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積極心理學:快樂如何激發創新
根據積極心理學的概念及理論原理
積極心態會對創造力產生巨大作用
因此快樂首先可以用科學的方法
來挖掘人類積極的天性
幫助人們升華消極心理體驗
其次只要自己快樂也就是心花怒放
就有創意就有生命的活力
自己就好奇、好想、好動
愛做事和愛參與
所有的一切都充滿了希望
這是創新重要的心理保障——快樂
B. 教師積極心理健康養成心得體會
經過心理健康教育學習,英盛觀察收獲很大。學習了許多專業的心理知識,以前很多的疑問都得到了解決,我真正認識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世界衛生組織宣言近年來一再強調指出:「健康不僅僅是沒有軀體疾病,不體弱,而是一種軀體,心理和社會功能均臻良好的狀態。」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是經過了此次學習,我真正感覺到了不僅學生要保持心理健康,教師本身也要保持心理健康,而這個問題一直是被我們大家忽視的。教師常常要做學生的心理工作,給學生排憂解難,而教師的心理壓力又由誰給解決呢?教師這個社會的一個特殊的群體,由於自身的社會角色和所承擔的社會任務,和對自己身份的認同,及社會的認可的不對等,給自己帶來了極大的困惑和壓力。
教師的工作環境是學校,每天和自己的上級同事,又和自己的學生終日在一起。社會分工的其他工作都是針對物品或者人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一時間段來服務,而老師的服務對象是人——成長中的人,並且肩負著指導他們成長的重任。那種八小時以外的時間還在為自己的學生的成長和未來殫精竭慮的事情,是不做此項工作的人所不能理解的。做教師根本就是一個累身更累心的活計。而社會對老師的認同卻是讓老師不平衡的的。在外地的公汽里看到一句話:市民應該做到尊師重教。朋友看到了之後說:看你們教師多受重視。我苦笑了一下,說:「市民做不到什麼,社會才提倡什麼的。」因為教師的收入低,部分家長急功近利僅僅關注學生得的短期成績對老師求全責備等原因,教師得不到社會的真正重視,壓力太大。礙於自己的所謂「面子」,普遍的現象是有了心理問題不會疏導又不去找專業人士治療,甚至於心理健康教育未能普及的情況下,教師有了心理障礙和疾病卻不自知!積勞成疾是常有的事情,所以現在的輿論開始紛紛關注教師的」亞健康」狀態,不僅是身體的,更多的問題來源於心理。那麼,教師怎麼樣避免或者剪除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呢?
一、要開闊自己的視野,讓自己的業餘生活豐富起來。就我個人而言,運動是一個調節身心的好方法,找幾個朋友,在運動場上大汗淋漓後,不僅疲勞的身體得到了鍛煉,有資料指出:運動時,身體內部會分泌一種物質,俗稱「快樂物質」——會讓人們放鬆,高興。
二、要有知心朋友。時常和他們聊天,好的,不好的;得意的,失意的:大的,小的……把心事跟大家傾訴,是緩解心理壓力的好辦法。
三、利用好你的假期。對於平時假期少的教師,可以選擇附近的地區游覽,逛逛市區,或者去家鄉有名的景區游覽。當然。教師的兩個長假是你放鬆自己調節情緒的最佳時間。
四、照顧好家庭。什麼都不順利的時候,家是你永遠的避風港灣。永遠不要試著只顧大家,不顧小家。最後的可能是會失去兩個家。
以上,是我的體會,收獲是巨大的,體會可能膚淺,一點建議僅給同行們參考,當然,切記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體健康!重視我們自己的心理,正視我們自己的問題,看到自己的優勢,找到自己的不足。希望我們都能保持開闊的心境,良好的心態!
C. 《如何提升幸福力》積極心理學講座心得體會
很榮幸能夠參加這次鶴煤集團女工幹部素質提升培訓班的學習 此次講座歷時3個多小時,在短短的時間里,王薇華老師聲情並茂,運用發人深省的故事和道理 ,結合典型案例和自身的經歷,為我們上了一堂生動深刻的幸福課。她絲絲的話語,有如甘露,沁人心脾。通過這次學習,使我的心靈得到了凈化和洗禮, 學會了認識自我 講課中,王薇華老師給我們講了兩個猴子的故事,一個樂觀的猴子和一個悲觀的猴子。聽了兩個猴子的故事使我同時也想起了另外一個故事。 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 生活中的歡笑與悲哀常常源於一個人看世界的那雙眼睛。心中沒有陽光的人,很難發現陽光的燦爛,心中沒有花香的人,也難以感受花朵的芬芳。一個快樂的人,他眼中的世界也是快樂的,我們要用樂觀的心態去真實地活在當下的每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不陷入完美主義情節,遇事冷靜,懂得控制情緒。 ,也是一種幸福!所以讓自己學會快樂,不讓悲傷包裹自己! 作為一名安全協管員以前的工作總被人不理解,說我們多管閑事,感到心裡很委屈,聽了王薇華老師的講課,使我有了新的認識。當我們開展"井口送溫暖、區隊矚安全、親人寄心語"活動 ,為職工兄弟縫補衣服、釘扣子、送安全囑咐語,到職工中家訪,到單身宿舍找"三違"人員進行幫教,用真誠的話語感動著每名下井工作的員工,讓濃濃的親情感化他們時,我們是發自心底的高興,感到我們是最幸福的人。
D. 我從積極心理學學到了什麼
不信你說的話,自己會病得更加的積極,然後把這種機器帶給別人
E. 積極心理學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好處
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來,積極的心理呀
F. 積極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是當代心理學的最新發展趨勢,它挑戰了心理學界幾百年來以研究心理疾病為主的思潮,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以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為主要內容,試圖以新的理念、開放的姿態詮釋與實踐心理學。
大家一直很糾結的「什麼是幸福」就是積極心理學比較熱門的研究話題。
確定是哪兒都能找到積極心理學,原因是積極心理學很容易找的,而且積極心理學現在也不是太難找。關於找具體的積極心理學,我建議你到這里看看積極心理學,之所以這里的積極心理學比較全,其他地方的積極心理學網,可能不如這里的積極心理學全面,確定是哪兒都能找到積極心理學,原因是積極心理學很容易找的,而且積極心理學現在也不是太難找。關於找具體的積極心理學,我建議你到這里看看積極心理學,之所以這里的積極心理學比較全,其他地方的積極心理學網,可能不如這里的積極心理學全面
積極心理學是當代心理學的最新發展趨勢,它挑戰了心理學界幾百年來以研究心理疾病為主的思潮,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以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為主要內容,試圖以新的理念、開放的姿態詮釋與實踐心理學。
大家一直很糾結的「什麼是幸福」就是積極心理學比較熱門的研究話題。
G. 積極心理學讓人們更多的看自己的優點,長處,發揚它們。而不要只關注自己的缺點,以防陷入焦慮,消極的心
窮則變,變則通
H. 大學生積極心理學結業論文
初入大學,跨過了人生中的的第一道大坎——高考,又有欣喜,有辛酸。一切五味陳雜,然而,總是過去了。舊的大門關閉,一扇新的大門已經敞開。 報志願時,我選擇了北京,一個有太多光環的地方,而且,離家很遠。這對於從沒有離開過家鄉的我來說,是一個挑戰。 人一生中,每進入一個新的環境,都會遭遇一系列新的問題,都會遇到一些成長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的新矛盾,我也不例外。起初我很迷茫,很懵懂。而且寂寞無助。等學習了心理健康教育課了以後,我才懂得健康觀、價值觀、人生觀沒,才從困惑中走出。 人類成長智慧啟示我們:成長中的矛盾,正是推動我們進行新的學習、獲得新的適應能力的力量。只有建立正確的健康觀、人生觀,能掌握正確理解社會、文化與自我的方法,學會有效籌劃自已的大學生活,盡快適應環境,接受新的挑戰,以清醒的認識、積極的心態、頑強的意志走上成才之路。 從心理課上,我懂得了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心理健康更是學業成就、事業成功、生活快樂的基礎。心理健康是由心理衛生的概念延伸過來的。心理健康通常是指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心理衛生則是指一切維護心理健康的活動及研究心理健康的學問。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積極的情緒、適度的情感、和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人格品質、堅強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為等。心理鍵康與一個人的成就、貢獻、成才關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成才的基礎。 然而,現實中的我,仍然有很大壓力。初到異地的孤寂,面對其他優異學子的挑戰,面對課業的壓力與不適應,很難以調整。 所以我求助於網路和書本,查找心理壓力從何而來,又怎麼消去。 我總結得到:改革開放日益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也已確立,這些都極大地影響到我們的思想、觀念、心理及行為。大學生作為較高知識層次的社會群體,常常是最先敏銳地感受到社會變革帶來的沖擊。但面對社會變革他們有時會迷惑不解、難以適從,一些心理素質較差的大學生便很容易產生心理障礙。 同時,從大學生成長的角度看,大學生屬於青年期,生理發育基本完成。但是,心理學研究表明,處在這一時期的大學生身心發展的矛盾性最為突出,他們面臨的最基本的矛盾是自我意識的矛盾,他們所設想的理想的「我」總是滯後於現實的「我」,自我肯定與自我否定交錯出現,內心矛盾沖突尖銳、激烈,心理和行為中易出現不協調現象。 另外,從大學生所受到的教育來看,學校教育還沒有重視他們心理素質的培養。我國的教育方針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然而,在講德育時,往往重視的是思想品質的培養,卻忽視了性格、情緒的調整;在講智育時,重視的是智商的高低,卻忽視了能力的開發;在講體育時,重視的是身體素質的提高,卻忽視了心理素質的提高。所以,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缺乏引導,心理素質不理想。 那麼,該怎麽消除呢? 我曾經試過幾種方法,其一是大聲地喊以排解壓力,效果還不錯,只不過得注意選好場地,勿擾他人。其二是運動排解法,主要是通過大量的運動,用以轉移注意力,並通過體能的消耗來解壓。其三是破壞法,是通過摔東西,撕紙等破壞性行為緩解壓力,此方法需掌握尺度,謹防發展為破壞癖患者。 那麼,心理學中的專業方法有哪些呢? 1.通過正面教育提高大學生的思想素質,使他們克服個性心態的負面效應。 要想有效地緩解大學生的心理壓力,最重要的是堅持不懈地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人生觀教育,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提高他們的思想素質,增強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幫助他們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學會用科學的、全面的、發展的觀點和方法分析、認識問題,克服認識上的片面、武斷和感情上的偏激、固執,學會心理上的自我調節,實事求是地自我評價、自我教育和自我監督,正確對待周圍環境以及生活挫折,從而避免沉湎於區區瑣事或為無謂的煩惱所困擾。 2.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 。 心理咨詢教育是近年來在一些高校出現的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的一種有效形式,它同時也具有預防的功能。心理咨詢活動針對咨詢對象在學生、工作、生活、疾病和保健等方面的心理危機與心理負荷,通過語言、文學等媒介,給予他們及時、有效的幫助和啟發教育,提高他們的適應能力,緩解他們的心理緊張和沖突。心理咨詢教育對還未曾發生心理障礙的大學生也可起到預防作用。 3.組織豐富的課余活動,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健康的課餘生活可以愉悅身心、獲得朋友、增進友誼,減少因壓力導致的緊張感。因此,學校應多組織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比如各種文體活動、學術講座、社會實踐、志願者服務等,這樣,不僅使大學生鍛煉了能力、拓寬了知識面,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個體應對壓力的信心和勇氣,促進其健康發展。 心理壓力緩解,是否就意味我們心理健康了呢? 可能有的朋友會說,心理健康就是心理沒病唄。其實不然,這個回答不能算錯,但也不是很全面,我在這里借用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心理健康的定義:所謂的心理健康就是指在身體、智能以及情感上,在與他人的心理將康不相矛盾的范圍內,將個人心境發展成最佳的狀態。 其實通俗的講,心理健康就是身體、智力、情緒十分的協調,能適應環境。也就是說 ,當你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能很快適應新的環境,新的生活,自我調節能力很強。比如說我,剛來北京就很不適應,現在才好多了。除此,我以為,心理健康還包括人際關系中能彼此謙讓。比如說我們宿舍之間,同學之間,和諧相處而互相幫助。 其實,最重要的一點,心理健康就是有幸福感。 所謂幸福感,就是人們根據內化了的社會標准對自己生活質量的整體性、肯定性的評估,是人們對生活的滿意度及其各個方面的全面評價,並由此而產生的積極性情感占優勢心理狀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瑟里格曼表示,這個能被歸納成:快樂+參與+意圖=幸福。我很認同這一觀點,我快樂,我參與,我達到目的,所以我幸福,我成功。這是一種人生的哲學,一種處事地准則,希望對大家有所借鑒。 總之,從心理課上,我學到了很多,並使之應用於生活,現在的我,不再迷茫,不再心理壓抑,不再體會不到幸福感,我知道,一切就在我們身邊。 希望大家緩解心理壓力,豐富內心世界,體會到幸福感。