨川箭港人(現屬豐城縣所轄)。天啟元年(1621)舉於鄉試,授翰林孔目,名聞京城。歷任天長縣教諭、國子監學正、柳州知府等職。他忠於明朝,曾上書奏請兵事,極力主張「重州郡之權,使之自將其人,自用其餉」,可是未被採納,終於造成南郡都破。崇禎中年,章世純任柳州知府時,年已七十。聞京城被滿清淪陷,悲憤成疾,死於柳州。章世純的文章攻堅伐異,造語雋永。著作有《四書留書》六卷(收入《四庫全書》),《券易苞》上下集十二卷(收入《豫章叢書》),《留書別集》、《已未留》存目於《四庫全書總目》。

艾南英(1583-1646),字千子,號天佣子,臨川新積(現屬東鄉管轄)人,明末散文家、文學評論家。他從小天資聰悟,又受過良好的家庭教育,七歲能文,著有《竹林七賢論》。成年後,更是勤奮好學,博覽群書,才名遠播,入國子學為諸生。天啟四年(1624)舉人。他創豫章社,為首領。清兵南下後,入閩見唐王,陳「十可憂疏」,授兵部主事,後改御史。不久死於延平。艾南英與同郡人章世純、羅萬藻、陳際泰以興朴質高古的文章為己任,主張詩文應寫真情,反對「文必秦漢」的擬古說,也反對因襲六朝的儷彩,追求艱澀的文風。這些主張成為清代桐城派文論的先聲。他們還刻四人的文章行世,時人宗之,稱「江右四家」或「陳羅章艾」。所著《天佣子集》在清乾隆時遭禁毀,《禹貢圖注》是一部地理圖注,存目於《四庫全書總目》。另外曾編輯古今全史千餘卷,惜皆毀於兵火。

屈原-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戰國末期楚國人,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

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於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

懷王十五年(前304),張儀由秦至楚,以重金收買靳尚、子蘭、鄭袖等人充當內奸,同時以「獻商於之地六百里」誘騙懷王,致使齊楚斷交。懷王受騙後惱羞成怒,兩度向秦出兵,均遭慘敗。於是屈原奉命出使齊國重修齊楚舊好。此間張儀又一次由秦至楚,進行瓦解齊楚聯盟的活動,使齊楚聯盟未能成功。懷王二十四年,秦楚黃棘之盟,楚國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漢北。

懷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約懷王武關相會,懷王遂被秦扣留,最終客死秦國,頃襄王即位後繼續實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輾轉流離於沅、湘二水之間。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計有《離騷》、《天問》、《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漁父》等篇是否為屈原所作,學術界尚有爭議。其中,《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天問》是古今罕見的奇特詩篇,它以問語一連向蒼天提出了172個問題,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學、哲學等許多領域,表現了詩人對傳統觀念的大膽懷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九歌》是在民間祭歌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一組祭神樂歌,詩中創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戀歌。

屈原的作品是他堅持「美政」理想,與腐朽的楚國貴族集團進行斗爭的實錄。他的「美政」理想表現在作品中,就是「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離騷》)。所謂「舉賢授能」,就是不分貴賤,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選拔上來治理國家,反對世卿世祿,限制舊貴族對權位的壟斷。他還以奴隸傅說、屠夫呂望、商販寧戚的歷史事跡為例,說明了不拘身份選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謂「循繩墨而不頗」,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貴,限制舊貴族的種種特權。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的尖銳對立,表達了他革除弊政的進步要求,而其最終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國危亡,使楚國走上富強的道路。與此相關,屈原的作品還深刻揭露了楚國政治的黑暗、楚國貴族集團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現了他堅持「美政」理想、堅持節操,「雖九死而猶未悔」的斗爭精神;同時表現了他憂國憂民、愛國愛民、矢志獻身祖國的決心。屈原雖遭讒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終以祖國的興亡、人民的疾苦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奮發圖強,做個中興之主。他明知忠貞耿直會招致禍患,但卻始終「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臨著許許多多的危險,在「楚材晉用」的時代完全可以去別國尋求出路,但他卻始終不肯離開楚國一步。表現了他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及其「可與日月爭光」的人格與意志。

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是浪漫主義詩人的傑出代表。作為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志士,屈原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來感召和哺育著無數中華兒女,尤其是當國家民族處於危難之際,這種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顯。作為一個偉大的詩人,屈原的出現,不僅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而且他所開創的新詩體——楚辭,突破了《詩經》的表現形式,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為中國古代的詩歌創作開辟了一片新天地。後人也因此將《楚辭》與《詩經》並稱為「風、騷」。「風、騷」是中國詩歌史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優良傳統的源頭。同時,以屈原為代表的楚辭還影響到漢賦的形成。

在中國歷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熱愛的詩人。據《續齊諧記》和《隋書·地理志》載,屈原於農歷五月五投江自盡。中國民間五月五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就源於人們對屈原的紀念。1953年,屈原還被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會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紀念。

孫武和《孫子兵法》

孫武,春秋末年人,齊國田氏的後裔,後到吳國,被吳王闔閭任命為將,率軍攻破楚國。《孫子兵法》相傳為其所作,計13篇。
《孫子兵法》根據戰爭的客觀規律,制定比較系統的戰略戰術原則。它認為要取得戰爭的勝利,必須有充分的計劃和准備。它重視政治斗爭,認為最好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它認為在戰爭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敵人的情況,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果「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它指出在交戰中最重要的是爭取主動。它要求正確使用兵力,強調「我專而敵分」,設法使自己兵力集中而迫使敵人兵力分散,以造成「以十攻一」「以眾擊寡」的有利態勢。戰術要靈活,要「攻其無備,出其不意」,要「避實擊虛」。在戰爭指揮中,要冷靜,又要果斷、勇猛。此外,《孫子兵法》在地形、偵察,以及軍隊的紀律和教育各個方面,都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原則。

《孫子兵法》是一部具有樸素辯證法觀點的優秀軍事著作,它不僅在我國軍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軍事史上也有極高的聲譽。

項羽--自封西楚霸王的秦末反秦領袖

秦末重要的反秦領袖之一,秦亡後自封西楚霸王。下相(今江蘇宿遷西南)人。名籍,字羽。祖父項燕為戰國末年楚名將,為秦將王翦所殺;叔父項梁。秦統一後,項梁殺人,與項羽躲避吳中,暗中以兵法組織和訓練賓客子弟。項羽力能扛鼎,才氣過人。

秦二世元年(前209),陳勝、吳廣領導反秦起義,隨即建立張楚政權。原六國貴族聞訊後也紛紛起兵,同年九月,項羽與項梁殺會稽守通,舉吳中兵反秦。項梁自立為會稽守,項羽為裨將。陳勝犧牲後,其部將召平矯令拜項梁為楚王上柱國。二年三月,項梁率部渡江,東陽令史陳嬰率義軍來歸,渡淮後英布、蒲將軍又以兵相屬,兵力一時達到六七萬人,成為當時反秦武裝的主力。同年六月,項梁立楚懷王孫心,仍稱楚懷王。項梁自號武信君。之後,項梁率義軍大破秦軍於東阿、定陶。項羽、劉邦也攻佔城陽,略地至雍丘。不久,項梁被秦將章邯乘隙襲破。項梁陣亡,項羽、劉邦退保彭城(今江蘇徐州)和碭。章邯又渡河北上擊趙,與秦將王離、涉間軍進圍巨鹿。楚懷王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率兵救趙。項羽以宋義與齊密謀反楚為名,襲殺宋義。懷王即命項羽為上將軍,統率全軍救趙。項羽親自率全軍渡河,破釜沉舟,進擊秦軍。經多次激戰,楚兵大破秦軍。當楚軍救趙時,諸侯軍皆作壁上觀。戰事結束後,諸侯將領謁見項羽,都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都聽從項羽指揮。接著,項羽在污水上又大破秦軍,並招降章邯。他怕秦降卒不服,將降卒20萬全部坑殺。

當項羽率軍進入關中時,劉邦已先期進據咸陽。由於楚懷王有約在先,「先入關者王之」,劉邦理應王關中。項羽入關後,依恃手中40萬大軍,企圖消滅劉邦,獨霸天下。因劉邦卑辭言和,雙方暫時和解。項羽隨即引兵西屠咸陽,秦民大失所望。漢高祖元年(前206),項羽以懷王為義帝,都郴,又分封諸侯,自立為西楚霸王,據有梁、楚地9郡,都彭城,封劉邦為漢王。不久,田榮、陳余、彭越等相繼舉兵反楚。劉邦也還定三秦,進逼西楚,於是爆發了歷時四年多的楚漢戰爭。楚漢戰爭之初,劉邦乘項羽羈留齊地,於漢二年四月進占彭城。項羽隨即回師救援,大敗漢軍,劉邦退據滎陽。

此後,楚漢雙方在滎陽、成皋一線長期相持。項羽雖取得一系列戰役的勝利,但其政治、軍事上的弱點卻日益顯露。他不都關中而都彭城,喪失了有利的戰略地勢,無法建立一個鞏固的後方,一直處於兩線作戰的不利處境,項羽分封諸侯,舉措失當,不公不平,促使那些在分封中沒有得到滿足的諸侯王倒向劉邦,使他在政治上日益孤立。此外,項羽雖然作戰驍勇,卻不善於用人,以至在政治上屢屢失策。漢五年十二月,楚軍被圍困於垓下(今安徽靈璧東南),人少食盡。漢軍四面唱起楚歌,項羽與虞姬對飲,慷慨悲歌。隨即,與從者800餘騎突圍,至陰陵迷失道路,復至東城,從者僅剩28騎。漢將灌嬰率5000騎追及,項羽引兵東向,至烏江(今安徽和縣境)自刎而死。漢王劉邦以魯公禮葬項羽於谷城。

韓非子簡介

韓非(約前280—前233)是韓國的貴族,「喜刑名法術之學」,後世稱他為韓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當時韓國很弱,常受鄰國的欺凌,他多次向韓王提出富強的計策,但未被韓王採納。韓非寫了《孤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這些作品後來集為《韓非子》一書。秦王嬴政讀了韓非的文章,極為贊賞。公元前234年,韓非作為韓國的使臣來到秦國,上書秦王,勸其先伐趙而緩伐韓。李斯妒忌韓非的才能,與姚賈一道進讒加以陷害,韓非被迫服毒自殺。
韓非注意研究歷史,認為歷史是不斷發展進步的。他認為如果當今之世還贊美「堯、舜、湯、武之道」「必為新聖笑矣」。因此他主張「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韓非子·五蠹》),要根據今天的實際來制定政策。他的歷史觀,為當時地主階級的改革提供了理論根據。

韓非繼承和總結了戰國時期法家的思想和實踐,提出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理論。他主張「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韓非子·物權》),國家的大權,要集中在君主(「聖人」)一人手裡,君主必須有權有勢,才能治理天下,「萬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諸侯者,以其威勢也」(《韓非子·人主》)。為此,君主應該使用各種手段清除世襲的奴隸主貴族,「散其黨」「奪其輔」(《韓非子·主道》);同時,選拔一批經過實踐鍛煉的封建官吏來取代他們,「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韓非子·顯學》)。韓非還主張改革和實行法治,要求「廢先王之教」(《韓非子·問田》),「以法為教」(《韓非子·五蠹》)。他強調制定了「法」,就要嚴格執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貴」「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韓非子·有度》)。他還認為只有實行嚴刑重罰,人民才會順從,社會才能安定,封建統治才能鞏固。韓非的這些主張,反映了新興封建地主階級的利益和要求,為結束諸侯割據,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提供了理論依據。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採取的許多政治措施,就是韓非理論的應用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