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談談我為什麼選擇《哲學與人生》這門課
我清晰地記得,老師第一節上課中就問我們為什麼選擇《哲學與人生》這門課。當時,我很想站起來回答,但我猶豫了大約30秒,從而,我錯失了機會。很多人都是因為喜歡袁老師的課而來。而我,卻沒接觸過袁老師。現在談談我談談我為什麼選擇《哲學與人生》這門課。
因為我迷茫於人生和一些哲學問題,我選擇了《哲學與人生》這門課。在高中時,我就對哲學情有獨鍾,但由於要高考的原因,我必須選擇自己擅長的,想自己以後在大學慢慢學哲學。也因為我經常看《哲學與人生》的書,加上我的政治老師也經常跟我們聊哲理給人智慧的故事。我也慢慢愛上了哲學,也考慮到自己的人生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哲學來解惑。
哲學是什麼?人生又是如何?哲學與人生更是如何協調?我思考著,也困擾著,這問題就一直在我的心裡埋下了根。經過袁老師一學期來的講解,我覺得我有點方向了,不再那麼的迷茫。蒙住心中的霧也逐漸散去。
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老師講到「認識自己」。在這節中,我很認真聽。其實,所謂的「認識自己」就是讓自己的一切簡單化,不斷地積蓄力量。只有在細察與學中,才能更好地認識自己。我也就這個問題結合我大一的生活談了談我對「認識自己」的想法。我一發表就是20多分鍾。我說的就是關於我們班班委,他們每次在講台時都會說,「同學們有什麼意見或自己的不足請指正,我很樂意接受。」而事實卻相反,他們總是為自己辯解而不是接受指正。正所謂旁觀者清。我們經常為自己辯解,而看不到自己的存在細節的問題,這就失去了認識自己與接受指正。也正因這,我覺得「認識自己」首先要接受別人的言語,更要傾聽每一位建議者,經過自己的深思才確定是否接受而不是當場否決。即使沒有道理,我們也要傾聽下去,畢竟,她或他是關注你才來指正你的。雖然我的的回答常了些,但我覺得我學到了很多,迷霧也散去了很多。
現在我在大學再次接觸哲學這門課,我感到我的人生迷茫將會隨著袁老師而解開。確實,經過這學期的哲學洗禮,迷茫的煙霧正慢慢消散。前方的路我也看的更遠了……
B. 哲學即人學,請選擇兩位哲學家談談他們對人的理解
自己改寫吧:
三千多年前,古希臘德爾斐神廟刻出「認識你自己」的銘文。無數哲人志士面對人類,反省自身,苦苦探索人的奧秘。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說,「人是長著兩條腿的沒有羽毛的動物」。亞里士多德說,「人是政治動物」。英國詩人拜倫說,「人是奇怪的動物」。法國詩人維尼說,「人是在大自然的舞台上從事表演的傀儡」。美國科學家和革命家富蘭克林說,「人是能製造勞動工具的動物」。法國哲學家拉美特利說,「人是機器」。
中國古代思想家孟軻說,「有仁、義、禮、智四端者謂之人」。唯物主義哲學家荀況說,「人之所以為人者,非二足而無毛也,以其有辯也」。
全面地給人下定義,似乎是一種理論冒險,後來的哲學家都力圖迴避這樣做。
C. 哲學課人一生該如何選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追隨自己的心靈,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
我覺得生命的意義就是在於過程。有些事即使失敗了,但至少嘗試過,如果未曾嘗試就放棄,那會留下更多的遺憾。
生命如此短暫,一個個瞬間,就組成了全部。將生命中的每一刻都當做最後一刻,那麼,每個瞬間都將成為永恆。還有什麼無法釋懷的?
取悅自己。
人的一生,其實就是一段具有體驗性的時間。
體驗分痛苦和快樂,我們要追求的就是快樂性體驗。
快樂的長度(耐久度),快樂的廣度(寬度),快樂的深度(強度),構成了你人生的快樂體積。
我要追求的就是這個快樂體積的最大化。
為了增加快樂的長度,我必須好好鍛煉,調整作息,節制飲食,及時就醫,盡量保持身心愉快,讓自己活得久一點。
為了增加快樂的廣度,我不但研究學術,而且看網文,甚至刷抖音。凡是新鮮的事物,只要條件允許,就去嘗試一下,說不定就能找到新的快樂源泉。
為了增加快樂的深度,我減少耍抖音的時間,增加看經典作品的時間,增加看理論著作的時間。
因為抖音帶給我的快樂太淺太快太容易消失,也太容易疲倦,不具備思想的共鳴和情感的迸發所帶來的快樂——更有深度、強度、耐久度——猶如餘音繞梁三日不絕。
……
理論很簡單,但是涉及具體操作就非常復雜。
第一,長、寬、深,這三個維度,常常會產生矛盾。
譬如,你想快樂久一點,就可能要戒掉很多給你帶來快樂的美食,包括成癮性的東西。這就是長與寬之間的矛盾。
又如,你為了獲得深度快樂,不得不放棄抖音帶來的寬而淺的快樂,而專注於學術研究,可能好幾天才能獲得一次深度快樂。
這是寬度(廣度)和深度之間的矛盾。
再如,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殺身成仁、捨身取義,這是犧牲生命的長度,來獲得生命的強度。
這是長度和深度的矛盾。
……
第二,遠和近的選擇。
人生的難就在於不可能沒有痛苦。
我們必須在快樂和痛苦之間做選擇,不斷做選擇:長遠的快樂和眼前的痛苦,眼前的快樂和長遠的痛苦。
上班是痛苦的,但是為了拿到錢來吃飯,想到吃飯的快樂和餓肚子的痛苦,權衡之下,就去痛苦的上班。
為高考而學習是痛苦的,但是為了十幾年後能過上快樂的日子,這十幾年就痛苦吧。
D. 關於選擇的哲學故事
柏拉圖有一天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
蘇格拉底叫他到麥田走一次,要不回頭地走,在途中要摘一顆最好的麥穗,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圖充滿信心地去了。誰知過了半天他仍沒有回來,最後,他垂頭喪氣地出現在老師跟前,訴說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難的看見一棵看似不錯的,卻不知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棄,再看看有沒有更好的,到發現已經走到盡頭時,才發覺手上一棵麥穗也沒有。」這時,蘇格拉底告訴他:「那就是愛情,愛情是一種理想,而且很容易錯過。」
柏拉圖有一天又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婚姻。
蘇格拉底叫他到杉樹林走一次,要不回頭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適合當聖誕樹用的樹林,但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圖充滿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後,他一身疲憊地拖了一棵看起來直挺,翠綠,卻有點系數的杉樹。蘇格拉底問他:「這就是最好的樹材嗎?」柏拉圖回答老師:「好不容易看見一棵看似不錯的,又發現時間體力快不夠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來了。」這時,蘇格拉底告訴他:「那就是婚姻,婚姻是一種理智,是分析判斷,綜合平衡的結果。」
柏拉圖有一天又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外遇。
蘇格拉底家他到樹林走一次,可以來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枝最好看的花,柏拉圖又充滿信心的出去。兩個小時之後,他精神抖擻地帶回了一枝艷麗但枯萎的花,蘇格拉底問他:「這就是最好的花嗎?」柏拉圖回答老師:「我找了兩個小時,這是盛開最美麗的花,但我採下帶回來的路上,它就逐漸枯萎下來。」這時,蘇格拉底告訴他:「那就是外遇。外遇是誘惑,它也猶如一道閃電,雖明亮,但稍縱即逝。而且,追不上,留不住。」
有一天,柏拉圖又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生活。
蘇格拉底叫他到樹林走一次,可以來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枝最好看的花。柏拉圖有了以前的教訓,又充滿信心的出去。過了三天三夜,他也沒有回來。蘇格拉底走進樹林去找她,最後發現柏拉圖已在樹林里安營紮寨。蘇格拉底問他:「你找到最好看的花了么?」柏拉圖指著邊上的一朵花說:「這就是最好看的花。」蘇格拉底問:「為什麼不把它帶出去呢?」柏拉圖回到老師:「我如果把它摘下來,它馬上就枯萎。即使我不摘它,它也遲早會枯萎。所以我就在它還盛開的時候,住在它邊上。等它凋謝的時候,再找下一朵。這已經是我找著的第二朵最好看的花。」這時,蘇格拉底告訴他:「你已經懂得生活的真諦了。生活是追隨與欣賞生活中的每一次美麗。」
人生正如穿越麥田和樹林,只走一次,不能回頭,要找到屬於自己最好的麥穗,樹和花,你必須要有莫大的勇氣和付出相當的努力。
蘇格拉底50歲,額頭上溝溝壑壑布滿了皺紋,再加上深陷的眼窩,看上去至少60歲。然而,一個18歲的姑娘卻瘋狂地愛上了他,並且最終成了他的妻子。一個老氣橫秋,一個鮮嫩欲滴。對這樁不般配的婚姻,許多人都大惑不解。柏拉圖終於忍不住了,向蘇格拉底打探成功的秘訣:「老師,你是用什麼方法把小姑娘追到手的?」蘇格拉底老老實實得說:「我實在沒有功夫研究這個問題,我只是專心致志地做自己的事。」柏拉圖不相信,繼續窮追不舍:「這么漂亮的姑娘,你不追她,她怎麼會愛上你呢?」蘇格拉底抬頭望望天空,說:「請看看天上的月亮吧,你越是拚命地追她,她越是不讓你追上;而當你一心一意地趕自己的路的時候,她卻會緊緊的跟著你。」
E. 哲學的選擇
哲學不能分為中西方哲學,朋友。 哲學是系統的世界觀,那麼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外國,都存在著多種世界觀。每個大家的作品自然也是表達他們總結歸納的系統的世界觀。
我建議你學哲學的話,還是看看馬克思主義哲學,畢竟是唯物主義的偉人,看了只好有助於指導你的生活和思想。唯心的話,看看黑格爾或者柏拉圖的書也不錯。
哲學其實就是思想,世界觀,只不過是有理論體系,完整的思想。所以你大可廣泛的讀書,從不同人的思想里,體會該以何等思想思考,最後把智慧為己用,我覺得這才是學哲學的目的。
F. 為什麼選擇哲學這門專業
以我個人經歷來看,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也是我認為最有用的,就是清晰我們的思路。最明顯的表現在說話更加有水平了,能夠更加清楚地表達我們的想法。
第二就是了解了各種哲學方面後,會對世界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面對問題的時候更加理性,看問題更加透徹。
第三我覺得可能也會幫助修身養性。可能是我個人比較喜歡佛教哲學和邏輯學,所以現在整個人都變得比較安靜。
因為我並不是研究哲學的,而是僅僅了解了一些哲學知識,所以我的收獲也僅止於此,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其實,拋開這些東西不談,我倒是真希望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能接觸哲學,我指的是西方哲學和中國古代哲學,來充實我們的思想精神領域。不懂的人可能會覺得如果大學學了哲學,將來工作遠不如那些學了自然科學學科的人好找,但是我想說的是,哲學真的能對人的一生幫助良多,不僅我,我的學哥學姐,學弟學妹們,甚至是半路出家的老師們也都這么認為。哲學的魅力需要我們一步步去挖掘,真的是會越陷越深~~
如果你不打算選擇哲學作為你的專業學科,我也建議你平時或者大學畢業後,抽個時間學習一下哲學,哪怕是看看哲學史,都會使你受益頗深。
G. 在以下兩個哲學家中選取兩個進行有關哲學的對話,請告知選誰以及為什麼選擇,並說出對話的大體內容!謝謝~
媽啊
這不是要寫《理想國》嗎。。。
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原因:他們是師徒倆
兩個人做一下比較就好了
比如:城邦政治觀
在絕大多數希臘人看來,城邦自然呈現為最適合中等人生活的「政體」,正如品達(Pindar)所感受到的。它提供了這些人獲得其真正所需(避免外部危險和保障物質富有)的最佳前景。所以,歷史地看,城邦是中產階級解決權力問題的方法,作為一種體制,它的幸運和不幸是與小土地所有者的幸運和不幸聯系在一起的。
而正是這一事實為亞里士多德的公式提供了意義。亞里士多德像他的老師柏拉圖一樣,認為這些社會的真正問題在於缺乏有效的組織原則。由於缺乏這樣的原則,他們臣服於詭辯家們所傳播的那些觀念,在那裡,權力變成了一個社會機制的問題,與獲得某些技術相聯系。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回顧一下他對希波丹姆(Hippodamus,「城市設計者」)的批評,後者具有規劃一個社會的能力,曾經用一個數學圖案規劃了比雷埃夫斯城。他也批評了當時的那些政客,他們把注意力完全集中於經濟或財政問題。這些批評不僅僅具有古文獻價值,的確,它們追問:這一問題的本質是何種理念(idealism)。
就哲學的理念而言,權力的秘密在於「秩序」,而秩序如果要有堅實的基礎,就必須是「公正的」,就是說,它必須與深藏於所有行為慣例(無論是關於個人生活還是公共生活)之下的宇宙原則/本原保持明確的、可理解的聯系。理念論因此被用於尋找這樣一個原則,為關於「自然」或「人」的合法的科學提供必要的基礎。
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忽略柏拉圖的科學(scientia)和亞里士多德的科學之間的區別。在柏拉圖看來,上述的原則嚴格地說是超驗的,從而「難以理解」且「難以與之溝通」。不過(根據教條的說法),它被設想為宇宙精神或宇宙理性(努斯),從而成為決定宇宙的特有結構和全部內容的「原動力」(希臘文)。盡管如此,它並不是在虛空中(in vacuo)運行,相反,它預設(presuppose)了非被造的原始物質(希臘文)的基質(substrate)。該基質有多種名稱,包括「本質」(希臘文)、「盲機」(希臘文)、「不定因」(希臘文),它也是一種無確定形態和意義的流,其唯一功能是「接受」精神或智性施加給它的「型相」或「模式」。從而,「這個宇宙的起源也許可以歸因於智性與本質的結合,它們相互影響,以形成可能的最佳結果。」在這種宇宙論中,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抽象意義上(in abstracto)的「物質和動力」(或不如說「物質的動力」)既不是壞的也不是好的。嚴格地說,它除了型相之外什麼也不是。另一方面,型相或模式在對物質發揮作用的過程中賦予它以個體性(nature of body),但並不因此失去它們自身的形式特徵,它們是永恆不變的。這些思考有助於我們理解柏拉圖所謂的起源(genesis)。在他看來,精神或智性在此過程中並沒有造物主(demiurgic)那樣的創造力,甚至可以懷疑它的行動是否僅限於對存在的「原型」進行裝點。而且,由於難以控制運動物質的偏離傾向,它的功能始終受到局限。從這一角度看,物質即使不是惡的積極的源泉(正如後來的馬基雅維利所認為的那樣),至少也被視為一種「限制原則」。相應地,「個體」的世界被想像為一個「正在生成」世界,而從不是「已經生成」,因為這會意味著超出它的個體性(希臘文)。所以,它只是模式或「真實」世界的一種「反映」。
柏拉圖的宇宙論導致一種極其重視人性的結論。首先,人被視為大宇宙之中的小宇宙,是「身體」、「靈魂」和「精神」的復合體。在此復合體中,被指定為「精神」的部分(根據進一步的教條主義)是與宇宙本原相聯系的,並被想像為神聖本質中的「火花」。這就是為什麼(在特定條件下)它被認為能夠領會原型的各種形式。不過,該復合體也包含了(根據假設)在此本原之外的元素,即那些構成「身體」和「靈魂」的東西。這里我們可以觀察到,作為「限制原則」的物質的模糊性導致了一些影響「身體」、「靈魂」乃至「精神」本身的嚴重問題。比如說,物質的身體僅僅像畢達哥拉斯所說的,是一個墳墓或牢房(希臘文)嗎?如果是這樣,那麼人類的最高問題便是逃離的問題。一個幾乎同樣嚴重的困難是關於人的本質的,即它的特性是否是一個原型。如果我們只從物質中看到限制原則或區分原則,這樣的結論就是不可避免的。而這會以一種尖銳的方式提出關於個性的問題,即詢問是否彼得、保羅或約翰在本質上是一個人,是否他們只有在成功地拋棄那種將他們「分開」成個人的東西,從而在一個普遍的整體中找到他們的位置時,才能夠完成自我實現。最後,關於柏拉圖理想國(Platonopolis)本身,也許人們會問,它屬於哪個世界?如果把它置於「正在生成」的世界,會破壞它作為模式和模範城市的特性,使它搖擺於世俗性與偶然性之間。而承認它處於「存在」的世界,固然使它避免了易變性,代價卻是使它變成了屬於死者的城市。柏拉圖的優點在於,他看到了這些問題,並努力解決它們,將其生命的最後幾年用於尋找一種邏輯,以完成這一任務。如果他還沒有取得成功的話,至少他為改良的理念論體系輔平了道路,後者將在亞里士多德的手中呈現出來。
亞里士多德的工作開始於將秩序原則視為「無所不在的」,即在本質上「擴散」於所有個體之中,從而(在他看來)構成了「原質」(prima substantia)。在此過程中,他無疑有一種避免柏拉圖式超驗論之缺陷的動力。不過這只是最初的沖動,它得到了亞里士多德自己的研究的支持,尤其是在生物學領域,這帶來了一種新的自然觀:客體作為標本呈現自身,並以其各自的種屬進行系統分類。這種自然觀又導出了進一步的問題,特別是關於自然稟賦與環境的關系問題、關於教育的問題、關於分配類型的問題,等等,正像後來狄奧弗拉塔(Theophrastus)所研究的那樣。
H. 關於大學哲學專業的選擇.
若無良好的物質基礎,建議勿學習這些專業。6、7年的時間,人的想法是會有很大的變化的。
若真要學,建議先學哲學,哲學是基礎。棄哲學先學其他,如同無水之源,無根之木,不可。
哲學考的是自己的領悟,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學校不是最重要的。
I. 什麼哲學意義上的是選擇
哲學意義上的選擇,是自由意志選擇。
有一句經典的話:「一切都是選擇,即使你不選擇,也是因為你選擇了不選擇!」
J. 求教:哲學里只有兩難選擇
自然科學發展的現抄代哲學里沒有兩難選擇,因為現代哲學闡述的是終極理性。兩難發生的情況一般在具象領域,也就是人的情感方面,人會面臨一些矛盾情形,對於哲學而言分析矛盾很簡易,做出抉擇也很簡易。
如果你發現了你所學到的哲學充滿了矛盾,那就不是理性的哲學。被譽為哲學家的人很多,自以為懂哲學的人更多,許多人連聯系理論都沒有看過,談何懂哲學。就像現代的機器人,刻錄了一句,「我懂人類的情感「,並在恰當地時機播放出來,你會真的相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