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感官對象哲學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感官對象哲學

發布時間: 2021-03-14 12:49:25

哲學界有哪些著名的人物及其代表作

柏拉圖:公元前427-前347,蘇格拉底的學生,古希臘最具有代表性的大思想家,大哲學家,古希臘唯心主義的代表,大文學家,教育家,一生留有大量的作品(多為演講稿和談話錄)。

貢獻:他的思想與著作對西方哲學與理念對整個文化的發展發揮過重要的作用,他在西方哲學史上的地位相當於孔子對中國文化史的影響,他的作品對西方著作史有不可磨滅的影響,他是歷史上第一個用靈活的對話闡發深奧的哲學道理,哲學核心是理念論,在對話中談過辯證法問題對思維辯證法的闡述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柏拉圖哲學對西歐以後的哲學發展,有很大的影響,近代的西方唯心論和唯物論也與它存在聯系,它的辯證法在某種程度上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特別是黑格爾的哲學。

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學路線的創始人,也是西方公認的道德哲學的創始人和教育家,他的一生是在和人交談和辯論中度過的,沒有留下著作。

貢獻:他是古希臘第一個提出要用理性和思維去尋求普遍道德定義的人,因此獲得道德哲學創始人的稱號,他堅持尋求普遍的道德原則與以前的智者學派相對立,求知法他提出辯證法,揭露矛盾,攻破對方,西方哲學史上辯證法從此開始。但他重點研究認得倫理道德問題,反對用物質的原因作為事物的本源去解釋萬物,提出神學目的論,,擬人化的把自然物與人造物混同了,把神作為宇宙的真正的原因。

巴門尼德:古希臘哲學家,愛利亞學派的代表人。

貢獻:提出存在學說和意識和真理的學說。他否定了以前的自然哲學家僅從感官對象中尋求世界的本源,說明世界的片面性觀點,強調用理智和思維去把握世界,哲學從此轉向研究本質和現象的關系。同時巴學否定了自然哲學的辨證法,陷入形而上學,但在更高的層次上提出了存在與非存在,聯系與非聯系的關系問題,對理論思維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古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被稱為古希臘最淵博的學者,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

貢獻:對古希臘城邦奴隸制時期發展的做了全面總結,在文化史,哲學史都有很重要的貢獻。青年時熱熱中於政治,提出「哲學王」思想。建立歐洲史上第一所綜合性傳授知識,進行學術研究,提供政治咨詢,培養學者和政治人才的學校。他創立了漫步學派,師柏拉圖20年,後為亞歷山大大帝的教師。他把古希臘哲學愛智慧尚思辯的精神也就是追求追求知識和探索真理的精神充實了,具體化了,發揚光大到頂峰。他的哲學尊重經驗跟隨現象,最後歸於理智和思維。

《申辯》:為我們了解蘇格拉底,提供了最清晰最重要的線索。申辯篇的三篇對話是對蘇格拉底最後的日子和去世的解釋。蘇格拉底在申辯篇中受到了嚴重的指控,提供了他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等細節。

《理想國》又名《國家篇》,比較完整的闡述了柏拉圖的理想政治制度,在他提出的一個城邦有三部分人分工組成的學說的基礎上提出了「哲學王」思想,即讓哲學家治理國家,讓統治者成為哲學家。同時它的論證是第一個出現客觀唯心主義哲學,提出善的理念和認識善的理念的辯證法,論述了認識知識的4等學說,即猜測,相信,了解,理解。它是一部關於政治,倫理,哲學,教育,文藝等多方面一部綜合性著作。

《形而上學》:是在亞里士多德死後300年中有漫步學派門人安德羅尼科收集編於《物理學》後,有14篇文稿構成。分了10大部分,第一部分A卷,是序言與導言部分,敘述了哲學家,哲學地位和事物的原因。第二部分B卷,提出了14個有待討論的問題,第三部分是關於研究對象---存在的問題。第四部分研究的是哲學的范疇,第五部分是本題問題,第六部分是質料和形式,第七部分是關於潛能與現實,第八部分是運動變化,九是對柏拉圖學派的批判。在這部書中科學和技術有了明確的區分,科學有了自己的任務,哲學理論得到了充分的論證,亞里士多德為人類探索真理開拓了道路。

❷ 對象的哲學名詞

原始自然是個體用來維持自身的對象世界。
原始自然界是廣義自然界中未經人類涉獵的領域,或者說是人類將要首次涉獵的領域,它的原始性就在於它的自在性。它無視他在,完全以自在為中心;它「自己運動」,雖然是按照機械的、物理的、化學的和比較高級的生物的形式在被我們所稱謂的「規律」中運動變化,但這變化與個體的意志沒有任何關系;它只是埋頭運動,不斷分化,又不斷出現新的合一,新的實體否定舊的實體,舊的實體的目的性就是不斷地分化出「新」來。對許多個體來說,原始自然界是神秘的,它是個體的陌生的、無知的、混沌的、無法預料和難以駕馭但又必須面對的對象。
最讓個體感到不安的,恰恰是原始自然界無視個體存在這一事實。原始自然界只強調自在,只按照自身的規律運動和發展。在它的本然世界中是沒有人為的或者為人的運動的,倘若有的話,那也只是人類對它進行選擇的結果,而不是它的本意。例如,四大文明古國之所以發源於黃河流域(古代中國)、尼羅河流域(古代埃及)、恆河流域(古代印度)和兩河流域(古代巴比倫),並不是原始自然界按照人們的要求對自身改造的結果,恰恰相反,它是人類在那個時代的自然界中選擇出的能夠適應自身要求的有限的自然界。今天的農業生產仍然遭受著原始自然界的莫大的影響。雖然人們在科學育種、施肥、灌溉等方面已經把握了原始自然界的某些特性,但是,農業生產面對的仍然是原始自然界,「靠天吃飯」是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們的一致看法。 人化自然是個體用來解放自身的對象世界。
按照人的意志加以改變的自然。
人化自然是個體改造原始自然界的直接結果,是原始自然界與個體達成的和諧統一的狀態。
當原始自然界是個體的未知世界的時候,它對個體來說就是一個「異在」。如果這個「異在」與個體沒有發生任何關系,它也就不會成為個體的對象。但事實是,總有一部分原始自然是作為個體直接的生存環境而存在的,就這部分自然看,它如果不改變個體,個體必然地要改變它。
個體與原始自然之間便經常地存在著矛盾:一方面是個體自身自然的指向需要被證實,需要一個結果;另一方面是自然界按照自身的規律即按照在個體看來是他在的、不為我的、陌生的、混沌的、無法預料的甚至是令人畏懼的態勢發展著。顯然,個體必須扼制住這種發展態勢,個體必須解決這一矛盾,否則的話,個體將無法達到真正的自為狀態,個體自身的存在將受到威脅,這是個體不用思考就已經感覺到的現實。
個體解決這一矛盾的直接辦法就是製造出人化自然。考古發現,奧都威早更新世人類是最早的獵人。他們使用工具和製造工具,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吃肉的需要:狩獵,砍切,刮削。而鐮刀、磨、碾石等在公元前9000年代就已出現,當初就是適用於收割或加工野生植物的勞動需要而產生的。
針對亟需改變的那部分原始自然,個體開始了苦思冥想。公元前3000年時人們已經掌握了使用風能的技巧,這個時候用於生產和生活的手推車也已出現,早期水路貿易促使人們發明了帆船,再後來,犁、灌溉技術、冶金技術的出現等等,使個體開始堅定了與原始自然和平相處的信心。自此以後,青銅器、鐵器、木器、瓷器;耕犁、手推磨、蒸汽機、機床;輪船、汽車、計算機、機器人等人化自然被人類陸續製造出來。人類每改變一步原始自然,自然界中就有一部分存在物被轉變為人化自然。 虛擬對象是個體反思自身的對象世界。
與實體相比,虛擬的東西是值得懷疑的東西。在個體看來,實體是實實在在的存在,因而是無需懷疑的東西,而虛擬的東西更象是一種幻象。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主要在於個體認識對象時對自身感官的依賴性,在於個體的初始狀態的感覺器官仍然處於個體觀察世界的優先位置的現實性。個體愈是依賴於身體的天生感官觀察世界,他就愈是把感官之所見看成實在的東西,同樣,他如果是過多地依賴於大腦觀察世界,理性之所思所想就有被推崇的可能。
虛擬是在個體認識事物的形式上對區別於實體的事物的概括,例如思想、模仿、藝術創作、宗教活動等。這里所說的虛擬,是脫離事物本身實在性而獨立存在於實體之外的虛擬現象。比如記憶,當記憶對個體發生作用時,它已經不是事物本身對個體的作用,而是事物屬性再現在大腦中的映像對個體的作用。再比如幻覺,它也只是類似的感覺在個體大腦中的體驗,而不是對實體的直接感覺。 能動自然是個體用來觀照自身的對象世界。
他人對個體而言是能動的對象。從自然界的演化與發展過程看,他人是自然界的產物;而從他人與其他自然物的比較來看,他人又是一種極為特殊的自然。至少在目前看來,他人在自然界的物種之中是唯一的、高級的、具有能動性的自然。
----能動性(反主體性):
他人對我而言是一個同類,就好像我從鏡子之中觀照到了我自己的偉大或渺小、美麗或醜陋、端莊或歪斜……一樣,他人就是我的一面鏡子。他人與鏡子所不同的,是他主動地映照我,我直接地成為他的對象。
他人在對象物的形態上寄宿在對象關系的另一端取得了主體的地位。在我與他人的對象關系的初始,他人不是我所塑造的,他來自另一個世界。他人的初始對象由原始自然界和人化自然界構成。經過與原始自然界及人化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他人逐漸地成熟並壯大起來。因此,他人從他的對象那裡走來,他攜帶了他的對象身上的一切東西(當然他仍然正在繼續不斷地吸收著這些東西並向外界不斷地兜出這些東西)。這東西我以前並未見過,它讓我感到陌生。從內容而言,這陌生的東西並不可怕,因為在原始的自然或人化的自然那裡我自己也會遇到它們。讓我感到緊張的是這種陌生的內容採取了與我相同的形式,如此以來,我就不能不重視這內容了。他人與我的形式相同是我直觀的感覺,這一點無需證明即被認可。他人給我帶來的問題在於:他人是世間所有物種之中唯一能與我為「群」的動物,然而,這動物能與我在一起嗎?
當我們認識了原始自然界及人化自然界之後,我們可以與之坦然地結成對象關系。但是,當我們遇到他人之後,是否要結成對象關系並不是由我一方說了算。此間,他人也正在考慮著這個令人棘手的問題。這種考慮的背後,表明了面對他人我們不能象面對原始自然界那樣任意地發揮我們的主體性。因為他人也在審視、度量著我,他希望作我的主體。他與我之所以能夠互為主體,是因為他同樣地,已經是掌握了原始自然和人化自然的高級自然物,是他的原始自然界和人化自然界的總和物,是能動的自然。
----受動性:
他人同時與我有著極大的差別。這差別來自我們所擁有的原始自然界與人化自然界。我們在多大程度上與後者結成了對象關系,我們就在多大程度上構成了相互之間的差別。在這里,能動的一面是指我們高於低級對象的方面,但在同類中間,互為主體的特性同時也帶來了互相尊重對方、互相受制於對方的另一種特性:受動性。在這里,人受制於原始自然和人化自然本身的規律性,並不說明人就喪失了主體性。但在人和他人之間,人放棄自身的主體性,恰恰是為了尊重對方的主體性。在這里,當人放棄自身的主體性時,他便是為他人而存在的,因而也是受動的。
顯然,他人的能動的方面其實就是他人作為主體的方面,而他人作為主體的方面其實就是他人比其他自然更具有總和特性的方面,就是他人所具有的用意識把握對象的能力。他人是橫在個體面前的、足以引起個體重視的、能夠總和地喚醒個體的自然。他人比其他自然高級,是因為他人具有總和特性。由於這種總和特性,他人讓個體在某種程度上感受到的是超自然的力量,是來自宇宙間另一個人而不是什麼別的物種的力量,因而是個體所不能忽視的力量。個體尊重他人的選擇,尊重社會規范,是因為在個體的內心深處已經感受到了他人的這種能動性。
具有能動性的他人已經變成了他那個對象世界的代表來到了我的面前。他與我交往,實際上是他背後的對象世界在與我交往。所以,他人是他背後對象世界的形式,他背後的那個對象世界才是他的本質內容,這就是我們所能理解的「人不可貌相」的道理。

❸ 《探索與發現》:你的感官欺騙了你的眼睛 用哲學觀點解釋

我常以為別人了解我,而事實上別人所了解的只是他所了解的我,而不是真正的我。換言之,人與人之間無法完全了解,我們了解的都只是被我們了解的部分。而我們所了解的和對象本身一定有些落差,這就是我們和別人之間所產生的一種誤會。
人類依靠感官對事物做出判斷,但是感官能判斷的東西也是有限的,你只能看見你看得見的東西,你只能聽見你聽得見的聲音,你只能聞到你聞得到的味道,總之你只能感受到你感受得到的東西。但那些你感受不到的信息呢,還是有可能顛覆你之前對該對象的理解。

❹ 什麼是遠離感官對象

可感對象是指內在於我們的那個知覺,相當於現象學中的現象,也相當於佛教中的「識」.
感官對象指的是外在於我們的那個存在,康德稱之為「物自體」,是超越的存在,康德也稱之為「理性的迷幻」,即形而上的存在.
如果學習哲學不能將這二者分別清楚,將永遠進不了哲學的大門,尤其是近現代西方哲學的大門.
如果悟通了這二者,估計離東方哲學中的悟道和成佛的境界也就不遠了.

❺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分別代表西方哲學史兩大理論類型,其中兩大理論類型具體指

面帶佛光這位仁兄恰好給說反了,請自己查證後再來解答,莫要誤人子弟!
簡單回答。柏拉圖代表的路線是:唯實論(中世紀哲學)→理性主義(近代哲學)
亞里士多德的路線是:唯名論(中世紀哲學)→經驗主義(近代哲學)
當然,兩者亦有交叉,界限不是斷然區分開的。

❻ 一道哲學題(經驗知識是感官感受的與認識相結合)

《馬克思主義則學原理》中物質與意識的聯系就可以得到更加科學的答案了,有人說,學好這些理論對成為一個優秀的管理人才很有幫助。

❼ 從三個方面(感官刺激)(情感認同)(哲學思考)去賞析猩球崛起

感官:猩猩、猿猴怎會有那麼多的智慧。他們的敏捷、速度、力量、爆發力,他們的感情細微。他們有組織有領導。
情感:換了是我們處於它們的地位,我們也要被追殺。我們那也要反抗。
哲學思考:同處一個地球,大家要和平共處,這一物種不要欺負另一物種。不要獵殺另一物種。捍衛和平,維護共同的家園。不要使地球變得死寂。

❽ 哲學對感官的敵意是人最大的荒唐 這話怎麼理解

我看不出這句話有什麼需要解釋的地方,無非就是說以前的哲學都貶低感官的意義,尼采認為這樣做是很荒謬的。

你要說一下你不理解的點在哪裡別人才好有針對性地回答。

❾ 蘇格拉底 亞里士多德 柏拉圖的哲學思想有什麼共同之處

蘇格拉底和中國的孔子有點象,喜歡教導年青人,但並無著述流傳,我們今天都是通過他們學生的記述來了解他們的思想。 蘇格拉底認為「心」是至高無上的,只有「心」能把握真正的形式和理想化。而感官對象只是有接近這種形式的傾向。 比如我們可以考慮真實的三角形和抽象的三角形,真實的三角形指我們在經驗中接近於抽象的三角形的那些具體個體。抽象三角形是理想化的對象,是「心」思考的對象。 蘇格拉底是所謂唯心主義哲學的代表,當他被雅典權貴陷害入獄前曾得到消息並有機會逃亡,但他並未選擇逃亡,而自願留下受審。在獄中,蘇格拉底曾以此為例駁斥了當時的機械唯物論: 由於雅典人覺得給我定罪比較好,所以我也覺得坐在這里比較好,留下來接受他們所定的懲罰比較好,因為我可以發誓,要是當初我不認為接受這個城市給我的任何判決比起溜之大吉來是一個更正當、更體面的辦法的話,我的筋骨早就按照有人所說的最上策辦法,到了米加臘(Megara)或波奧提亞(Boeotia)了。 蘇格拉底認為一切都是神創造與安排的,體現了神的智能與目的。提出最有知識的是神,知識最終從神而來,真正的知是服從神。後來的基督教護教者常以蘇格拉底為例來說明希臘哲學是基督教神學的盟友。 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是唯心主義哲學最偉大的代表。柏拉圖對於自然的看法是從人類需要和意向中先驗地推導出來的,比如:神是好的,球是最完美的形式,因此,宇宙必然是球體的。 所謂先驗即經驗之前,指無需經驗即可得出的知識,如:神是好的,人性本質上是善的等。 柏拉圖輕視實驗和技術,但重視數學這樣的演繹科學,並在他的學園(Academy)中開設大量數學課程。 柏拉圖認為感官對象處在不斷變化中,只有心的對象「類」(共相)是不變的。因此理念是唯一的實在,個體是影子。「心」在發現「類」以前,它們是沒有實在的。柏拉圖的這種觀點被稱為唯實論。 亞里士多德是古代世界知識的綜合者,在很多領域都有重要貢獻。亞里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他有句名言:「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 在哲學上,他提出了所謂唯名論,即:承認感官對象的實在性,也同時承認「心靈」對象的實在性。但亞里士多德認為個體是唯一的實在,而「類」是名稱或心理概念。 亞里士多德重視對個體的研究和實驗,而他的老師柏拉圖則重視對抽象的理念的研究,從這個角度亞里士多德的思想更有利於產生近代實驗科學。 蘇格拉底被稱為西方的孔子,這個話最初可能是不太了解孔子的西方人講的,但能說明這兩位先賢具有可比性,例如: 一、蘇格拉底通常採用的方式是,先承認自己一無所知,通過不斷提問的方法,來讓對方認識到自己的無知,然後拋棄成見,重新展開思考。 二、孔子重視正名,是第一個提出「正名」的思想家。以往哲學史都過於重視正名的政治意義,忽略其邏輯意義。正名應是確定名詞概念的涵義,分別不同的名詞的不同的涵義。同時,孔子也是第一個發明類比方法的人,像「舉一反三」、「一以貫之」、「觸類而長之」、「聞一知十」等等,後來墨子提出「大取」、「小取」,荀子提出「推類度類」,都是與孔子的發明分不開的。 蘇格拉底在這方面的成績更是突出,亞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學》中說:有兩個貢獻應歸功於蘇格拉底,即定義和歸納法。看柏拉圖的對話,蘇格拉底與他人辯論之前,總是首先挖掘概念的含義和本質,讓人們從認識事物的具體層面上升到一般層面。 三、孔子相信有人格意志的天,而且相信自己承受天命而有一種使命感。他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沒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末畏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當孔子在匡地被囚時,不知將來遭遇如何。但是他說周文王死後,一切周朝的文化不是由我來繼承和發揚嗎?如果天意要毀掉這個文化,我這個後死的人就不會和這個文化有什麼關系,但是如果天意不是要毀掉這個文化,匡地的人能把我怎樣呢?他的使命感極具魅力,無論是曾子的「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還是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命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都與孔子的影響密切相關。 蘇格拉底也同樣有強烈的使命感,把自己比喻成「牛虻」,說:「神專門將我分派到雅典,這個城邦類似於一匹高大的良種馬,由於身軀過於肥碩,日趨懶惰,所以需要牛虻的刺激。神將我分派到雅典,就是讓我來履行牛虻的職責。」他把自己和政府作對,看成是舍我其誰的責任,當法庭要求他放棄自己的工作,他寧死不屈:「不管你們是不是釋放我,我都決不會改變我的行徑,雖萬死而猶不改!」 兩者的相似點肯定還有,像他們都是誨人不倦、述而不作,但主要的應該就這些了。下面說說不同之處吧,因為無論在人生方面,還是思想方面,與相同點相比,不同點更多。茲拈數例: 一、孔子首先沒有蘇格拉底那樣幸運,雖然號稱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但所有弟子加起來也沒有一個像柏拉圖那樣牛鼻的,他最喜愛的顏回又營養不良,死得比他還早,最後就只有薄薄一本《論語》來記錄他的少量言行,而且還不全是他一個人的。 反觀蘇格拉底,他留下來的人生形象和思想內容就豐富多了,後人有目共睹:蘇格拉底能夠流芳百世,跟柏拉圖是分不開的,甚至是關鍵因素。如果沒有柏拉圖記錄的蘇格拉底,我們對他就不會有任何興趣,蘇格拉底之死也就成了抽象的符號,只有了解他的言行,才知道其偉大之處。如孟子所雲:「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萬章》下)他的偉大之處,並不在於他的死。但了解他為什麼而死,才真正了解他的哲學。(可以參考《後人對蘇格拉底之死的誤解》) 二、孔子非常渴望從政,並且做過魯國中都宰,後來又東游列國,最後仕途無望才退而編書教學。 蘇格拉底截然相反,在《申辯篇》中能看到,蘇格拉底說他自幼就能聽到一種召喚(call),它只會阻止蘇格拉底去做某一件事,而不命令他去做什麼。它曾阻止蘇格拉底從政。蘇格拉底反思說:「我想這是很對的,因為我可以斷定:如果我從政的話,那我早就沒命了,不會為你們或我自己做出什麼好事了。(他的學生柏拉圖卻一生都在尋求從政的機會,曾經三下西西里島,企望在敘拉古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三、孔子在公元前517年離開魯國,投奔齊國去發展,「仕」齊國3年後,當得知齊國大夫晏嬰等人要治自己罪時,他迅速逃跑回了魯國。(其實孔子並不是貪生怕死之輩,認為:「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看到有人根據蘇格拉底來裁割孔子,認為孔子藐視法律,殊不知當時根本沒有所謂的法律,又何來藐視?這種完全忽視兩者所處的社會環境而單純的個人PK,是很可笑的。) 在《克里托篇》中,能看到蘇格拉底在萬事俱備的情況下,拒絕越獄逃跑。後人對此極為稱頌,所謂求大義舍小節等等。雖然我就此寫了《蘇格拉底的性格缺陷》,但並不是說他這樣做就是錯誤的。只是說,他在一些方面也有薄弱的之處,這是每個人都避免不了的。 四、雖然兩者的教學方式有點相似,但內容卻截然不同。孔子以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教人,以詩、書、禮、樂、易、春秋等為教材,以禮樂文明的繼承者自居;其禮樂文明的核心是仁與恕。

❿ 西方哲學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那些及其影響

柏拉圖:公元前427-前347,蘇格拉底的學生,古希臘最具有代表性的大思想家,大哲學家,古希臘唯心主義的代表,大文學家,教育家,一生留有大量的作品(多為演講稿和談話錄)。

貢獻:他的思想與著作對西方哲學與理念對整個文化的發展發揮過重要的作用,他在西方哲學史上的地位相當於孔子對中國文化史的影響,他的作品對西方著作史有不可磨滅的影響,他是歷史上第一個用靈活的對話闡發深奧的哲學道理,哲學核心是理念論,在對話中談過辯證法問題對思維辯證法的闡述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柏拉圖哲學對西歐以後的哲學發展,有很大的影響,近代的西方唯心論和唯物論也與它存在聯系,它的辯證法在某種程度上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特別是黑格爾的哲學。

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學路線的創始人,也是西方公認的道德哲學的創始人和教育家,他的一生是在和人交談和辯論中度過的,沒有留下著作。

貢獻:他是古希臘第一個提出要用理性和思維去尋求普遍道德定義的人,因此獲得道德哲學創始人的稱號,他堅持尋求普遍的道德原則與以前的智者學派相對立,求知法他提出辯證法,揭露矛盾,攻破對方,西方哲學史上辯證法從此開始。但他重點研究認得倫理道德問題,反對用物質的原因作為事物的本源去解釋萬物,提出神學目的論,,擬人化的把自然物與人造物混同了,把神作為宇宙的真正的原因。

巴門尼德:古希臘哲學家,愛利亞學派的代表人。歐洲語言中的「形而上學」來自希臘語,如英語的「metaphysics」。這一詞原是古希臘羅德島的哲學教師安德羅尼柯給亞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稱,意思是「物理學之後」。
形而上學也叫「第一哲學」,如笛卡兒的《第一哲學沉思錄》(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稱為《形而上學沉思錄》。亞里士多德把人類的知識分為三部分,用大樹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礎的部分,也就是樹根,是形而上學,它是一切知識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學,好比樹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學,以樹枝來比喻。
中文譯名「形而上學」取自《易經》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一語。
形而上學的問題通常都是充滿爭議而沒有確定的結論的。這一部份是因為經驗事實所累積的資料,做為人類知識的最大宗,通常無法解決形上學爭議;另一部份是因為形上學家們所使用的詞語時常混淆不清,他們的爭論因而是一筆各持已見但卻沒有交集的爛帳。
二十世紀的邏輯實證論者們反對某些形上學議題。他們認為某些形上學問題本身是沒有意義的。
通俗的講,形而上學有兩種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靜止、片面、表面的觀點去看待事物。二是指研究單憑直覺(超經驗)來判斷事物的哲學。有時也指研究哲學的本體論。
近代以來,隨著科學理性在人文領域中的強勁蔓延,傳統形而上學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然而,從形而上學發展的歷史過程來看,實際上存在著三種形態的形而上學:宇宙本體論、范疇本體論和意義本體論。科學理性所拒斥的實則主要是基於思辨虛構的宇宙本體論。在後形而上學時代,就意義本體論而言,形而上學沒有終結,也不會終結。
只講形式,不究實質,這就是形而上學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德國哲學家、天文學家、星雲說的創立者之一、德國古典哲學的創始人,唯心主義,不可知論者,德國古典美學的奠定者。
代表作為康德「三大批判」:《純理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

貢獻:提出存在學說和意識和真理的學說。他否定了以前的自然哲學家僅從感官對象中尋求世界的本源,說明世界的片面性觀點,強調用理智和思維去把握世界,哲學從此轉向研究本質和現象的關系。同時巴學否定了自然哲學的辨證法,陷入形而上學,但在更高的層次上提出了存在與非存在,聯系與非聯系的關系問題,對理論思維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古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被稱為古希臘最淵博的學者,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

貢獻:對古希臘城邦奴隸制時期發展的做了全面總結,在文化史,哲學史都有很重要的貢獻。青年時熱熱中於政治,提出「哲學王」思想。建立歐洲史上第一所綜合性傳授知識,進行學術研究,提供政治咨詢,培養學者和政治人才的學校。他創立了漫步學派,師柏拉圖20年,後為亞歷山大大帝的教師。他把古希臘哲學愛智慧尚思辯的精神也就是追求追求知識和探索真理的精神充實了,具體化了,發揚光大到頂峰。他的哲學尊重經驗跟隨現象,最後歸於理智和思維。

《申辯》:為我們了解蘇格拉底,提供了最清晰最重要的線索。申辯篇的三篇對話是對蘇格拉底最後的日子和去世的解釋。蘇格拉底在申辯篇中受到了嚴重的指控,提供了他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等細節。

《理想國》又名《國家篇》,比較完整的闡述了柏拉圖的理想政治制度,在他提出的一個城邦有三部分人分工組成的學說的基礎上提出了「哲學王」思想,即讓哲學家治理國家,讓統治者成為哲學家。同時它的論證是第一個出現客觀唯心主義哲學,提出善的理念和認識善的理念的辯證法,論述了認識知識的4等學說,即猜測,相信,了解,理解。它是一部關於政治,倫理,哲學,教育,文藝等多方面一部綜合性著作。

《形而上學》:是在亞里士多德死後300年中有漫步學派門人安德羅尼科收集編於《物理學》後,有14篇文稿構成。分了10大部分,第一部分A卷,是序言與導言部分,敘述了哲學家,哲學地位和事物的原因。第二部分B卷,提出了14個有待討論的問題,第三部分是關於研究對象---存在的問題。第四部分研究的是哲學的范疇,第五部分是本題問題,第六部分是質料和形式,第七部分是關於潛能與現實,第八部分是運動變化,九是對柏拉圖學派的批判。在這部書中科學和技術有了明確的區分,科學有了自己的任務,哲學理論得到了充分的論證,亞里士多德為人類探索真理開拓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